CN216455128U - 骨科牵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骨科牵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55128U
CN216455128U CN202122578954.9U CN202122578954U CN216455128U CN 216455128 U CN216455128 U CN 216455128U CN 202122578954 U CN202122578954 U CN 202122578954U CN 216455128 U CN216455128 U CN 216455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tion
inner rod
scale
shell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789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亚波
叶震
张长青
赵志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25789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55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55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55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牵引装置,包括内杆、外壳、驱动部和缓冲装置,外壳包覆于内杆的外部,驱动部连接于内杆,并用于驱动内杆相对于外壳沿牵引方向移动。缓冲装置包括固定件、移动件和弹性件。固定件连接于外壳;移动件连接于驱动部,驱动部带动移动件沿牵引方向移动,以使移动件与固定件产生相对位移;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固定件,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移动件;其中,当移动件与固定件产生相对位移时,弹性件发生形变以缓冲驱动部作用于内杆的牵引力。通过在骨科牵引装置中设置缓冲装置,在术中牵引时可以起到对患者施加的牵引力的有效缓冲,从而能够降低由于牵引力的突然施加对患者下肢带来的损伤。

Description

骨科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科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施行下肢的牵引、复位和固定等各种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脚部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在术中对患者肢体进行侧、卧式的下肢牵引、内旋、外展等术中姿态调整需求。目前的牵引装置为刚性牵引,牵引装置的末端直接作用于患者的下肢,操作医生直接操作牵引手柄从而牵引患者下肢。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刚性牵引对患者下肢进行牵引固定时,会存在对患者下肢牵引过度,导致出现多余拉伤的风险,而且无法满足医生对牵引力度的感知。在牵引过程中进行外旋内收等操作时,医生也无法感知外旋、内收的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刚性牵引对患者下肢进行牵引固定时,存在对患者下肢牵引过度的风险的缺陷,提供一种骨科牵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骨科牵引装置,包括内杆、外壳和驱动部,所述外壳包覆于所述内杆的外部,所述驱动部连接于所述内杆,并用于驱动所述内杆相对于所述外壳沿牵引方向移动,所述骨科牵引装置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外壳;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连接于所述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带动所述移动件沿所述牵引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固定件产生相对位移;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动件;
其中,当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固定件产生相对位移时,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以缓冲所述驱动部作用于所述内杆的牵引力。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缓冲装置,在进行牵引固定时,术中来自对患者下肢的牵引力作用于缓冲装置,随着牵引拉力的增加,固定件由于受到外壳的约束,轴向不发生位移,移动件由于受到来自内杆的力,从而与固定件发生轴向相对运动,使得弹性件发生形变,以缓冲牵引力。通过在骨科牵引装置中设置缓冲装置,在术中牵引时可以起到对患者施加的牵引力的有效缓冲,从而能够降低由于牵引力的突然施加对患者下肢带来的损伤。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移动件均为筒状,且套设于所述内杆的外部;
其中,所述固定件的至少一部分部分套设于所述移动件的外部,或所述移动件的至少一部分套设于所述固定件的外部。
在本方案中,将固定件和移动件设置为筒状,能够将弹性件设置在筒体的内部,从而为弹性件的设置提供空间;固定件和移动件层叠套设,有利于实现移动件和固定件的相对运动,而且节省了缓冲装置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端面和筒状的侧壁,所述端面垂直于所述侧壁,所述端面上开设有供所述内杆通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端面的内表面连接于所述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移动件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自所述第二通孔的壁面向内凸出,所述抵接部用于与所述弹性件抵接。
在本方案中,第二通孔用于容置弹性件,抵接部用于连接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拉力标尺,所述拉力标尺设置在所述移动件的外表面,所述拉力标尺上沿牵引方向设置有拉力刻度,所述拉力刻度根据所述弹性件的形变量以及劲度系数设置,所述固定件的侧壁面与所述移动件的侧壁面的交界处指示刻度值以表征牵引力。
在本方案中,患者下肢所承受的拉力值能够实时反映在拉力标尺上,为操作医生提供直观的参考,操作医生可以直观了解患者下肢所受牵引力的大小,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由于主观经验误差导致的牵引力过大引起的下肢损伤,以降低患者下肢由于受到牵引出现多余拉伤的可能性。具体地,在实施牵引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不断观察拉力标尺上的牵引力大小,缓慢调整内杆,直至达到所需的牵引强度。另外,在牵引过程中需要根据需求实施内旋、外展,此时缓冲装置由于受到患者下肢长短变化的影响,刻度会随之发生变化,操作人员也可及时观察拉力刻度所表征的牵引力强度。
优选地,所述骨科牵引装置还包括周向调节标尺,所述周向调节标尺套设于所述外壳的外壁面,所述周向调节标尺沿周向均匀设置有0度至360度的刻度。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周向调节标尺,可针对每台手术对内旋、外展等角度进行表征。具体地,在实施外展、内收等牵引操作时,操作人员可及时观察周向标尺对应的刻度值,直到完成所需的手术姿态。
优选地,所述周向调节标尺上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周向调节标尺锁定在所述外壳上;
和/或,所述外壳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标准线,所述周向调节标尺中0度刻度对准所述标准线。
在本方案中,可以在将周向调节标尺的0度刻度调整至预设的位置后,通过锁定机构将周向调节标尺锁定。通过设置标准线,在完成对患者下肢固定后,可调整周向调节标尺使得0度刻度对应于所述标准线,再锁定周向调节标尺。
优选地,所述内杆包括丝杆部,所述丝杆部与所述外壳螺纹连接,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内杆相对于所述外壳沿所述牵引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设于所述骨科牵引装置的末端,所述缓冲装置设于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外壳之间。
在本方案中,将缓冲装置设置在上述位置,不易被医疗保护铺单覆盖,同时距离操作者距离较近,便于及时观察。
优选地,所述骨科牵引装置还包括牵引靴,所述内杆连接于所述牵引靴并带动所述牵引靴移动;
和/或,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手柄,所述驱动手柄连接于所述内杆,所述驱动手柄转动以带动所述内杆移动;
和/或,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和/或,所述缓冲装置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
和/或,所述缓冲装置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滑动垫片。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缓冲装置,在进行牵引固定时,术中来自对患者下肢的牵引力作用于缓冲装置,随着牵引拉力的增加,固定件由于受到外壳的约束,轴向不发生位移,移动件由于受到来自驱动部的力,从而与固定件发生轴向相对运动,使得弹性件发生形变弹性件,以缓冲牵引力。通过在骨科牵引装置中设置缓冲装置,在术中牵引时可以起到对患者施加的牵引力的有效缓冲,从而能够降低由于牵引力的突然施加对患者下肢带来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骨科牵引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骨科牵引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其中示出了拉力标尺。
图4为图2中C处的放大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固定件的剖面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移动件的剖面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周向调节标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其中示出了周向调节标尺。
附图标记说明:
骨科牵引装置100
外壳1
内杆2
固定件3
移动件4
驱动部5
弹性件6
第一位置7
第二位置8
第三位置9
拉力标尺10
丝杆部21
周向调节标尺11
锁定机构12
第一通孔31
侧壁32
端面33
第二通孔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实施例揭示一种骨科牵引装置100,包括内杆2、外壳1和驱动部5,外壳1包覆于内杆2的外部,驱动部5连接于内杆2,并用于驱动内杆2相对于外壳1沿牵引方向移动。如图1-8所示,骨科牵引装置100还包括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固定件3、移动件4和弹性件6。固定件3连接于外壳1;移动件4连接于驱动部5,驱动部5带动移动件4沿牵引方向移动,以使移动件4与固定件3产生相对位移;弹性件6的一端连接于固定件3,弹性件6的另一端连接于移动件4;其中,当移动件4与固定件3产生相对位移时,所述弹性件6发生形变以缓冲所述驱动部5作用于内杆2的牵引力。
通过设置缓冲装置,在进行牵引固定时,术中来自对患者下肢的牵引力作用于缓冲装置,随着牵引拉力的增加,固定件3由于受到外壳1的约束,轴向不发生位移,移动件4由于受到来自驱动部5的力,从而与固定件3发生轴向相对运动,使得弹性件6发生形变,以缓冲牵引力。通过在骨科牵引装置100中设置缓冲装置,在术中牵引时可以起到对患者施加的牵引力的有效缓冲,从而能够降低由于牵引力的突然施加对患者下肢带来的损伤。
固定件3和移动件4可均为筒状,且套设于内杆2的外部;其中,固定件3的至少一部分部分套设于移动件4的外部。将固定件3和移动件4设置为筒状,能够将弹性件6设置在筒体的内部,从而为弹性件6的设置提供空间;固定件3和移动件4层叠套设,有利于实现移动件4和固定件3的相对运动,而且节省了缓冲装置的长度。具体地,固定件3的内径和移动件4的外径互为配合尺寸,采用间隙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使移动件4的至少一部分套设于固定件3的外部,同样能够实现上述效果。
固定件3可包括端面33和筒状的侧壁32,端面33垂直于侧壁32,端面33上开设有供内杆2通过的第一通孔31,端面33的内表面连接于弹性件6。第一通孔31的孔径与内杆2应互为配合尺寸,取小间隙配合,间隙值可取的范围为0.05mm至0.1mm。侧壁32的内径与弹性件6的外壁互为配合尺寸,取大间隙配合,其间隙值可以取的范围为0.2mm至0.5mm。
移动件4的内部可开设有第二通孔41,第二通孔41内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自第二通孔的壁面向内凸出,抵接部用于与弹性件抵接。
具体地,第二通孔41沿远离固定件3的方向依次具有第一孔径和第二孔径,第一孔径大于第二孔径,第二通孔41的变截面处与弹性件6抵接。变截面处形成上述抵接部,第二通孔41的第一孔径和内杆2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置弹性件6,变截面处用于固定弹性件6。其中,第一孔径的尺寸与弹性件6的外径互为间隙配合,取大间隙配合,其间隙值可取的范围为0.2mm至0.5mm。第二孔径尺寸应与内杆2互为间隙配合,取小间隙,其间隙值可取的范围为0.05mm至0.1mm,这样设置能够避免移动件4在移动过程中偏移轴向发生晃动,导致影响拉力标尺10的精确性。
缓冲装置还可包括拉力标尺10,拉力标尺10设置在移动件4的外表面,拉力标尺10上沿牵引方向设置有拉力刻度,拉力刻度根据弹性件6的形变量以及劲度系数设置,固定件3的侧壁32面与移动件4的侧壁32面的交界处指示刻度值以表征牵引力。拉力标尺10的数量应不少于两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拉力标尺10也可设置在固定件3的外表面。
患者下肢所承受的拉力值能够实时反映在拉力标尺10上,为操作医生提供直观的参考,操作医生可以直观了解患者下肢所受牵引力的大小,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由于主观经验误差导致的牵引力过大引起的下肢损伤,以降低患者下肢由于受到牵引出现多余拉伤的可能性。具体地,在实施牵引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不断观察拉力标尺10上的牵引力大小,缓慢调整内杆2,直至达到所需的牵引强度。另外,在牵引过程中需要根据需求实施内旋、外展,此时缓冲装置由于受到患者下肢长短变化的影响,刻度会随之发生变化,操作人员也可及时观察拉力刻度所表征的牵引力强度。
骨科牵引装置100还包括周向调节标尺11,周向调节标尺11套设于外壳1的外壁面,周向调节标尺11沿周向均匀设置有0度至360度的刻度。通过设置周向调节标尺11,可针对每台手术对内旋、外展等角度进行表征。具体地,在实施外展、内收等牵引操作时,操作人员可及时观察周向标尺对应的刻度值,直到完成所需的手术姿态。具体地,刻度标识应不小于4处,其中0°、90°、180°、270°有明确标识。
周向调节标尺11上可设置有锁定机构12,锁定机构12用于将周向调节标尺11锁定在外壳1上。外壳1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标准线,周向调节标尺11中0度刻度对准标准线。可以在将周向调节标尺11的0度刻度调整至预设的位置后,通过锁定机构12将周向调节标尺11锁定。通过设置标准线,在完成对患者下肢固定后,可调整周向调节标尺11使得0度刻度对应于标准线,再锁定周向调节标尺11。
具体地,在周向调节标尺11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的轴线垂直于周向调节标尺11的外表面。锁定机构12包括与螺纹孔相对应的锁定螺母,锁定螺母的螺纹长度应取周向调节标尺11壁厚的1.5倍及其以上,周向调节标尺11的厚度不小于1mm,锁定螺母的头部开纵向槽,沿圆周均布,其形式可以采用竖直“锐角”型,或“滚花型”等,均可满足要求。其中锁定螺母的头部长度应不小于2mm,锁定螺母头部的直径应不小于螺纹孔的外径尺寸,不大于周向调节标尺11的宽度尺寸。
内杆2可包括丝杆部21,丝杆部21与外壳1螺纹连接,驱动部5驱动内杆2相对于外壳1沿牵引方向移动。
驱动部5设于骨科牵引装置100的末端,缓冲装置设于驱动部5与外壳1之间,如图1中所示第一位置7。将缓冲装置设置在上述位置,不易被医疗保护铺单覆盖,同时距离操作者距离较近,便于及时观察。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缓冲装置也可设置在其他位置,如图1中示出的第二位置8和第三位置9,只要设置的位置能够使固定部保持固定,移动部由内杆2带动产生相对位移即可。
骨科牵引装置100还可包括牵引靴,内杆2连接于牵引靴并带动牵引靴移动。
驱动部5可包括驱动手柄,驱动手柄连接于内杆2,驱动手柄转动以带动内杆2移动。弹性件6为弹簧。缓冲装置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缓冲装置与外壳1之间也可设置有滑动垫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手柄带动移动件4沿牵引方向移动,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将移动件4连接于内杆2,由内杆2直接带动移动件4移动,只要能实现移动件4和固定件3的相对位移即可。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骨科牵引装置,包括内杆、外壳和驱动部,所述外壳包覆于所述内杆的外部,所述驱动部连接于所述内杆,并用于驱动所述内杆相对于所述外壳沿牵引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科牵引装置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外壳;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连接于所述内杆,所述内杆带动所述移动件沿所述牵引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固定件产生相对位移;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动件;
其中,当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固定件产生相对位移时,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以缓冲所述驱动部作用于所述内杆的牵引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移动件均为筒状,且套设于所述内杆的外部;
其中,所述固定件的至少一部分部分套设于所述移动件的外部,或所述移动件的至少一部分套设于所述固定件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端面和筒状的侧壁,所述端面垂直于所述侧壁,所述端面上开设有供所述内杆通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端面的内表面连接于所述弹性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自所述第二通孔的壁面向内凸出,所述抵接部用于与所述弹性件抵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拉力标尺,所述拉力标尺设置在所述移动件的外表面,所述拉力标尺上沿牵引方向设置有拉力刻度,所述拉力刻度根据所述弹性件的形变量以及劲度系数设置,所述固定件的侧壁面与所述移动件的侧壁面的交界处指示刻度值以表征牵引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科牵引装置还包括周向调节标尺,所述周向调节标尺套设于所述外壳的外壁面,所述周向调节标尺沿周向均匀设置有0度至360度的刻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调节标尺上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周向调节标尺锁定在所述外壳上;
和/或,所述外壳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标准线,所述周向调节标尺中0度刻度对准所述标准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包括丝杆部,所述丝杆部与所述外壳螺纹连接,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内杆相对于所述外壳沿所述牵引方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设于所述骨科牵引装置的末端,所述缓冲装置设于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外壳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骨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科牵引装置还包括牵引靴,所述内杆连接于所述牵引靴并带动所述牵引靴移动;
和/或,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手柄,所述驱动手柄连接于所述内杆,所述驱动手柄转动以带动所述内杆移动;
和/或,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和/或,所述缓冲装置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
和/或,所述缓冲装置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滑动垫片。
CN202122578954.9U 2021-10-26 2021-10-26 骨科牵引装置 Active CN216455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8954.9U CN216455128U (zh) 2021-10-26 2021-10-26 骨科牵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8954.9U CN216455128U (zh) 2021-10-26 2021-10-26 骨科牵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55128U true CN216455128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42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78954.9U Active CN216455128U (zh) 2021-10-26 2021-10-26 骨科牵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551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79858B2 (en) External mandibular distractor with rotational clamp
US9326794B2 (en) Rod-shaped implant element with flexible section
CN109077786B (zh) 全对称三支链并联外固定支架
JP2010057917A (ja) ロッド型インプラントおよび脊椎安定化装置
US10990179B2 (en) Haptic presentation apparatus
JP6373282B2 (ja) 骨の癒合、安定化または固定化のためのシステム、方法、装置
CN109758218B (zh) 一种防卡死的畸形矫正骨外固定器
WO2001028440A3 (en) Device for spinal deformity reduction
JP2012500048A (ja) 椎体を安定させるための装置
US20200205860A1 (en) Spinal distraction system
KR101907176B1 (ko) 석션 보조 장비
US10548636B2 (en) Force adjustable spring distractor
CN216455128U (zh) 骨科牵引装置
CN114224406A (zh) 骨科牵引装置
KR101896443B1 (ko) 골절 및 골변형 교정을 위한 모듈형 복원기기
KR101896444B1 (ko) 골절 및 골변형 교정을 위한 링크절 복원기기
US9693807B2 (en) Spinal compressor and distractor
US8739643B2 (en) Remote-controlled actuator
US20120160050A1 (en) Remote-controlled actuator and plastic forming method for attitude altering member
KR102090906B1 (ko) 오프셋 기구가 구비된 골절 및 골 변형 복원기기
EP4346657A2 (en) Bone elongating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e
DE102008063844A1 (de) Verformungsmessvorrichtung eines Osteosynthese-Fixateurs
CN209751191U (zh) 植入物的定位结构
CN209751190U (zh) 植入物的固定装置
CN219331585U (zh) 内窥镜先端部用角度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