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47291U - 一种转动组件、转轴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动组件、转轴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47291U
CN216447291U CN202122016459.9U CN202122016459U CN216447291U CN 216447291 U CN216447291 U CN 216447291U CN 202122016459 U CN202122016459 U CN 202122016459U CN 216447291 U CN216447291 U CN 216447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arc
rotating assembly
rotating
main s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164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封蕾
魏亚蒙
张伟
张垚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164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47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47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472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转动组件、转轴及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主摆臂、辅助摆臂、第一传动齿轮、以及与第一传动齿轮配合的齿轮轴;主摆臂上设有滑槽;齿轮轴朝向滑槽的开口方向、且齿轮轴的轴向与滑槽的深度方向垂直;辅助摆臂包括滑块和连接部,滑块伸入滑槽内,连接部与齿轮轴连接;在辅助摆臂与主摆臂同步转动时,滑块沿垂直于齿轮轴的轴向方向滑动。这样,本申请提供的转动组件,仅靠辅助摆臂和主摆臂自身的结构配合,即可实现辅助摆臂与主摆臂的同步运动,无需其他连接机构,从而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结构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转动组件、转轴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动组件、转轴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日趋发展,为了解决传统的平板电脑本身体积大、不方便携带以及手机屏幕小的问题,可折叠电子设备应运而生。可折叠电子设备可以在使用时展开屏幕,以提供更大的显示区域,在不使用可折叠电子设备时,可以将展开状态变换为折叠状态,从而方便用户携带。
其中,用于实现折叠屏展开或折叠状态的组件为可折叠电子设备中的转轴,但是,现有的应用在可折叠电子设备中的转轴结构复杂,从而增加了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加工难度。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应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中的转轴的结构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转动组件、转轴及可折叠电子设备,该转动组件的结构简单,可应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动组件,应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主摆臂、辅助摆臂、第一传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配合的齿轮轴;所述主摆臂上设有滑槽;所述齿轮轴朝向所述滑槽的开口方向、且所述齿轮轴的轴向与所述滑槽的深度方向垂直;所述辅助摆臂包括滑块和连接部,所述滑块伸入所述滑槽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齿轮轴连接;所述滑块用于带动所述主摆臂同步转动;在所述辅助摆臂与所述主摆臂同步转动时,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这样,本申请提供的转动组件,仅靠辅助摆臂和主摆臂自身的结构配合,即可实现辅助摆臂与主摆臂的同步运动,无需其他连接机构,从而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结构设计。另外,在转动过程中,辅助摆臂可以通过调整伸入和伸出滑槽的长度,在辅助摆臂与主摆臂之间形成的一定的位移差,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转动过程中主摆臂与辅助摆臂产生干涉的现象,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动组件能够应用在辅助摆臂与主摆臂不同轴转动的场景中。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中心线与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随所述辅助摆臂与所述主摆臂的同步转动而变化,其中,所述第一中心线是指在所述滑块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所述第二中心线是指在所述滑槽的深度方向的中心线。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转动组件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0°,在所述转动组件处于垂直状态时,所述第一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α1,在所述转动组件处于中间状态时,所述第一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α2,其中,所述α1>0°,α2>0°。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块包括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相对对称设置,所述滑块的厚度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较小,其中,所述第一端是指所述滑块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二端是指所述滑块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滑块的厚度是指所述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滑槽内壁包括第三弧形面和第四弧形面,所述滑槽的高度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其中,所述滑槽的高度是指所述第三弧形面和第四弧形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弧形面、第二弧形面、第三弧形面和第四弧形面的圆弧半径相同;在所述转动组件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三弧形面相切,且所述第二弧形面与所述第四弧形面相切;在所述转动组件处于垂直状态时,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三弧形面相切;在所述转动组件处于中间状态时,所述第二弧形面与所述第四弧形面相切。
这样,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允许滑块在滑槽内产生一定角度差,从而保证主摆臂与辅助摆臂不会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干涉现象。另外,采用具有一定弧度的滑槽和滑块互相配合,还可以保证转动过程的顺滑,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滑槽形成于所述主摆臂的底表面,其中,所述主摆臂的底表面是指用于与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中壳体连接的表面。
这样,可以不破坏主摆臂的顶表面的平整度,从而为柔性屏提供平整的连接面。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摆臂的第一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圆柱孔,所述第一圆柱孔由所述主摆臂的第一侧壁向所述主摆臂的第二侧壁方向延伸目标长度,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是指所述主摆臂中与所述齿轮轴垂直的侧壁;所述第一圆柱孔内插设有圆柱转动件,所述圆柱转动件的轴向与所述齿轮轴的轴向平行;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圆柱转动件的裸露部,且所述滑槽在所述裸露部的径向贯穿,其中,所述圆柱转动件的裸露部是指所述圆柱转动件裸露于所述第一圆柱孔外的部分。
这样,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允许滑块在滑槽内产生一定角度差,从而保证主摆臂与辅助摆臂不会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干涉现象。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滑槽为在所述裸露部的径向贯穿的圆柱孔,所述滑块为圆柱体。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摆臂上设有一个缺角,所述辅助摆臂位于所述缺角位置。
这样,可以减少转动组件的占用空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套孔,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垂直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限位板连接,所述滑块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垂直,所述滑槽的开口的投影在所述第一限位板的投影内,所述套孔与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底面连接,所述套孔套设于所述齿轮轴。
这样,接部通过套孔套接在齿轮轴上,实现辅助摆臂与齿轮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更换辅助摆臂。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板的顶面与所述主摆臂的顶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其中,所述主摆臂的顶表面是指用于与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中柔性屏连接的表面。
这样,第二限位板的顶面可以与主摆臂的顶表面形成平整表面,共同起到支撑柔性屏的作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齿轮轴上具有至少一个切边,所述至少一个切边在所述齿轮轴的轴向延伸。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轴,包括至少一对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转动组件,所述至少一对转动组件均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分布;每对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呈镜像对称设置的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其中,每对所述转动组件采用一对第二传动齿轮同时与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中的第一传动齿轮啮合。
这样,第一转动组件中的主摆臂、辅助摆臂、齿轮轴和第一传动齿轮同步转动,第一传动齿轮通过一对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带动第二转动组件中的第一传动齿轮,进而依次带动第二转动组件中的齿轮轴、辅助摆臂和主摆臂,这样,便实现两侧主摆臂的同步转动。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转轴,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柔性屏;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设于所述转轴两侧;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转轴中第一转动组件的主摆臂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转轴中第二转动组件的主摆臂连接;所述柔性屏覆盖于所述转轴、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这样,两侧主摆臂的同步转动,带动分别与两侧主摆臂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转动,最终带动柔性屏折叠或展开。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阶梯状;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其中,所述第一阶梯面高于所述第二阶梯面;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三阶梯面和第四阶梯面,其中,所述第三阶梯面高于所述第四阶梯面;所述第二阶梯面与所述第四阶梯面对齐拼接形成凹槽;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主摆臂与所述第二阶梯面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主摆臂与所述第四阶梯面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转轴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图1B的A向视图;
图1D为图1B的B向视图;
图1E为图1B的爆炸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辅助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D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转动组件处于水平状态时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转动组件处于中间状态时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3C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转动组件处于垂直状态时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转轴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爆炸图;
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转动组件处于水平状态时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转动组件处于中间状态时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转动组件处于垂直状态时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转轴,4-柔性屏;
11-第一阶梯面,12-第二阶梯面,21-第三阶梯面,22-第四阶梯面,31-主摆臂,32-辅助摆臂,33-第一传动齿轮,34-齿轮轴,35-第二传动齿轮;
311-滑槽,312-弧形臂,313-螺孔,314-第一圆柱孔,315-圆柱转动件,321-滑块,322-连接部;
3221-第一限位板,3222-第二限位板,3223-套孔,3211-第一弧形面,3212-第二弧形面;3111-第三弧形面,3112-第四弧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应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上的转轴的结构,其中,可折叠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对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A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转轴3,以及固定在第一壳体1及第二壳体2上的柔性屏4。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分设在转轴3的两侧,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均与转轴3连接,并可以绕转轴3转动,柔性屏4覆盖在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转轴3上。柔性屏4随着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转动,可以呈现展开或折叠状态。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B所示,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均为阶梯状,第一壳体1包括第一阶梯面11和第二阶梯面12,第一阶梯面11高于第二阶梯面12;第二壳体2包括第三阶梯面21和第四阶梯面22,第三阶梯面21高于第四阶梯面22。第二阶梯面12与第四阶梯面22对齐拼接后,形成一个凹槽,转轴3设置于该凹槽内,转轴3的最大厚度不高于凹槽的深度,以保证柔性屏4的平整度,其中,转轴3的最大厚度是指转轴3垂直于第一壳体1方向的高度。
图1C为图1B的A向视图,图1D为图1B的B向视图,结合图1B至图1D所示,转轴3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转动组件,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其中,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镜像对称设置,第一转动组件与第一壳体1配合,第二转动组件与第二壳体2配合。
图1E为图1B的爆炸图,其中,图1E和图1C中,采用圆柱体简化示意第一传动齿轮33和第二传动齿轮35的结构。如图1E所示,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均包括主摆臂31、辅助摆臂32、第一传动齿轮33、以及与第一传动齿轮33配合的齿轮轴34。结合图1B所示,第一转动组件中的主摆臂31固定在第二阶梯面12,第二转动组件中的主摆臂31固定在第四阶梯面22。
如图2A所示,在每个转动组件中,主摆臂31上设有滑槽311,滑槽311具有一个开口,其中,齿轮轴34相对设置在滑槽311的开口方向,并且齿轮轴34的轴向(图2A中示出的Y向)与滑槽311的深度方向(图2A中示出的X向)垂直。辅助摆臂32的第一端固定于齿轮轴34上,辅助摆臂32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滑槽311配合的滑块321,滑块3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齿轮轴34的轴向垂直,滑块321能够在滑槽311内相对滑动。这样,当用户转动第一壳体1时,固定在第一壳体1上的主摆臂31与第一壳体1同步转动,进而通过主摆臂31带动与之配合的辅助摆臂32同步转动,辅助摆臂32进一步带动与之连接的齿轮轴34和第一传动齿轮33转动,这样便实现第一转动组件中的主摆臂31、辅助摆臂32、齿轮轴34和第一传动齿轮33同步转动。
继续参见图1E,两组转动组件之间还设置一对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35,一对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35位于第一转动组件中的第一传动齿轮33与第二转动组件中的第一传动齿轮33之间,并且,两个第二传动齿轮35同时与两组转动组件的第一传动齿轮33啮合。这样,当用户转动第一壳体1时,第一转动组件中的主摆臂31、辅助摆臂32、齿轮轴34和第一传动齿轮33同步转动,进而可以通过第一转动组件中的第一传动齿轮33依次带动两个第二传动齿轮35和第二转动组件中的第一传动齿轮33转动,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通过第二转动组件中的第一传动齿轮33依次带动第二转动组件中的齿轮轴34、辅助摆臂32和主摆臂31转动,如此,便实现两侧主摆臂的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分别与两侧主摆臂连接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转动,最终带动柔性屏4折叠或展开。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第一传动齿轮33需要通过齿轮轴34实现与之连接的辅助摆臂32同步转动,而第二传动齿轮35主要用于实现两个转动组件中的第一传动齿轮33同步转动,因此,第二传动齿轮35可以不配置齿轮轴。
还需要说明的是,图1B示出的转轴包括一对镜像对称设置的转动组件,实际应用中,转轴还可以包括更多对的转动组件,其中,转动组件的数量,可以根据可折叠设备的尺寸自行设定,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但是,无论转轴包括多少对转动组件,每对转动组件均沿凹槽长度方向分布。例如,转轴包括两对转动组件,两对转动组件分别位于凹槽长度方向的两端,并且两对转动组件呈镜像对称设置。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转轴还包括轴盖(图中未示出),轴盖主要用来定位第一传动齿轮33和第二传动齿轮35,这样,第一传动齿轮33和第二传动齿轮35的位置固定后,与齿轮轴34连接的辅助摆臂和主摆臂的位置就可以相对固定下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动组件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转动组件包括主摆臂31、辅助摆臂32、第一传动齿轮33和齿轮轴34。主摆臂31包括相对的A面(顶表面)和B面(底表面),其中,A面是指朝向柔性屏4的表面,B面是指朝向第二阶梯面12的表面。在主摆臂31的B面上形成有滑槽311,齿轮轴34与滑槽311的开口方向相对,齿轮轴34与滑槽311的开口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辅助摆臂32设置在齿轮轴34与滑槽311的开口之间,其中,辅助摆臂32的一端连接在齿轮轴34上,辅助摆臂32的另一端形成有滑块321,滑块321伸入滑槽311内,在辅助摆臂32与主摆臂31同步转动时,滑块321可以在滑槽311内滑动。
图2B为图2A中辅助摆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B所示,辅助摆臂32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与主摆臂的滑槽311配合的滑块321,第二部分是与齿轮轴34配合连接的连接部322。连接部322与齿轮轴34连接后,滑块321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齿轮轴34的轴向垂直,并且至少一部分滑块321伸入滑槽311内。这样,通过滑块321与滑槽311的配合,主摆臂31能够与辅助摆臂32同步转动。
本申请对连接部322的结构不进行限定,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2B所示,连接部322包括第一限位板3221、第二限位板3222和套孔3223,滑块321与第一限位板3221连接,滑块321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一限位板3221垂直,第一限位板3221与第二限位板3222垂直连接,滑槽311的开口的投影在第一限位板3221的投影内,套孔3223与第二限位板3222的底面连接,套孔3223套设于齿轮轴34上。这样,在水平状态时,第二限位板3222的顶面与主摆臂31的A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二限位板3222的顶面可以与主摆臂31的A面形成平整表面,共同起到支撑柔性屏的作用,其中,第二限位板3222的顶面是指第二限位板3222与主摆臂的A面同向的面。另外,连接部322通过套孔3223套接在齿轮轴34上,实现辅助摆臂32与齿轮轴34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更换辅助摆臂32。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现方式中,仅以齿轮轴34采用具有一对切边的圆柱体进行示例说明,但是并不表示齿轮轴34只能采用具有一对切边的圆柱体,在不同实现方式中,只要在转动过程,套孔3223与齿轮轴34连接后,不会产生相对滑动即可。例如,齿轮轴34也可以是半圆柱、棱柱等结构,如果齿轮轴34采用棱柱结构,对应的套孔3223的横截面采用与棱柱结构对应的多边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连接部322与齿轮轴34可以直接连接,或者通过其他组件或材料连接,并不限于上述示例出的套接的方式。
以上实现方式中,仅以长杆状的滑块321进行示例说明,并不表示本申请实施例对滑块321的结构的限定,例如,滑块321还可以采用如图2C和图2D中示出的扁平状结构。
以上实现方式中,图2A中主摆臂31为简化示意图,仅用于示意主摆臂31与辅助摆臂32之间的配合关系,并不表示对主摆臂结构的限定。实际应用中,主摆臂31可以包括更多的部件,例如图2C示出的主摆臂上设置的弧形臂312、螺孔313等结构,也可以设置在图2A示出的主摆臂31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包括弧形臂312、螺孔313等结构的转动组件的结构进行介绍。
如图2C所示,转动组件包括主摆臂31、辅助摆臂32、第一传动齿轮33、齿轮轴34和弧形臂312,弧形臂312设置在滑槽311的对角位置,第一传动齿轮33与弧形臂312在同一侧间隔设置,并且,齿轮轴34向远离弧形臂312的一侧延伸;延伸出的齿轮轴34与滑槽311的开口方向相对,在齿轮轴34与滑槽311的开口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辅助摆臂32设置在齿轮轴34与滑槽311的开口之间,其中,辅助摆臂32的一端连接在齿轮轴34上,辅助摆臂32的另一端伸入滑槽311内。
进一步的,在轴盖上设置有与弧形臂312对应配合另一个弧形臂,这两个弧形臂能够配合转动,可以起到配合第一传动齿轮33转动,以及支撑主摆臂31的作用。
如图2C所示,主摆臂31上还可以设有螺孔313,这样可以通过螺栓与螺孔313配合,实现主摆臂31与第二阶梯面12或第四阶梯面22的固定连接。其中,本申请对螺孔313的数量和位置不进行限定,例如,在主摆臂31上可以交错设置4个螺孔313。进一步的,螺栓与螺孔313配合安装后,螺栓可以完全被隐藏在主摆臂31的A面之下,从而保证主摆臂31的A面的平整度,避免损坏柔性屏4。
图2D为图2C中辅助摆臂32上滑块321(即图2C中伸入滑槽311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D所示,滑块321为扁平状结构,应理解,图2C中滑槽311采用与扁平状滑块321相配合的结构,以能够实现扁平状滑块321在滑槽311内滑动。
上述实施例中,仅以图2A和图2C中示出的滑块321和滑槽311的结构进行示例说明,并不表示对滑块321和滑槽311的结构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只要能够满足在辅助摆臂32与主摆臂31同步转动时,滑块321可以在滑槽311内滑动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主摆臂31的形状不进行限定,例如主摆臂31可以是具有一个缺角的结构,这样,可以将辅助摆臂32设置在该缺角处,从而可以减少转动组件的占用空间。进一步的,主摆臂31可以是具有一个缺角的方形结构,具有一个缺角的圆形结构,或者具有一个缺角的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结构,本申请均对此不进行限定。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转动组件,仅靠辅助摆臂32和主摆臂31自身的结构配合,即可实现辅助摆臂32与主摆臂31的同步运动,无需其他连接机构,从而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结构设计。
另外,如图3A至图3C所示,辅助摆臂32绕第一传动齿轮33的中心轴线转动,主摆臂31绕第二传动齿轮35的中心轴线转动,也就是说,辅助摆臂32与主摆臂31不同轴转动。因此,如果将辅助摆臂32与主摆臂31固定连接在一起,则在辅助摆臂32与主摆臂31不同轴转动的场景中,主摆臂31与辅助摆臂32在转动过程中会产生干涉卡死的现象,而本申请中主摆臂31与辅助摆臂32通过滑槽311与滑块321连接,这样,在转动过程中,辅助摆臂32可以通过调整伸入和伸出滑槽311的长度,在辅助摆臂32与主摆臂31之间形成的一定的位移差,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转动过程中主摆臂与辅助摆臂产生干涉的现象,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动组件能够应用在辅助摆臂32与主摆臂31不同轴转动的场景中。
为了进一步保证在辅助摆臂32与主摆臂31不同轴转动的场景中,辅助摆臂32与主摆臂31不会出现干涉卡死现象,本申请中主摆臂与辅助摆臂之间不仅可以形成的一定的位移差,还可以形成角度差,即在滑块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在所述滑槽的深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角度,可以随辅助摆臂与主摆臂的同步转动而变化,从而形成角度差。
本申请对主摆臂与辅助摆臂之间形成角度差的实现方式不进行限定,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申请采用具有相同弧度的滑槽311和滑块321互相配合。
如图2B所示,滑块321上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弧形面,第一弧形面3211和第二弧形面3212(图2B中未示出,可以参见图3A),滑块321由A端向B端的厚度逐渐减小,其中,A端是指滑块321远离连接部322的一端,B端是指滑块321靠近连接部322的一端,滑块321的厚度是指第一弧形面3211和第二弧形面3212之间的距离。在转动过程中,这两个弧形面主要用于与滑槽311的内壁接触,实现与主摆臂31的同步转动。
如图3A所示,滑槽311内壁包括一对与滑块321的弧形面配合的弧形面,第三弧形面3111和第四弧形面3112,其中,滑槽311由A端到B端的高度逐渐增大,其中,滑槽311的高度是指滑槽内第三弧形面3111和第四弧形面3112之间的距离。其中,滑块中的第一弧形面3211与滑槽内第三弧形面3111相对设置,滑块中的第二弧形面3212与滑槽内第四弧形面3112相对设置,滑块321的两个弧形面相向弯曲,在B端形成收口结构,而滑槽311的两个弧形面背向弯曲,在B端形成开口结构,第一弧形面3211、第二弧形面3212、第三弧形面3111和第四弧形面3112的圆弧半径相同,这样,在A端,滑槽311的高度与滑块321的厚度相同,由A端向B端,滑槽311与滑块321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
请继续参见图3A至图3C,其中,图3A至图3C分别展示了两个转动组件处于不同位置时对应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描述,以下将两个主摆臂31之间夹角为180°时(如图3A所示),称为转动组件的水平状态;将两个主摆臂31之间夹角为0°时(如图3C),称为转动组件的垂直状态;将两个主摆臂31之间夹角在0°到180°之间时(如图3B所示),称为转动组件的中间状态。
这样,如图3A所示,在转动组件为水平状态时,辅助摆臂32的滑块伸入到滑槽311内的最里端M1点处;如图3B所示,转动组件由水平状态转动为中间状态时,辅助摆臂32的滑块321由滑槽311内的M1点滑动到滑槽311内的M2点;如图3C所示,转动组件由中间状态继续转动,转动为垂直状态时,辅助摆臂32的的滑块321由滑槽311内的M2点滑到滑槽311内的M3点。由此可知,随着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转动,辅助摆臂32可以自动调整伸入滑槽311内的长度,这样,主摆臂31既能够带动辅助摆臂32转动,又能与辅助摆臂32之间形成位移差,可以适用于辅助摆臂32与主摆臂31不同轴转动的场景。
另外,由于滑槽311与滑块321采用弧形面配合,使滑槽311与滑块321之间的间隙由A端向B端逐渐增大,这样,在转动过程,在滑块321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在滑槽311的深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随辅助摆臂32与主摆臂31的转动而变化,为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称在滑块321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第一中心线,称在滑槽311的深度方向的中心线为第二中心线。
如图3A所示,转动组件为水平状态时,第一弧形面3211与第三弧形面3111相切,第二弧形面3212与第四弧形面3112相切,此时,第一中心线与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0°;如图3B所示,转动组件转为中间状态时,滑块321的其中一个弧形面与滑槽311的一个弧形内壁相切,即第二弧形面3212与第四弧形面3112相切,此时,第一中心线与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α2,α2>0°;如图3C所示,转动组件为垂直状态时,转换为滑块321的另一个弧形面与滑槽311的另一个弧形内壁相切,第一弧形面3211与第三弧形面3111相切,此时,第一中心线与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α1,α1>0°。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弧形面配合的滑槽311与滑块321,在转动过程中,既能够使滑块321在滑槽311内滑动,实现位移上的改变,又能够允许滑块321在滑槽311内产生一定角度差,从而保证主摆臂与辅助摆臂不会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干涉现象。同时,本申请采用具有一定弧度的滑槽311和滑块321互相配合,还可以保证转动过程的顺滑,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
应理解,在转到垂直状态时,应该至少一部分滑块321还在滑槽311内,以保证滑块321在运动过程中,不会从滑槽311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仅以图2A和图2C展示的转动组件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并不表示对转动组件结构的限定。例如,主摆臂31上可以不设置弧形臂312;又例如主摆臂31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第二阶梯面或第四阶梯面连接,这样主摆臂31上可以不设置螺孔313,而设置与连接方式对应的连接机构;又例如,齿轮轴34向远离弧形臂312方向延伸,但是本申请对齿轮轴34的延伸长度不进行限定,这样在延伸出的齿轮轴34上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需要转动的组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滑槽311在B面的设置位置不进行限定,例如,滑槽311可以设置在弧形臂312的对角位置,但向弧形臂312一侧靠近的位置。将滑槽311设置在远离弧形臂312一侧(如图2C所示),辅助摆臂32可以更好的与弧形臂312配合,与主摆臂同步转动。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了另一种转动组件的结构,该转动组件可以用于辅助摆臂32与主摆臂31不同轴转动的场景中,以保证辅助摆臂32与主摆臂31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出现干涉卡死现象。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转动组件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A所示,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对转动组件形成的转轴,位于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形成的凹槽内,其中,对于转动组件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装配方式,以及,两个转动组件之间通过一对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35实现同步传动的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一中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转动组件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4B为图4A的爆炸图。如图4A和图4B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转动组件,包括主摆臂31、辅助摆臂32、第一传动齿轮33和齿轮轴34。其中,实施例二中主摆臂31、辅助摆臂32、第一传动齿轮33和齿轮轴34的结构与相对位置基本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辅助摆臂32与主摆臂31之间的配合方式。
图4C为图4B中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如图4B和图4C所示,主摆臂31还包括圆柱转动件315,在主摆臂31的第一侧壁上形成第一圆柱孔314,第一圆柱孔314由主摆臂31的第一侧壁向第二侧壁方向延伸目标长度,其中,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是指主摆臂31中与齿轮轴33垂直的侧壁。圆柱转动件315插设于第一圆柱孔314内,圆柱转动件315可以在第一圆柱孔314内转动。圆柱转动件315的轴向与齿轮轴34的轴向平行,圆柱转动件315部分位于第一圆柱孔314内,部分裸露在第一圆柱孔314外。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将圆柱转动件315裸露在第一圆柱孔314外的部分称为圆柱转动件的裸露部。在圆柱转动件315的裸露部上设置滑槽311,所述滑槽311的深度方向与齿轮轴34的轴向垂直,其中,滑槽311可以在整个圆柱转动件315的裸露部的径向贯穿。
如图4C所示,辅助摆臂32还是包括两部分,滑块321和连接部322,其中,连接部322的一端固定在齿轮轴34上,连接部322的另一端与滑块321连接,滑块321伸入滑槽311内。在主摆臂31与辅助摆臂32同步转动时,滑块321能够在滑槽311内滑动,圆柱转动件315能够第一圆柱孔314内转动。
请继续参见图5A至图5C,其中,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转动组件处于水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转动组件处于中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转动组件处于水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A所示,在转动组件为水平状态时,辅助摆臂32的滑块321伸出滑槽311的长度为L1,圆柱转动件315上的K1点与主摆臂31的第一侧壁上的K点对齐;如图5B所示,在转动组件为中间状态时,辅助摆臂32的滑块321伸出滑槽311的长度为L2,L2明显小于L1,并且,转动组件由水平状态转动至中间状态过程中,圆柱转动件315在第一圆柱孔314发生转动,圆柱转动件315上的K1点不再与主摆臂31的第一侧壁上的K点对齐;如图5C所示,在转动组件为垂直状态时,辅助摆臂32的滑块321伸出滑槽311的长度为L3,L3明显小于L2,并且,转动组件由中间状态转动至垂直状态过程中,圆柱转动件315在第一圆柱孔314继续转动,圆柱转动件315上的K1点转动至图5C中所示的位置。由此可知,在转动过程中,滑块321可以自动调整伸出滑槽311的长度,在滑槽311内沿垂直于齿轮轴34的轴向滑动,这样,主摆臂31在与辅助摆臂32同步转动时,主摆臂31与辅助摆臂32之间能够形成位移差,可以适用于辅助摆臂32与主摆臂31不同轴转动的场景。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滑槽311设置在能够相对第一圆柱孔314转动的圆柱转动件315上,这样,在转动过程中,滑槽311可以随着圆柱转动件315转动,从而防止主摆臂31与辅助摆臂32出现干涉卡死现象。
应理解,滑块321的长度应满足:在转动组件处于垂直状态时,所述滑块321依然至少有部分位于滑槽311内,而不会从滑槽311内脱落。
需要说的是,以上实现方式中,滑槽311为在裸露部的径向贯穿的圆柱孔,对应的滑块321为与圆柱孔状的滑槽相匹配的圆柱体滑块,但是这并不表示对滑槽311和滑块321结构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只要能够实现滑块321在滑槽311内、沿垂直于齿轮轴34的轴向滑动即可。例如,滑槽311还可以是在在裸露部的径向贯穿的方形滑槽,对应的滑块321为与方形滑槽相匹配的长方体滑块。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主摆臂、辅助摆臂和第一传动齿轮上其他结构,如辅助摆臂和第一传动齿轮的连接方式,主摆臂上的螺孔与弧形臂的结构、设置位置等,以及辅助摆臂上连接部的结构,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转动组件,应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摆臂、辅助摆臂、第一传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配合的齿轮轴;
所述主摆臂上设有滑槽;
所述齿轮轴朝向所述滑槽的开口方向、且所述齿轮轴的轴向与所述滑槽的深度方向垂直;
所述辅助摆臂包括滑块和连接部,所述滑块伸入所述滑槽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齿轮轴连接;
在所述辅助摆臂与所述主摆臂同步转动时,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第一中心线与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随所述辅助摆臂与所述主摆臂的同步转动而变化,其中,所述第一中心线是指在所述滑块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所述第二中心线是指在所述滑槽的深度方向的中心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动组件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0°,在所述转动组件处于垂直状态时,所述第一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α1,在所述转动组件处于中间状态时,所述第一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α2,其中,所述α1>0°,α2>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块包括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相对对称设置,所述滑块的厚度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较小,其中,所述第一端是指所述滑块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二端是指所述滑块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滑块的厚度是指所述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之间的距离;
所述滑槽内壁包括第三弧形面和第四弧形面,所述滑槽的高度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其中,所述滑槽的高度是指所述第三弧形面和第四弧形面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弧形面、第二弧形面、第三弧形面和第四弧形面的圆弧半径相同;
在所述转动组件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三弧形面相切,且所述第二弧形面与所述第四弧形面相切;在所述转动组件处于垂直状态时,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三弧形面相切;在所述转动组件处于中间状态时,所述第二弧形面与所述第四弧形面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形成于所述主摆臂的底表面,其中,所述主摆臂的底表面是指用于与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中壳体连接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摆臂的第一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圆柱孔,所述第一圆柱孔由所述主摆臂的第一侧壁向所述主摆臂的第二侧壁方向延伸目标长度,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是指所述主摆臂中与所述齿轮轴垂直的侧壁;
所述第一圆柱孔内插设有圆柱转动件,所述圆柱转动件的轴向与所述齿轮轴的轴向平行;
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圆柱转动件的裸露部,且所述滑槽在所述裸露部的径向贯穿,其中,所述圆柱转动件的裸露部是指所述圆柱转动件裸露于所述第一圆柱孔外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在所述裸露部的径向贯穿的圆柱孔,所述滑块为圆柱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摆臂上设有一个缺角,所述辅助摆臂位于所述缺角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套孔,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垂直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限位板连接,所述滑块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垂直,所述滑槽的开口的投影在所述第一限位板的投影内,所述套孔与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底面连接,所述套孔套设于所述齿轮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板的顶面与所述主摆臂的顶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其中,所述主摆臂的顶表面是指用于与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中柔性屏连接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上具有至少一个切边,所述至少一个切边在所述齿轮轴的轴向延伸。
12.一种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对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转动组件,所述至少一对转动组件均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分布;
每对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呈镜像对称设置的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
其中,每对所述转动组件采用一对第二传动齿轮同时与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中的第一传动齿轮啮合。
13.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轴、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柔性屏;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设于所述转轴两侧;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转轴中第一转动组件的主摆臂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转轴中第二转动组件的主摆臂连接;
所述柔性屏覆盖于所述转轴、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阶梯状;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其中,所述第一阶梯面高于所述第二阶梯面;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三阶梯面和第四阶梯面,其中,所述第三阶梯面高于所述第四阶梯面;
所述第二阶梯面与所述第四阶梯面对齐拼接形成凹槽;
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主摆臂与所述第二阶梯面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主摆臂与所述第四阶梯面连接。
CN202122016459.9U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转动组件、转轴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Active CN216447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16459.9U CN216447291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转动组件、转轴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16459.9U CN216447291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转动组件、转轴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47291U true CN216447291U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47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16459.9U Active CN216447291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转动组件、转轴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4729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5016A (zh) * 2022-07-21 2022-11-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摆臂组件、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6708613A (zh) * 2022-09-19 2023-09-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WO2024001499A1 (zh) * 2022-07-01 2024-01-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WO2024007707A1 (zh) * 2022-07-06 2024-01-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机构、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1499A1 (zh) * 2022-07-01 2024-01-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WO2024007707A1 (zh) * 2022-07-06 2024-01-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机构、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5325016A (zh) * 2022-07-21 2022-11-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摆臂组件、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6708613A (zh) * 2022-09-19 2023-09-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CN116708613B (zh) * 2022-09-19 2024-04-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47291U (zh) 一种转动组件、转轴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WO2021083171A1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007750A1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194142A1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WO2022068290A1 (zh) 折叠装置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TWM577954U (zh) 一種屏體支撐裝置以及可折疊式柔性顯示裝置
CN113790211B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1423150U (zh)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0867803U (zh) 转轴组件、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3719525A (zh)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WO2022206276A1 (zh) 旋转组件、折叠机构和折叠终端
CN115013421A (zh) 折叠机构及终端设备
WO2024055889A1 (zh)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1601484B (zh) 同步装置、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N216447292U (zh) 一种转轴机构以及电子设备
CN115494913A (zh) 折叠转轴结构及折叠电子设备
CN216044966U (zh)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WO2024016800A1 (zh) 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6708613B (zh)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CN211174973U (zh)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折叠铰链
WO2022262457A1 (zh) 铰链组件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US1196032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alignment method thereof
CN211429359U (zh) 一种应用于柔性屏终端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终端的铰链组合结构
CN211239891U (zh) 应用于柔性屏终端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终端的铰链组合结构
CN115480618A (zh) 铰链组件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