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43416U -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43416U
CN216443416U CN202122175767.6U CN202122175767U CN216443416U CN 216443416 U CN216443416 U CN 216443416U CN 202122175767 U CN202122175767 U CN 202122175767U CN 216443416 U CN216443416 U CN 216443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ire
fabric
wirecord fabric
degre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757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学斌
宋喜政
安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uble Coin Group Xinjiang Kunlun Ty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uble Coin Group Xinjiang Kunlun Ty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uble Coin Group Xinjiang Kunlun Ty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uble Coin Group Xinjiang Kunlun Ty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757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43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43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43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该轮胎的带束层结构由4层钢丝帘布组成,第一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胎体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52±1°,第二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一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5°±1°,第三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二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5°±1°,第四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三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8°±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可以有效缓解轮胎重载状态下长期曲饶变形后造成轮胎的形变,而带来的轮胎生热大产生的肩空和冠空等病象。

Description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TBR),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2#带束层、3#带束层角度15°±1°)在TBR轮胎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TBR),70%的载荷是由带束层来承受,尤其中间的工作层帘布。
带束层(belt ply)指在子午线轮胎的胎面基部下,沿胎面中心线圆周方向箍紧胎体的材料层。它起缓和冲击的作用外,主要起箍紧胎体和承载负荷的作用,它是由高强力、高模量和小角度排列的帘线作其增强材料,同时覆以高定伸、高硬度胶料复合的帘布组成。
目前传统带束层结构主要采用4层钢丝覆胶帘布,每层钢丝帘布采用小角度和不同排列方向交叉贴合在一起。
专利申请CN202110152820.2公开了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该新型结构的带束层结构由5层钢丝帘布组成,第一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胎体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23±1°,第二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一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7±1°,第三层钢丝帘布和第四层钢丝帘布采用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0°的方式依次周向层贴排列在第二层钢丝帘布上,第五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四层0度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40±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可以有效缓解轮胎重载状态下长期曲饶变形后造成轮胎的形变,而带来的轮胎生热大产生的肩空和冠空等病象。
但是,上述专利是用于非公路型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OTR),主要用于作业条件比较苛刻的矿山机械载重车辆使用,要求承载能力强、耐刺扎、抗切割、生热低,目前使用的带束层结构耐刺扎能力不足(爆胎现象),轮胎使用前、后轮廓变形较大(气压大、负荷高),从而生热高,轮胎使用周期短。专利CN202110152820.2专为OTR设计,适用于恶劣路面、高负荷超载环境下,因此,采用的带束层层数多,成型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使用寿命的要求远低于TBR轮胎。
专利CN201420487699.4公开了一种全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包括胎面部、胎侧部、胎圈部、帘布层、带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层包括1#带束层、2#带束层、3#带束层、4#带束层,所述带束层采用变角度设计,所述4#带束层宽度窄,使用一层带束层及一层增粘、增强胶片。该实用新型声称其轮胎使用寿命延长1~3倍,轮胎滚动阻力降低28%(绿色轮胎)节油6%-6.5%,在苛刻的多岩石环境抗刺扎性能大幅提高,在填海工程作业时,冠部抗刺扎性能很好,刺坏、刺爆减少。但是其1#带束层的帘线与胎冠面中心线的夹角为22°,2#带束层的帘线与胎冠面中心线的夹角为27°,3#带束层的帘线与胎冠面中心线的夹角为20°,4#带束层的帘线与胎冠面中心线的夹角为16°,5#带束层的帘线与胎冠面中心线的夹角为15°。但是该产品虽然对带束层帘布角度进行改变,轮胎充气后随着压力的增大角度会向胎面中心线0°方向趋势改变,从而造成轮胎使用后期因变形、造成生热大出现肩空或冠空病象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使用前后的变形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带束层结构子午线轮胎用带束层结构,可以有效缓解轮胎重载状态下长期曲饶变形后造成轮胎的形变,而带来的轮胎生热大产生的肩空和冠空等病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结构(采用2#、3#带束层角度15°±1°结构)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该轮胎的带束层结构由4层钢丝帘布组成,第一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胎体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52±1°,第二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一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5°±1°,第三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二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5°±1°,第四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三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8°±1°。
所述的第一层钢丝帘布和第二层钢丝帘布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方向相同,即第一层钢丝帘布线与轮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是从左向右计为52±1°,第二层钢丝帘布线与轮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是从左向右计为15±1°。
重点的第二层钢丝帘布和第三层钢丝帘布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方向相反,且角度均为15°±1°,主要起承载作用,它是由高强力、高模量和小角度排列的帘线作其增强材料,同时覆以高定伸、高硬度胶料复合的帘布组成。
所述的第四层钢丝帘布和第二层钢丝帘布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方向相反,即第四层钢丝帘布线与轮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是从右向左计为18°±1°。
所述的第二层钢丝帘布和第三层钢丝帘布使用3+8*0.33HT高强帘线,密度为50根/100mm,厚度为2.4mm,宽度为200mm。
所述的第一层钢丝帘布采用超高强3*0.20+6*0.35HT的钢丝帘布线,密度为55根/100mm钢丝。
所述的第四层钢丝帘布采用3*4*0.22HE的钢丝帘布线,高伸张密度40根/100mm钢丝。
所述的第四层钢丝帘布外侧设置胎面,第一层钢丝帘布内侧设置胎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申请采用的带束层结构由4层组成,通过第二层、第三层钢丝帘布来承受载荷,第一层钢丝帘布采用大角度起过渡作用,第四层钢丝帘布起保护工作层的作用;新结构产品与传统结构相比:耐久后的轮胎外直径变形率减低50%,耐久时间提升3%,胎面温度减低5%,耐磨性提升10%,承载能力提升10%,抗刺扎能力提升15%以上。
2.本实用新型第二层和第三层钢丝帘布采用15°方式进行周向排列(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2层,轮胎充气后不再发生角度变化,可以有效缓解轮胎重载状态下长期曲饶变形后造成轮胎的形变,而带来的轮胎生热大产生的肩空和冠空等病象,同时该产品使用在低速、恶劣环境,避免生热高带来的肩空、脱层现象。传统产品虽然对带束层帘布角度进行改变,但轮胎充气后随着压力的增大角度会向胎面中心线0°方向趋势改变,从而造成轮胎使用后期因变形、造成生热大出现肩空或冠空病象发生。
3.本实用新型同时可以有效抵御外部尖锐物对轮胎冠部的损伤,提升轮胎耐刺扎、降低生热产生脱层的问题,可以极大提高轮胎使用周期,满足车辆使用要求。
4.本实用新型带束层结构无需设置增强胶片等,节省原料和工艺程序,降低了成本。
5.本实用新型为TBR轮胎,具有以下特殊性能:1、优异的磨耗性能,印痕矩形率提升,耐磨性能提高;2、耐久性能提升,冠部变形减小,生热降低,耐久性能提升。
6.本实用新型是涉及TBR的载重子午线轮胎,带束层层数为四层,1#带束层角度为52°,2#带束层角度为15°,3#带束层角度为15°,4#带束层角度为18°,且四层带束层方向为:“/”“/”“\”“\”,适用于良好路面、标准负荷下长时间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束层结构的轮胎半剖图。
1-第一层钢丝帘布、2-第二层钢丝帘布、3-第三层钢丝帘布、4-第四层钢丝帘布、0-胎体、5-胎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含新型结构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主要是针对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TBR)设计的,而现有TBR轮胎带束层结构主要采用4层钢丝覆胶帘布,每层钢丝帘布采用小角度和不同排列方向交叉贴合在一起,这种轮胎在重载状态下长期曲饶变形后造成轮胎的形变,而带来的轮胎生热大产生的肩空和冠空等病象,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对这种轮胎的带束层结构进行改进,胎体和胎面采用本领域常规技术。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结构(采用2#、3#带束层层15°角度结构)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该轮胎包括胎体0、胎面5,以及设置在胎体0与胎面5之间的带束层,该带束层结构由4层钢丝帘布组成,第一层钢丝帘布1排列在胎体0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52°(即第一层钢丝帘布线1与轮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是从左向右计为52°),第二层钢丝帘布2排列在第一层钢丝帘布1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5°(第二层钢丝帘布线2与轮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就是从左向右计为15°),第三层钢丝帘布3排列在第二层帘布2之上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5°,第四层钢丝帘布4排列在第三层钢丝帘布3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8°。
所述的第二层钢丝帘布和第三层钢丝帘布使用3+8*0.33HT高强帘线,密度为50根/100mm,厚度为2.4mm,宽度为200mm。
所述的第一层钢丝帘布采用超高强3*0.20+6*0.35HT的钢丝帘布线,密度为55根/100mm钢丝。
所述的第四层钢丝帘布采用3*4*0.22HE的钢丝帘布线,高伸张密度40根/100mm钢丝。
胎体和胎面采用本领域常常用胎体和胎面。
将上述实施例所得TBR轮胎与传统TBR轮胎结构进行性能比较,如下表所示:
表1传统结构与实施例1结构轮胎测试结果对比
Figure BDA0003254493440000051
上述比较表中,采用传统结构,耐久后充气外缘直径由1081.5变为1093,远大于本实用新型的变化幅度(本实用新型由1080.9变为1086.7),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轮胎抗变形能力优于传统结构。
耐久试验条件为:起跑速度70km/h,第一阶段7h负荷65%,第二阶段16h负荷85%,第三阶段24h负荷100%,前三阶段(47h)速度不变。47h之后每10h速度增加5km/h,负荷增加10%,直至轮胎损坏。环境温度38±3°,轮胎轮辋组合体在环境温度下停放24h。
本实用新型轮胎第二层和第三层钢丝帘布采用15°方式进行周向排列(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2层,轮胎充气后角度变化减小,可以有效缓解轮胎重载状态下长期曲饶变形后造成轮胎的形变,而带来的轮胎生热大产生的肩空和冠空等病象,同时该产品使用在低速、恶劣环境,避免生热高带来的肩空、脱层现象。
本实用新型轮胎2#带束层、3#带束层角度减小,带束层钢丝接近周向排列,F=Ncosɑ(F:带束层周向分力,N:带束层钢丝破断力,ɑ带束层角度),带束层角度越小,带束层周向分力越大,所能承受的冲击力越大,越不容易被扎爆,可以有效抵御外部尖锐物对轮胎冠部的损伤,提升轮胎耐刺扎、降低生热产生脱层的问题,可以极大提高轮胎使用周期,满足车辆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为TBR轮胎,具有以下特殊性能:1、优异的磨耗性能,印痕矩形率提升,耐磨性能提高;2、耐久性能提升,冠部变形减小,生热降低,耐久性能提升。

Claims (8)

1.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轮胎的带束层结构由4层钢丝帘布组成,第一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胎体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52±1°,第二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一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5°±1°,第三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二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5°±1°,第四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三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层钢丝帘布和第二层钢丝帘布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层钢丝帘布和第三层钢丝帘布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方向相同,且与第一层钢丝帘布和第二层钢丝帘布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层钢丝帘布和第三层钢丝帘布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方向相反,且角度均为15°±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层钢丝帘布和第三层钢丝帘布使用3+8*0.33HT高强帘线,密度为50根/100mm,厚度为2.4mm,宽度为2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层钢丝帘布采用超高强3*0.20+6*0.35HT的钢丝帘布线,密度为55根/100mm钢丝。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层钢丝帘布采用3*4*0.22HE的钢丝帘布线,高伸张密度40根/100mm钢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层钢丝帘布外侧设置胎面,第一层钢丝帘布内侧设置胎体。
CN202122175767.6U 2021-09-09 2021-09-09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Active CN216443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75767.6U CN216443416U (zh) 2021-09-09 2021-09-09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75767.6U CN216443416U (zh) 2021-09-09 2021-09-09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43416U true CN216443416U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47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75767.6U Active CN216443416U (zh) 2021-09-09 2021-09-09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434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7237A (zh) * 2022-07-15 2022-11-01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7237A (zh) * 2022-07-15 2022-11-01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05550B1 (en) Reinforcement member for tires, and tire using same
US10183531B2 (en) Pneumatic tire
US20080011401A1 (en) Steel cord having ultrafine steel filaments to reinforce tire carcass and radial tire for passenger car using same
EP0719662A2 (en) Pneumatic tyre
EP2905151A1 (en) Pneumatic tire
CN102574423A (zh) 包括低渗透性的胎体增强帘线以及厚度可变的橡胶混配物的轮胎
US10369845B2 (en) Pneumatic tire
CN105392642A (zh) 低金属轮胎
CN110588248A (zh) 一种耐沟底裂的载重用轮胎
CN216443416U (zh)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US3773096A (en) Belted vehicle tires
US4962802A (en) Pneumatic vehicle tire
CN211222914U (zh) 一种耐沟底裂的载重用轮胎
EP0592218B1 (en) Tyres
US4867218A (en) Radial tire profile
US9950570B2 (en) Pneumatic tire
EP3581400A1 (en) Tire
CN112092545A (zh) 一种具有特殊冠部设计的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
CN113815353A (zh) 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EP3153331B1 (en) Pneumatic tire
EP4108474A1 (en) Tire
CN216545563U (zh) 一种含新型结构的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
CN215883211U (zh) 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带束层新型结构
EP3888943A1 (en) Pneumatic tire
EP1188584B1 (en) Pneumatic ti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