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45563U - 一种含新型结构的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新型结构的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45563U
CN216545563U CN202120316214.5U CN202120316214U CN216545563U CN 216545563 U CN216545563 U CN 216545563U CN 202120316214 U CN202120316214 U CN 202120316214U CN 216545563 U CN216545563 U CN 216545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ire
cord fabric
steel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162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学斌
宋喜政
安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uble Coin Group Xinjiang Kunlun Ty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uble Coin Group Xinjiang Kunlun Ty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uble Coin Group Xinjiang Kunlun Ty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uble Coin Group Xinjiang Kunlun Ty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162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45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45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455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新型结构的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该新型结构的带束层结构由5层钢丝帘布组成,第一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胎体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23±1°,第二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一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7±1°,第三层钢丝帘布和第四层钢丝帘布采用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0°的方式依次周向层贴排列在第二层钢丝帘布上,第五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四层0度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40±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可以有效缓解轮胎重载状态下长期曲饶变形后造成轮胎的形变,而带来的轮胎生热大产生的肩空和冠空等病象。

Description

一种含新型结构的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公路型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OTR),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采用两层0°带束层结构)在OTR轮胎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非公路型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OTR),70%的载荷是由带束层来承受,尤其中间的工作层帘布。
带束层(belt ply)指在子午线轮胎的胎面基部下,沿胎面中心线圆周方向箍紧胎体的材料层。它起缓和冲击的作用外,主要起箍紧胎体和承载负荷的作用,它是由高强力、高模量和小角度排列的帘线作其增强材料,同时覆以高定伸、高硬度胶料复合的帘布组成。
目前传统带束层结构主要采用4层钢丝覆胶帘布,每层钢丝帘布采用小角度和不同排列方向交叉贴合在一起。
非公路型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OTR),主要用于作业条件比较苛刻的矿山机械载重车辆使用,要求承载能力强、耐刺扎、抗切割、生热低,目前使用的带束层结构耐刺扎能力不足(爆胎现象),轮胎使用前、后轮廓变形较大(气压大、负荷高),从而生热高,轮胎使用周期短。
专利CN201420487699.4公开了一种全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包括胎面部、胎侧部、胎圈部、帘布层、带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层包括1#带束层、2# 带束层、3#带束层、4#带束层,所述带束层采用变角度设计,所述4#带束层宽度窄,使用一层带束层及一层增粘、增强胶片。该实用新型声称其轮胎使用寿命延长 1~3倍,轮胎滚动阻力降低28%(绿色轮胎)节油6%-6.5%,在苛刻的多岩石环境抗刺扎性能大幅提高,在填海工程作业时,冠部抗刺扎性能很好,刺坏、刺爆减少。但是其1#带束层的帘线与胎冠面中心线的夹角为22°,2#带束层的帘线与胎冠面中心线的夹角为27°,3#带束层的帘线与胎冠面中心线的夹角为20°,4#带束层的帘线与胎冠面中心线的夹角为16°,5#带束层的帘线与胎冠面中心线的夹角为 15°。但是该产品虽然对带束层帘布角度进行改变,轮胎充气后随着压力的增大角度会向胎面中心线0°方向趋势改变,从而造成轮胎使用后期因变形、造成生热大出现肩空或冠空病象发生。且上述为TBR的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专利产品与非公路型OTR新型结构产品在使用环境有着本质的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使用前后的变形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带束层结构子午线轮胎用带束层结构,可以有效缓解轮胎重载状态下长期曲饶变形后造成轮胎的形变,而带来的轮胎生热大产生的肩空和冠空等病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结构(采用两层 0°带束层结构)的非公路型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该轮胎的带束层结构由5层钢丝帘布组成,第一层钢丝帘布排列在胎体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23±1°,第二层钢丝帘布排列在第一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7±1°,第三层钢丝帘布和第四层钢丝帘布采用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0°的方式依次周向排列在第二层钢丝帘布排上,第五层钢丝帘布排列在第四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40±1°。
所述的第一层钢丝帘布和第二层钢丝帘布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方向相反,即第一层钢丝帘布线与轮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是从左向右计为23± 1°,则第二层钢丝帘布线与轮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是从右向左计为17±1°。
重点的第三层钢丝帘布和第四层钢丝帘布采用相同宽度,且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成0°夹角的方式,周向排列在第二层钢丝帘布和第五层钢丝帘布之间,主要起承载作用,它是由高强力、高模量和小角度排列的帘线作其增强材料,同时覆以高定伸、高硬度胶料复合的帘布组成。
所述的第五层钢丝帘布和第二层钢丝帘布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方向相反,即第五层钢丝帘布线与轮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是从左向右计为40± 1°。
所述的第三层钢丝帘布和第四层钢丝帘布使用高伸长帘线,密度为45根 /100mm,厚度为2.2mm,宽度为252mm。
所述的第五层钢丝帘布外侧设置胎面,第一层钢丝帘布内侧设置胎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带束层结构由5层组成,通过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钢丝帘布来承受载荷,第一层钢丝帘布采用大角度起过渡作用,第五层钢丝帘布起保护工作层的作用;新结构产品与传统结构相比:耐久后的轮胎外直径变形率减低 30%,耐久时间提升40%,胎面温度减低15%,耐磨性提升20%,承载能力提升 50%,抗刺扎能力提升30%以上。
2.本实用新型第三层和第四层钢丝帘布采用0°方式进行周向排列(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2层,轮胎充气后不再发生角度变化,可以有效缓解轮胎重载状态下长期曲饶变形后造成轮胎的形变,而带来的轮胎生热大产生的肩空和冠空等病象,同时该产品使用在低速、恶劣环境,避免生热高带来的肩空、脱层现象。传统产品虽然对带束层帘布角度进行改变,但轮胎充气后随着压力的增大角度会向胎面中心线0°方向趋势改变,从而造成轮胎使用后期因变形、造成生热大出现肩空或冠空病象发生。
3.本实用新型同时可以有效抵御外部尖锐物对轮胎冠部的损伤,提升轮胎耐刺扎、降低生热产生脱层的问题,可以极大提高轮胎使用周期,满足非公路矿区车辆使用要求。
4.本实用新型带束层结构无需设置增强胶片等,节省原料和工艺程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束层结构的轮胎半剖图。
1-第一层钢丝帘布、2-第二层钢丝帘布、3-第三层钢丝帘布、4-第四层钢丝帘布、5-第五层钢丝帘布、6-胎体、7-胎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结构(采用两层0°带束层结构)的非公路型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该轮胎包括胎体6、胎面7,以及设置在胎体6与胎面7之间的带束层,该带束层结构由5层钢丝帘布组成,第一层钢丝帘布1排列在胎体6 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23°(即第一层钢丝帘布线1与轮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是从左向右计为23°),第二层钢丝帘布2排列在第一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7°(第二层钢丝帘布线2与轮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就是从右向左计为17°),第三层钢丝帘布3和第四层钢丝帘布4采用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0°的方式依次周向排列在第二层钢丝帘布排上,第五层钢丝帘布5排列在第四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40°(第五层钢丝帘布线5与轮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就是从左向右计为40°)。
将上述带束层结构用于轮胎中,轮胎的胎面采用低生热天然胶与丁苯胶混合配方,该胎面配方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0份的天然橡胶,80份的乳聚丁苯橡胶,20份的高结构中超耐磨炭黑,30份的低结构高耐磨炭黑,10份的沉淀法高分散白炭黑,氧化锌:5份,硬脂酸:2份,防护蜡:2份,防老剂:5份,芳烃油:5 份,增粘树脂:2份,物理塑解剂:1.5份,促进剂D:0.3份,普通硫磺:1份,次磺酰胺类促进剂CZ:1份,防焦剂CTP:0.3份。
制备时: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材料采用密炼机加工制成混炼胶,用双复合挤出机挤出的方式将混炼胶制成胎面半制品,在成型机上将胎面半部件贴合于带束层之上,制成轮胎胎胚,通过硫化机将生胎胚硫化成为成品轮胎。该胎面配方使用一定比例的乳聚丁苯橡胶,使用高结构中超耐磨炭黑(可采用卡博特化工(天津)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结构中超耐磨碳黑N-234),大大提高了胎面配方在恶劣路面的抗刺扎性能及耐磨性能,使用一定比例的白炭黑(可采用无锡恒诚硅业生产的沉淀法白炭黑822MP)提高了胎面配方的抗撕裂性能,利用白炭黑,同时并用低结构的高耐磨炭黑(可采用市售N326),降低了该胎面配方的生热。
该胎面配方耐磨性、抗刺扎性能优异,生热低,拉伸强度、撕裂强度高,热稳定性、耐疲劳性好,可有效减少花纹啃掉块引起的不耐磨现象,适用于矿山及工程车辆对轮胎的使用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性能优异,提高了轮胎使用安全性及寿命。
表1传统结构与实施例1结构轮胎测试结果对比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44730361000004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447303610000051
上述比较表中,采用CN201420487699.4的传统结构,耐久后充气外缘直径由 1493变为1508.9,远大于本实用新型的变化幅度(本实用新型由1490.8变为1497.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轮胎抗刺扎性能优于现有技术CN201420487699.4中非零度带束层的传统结构。
耐久试验条件为:按20km/h的速度保持不变,开始10h65%的负荷,第二个10h85%的负荷,第三10h100%的负荷,30h后每5h负荷增加10%的直到损坏;负荷按单胎最大负荷,气压按单胎最大气压。环境温度38±3°,轮胎轮辋组合体在环境温度下停放24h。
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实施例1轮胎耐久后的轮胎外直径变形率减低30%,耐久时间提升40%,胎面温度减低15%,耐磨性提升20%,承载能力提升50%,抗刺扎能力提升30%以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改进主要为带束层的改进,胎面可以采用如实施例1所述的配方胎面,也可以采用普通市售胎面,采用市售胎面和胎体配合实施例1所述带束层结构,也可大幅度提高轮胎抗刺扎性,可以有效缓解轮胎重载状态下长期曲饶变形后造成轮胎的形变,而带来的轮胎生热大产生的肩空和冠空等病象,可以有效抵御外部尖锐物对轮胎冠部的损伤,提升轮胎耐刺扎、降低生热产生脱层的问题,可以极大提高轮胎使用周期,满足非公路矿区车辆使用要求。

Claims (7)

1.一种含新型结构的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轮胎的带束层结构由5层钢丝帘布组成,第一层钢丝帘布排列在胎体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23±1°,第二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一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7±1°,第三层钢丝帘布和第四层钢丝帘布采用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0°的方式依次排列在第二层钢丝帘布上,第五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四层0°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新型结构的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层钢丝帘布和第二层钢丝帘布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新型结构的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层钢丝帘布和第四层钢丝帘布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0°依次周向层贴方式排列在第二层钢丝帘布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新型结构的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层钢丝帘布和第二层钢丝帘布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新型结构的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层钢丝帘布和第四层钢丝帘布采用相同宽度,且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成0°夹角的方式,周向排列在第二层钢丝帘布和第五层钢丝帘布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含新型结构的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层钢丝帘布和第四层钢丝帘布使用高伸长帘线,密度为45根/100mm,厚度为2.2mm,宽度为25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新型结构的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层钢丝帘布外侧设置胎面,第一层钢丝帘布内侧设置胎体。
CN202120316214.5U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含新型结构的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 Active CN216545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6214.5U CN216545563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含新型结构的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6214.5U CN216545563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含新型结构的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45563U true CN216545563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37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16214.5U Active CN216545563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含新型结构的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455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07462A (en) Pneumatic tire with a pair of sidewall short fiber reinforcing layers
EP3130482B1 (en) Pneumatic radial tire for use on passenger vehicle
CA2220815C (en) Pneumatic tire
US10525774B2 (en) Tire with specified arrangement of elastomeric polymer compound
EP3130479B1 (en) Pneumatic radial tire for use on passenger vehicle
EP2905151A1 (en) Pneumatic tire
US7434605B2 (en) Tire for heavy vehicle
CN104853935A (zh) 具有低滚动阻力的轮胎
US10369845B2 (en) Pneumatic tire
EP3305551B1 (en) Reinforcement member for tires, and tire using same
CN1146509C (zh) 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CA1130709A (en) Pneumatic tire having modified tread
US3773096A (en) Belted vehicle tires
EP0592218B1 (en) Tyres
CN105392642A (zh) 低金属轮胎
US11667157B2 (en) Tire
US9950570B2 (en) Pneumatic tire
CN216443416U (zh)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EP2268492B1 (en) Tyre with crown comprising a layer of very high modulus rubber mix
CN216545563U (zh) 一种含新型结构的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
JP574093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2092545A (zh) 一种具有特殊冠部设计的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
EP3378677B1 (en) Pneumatic tire
CN112721544A (zh) 一种含新型结构的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
EP1188584B1 (en) Pneumatic ti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