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9093U - 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9093U
CN216439093U CN202123148158.8U CN202123148158U CN216439093U CN 216439093 U CN216439093 U CN 216439093U CN 202123148158 U CN202123148158 U CN 202123148158U CN 216439093 U CN216439093 U CN 216439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dust
rear end
face
mov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481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明岭
谢明杰
唐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Erich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Erich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Erich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Erich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481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9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9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9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包括外壳、驱动单元和调节单元;外壳:其上端面后端通过铰链铰接有盖板,外壳内腔底壁面设置的进尘口处设有吸尘通道,吸尘通道的出气口与外壳内弧面设置的出尘口相连,吸尘通道内腔顶壁面设置的安装口内设有无刷电机,无刷电机的输出轴外弧面下端设有均匀分布的涡片,外壳的外弧面出尘口处通过螺栓连接有集尘袋,外壳的内腔底壁面后端设有蓄电池;驱动单元:包括转动柱、转轮一和驱动组件,所述转动柱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外壳内腔底壁面后端设置的矩形开口内,该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实现了移动式吸尘,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吸尘器逐渐走向人们的视野,它能够为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较为便利的清扫方式,而吸尘器按结构可分为立式、卧式和便携式,若按使用场所则主要分为家用吸尘器、商用吸尘器和工业用吸尘器三种,目前,吸尘器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一般都是采用工作人员手持或者固定在某个场所内来进行吸尘操作,固定的吸尘只能对一定范围的区域进行除尘,如果需要对较大的区域或者一些条形区域进行吸尘时,则需要设置多个吸尘器进行工作,而手持式的方式虽然使用起来比较灵活方便,但是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比较耗费劳动力,工作的效率不够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大幅度增大了吸尘区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包括外壳、驱动单元和调节单元;
外壳:其上端面后端通过铰链铰接有盖板,外壳内腔底壁面设置的进尘口处设有吸尘通道,吸尘通道的出气口与外壳内弧面设置的出尘口相连,吸尘通道内腔顶壁面设置的安装口内设有无刷电机,无刷电机的输出轴外弧面下端设有均匀分布的涡片,外壳的外弧面出尘口处通过螺栓连接有集尘袋,外壳的内腔底壁面后端设有蓄电池;
驱动单元:包括转动柱、转轮一和驱动组件,所述转动柱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外壳内腔底壁面后端设置的矩形开口内,转动柱的外弧面左右端设有对称分布的转轮一,外壳的内腔底壁面后端通过安装座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转动柱的外弧面右端固定连接;
调节单元:设置于外壳的内弧面;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设置于盖板的上端面边缘处,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无刷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大幅度增大了吸尘区域,节省了劳动力,实现了移动式吸尘,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锥形齿轮一和锥形齿轮二,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外壳的内腔底壁面后端,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下端设有锥形齿轮一,转动柱的外弧面右端设有锥形齿轮二,锥形齿轮二与锥形齿轮一啮合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节省了劳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单元包括固定板、转动杆、冂型板、转轮二和调节组件,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外壳的内弧面前端,固定板的下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横向对称分布的转动杆,转动杆的下端均设有冂型板,冂型板的内部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转轮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均设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分别与转动杆的外弧面固定连接,转轮二分别位于外壳下端面前端对称设置的开口内,实现了移动式吸尘。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电机、椭圆板、条板和连接座,所述调节电机通过装配座设置于固定板的上表面中部,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下端贯穿固定板的下表面并在端头处设有椭圆板,椭圆板的下表面前后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条板,左端的转动杆外弧面后端和右端的转动杆外弧面前端均设有连接座,两个连接座平行设置,连接座的内腔分别通过转轴与同侧对应的条板外侧端头转动连接,调节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外弧面均匀设置的开口内均设有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下表面矩形开口处设有保护壳。
进一步的,所述涡片为硬质塑料型涡片,轻便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吸尘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具有以下好处:
驱动电机输出轴旋转带动锥形齿轮一转动,由于锥形齿轮二与锥形齿轮一啮合连接,当锥形齿轮一转动杆时则带动转动柱和转轮一同时同幅度旋转,并与转轮二配合带动外壳及其附属机构移动,从而大幅度增大了吸尘区域,节省了劳动力,与此同时多个超声波传感器实时通过发射端发出超声波,当超声波碰到物体反射回来时,接收端接收并将其转变成电信号同步传输给PLC控制器,而PLC控制器则根据内置算法调控调节电机运作,当需要顺时针转动时,调节电机输出轴旋转带动椭圆板顺时针转动,此时椭圆板的前端则通过对应的条板和连接座扯动左侧的转动杆顺时针转动,而椭圆板的后端则通过对应的条板和连接座顶动左侧的转动杆顺时针转动,以此完成转向,当需要逆时针转动时只需通过PLC控制器反转调节电机即可,从而实现了移动式吸尘,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护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盖板、3吸尘通道、4无刷电机、5涡片、6集尘袋、7蓄电池、8驱动单元、81转动柱、82转轮一、83驱动组件、831驱动电机、832锥形齿轮一、833锥形齿轮二、9调节单元、91固定板、92转动杆、93冂型板、94转轮二、95调节组件、951调节电机、952椭圆板、953条板、954连接座、10超声波传感器、11PLC控制器、12保护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包括外壳1、驱动单元8和调节单元9;
外壳1:外壳1对其附属机构提供安装支撑场所,其上端面后端通过铰链铰接有盖板2,盖板2则起到密封的作用,外壳1内腔底壁面设置的进尘口处设有吸尘通道3,吸尘通道3的出气口与外壳1内弧面设置的出尘口相连,吸尘通道3内腔顶壁面设置的安装口内设有无刷电机4,无刷电机4的输出轴外弧面下端设有均匀分布的涡片5,外壳1的外弧面出尘口处通过螺栓连接有集尘袋6,外壳1的内腔底壁面后端设有蓄电池7,蓄电池7对其电器元件提供电能,首先工作人员调控无刷电机4运作,无刷电机4输出轴旋转带动涡片5旋转,从而产生吸力将灰尘通过吸尘通道3的进风口处吸入,然后通过吸尘通道3传输至集尘袋6内部,而吸入的灰尘则滞留在集尘袋6的内部,以此完成吸尘作业;
驱动单元8:包括转动柱81、转轮一82和驱动组件83,转动柱8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外壳1内腔底壁面后端设置的矩形开口内,转动柱81的外弧面左右端设有对称分布的转轮一82,外壳1的内腔底壁面后端通过安装座设有驱动组件83,驱动组件83与转动柱81的外弧面右端固定连接,驱动组件83包括驱动电机831、锥形齿轮一832和锥形齿轮二833,驱动电机831设置于外壳1的内腔底壁面后端,驱动电机831的输出轴下端设有锥形齿轮一832,转动柱81的外弧面右端设有锥形齿轮二833,锥形齿轮二833与锥形齿轮一832啮合连接,驱动电机831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1的输出端,首先工作人员调控驱动电机831运作,驱动电机831输出轴旋转带动锥形齿轮一832转动,由于锥形齿轮二833与锥形齿轮一832啮合连接,当锥形齿轮一832转动杆时则带动转动柱81和转轮一82同时同幅度旋转,并与转轮二94配合带动外壳1及其附属机构移动,从而大幅度增大了吸尘区域,节省了劳动力;
调节单元9:设置于外壳1的内弧面,调节单元9包括固定板91、转动杆92、冂型板93、转轮二94和调节组件95,固定板91设置于外壳1的内弧面前端,固定板91的下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横向对称分布的转动杆92,转动杆92的下端均设有冂型板93,冂型板93的内部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转轮二94,固定板91的上表面均设有调节组件95,调节组件95分别与转动杆92的外弧面固定连接,转轮二94分别位于外壳1下端面前端对称设置的开口内,调节组件95包括调节电机951、椭圆板952、条板953和连接座954,调节电机951通过装配座设置于固定板91的上表面中部,调节电机951的输出轴下端贯穿固定板91的下表面并在端头处设有椭圆板952,椭圆板952的下表面前后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条板953,左端的转动杆92外弧面后端和右端的转动杆92外弧面前端均设有连接座954,两个连接座954平行设置,连接座954的内腔分别通过转轴与同侧对应的条板953外侧端头转动连接,调节电机951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1的输出端,根据内置算法调控调节电机951运作,当需要顺时针转动时,调节电机951输出轴旋转带动椭圆板952顺时针转动,此时椭圆板952的前端则通过对应的条板953和连接座954扯动左侧的转动杆92顺时针转动,而椭圆板952的后端则通过对应的条板953和连接座954顶动左侧的转动杆92顺时针转动,以此完成转向,当需要逆时针转动时只需通过PLC控制器11反转调节电机951即可,从而实现了移动式吸尘,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11,PLC控制器11设置于盖板2的上端面边缘处,PLC控制器11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7的输出端,无刷电机4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1的输出端,调控各个电器元件运作。
其中:外壳1外弧面均匀设置的开口内均设有超声波传感器10,超声波传感器10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1的输入端,多个超声波传感器10实时通过发射端发出超声波,当超声波碰到物体反射回来时,接收端接收并将其转变成电信号同步传输给PLC控制器11,起到检测前方有无障碍物的作用。
其中:外壳1的下表面矩形开口处设有保护壳12,保护壳12则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其中:涡片5为硬质塑料型涡片,在轻便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吸尘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工作人员通过PLC控制器11调控无刷电机4和驱动电机831同时运作,无刷电机4输出轴旋转带动涡片5旋转,从而产生吸力将灰尘通过吸尘通道3的进风口处吸入,然后通过吸尘通道3传输至集尘袋6内部,而吸入的灰尘则滞留在集尘袋6的内部,以此完成吸尘作业,而驱动电机831输出轴旋转带动锥形齿轮一832转动,由于锥形齿轮二833与锥形齿轮一832啮合连接,当锥形齿轮一832转动杆时则带动转动柱81和转轮一82同时同幅度旋转,并与转轮二94配合带动外壳1及其附属机构移动,从而大幅度增大了吸尘区域,节省了劳动力,与此同时多个超声波传感器10实时通过发射端发出超声波,当超声波碰到物体反射回来时,接收端接收并将其转变成电信号同步传输给PLC控制器11,而PLC控制器11则根据内置算法调控调节电机951运作,当需要顺时针转动时,调节电机951输出轴旋转带动椭圆板952顺时针转动,此时椭圆板952的前端则通过对应的条板953和连接座954扯动左侧的转动杆92顺时针转动,而椭圆板952的后端则通过对应的条板953和连接座954顶动右侧的转动杆92顺时针转动,以此完成转向,当需要逆时针转动时只需通过PLC控制器11反转调节电机951即可,从而实现了移动式吸尘,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PLC控制器11核心芯片选用的是PLC单片机,具体型号为STM32,无刷电机4、驱动电机831、调节电机951和超声波传感器10则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无刷电机4可选用型号为JK20HS42-0804的电机,驱动电机831和调节电机951均可选用型号为JK28HS的电机,超声波传感器10可选用型号为DYP-A06-V1.0的超声波传感器,PLC控制器11控制无刷电机4、驱动电机831、调节电机951和超声波传感器10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驱动单元(8)和调节单元(9);
外壳(1):其上端面后端通过铰链铰接有盖板(2),外壳(1)内腔底壁面设置的进尘口处设有吸尘通道(3),吸尘通道(3)的出气口与外壳(1)内弧面设置的出尘口相连,吸尘通道(3)内腔顶壁面设置的安装口内设有无刷电机(4),无刷电机(4)的输出轴外弧面下端设有均匀分布的涡片(5),外壳(1)的外弧面出尘口处通过螺栓连接有集尘袋(6),外壳(1)的内腔底壁面后端设有蓄电池(7);
驱动单元(8):包括转动柱(81)、转轮一(82)和驱动组件(83),所述转动柱(8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外壳(1)内腔底壁面后端设置的矩形开口内,转动柱(81)的外弧面左右端设有对称分布的转轮一(82),外壳(1)的内腔底壁面后端通过安装座设有驱动组件(83),驱动组件(83)与转动柱(81)的外弧面右端固定连接;
调节单元(9):设置于外壳(1)的内弧面;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11),所述PLC控制器(11)设置于盖板(2)的上端面边缘处,PLC控制器(11)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7)的输出端,无刷电机(4)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1)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83)包括驱动电机(831)、锥形齿轮一(832)和锥形齿轮二(833),所述驱动电机(831)设置于外壳(1)的内腔底壁面后端,驱动电机(831)的输出轴下端设有锥形齿轮一(832),转动柱(81)的外弧面右端设有锥形齿轮二(833),锥形齿轮二(833)与锥形齿轮一(832)啮合连接,驱动电机(831)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1)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9)包括固定板(91)、转动杆(92)、冂型板(93)、转轮二(94)和调节组件(95),所述固定板(91)设置于外壳(1)的内弧面前端,固定板(91)的下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横向对称分布的转动杆(92),转动杆(92)的下端均设有冂型板(93),冂型板(93)的内部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转轮二(94),固定板(91)的上表面均设有调节组件(95),调节组件(95)分别与转动杆(92)的外弧面固定连接,转轮二(94)分别位于外壳(1)下端面前端对称设置的开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95)包括调节电机(951)、椭圆板(952)、条板(953)和连接座(954),所述调节电机(951)通过装配座设置于固定板(91)的上表面中部,调节电机(951)的输出轴下端贯穿固定板(91)的下表面并在端头处设有椭圆板(952),椭圆板(952)的下表面前后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条板(953),左端的转动杆(92)外弧面后端和右端的转动杆(92)外弧面前端均设有连接座(954),两个连接座(954)平行设置,连接座(954)的内腔分别通过转轴与同侧对应的条板(953)外侧端头转动连接,调节电机(951)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1)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外弧面均匀设置的开口内均设有超声波传感器(10),超声波传感器(10)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1)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下表面矩形开口处设有保护壳(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片(5)为硬质塑料型涡片。
CN202123148158.8U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 Active CN216439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8158.8U CN216439093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8158.8U CN216439093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9093U true CN216439093U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76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48158.8U Active CN216439093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9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39093U (zh) 一种带有自移动结构的吸尘器
CN106926985B (zh) 一种水面清洁机器人
CN213841203U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
CN215650822U (zh) 一种能够旋转调节进风量的手持式吸尘器
CN210871293U (zh) 一种吸尘器的滚刷安装结构
CN210141667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冷风扇
CN210697493U (zh) 一种机器人吸尘器
CN210643887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吸尘器
CN216324106U (zh) 一种智能除尘设备
CN208481266U (zh) 一种房屋死角自主清洁装置
CN213478566U (zh) 一种除尘效果好的小型风力发电机
CN217503522U (zh) 一种光伏发电led路灯组件
CN211089573U (zh) 一种伸缩光伏储能集成装置
CN214205468U (zh) 一种带有室内轨道的光伏巡检装置
CN216565016U (zh) 一种多块太阳能光伏板的联动装置
CN216174613U (zh) 一种气象站台监测用高效监测装置
CN213240263U (zh) 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分析仪
CN216124352U (zh) 扫地机器人
CN215008475U (zh) 蓄电池发电电源机箱低速驾驶结构
CN220629292U (zh) 一种可折叠的光伏发电机构
CN220190777U (zh) 一种光伏供电支撑机构
CN212635431U (zh) 一种用于板材砂光的除尘装置
CN217118292U (zh) 一种智能吸尘器控制装置
CN214284748U (zh) 一种多功能吸尘器
CN220677999U (zh) 一种石头造环保材料生产用破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