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6187U - 一种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6187U
CN216436187U CN202123099070.1U CN202123099070U CN216436187U CN 216436187 U CN216436187 U CN 216436187U CN 202123099070 U CN202123099070 U CN 202123099070U CN 216436187 U CN216436187 U CN 216436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s
terminal
signal
ground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990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世勇
阮盘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ilian Weiye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Wenzhou Yikesong Electronic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lian Weiye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lian Weiye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lian Weiye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990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6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6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6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镶埋于绝缘本体内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均设有基板部和接触部,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在绝缘本体的上侧和下侧对应且呈反向排布设置,所述接触部为下料成型件,所述基板部和所述接触部位于同一平面上。该电连接器,通过对基板部下料裁剪形成接触部,确保了基板部和接触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平整度高,避免了传统的下料成型结构强度低的问题,强度高;下料成型对裁剪部分控制准确,避免了传统刺破结构不良品高的问题,使得成型的接触部外形尺寸稳定,不易被冲胶覆盖,产品良品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正反插拔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USB Type-C是一种USB接口外形标准,拥有比Type-A及Type-B均小的体积,既可以应用于PC(主设备)又可以应用于外部设备(从设备,如手机)的接口类型。USB Type-C由于其体积小,接口没有正反方向区别,可以随意插拔,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的接口。
中国专利CN 105958241 A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镶埋于绝缘本体内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均设有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基板部,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在绝缘本体的上侧和下侧对应且呈反向排布设置。该结构在生产时采用撕破结构,基板部通过弯折成型的工艺形成相对基板凸起的接触部,减少了零件的组装,提高了电连接器的整体强度。
传统的刺破结构是在一个基板面上通过刺破工艺来成型上下排接触部,导致的接触部高度和外形尺寸不稳定,端子在注塑生产过程中的包胶不良品较多,极大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采用刺破结构,导致的接触部高度和外形尺寸不稳定,端子在注塑生产过程中的包胶不良品较多的问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够使接触部平面度高,强度高;不易歪斜包胶,外形尺寸稳定,产品良品率高。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镶埋于绝缘本体内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均设有基板部和接触部,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在绝缘本体的上侧和下侧对应且呈反向排布设置,所述接触部为下料成型件,所述基板部和所述接触部位于同一平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端子包括上排接地端子和下排接地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包括上排电源端子和下排电源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包括上排信号端子和下排信号端子,所述上排接地端子、上排电源端子和上排信号端子位于第一水平面,所述下排接地端子、下排电源端子和下排信号端子位于第二水平面,所述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在第一水平面和第二水平面分成两排错位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排信号端子的基板部与所述下排信号端子的基板部的间距为0.4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排接地端子、所述上排电源端子、所述下排信号端子、所述上排信号端子、所述下排电源端子和所述下排信号端子依次排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端子为漏铜结构,所述设置信号端子设置有弯折部,所弯折部与所述电源端子的间距为0.45mm-0.5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端子为不漏铜结构,所述信号端子的长度比所述电源端子的长度短0.45mm-0.5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端子设置有沿横向方向朝向外凸出的卡扣部,一个所述卡扣部朝向其对应的基板部的上方突出,另一个卡扣部朝向其对应的基板部的下方突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端子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卡扣部位于同一平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部与所述接触部为一体成型件。
上述电连接器,通过对基板部下料裁剪形成接触部,确保了基板部和接触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平整度高,避免了传统的下料成型结构强度低的问题,强度高;下料成型对裁剪部分控制准确,避免了传统刺破结构不良品高的问题,使得成型的接触部外形尺寸稳定,不易被冲胶覆盖,产品良品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3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端子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较佳实施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和镶埋于绝缘本体1内的接地端子2、电源端子3和信号端子4。接地端子2、电源端子3和信号端子4均设有基板部和接触部。接地端子2、电源端子3和信号端子4的接触部在绝缘本体1的上侧和下侧对应且呈反向排布设置,接触部为下料成型件,基板部和接触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其中,基板部与接触部为一体成型件。
绝缘本体1一体成型而成,且包括主体部11及自主体部向前凸伸的舌板12。主体部11和舌板12之间设置有加强部13。传统的下料成型工艺,即制作相应的模具,同时对产品进行下料裁剪和弯折,本方案中,接触部是由基板部下料裁剪而成,基板部包裹于加强部13和主体部11内,接触部镶嵌于舌板12,表面从舌板12露出。接触部和基板部处于同一平面,无需对接触部弯折凸起,确保了接触部的高强度。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地端子2包括上排接地端子2a和下排接地端子2b,上排接地端子2a和下排接地端子2b均包括第一基板部21、与第一基板部21一体成型的第一接触部22。第一基板部21远离第一接触部22的一端固定于绝缘本体1的主体部11内,第一接触部22镶嵌在舌板12内。
电源端子3包括上排电源端子3a和下排电源端子3b。上排电源端子3a和下排电源端子3b均包括第二基板部31、与第二基板部31一体成型的第二接触部32。第二基板部31远离第二接触部32的一端固定于绝缘本体1的主体部11内,第二接触部32镶嵌在舌板13内。
信号端子4包括上排信号端子4a和下排信号端子4b。上排信号端子4a和下排信号端子4b均包括第三基板部41、与第三基板部41一体成型的第三接触部42。第三基板部41远离第三接触部42的一端固定于绝缘本体1的主体部11内,第三接触部42镶嵌在舌板14内。上排接地端子2a、上排电源端子3a和上排信号端子4a位于第一水平面,下排接地端子2b、下排电源端子3b和下排信号端子4b位于第二水平面,接地端子2、电源端子3和信号端子4在第一水平面和第二水平面分成两排错位分布。其中,上排接地端子2a、上排电源端子3a、下排信号端子4b、上排信号端子4a、下排电源端子3b和下排信号端子4b依次排列,且两两之间的间隔为0.24mm。上排信号端子4a的第三基板部41与下排信号端子4b的第三基板部41的竖向间距为0.4mm。同理,上排接地端子2a和下排接地端子2b的竖向间距为0.4mm。上排电源端子3a和下排电源端子3b的竖向间距为0.4mm。
上述电连接器,通过对基板部下料裁剪形成接触部,确保了基板部和接触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平整度高,避免了传统的下料成型结构强度低的问题,强度高;下料成型对裁剪部分控制准确,避免了传统刺破结构不良品高的问题,使得成型的接触部外形尺寸稳定,不易被冲胶覆盖,产品良品率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端子4可以是漏铜结构和不漏铜结构。如图3所示,信号端子4为漏铜结构时,上排信号端子4a和下排信号端子4b均设置有弯折部43,上排信号端子4a的弯折部43与电源端子3b的横向间距为0.45mm-0.55mm,上排信号端子4b的弯折部43与电源端子3a的横向间距为0.45mm-0.55mm。优选的,弯折部43与电源端子3的横向间距为0.5mm。弯折部43使外露点间隔更远,过大电流时不容易产生电弧影响。如图2所示,信号端子4为不漏铜结构,信号端子4的长度比电源端子3的长度短0.45mm-0.55mm。优先的,信号端子4的长度比电源端子3的长度短0.49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地端子2设置有沿横向方向朝向外凸出的卡扣部23,一个卡扣部23朝向其对应的基板部的上方突出,另一个卡扣部23朝向其对应的基板部的下方突出,两卡扣部23分别从两舌板12的外侧露出,以符合安全标准。进一步,接地端子2设置有支撑部24,支撑部24与卡扣部23位于同一平面上,以增强卡扣部的强度。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镶埋于绝缘本体内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均设有基板部和接触部,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在绝缘本体的上侧和下侧对应且呈反向排布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为下料成型件,所述基板部和所述接触部位于同一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包括上排接地端子和下排接地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包括上排电源端子和下排电源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包括上排信号端子和下排信号端子,所述上排接地端子、上排电源端子和上排信号端子位于第一水平面,所述下排接地端子、下排电源端子和下排信号端子位于第二水平面,所述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在第一水平面和第二水平面分成两排错位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信号端子的基板部与所述下排信号端子的基板部的间距为0.4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接地端子、所述上排电源端子、所述下排信号端子、所述上排信号端子、所述下排电源端子和所述下排信号端子依次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为漏铜结构,所述信号端子设置有弯折部,所弯折部与所述电源端子的间距为0.45mm-0.5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为不漏铜结构,所述信号端子的长度比所述电源端子的长度短0.45mm-0.5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设置有沿横向方向朝向外凸出的卡扣部,一个所述卡扣部朝向其对应的基板部的上方突出,另一个卡扣部朝向其对应的基板部的下方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卡扣部位于同一平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部与所述接触部为一体成型件。
CN202123099070.1U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电连接器 Active CN216436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99070.1U CN216436187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99070.1U CN216436187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6187U true CN216436187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43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99070.1U Active CN216436187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6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7295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terminals array
CN107546521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565241B (zh) 电连接器
CN204144593U (zh) 电连接器
CN111384611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TWI742207B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N105406241B (zh) 电连接器制造方法
CN107516796B (zh) 电连接器
CN206524433U (zh) 电连接器
US984760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extended separating wall portion for preventing insertion of uncut terminals
CN107528165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29414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2787129A (zh) 一种新型电连接器
CN203733991U (zh) Hdmi插座连接器及其撕裂成型的端子料带
CN216436187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11129807A (zh) 电连接器
CN203367571U (zh) 电连接器
CN114069300A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4797805U (zh) 一种新型电连接器
CN220341536U (zh) 一种新型电连接器
CN205212079U (zh) 可正反插的电连接器
CN214898951U (zh) 一种Type-C连接器端子结构及电连接器
CN218513724U (zh) 电连接器
CN206976683U (zh) 陶瓷件与使用该陶瓷件的电连接器
CN216055309U (zh) 一种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C, Room 303, No. 226 Guangtian Road, Tangxiayong Community, Yanluo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ilian Weiye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002, baojinhua building, Huaqiao new village,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uilian Weiye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6

Address after: Building C, Room 303, No. 226 Guangtian Road, Tangxiayong Community, Yanluo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ilian Weiye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Wenzhou Yikesong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C, Room 303, No. 226 Guangtian Road, Tangxiayong Community, Yanluo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uilian Weiye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