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0601U - 一种自动止水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止水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0601U
CN216430601U CN202122668603.7U CN202122668603U CN216430601U CN 216430601 U CN216430601 U CN 216430601U CN 202122668603 U CN202122668603 U CN 202122668603U CN 216430601 U CN216430601 U CN 216430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ole
stop valve
automatic
plug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686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王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686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0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0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0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oat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止水阀,包括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壳体的内部分隔成进水腔以及止水腔,分隔板上设有连通进水腔和止水腔的过水孔,壳体内设有弹性封堵机构和浮动件,浮动件通过在止水腔内上浮并与弹性封堵机构磁性吸合,以带动弹性封堵机构下移并封闭过水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自动止水阀内设置弹性封堵机构和浮动件以控制水流的通断,使得安装有自动止水阀的水箱在未满时,弹性封堵机构打开过水孔,以供水流通过,在水箱加满水的时候,浮动件上升并与弹性封堵机构磁性吸合,弹性封堵机构在磁力的作用下克服弹力并向下移动至封闭过水孔,以阻止水流通过过水孔,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止水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止水阀。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净水机等主要通过电磁阀和检测水位的电子器件配合以控制净水机内置水箱或者热罐的进水和止水,但是因为电子器件受温度、电磁干扰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出现故障,导致水箱或热罐内已注满水却无法止水的情况发生,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自动止水阀,以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止水阀,包括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壳体的内部分隔成与进水口连通的进水腔以及与出水口连通的止水腔,进水腔位于止水腔的上部,分隔板上设有连通进水腔和止水腔的过水孔,壳体内设有用于开闭过水孔的弹性封堵机构和位于止水腔内的浮动件,浮动件通过在止水腔内上浮并与弹性封堵机构磁性吸合,以带动弹性封堵机构下移并封闭过水孔。
在上述一种自动止水阀中,弹性封堵机构包括位于分隔板上方以用于封闭过水孔的封堵件、安装在封堵件下部并穿过过水孔的导向杆和设于止水腔内的弹性件,弹性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导向杆和止水腔的底壁相抵,以通过导向杆推动封堵件上移并打开过水孔。
在上述一种自动止水阀中,浮动件包括浮子和设于浮子底部的磁性件,导向杆为磁性吸附件,磁性件通过与磁性吸附件磁性吸合,以带动封堵件下移并封闭过水孔。
在上述一种自动止水阀中,浮动件的中部设有竖直贯穿浮动件的限位孔,导向杆和弹性件穿设在限位孔内。
在上述一种自动止水阀中,封堵件包括安装在导向杆顶部的封堵头和环绕封堵头设置的裙边,裙边的外径大于过水孔的内径。
在上述一种自动止水阀中,分隔板包括漏斗状的板体和围成过水孔的过水管,过水管与板体为一体结构,且过水管凸出于板体的上表面设置,封堵头与过水管的顶部相抵以封闭过水孔时,裙边与板体的顶面相抵。
在上述一种自动止水阀中,导向杆包括杆体和环绕在杆体外周侧的止位筋,弹性件套接在杆体的下部并与止位筋的底部相抵。
在上述一种自动止水阀中,壳体包括设有分隔板的筒体、盖合在筒体底部的座体以及盖合在筒体顶部的盖体,进水口设于盖体上,出水口设于座体上。
在上述一种自动止水阀中,座体包括顶板和侧板,侧板环绕顶板设置以在顶板的底部和侧板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出水口,顶板上设有多个用于连通出水口和止水腔的通孔,弹性件安装在顶板上。
在上述一种自动止水阀中,顶板上设有环形限位筋,环形限位筋与顶板之间形成限位槽,弹性件的底部设于限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自动止水阀,包括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壳体的内部分隔成与进水口连通的进水腔以及与出水口连通的止水腔,进水腔位于止水腔的上部,分隔板上设有连通进水腔和止水腔的过水孔,壳体内设有用于开闭过水孔的弹性封堵机构和位于止水腔内的浮动件,浮动件通过在止水腔内上浮并与弹性封堵机构磁性吸合,以带动弹性封堵机构下移并封闭过水孔。该技术方案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自动止水阀内设置弹性封堵机构和浮动件以控制水流的通断,使得安装有自动止水阀的水箱在未满时,弹性封堵机构在弹力的作用下远离并打开过水孔,以供水流通过自动止水阀进入水箱,在水箱加满水的时候,止水腔内的水位上升并带动浮动件随水位共同上升并与弹性封堵机构磁性吸合,弹性封堵机构在磁力的作用下克服弹力并向下移动至封闭过水孔,以阻止水流通过过水孔,即阻止水流通过自动止水阀进入水箱内,实现水箱满水后的自动停止进水,无需在水箱内设置水位监测设备,也无需电子元器件进行控制,防止自动止水阀因电路故障停止工作,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
弹性封堵机构包括位于分隔板上方以用于封闭过水孔的封堵件、安装在封堵件下部并穿过过水孔的导向杆和设于止水腔内的弹性件,弹性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导向杆和止水腔的底壁相抵,以通过导向杆推动封堵件上移并打开过水孔。通过将弹性封堵机构设置成贯穿进水腔和止水腔两个腔体的结构,使得导向杆可以对封堵件进行水平方向的限位,防止封堵件水平移动并与过水孔错开导致封堵件不能封闭过水孔,保证封堵件对于过水孔的封闭效果,即保证自动止水阀的工作稳定。
浮动件包括浮子和设于浮子底部的磁性件,导向杆为磁性吸附件,磁性件通过与磁性吸附件磁性吸合,以带动封堵件下移并封闭过水孔。通过浮动件与止水腔内的导向杆磁性吸合以带动封堵件下移,浮动件与弹性封堵机构无需隔着分隔板进行磁性吸合,磁性吸合效果更好,保证封堵件对于过水孔的稳定封闭,且浮动件与导向杆的距离较近,使得浮动件在上升较小的距离后即可快速与弹性封堵机构磁性吸合,即封堵件对于过水孔的关闭更加快捷灵敏。
浮动件的中部设有竖直贯穿浮动件的限位孔,导向杆和弹性件穿设在限位孔内,通过导向杆和弹性件对于浮子进行水平方向上的限位,使得浮子在止水腔内仅能沿着导向杆的轴向上下移动,浮子与导向杆在竖直方向上对准,以保证浮子上升后浮子底部的磁性件能够与导向杆快速吸合。
封堵件包括安装在导向杆顶部的封堵头和环绕封堵头设置的裙边,裙边的外径大于过水孔的内径,当封堵头下移并封堵过水孔形成一次密封时,裙边与进水腔的内壁相贴合,使得封堵头的周侧通过裙边与过水孔的周侧的进水腔内壁之间形成二次密封,有效防止渗漏,封闭效果好。
分隔板包括漏斗状的板体和围成过水孔的过水管,过水管与板体为一体结构,且过水管凸出于板体的上表面设置,封堵头与过水管的顶部相抵以封闭过水孔时,裙边与板体的顶面相抵,封堵头通过盖合过水管封闭过水孔,封闭效果好,通过将板体设置成漏斗状,对进入进水腔的水流进行引流,以便水流快速从过水孔通过,同时倾斜设置的板体与裙边之间的贴合效果更好,保证封堵件关闭过水孔时对过水孔的密封效果。
导向杆包括杆体和环绕在杆体外周侧的止位筋,弹性件套接在杆体的下部并与止位筋的底部相抵,便于导向杆和弹性件之间的安装,防止两者发生水平方向上的错位。
壳体包括设有分隔板的筒体、盖合在筒体底部的座体以及盖合在筒体顶部的盖体,进水口设于盖体上,出水口设于座体上,通过将筒体、座体和盖体分体设置,便于自动止水阀的安装和拆卸,当自动止水阀损坏时,可对损坏部位进行单独更换,降低维修成本。
座体包括顶板和侧板,侧板环绕顶板设置以在顶板的底部和侧板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出水口,顶板上设有多个用于连通出水口和止水腔的通孔,弹性件安装在顶板上,顶板的设置给弹性件提供安装位置的同时,顶板上的多个通孔可以使止水腔内的水流快速通过以进入出水口,即保证水流顺畅的的同时保证封堵机构的运行稳定。
顶板上设有环形限位筋,环形限位筋与顶板之间形成限位槽,弹性件的底部设于限位槽内,以对弹性件进行限位,防止弹性件在座体上发生水平方向上的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实施例一中自动止水阀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自动止水阀的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筒体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座体的立体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自动止水阀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自动止水阀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自动止水阀与水箱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壳体;110、盖体;111、进水口;120、筒体;121、进水腔;122、止水腔;130、座体;131、顶板;1311、通孔;1312、环形限位筋;1313、限位槽;132、侧板;133、出水口;140、分隔板;141、板体;142、过水管;1421、过水孔;
200、弹性封堵机构;210、封堵件;211、封堵头;212、裙边;220、导向杆;221、杆体;222、止位筋;230、弹性件;
300、浮动件;310、浮子;311、限位孔;320、磁性件;
400、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动止水阀,包括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壳体的内部分隔成与进水口连通的进水腔以及与出水口连通的止水腔,进水腔位于止水腔的上部,分隔板上设有连通进水腔和止水腔的过水孔,壳体内设有用于开闭过水孔的弹性封堵机构和位于止水腔内的浮动件,浮动件通过在止水腔内上浮并与弹性封堵机构磁性吸合,以带动弹性封堵机构下移并封闭过水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自动止水阀内设置弹性封堵机构和浮动件以控制水流的通断,使得安装有自动止水阀的水箱在未满时,弹性封堵机构在弹力的作用下远离并打开过水孔,以供水流通过自动止水阀进入水箱,在水箱加满水的时候,止水腔内的水位上升并带动浮动件随水位共同上升并与弹性封堵机构磁性吸合,弹性封堵机构在磁力的作用下克服弹力并向下移动至封闭过水孔,以阻止水流通过过水孔,即阻止水流通过自动止水阀进入水箱内,实现水箱满水后的自动停止进水,无需在水箱内设置水位监测设备,也无需电子元器件进行控制,防止自动止水阀因电路故障停止工作,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一种自动止水阀,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壳体100,壳体100的顶部设有进水口111,壳体100的底部设有出水口133,在壳体100内设有分隔板140,分隔板140将壳体100的内部分隔成位于分隔板140上方的进水腔121和位于分隔板140下方的止水腔122,进水口111与进水腔121连通,止水腔122与出水口133连通,分隔板140上设有连通进水腔121和止水腔122的过水孔1421,壳体100内设有用于开闭过水孔1421的弹性封堵机构200和浮动件300,浮动件300位于止水腔122内,浮动件300可以在止水腔122内上下浮动,浮动件300位于止水腔122的底部时,浮动件300不与弹性封堵机构200磁性吸合,弹性封堵机构200未封闭过水孔1421,当浮动件300上浮至一定高度时,浮动件300与弹性封堵机构200磁性吸合,以带动弹性封堵机构200下移并封闭过水孔1421。
自动止水阀用于连接在水箱400和供水装置之间,进水口111与供水装置连通以用于向进水腔121内输入水流,如图7所示,出水口133用于与水箱400的顶部连通。当水箱400未满时,弹性封堵机构200在弹力的作用下远离过水孔1421,使得过水孔1421处于打开状态,如图5所示,供水装置的水流经进水口111流入进水腔121内,然后经过水孔1421流入止水腔122内,接着经出水口133流入水箱400内;当水箱400内加满水的时候,止水腔122内的水流无法通过出水口133继续进入水箱400内,使得止水腔122内的水位上升,进而使得止水腔122内的浮动件300在浮力的作用下随水位共同上升并接近弹性封堵机构200,直到浮动件300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浮动件300与弹性封堵机构200磁性吸合,弹性封堵机构200在磁力的作用下克服弹力并向下移动至封闭过水孔1421,如图6所示,关闭后的过水孔1421阻止水流通过过水孔1421由进水腔121进入止水腔122,即阻止水流通过自动止水阀进入水箱400内,实现水箱400满水后的自动停止进水。当水箱400内的水放出时,止水腔122内的水流进入水箱400内,浮动件300在重力的作用下克服磁力下降并与弹性封堵机构200分离,使得弹性封堵机构200在弹力的作用下与过水孔1421脱开以打开过水孔1421。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自动止水阀内设置弹性封堵机构200和浮动件300以控制水流的通断,使得安装有自动止水阀的水箱400在未满时,弹性封堵机构200在弹力的作用下远离并打开过水孔1421,以供水流通过自动止水阀进入水箱400,在水箱400加满水的时候,止水腔122内的水位上升并带动浮动件300随水位共同上升并与弹性封堵机构200磁性吸合,弹性封堵机构200在磁力的作用下克服弹力并向下移动至封闭过水孔1421,以阻止水流通过过水孔1421,即阻止水流通过自动止水阀进入水箱400内,实现水箱400满水后的自动停止进水,无需在水箱400内设置水位监测设备,也无需电子元器件进行控制,防止自动止水阀因电路故障停止工作,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封堵机构200包括封堵件210、导向杆220和弹性件230,封堵件210位于分隔板140上方的进水腔121内以用于封闭过水孔1421,弹性件230位于分隔板140下方的止水腔122内,导向杆220穿过过水孔1421设置,导向杆220的上部穿入进水腔121内与封堵件210相连,导向杆220的下部穿入止水腔122内,导向杆220的外径小于过水孔1421的内径,以在导向杆220的周侧和过水孔1421的内壁之间形成过水间隙,弹性件230的上端与导向杆220相抵,弹性件230的下端与止水腔122的底壁相抵,使得弹性件230通过导向杆220推动封堵件210向上移动以打开过水孔1421。通过将弹性封堵机构200设置成贯穿进水腔121和止水腔122两个腔体的结构,使得导向杆220可以对封堵件210进行水平方向的限位,防止封堵件210水平移动并与过水孔1421错开导致封堵件210不能封闭过水孔1421,保证封堵件210对于过水孔1421的封闭效果,即保证自动止水阀的工作稳定。为了便于导向杆220和弹性件230之间的安装,防止两者发生水平方向上的错位,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导向杆220包括杆体221和环绕在杆体221外周侧的止位筋222,弹性件230套接在杆体221的下部并与止位筋222的底部相抵。
本实施例中的浮动件300包括浮子310和设于浮子310底部的磁性件320,导向杆220为磁性吸附件,磁性件320通过与磁性吸附件磁性吸合,以带动封堵件210下移并封闭过水孔1421。通过浮动件300与止水腔122内的导向杆220磁性吸合以带动封堵件210下移,浮动件300与弹性封堵机构200无需隔着分隔板140进行磁性吸合,磁性吸合效果更好,保证封堵件210对于过水孔1421的稳定封闭,且浮动件300与导向杆220的距离较近,使得浮动件300在上升较小的距离后即可快速与弹性封堵机构200磁性吸合,即封堵件210对于过水孔1421的关闭更加快捷灵敏。本实施例中的磁性件320为永磁铁,磁性吸附件可以为与磁性件320吸合的永磁铁,也可以为与磁性件320吸合的铁钴镍等金属件,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也可以在浮子310的底部设置磁性吸附件,将导向杆220设置成磁性件320。
如图2所示,在浮动件300的中部设有竖直贯穿浮动件300的限位孔311,导向杆220和弹性件230穿设在限位孔311内,通过导向杆220和弹性件230对于浮子310进行水平方向上的限位,使得浮子310在止水腔122内仅能沿着导向杆220的轴向上下移动,浮子310与导向杆220在竖直方向上对准,以保证浮子310上升后浮子310底部的磁性件320能够与导向杆220快速吸合。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封堵件210包括安装在导向杆220顶部的封堵头211和环绕封堵头211设置的裙边212,裙边212的外径大于过水孔1421的内径,当封堵头211下移并封堵过水孔1421形成一次密封时,裙边212与进水腔121的内壁相贴合,使得封堵头211的周侧通过裙边212与过水孔1421的周侧的进水腔121内壁之间形成二次密封,有效防止渗漏,封闭效果好。裙边212优选的采用橡胶或硅胶等材质。为了在封堵件210和导向杆220损坏时对两者进行单独更换,本实施例优选的通过插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对导向杆220和封堵件210进行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分隔板140包括漏斗状的板体141和围成过水孔1421的过水管142,过水管142与板体141为一体结构,且过水管142凸出于板体141的上表面设置,封堵头211与过水管142的顶部相抵以封闭过水孔1421,此时裙边212发生形变并与板体141的顶面相抵,封堵头211通过盖合过水管142封闭过水孔1421,封闭效果好,通过将板体141设置成漏斗状,对进入进水腔121的水流进行引流,以便水流快速从过水孔1421通过,同时倾斜设置的板体141与裙边212之间的贴合效果更好,保证封堵件210关闭过水孔1421时对过水孔1421的密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壳体100包括设有分隔板140的筒体120、盖合在筒体120底部的座体130以及盖合在筒体120顶部的盖体110,进水口111设于盖体110上,出水口133设于座体130上,通过将筒体120、座体130和盖体110分体设置,便于自动止水阀的安装和拆卸,当自动止水阀损坏时,可对损坏部位进行单独更换,降低维修成本。
本实施例优选的是,座体130包括顶板131和侧板132,侧板132环绕顶板131设置以在顶板131的底部和侧板132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出水口133,在顶板131上设有多个通孔1311,多个通孔1311均匀分布在顶板131上以用于连通出水口133和止水腔122,弹性件230安装在顶板131上,顶板131的设置给弹性件230提供安装位置的同时,顶板131上的多个通孔1311可以使止水腔122内的水流快速通过以进入出水口133,即保证水流顺畅的的同时保证弹性封堵机构200的运行稳定。为了对弹性件230进行限位,防止弹性件230在座体130上发生水平方向上的滑动,本实施例在顶板131上设有环形限位筋1312,环形限位筋1312围成位于顶板131上部的限位槽1313,限位槽1313开口向上,弹性件230的底部设于限位槽1313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封堵机构全部位于分隔板的上方,弹性封堵机构包括封堵件和弹性件,弹性件位于封堵件和进水腔的底壁之间,通过将弹性封堵机构全部设于进水腔内,减小弹性封堵机构的占用空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止水阀,包括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成与进水口连通的进水腔以及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止水腔,所述进水腔位于所述止水腔的上部,所述分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进水腔和所述止水腔的过水孔,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开闭所述过水孔的弹性封堵机构和位于所述止水腔内的浮动件,所述浮动件通过在止水腔内上浮并与所述弹性封堵机构磁性吸合,以带动所述弹性封堵机构下移并封闭所述过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止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封堵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分隔板上方以用于封闭所述过水孔的封堵件、安装在封堵件下部并穿过所述过水孔的导向杆和设于所述止水腔内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向杆和所述止水腔的底壁相抵,以通过所述导向杆推动所述封堵件上移并打开所述过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止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件包括浮子和设于浮子底部的磁性件,所述导向杆为磁性吸附件,所述磁性件通过与所述磁性吸附件磁性吸合,以带动所述封堵件下移并封闭所述过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止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件的中部设有竖直贯穿所述浮动件的限位孔,所述导向杆和所述弹性件穿设在所述限位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止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导向杆顶部的封堵头和环绕所述封堵头设置的裙边,所述裙边的外径大于所述过水孔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止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包括漏斗状的板体和围成所述过水孔的过水管,所述过水管与所述板体为一体结构,且所述过水管凸出于所述板体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封堵头与所述过水管的顶部相抵以封闭所述过水孔时,所述裙边与所述板体的顶面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止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包括杆体和环绕在杆体外周侧的止位筋,所述弹性件套接在所述杆体的下部并与所述止位筋的底部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止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设有分隔板的筒体、盖合在筒体底部的座体以及盖合在筒体顶部的盖体,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盖体上,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座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止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侧板环绕所述顶板设置以在所述顶板的底部和侧板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出水口,所述顶板上设有多个用于连通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止水腔的通孔,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顶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止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有环形限位筋,所述环形限位筋与所述顶板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弹性件的底部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CN202122668603.7U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自动止水阀 Active CN216430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68603.7U CN216430601U (zh)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自动止水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68603.7U CN216430601U (zh)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自动止水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0601U true CN216430601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35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68603.7U Active CN216430601U (zh)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自动止水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06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6373B (zh) 用于控制燃油箱的蒸气排放的浮子控制排气阀
CN216430601U (zh) 一种自动止水阀
BR112013019094B1 (pt) Válvula de combustível anticapotamento
WO2015190843A1 (ko) 전자식 솔레노이드 에어밴트
CN110613327A (zh)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锅盖
KR101445284B1 (ko) 상향식 보일러용 공기배출장치
JPH06185842A (ja) 自動製氷装置の給水装置
KR200463549Y1 (ko) 공기 배출 밸브
CN211779347U (zh) 一种防干烧的即热式水龙头
CN110117978B (zh) 一种马桶水箱进水阀
KR200385593Y1 (ko) 급수제어밸브
CN108870609B (zh) 加湿器
KR20060087843A (ko) 급수제어밸브
KR100555987B1 (ko) 이중 플로트밸브
CN109805763B (zh) 聪明座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CN219331533U (zh) 储液箱、清洁基站和阀体组件
CN220540379U (zh) 一种液控阀
CN219070139U (zh) 互换水箱型基站
CN216825067U (zh) 一种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
CN216166875U (zh) 一种煲盖装置
CN111059340B (zh) 低压脉冲电磁阀
CN207131946U (zh) 电磁阀组件以及加湿装置
CN220937700U (zh) 一种水箱及台式净饮机
CN219889925U (zh) 补液装置及具有该补液装置的冰箱
KR101442598B1 (ko) 누수차단밸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