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8958U - 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以及该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以及该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18958U
CN216418958U CN202122690181.3U CN202122690181U CN216418958U CN 216418958 U CN216418958 U CN 216418958U CN 202122690181 U CN202122690181 U CN 202122690181U CN 216418958 U CN216418958 U CN 216418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re water
reverse osmosis
opening
p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901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庭剑
史鑫
余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ihudu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ihudu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ihudu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ihudu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901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18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18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189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以及该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形成纯水出水口,所述管体的另一端形成第一通水口,所述管体的侧壁形成多个纯水收集口,所述管体的一端的侧壁形成第二通水口;所述管体内侧形成有纯水流道和通水流道,所述纯水流道与所述纯水收集口和所述纯水出水口连通,所述通水流道与所述第一通水口和所述第二通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反渗透滤芯组件包括中心管,以及套设于中心管的反渗透膜元件、包围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膜壳,以及包围所述膜壳的外壳,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用户在长时间停止用水后,第一杯水TDS含量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以及该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以及该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
背景技术
反渗透净水机是主要利用反渗透原理进行水处理的机器,通过反渗透滤芯元件对原水中的无机盐离子等溶解性固体进行过滤,得到纯水,并排出浓缩水。
但是在停机状态下,由于反渗透滤芯元件工作后中还是会在原水侧残留下浓缩水,浓缩水中的无机盐离子会在反渗透膜待机时从其原水侧透过膜片扩散至纯水侧,导致用户在重新开机后一段时间内接取的水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溶解性固体总量)值较高。而常规的反渗透膜元件封装成滤芯后形成的原水腔体积大于纯水腔体积,发生离子渗透时,会导致反渗透膜滤芯待机时纯水腔中的TDS上升幅度较大,影响用户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以及该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其有效解决了用户在长时间停止用水后,第一杯水TDS含量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形成纯水出水口,所述管体的另一端形成第一通水口,所述管体的侧壁形成多个纯水收集口,所述管体的一端的侧壁形成第二通水口;
所述管体内侧形成有纯水流道和通水流道,所述纯水流道与所述纯水收集口和所述纯水出水口连通,所述通水流道与所述第一通水口和所述第二通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水口为原水入水口,或者,所述第一通水口为浓水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内沿轴向贯穿设置有一分隔板,所述管体内还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分隔板远离所述纯水出水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分隔板远离所述第一通水口的一端;
所述分隔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管体的内壁围合形成所述纯水流道,所述分隔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管体的内壁围合形成所述通水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纯水流道远离所述纯水出水口的一端的内壁向内形成用于对所述第一密封件进行限位的第一凸起部;
所述通水流道远离所述第一通水口的一端的内壁向内形成用于对所述第二密封件进行限位的第二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纯水出水口之间还设置有环状的第一抵接件,所述第一抵接件包括第一导通部和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导通部用于导通所述纯水流道与所述纯水出水口,所述第一抵接部用于抵接所述第二密封件;
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第一通水口之间还设置有环状的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二抵接件包括第二导通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导通部用于导通所述通水流道与所述第一通水口,所述第二抵接部用于抵接所述第一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纯水出水口的内侧壁还设置有对所述第一抵接件进行限位的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一通水口的内侧壁还设置有对所述第二抵接件进行限位的第四凸起部。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以及套设于所述中心管的反渗透膜元件、包围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膜壳,以及包围所述膜壳的外壳,所述膜壳的上端设置有上端盖,所述膜壳的下端设置有下端盖;
所述外壳的一端形成纯水排水口、第三通水口和第四通水口,所述上端盖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与所述纯水排水口连通的纯水排水腔、第一通水腔和第二通水腔;
所述第一通水腔与所述第三通水口和所述第一通水口连通,所述第二通水腔与所述第四通水口和所述上端盖的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之间的间隙连通;
所述反渗透膜元件与所述下端盖之间形成第一集水腔,所述第一集水腔与所述第二通水口连通;
所述下端盖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纯水集水腔,所述外壳与所述膜壳之间形成纯水腔,所述纯水腔分别与所述纯水集水腔和所述纯水排水腔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与所述纯水集水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水口为原水进水口,所述第四通水口为浓水排水口;
或者,
所述第三通水口为浓水排水口,所述第四通水口为原水进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上端盖的顶部外侧贯穿设有多个粘合剂注入孔,所述粘合剂注入孔的一端连通所述纯水排水腔,所述粘合剂注入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反渗透膜元件与所述膜壳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剂注入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于所述上端盖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反渗透滤芯组件中,通过将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的水流通道划分为纯水流道和原水流道或浓水流道,使得原水可以从中心管中进入反渗透滤芯内部,或者,原水可以直接从反渗透膜元件的上端进入反渗透滤芯内部进行过滤,从而将膜壳与外壳之间的空隙切换为纯水腔,当用户关闭水龙头,停止制水后,大量的纯水分布于纯水流道、纯水集水腔、纯水腔和纯水排水腔,而只有少量的原水或浓水分布于通水流道或反渗透膜元件内,从而该少量的原水或浓水不会对大量的纯水造成渗透污染,解决了用户在长时间停止用水后,第一杯水TDS含量高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通过在上端盖的顶部外侧贯穿设有多个粘合剂注入孔,使得用户能够方便的通过粘合剂注入孔注入粘合剂,填充反渗透膜元件与膜壳之间的间隙。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的上端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的下端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上端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下端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的工作时水流方向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的工作时水流方向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上端盖粘合剂注入孔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中心管;11、纯水流道;111、纯水收集口;112、纯水出水口;12、通水流道;121、第一通水口;122、第二通水口;13、分隔板;141、第一密封件;142、第二密封件;151、第一凸起部;152、第二凸起部;16、第一抵接件;161、第一导通部;162、第一抵接部;17、第二抵接件;171、第二导通部;172、第二抵接部;18、第三凸起部;19、第四凸起部;20、反渗透膜元件;30、膜壳;31、上端盖;311、纯水排水腔;312、第一通水腔;313、第二通水腔;32、下端盖;321、第一集水腔;322、纯水集水腔;33、粘合剂注入孔;40、外壳; 41、纯水排水口;42、第三通水口;43、第四通水口;44、纯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以及该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10。该中心管10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形成纯水出水口112,管体的另一端形成第一通水口121,管体的侧壁形成多个用于收集经反渗透膜元件过滤后的纯水收集口111,管体的一端的侧壁形成第二通水口122。
管体内侧形成有纯水流道11和通水流道12,其中,纯水流道11与通水流道12之间并不连通。纯水流道11分别与每个纯水收集口111和纯水出水口112连通,通水流道12则与第一通水口121和第二通水口122连通,从而在管体内,形成沿纯水收集口111、纯水流道11和纯水出水口112的纯水通道,以及,形成沿第一通水口121、通水流道12和第二通水口 122形成通水通道,其中,通水通道的水流方向可以是沿第一通水口121-通水流道12-第二通水口121的方向,也可以是沿第二通水口122-通水流道12-第一通水口121的方向。
在可选的例子中,可以通过对管体进行嵌套、分割等方式,将管体中的流道划分为纯水流道11和通水流道12。
可选的,如图1所示,管体内侧沿轴向贯穿设置有一分隔板13,该分隔板13沿轴向将管体内的空间分隔形成有纯水流道11和通水流道12,优选的,该分隔板13将管体内的空间等分为纯水流道11和通水流道12。
如图2和图3所示,管体内还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41和第二密封件142,第一密封件141 设置于分隔板13远离纯水出水口112的一端,第二密封件142设置于分隔板13远离第一通水口121的一端。分隔板13的一侧与第一密封件141和管体的内壁围合形成纯水流道11,分隔板13的另一侧与第二密封件142和管体的内壁围合形成通水流道12。
如图2和图3所示,可选的,纯水流道11远离纯水出水口112的一端的内壁向内形成用于对第一密封件141进行限位的第一凸起部151,该第一凸起部151形成于管体的内壁以及分隔板13朝向纯水流道11的一侧的顶部;通水流道12远离第一通水口121的一端的内壁向内形成用于对第二密封件142进行限位的第二凸起部152,该第二凸起部152形成于管体的内壁以及分隔板13朝向通水流道12的一侧的顶部,该第一凸起部151用于抵接第一密封件 141的边缘,第二凸起部152用于抵接第二密封件142的边缘。
如图2和图3所示,可选的,分隔板13与纯水出水口112之间还设置有环状的第一抵接件16,第一抵接件16包括第一导通部161和第一抵接部162,第一导通部161位于纯水流道12的一侧,用于导通纯水流道11与纯水出水口112,第一抵接部162位于通水流道12的一侧,用于抵接第二密封件142。
同样的,分隔板13与第一通水口121之间还设置有环状的第二抵接件17,第二抵接件 17包括第二导通部171和第二抵接部172,第二导通部171位于通水流道12的一侧,用于导通通水流道12与第一通水口121,第二抵接部172位于纯水流道11的一侧,用于抵接第一密封件141。
如图2和图3所示,可选的,管体位于纯水出水口112的内侧的侧壁还设置有对第一抵接件16进行限位的第三凸起部18,所述第一通水口121的内侧壁还设置有对所述第二抵接件17进行限位的第四凸起部19,优选的,第三凸起部18和第四凸起部19为环状,用于抵接第一抵接件16和第二抵接件17的边缘。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通水口121为原水入水口,与之对应的,通水流道12为原水流道,第二通水口122为原水出水口。该实施例的中心管10在工作的过程中,原水从中心管一端的第一通水口121进入中心管10的通水流道12,然后从中心管另一端侧壁上的第二通水口122流出进行过滤;纯水从中心管侧壁的纯水收集口111流进中心管内的纯水流道11,随后经中心管的纯水出水口112排出中心管10。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通水口121为浓水出水口,与之对应的,通水流道12为浓水流道,第二通水口122为浓水进水口。该实施例的中心管10在工作的过程中,经过滤后的浓水从中心管一端的第二通水口122进入中心管的通水流道12,然后从中心管的第一通水口 121流出。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该反渗透滤芯组件具有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中心管10。该反渗透滤芯组件还包括套设于中心管的反渗透膜元件20、包围反渗透膜元件20的膜壳30,以及包围膜壳的外壳40,膜壳30的上端设置有上端盖31,膜壳的下端设置有下端盖32,可选的,膜壳30以及外壳40都为筒状,上端盖31和下端盖 32分别扣合于膜壳30上。
如图5所示,外壳40的一端形成纯水排水口41、第三通水口42和第四通水口43,纯水排水口41、第三通水口42和第四通水口43用于与外部的水路板连通。
上端盖31与外壳40之间形成与纯水排水口41连通的纯水排水腔311、第一通水腔312 和第二通水腔313;其中,第一通水腔312与外壳40上形成的第三通水口42和中心管一端形成的第一通水口121连通,第二通水腔313与外壳40上形成的第四通水口43和上端盖31的与反渗透膜元件20之间的间隙连通。
如图6所示,反渗透膜元件20与下端盖32之间形成第一集水腔321,第一集水腔321与形成于中心管一端的侧壁上的第二通水口122连通,从而形成沿第三通水口42-第一通水腔 312-第一通水口121-通水流道12-第二通水口122-第一集水腔321-反渗透膜元件20-上端盖31 的与反渗透膜元件20之间的间隙-第二通水腔313-第四通水口43之间的水流通道,其中,该水流通道的方向可以是由第三通水口42至第四通水口43的方向,也可以是由第四通水口43 至第三通水口42的方向。
下端盖32还与外壳40的底部之间形成纯水集水腔322,外壳40的内侧壁与膜壳30的外侧壁之间还形成纯水腔44,纯水腔44分别与纯水集水腔322和纯水排水腔311连通,纯水出水口112与纯水集水腔322连通,从而形成纯水收集口111-纯水流道11-纯水出水口112- 纯水集水腔322-纯水腔44-纯水排水腔311-纯水排水口41的纯水排水通道。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当第三通水口42为原水进水口、第一通水口121为原水入水口、第二通水口122为原水出水口、第四通水口43为浓水排水口、第一集水腔321为原水集水腔时,如图7所示,原水从第三通水口42进入后,沿第一通水腔312进入第一通水口121内,并沿通水流道12从第二通水口122流出,进入第一集水腔321,在压力下进入反渗透膜元件 20进行过滤,经过滤后形成的浓水进入上端盖31与反渗透膜元件20之间的间隙后,经第二通水腔313从第四通水口43中将浓水排出,反渗透膜元件20制备的纯水从多个纯水收集口111进入纯水流道11中,并从纯水出水口112排出至纯水集水腔322内,纯水集水腔322中的纯水通过纯水腔44、纯水排水腔311后,从纯水排水口41中排出。
在另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当第三通水口42为浓水排水口、第一通水口121为浓水出水口、第二通水口122为浓水入水口、第四通水口43为原水进水口、第一集水腔321为浓水集水腔时,如图8所示,原水从第四通水口43进入后,沿第二通水腔313进入上端盖31与反渗透膜元件20之间的间隙后,在压力下进入反渗透膜元件20进行过滤,经过滤后形成的浓水进入第一集水腔321,并从第二通水口122流入通水流道12内后,从第一通水口121流出至第一通水腔312,进而浓水从第三通水口42排出。与图7中的例子相同的是,反渗透膜元件20 制备的纯水仍然从多个纯水收集口111进入纯水流道11中,并从纯水出水口112排出至纯水集水腔322内,纯水集水腔322中的纯水通过纯水腔44、纯水排水腔311后,从纯水排水口 41中排出。
如图9所示,上端盖31的顶部外侧贯穿设有多个粘合剂注入孔33,粘合剂注入孔33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于所述上端盖31的顶部,粘合剂注入孔33的一端连通纯水排水腔311,粘合剂注入孔33的另一端连通反渗透膜元件20与膜壳30之间的间隙,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粘合剂注入孔33注入粘合剂,填充反渗透膜元件20与膜壳30之间的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反渗透滤芯组件中,通过将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的水流通道划分为纯水流道和原水流道或浓水流道,使得原水可以从中心管中进入反渗透滤芯内部,或者,原水可以直接从反渗透膜元件的上端进入反渗透滤芯内部进行过滤,从而将膜壳与外壳之间的空隙切换为纯水腔,当用户关闭水龙头,停止制水后,大量的纯水分布于纯水流道、纯水集水腔、纯水腔和纯水排水腔,而只有少量的原水或浓水分布于通水流道或反渗透膜元件内,从而该少量的原水或浓水不会对大量的纯水造成渗透污染,解决了用户在长时间停止用水后,第一杯水TDS含量高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通过在上端盖的顶部外侧贯穿设有多个粘合剂注入孔,使得用户能够方便的通过粘合剂注入孔注入粘合剂,填充反渗透膜元件与膜壳之间的间隙。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
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形成纯水出水口,所述管体的另一端形成第一通水口,所述管体的侧壁形成多个纯水收集口,所述管体的一端的侧壁形成第二通水口;
所述管体内侧形成有纯水流道和通水流道,所述纯水流道与所述纯水收集口和所述纯水出水口连通,所述通水流道与所述第一通水口和所述第二通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水口为原水入水口,或者,所述第一通水口为浓水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内沿轴向贯穿设置有一分隔板,所述管体内还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分隔板远离所述纯水出水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分隔板远离所述第一通水口的一端;
所述分隔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管体的内壁围合形成所述纯水流道,所述分隔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管体的内壁围合形成所述通水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纯水流道远离所述纯水出水口的一端的内壁向内形成用于对所述第一密封件进行限位的第一凸起部;
所述通水流道远离所述第一通水口的一端的内壁向内形成用于对所述第二密封件进行限位的第二凸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纯水出水口之间还设置有环状的第一抵接件,所述第一抵接件包括第一导通部和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导通部用于导通所述纯水流道与所述纯水出水口,所述第一抵接部用于抵接所述第二密封件;
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第一通水口之间还设置有环状的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二抵接件包括第二导通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导通部用于导通所述通水流道与所述第一通水口,所述第二抵接部用于抵接所述第一密封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纯水出水口的内侧壁还设置有对所述第一抵接件进行限位的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一通水口的内侧壁还设置有对所述第二抵接件进行限位的第四凸起部。
7.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以及套设于所述中心管的反渗透膜元件、包围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膜壳,以及包围所述膜壳的外壳,所述膜壳的上端设置有上端盖,所述膜壳的下端设置有下端盖;
所述外壳的一端形成纯水排水口、第三通水口和第四通水口,所述上端盖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与所述纯水排水口连通的纯水排水腔、第一通水腔和第二通水腔;
所述第一通水腔与所述第三通水口和所述第一通水口连通,所述第二通水腔与所述第四通水口和所述上端盖的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之间的间隙连通;
所述反渗透膜元件与所述下端盖之间形成第一集水腔,所述第一集水腔与所述第二通水口连通;
所述下端盖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纯水集水腔,所述外壳与所述膜壳之间形成纯水腔,所述纯水腔分别与所述纯水集水腔和所述纯水排水腔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与所述纯水集水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通水口为原水进水口,所述第四通水口为浓水排水口;
或者,
所述第三通水口为浓水排水口,所述第四通水口为原水进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端盖的顶部外侧贯穿设有多个粘合剂注入孔,所述粘合剂注入孔的一端连通所述纯水排水腔,所述粘合剂注入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反渗透膜元件与所述膜壳之间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注入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于所述上端盖的顶部。
CN202122690181.3U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以及该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 Active CN216418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0181.3U CN216418958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以及该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0181.3U CN216418958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以及该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18958U true CN216418958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34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90181.3U Active CN216418958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以及该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189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69727B (zh) 净水系统
CN111170488A (zh) 一种带有气囊的复合滤芯系统
CN215195693U (zh) 滤芯组件以及净水系统
CN216418958U (zh) 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以及该反渗透滤芯组件的中心管
CN211753964U (zh) 一种过滤装置和过滤系统
CN212334820U (zh) 滤芯组件和净水器
CN211871582U (zh) 一种纯水机及其复合滤芯
CN205346904U (zh) 自动冲洗型滤芯
CN111606443A (zh) 滤芯组件和净水器
CN111115880A (zh) 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水处理装置
CN111115883A (zh) 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水处理装置
CN108569787B (zh) 复合滤芯、复合滤芯组件及净水系统
CN111115757A (zh) Ro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复合滤芯、水处理装置
CN212387843U (zh) 滤芯组件和净水器
CN212770122U (zh) 水路板和滤芯组件
CN212770123U (zh) 滤筒和滤芯组件
CN213294878U (zh) 滤芯组件和净水器
CN111606444A (zh) 滤芯组件和净水器
CN104556305A (zh) 纯水机用过滤组件
CN110040860B (zh) 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
CN211896328U (zh) 复合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系统
CN111170489A (zh) 一种复合滤芯
CN214360580U (zh) 双前置单后置复合滤芯
CN216638991U (zh) 冲洗装置
CN218507605U (zh) 一种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