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8958U - 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 - Google Patents

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8958U
CN216408958U CN202122695077.3U CN202122695077U CN216408958U CN 216408958 U CN216408958 U CN 216408958U CN 202122695077 U CN202122695077 U CN 202122695077U CN 216408958 U CN216408958 U CN 216408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
infrared ceramic
porous plate
fixedly arranged
ceramic por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950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ongzua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ongzu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ongzua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ongzu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950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8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8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89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煤气装置,所述煤气装置的上端固定套设进气网,所述进气网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发火网,所述发火网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红外线陶瓷多孔板,所述发火网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反射盖,所述进气网的前壁固定设置有气体控制阀,所述气体控制阀的一端固定连接煤气装置的上端,所述红外线陶瓷多孔板的内外壁均设置有花纹,所述进气网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小网座,所述发火网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大网座。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本红外线陶瓷多孔板能360°热辐射,减少能耗。

Description

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外取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
背景技术
红外线陶瓷多孔板多用于炉具、取暖器等装置的内部,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目前红外线陶瓷多孔板基本都是平面加花纹的,热量只能往一定扇形面积内辐射,使得加热范围受到一定制约,热能利用率较低。
现有专利(CN205842653U)中提出一种用于灶具的红外线多孔陶瓷燃烧板,由于设有阻火环,有效避免燃烧共鸣现象,本实用新型具有耗能少,烹饪速度快等特点,相对于现有的燃烧板其节气达30%以上,速度提高1/3以上,但其为平面结构,热量只能往一定扇形面积内辐射,使得加热范围受到一定制约,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型的红外线陶瓷多孔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煤气装置,所述煤气装置的上端固定套设进气网,所述进气网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发火网,所述发火网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红外线陶瓷多孔板,所述发火网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反射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气网的前壁固定设置有气体控制阀,所述气体控制阀的一端固定连接煤气装置的上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陶瓷多孔板为圆柱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发火网为低碳钢材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发火网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大网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气网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小网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红外线陶瓷多孔板的内外壁均设置有花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为铸铁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相比较现有装置,本装置中设置的红外线陶瓷多孔板用不同于现有的工艺方式制成圆柱体的红外线陶瓷多孔板,应用于室内外取暖器,使得热量能够360度无死角辐射,减少能耗。
相比较现有装置,本装置中设置的反射盖,能有效的防止热量向上运动,使热量向两侧进行扩散,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
相比较现有装置,本装置中设置的发火网防止人们接触到红外线陶瓷多孔板,防止烫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红外线陶瓷多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煤气装置;3、气体控制阀;4、进气网;5、反射盖;6、发火网;7、小网座;8、大网座;9、红外线陶瓷多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煤气装置2,通过煤气装置2提供煤气燃烧材料,煤气装置2的上端固定套设进气网4,进气网4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发火网6,发火网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红外线陶瓷多孔板9,发火网6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反射盖5,控制热量辐射。
进气网4的前壁固定设置有气体控制阀3,控制煤气的进入,气体控制阀3的一端固定连接煤气装置2的上端,陶瓷多孔板9为圆柱结构,360°的辐射角度,发火网6为低碳钢材质,发火网6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大网座8,进气网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小网座7,红外线陶瓷多孔板9的内外壁均设置有花纹,底座1为铸铁材质,所用材质均为市场常用材质。
工作原理:在使用的时候,点燃通过气体控制阀3控制的煤气装置2喷出的煤气,使红外线陶瓷多孔板9受热,因红外线陶瓷多孔板9的圆柱结构,使热量呈360°热辐射,反射盖5阻挡热量上升,提高效率,发火网6防止人们误触红外线陶瓷多孔板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煤气装置(2),所述煤气装置(2)的上端固定套设进气网(4),所述进气网(4)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发火网(6),所述发火网(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红外线陶瓷多孔板(9),所述发火网(6)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反射盖(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网(4)的前壁固定设置有气体控制阀(3),所述气体控制阀(3)的一端固定连接煤气装置(2)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多孔板(9)为圆柱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火网(6)为低碳钢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火网(6)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大网座(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网(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小网座(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陶瓷多孔板(9)的内外壁均设置有花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铸铁材质。
CN202122695077.3U 2021-11-05 2021-11-05 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 Active CN216408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5077.3U CN216408958U (zh) 2021-11-05 2021-11-05 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5077.3U CN216408958U (zh) 2021-11-05 2021-11-05 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8958U true CN216408958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98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95077.3U Active CN216408958U (zh) 2021-11-05 2021-11-05 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89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53785U (zh) 商用节能灶
CN216408958U (zh) 圆柱体红外线陶瓷多孔板
CN207936122U (zh) 一种取暖炉导热结构
CN108413448A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01628281U (zh) 一种用于燃器具上的环保节能支撑装置
CN201016494Y (zh) 一种取暖炉
CN201259250Y (zh) 节能减排燃气灶
CN206572564U (zh) 一种燃气大锅灶
CN205678670U (zh) 一种连体燃烧器以及燃烧炉
CN204146839U (zh) 锅具
CN2183523Y (zh) 民用燃气灶节能装置
CN205717492U (zh) 一种壁炉热能散发节能装置
CN216897403U (zh) 一种安全性强的大功率多头炉
CN210921493U (zh) 一种具有二次供氧功能的余热回收炉
CN218722334U (zh) 一种便携式热水器的燃烧器结构
CN219809942U (zh) 一种具有聚能防风结构的户外野营炉
CN207797126U (zh) 燃气灶具
CN201779716U (zh) 便携式迷你炉
CN201170599Y (zh) 一种取暖炉
CN2735777Y (zh) 一种炭纤维烧烤微波炉
CN206434168U (zh) 一种高散热自动炒菜锅
CN2495927Y (zh) 红外线直热式电热取暖炉
CN2469344Y (zh) 红外线直热式电热取暖炉
CN2581854Y (zh) 红外线直热式电热取暖炉
CN2159166Y (zh) 高效节能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