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6542U - 一种新型节能密封内开窗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节能密封内开窗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6542U
CN216406542U CN202122378874.9U CN202122378874U CN216406542U CN 216406542 U CN216406542 U CN 216406542U CN 202122378874 U CN202122378874 U CN 202122378874U CN 216406542 U CN216406542 U CN 2164065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sash
window
heat
window fram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88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龙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Jinyi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Jinyi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Jinyi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Jinyi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788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65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65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65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密封内开窗扇,涉及窗户领域,包括窗框和安装在窗框上的窗扇,窗扇通过压条安装有玻璃,压条靠近玻璃的一侧安装有保温隔热棉,保温隔热棉处于玻璃和窗扇的安装空隙之间,可以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避免安装空隙导致的热量散失,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窗扇的外侧与窗框之间还填充有全发泡式胶条,全发泡式胶条设置在窗扇和窗框之间,使窗扇与框体构建的气密腔空腔面积大幅度的减少,降低热辐射、热对流与热传导造成的能量损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全发泡式胶条,使窗扇与框体构建的气密腔空腔面积大幅度的减少,降低热辐射、热对流与热传导造成的能量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节能密封内开窗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窗户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节能密封内开窗扇。
背景技术
窗户在房屋建设中国具有透光通气的功能。然而在天气比较寒冷或者一些对室内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地方,采用普通的窗户会导致室内环境变动较大,普通的窗户由于其表面产生的冷空气沉降、冷风和“冷辐射”导致冷空气沉降,因此需要在窗户附近采取加温措施。
而被动式窗户会比普通窗户减少50%的热损失,但是常见的被动式窗户都是采用尼龙隔热条进行隔热,其隔热效果有限,而且当窗户打开时尼龙隔热条会受阳光紫外线的直射,使得尼龙隔热条老化,失去隔热效果。同时老化的尼龙隔热条使得门窗上的玻璃容易脱落,而且老化的隔热条减震效果也比较差,在风比较大的情况或者外力比较大撞击时,门窗与门框撞击力容易使得门窗上的玻璃损坏,降低了门窗安全使用性能,形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节能密封内开窗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节能密封内开窗扇,包括窗框和安装在窗框上的窗扇,窗扇通过压条安装有玻璃,压条靠近玻璃的一侧安装有保温隔热棉,保温隔热棉处于玻璃和窗扇的安装空隙之间,可以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避免安装空隙导致的热量散失,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
窗扇的外侧与窗框之间还填充有全发泡式胶条,全发泡式胶条设置在窗扇和窗框之间,使窗扇与框体构建的气密腔空腔面积大幅度的减少,降低热辐射、热对流与热传导造成的能量损耗。
窗扇的框体开口处和窗框的开口处均安装有多个尼龙隔热条,相邻的尼龙隔热条之间填充有隔热保温棉,尼龙隔热条和隔热保温棉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全发泡式胶条,使窗扇与框体构建的气密腔空腔面积大幅度的减少,降低热辐射、热对流与热传导造成的能量损耗,使同等条件,同等规格的断桥产品的整窗的隔热性能做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在大的隔热产品系列,如被动窗的产品应用上,隔热效能提升的效果越明显。
2.全发泡是胶条设置在尼龙隔热条外侧还能使暴露在外的尼龙隔热条免受阳光紫外线的直射,保证隔热条的使用寿命,优于同等产品,而且避免了尼龙隔热条老化,提高了门窗的安全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发泡式胶条和缓冲板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发泡式胶条和缓冲板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玻璃;2、压条;3、隔热保温棉;4、全发泡式胶条;5、复合式胶条;6、窗框;7、保温隔热棉;8、尼龙隔热条;9、窗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节能密封内开窗扇,包括窗框6和安装在窗框6上的窗扇9,窗扇9通过压条2安装有玻璃1,压条2靠近玻璃1的一侧安装有保温隔热棉7;窗扇9的外侧与窗框6之间还填充有全发泡式胶条4,全发泡式胶条4起到隔热密封的作用。
如图1所示,窗扇9的框体开口处和窗框6的开口处均安装有多个尼龙隔热条8,相邻的尼龙隔热条8之间填充有隔热保温棉3。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全发泡式胶条4采用发泡EPDM胶条导热系数0.05W/mk,嵌入在窗扇9和窗框6上的尼龙隔热条外侧,全发泡式胶条4可以使窗扇与框体构建的气密腔空腔面积大幅度的减少,降低热辐射、热对流与热传导造成的能量损耗。而且热传导系数更低,比同等外观规格的尼龙隔热条(导热系数0.35W/mk)的节能性能要更优异。另外,使暴露在外的尼龙隔热条免受阳光紫外线的直射,保证隔热条的使用寿命,优于同等产品,具有更久的减震寿命。
实施例2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窗框6靠近窗扇9的一侧还安装有复合式胶条5,全发泡式胶条4设置有两条,其中一个与窗扇9的外侧的尼龙隔热条8连接,另一个与窗框6与复合式胶条的一侧连接,且窗扇9闭合时两个全发泡式胶条4贴在一起,,窗扇9打开时,两个全发泡式胶条4分开。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全发泡式胶条4之间还设置有缓冲板,如图2所示,缓冲板可以设置有一个,其中缓冲板和其中一个发泡式胶条4粘接在一起,当窗户关闭时,缓冲板位于两个发泡式胶条4之间,可以使得两个发泡式胶条4的接触面比较均匀的与缓冲板接触,可以避免出现发泡式胶条之间接触不均匀的情况,延长发泡式胶条4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缓冲板也可以设置两个,且两个缓冲板分别和两个发泡式胶条4粘接在一起,相比于一个缓冲板,在关闭窗户时,两个缓冲板直接接触,关闭过程中避免了与发泡式胶条直接接触,两个发泡式胶条4之间接触时发泡式胶条4的压缩更均匀,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施例中,缓冲板可以是木板、塑料板、橡胶板等非金属板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新型节能密封内开窗扇,包括窗框(6)和安装在窗框(6)上的窗扇(9),所述窗扇(9)通过压条(2)安装有玻璃(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2)靠近玻璃(1)的一侧安装有保温隔热棉(7);
所述窗扇(9)的外侧与窗框(6)之间还填充有全发泡式胶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密封内开窗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9)的框体开口处和窗框(6)的开口处均安装有多个尼龙隔热条(8),相邻的所述尼龙隔热条(8)之间填充有隔热保温棉(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密封内开窗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6)靠近窗扇(9)的一侧还安装有复合式胶条(5),所述全发泡式胶条(4)粘贴在复合式胶条(5)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密封内开窗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发泡式胶条(4)设置有两条,其中一个与窗扇(9)的外侧连接,另一个与窗框(6)的一侧连接,且窗扇(9)闭合时两个全发泡式胶条(4)贴在一起。
CN202122378874.9U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新型节能密封内开窗扇 Active CN2164065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8874.9U CN216406542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新型节能密封内开窗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8874.9U CN216406542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新型节能密封内开窗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6542U true CN216406542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94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8874.9U Active CN216406542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新型节能密封内开窗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65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5158A (zh) 一种多腔中空玻璃
CN203515211U (zh) 一种内贴隔热膜的安全节能中空玻璃
CN216406542U (zh) 一种新型节能密封内开窗扇
CN209959092U (zh) 一种节能中空玻璃门窗
CN215332309U (zh) 一种低辐射高隔热玻璃门窗
CN204984171U (zh) 一种铝合金隔热门窗结构
CN209457736U (zh) 一种中空玻璃
CN216950082U (zh) 一种保温节能的双层窗隔断结构
CN217327000U (zh) 一种中空节能隔热降噪的复合门窗
CN205618028U (zh) 一种多腔中空玻璃
CN220667322U (zh) 一种保温型门窗用的复合型材
CN217760621U (zh) 一种被动门窗防水安装结构
CN111925133A (zh) 一种节能型高强度中空玻璃生产方法
CN210422330U (zh) 一种三道密封高性能外平开窗
CN209990337U (zh) 一种节能断桥铝合金平开窗
CN212225048U (zh) 一种保温绝热窗
CN218623918U (zh) 一种新型节能安全中空玻璃
CN216406585U (zh) 一种中空玻璃的柔性间隔条
CN220203758U (zh) 一种节能幕墙窗的防水密封结构
CN213742947U (zh) 一种高隔热性节能铝合金门
CN218029856U (zh) 可提高建筑节能功能的中空玻璃膜窗户改进结构
CN217151780U (zh) 一种被动式门窗装置
CN211342556U (zh) 一种高密封高节能气密窗
CN210370374U (zh) 一种节能型建筑幕墙门窗型材
CN213980441U (zh) 一种加强型隔热断桥铝门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