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5510U - 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5510U
CN216405510U CN202122643705.3U CN202122643705U CN216405510U CN 216405510 U CN216405510 U CN 216405510U CN 202122643705 U CN202122643705 U CN 202122643705U CN 216405510 U CN216405510 U CN 216405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uilding
slope
pipe
resis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437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永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any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any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any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any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437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5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5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5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堆坡、建筑、建筑地下室和隔水层,所述堆坡一端连接路面,另一端连接高坡面,所述建筑底端连接有所述建筑地下室,所述建筑地下室四周外表面和底面均设有防水机构,所述建筑设在所述高坡面的顶端,所述隔水层设在所述建筑地下室侧壁外表面,所述隔水层不低于所述路面顶端,所述隔水层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排水机构。有益效果:因为暴雨在土壤里存在着很多积水,通过设置的隔水层可以将土壤内的积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并且在排水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很快的将上层的积水排出,并通过连接机构,将排出的积水排入连接管内,并进一步排至排水管内部,最终积水进入污水处理泵。

Description

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景结构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场所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在公园等有堆坡的地方进行建筑的建造,这类地方所建造的建筑,如果按照正常抗浮水位的设计,很有可能会因为在暴雨来临时,排水不够迅速从而产生巨大的浮力使建筑浮起,这样不但会大大影响建筑的质量,也会对人们的自身安全产生威胁,并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包括堆坡、建筑、建筑地下室和隔水层,所述堆坡一端连接路面,另一端连接高坡面,所述建筑底端连接有所述建筑地下室,所述建筑地下室四周外表面和底面均设有防水机构,所述建筑设在所述高坡面的顶端,所述隔水层设在所述建筑地下室侧壁外表面,所述隔水层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数量为若干的排水管和若干组连接管,每组所述连接管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连接管均与对应的所述排水管进行密封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均设有污水处理水泵,所述污水处理水泵的出水口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隔水层由第一反滤土工布、混凝土层、第二反滤土工布三部分组成,所述混凝土层设在所述第二反滤土工布顶端,所述第一反滤土工布设在所述混凝土层顶端,所述隔水层整体为倾斜式设置,所述隔水层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所述隔水层远离所述建筑地下室的一端为较低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数量为四个的盲沟和副连接管,每个所述盲沟为横向设置在所述隔水层顶端,所述隔水层上位于所述盲沟底端开设有四排连接孔,每排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为若干个,每排所述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一样,所述连接孔外内径大于所述副连接管外直径,所述副连接管一端伸入所述连接孔中并与所述盲沟底端进行连接,所述副连接管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进行连接,所述副连接管内部设有过滤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两片过滤网和过滤纱布,其中一片所述过滤网设在所述副连接管与所述盲沟连接处,另一片所述过滤网设在所述副连接管与所述连接管连接处,所述过滤纱布设在两片所述过滤网之间,所述过滤纱布内设有活性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所述副连接管和所述排水管均为双层管道,包括塑料内管和加强外管,所述塑料内管的使用材料为PVC,所述加强外管的使用材料为铝合金,所述塑料内管内均涂抹一层防腐蚀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机构为防水板,所述建筑地下室四周外表面和底面上均设有所述防水板,所述隔水层通过所述防水板和所述建筑地下室进行连接,所述隔水层和所述防水板连接处涂抹有防水密封涂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因为暴雨在土壤里存在着很多积水,通过设置的隔水层可以将土壤内的积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并且在排水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很快的将上层的积水排出,并通过连接机构,将排出的积水排入连接管内,并进一步排至排水管内部,最终积水进入污水处理泵,在经过污水处理泵的处理后,打开水阀,处理后的积水可以通过出水管进行排出,排出后的积水可以进行农业利用、城市杂用、工业利用以及环境利用,注意的是,建筑地下室四周及底部通过设有的防水机构,可以有效的防止建筑地下室的外墙被水侵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的隔水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的连接管与排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的排水管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的副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堆坡;2、建筑;3、建筑地下室;4、隔水层;5、路面;6、高坡面; 7、排水管;8、连接管;9、污水处理水泵;10、出水管;11、第一反滤土工布;12、混凝土层;13、第二反滤土工布;14、盲沟;15、副连接管;16、过滤网;17、过滤纱布;18、塑料内管;19、加强外管;20、防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包括堆坡1、建筑2、建筑地下室3和隔水层4,所述堆坡1一端连接路面 5,另一端连接高坡面6,所述建筑2底端连接有所述建筑地下室3,所述建筑地下室3四周外表面和底面均设有防水机构,所述建筑2设在所述高坡面6的顶端,所述隔水层4设在所述建筑地下室3侧壁外表面,所述隔水层4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数量为若干的排水管7和若干组连接管8,每组所述连接管8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连接管8均与对应的所述排水管7进行密封连接,所述排水管7的另一端均设有污水处理水泵9,所述污水处理水泵9的出水口设有出水管10,所述出水管10的另一端设有水阀。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所述隔水层4由第一反滤土工布11、混凝土层12、第二反滤土工布13三部分组成,所述混凝土层12设在所述第二反滤土工布13 顶端,所述第一反滤土工布11设在所述混凝土层12顶端,所述隔水层4 整体为倾斜式设置,所述隔水层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所述隔水层4 远离所述建筑地下室3的一端为较低端。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设计的第一反滤土工布11和第二反滤土工布13具有耐高低温、耐沥青、耐腐蚀以及耐酸碱等优良特效,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防止管涌和渗透水,保持受渗透压力的土粒不会流失,因为隔水层4的整体是倾斜设计,所以位于隔水层4上的积水会向低处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通过将积水排出。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2、图3和图5,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数量为四个的盲沟14和副连接管15,每个所述盲沟14为横向设置在所述隔水层4顶端,所述隔水层4上位于所述盲沟14底端开设有四排连接孔,每排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为若干个,每排所述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一样,所述连接孔外内径大于所述副连接管15外直径,所述副连接管15一端伸入所述连接孔中并与所述盲沟 14底端进行连接,所述副连接管15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8进行连接,所述副连接管15内部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两片过滤网16和过滤纱布17,其中一片所述过滤网16设在所述副连接管15与所述盲沟14 连接处,另一片所述过滤网16设在所述副连接管15与所述连接管8连接处,所述过滤纱布17设在两片所述过滤网之间,所述过滤纱布17内设有活性炭。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通过设计的盲沟14让积水在流动过程中进入盲沟14内,通过副连接管15中所设计的过滤网过滤掉较大的碎石土块,再通过过滤纱布17以及活性炭将积水中的小杂质过滤掉,过滤后的积水最终进入连接管中,进行排出。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4,所述连接管8、所述副连接管15和所述排水管7均为双层管道,包括塑料内管18和加强外管19,所述塑料内管18的使用材料为PVC,所述加强外管19的使用材料为铝合金,所述塑料内管18内均涂抹一层防腐蚀涂料。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将水管均设计成双层管道,内层的塑料内管18可以保证积水进行排出,并且通过设计的防腐蚀涂料可以延长水管的使用时间,增加使用寿命,外层的加强外管19可以保证水管的整体强度,并且当塑料内管18破裂时也可当做紧急备用管道对积水进行排出。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1,所述防水机构为防水板20,所述建筑地下室3四周外表面和底面上均设有所述防水板20,所述隔水层4通过所述防水板20和所述建筑地下室3进行连接,所述隔水层4和所述防水板20连接处涂抹有防水密封涂料。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因为建筑地下室3长期处于地下,当下暴雨时,积水会对建筑地下室3的表面进行侵蚀,久而久之会影响建筑地下室3的质量,造成安全威胁,通过设计的防水板20可以将这种风险降至最低,保护内部人员安全。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因为暴雨在土壤里存在着很多积水,通过设置的隔水层 4可以将土壤内的积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并且在排水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很快的将上层的积水排出,并通过连接机构,将排出的积水排入连接管 8内,并进一步排至排水管7内部,最终积水进入污水处理水泵9,在经过污水处理水泵9的处理后,打开水阀,处理后的积水可以通过出水管进行排出,排出后的积水可以进行农业利用、城市杂用、工业利用以及环境利用,注意的是,建筑地下室3四周及底部通过设有的防水机构,可以有效的防止建筑地下室3的外墙被水侵蚀。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堆坡(1)、建筑(2)、建筑地下室(3)和隔水层(4),所述堆坡(1)一端连接路面(5),另一端连接高坡面(6),所述建筑(2)底端连接有所述建筑地下室(3),所述建筑地下室(3)四周外表面和底面均设有防水机构,所述建筑(2)设在所述高坡面(6)的顶端,所述隔水层(4)设在所述建筑地下室(3)侧壁外表面,所述隔水层(4)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数量为若干的排水管(7)和若干组连接管(8),每组所述连接管(8)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连接管(8)均与对应的所述排水管(7)进行密封连接,所述排水管(7)的另一端均设有污水处理水泵(9),所述污水处理水泵(9)的出水口设有出水管(10),所述出水管(10)的另一端设有水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层(4)由第一反滤土工布(11)、混凝土层(12)、第二反滤土工布(13)三部分组成,所述混凝土层(12)设在所述第二反滤土工布(13)顶端,所述第一反滤土工布(11)设在所述混凝土层(12)顶端,所述隔水层(4)整体为倾斜式设置,所述隔水层(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所述隔水层(4)远离所述建筑地下室(3)的一端为向下倾斜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数量为四个的盲沟(14)和副连接管(15),每个所述盲沟(14)为横向设置在所述隔水层(4)顶端,所述隔水层(4)上位于所述盲沟(14)底端开设有四排连接孔,每排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为若干个,每排所述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一样,所述连接孔外内径大于所述副连接管(15)外直径,所述副连接管(15)一端伸入所述连接孔中并与所述盲沟(14)底端进行连接,所述副连接管(15)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8)进行连接,所述副连接管(15)内部设有过滤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两片过滤网(16)和过滤纱布(17),其中一片所述过滤网(16)设在所述副连接管(15)与所述盲沟(14)连接处,另一片所述过滤网(16)设在所述副连接管(15)与所述连接管(8)连接处,所述过滤纱布(17)设在两片所述过滤网之间,所述过滤纱布(17)内设有活性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8)、所述副连接管(15)和所述排水管(7)均为双层管道,包括塑料内管(18)和加强外管(19),所述塑料内管(18)的使用材料为PVC,所述加强外管(19)的使用材料为铝合金,所述塑料内管(18)内均涂抹一层防腐蚀涂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机构为防水板(20),所述建筑地下室(3)四周外表面和底面上均设有所述防水板(20),所述隔水层(4)通过所述防水板(20)和所述建筑地下室(3)进行连接,所述隔水层(4)和所述防水板(20)连接处涂抹有防水密封涂料。
CN202122643705.3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 Active CN216405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3705.3U CN216405510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3705.3U CN216405510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5510U true CN216405510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99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43705.3U Active CN216405510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55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21194U (zh) 一种坡地建筑绿色生态自排水抗浮装置
CN105735406B (zh) 一种公共建筑屋面雨水利用收集和储存装置
CN216405510U (zh) 一种抗浮水位低堆坡建筑结构
CN201874083U (zh) 基于节地节能的下挖通道调蓄式泵站排水装置
CN206752629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雨水检查井
CN214738650U (zh) 用于抗浮地下排水用的多功能景观水池
CN210409826U (zh) 建筑工地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12153269U (zh) 一种快速制造安装的河道景观水面减淤设备
CN112064769A (zh) 一种耦合式雨水管网优化结构
CN105971087A (zh) 虹吸式排水系统
CN218540787U (zh) 一种降低堆坡建筑设计抗浮水位的建筑结构
CN220746764U (zh) 一种港口航道护坡结构
CN213508284U (zh) 一种应急穿堤排涝泵站
KR200426719Y1 (ko) 터널형 빗물 침투 및 저류 시스템
CN212641530U (zh) 一种用于地下空间施工的预防上浮装置
CN219343561U (zh) 一种小型蓄水池防渗结构
CN218374180U (zh) 一种新型雨水收集排水管
CN213174101U (zh) 一种耦合式雨水管网优化结构
CN216007059U (zh) 一种地下抗浮水池
CN216238901U (zh) 雨水调蓄池
CN218540931U (zh) 一种用于富水地区抗浮水池
CN212336236U (zh) 一种降低抗浮设防水位的排水系统
CN214246039U (zh)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装置
CN219951877U (zh) 船闸闸墙后排水系统
CN217651706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防渗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