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5161U - 一种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5161U
CN216405161U CN202120635536.6U CN202120635536U CN216405161U CN 216405161 U CN216405161 U CN 216405161U CN 202120635536 U CN202120635536 U CN 202120635536U CN 216405161 U CN216405161 U CN 216405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noise reduction
reduction device
concrete pumping
pumping no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355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航
王思佳
邓国静
王开武
张嘉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Bureau Group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Bureau Group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Bureau Group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355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5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5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51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其包括支撑架和防护层,防护层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内周侧;支撑架包括主龙骨和次龙骨,主龙骨搭接形成U形结构,次龙骨设置于相邻主龙骨之间;防护层包括冲孔网板、土工布、吸音棉和钢板,其由内向外依次设置于支撑架的内侧;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一端封闭,其另一端设置有卷帘门;支撑架的侧部设置有泵管连接口,其靠近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主龙骨的底部配置有地脚板,主龙骨的顶部配置有吊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其结构合理,通过冲孔网板、土工布、吸音棉和钢板可拆卸拼装形成防护层,形成良好的消声降噪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城市化建设速度逐年剧增,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各种噪音(包括混凝土泵送、模板拆除、塔吊运转等)会不同程度的对周边居民生活及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进而激化民众与企业的矛盾,增加投诉次数等负面舆论从而导致停工。
由于工期短、场地管理要求高,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降噪方法,既能确保降噪效果,又能确保工人施工作业的安全。为提高施工效率混凝土昼夜连续浇筑的情况时有发生,泵车发动机及混凝土缸活塞运转时声源处产生的噪音最高达88.4dB,对周边住宅居民休息、生活影响较大。
传统降噪棚一面敞开作为泵车出入口,其余四面封闭,降噪效果不显著,且重复利用率低;泵车在传统降噪棚内高强度运行产出的热能,降低了工人施工作业的安全系数及工作效率。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其结构合理,通过冲孔网板、土工布、吸音棉和钢板可拆卸拼装形成防护层,形成良好的消声降噪效果;该装置由多个部件焊接,具有操作灵活可周转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其包括撑架和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内周侧;所述支撑架包括主龙骨和次龙骨,所述主龙骨搭接形成U形结构,所述次龙骨设置于相邻主龙骨之间;所述防护层包括冲孔网板、土工布、吸音棉和钢板,其由内向外依次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内侧;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一端封闭,其另一端设置有卷帘门;所述支撑架的侧部设置有泵管连接口,其靠近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所述主龙骨的底部配置有地脚板,所述主龙骨的顶部配置有吊环。
作为优选实施例,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还包括消音管和排风扇,两者匹配设置,所述排风扇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内部,所述消音管的一端与所述排风扇连接,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外侧。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消音管为L形管,其开口朝向下侧设置。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消音管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上侧,其安装位置与支撑架顶面的距离为1110mm-1510mm。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消音管的数量为四件,其中两件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侧面,其他两件消音管设置于与卷帘门相对的封闭面。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主龙骨沿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相邻主龙骨之间的距离为3000mm。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钢板为彩钢板,其厚度为5mm。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吸音棉的厚度为100mm。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土工布为玻纤土工布,其厚度为2mm-3mm。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消音管由不锈钢制成,其内径为250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其结构合理,通过冲孔网板、土工布、吸音棉和钢板可拆卸拼装形成防护层,形成良好的消声降噪效果;再者,配置卷帘门,实现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的全封闭效果;此外,该装置由多个部件焊接,具有操作灵活可周转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对应的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消音管与排风扇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吊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0.支撑架;11.主龙骨;12.次龙骨;
20.防护层;21.冲孔网板;22.土工布;23.吸音棉;24.钢板;
30.卷帘门;
40.泵管连接口;
50.地脚板;
60.吊环;
70.消音管;
80.排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5是本申请所述一种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2所示。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包括支撑架10和防护层20,所述防护层20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的内周侧;所述支撑架10包括主龙骨11和次龙骨12,所述主龙骨11搭接形成U形结构,所述次龙骨12设置于相邻主龙骨11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主龙骨11沿所述支撑架10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相邻主龙骨11之间的距离为3000mm。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主龙骨11选用120mm×120mm×5mm的方通,次龙骨12选用50mm×50mm×3mm的方通。所述主龙骨11的底部配置有地脚板50,地脚板50为矩形的钢板,其厚度为12mm,尺寸为300mm×300mm,以对支撑架10进行有效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主龙骨11的顶部配置有图5示出的吊环60,吊环60为不锈钢板,其上设置有吊装孔,以方便使用吊装工具将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整体吊装至施工场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护层20包括冲孔网板21、土工布22、吸音棉23和钢板24,如图3所示,其由内向外依次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的内侧。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钢板24为彩钢板,其厚度为5mm。
所述吸音棉23的厚度为100mm。所述土工布22为玻纤土工布,其厚度为2mm-3mm。冲孔网板21、土工布22、吸音棉23和钢板24的组合设置,形成了良好的隔音效果。混凝土泵设置于防护层20形成的空间中,实现混凝土泵送作业的消音处理。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0长度方向的一端封闭,其另一端设置有卷帘门30,混凝土泵可以通过卷帘门30进入或运出,提高了作业的便捷性。具体地,支撑架10长度方向的外周侧及一端面设置有防护层20,以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关闭卷帘门30能够形成消声降噪的效果,避免设置于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内部的泵送发出的声音过大。
所述支撑架10的侧部设置有泵管连接口40,其靠近所述支撑架10的底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还包括消音管70和排风扇80,如图4所示,两者匹配设置,所述排风扇80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的内部,所述消音管70的一端与所述排风扇80连接,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消音管70为L形管,消音管70由不锈钢制成,其开口朝向下侧设置,消音管70的内径为250mm。在一些实施例中,消音管70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的上侧,其安装位置与支撑架10顶面的距离为1110mm-1510mm。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消音管70的数量为四件,其中,两件消音管70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的侧面,其他两件消音管70设置于与卷帘门30相对的封闭面,以便及时消除防护层20形成的空间中的噪声,防止混凝土泵送作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其结构合理,通过冲孔网板、土工布、吸音棉和钢板可拆卸拼装形成防护层,形成良好的消声降噪效果;该装置由多个部件焊接,具有操作灵活可周转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内周侧;所述支撑架包括主龙骨和次龙骨,所述主龙骨搭接形成U形结构,所述次龙骨设置于相邻主龙骨之间;所述防护层包括冲孔网板、土工布、吸音棉和钢板,其由内向外依次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内侧;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一端封闭,其另一端设置有卷帘门;所述支撑架的侧部设置有泵管连接口,其靠近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所述主龙骨的底部配置有地脚板,所述主龙骨的顶部配置有吊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音管和排风扇,两者匹配设置,所述排风扇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内部,所述消音管的一端与所述排风扇连接,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管为L形管,其开口朝向下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管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上侧,其安装位置与支撑架顶面的距离为1110mm-151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管的数量为四件,其中两件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侧面,其他两件消音管设置于与卷帘门相对的封闭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沿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相邻主龙骨之间的距离为30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为彩钢板,其厚度为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棉的厚度为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为玻纤土工布,其厚度为2mm-3mm。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管由不锈钢制成,其内径为250mm。
CN202120635536.6U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405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5536.6U CN216405161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5536.6U CN216405161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5161U true CN216405161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82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3553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405161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51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50314B (zh) 一种燃气轮机移动电站配套降噪系统
CN203441831U (zh) 电厂一次风机入口消声装置
CN216405161U (zh) 一种混凝土泵送降噪装置
CN200975275Y (zh) 燃气发动机组合式排气消声器
CN207686931U (zh) 蜂窝式降噪烟囱
CN207999554U (zh) 一种消声风管
CN210216772U (zh) 一种可拆卸式隔声罩
CN211525203U (zh) 一种用于大型主通风机可更换消声装置
CN205260096U (zh) 一种阻抗复合消声型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7144566U (zh) 一种带撬整体式隔声降噪房
CN203242331U (zh) 一种低噪音锅炉烟囱
CN211319716U (zh) 一种噪声设备隔声间配套的可移动式消声器
CN2380992Y (zh) 吸声降噪网装置
CN214120803U (zh) 一种用于排放烟囱的消音装置
CN216074827U (zh) 一种嵌入于声屏障的通风消声装置
CN210087639U (zh) 降噪排烟风机
CN109441827B (zh) 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系统噪音控制装置
CN2517876Y (zh) 燃气轮机烟气消声器
CN213687223U (zh) 一种风道导流消音弯头
CN109440957A (zh) 一种房中房隔声装置
CN218853789U (zh) 一种制冷设备排气管
CN216353331U (zh) 一种岩矿制样机消音装置
CN220958516U (zh) 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单体燃烧排烟降噪装置
CN216278680U (zh) 一种宽频带圆接方烟囱消声器
CN211598722U (zh) 城市道路隧道污染物分散排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