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95806U - 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95806U
CN216395806U CN202122577636.0U CN202122577636U CN216395806U CN 216395806 U CN216395806 U CN 216395806U CN 202122577636 U CN202122577636 U CN 202122577636U CN 216395806 U CN216395806 U CN 216395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eat exchanger
tail gas
communicated
activated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776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申阳
杨旭东
陈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Xurihu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Xurihu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Xurihu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Xurihu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776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95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95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95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装置的尾气进气管的末端与至少两个活性炭吸附器相连通,排气管、蒸汽管和惰性气体进气管与活性炭吸附器均相连通,排气管上设有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第一换热器和第一抽气件通过循环管与每个活性炭吸附器构成闭合回路;第二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均通过连接管与活性炭吸附器均相连通;多个管路上均设有打开或关闭其的阀门。本实用新型针对氢化尾气,设计的吸附过程运用不增加排放风量工艺专利技术处理,吸附过程不增加排放风量,吸附、脱附、干燥、间歇等过程增加多级安全处理、安全检测及异常情况应急处理措施,保障装置的安全运行,同时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各地区对工业废气中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的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对于双氧水行业氢化尾气的排放,由于尾气排放量不大,尾气中含有大量氢气,安全性要求高,现有一般用火炬或直排,火炬安全风险比较大,直排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运行安全环保的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抽气件、第二换热器、第四换热器、至少两个活性炭吸附器和多个管路,多个所述管路包括尾气进气管、排气管、蒸汽管和惰性气体进气管;
所述尾气进气管的末端与至少两个所述活性炭吸附器相连通,排气管、蒸汽管和惰性气体进气管与所述活性炭吸附器均相连通,所述排气管上设有氧浓度检测仪和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
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一抽气件通过循环管与每个活性炭吸附器构成闭合回路;
所述第二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均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活性炭吸附器均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第一排管与尾气进气管相连通;
多个所述管路上均设有打开或关闭其的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上还设有第五换热器、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氧浓度检测仪。
进一步的,至少两个所述活性炭吸附器均通过排气支路与所述排气管相连通,所述排气支路上均设有第二氧浓度检测仪和氢气浓度检测仪。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管上设有第一分离器和第二抽气件,所述第一分离器的液相出口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相连通,所述第四换热器通过第二排管与分层槽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尾气进气管上设有第一阻火器和第三换热器,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第二阻火器。
进一步的,所述尾气进气管上设有第三换热器,所述惰性气体进气管上设有减压阀。
进一步的,装置还包括第二分离器,所述第二分离器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与所述第一排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器的液相出口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分层槽与油层槽相连通,所述油层槽通过排油管与储罐相连通,所述排油管上设有排油泵。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管路还包括消防水管和去废水管,消防水管与所述蒸汽管相连通,所述去废水管与所述活性炭吸附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换热器均与冷水源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针对双氧水氢化尾气排放特征及组成情况,提出双氧水行业氢化尾气治理用颗粒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的回收装置。颗粒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工艺通常包含吸附、脱附、干燥、间歇等工艺过程,针对氢化尾气,设计的吸附过程运用不增加排放风量工艺专利技术处理,吸附过程不增加排放风量,吸附、脱附、干燥、间歇等过程增加多级安全处理、安全检测及异常情况应急处理措施,保障装置的安全运行,同时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
1、第三换热器;2、第一换热器;3、第一抽气件;4、第二换热器;5、第四换热器;6、活性炭吸附器;7、尾气进气管;8、排气管;9、蒸汽管;10、去废水管;11、惰性气体进气管;13、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14、减压阀;15、循环管;16、连接管;17、第一排管;18、分层槽;19、第二排管;20、压力传感器;21、第一氧浓度检测仪;22、排气支路;23、第二氧浓度检测仪;24、氢气浓度检测仪;25、第一阻火器;26、第二阻火器;27、第一分离器;29、第二抽气件;30、第二分离器;31、油层槽;32、排油管;33、储罐;34、排油泵;35、消防水管;36、第五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2、第一抽气件3、第二换热器4、第四换热器5、至少两个活性炭吸附器6和多个管路,多个管路包括尾气进气管7、排气管8、蒸汽管9和惰性气体进气管11;
尾气进气管7的末端与至少两个活性炭吸附器6相连通,排气管8、蒸汽管9、去废水管10和惰性气体进气管11与活性炭吸附器6均相连通,排气管8上设有氧浓度检测仪和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13,惰性气体进气管11上可以设有减压阀14;减压阀14可以为自力式减压阀;
第一换热器2和第一抽气件3通过循环管15与每个活性炭吸附器6构成闭合回路;
第二换热器4和第四换热器5均通过连接管16与活性炭吸附器6均相连通,第二换热器4通过第一排管17与尾气进气管7相连通,第一排管上设有第一分离器27和第二抽气件29,第一分离器27的液相出口与第四换热器5相连通,第四换热器5通过第二排管19与分层槽18相连通;通过第一分离器27分离气相和液相,气相回到活性炭吸附器6进行吸附。
多个管路上均设有打开或关闭其的阀门。
本实用新型针对双氧水氢化尾气排放特征及组成情况,提出双氧水行业氢化尾气治理用颗粒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的回收装置。颗粒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工艺通常包含吸附、脱附、干燥、间歇等工艺过程,针对氢化尾气,设计的吸附过程运用不增加排放风量工艺专利技术处理,吸附过程不增加排放风量,吸附、脱附、干燥、间歇等过程增加多级安全处理、安全检测及异常情况应急处理措施,保障装置的安全运行,同时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
其中,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13用于检测排气管8上的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的浓度。
其中,第一抽气件3和第二抽气件29均可以为风机或气泵等可实现气体循环功能的器件。
循环管15上还设有第五换热器36。需要进行在线活化操作时,打开第五换热器36,通过第一抽气件3、第一换热器2、第五换热器36和活性炭吸附器6构成的闭合回路,对颗粒活性炭进行活化。
循环管15上还可以设有压力传感器20和第一氧浓度检测仪21,用于检测循环管15上的压力和氧浓度,在活化过程中通过压力检测和第一氧浓度检测仪21,适时补充氮气,控制氧浓度及活化过程压力在设定范围内。
至少两个活性炭吸附器6均可以通过排气支路22与排气管8相连通,排气支路22上均设有第二氧浓度检测仪23和氢气浓度检测仪24。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吸附器6准备进行脱附,脱附前先用氮气对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吸附器6进行置换,通过第二氧浓度检测仪23和氢浓度检测仪检测排气支路22的氧浓度及氢浓度,当氧浓度和氢浓度都达到设定值时,停止进氮气。
尾气进气管7上还设有第一阻火器25,排气管8上还设有第二阻火器26,提供设备安全性。
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分离器30,第二分离器30的进口端与第二换热器4相连通,第二分离器30的气相出口与第一排管17相连通,第二分离器30的液相出口与第四换热器5相连通,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分层槽18与油层槽31相连通,油层槽31通过排油管32与储罐33相连通,排油管32上设有排油泵34,将油相收集起来。
多个所述管路还包括消防水管35和去废水管10,消防水管35与所述蒸汽管9相连通,所述去废水管10与所述活性炭吸附器6相连通。当系统出现异常升温时做安全防护的。
第二换热器4和第四换热器5均与冷水源相连通,通过冷水源来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使用过程如下:
在氢化尾气进入活性炭吸附器6前,先通过惰性气体进气管11向活性炭吸附器6通入氮气进行置换,第一氧浓度检测仪21检测排气管8氧浓度,当氧浓度达到设定值时停止通入氮气,开始进行吸附过程,吸附过程监测活性炭吸附器6中温度变化及排气管8的一氧化碳浓度变化,带压的氢化尾气经过第三换热器1控温后进入活性炭吸附器6,在活性炭吸附器6中重芳烃被高性能的活性炭吸附材料所吸附,处理净化后的氢化尾气再通过排气管8排空,吸附饱和后将吸附过程切换到另一用氮气置换好的活性炭吸附器6;
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吸附器6准备进行脱附,脱附前先用氮气对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吸附器6进行置换,通过第二氧浓度检测仪23和氢浓度检测仪检测排气支路22的氧浓度及氢浓度,当氧浓度和氢浓度都达到设定值时,停止进氮气,通入蒸汽进行脱附,脱附出的溶剂与水的混合汽进入第二换热器4冷凝和第四换热器5换热,利用回收物料特性在分层槽18中自动分层,分离出的油层用排油泵34输送进储罐33,水层进废水处理系统。
脱附过程用第二抽气件29将不凝气抽至吸附器前端进入正在吸附的吸附器中,避免二次污染。
脱附完成的活性炭吸附器6,进行除湿降温,除湿降温过程可通入氮气,通过第一抽气件3、第三换热器1和活性炭吸附器6形成的闭合回路,对活性炭吸附器6进行除湿降温,满足吸附要求。
需要进行在线活化操作时,打开第五换热器36,通过第一抽气件3、空冷器、第五换热器36和活性炭吸附器6构成的闭合回路,在对吸附材料进行活化前,先通入氮气进行置换,检测排气支路22氧浓度,当氧浓度达到设定要求时,开启第五换热器36,在活化过程中通过压力检测和第一氧浓度检测仪21,适时补充氮气,控制氧浓度及活化过程压力在设定范围内,活化过程完成后,活性炭吸附器6满足吸附要求。
除湿降温或在线活化完成后待机的活性炭吸附器6,在进入吸附下一个吸附操作前,必需用氮气进行置换,达到氧浓度设定要求。
以上未涉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来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方向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器(2)、第一抽气件(3)、第二换热器(4)、第四换热器(5)、至少两个活性炭吸附器(6)和多个管路,多个所述管路包括尾气进气管(7)、排气管(8)、蒸汽管(9)和惰性气体进气管(11);
所述尾气进气管(7)的末端与至少两个所述活性炭吸附器(6)相连通,排气管(8)、蒸汽管(9)和惰性气体进气管(11)与所述活性炭吸附器(6)均相连通,所述排气管(8)上设有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13);
所述第一换热器(2)和第一抽气件(3)通过循环管(15)与每个活性炭吸附器(6)构成闭合回路;
所述第二换热器(4)和第四换热器(5)均通过连接管(16)与所述活性炭吸附器(6)均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4)通过第一排管(17)与尾气进气管(7)相连通;
多个所述管路上均设有打开或关闭其的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15)上还设有第五换热器(36)、压力传感器(20)和第一氧浓度检测仪(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管(17)上设有第一分离器(27)和第二抽气件(29),所述第一分离器(27)的液相出口与所述第四换热器(5)相连通,所述第四换热器(5)通过第二排管(19)与分层槽(18)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活性炭吸附器(6)均通过排气支路(22)与所述排气管(8)相连通,所述排气支路(22)上均设有第二氧浓度检测仪(23)和氢气浓度检测仪(2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进气管(7)上设有第一阻火器(25),所述排气管(8)上设有第二阻火器(2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进气管(7)上设有第三换热器(1),所述惰性气体进气管(11)上设有减压阀(1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还包括第二分离器(30),所述第二分离器(30)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4)相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器(30)的气相出口与所述第一排管(17)相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器(30)的液相出口与所述第四换热器(5)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槽(18)与油层槽(31)相连通,所述油层槽(31)通过排油管(32)与储罐(33)相连通,所述排油管(32)上设有排油泵(3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管路还包括消防水管(35)和去废水管(10),消防水管(35)与所述蒸汽管(9)相连通,所述去废水管(10)与所述活性炭吸附器(6)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4)和第四换热器(5)均与冷水源相连通。
CN202122577636.0U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 Active CN216395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7636.0U CN216395806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7636.0U CN216395806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95806U true CN216395806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96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77636.0U Active CN216395806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95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68010U (zh) 一种用于VOCs治理技术的安全防护装置
CN108380001B (zh) 一种储罐区保护氮气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16223671U (zh) 一种基于安全燃烧工业有机废气的吸附系统
CN107569968A (zh) 一种有机废气蓄热氧化装置及方法
CN112657310A (zh) 一种高浓四氢呋喃有机废气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07854955B (zh) 一种含烃废气回收工艺及操作控制方法
CN112588078B (zh) 一种高效有机废气回收处理系统
CN207153400U (zh) 一种有机废气蓄热氧化装置
CN216395806U (zh) 一种氢化尾气的吸附回收装置
CN211070117U (zh) 一种利用热氮气使吸附剂再生并回收有机化合物的装置
CN116351195A (zh) 一种吸附和热氮气循环脱附冷凝回收工艺
KR20020010384A (ko) 흡착제의 연속 진공 가온 재생 및 흡착물질의 분리 회수방법 및 장치
CN113996616A (zh) 基于VOCs分离回收技术的涉危化品罐车绿色清洗装置及方法
CN217369743U (zh) 一种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
CN109985485B (zh) 一种高浓度气体吸附回收净化的装置和方法
CN115006963A (zh) 一种医药行业废气深冷溶剂回收系统及工艺
CN105737517A (zh) 一种储油罐排放气净化方法和装置
CN204891531U (zh) 一种用于有机废气脱附的设备
CN208678721U (zh) 一种储罐区保护氮气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
CN109758865B (zh) 一种减少储罐呼吸气有机物排放负荷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2933868A (zh) 一种漆雾废气治理及溶剂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892144A (zh)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气的吸附-电加热脱附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CN217549415U (zh) 一种单级吸附脱附多级冷凝的溶剂回收装置
CN212283472U (zh)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105344201A (zh) 基于冷凝-萃取法有机废气回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