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9655U - 一种方形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形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89655U
CN216389655U CN202122979714.XU CN202122979714U CN216389655U CN 216389655 U CN216389655 U CN 216389655U CN 202122979714 U CN202122979714 U CN 202122979714U CN 216389655 U CN216389655 U CN 216389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terminal
tab
cor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797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鞠林润
周家宇
徐兴无
张宏立
贺文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tion Hig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tion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tion Hig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tion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797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89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89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89655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4461 priority patent/WO2023093864A1/zh
Priority to DE212022000333.0U priority patent/DE212022000333U1/de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形电池;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形电池包括壳体、芯体和盖板。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了冲压成型的新型两端出极耳的铝合金壳体、以及新型的盖板及其焊接方案,对于两端出极耳的方壳方形电池可简化其制造工艺,方形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降低了该款方形电池在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难度,降低了产品及制造成本,解决了极耳在电池内部堆叠的潜在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方形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形电池。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和储能电站等一般需要使用具有大容量的电池作为电源。这些电池除了具有高安全性以及较长的循环寿命外,还应当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等才能达到使用的标准和满足人们的需求。
现有壳体两端出极耳的电池在电池包成组方面有许多优点,但电池本身也有许多缺点;如专利号为202021599730.5、名称为一种动力电池结构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壳体两端出极耳的电池,电池通常包括壳体、芯体和盖板,芯体通常收容于壳体内,芯体的极耳通过导电连接的方式连接在盖板上并与盖板绝缘。
该电池在与盖板焊接、芯体入壳和封口焊接等工序均采用传统工艺,这种结构的电池为了方便最终入壳必须保证芯体一端采用长极耳,从结构上大致可分为两种:①高度较高的止动架搭配较长的极耳(极耳与盖板连接片焊接),在焊接时一端焊接完成后入壳再进行另一端的焊接,这种方案可制造性和安全性较高,但芯体对应空间利用率较低,导致电池体积能量密度相对偏低;②高度相对较低的止动架搭配较长的极耳(极耳预焊再与盖板焊接),在焊接时一端焊接完成后入壳,再进行另一端的焊接,但因为极耳较长使得在此处的极耳堆叠较厚,存在电池短路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方形电池,用以有效提升壳体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和安全性。
作为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方形电池,包括:
壳体,包括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壳体的第一端具有安装孔,壳体的第二端为开口;
芯体,设置在壳体内,芯体包括第一极耳、第二极耳、以及导电连接在第一极耳上的第一端子,第一极耳朝向壳体的第一端设置,第二极耳朝向壳体的第二端设置,在芯体容置在壳体内的状态下,第一端子能自安装孔穿出至壳体外;
盖板,盖设在壳体的第二端,芯体的第二极耳导电连接盖板。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由于壳体沿长度方向只设有一面开口,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上述设置可为电池省去一个盖板,也即在芯体容置在壳体内的状态下,第一端子能自安装孔穿出至壳体外并凸出形成一个盖板;且,结合背景技术可知,芯体的第二极耳导电连接盖板具体是指,盖板盖设在壳体的第二端,芯体的第二极耳通过导电连接(电性连接)的方式连接在盖板上并与盖板绝缘。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壳体的第一端内设有第一止动架,第一端子嵌设在第一止动架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盖板包括:
导电分体件,设置在壳体内,导电分体件与芯体的第二极耳导电连接;
第一基板,盖设在壳体的第二端,第一基板与导电分体件相连。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导电分体件包括:
第二止动架,设置在壳体内且第二止动架与第一基板连接;
第二端子,嵌设在第二止动架内并贯穿第一基板,芯体的第二极耳导电连接第二端子。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第一基板和第二止动架之间设有用于将第一基板和第二止动架固定的固定部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固定部件包括能拆卸相连的固定部和固定配合部;其中,
固定部设置在第一基板上,固定配合部设置在第二止动架上;或者,
固定部设置在第二止动架上,固定配合部设置在第一基板上。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固定部为在第一基板上的凸起,固定配合部为在第二止动架上的插入孔,凸起嵌设在插入孔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第一端子上连接有用于引导其对准安装孔的定位结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定位结构包括:
磁吸部,设置在第一端子上。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第一极耳为正极,自壳体的第一端至壳体的第二端,第一端子包括依序叠设的第一压板、第一弱导板、第一扣环和第一止动架配合部,第一紧固件贯穿第一压板、第一弱导板、第一扣环和第一止动架配合部,第一端子通过第一止动架配合部嵌设在第一止动架内,芯体的第一极耳导电连接第一紧固件朝向壳体的第二端的一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第二极耳为负极,自壳体的第二端至壳体的第一端,第二端子包括依序叠设的第二压板、第二绝缘件、第二扣环和第二止动架配合部,第二紧固件贯穿第二压板、第二绝缘件、第二扣环和第二止动架配合部,第二端子通过第二止动架配合部嵌设在第二止动架内,芯体的第二极耳导电连接第二紧固件朝向壳体的第二端的一端,第二紧固件贯穿壳体的第一端的安装孔。
本申请实施例的特点及优点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芯体的第一极耳上设置导电连接的第一端子,并在壳体的第一端设置安装孔,由此,当将芯体置入壳体时,第一端子会被一同置入至壳体内,由于第一极耳与第一端子的焊接是在壳体外部完成的,因此,改变了传统的极耳与端子或者盖板的连接方式,不会存在极耳堆叠的情况,从而提升壳体的内部空间;另外,由于壳体沿长度方向只有一面开口,因此不仅省去了一个盖板,而且还简化了方形电池的装配工序,提升了方形电池的装配速度,且由于端子的一部分是伸出至壳体外的,因此,进一步提升了壳体的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形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端子和第一止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端子和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电分体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止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极简端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带电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壳体;101、第一端;1011、安装孔;102、第二端;
200、芯体;201、第一端子;2011、第一压板;2012、第一弱导板;2013、第一扣环;2014、第一止动架配合部;2015、第一紧固件;
300、盖板;301、导电分体件;3011、第二止动架;3012、第二端子;30121、第二压板;30122、第二绝缘件;30123、第二扣环;30124、第二止动架配合部;30125、第二紧固件;302、第一基板;
400、第一止动架;
500、固定部件;
600、定位结构。
700、带电盖板;701、极柱;702、止动架;703、第二基板;
800、极简端子结构;801、绝缘包覆板;802、钢片;803、绝缘板;804、扣环;805、密封件;806、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方便理解,首先说明本申请涉及的方形电池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形电池用于电动汽车或其他用电设备(如储能电站),以对其提供动力。
电动汽车和储能电站等一般需要使用具有大容量的方形电池作为电源。这些方形电池除了具有高安全性以及较长的循环寿命外,还应当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等才能达到使用的标准和满足人们的需求。
壳体两端出极耳的电池在电池包成组方面有许多优点,但电池本身也有许多缺点;如专利号为202021599730.5、名称为一种动力电池结构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壳体两端出极耳的电池,电池通常包括壳体、芯体和盖板,芯体通常收容于壳体内,芯体的极耳通过导电连接的方式连接在盖板上并与盖板绝缘。
该电池在与盖板焊接、芯体入壳、封口焊接等工序均采用传统工艺,这种结构的电池为了方便最终入壳必须保证芯体一端采用长极耳,从结构上大致可分为两种:①高度较高的止动架搭配较长的极耳(极耳与盖板连接片焊接),在焊接时一端焊接完成后入壳再进行另一端的焊接,这种方案可制造性和安全性较高,但芯体对应空间利用率较低,导致电池体积能量密度相对偏低;②高度相对较低的止动架搭配较长的极耳(极耳预焊再与盖板焊接),在焊接时一端焊接完成后入壳,再进行另一端的焊接,但因为极耳较长使得在此处的极耳堆叠较厚,存在电池短路的风险。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至少部分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形电池,通过在芯体的第一极耳上设置导电连接的第一端子,并在壳体的第一端设置安装孔,由此,当将芯体置入壳体时,第一端子会被一同置入至壳体内,由于第一极耳与第一端子的焊接是在壳体外部完成的,因此,改变了传统的极耳与端子或者盖板的连接方式,故不会存在极耳堆叠的情况发生,以提升壳体的内部空间;另外,还省去了一个盖板,因此,简化了方形电池的装配工序,提升了芯体的装配速度,同时还降低了方形电池的生产制造成本。
以下结合各个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形电池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形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10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端子201和第一止动架40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端子201和定位结构60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电分体件301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止动架400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极简端子结构800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带电盖板7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8所示,具体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形电池,包括壳体100、芯体200和盖板300,该壳体100包括沿其长度方向X设置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壳体100的第一端101具有安装孔1011,壳体100的第二端102为开口;芯体200设置在壳体100内,芯体200包括第一极耳(图中未示出)、第二极耳(图中未示出)、以及导电连接在第一极耳上的第一端子201,第一极耳朝向壳体100的第一端101设置,第二极耳朝向壳体100的第二端102设置,在芯体200容置在壳体100内的状态下,第一端子201能自安装孔1011穿出至壳体100外;盖板300盖设在壳体100的第二端102,芯体200的第二极耳导电连接盖板300。
示例性的,壳体100可呈长方体结构,沿壳体100的长度方向X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壳体100的第一端101具有安装孔1011,壳体100的第二端102为开口;芯体200可经该开口置入至壳体100内,芯体200包括第一极耳(如芯体200正极的极耳)、第二极耳(如芯体200负极的极耳)、以及导电连接在第一极耳(如芯体200正极的极耳)上的第一端子201,第一端子201可呈长方体结构,第一极耳(如芯体200正极的极耳)朝向壳体100的第一端101设置,第二极耳(如芯体200负极的极耳)朝向壳体100的第二端102设置,在芯体200容置在壳体100内的状态下,第一端子201能自安装孔1011穿出至壳体100外;盖板300的形状可与壳体100的开口的形状基本相匹配,以盖设在壳体100的第二端102,芯体200的第二极耳可焊接(如激光焊接)在盖板300上。
具体实施时,可先将第一端子201焊接在芯体200的第一极耳(如芯体200正极的极耳)或芯体200的第二极耳(如芯体200负极的极耳)上,如将第一端子201焊接在芯体200的第一极耳(如芯体200正极的极耳)上,然后将该芯体200及与其连接的第一端子201一同从壳体100的第二端102的开口置入至壳体100内,最后将盖板300封盖在壳体100的第二端102的开口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芯体200的第一极耳上设置导电连接的第一端子201,并在壳体100的第一端101设置安装孔1011,由此,当将芯体200置入壳体100时,第一端子201会被一同置入至壳体100内,由于第一极耳与第一端子201的焊接是在壳体100外部完成的,因此,改变了传统的极耳与端子或者盖板300的连接方式,不会存在极耳堆叠的情况,从而提升了壳体100的内部空间;另外,由于壳体100沿长度方向X只有一面开口,因此不仅省去了一个盖板,而且还简化了方形电池的装配工序,提升了方形电池的装配速度,且由于第一端子201的一部分是伸出至壳体100外的,因此,进一步提升了壳体100的内部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00和盖板30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或五边形等。
还可以理解的是,芯体200可以是叠芯,也可以是卷芯,亦或者是其他适合的类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具体参照图1至图2所示,壳体100的第一端101内可设有第一止动架400,第一端子201可嵌设在第一止动架400内。示例性的,该第一止动架400的形状可基本与壳体100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匹配,且第一止动架400可与壳体100的内壁间隙配合,从而使得第一止动架400既能放置在壳体100内又能实现对芯体200进行止动的作用。
具体实施时,可先将第一端子201焊接在第一极耳(如芯体200正极的极耳)或第二极耳(如芯体200负极的极耳)上,如将第一端子201焊接在第一极耳(如芯体200正极的极耳)上,然后将第一端子201嵌入第一止动架400内,以将第一端子201安装在第一止动架400上,最后将芯体200、与芯体200导电连接的第一端子201、以及第一止动架400一同从壳体100的第二端102的开口置入至壳体100内,然后将盖板300封盖在壳体100的第二端102的开口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壳体100的第一端101内设置第一止动架400,并将第一端子201嵌设在第一止动架400内,一方面,为了实现芯体200的止动;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将第一端子201与安装孔1011的预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止动架40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或五边形等。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继续参照图1至图2所示,盖板300可包括导电分体件301和第一基板302,该导电分体件301可设置在壳体100内,导电分体件301可与芯体200的第二极耳导电连接;第一基板302可盖设在壳体100的第二端102,第一基板302可与导电分体件301相连。示例性的,该导电分体件301(或可称带电盖板)可为常规的,导电分体件301可焊接在芯体200的第二极耳上,第一基板302可盖设在壳体100的第二端102且第一基板302可与壳体100焊接,第一基板302可通过焊接、粘接、螺纹连接或者卡接等方式连接在导电分体件301上。
具体实施时,可在壳体外先将芯体200、与芯体200连接的第一端子201、第一止动架400、以及导电分体件301连接在一起,然后一同从壳体100的第二端102的开口置入至壳体100内,最后将第一基板302封盖在壳体100的第二端102的开口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导电分体件301和第一基板302,从而使得芯体200的第一极耳(如芯体200正极的极耳)和第二极耳(如芯体200负极的极耳)的焊接工作均置于壳体100外部完成,因此,无需将壳体100内的芯体200的极耳牵出至壳体100外即可完成第一极耳(如芯体200正极的极耳)和第二极耳(如芯体200负极的极耳)的焊接工作,由此,不会存在极耳堆叠的情况发生,以提高芯体200的安全性能,也即,由于不用从壳体100的第二端102将芯体200的第二极耳(如芯体200负极的极耳)从壳体100内牵出至壳体100外焊接,因此壳体100的第二端102也不存在极耳堆叠的情况,故可进一步提升壳体100内部的空间。
在其他示例中,具体参照图8并结合图1所示,盖板300还可以是其他结构,为便于描述,此处称带电盖板700,带电盖板700可包括极柱701、止动架702和第二基板703,该极柱701采用冲压成型,止动架702可和第二基板703叠设在一起,极柱701成型后可焊接在第二基板703上并贯穿于第二基板703和止动架702,也即通过带电盖板700以代替上述的盖板300,从而使壳体100外的极柱701可作为焊接端(pack),壳体100内的极柱701焊接在芯体200的极耳(如第二极耳)上;第二基板703封盖在壳体100的第二端102,用于与壳体100焊接后对芯体200整体进行密封,第二基板703可采用冲压成型;止动架702可采用注塑成型,止动架702用于压紧芯体200并防止其在壳体100内部晃动引发短路风险,在芯体200与盖板300焊接完成后嵌套并粘贴于第二基板703朝向壳体100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具体参照图5至图6所示并结合图1所示,导电分体件301可包括第二止动架3011和第二端子3012,该第二止动架3011可设置在壳体100内且第二止动架3011可与第一基板302连接;第二端子3012可嵌设在第二止动架3011内并贯穿第一基板302,芯体200的第二极耳可导电连接第二端子3012。示例性的,第二止动架3011和第二端子3012均可呈长方体结构,第二止动架3011可通过焊接、粘接、螺纹连接或者卡接等方式连接在第一基板302上,芯体200的第二极耳可焊接在第二端子3012上。
具体可参照第一止动架400和第一端子201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止动架400和第二止动架301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同理,第一端子201和第二端子301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其他示例中,第一端子201和第二端子3012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具体而言:
例如,具体参照图7所示,可采用极简端子结构800,该极简端子结构800可包括依次叠设的绝缘包覆板801、钢片802、绝缘板803、扣环804、密封件805(如氟橡胶材质制成的密封件805),端子806贯穿于绝缘包覆板801、钢片802、绝缘板803、扣环804和密封件805(如氟橡胶材质制成的密封件805),该绝缘包覆板801用于包覆在端子806表面,以进行绝缘;钢片802用于防止右侧的绝缘板803断裂,扣环804用于与第一基板302焊接,以通过第一基板302实现对壳体100开口的封盖;密封件805(如氟橡胶材质制成的密封件805)用于为整个端子806提供密封;壳体100外的端子806作为极柱,壳体100内的端子806焊接在极耳上;与传统的端子806相比,极简端子结构800的过流能力大幅度提升,同时可显著降低材料成本。
又如,可采用纳米注塑端子结构(图中未示出),该纳米注塑端子结构包括叠设的弱导板和扣环、或叠设的绝缘板和扣环,压板贯穿弱导板和扣环、或压板贯穿绝缘板和扣环,也即,连接芯体正极的对应压板、弱导板和扣环,连接负极的对应压板、绝缘板和扣环;具体实施时,压板可通过铝材冲压形成,负极极柱可为铜铝复合极柱,顶部由铝材质制成,底部为铜材质制成,正极弱导板通过对弱导材料注塑而成,负极绝缘板通过注塑绝缘材料而成;整体盖板经过对基板、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进行金属表面处理后,在正极极柱和基板之间注塑正极弱导材料实现正极极柱与基板固定;并可在连接负极的压板和基板之间注塑绝缘材料实现负极极柱与基板间固定和绝缘。通过采用纳米注塑端子结构,以进一步提升壳体100内部空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具体参照图1所示,在第一基板302和第二止动架3011之间可设有用于将第一基板302和第二止动架3011固定的固定部件500。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固定部件500,以实现第一基板302和第二止动架3011的固定。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继续参照图1所示,固定部件500可包括能拆卸相连的固定部和固定配合部;其中,固定部可设置在第一基板302上,固定配合部可设置在第二止动架3011上;或者,固定部可设置在第二止动架3011上,固定配合部可设置在第一基板302上。示例性的,固定部可为螺钉,固定配合部可为螺钉孔,螺钉螺接在螺钉孔内。
在其他示例中,固定部可为卡扣,固定配合部可为卡槽,卡扣卡接在卡槽内。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固定部和固定配合部,以便于拆装盖板300和第二止动架3011,以提高方形电池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固定部可为在第一基板302上的凸起,固定配合部可为在第二止动架3011上的插入孔,凸起可嵌设在插入孔内。示例性的,该凸起可为柱状,该插入孔可为圆孔。
具体实施时,通过将柱状凸起嵌入至插入孔,以实现第一基板302与第二止动架3011的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固定部设置为在第一基板302上的凸起,将固定配合部设置为在第二止动架3011上的插入孔,一方面可以保证连接强度,另一方面还便于快速拆卸。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具体参照图4所示,第一端子201上可连接有用于引导其对准安装孔1011的定位结构600。示例性的,该定位结构600可为磁体、铁材质制成的结构件、或者吸盘等。
具体实施时,以定位结构600为磁体为例,可在壳体100外部设置一个电磁铁或者磁性与该定位结构600的磁性相异的磁体,由于定位结构600是连接在第一端子201上的,如夹设在第一压板2011和第一弱导板2012之间,因此,通过电磁铁、或与该定位结构600磁性相异的磁体与定位结构600的磁吸配合,从而引导第一端子201对准安装孔1011,也即通过设置定位结构600以便于定位。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定位结构600可包括磁吸部,该磁吸部可设置在第一端子201上。示例性的,磁吸部可为板状的磁体或者铁材质制成的结构件,该结构件夹设在第一压板2011和第一弱导板2012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该磁吸部设置在第一端子201上,从而利用磁吸作用,以进行第一端子201的定位;另外,相较于通过吸盘的形式,由于安装孔1011的尺寸较小,因此不便于将吸盘置入至安装孔1011内,故为防止吸盘与安装孔1011发生干涉,特将定位结构600设置为磁吸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具体参照图3并结合图1所示,第一极耳可为正极,自壳体100的第一端101至壳体100的第二端102,第一端子201可包括依序叠设的第一压板2011、第一弱导板2012、第一扣环2013和第一止动架配合部2014,第一紧固件2015可贯穿第一压板2011、第一弱导板2012、第一扣环2013和第一止动架配合部2014,第一端子201通过第一止动架配合部2014可嵌设在第一止动架400内,芯体200的第一极耳可导电连接第一紧固件2015朝向壳体100的第二端102的一端。示例性的,该第一紧固件2015可为铆钉。
具体实施时,可在第一止动架400上沿其厚度方向上设置至少一个凹部(如通孔或缺口),第一紧固件2015可预先焊接在芯体200的第一极耳上,然后穿过第一止动架400上的该凹部,通过该第一紧固件2015将叠设的第一压板2011、第一弱导板2012、第一扣环2013和第一止动架配合部2014紧固在一起,最后通过第一止动架配合部2014嵌设在第一止动架400内,从而将第一端子201固定在第一止动架400上。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压板2011、第一弱导板2012、第一扣环2013和第一止动架配合部2014,并通过与第一紧固件2015的配合,以便于第一端子201的拆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具体参照图5所示,第二极耳可为负极,自壳体100的第二端102至壳体100的第一端101,第二端子3012包括依序叠设的第二压板30121、第二绝缘件30122、第二扣环30123和第二止动架配合部30124,第二紧固件30125贯穿第二压板30121、第二绝缘件30122、第二扣环30123和第二止动架配合部30124,第二端子3012通过第二止动架配合部30124嵌设在第二止动架3011内,芯体200的第二极耳导电连接第二紧固件30125朝向壳体100的第二端102的一端,第二紧固件30125贯穿壳体100的第一端101的安装孔1011。示例性的,该第二紧固件30125可为铆钉。
在其他示例中,第一紧固件2015和第二紧固件30125除铆钉外还可以为其他适合的类型,只要能实现相应的功能、作用或效果即可,如螺栓或螺钉等,亦或者是通过胶粘的形式代替紧固件。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端子201和第二端子301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具体可参照第一端子201的相关描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方形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具有安装孔,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为开口;
芯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芯体包括第一极耳、第二极耳、以及导电连接在所述第一极耳上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一极耳朝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二极耳朝向所述壳体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芯体容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端子能自所述安装孔穿出至所述壳体外;
盖板,盖设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所述芯体的第二极耳导电连接所述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内设有第一止动架,所述第一端子嵌设在所述第一止动架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
导电分体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导电分体件与所述芯体的第二极耳导电连接;
第一基板,盖设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导电分体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分体件包括:
第二止动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第二止动架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
第二端子,嵌设在所述第二止动架内并贯穿所述第一基板,所述芯体的第二极耳导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形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止动架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止动架固定的固定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包括能拆卸相连的固定部和固定配合部;其中,
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固定配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止动架上;或者,
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止动架上,所述固定配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形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为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凸起,所述固定配合部为在所述第二止动架上的插入孔,所述凸起嵌设在所述插入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上连接有用于引导其对准所述安装孔的定位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
磁吸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形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极耳为正极,自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至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依序叠设的第一压板、第一弱导板、第一扣环和第一止动架配合部,第一紧固件贯穿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弱导板、所述第一扣环和所述第一止动架配合部,所述第一端子通过所述第一止动架配合部嵌设在所述第一止动架内,所述芯体的第一极耳导电连接所述第一紧固件朝向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的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形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极耳为负极,自所述壳体的第二端至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依序叠设的第二压板、第二绝缘件、第二扣环和第二止动架配合部,第二紧固件贯穿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扣环和所述第二止动架配合部,所述第二端子通过所述第二止动架配合部嵌设在所述第二止动架内,所述芯体的第二极耳导电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朝向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的一端,所述第二紧固件贯穿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的安装孔。
CN202122979714.XU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方形电池 Active CN216389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9714.XU CN216389655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方形电池
PCT/CN2022/134461 WO2023093864A1 (zh) 2021-11-26 2022-11-25 一种方形电池
DE212022000333.0U DE212022000333U1 (de) 2021-11-26 2022-11-25 Viereckige Batteri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9714.XU CN216389655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方形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89655U true CN216389655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20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79714.XU Active CN216389655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方形电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89655U (zh)
DE (1) DE212022000333U1 (zh)
WO (1) WO202309386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3864A1 (zh) * 2021-11-26 2023-06-01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033678T2 (de) * 1999-09-30 2007-12-06 Asahi Glass Co., Ltd. Kondensatorelement
JP4537662B2 (ja) * 2003-03-13 2010-09-01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密閉型蓄電池
CN101257098B (zh) * 2007-03-02 2012-01-25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便于装配的电池封口组件及电池
KR102332445B1 (ko) * 2014-11-18 2021-11-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단자를 갖는 이차 전지
KR20160148316A (ko) * 2015-06-16 2016-12-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CN216389655U (zh) * 2021-11-26 2022-04-26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电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3864A1 (zh) * 2021-11-26 2023-06-01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93864A1 (zh) 2023-06-01
DE212022000333U1 (de) 2024-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63466B2 (en) Top cap assembly of a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CN110323463B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及燃料电池电压巡检插件
EP2568518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US12015162B2 (en) Cover plate assembly, battery, electricity-consu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aling through hole
CN216389655U (zh) 一种方形电池
JP2011243560A (ja) 2次電池
CN114497904A (zh) 电池的装配方法及电池
CN215955430U (zh) 一种电池
CN107834013B (zh) 层叠电池
CN219476835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19739192U (zh) 电池模组
CN216793941U (zh) 一种电池、电池组、电池极片及电芯
CN115954629A (zh) 电池壳体结构与电池
CN114447505B (zh) 电池组以及用电装置
CN116053670A (zh) 电池盖板、电池、电池包及储能设备
CN115566328A (zh) 电化学装置以及用电装置
JP3248850U (ja) 角型電池
CN112736337A (zh) 盖板组件及应用所述盖板组件的电池
CN210576137U (zh) 一种启动电池
CN216529257U (zh) 方形电池
CN114503372B (zh) 一种导电端子、连接器、充电器以及应急启动电源
CN220172246U (zh) 单体电池、电池包和车辆
CN219123336U (zh) 电池组件
CN112736338B (zh) 盖板组件及应用所述盖板组件的电池
CN218586249U (zh) 一种电池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