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60793U - 一种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60793U
CN216360793U CN202123084673.4U CN202123084673U CN216360793U CN 216360793 U CN216360793 U CN 216360793U CN 202123084673 U CN202123084673 U CN 202123084673U CN 216360793 U CN216360793 U CN 216360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frame
shaped
frame type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846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光聪
田兰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0846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60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60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60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所述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包括框型立柱;四个便拆式组合机构,四个便拆式组合机构均设置在框型立柱上,任意一个便拆式组合机构包括框型支柱、对接孔、两个安装孔、两个第一梯形块、两个适配通槽、移动块、第二梯形块、多个牛眼滚珠、固定块和第一螺杆,所述框型支柱设置在所述框型立柱上,所述对接孔开设在所述框型立柱的一侧外壁上,两个所述安装孔分别开设在所述框型支柱的顶部与底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具有能够便捷、简单、省力地对组合柱进行拆装,且整体结构稳定、牢靠、抗震强度较好,同时能够进行循环利用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
背景技术
组合柱就是在砖石砌体内,按柱断面留出空间,待砌体砌至设计标高后,再进行柱钢筋骨架的绑扎、支模、浇筑混凝土,使柱与砌体形成整体连接,墙柱协同工作,组合柱是为了提高混合结构抗震性能,加强结构整体性,进而实现增强抗震性能。目前在多层混合结构中,受地震力较大的部位,大量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组合柱,对于厂房、别墅等低层建筑经常采用多个钢板,通过焊接、多个螺栓固定等固定连接成钢构式组合柱。
但是,现有的大部分组合柱,一般采用钢筋笼、混凝土等组成,其组合柱的基础节点通过焊接后,还采用多个L型钢板和多个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整体操作起来需要在狭窄区域拧动多个螺栓,且节点过多,浇筑混凝土也特别不方便,整体操作极为费时费力;而且部分厂房、临时建筑等经常采用多个钢板,焊接后还采用多个螺栓固定连接成钢构式组合柱,当厂房、临时建筑等需要拆迁、搬迁、循环利用钢构式组合柱时,由于钢构式组合柱焊死难以拆除,导致难以满足所需,整体较为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便捷、简单、省力地对组合柱进行拆装,且整体结构稳定、牢靠、抗震强度较好,便于进行循环利用的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包括:框型立柱;四个便拆式组合机构,四个便拆式组合机构均设置在框型立柱上,任意一个便拆式组合机构包括框型支柱、对接孔、两个安装孔、两个第一梯形块、两个适配通槽、移动块、第二梯形块、多个牛眼滚珠、固定块和第一螺杆,所述框型支柱设置在所述框型立柱上,所述对接孔开设在所述框型立柱的一侧外壁上,两个所述安装孔分别开设在所述框型支柱的顶部与底部,两个所述第一梯形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孔上,两个适配通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梯形块上,所述移动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框型支柱内,所述第二梯形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外壁上,多个所述牛眼滚珠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块上,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框型支柱内,所述第一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移动块远离所述第二梯形块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第一螺杆贯穿所述固定块并与所述固定块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框型立柱与相对应的所述框型支柱上均设置有便拆式加固机构,任意一个所述便拆式加固机构包括第一避让孔、第一U型块、长条块、螺纹槽、第二螺杆、第二避让孔、衔接块、第二U型块和转把,所述第一避让孔开设在所述框型立柱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U型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避让孔上,所述长条块铰接安装在所述第一U型块的一侧外壁上,所述螺纹槽开设在所述长条块的顶部,所述第二螺杆螺纹安装在所述螺纹槽内,且所述第二螺杆的顶端延伸到所述螺纹槽外,所述第二避让孔开设在所述框型支柱的底部,所述衔接块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螺杆的顶端上,所述第二U型块设置在所述第二避让孔上,且所述第二U型块的一侧外壁与所述衔接块的顶部相铰接,所述转把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螺杆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所述第一梯形块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滑槽,且两个所述限位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轴座,所述轴座上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延伸到所述轴承内并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框型支柱的底部均开设有预留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移动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帽,所述螺帽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内六角。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避让槽,所述第二U型块的顶部延伸到所述避让槽内。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框型立柱、框型支柱、对接孔、安装孔、第一梯形块、适配通槽、移动块、第二梯形块、牛眼滚珠、第一螺杆、第二螺杆、衔接块等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在需要组装组合柱时,利用吊装设备将框型支柱对准插入到对接孔后,利用内六角扳手,转动第一螺杆旋进,通过第二梯形块带动两个第一梯形块上的适配通槽分别与对接孔的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接触紧固;当需要进一步对框型立柱与框型支柱进行加固,提升组合柱基础节点的抗震性能时,将第一U型块通过第一避让孔放入,转动转把,带动第二螺杆旋升至方便将第二U型块放入到第二避让孔内并与框型支柱接触并逐渐牢牢抵紧即可;当需要拆除组合装,方便进行循环利用时,同理反转转把,拿出长条块,然后再利用内六角扳手,反转第一螺杆,最后再抽出框型支柱即可,实现了可便捷、简单、省力地对组合柱进行拆装,且整体结构稳定、牢靠、抗震强度较好,便于进行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框型立柱;2、框型支柱;3、对接孔;4、安装孔;5、第一梯形块;6、适配通槽;7、移动块;8、第二梯形块;9、牛眼滚珠;10、固定块;11、第一螺杆;12、第一避让孔;13、第一U型块;14、长条块;15、螺纹槽;16、第二螺杆;17、第二避让孔;18、衔接块;19、第二U型块;20、转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C部放大示意图。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包括:框型立柱1;四个便拆式组合机构,四个便拆式组合机构均设置在框型立柱1上,任意一个便拆式组合机构包括框型支柱2、对接孔3、两个安装孔4、两个第一梯形块5、两个适配通槽6、移动块7、第二梯形块8、多个牛眼滚珠9、固定块10和第一螺杆11,所述框型支柱2设置在所述框型立柱1上,所述对接孔3开设在所述框型立柱1的一侧外壁上,对接孔3与框型支柱2的尺寸相适配,方便将框型支柱2通过对接孔3插入到框型立柱1内,使得二者之间所留缝隙尽量较小,便于后续操作,两个所述安装孔4分别开设在所述框型支柱2的顶部与底部,两个安装孔4对两个第一梯形块5形成滑动限定,使得两个第一梯形块5不会从两个安装孔4内掉落出去,同时便于两个第一梯形块5后续进行平稳滑动,两个所述第一梯形块5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孔4上,两个适配通槽6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梯形块5上,所述移动块7滑动安装在所述框型支柱2内,所述第二梯形块8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块7的一侧外壁上,多个所述牛眼滚珠9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块7上,多个牛眼滚珠9使得移动块7移动时摩擦力大大减小,方便其滑动,所述固定块10固定安装在所述框型支柱2内,所述第一螺杆11转动安装在所述移动块7远离所述第二梯形块8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第一螺杆11贯穿所述固定块10并与所述固定块10螺纹连接。
为了使对框型立柱1与框型支柱2连接地更加牢固稳定,提升组合柱的抗震性能,所述框型立柱1与相对应的所述框型支柱2上均设置有便拆式加固机构,任意一个所述便拆式加固机构包括第一避让孔12、第一U型块13、长条块14、螺纹槽15、第二螺杆16、第二避让孔17、衔接块18、第二U型块19和转把20,所述第一避让孔12开设在所述框型立柱1的一侧外壁上,第一避让孔12方便第一U型块13放入和后续需要时取出,所述第一U型块13设置在所述第一避让孔12上,第一U型块13的设置,在将第一U型块13的凹面与第一避让孔12的底部内壁和框型立柱1的一侧外壁相接触后,后续通过转动第二螺杆16,使得其抵触地更紧,所述长条块14铰接安装在所述第一U型块13的一侧外壁上,所述螺纹槽15开设在所述长条块14的顶部,所述第二螺杆16螺纹安装在所述螺纹槽15内,且所述第二螺杆16的顶端延伸到所述螺纹槽15外,所述第二避让孔17开设在所述框型支柱2的底部,所述衔接块18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螺杆16的顶端上,所述第二U型块19设置在所述第二避让孔17上,且所述第二U型块19的一侧外壁与所述衔接块18的顶部相铰接,第二避让孔17方便第二U型块19放入,也便于后续取出,所述转把20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螺杆16上,转把20方便调转第二螺杆16。
为了防止两个第一梯形块5掉落,也为了方便两个第一梯形块5上的适配通槽6与对接孔3进行准确定位,所述安装孔4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所述第一梯形块5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滑槽,且两个所述限位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为了减小第一螺杆11的转动摩擦力,同时也为了使得第一螺杆11可带动移动块7前后滑动,所述移动块7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轴座,所述轴座上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第一螺杆11的一端延伸到所述轴承内并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后续利用内六角扳手对第一螺杆11进行调转时,框型支柱2不会形成阻挡,所述框型支柱2的底部均开设有预留孔。
为了方便后续利用内六角扳手对第一螺杆11进行调转,所述第一螺杆11远离所述移动块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帽,所述螺帽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内六角。
为了避免对第二U型块19的放入与取出造成阻挡,所述固定块10的底部开设有避让槽,所述第二U型块19的顶部延伸到所述避让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进行组合柱组装时,将框型支柱2采用吊装设备吊装插入到对应的对接孔3内,注意观察两个适配通槽6与对接孔3的位置,通过从外部观察尽量保持对应,然后通过预留孔,采用内六角扳手,反复带转第一螺杆11,第一螺杆11旋进带动移动块7在多个牛眼滚珠9的作用下平稳移动,进而通过第二梯形块8带动两个第一梯形块5做相互远离的滑动,直至推动两个第一梯形块5上的适配通槽6分别与对接孔3的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接触紧固为止,完成框型支柱2的初步固定连接,无需常规的采用焊接加拧动多个螺栓的方式,整体操作实现大大优化;
此时为了进一步对框型立柱1与框型支柱2进行加固,提升组合柱的抗震性能,将第一U型块13通过第一避让孔12放入,预支撑起长条块14,转动转把20,直至第二螺杆16旋升,方便通过第二避让孔17,将第二U型块19放入到第二避让孔17内并与框型支柱2接触,继续转动转把20,直至将第二U型块19牢牢抵紧在框型支柱2上,完成框型立柱1与框型支柱2的加固操作,整体结构更加稳定,抗震性能更好;
当后续需要进行拆除组合装,方便进行循环利用时,同理反转转把20,最后拿出长条块14,然后再利用内六角扳手,反转第一螺杆11,最后再抽出框型支柱2即可。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框型立柱1、框型支柱2、对接孔3、安装孔4、第一梯形块5、适配通槽6、移动块7、第二梯形块8、牛眼滚珠9、第一螺杆11、第二螺杆16、衔接块18等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在需要组装组合柱时,利用吊装设备将框型支柱2对准插入到对接孔3后,利用内六角扳手,转动第一螺杆11旋进,通过第二梯形块8带动两个第一梯形块5上的适配通槽6分别与对接孔3的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接触紧固;当需要进一步对框型立柱1与框型支柱2进行加固,提升组合柱基础节点的抗震性能时,将第一U型块13通过第一避让孔12放入,转动转把20,带动第二螺杆16旋升至方便将第二U型块19放入到第二避让孔17内并与框型支柱2接触并逐渐牢牢抵紧即可;当需要拆除组合装,方便进行循环利用时,同理反转转把20,拿出长条块14,然后再利用内六角扳手,反转第一螺杆11,最后再抽出框型支柱2即可,实现了可便捷、简单、省力地对组合柱进行拆装,且整体结构稳定、牢靠、抗震强度较好,便于进行循环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型立柱;
四个便拆式组合机构,四个便拆式组合机构均设置在框型立柱上,任意一个便拆式组合机构包括框型支柱、对接孔、两个安装孔、两个第一梯形块、两个适配通槽、移动块、第二梯形块、多个牛眼滚珠、固定块和第一螺杆,所述框型支柱设置在所述框型立柱上,所述对接孔开设在所述框型立柱的一侧外壁上,两个所述安装孔分别开设在所述框型支柱的顶部与底部,两个所述第一梯形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孔上,两个适配通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梯形块上,所述移动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框型支柱内,所述第二梯形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外壁上,多个所述牛眼滚珠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块上,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框型支柱内,所述第一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移动块远离所述第二梯形块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第一螺杆贯穿所述固定块并与所述固定块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型立柱与相对应的所述框型支柱上均设置有便拆式加固机构,任意一个所述便拆式加固机构包括第一避让孔、第一U型块、长条块、螺纹槽、第二螺杆、第二避让孔、衔接块、第二U型块和转把,所述第一避让孔开设在所述框型立柱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U型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避让孔上,所述长条块铰接安装在所述第一U型块的一侧外壁上,所述螺纹槽开设在所述长条块的顶部,所述第二螺杆螺纹安装在所述螺纹槽内,且所述第二螺杆的顶端延伸到所述螺纹槽外,所述第二避让孔开设在所述框型支柱的底部,所述衔接块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螺杆的顶端上,所述第二U型块设置在所述第二避让孔上,且所述第二U型块的一侧外壁与所述衔接块的顶部相铰接,所述转把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螺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所述第一梯形块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滑槽,且两个所述限位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轴座,所述轴座上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延伸到所述轴承内并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型支柱的底部均开设有预留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移动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帽,所述螺帽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内六角。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避让槽,所述第二U型块的顶部延伸到所述避让槽内。
CN202123084673.4U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 Active CN216360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4673.4U CN216360793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4673.4U CN216360793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60793U true CN216360793U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91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84673.4U Active CN216360793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607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3817B (zh) 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装置
CN203213346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连接结构
CN103243838A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连接结构
CN115233819B (zh) 一种装配式拉筋钢管混凝土连接结构
CN214941348U (zh) 一种建筑用装配式墙板连接节点结构
TWM592455U (zh) 鋼筋立起組接裝置
CN216360793U (zh) 一种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
KR20050006598A (ko) 건축물의 기초 기둥 구축용 조립식 콘크리트 거푸집
CN203755625U (zh) 一种在装有逆作钢管柱的旋挖桩所用的混凝土浇筑平台
CN108204039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结构
CN210002837U (zh) 一种操作平台
CN111979894A (zh) 一种钢立柱与混凝土承台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90510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结构
CN216109890U (zh) 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机构
CN213869055U (zh) 一种砌体结构老旧房屋抗震加固装置
CN212561865U (zh) 基于bim的装配式绿色建筑构件
CN211646867U (zh) 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
CN109235640B (zh) 一种建筑用模块化钢结构件间的扦销式连接结构
CN206769153U (zh) 装配现浇组合式叠合箱网梁楼盖连接结构
CN206329046U (zh) 一种钢筋骨架调直紧固装置
CN216615796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桩连接结构
CN219753995U (zh) 超限转换梁间狭小空间的模板加固装置
CN216587691U (zh) 一种可折叠重复使用的方形华夫桶内撑装置
JP3465900B1 (ja) 耐震建築構造および耐震建築構造の施工方法
CN216920699U (zh) 一种门式刚架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