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8701U - 一种真空冷冻灭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冷冻灭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8701U
CN216358701U CN202123050692.5U CN202123050692U CN216358701U CN 216358701 U CN216358701 U CN 216358701U CN 202123050692 U CN202123050692 U CN 202123050692U CN 216358701 U CN216358701 U CN 216358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fixed
cover
sterilization apparatus
butt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506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俊
董晓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Jinshanbao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Jinshanba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Jinshanbao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Jinshanba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506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8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8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8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冷冻灭菌装置,涉及灭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两个固定板本体,两个所述固定板本体的相对一侧之间靠近四个拐角处均连接有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对应贯穿至两个固定板本体的顶部,四个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靠近两端边缘处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真空罩,使得将产品放置在真空罩的内部,然后在真空罩外部设置多个制冷块,使得可以对真空罩进行降温,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使得保存效果提高,解决了传统的方法大多采用高压高温进行杀菌,对于那种不受热的产品来说很容易将内部物质融化,导致产品的成分出现混乱,改变产品材料原有构造很容易将产品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冷冻灭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冷冻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灭菌是指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灭菌常用的方法有化学试剂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过滤除菌等。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培养基灭菌一般采用湿热灭菌,空气则采用过滤除菌,灭菌的彻底程度受灭菌时间与灭菌剂强度有关。微生物对灭菌剂的抵抗力取决于原始存在的群体密度、菌种或环境赋予菌种的抵抗力。灭菌是获得纯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中必需的技术。
现有的灭菌装置大多通过高压高温进行杀菌,但是这种杀菌方式对于那种不受热的产品来说很容易将内部物质融化,导致产品的成分出现混乱,改变产品材料的原有构造很容易将产品损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真空低温灭菌装置对产品进行杀保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设置真空罩,使得将产品放置在真空罩的内部,然后在真空罩外部设置多个制冷块,使得可以对真空罩进行降温,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使得保存效果提高,解决了传统的方法大多采用高压高温进行杀菌,对于那种不受热的产品来说很容易将内部物质融化,导致产品的成分出现混乱,改变产品材料原有构造很容易将产品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冷冻灭菌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本体,两个所述固定板本体的相对一侧之间靠近四个拐角处均连接有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对应贯穿至两个固定板本体的顶部,四个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靠近两端边缘处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两个所述固定板本体的相对一侧之间位于中间部位固定有真空罩,所述真空罩的外表面靠近顶部和底部边缘处均开设有环形卡槽,两个所述环形卡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环形卡块,两个所述环形卡块的一侧外表面之间固定有保温套。
优选的,所述保温套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有多个冷却块,多个所述冷却块的外表面之间套合有保温套,所述保温套的一侧固定有对接板。
优选的,所述对接板的前侧位于中间部位固定有橡胶板,所述保温套的前侧靠近另一侧边缘处开设有对接槽。
优选的,所述对接板卡合在对接槽的内部,所述对接板的前侧与保温套的前侧相齐平,所述真空罩的顶端贯穿至其中一个固定板本体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真空罩的内壁之间靠近顶部边缘处套合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顶部固定有旋钮,所述真空罩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贯穿至另一个所述固定板本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套合有锁紧套,八个所述锁紧螺母的底部均对应与两个固定板本体的顶部相贴合,所述真空罩的内壁之间固定有隔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本装置对物体进行真空冷却保存时,首先将物体放入真空罩的内部,使得物体位于隔板的顶部,然后通过旋钮将,密封塞与真空罩相密封,接着通过锁紧套与抽气机对接,将真空罩内部的空气抽走,使得真空罩内部实现真空环境,然后通过冷却块产生冷气将真空罩冷冻,使得真空罩内部的温度较低,从而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和在真空状态下,没有氧气给细菌提供生存所需,使得细菌死亡。
2、本实用新型中,在真空罩的外表面开设环形卡槽,将保温套通过环形卡块与环形卡槽相卡合,从而将保温套滑动连接在多个冷却块的外表面,最后经过对接板与对接槽的卡合将保温套套合在真空罩的外表面上,防止冷却块产生的冷气散失较快,通过两个固定板本体与连接杆的对接,并且用锁紧螺母锁紧,使得可以将两个固定板本体之间的真空罩固定,防止在使用时真空罩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真空冷冻灭菌装置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真空冷冻灭菌装置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真空冷冻灭菌装置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固定板本体;2、连接杆;3、锁紧螺母;4、旋钮;5、密封塞;6、连接管;7、锁紧套;8、真空罩;9、冷却块;10、环形卡槽;11、环形卡块;12、隔板;13、保温套;14、对接板;15、橡胶板;16、对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冷冻灭菌装置技术方案:包括两个固定板本体1,两个固定板本体1的相对一侧之间靠近四个拐角处均连接有连接杆2,四个连接杆2的两端均对应贯穿至两个固定板本体1的顶部,四个连接杆2的外表面靠近两端边缘处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3,两个固定板本体1的相对一侧之间位于中间部位固定有真空罩8,真空罩8的外表面靠近顶部和底部边缘处均开设有环形卡槽10,两个环形卡槽10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环形卡块11,两个环形卡块11的一侧外表面之间固定有保温套13。
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在使用本装置对物体进行真空冷却保存时,首先将物体放入真空罩8的内部,使得物体位于隔板12的顶部,然后通过旋钮4将,密封塞5与真空罩8相密封,接着通过锁紧套7与抽气机对接,将真空罩8内部的空气抽走,使得真空罩8内部实现真空环境,然后通过冷却块9产生冷气将真空罩8冷冻,使得真空罩8内部的温度较低,从而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和在真空状态下,没有氧气给细菌提供生存所需,使得细菌死亡,解决了传统的方法大多采用高压高温进行杀菌,对于那种不受热的产品来说很容易将内部物质融化,导致产品的成分出现混乱,改变产品材料原有构造很容易将产品损坏的问题。
实施例2,如图1-3所示,保温套13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有多个冷却块9,多个冷却块9的外表面之间套合有保温套13,保温套13的一侧固定有对接板14,对接板14的前侧位于中间部位固定有橡胶板15,保温套13的前侧靠近另一侧边缘处开设有对接槽16,对接板14卡合在对接槽16的内部,对接板14的前侧与保温套13的前侧相齐平,真空罩8的顶端贯穿至其中一个固定板本体1的顶部,真空罩8的内壁之间靠近顶部边缘处套合有密封塞5,密封塞5的顶部固定有旋钮4,真空罩8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6,连接管6的一端贯穿至另一个固定板本体1的底部,连接管6的外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套合有锁紧套7,八个锁紧螺母3的底部均对应与两个固定板本体1的顶部相贴合,真空罩8的内壁之间固定有隔板12。
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在真空罩8的外表面开设环形卡槽10,将保温套13通过环形卡块11与环形卡槽10相卡合,从而将保温套13滑动连接在多个冷却块9的外表面,最后经过对接板14与对接槽16的卡合将保温套13套合在真空罩8的外表面上,防止冷却块9产生的冷气散失较快,通过两个固定板本体1与连接杆2的对接,并且用锁紧螺母3锁紧,使得可以将两个固定板本体1之间的真空罩8固定,防止在使用时真空罩8晃动。
工作原理:将物体放入真空罩8的内部,使得物体位于隔板12的顶部,然后通过旋钮4将,密封塞5与真空罩8相密封,接着通过锁紧套7与抽气机对接,将真空罩8内部的空气抽走,使得真空罩8内部实现真空环境,然后通过冷却块9产生冷气将真空罩8冷冻,使得真空罩8内部的温度较低,从而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将保温套13通过环形卡块11与环形卡槽10相卡合,从而将保温套13滑动连接在多个冷却块9的外表面,最后经过对接板14与对接槽16的卡合将保温套13套合在真空罩8的外表面上,防止冷却块9产生的冷气散失较快。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真空冷冻灭菌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本体(1)的相对一侧之间靠近四个拐角处均连接有连接杆(2),四个所述连接杆(2)的两端均对应贯穿至两个固定板本体(1)的顶部,四个所述连接杆(2)的外表面靠近两端边缘处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3),两个所述固定板本体(1)的相对一侧之间位于中间部位固定有真空罩(8),所述真空罩(8)的外表面靠近顶部和底部边缘处均开设有环形卡槽(10),两个所述环形卡槽(10)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环形卡块(11),两个所述环形卡块(11)的一侧外表面之间固定有保温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冷冻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套(13)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有多个冷却块(9),多个所述冷却块(9)的外表面之间套合有保温套(13),所述保温套(13)的一侧固定有对接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冷冻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板(14)的前侧位于中间部位固定有橡胶板(15),所述保温套(13)的前侧靠近另一侧边缘处开设有对接槽(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冷冻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板(14)卡合在对接槽(16)的内部,所述对接板(14)的前侧与保温套(13)的前侧相齐平,所述真空罩(8)的顶端贯穿至其中一个固定板本体(1)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冷冻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罩(8)的内壁之间靠近顶部边缘处套合有密封塞(5),所述密封塞(5)的顶部固定有旋钮(4),所述真空罩(8)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的一端贯穿至另一个所述固定板本体(1)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冷冻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的外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套合有锁紧套(7),八个所述锁紧螺母(3)的底部均对应与两个固定板本体(1)的顶部相贴合,所述真空罩(8)的内壁之间固定有隔板(12)。
CN202123050692.5U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真空冷冻灭菌装置 Active CN216358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0692.5U CN216358701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真空冷冻灭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0692.5U CN216358701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真空冷冻灭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8701U true CN216358701U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91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50692.5U Active CN216358701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真空冷冻灭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8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67336B2 (en) Lyophilization
JP7110360B2 (ja) 凍結乾燥方法
JPH04222375A (ja) 腐敗性物品の冷却装置、冷却用バリア−と冷却方法
US20120165910A1 (en) Cold compress for therapeutic cooling
ES2359134T3 (es) Método y aparato para el tratamiento de alta presión de sustancias bajo condiciones de temperatura controlada.
US20080119916A1 (en) Cold Compress for Therapeutic Cooling
CN101932235B (zh) 用于冷冻、贮存和解冻生物制药材料的系统和方法
KR101834159B1 (ko) 냉동 보존 용기
CN216358701U (zh) 一种真空冷冻灭菌装置
CN214842083U (zh) 一种真空冷冻干燥设备
CN206654369U (zh) 一种医疗专用的可自动消毒的智能血液冷藏运输箱
JP2001070402A (ja) 凍結細胞解凍用バッグおよび凍結細胞解凍方法
CN215892883U (zh) 一种可注入高浓度臭氧水的注水式缓释冰袋
CN214892010U (zh) 一种冷藏箱
WO2020243791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powdere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human breast milk
KR100347185B1 (ko) 고춧가루 살균방법
DE20108553U1 (de) Mobiler, temperierbarer, ständig kühlbleibender und dadurch energieunabhängiger Kühl- bzw. Gefrierbehälter auf der Basis von eingeschweißtem Trockeneis
JP2004075583A (ja) 臓器保存装置
Heddleson et al. Injury of Salmonella species heated by microwave energy
CN215013175U (zh) 一种用于鸡肉腌制品的保鲜技术用肉制品储存盒
CN220722086U (zh) 一种益生菌短时冷藏保存盒
CN216071191U (zh) 一种可注入高浓度臭氧水的吸注两用缓释冰袋
CN214650560U (zh) 一种生物医药用低温保温箱
KR20030019500A (ko) 동결건조 꽃송이버섯(학명:Sparassis crispa)의제조방법과 그의 보존방법
JPS5823774A (ja) マイクロ波による加熱殺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