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7998U - 一种用于电信基站换热系统的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信基站换热系统的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7998U
CN216357998U CN202220016074.4U CN202220016074U CN216357998U CN 216357998 U CN216357998 U CN 216357998U CN 202220016074 U CN202220016074 U CN 202220016074U CN 216357998 U CN216357998 U CN 216357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ir
heat
condenser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160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依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Daqi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Daqi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Daqi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Daqi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160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7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7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7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信基站换热系统的冷凝器,涉及制冷技术领域,该用于电信基站换热系统的冷凝器包括外壳,外壳上设置有高效冷凝机构,高效冷凝机构包括U型环流管、导热套筒以及多个冷凝接触组件,外壳内腔中设置有用于气体流通的多个导气通道,外壳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及排气口,外壳上还设置有进水口及排水口,U型环流管安装在外壳内侧壁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相较于传统的冷凝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效的增加与热供气的热交换面积,同时能够在热空气流动的过程中,配合冷却液对热空气进行高效的动态冷却降温处理,相较于传统的冷凝器,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更佳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信基站换热系统的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电信基站换热系统的冷凝器。
背景技术
电信基站又称移动通信基站,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通信基站通过电连通进行工作,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信基站在工作的过程中,通常都需要配合相应的冷凝器对整个基站进行有效的降温,才能保证整个基站的高效稳定工作,而传统的电信基站换热系统冷凝器,热空气的换热冷凝效果较差,难以满足电信基站的正常工作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信基站换热系统的冷凝器,以解决传统的电信基站换热系统冷凝器冷凝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信基站换热系统的冷凝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高效冷凝机构,所述高效冷凝机构包括U型环流管、导热套筒以及多个冷凝接触组件,所述外壳内腔中设置有用于气体流通的多个导气通道,所述外壳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及排气口,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进水口及排水口,所述U型环流管安装在外壳内侧壁上,且所述 U型环流管的两端部分别与进水口及排水口相连,多个所述导热套筒分别固定安装在U型环流管侧壁上,且多个所述冷凝接触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多个导气通道中,且冷凝接触组件的一端部固定安装在导热套筒侧壁上,所述冷凝接触组件通过对U型环流管中温度进行传导,并通过与导气通道中热空气进行接触的方式,实现对热空气的高效冷凝。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冷凝接触组件包括多个冷凝轴,两个相邻的导热套筒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导热轴,两个所述导热轴一端部上均分别设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多个所述冷凝轴固定安装在两个固定板之间。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外壳侧壁上设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散热片。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进气口及排气口上分别设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二号阀门,所述进水口及排水口上分别设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一号阀门。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外壳一端部上设置有排液口,且所述排液口上设置有密封塞进行密封。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高效冷凝机构,整个装置进行工作时,首先将通过进水口及排水口处向U型环流管中通入环流的冷凝液,需要进行冷凝的热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到外壳之后,分别进入到多个导气通道中进行流通,U型环流管中的冷凝液进行循环流通的过程中将对外壳整个内腔温度进行降温调节,从而使多个导气通道中流通的热空气进行有效的冷凝降温,同时导热套筒将U型环流管中低温冷凝液的温度传递至冷凝接触组件上,冷凝接触组件位于导气通道中,将加大与导气通道中流动的热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导气通道中流动热空气的冷凝效率及效果,热空气冷凝之后形成液体在外壳的底端部中进行收集,部分经过冷凝之后的空气通过排气口处向外排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相较于传统的冷凝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效的增加与热供气的热交换面积,同时能够在热空气流动的过程中,配合冷却液对热空气进行高效的动态冷却降温处理,相较于传统的冷凝器,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导热套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外壳1、进气口2、排气口3、进水口4、排水口5、导气通道6、U型环流管7、导热套筒8、排液口10、密封塞11、散热片12、导热轴13、固定板14、冷凝轴15、一号阀门16、二号阀门1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信基站换热系统的冷凝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高效冷凝机构,所述高效冷凝机构包括U型环流管7、导热套筒8以及多个冷凝接触组件,所述外壳1内腔中设置有用于气体流通的多个导气通道6,所述外壳1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2及排气口3,所述外壳1上还设置有进水口4及排水口5,所述U型环流管7安装在外壳1内侧壁上,且所述U型环流管7的两端部分别与进水口4及排水口5相连,多个所述导热套筒8分别固定安装在U型环流管7侧壁上,且多个所述冷凝接触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多个导气通道 6中,且冷凝接触组件的一端部固定安装在导热套筒8侧壁上,所述冷凝接触组件通过对 U型环流管7中温度进行传导,并通过与导气通道6中热空气进行接触的方式,实现对热空气的高效冷凝;
整个装置进行工作时,首先将通过进水口4及排水口5处向U型环流管7中通入环流的冷凝液,需要进行冷凝的热空气通过进气口2进入到外壳1之后,分别进入到多个导气通道6中进行流通,U型环流管7中的冷凝液进行循环流通的过程中将对外壳1整个内腔温度进行降温调节,从而使多个导气通道6中流通的热空气进行有效的冷凝降温,同时导热套筒8将U型环流管7中低温冷凝液的温度传递至冷凝接触组件上,冷凝接触组件位于导气通道6中,将加大与导气通道6中流动的热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导气通道6中流动热空气的冷凝效率及效果,热空气冷凝之后形成液体在外壳1的底端部中进行收集,部分经过冷凝之后的空气通过排气口3处向外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冷凝接触组件包括多个冷凝轴15,两个相邻的导热套筒8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导热轴13,两个所述导热轴13一端部上均分别设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固定板14,多个所述冷凝轴15固定安装在两个固定板14 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当热空气在导气通道6中进行流通时,固定板14上的多个冷凝轴15将对热空气的热量进行有效的吸收,同时导热轴13将热量传递至导热套筒8上,U型环流管7中冷却液在流动的过程将对导热套筒8进行冷却,从而保证多个冷凝轴 15始终保持较低的温度,从而保证热空气在导气通道6中流动时,始终能够进行有效的冷却降温;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1侧壁上设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散热片1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外壳1内腔中流动的热空气将使外壳1温度升高,此时外壳1侧壁上的散热片12将对外壳1进行有效的辅助散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口2及排气口3上分别设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二号阀门17,所述进水口4及排水口5上分别设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一号阀门16;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当整个装置进行使用时,可通过控制二号阀门17来控制空气流通,同时通过一号阀门16控制U型环流管7中冷却液的流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1一端部上设置有排液口10,且所述排液口10上设置有密封塞11进行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热空气冷凝之后的冷凝水在外壳1的一端部中进行收集,可通过密封塞11打开排液口10对水体进行排放。
具体工作方式:
整个装置进行工作时,首先将通过进水口4及排水口5处向U型环流管7中通入环流的冷凝液,需要进行冷凝的热空气通过进气口2进入到外壳1之后,分别进入到多个导气通道6中进行流通,U型环流管7中的冷凝液进行循环流通的过程中将对外壳1整个内腔温度进行降温调节,从而使多个导气通道6中流通的热空气进行有效的冷凝降温,当热空气在导气通道6中进行流通时,固定板14上的多个冷凝轴15将对热空气的热量进行有效的吸收,同时导热轴13将热量传递至导热套筒8上,U型环流管7中冷却液在流动的过程将对导热套筒8进行冷却,从而保证多个冷凝轴15始终保持较低的温度,从而保证热空气在导气通道6中流动时,始终能够进行有效的冷却降温,多个冷凝轴15也将加大与导气通道6中流动的热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导气通道6中流动热空气的冷凝效率及效果,热空气冷凝之后形成液体在外壳1的底端部中进行收集,部分经过冷凝之后的空气通过排气口3处向外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用于电信基站换热系统的冷凝器,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高效冷凝机构,所述高效冷凝机构包括U型环流管、导热套筒以及多个冷凝接触组件,所述外壳内腔中设置有用于气体流通的多个导气通道,所述外壳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及排气口,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进水口及排水口,所述U型环流管安装在外壳内侧壁上,且所述U型环流管的两端部分别与进水口及排水口相连,多个所述导热套筒分别固定安装在U型环流管侧壁上,且多个所述冷凝接触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多个导气通道中,且冷凝接触组件的一端部固定安装在导热套筒侧壁上,所述冷凝接触组件通过对U型环流管中温度进行传导,并通过与导气通道中热空气进行接触的方式,实现对热空气的高效冷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信基站换热系统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接触组件包括多个冷凝轴,两个相邻的导热套筒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导热轴,两个所述导热轴一端部上均分别设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多个所述冷凝轴固定安装在两个固定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信基站换热系统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侧壁上设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散热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信基站换热系统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及排气口上分别设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二号阀门,所述进水口及排水口上分别设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一号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信基站换热系统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一端部上设置有排液口,且所述排液口上设置有密封塞进行密封。
CN202220016074.4U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用于电信基站换热系统的冷凝器 Active CN216357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16074.4U CN216357998U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用于电信基站换热系统的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16074.4U CN216357998U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用于电信基站换热系统的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7998U true CN216357998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67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16074.4U Active CN216357998U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用于电信基站换热系统的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79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57998U (zh) 一种用于电信基站换热系统的冷凝器
CN107223009B (zh) 一种电源模块及其散热系统
KR100579560B1 (ko) 열병합 시스템의 배기가스 열교환기
CN210321170U (zh) 一种磁感加热炉用水冷控制柜
CN212966082U (zh) 一种基于风冷和水冷相结合的vpx电源
CN213396660U (zh) 一种防爆水冷式热管换热器装置
CN209857420U (zh) 半导体制冷设备
CN208315709U (zh) 兼顾风冷和液冷的动力电池冷却板
CN217283201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总线网关装置
CN212992804U (zh) 一种新型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
CN214588992U (zh) 一种户用储能电池快速散热装置
CN217037819U (zh) 一种散热设备
CN220856565U (zh) 一种复合式芯片液冷散热器
CN218407740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换热机构
CN212727859U (zh) 一种支持水冷的嵌入式硬件设备散热装置
CN219045915U (zh) 一种矩形正交流冷却塔用余热回收组件
CN218214050U (zh) 一种电脑水冷散热器
CN210531324U (zh) 一种高效组合式油气冷却器
CN221023308U (zh) 一种充电站外循环散热装置
CN220287809U (zh) 一种新型半导体纯水冷却装置
CN214438909U (zh) 一种热反应装置降温结构
CN210799113U (zh) 双循环冷却系统
CN217589137U (zh) 一种移动充电装置
CN212515684U (zh) 一种水冷模组
CN213043263U (zh) 一种具有底部防潮散热功能的箱式变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