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4673U - 一种注液孔的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液孔的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4673U
CN216354673U CN202122499235.8U CN202122499235U CN216354673U CN 216354673 U CN216354673 U CN 216354673U CN 202122499235 U CN202122499235 U CN 202122499235U CN 216354673 U CN216354673 U CN 216354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t
hole
liquid injection
sealing structure
injec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992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水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enter Power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enter Power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enter Power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enter Power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992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4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4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4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液孔的密封结构,应用于方形电池,包括顶盖、铆钉、拉钉和密封圈;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方形电池的本体上;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方形电池的本体连通的注液孔;所述铆钉与所述注液孔相适配;所述拉钉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铆钉上,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顶盖与所述铆钉之间;所述铆钉上设置有与所述拉钉相适配的拉钉孔;所述拉钉孔为盲孔;所述拉钉孔的开口背离所述方形电池的本体设置。通过将拉钉孔设置为盲孔,并且将拉钉孔的开口朝外,当拉钉向外拉动并挤压铆钉将注液孔密封后,能够有效地防止方形电池的本体内的电解质溶液从拉钉孔中流出,密封的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生产加工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注液孔的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注液孔密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液孔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地,在制作过程中,锂离子/钠离子电池都需要注入电解质溶液,因此,在电池的盖板上都会设计有相应的注液孔。电解质溶液通过注液孔进入到电池内部后,需要将注液孔密封,防止电解质溶液流出。现有的锂离子/钠离子电池的注液孔密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使用胶塞塞住注液孔,然后再使用密封铝钉放置在注液孔上,最后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将注液孔密封;另一种是在注液孔内打钢珠进行密封。
一方面,由于锂电池/钠离子的生产过程必须要经过注液、高温储存、化成等工序,使得注液孔的周围会被电解质溶液污染,且基本不可能擦除干净,在激光焊接密封铝钉时,容易出现炸火、焊洞、裂纹等缺陷;若先采用激光扫描对注液孔残留的电解质溶液进行烧蚀,会在盖板表面产生一层松散的氧化层,激光焊接时一样会出现炸火、焊洞、裂纹等缺陷。另一方面,由于盖板上的注液孔很难保证是正圆,可能是椭圆,或者注液孔内存在凸起、凹槽等缺陷,因此,当钢珠打入注液孔内后,钢珠与注液孔的内壁之间会存在缝隙,不能完全密封住,会有漏液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液孔的密封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锂离子/钠离子电池的注液孔在激光焊接时会出现炸火、焊洞、裂纹等缺陷或者利用钢珠不能完全密封住,会有漏液的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液孔的密封结构,应用于方形电池,包括顶盖、铆钉、拉钉和密封圈;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方形电池的本体上;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方形电池的本体连通的注液孔;所述铆钉与所述注液孔相适配;所述拉钉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铆钉上,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顶盖与所述铆钉之间;所述铆钉上设置有与所述拉钉相适配的拉钉孔;所述拉钉孔为盲孔;所述拉钉孔的开口背离所述方形电池的本体设置。本申请将所述拉钉孔设置为盲孔,并且所述拉钉孔的开口朝外,当所述拉钉向外拉动并挤压铆钉将注液孔密封后,能够有效地防止方形电池的本体内的电解质溶液从拉钉孔中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拉钉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拉钉孔内,另一端向外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拉钉孔包括第一内腔、以及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内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拉钉包括头部、以及与所述头部连接的端部;所述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端部的直径;所述头部与所述第一内腔相适配;所述端部穿过所述第二内腔向外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与所述头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轴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注液孔远离所述方形电池的本体的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圈相适配的环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铆钉为可塑性变形的铆钉。
进一步地,所述铆钉为铝制铆钉。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为铝合金顶盖或者塑料顶盖。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电池为方形锂电池或者方形钠电池。
在本申请中,当方形电池注完电解质溶液后,将所述铆钉放置在所述注液孔上,然后利用专用工具夹住拉钉往外拉;此时,铆钉受到拉钉的挤压沿拉钉孔的轴线周向膨胀,与注液孔的孔壁紧密贴合,由于铆钉能够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将铆钉固定在注液孔上;同时,铆钉也会对密封圈施加压力,使得密封圈产生弹性形变,密封铆钉与顶盖端面之间的空隙,有效地防止了方形电池漏液。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液孔的密封结构,通过将拉钉孔设置为盲孔,并且将拉钉孔的开口朝外,当拉钉向外拉动并挤压铆钉将注液孔密封后,能够有效地防止方形电池的本体内的电解质溶液从拉钉孔中流出,密封的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生产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注液孔的密封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铆钉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拉钉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方面,由于锂电池/钠离子的生产过程必须要经过注液、高温储存、化成等工序,使得注液孔的周围会被电解质溶液污染,且基本不可能擦除干净,在激光焊接密封铝钉时,容易出现炸火、焊洞、裂纹等缺陷;若先采用激光扫描对注液孔残留的电解质溶液进行烧蚀,会在盖板表面产生一层松散的氧化层,激光焊接时一样会出现炸火、焊洞、裂纹等缺陷。另一方面,由于盖板上的注液孔很难保证是正圆,可能是椭圆,或者注液孔内存在凸起、凹槽等缺陷,因此,当钢珠打入注液孔内后,钢珠与注液孔的内壁之间会存在缝隙,不能完全密封住,会有漏液的风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注液孔的密封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注液孔的密封结构,应用于方形电池,包括顶盖1、铆钉2、拉钉3和密封圈4;所述顶盖1设置在所述方形电池的本体5上;所述顶盖1上设置有与所述方形电池的本体5连通的注液孔11;所述铆钉2与所述注液孔11相适配;所述拉钉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铆钉2上,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密封圈4设置在所述顶盖1与所述铆钉2之间;所述铆钉2上设置有与所述拉钉3相适配的拉钉孔21;所述拉钉孔21为盲孔;所述拉钉孔21的开口背离所述方形电池的本体5设置。本申请将所述拉钉孔21设置为盲孔,并且所述拉钉孔21的开口朝外,当所述拉钉3向外拉动并挤压铆钉2将注液孔11密封后,能够有效地防止方形电池的本体5内的电解质溶液从拉钉孔21中流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拉钉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拉钉孔21内,另一端向外延伸。
参照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拉钉孔21包括第一内腔211、以及与所述第一内腔211连通的第二内腔212;所述第一内腔2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内腔212的直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拉钉3包括头部31、以及与所述头部31连接的端部32;所述头部31的直径大于所述端部32的直径;所述头部31与所述第一内腔211相适配;所述端部32穿过所述第二内腔212向外延伸。在本申请中,由于拉钉3的头部31大于端部32,使得拉钉3往外拉时,会挤压所述第二内腔212,使得第二内腔212的直径增大,从而使得铆钉2向外膨胀,进而固定在注液孔11中。
再次参照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端部32与所述头部3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轴颈结构33。当拉钉3往外拉,铆钉2产生塑性变形固定在注液孔11内后,为了保证方形电池的正常使用,需要将拉钉3的端部去除,所述轴颈结构33就是为了便于利用工具将端部32与头部31分离开。
再次参照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注液孔11远离所述方形电池的本体5的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圈4相适配的环形槽1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铆钉2为可塑性变形的铆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铆钉2为铝制铆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顶盖1为铝合金顶盖或者塑料顶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形电池为方形锂电池或者方形钠电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方形电池注完电解质溶液后,将所述铆钉2放置在所述注液孔11上,然后利用专用工具夹住拉钉3往外拉;此时,铆钉2受到拉钉3的挤压沿拉钉孔21的轴线周向膨胀,与注液孔11的孔壁紧密贴合,由于铆钉2能够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将铆钉2固定在注液孔11上;同时,铆钉2也会对密封圈4施加压力,使得密封圈4产生弹性形变,密封铆钉2与顶盖1端面之间的空隙,有效地防止了方形电池漏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注液孔的密封结构,通过将拉钉孔21设置为盲孔,并且将拉钉孔21的开口朝外,当拉钉3向外拉动并挤压铆钉2将注液孔11密封后,能够有效地防止方形电池的本体5内的电解质溶液从拉钉孔21中流出,密封的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生产加工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注液孔的密封结构,应用于方形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铆钉、拉钉和密封圈;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方形电池的本体上;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方形电池的本体连通的注液孔;所述铆钉与所述注液孔相适配;所述拉钉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铆钉上,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顶盖与所述铆钉之间;所述铆钉上设置有与所述拉钉相适配的拉钉孔;所述拉钉孔为盲孔;所述拉钉孔的开口背离所述方形电池的本体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孔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钉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拉钉孔内,另一端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孔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钉孔包括第一内腔、以及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内腔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液孔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钉包括头部、以及与所述头部连接的端部;所述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端部的直径;所述头部与所述第一内腔相适配;所述端部穿过所述第二内腔向外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液孔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与所述头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轴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孔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远离所述方形电池的本体的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圈相适配的环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孔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为可塑性变形的铆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孔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为铝制铆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孔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为铝合金顶盖或者塑料顶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孔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电池为方形锂电池或者方形钠电池。
CN202122499235.8U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注液孔的密封结构 Active CN216354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9235.8U CN216354673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注液孔的密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9235.8U CN216354673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注液孔的密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4673U true CN216354673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78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99235.8U Active CN216354673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注液孔的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46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0088A1 (zh) * 2021-08-19 2023-02-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0088A1 (zh) * 2021-08-19 2023-02-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54673U (zh) 一种注液孔的密封结构
CN103062180B (zh) 具有封闭端的密封塞
CN215896640U (zh) 非焊接式盖板注液结构
EP1961056B1 (en) Prismatic battery having electrolyte injection hole with sealing property.
CN102779955A (zh) 电池
US11056742B2 (en) Housing part of a battery cell or for a battery cell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a rupture element to a housing part of a battery cell
CN210576046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容器用密封件
WO2006133617A1 (fr) Ensemble plaque de recouvrement destine a une batterie au lithium, boitier de batterie et batterie utilisant ledit ensemble
CN106450070B (zh) 注液孔密封组件以及包含该组件的动力电池
US20240039090A1 (en) Battery cap and battery
CN115332719A (zh) 顶盖组件、电池及电池的制备方法
JP3299526B2 (ja) Mg合金製ケースにおける通し孔の閉鎖構造
CN107403886B (zh) 电池顶盖
CN214411464U (zh) 一种锂电池注液孔用密封结构
US20230387521A1 (en) Cylindrical batter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6647386U (zh) 一种防漏双面拉铆钉
CN115411470A (zh) 电池注液口密封结构、密封组件及电池单体
CN114464938A (zh) 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CN218632250U (zh) 一种电池上盖组件及锂电池
JP2014143176A (ja) 封止部材キャップ、蓄電素子、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7207766A (ja) アルカリ乾電池
CN219575903U (zh) 一种动力电池密封钉结构及顶盖组件
CN220106678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及用于封装软包锂电池的封刀
CN217485582U (zh) 一种圆柱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9123447U (zh) 注液孔密封钉及焊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