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4067U - 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4067U
CN216354067U CN202121748967.XU CN202121748967U CN216354067U CN 216354067 U CN216354067 U CN 216354067U CN 202121748967 U CN202121748967 U CN 202121748967U CN 216354067 U CN216354067 U CN 216354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ing
tube
excimer lamp
pipe
inn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4896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若沙
马文杰
林君音
冯敏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unru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Kingrate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Kingrate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Kingrate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4896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4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4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4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ssels And Coating Film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Abstract

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属于紫外灯技术领域,包括外管与安装在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内管与外管间隙配合安装,所述内管两端均外翻形成外翻边,所述外管的一端设有限位区,所述内管其中一端的外翻边位于所述限位区内,通过所述限位区将所述内管其中一端的外翻边限制于所述限位区内,使得所述内管与外管相对固定且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能够实现内管与外管的间隙配合,并保证整体的稳固,以及使用的性能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紫外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
背景技术
准分子灯,是一种紫外线照射灯泡,其结构主要为两层式结构,灯泡体内充满了工作气体,当内外电极连通到高频高压电源时,灯泡内的工作气体将会被电离形成离子体,进而产生紫外线光,而且发出的紫外线光波长的范围比较窄,波长单一,发光效率较高,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
然而,目前的准分子灯毛管为了固定内管与外管,基本都采用刚性的固定连接,使得内管与外管之间进行无缝隙连接,虽然固定效果好,但是由于准分子灯的内、外管在制作和使用时,会受热膨胀、收缩,温度变化剧烈时会产生内、外管不均匀的变形,并在其结合位形成应力集中,进而导致内管或者外管或者二者的连接处出现裂纹,导致漏气,准分子腔体内的真空度被破坏,无法正常工作。虽然目前有人提出将内管与外管之间进行间隙安装,这种安装相对比较柔和,可以避免因膨胀收缩产生应力而出现裂纹,如申请号为202010922216.9 的申请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将内管和内电极密封在外管内部,其提出了内管与外管无直接的刚性连接,而可在外管内实现有限范围的滑动,可避免在制造和使用中出现应力,进而获得更稳定性能的准分子灯,但是却未指出更为精简、巧妙、具体的结构设计,以达到既要保证内管与外管的间隙配合,还要保证整体的稳固,使用的稳定性能,这并非易事。
因此,更需要在本领域深入研究,作出更为细致、实用的结构设计,才能够真正解决目前分子灯内电极的这些问题,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能够实现内管与外管的间隙配合,并保证整体的稳固,以及使用的性能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包括外管与安装在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内管与外管间隙配合安装,所述内管两端均外翻形成外翻边,所述外管的一端设有限位区,所述内管其中一端的外翻边位于所述限位区内,通过所述限位区将所述内管其中一端的外翻边限制于所述限位区内,使得所述内管与外管相对固定且间隙配合。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外管一端的边缘向内收缩形成一圈收缩端面,靠近所述收缩端面处的所述外管向内凹陷形成限位凸,所述限位凸与所述收缩端面之间形成所述限位区。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限位凸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且所述限位凸沿外管的径向分布,使得所述限位凸与所述收缩端面之间形成两个以上的限位区对内管其中一端的外翻边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远离所述限位区的所述外管一端通过夹封位进行密封,且远离所述限位区的所述内管一端的外翻边与夹封位间隙配合。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外管包括主段和分别与主段两端连接的前颈位和后颈位,所述限位区位于所述后颈位远离所述主段的一端;所述外翻边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内管两端的前翻边和后翻边,所述前翻边与紧连夹封位的前颈位的内孔间隙配合,即所述前翻边与所述夹封位间留有少量轴向间隙,所述后翻边位于所述限位区内。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内管内设有通过薄金属带环绕成螺旋状的内电极;所述内管的外壁缠绕或者电镀有金属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的轴向长度小于外管中段的长度。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外管的前颈位和后颈位的内径均小于所述外管主段的内径,所述主段的两端收缩形成收缩位,所述主段的两端通过收缩位分别与前颈位和后颈位熔接。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内管的前翻边与前颈位内孔间隙配合,通过后翻边与后颈位的限位区间隙配合,使得后翻边被限位在后颈位的限位区内。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前翻边最大处的外径略小于所述前颈位的内径,所述后翻边最大处的外径比所述主段两端收缩位的内径均小。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远离所述主段的所述后颈位的一端收缩形成小孔,所述后颈位通过小孔熔接排气管;通过所述排气管在准分子灯制造过程中可将其腔体内的空气抽出,再填充入工作气体后将其外端密封。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内管内设有通过薄金属带环绕成螺旋状的内电极;紧贴所述外管的外壁布设有螺旋状或网状的外电极;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均为石英玻璃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管两端外翻形成外翻边,外管的一端设置限位区,并使内管其中一端的外翻边位于所述限位区内,从而将所述内管其中一端的外翻边限制于所述限位区内,使得所述内管与外管相对固定,内管组件在外管内,不能滑出,而内管的另一端的外翻边与外管前颈位的内孔间隙配合,这样内管于外管不需要直接的刚性连接固定,内管的一端就可在外管内实现有限范围的滑动,准分子灯的内管和外管组件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就不会因不均匀的膨胀收缩产生应力而出现裂纹,整体结构设计精简、巧妙,保证了灯管的性能更加稳定可靠,使得准分子灯的性能更稳定、耐用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准分子灯内电极装配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内管组件装配入外管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管;101、主段;102、前颈位;103、后颈位;104、收缩位;2、内管;3、外翻边;301、前翻边;302、后翻边;4、限位区;5、收缩端面;6、限位凸;7、夹封位;8、排气管;9、内电极;10、钼片;11、外导丝;18、导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2所示,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包括外管1与安装在外管1内的内管2,所述内管2与外管1间隙配合安装,所述内管 2两端均外翻形成外翻边3,所述外管1的一端设有限位区4,所述内管2其中一端的外翻边3位于所述限位区4内,通过所述限位区4 将所述内管2其中一端的外翻边3限制于所述限位区4内,使得所述内管2与外管1相对固定且间隙配合。
通过将内管2两端外翻形成外翻边3,外管1的一端设置限位区 4,并使内管2其中一端的外翻边3位于所述限位区4内,从而将所述内管2其中一端的外翻边3限制于所述限位区4内,使得所述内管 2与外管1相对固定,内管2组件在外管1内,不能滑出,且限位区4有一定空间还能够实现内管2与外管1的间隙配合,这样内管2于外管1不需要直接的刚性连接固定,内管2的一端就可在外管1内实现有限范围的滑动,准分子灯的内管2和外管1组件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因膨胀收缩产生应力而出现裂纹,整体结构设计精简、巧妙,保证了灯管的性能更加稳定可靠,使得准分子灯的性能更稳定、耐用和安全。
如图1、2所示,所述外管1一端的边缘向内收缩形成一圈收缩端面5,靠近所述收缩端面5处的所述外管1向内凹陷形成限位凸6,所述限位凸6与所述收缩端面5之间形成所述限位区4,从而通过限位凸6和收缩端面5将内管2一端的外翻边3限制在限位区4内,将内管2固定在外管1内的同时还能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在制造和使用中出现应力时有一定的释放空间,避免应力集中而出现裂纹。
如图1、2所示,所述限位凸6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且所述限位凸6沿外管1的径向分布,使得所述限位凸6与所述收缩端面5之间形成两个以上的限位区4对内管2其中一端的外翻边3进行固定,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限位凸6形成相应数量的限位区4,使得限位凸6与收缩端面5可以更好的夹持住内管2的后翻边302,将其限制在限位区4内,定位凸最好沿着外管1的轴线对称分布,这样在轴向通过限位区4定位内管2,能够得到可靠的定位和支撑,内管2还能进行更好的固定,受力更加均匀,固定效果更佳。
如图1、2所示,远离所述限位区4的所述外管1一端通过夹封位7进行密封,且远离所述限位区4的所述内管2一端的外翻边3与紧连夹封位7的外管一端间隙配合,从而可进一步对内管2进行密封固定的同时,还能使得内管2的前翻边301能在一定范围内沿外管1 的前端滑动,可避免在制造和使用中因膨胀收缩产生应力而出现裂纹,保证了灯管的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如图1、4、5所示,所述外管1包括主段101和分别与主段101 两端连接的前颈位102和后颈位103,所述限位区4位于所述后颈位 103远离所述主段101的一端;所述外翻边3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内管 2两端的前翻边301和后翻边302,所述前翻边301与所述前颈位102的内孔间隙配合,所述后翻边302位于所述限位区4内。所述前颈位 102和后颈位103的内径均小于所述主段101的内径,所述主段101 的两端收缩形成收缩位104,所述主段101的两端通过收缩位104分别与前颈位102和后颈位103熔接,通过熔接的方式更好的进行无缝连接固定。
如图1-3所示,所述内管2的外壁缠绕或者电镀有金属导电层18,所述导电层18的轴向长度小于外管1中段的长度,通过设置一段紧贴内管2外壁的导电层18,该导电层18与内管2中的内电极9在工作过程中形成较低的容抗,使得在工作过程中形成内管2外壁的导电层18对外管1的外导丝11之间的放电,而不会由内管2的内电极9 绕过未封闭的内管2两端对外管1的外导丝11放电,使准分子灯的工作放电能正常进行。
如图1、2所示,所述内管2通过前翻边301与前颈位102的内孔间隙配合,后翻边302被限位在后颈位103的限位区4内,从而实现整体相对固定,内管2组件在外管1内不会滑出、脱落的同时,保证了轴向上由外管1上限位区4对内管2的后翻边302进行定位,径向由内管2的前翻边301和后翻边302分别支撑在外管1的前颈位 102与后颈位103的内壁上,也能得到可靠的径向定位于支撑,从而将整体稳固定位支撑,且存在一定的间隙空间,给内管2的膨胀收缩留出一些空间,避免了因膨胀收缩等而出现变形挤压,产生裂纹,而造成准分子灯工作腔体内的真空度被破坏而无法正常工作。
如图1、2所示,所述前翻边301最大处的外径小于位于所述前颈位102的内径,所述后翻边302最大处的外径比所述主段101两端收缩位104的内径均小,从而方便将后翻边302从前颈位102送入到后颈位103处。远离所述主段101的所述后颈位103的一端收缩形成小孔,所述后颈位103通过小孔熔接排气管8,方便排气注气;所述排气管8的外端密封,抽真空并注气后可方便密封。
如图1、2、3所示,所述内管2内设有通过薄金属带环绕成螺旋状的内电极9,所述内电极9可通过外导丝11延伸穿出夹封位7外,所述内电极9与外导丝11之间设有钼片10,紧贴所述外管1的外壁布设有螺旋状或网状的外电极;所述内管2和所述外管1均为石英玻璃管,结实、耐用。
将本实用新型准分子灯毛管的外管1的外壁布设有螺旋状或网状的外电极,再装灯头后,即可制作出准分子灯,接通高频高压电源后即可工作、使用。本实用新型准分子灯毛管结构设计精巧、结构精简,制作成本低,装配和使用过程中更稳定,耐用,适合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包括外管与安装在外管内的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与外管间隙配合安装,所述内管两端均外翻形成外翻边,所述外管的一端设有限位区,所述内管其中一端的外翻边位于所述限位区内,通过所述限位区将所述内管其中一端的外翻边限制于所述限位区内,使得所述内管与外管相对固定且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一端的边缘向内收缩形成一圈收缩端面,靠近所述收缩端面处的所述外管向内凹陷形成限位凸,所述限位凸与所述收缩端面之间形成所述限位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且所述限位凸沿外管的径向分布,使得所述限位凸与所述收缩端面之间形成两个以上的限位区对内管其中一端的外翻边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限位区的所述外管一端通过夹封位进行密封,且远离所述限位区的所述内管一端的外翻边与紧连夹封位的外管一端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包括主段和分别与主段两端连接的前颈位和后颈位,所述限位区位于所述后颈位远离所述主段的一端;所述外翻边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内管两端的前翻边和后翻边,所述前翻边与紧连夹封位的前颈位的内孔间隙配合,所述后翻边位于所述限位区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外壁缠绕或者电镀有金属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的轴向长度小于外管中段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颈位和后颈位的内径均小于所述主段的内径,所述主段的两端收缩形成收缩位,所述主段的两端通过收缩位分别与前颈位和后颈位熔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通过前翻边与前颈位的内孔间隙配合,后翻边被限位在后颈位的限位区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翻边最大处的外径小于位于所述前颈位的内径,所述后翻边最大处的外径比所述主段两端收缩位的内径均小;远离所述主段的所述后颈位的一端收缩形成小孔,所述后颈位通过小孔熔接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外端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内设有通过薄金属带环绕成螺旋状的内电极;紧贴所述外管的外壁布设有螺旋状或网状的外电极;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均为石英玻璃管。
CN202121748967.XU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 Active CN216354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8967.XU CN216354067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8967.XU CN216354067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4067U true CN216354067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60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48967.XU Active CN216354067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40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522372A (ja) 高圧放電ランプ
WO2001071768A1 (fr) Lampe a decharge
CN204668710U (zh) 一种新结构的二氧化碳激光管
CN216354067U (zh) 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
US6790115B2 (en) Arc tube for discharge lamp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5206501A (zh) 带有改进的放电容器的放电灯
CN110854004B (zh) 一种短弧汞灯及短弧汞灯分段收缩封接方法
JP3475815B2 (ja) ショートアーク型放電ランプ
CN104868348A (zh) 一种新结构的二氧化碳激光管
US6359376B1 (en) Fluorescent lamp having asymmetric electrodes inside the discharge tube
CN212032987U (zh) 一种低气压汞蒸汽放电灯
US9190259B2 (en) Discharge lamp and discharge lamp apparatus
CN113488361A (zh) 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2315080A (zh) 辅助汞齐的定位
JP2010033864A (ja) 高圧放電ランプ
TWI451470B (zh) 短弧型放電燈之密封部構造
WO2019205386A1 (zh) 金卤灯及其制造方法
CN212750806U (zh) 一种准分子灯
CN112071739B (zh) 一种准分子灯和准分子灯的制造方法
CN104576293B (zh) 双端型短弧闪光灯
KR101292119B1 (ko) 형광 램프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로 제조된 형광 램프
CN216528748U (zh) 一种准分子灯
JP4878984B2 (ja) 放電ランプおよび放電ランプの製造方法
JPH08236087A (ja) 三重管ランプ
JPH10308174A (ja) 省電力型放電灯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000 6 / 10, jiebei Road, Nanhai national eco industrial demonstration park, Danzao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Junru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000 6 / 10, jiebei Road, Nanhai national eco industrial demonstration park, Danzao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KINGRATE LIGHTING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