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1526U - 一种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1526U
CN216351526U CN202123062008.5U CN202123062008U CN216351526U CN 216351526 U CN216351526 U CN 216351526U CN 202123062008 U CN202123062008 U CN 202123062008U CN 216351526 U CN216351526 U CN 216351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pipeline
steering mechanism
endoscope
guid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620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文富
蒙均
梁耀
邓斌
张广平
黎文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e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e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e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e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620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1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1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1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包括管线组件、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电动动力机构、转向机构和调节固定组件,所述电动动力机构与转向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管线组件内设有信号线和调节导丝,所述管线组件一端设有探头,所述调节导丝一端与探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调节固定组件与转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信号线一端与探头固定连接,远离探头一端连接外部显示设备;通过电动动力机构带动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带动调节导丝调节内窥镜探头角度;通过电动动力机构代替传统的手动摇杆机构,实现对管线较长,阻力大的内窥进行调节;通过设置调节固定组件,可以在对内窥镜探头调节后再进行微调,提高前端探头调节的精准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内窥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内窥镜是通过手柄上的摇杆摇摆直接牵引导丝,然后使得插入管前端弯曲收缩而实现弯曲的调整探头方向,这样的结构只适合短距离管线操作,当管线达到10米或更长长度时,由于管线内部导丝与导丝护管有摩擦阻力,加上导丝本身的延展性,距离越长,阻力越大,摇杆需要更大的动力以及更大的摆动角度,目前的结构无法达到要求;传统的内窥镜探头在调节后不能再进一步的进行微调,弯曲角度和准确度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通过电动动力机构驱动后,传统摇杆作用力只需要通过触发开关,从而控制转向机构带动调节导丝调节前端探头弯曲角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1包括管线组件、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电动动力机构、转向机构和调节固定组件,所述电动动力机构与转向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管线组件内设有信号线和调节导丝,所述管线组件远离调节固定件组件一端设有探头,所述调节导丝一端与探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调节固定组件与转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信号线一端与探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部显示设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固定组件包括调节固定板和调节弹簧管,所述调节弹簧管底端与调节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导丝穿过调节弹簧管并与调节弹簧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固定组件上还设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穿过调节固定板并与调节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弹簧管靠近调节固定板一端部分套入调节螺母内并与调节螺母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动力机构和转向机构为两组,所述电动动力机构与转向机构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向机构包过第一转向机构和第二转向机构,每一组转向机构与两根调节导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机构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向机构下端并靠近调节固定组件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内窥镜还包括导丝限位装置,所属导丝限位装置固定在第二转向机构上方与第一转向机构平行,所述与第一转向机构连接的导丝限位装置通过支撑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导丝穿过导丝限位装置与第一转向机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窥镜的管线组件靠近转向机构一端底部设置有分线部;所述分线部开设有多个分线孔,所述调节导丝穿过对应的分线孔与转向机构连接,所述信号线从对应的分线孔穿出。
进一步的,所述管线组件外设有管线防护层,所述管线防护层套设在所述管线组件外与管线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管线防护层包括第一管线防护层,第二管线防护层和第三管线防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管线防护层通过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卡接固定,所述第三管线防护层外设有管线锁紧防护螺母,所述管线锁紧防护螺母与所述机壳锁紧外螺母螺纹连接锁紧第三管线防护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动动力机构带动转向机构调节内窥镜探头角度,代替传统的手动摇杆机构,实现对管线较长,阻力大的内窥进行调节;通过设置调节固定组件,可以在对内窥镜探头调节后再进行微调,提高前端探头需求的弯曲角度和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管线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调节固定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动力机构、2转向机构、3调节固定组件、31调节固定板、301调节弹簧、4调节导丝、5锁紧机构、501机壳锁紧内螺母、502机壳锁紧外螺母、503管线锁紧防护螺母、6管线防护层、61第一管线防护层、62第二管线防护层、63第三管线防护层7管线、8信号线、9调节螺母、10导丝限位装置、11固定板、12探头、13分线部、141第一卡口142第二卡口、15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管线组件7、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上固定设置有电动动力机构1、转向机构2和调节固定组件3,所述电动动力机构1与转向机构2传动连接;所述管线组件7内设有信号线8和调节导丝4,所述管线组件7远离调节固定件组件3一端设有探头12,所述调节导丝4一端与探头12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调节固定组件3与转向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信号线8一端与探头12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外部显示设备。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管线7伸入需要需要检测的环境中,管线7顶端的探头12将拍摄的画面通过信号线8传输至外部的显示设备,需要对检测环境周围其他方向进行检测时,需要调整探头12的角度和方向,通过电动动力机构1带动转动机构2旋转,由于转动机构2与调节导丝4一端固定连接,探头12与调节导丝4另一端固定连接,当转向机构2旋转时,调节导丝4被拉紧,从而拉动探头12向拉紧的方向弯曲,通过电动动力机构1带动转向机构2调节内窥镜探头12角度,代替传统的手动摇杆机构,实现对管线较长,阻力大的内窥进行调节,实践中电动动力机构常采用电动机,电动动力机构上设有开头按钮,通过开关按钮启动电动动力机构调节探头12的弯曲方向;同时调节固定导丝4穿过了调节固定组件3,在转向机构2对探头12的方向调整了之后,再手动调节调节固定组件3对调节固定导丝4的松紧进行微调从而实现对探头角度的微调,可以更精准的提高前端探头12需求的弯曲角度,提高效率。
优选的,所述调节固定组件3包括调节固定板31和调节弹簧管301,所述调节导丝4穿过调节弹簧管301并与调节弹簧管30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弹簧管301底端与调节固定板31固定连接;前端探头12弯曲需要通过调节导丝4拉扯,导丝的拉扯行程决定前端探头12弯曲角度大小,导丝拉扯过程中调节弹簧管301被压缩,当调节弹簧管301压缩至最大限度时,调节导丝4无法继续被拉紧,从而实现了对调节导丝4的拉扯行程进行限制,实现了对探头12弯曲度的限位,调节弹簧管301的限位松紧影响调节导丝拉扯行程,可以控制前端探头12的弯曲角度大小范围。
优选的,所述调节固定组件3上还设有调节螺母9,所述调节螺母9穿过调节固定板31并与调节固定板31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弹簧管301靠近调节固定板31一端部分套入调节螺母9内并与调节螺母9固定连接;当整个内窥镜机构安装完成后,调节弹簧管301与调节固定板31由于加工误差,安装误差导致产生间隙,间隙会影响导丝拉扯行程,从而会影响探头12弯曲的精准对,当旋转机构调节固定后,再通过扭动调节螺母9前后旋转可对调节弹簧管31松紧调节,达到对前端探头12需求的弯曲角度进行微调的效果,提高调节效率和调节的精准度。
优选的,所述电动动力机构1和转向机构2为两组,电动动力机构1与转向机构2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向机构2包过第一转向机构和第二转向机构,每一组转向机构2与两根调节导丝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机构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向机构下端靠近调节固定组件3一端。每一转向机构在沿着一个方向转动的过程中,连接于每一组转向机构2的调节导丝4中的一根被拉紧,另一根被释放,这样可以通过转向机构2沿着两个方向的往复运动对探头实现两个方向的调节,同时当两个转向机构向同一方转动,探头12被转动方向的两根调节导丝4拉紧,转动更轻松实现。
优选的,所述内窥镜还包括导丝限位装置10,所属导丝限位装置10固定在第二转向机构22上方与第一转向机构21平行,所述导丝限位装置10通过支撑件与固定板11固定连接,所述与第一转向机构连接的调节导丝4穿过导丝限位装置10与第一转向机构固定连接,实践中穿过导丝限位装置10的调节导丝4为两根;当两个转向机构同时运行时,第一转向机构21转动,有一个方向的调节导丝4是拉紧状态,另一个调节导丝4处于松弛状态,这时松弛状态的调节导丝会下垂到第二转向机构22转盘内,会产生干涉,增加导丝限位装置10防止松弛的调节导丝4下垂到第二转向机构内,可避免调节探头12过程中发生风险。
优选的,所述内窥镜的管线组件7靠近转向机构2一端底部固定设置有分线部13,所述分线部13开设有多个分线孔,所述调节导丝4穿过对应的分线孔再穿过调节固定组件3与转向机构2连接,所述信号线8穿过对应分线孔与外部显示装置连接。通过设置分线部13和分线部13上的分线孔,所述管线组件7内部的调节导丝4和信号新8穿过分线空分开,可以避免了调节导丝4和信号线8之间互相缠绕或摩擦影响调节探头12的操作。
优选的,所述内窥镜还包括锁紧机构5,所述锁紧机构通过机壳锁紧内螺母501和机壳锁紧外螺母502通过螺纹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管线组件靠近转向机构一端的外部。机壳锁紧内螺母501作为机壳锁紧外螺母502以及管线组件7之间的转接固定件,使管线组件7更好的与机壳锁紧外螺母502完成固定,形成一体,更有利于管线组件7与内窥镜整机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管线组件7外设有管线防护层6,所述管线防护层6套设在所述管线组件7外与管线组件7固定连接。第一管线防护层6可以保护管线组件7在工作时避免破损或断裂,通常第一管线防护层6通过胶水固定在管线组件7外侧,通常第一管线防护层6为柔性塑胶材料,方便管线组件7深入各种复杂的待检测环境中,也方便收纳。
优选的,所述管线防护层包括第一管线防护层61,第二管线防护层62和第三管线防护层63。多层管线防护层可以更好的保护管线组件7,实践中第二管线防护层62套设在第一管线防护层61外,第三管线防护层63套设在第二管线防护层62外。
优选的,所述第三管线防护层通过第一卡口141和第二卡口142卡接固定后,所述第三管线防护层外设有管线锁紧防护螺母503,所述管线锁紧防护螺母503与所述机壳锁紧外螺母502螺纹连接锁紧第三管线防护层63,进而能同时锁紧第二管线防护层62和第一管线防护层61与管线组件7为一体说;第三管线防护层63通过第一卡接口141和第二卡接口142卡接固定,再使用管线锁紧防护螺母503与机壳锁紧外螺母502螺纹连接的方式配合锁紧,同时拆装方便,快捷,安装稳定;通常第三管线防护层63优选为硬质塑胶材料,在工作时装上第三管线防护层63可以方便使用者手持在第三管线防护层63外操作,不使用时可以拆掉第三管线防护层63,对管线组件进行收纳。
本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线组件、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电动动力机构、转向机构和调节固定组件,所述电动动力机构与转向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管线组件内设有信号线和调节导丝,所述管线组件远离调节固定件组件一端设有探头,所述调节导丝一端与探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调节固定组件与转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信号线一端与探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部显示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固定组件包括调节固定板和调节弹簧管,所述调节弹簧管底端与调节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导丝穿过调节弹簧管并与调节弹簧管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固定组件上还设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穿过调节固定板并与调节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弹簧管靠近调节固定板一端部分套入调节螺母内并与调节螺母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动力机构和转向机构为两组,所述电动动力机构与转向机构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向机构包过第一转向机构和第二转向机构,每一组转向机构与两根调节导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机构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向机构下端并靠近调节固定组件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还包括导丝限位装置,所属导丝限位装置固定在第二转向机构上方与第一转向机构平行,所述导丝限位装置通过支撑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与第一转向机构连接的调节导丝穿过导丝限位装置与第一转向机构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的管线组件靠近转向机构一端底部设置有分线部;所述分线部开设有多个分线孔,所述调节导丝穿过对应的分线孔与转向机构连接,所述信号线从对应的分线孔穿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通过机壳锁紧内螺母和机壳锁紧外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管线组件靠近转向机构一端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组件外设有管线防护层,所述管线防护层套设在所述管线组件外与管线组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防护层包括第一管线防护层,第二管线防护层和第三管线防护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线防护层通过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卡接固定,所述第三管线防护层外设有管线锁紧防护螺母,所述管线锁紧防护螺母与所述机壳锁紧外螺母螺纹连接锁紧第三管线防护层。
CN202123062008.5U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 Active CN216351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2008.5U CN216351526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2008.5U CN216351526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1526U true CN216351526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61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62008.5U Active CN216351526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1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4680B (zh) 多股导线对接夹紧工具以及导线对接夹紧套件
CN103825227B (zh) 改进型全自动穿线器
CN209242381U (zh) 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布放缆轴
CN216351526U (zh) 一种电动控制转向机构的内窥镜
CN105563478B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远程传动系统
CN109279455A (zh) 一种系留无人机的线路支撑结构
CN108811757A (zh) 旋摘充电式高空水果采摘器
CN104677607A (zh) 一种弹簧形变性能测试装置
CN110763560B (zh) 一种光纤通讯电缆生产用检测装置
CN110361567A (zh) 一种试验引线自动收放的接线钳
CN206409817U (zh) 一种竖井及管道检测机器人
CN113852009B (zh) 一种供电所电力抢修中专业的快速紧线装置
US10961080B1 (en) Hose or cable reel winder
KR20090107361A (ko) 배관 내부 검사 장치
CN108673117A (zh) 一种智能化电子抓取装置
CN216214764U (zh) 一种用于电脑剥线机上的送线测长装置
CN112363033B (zh) 一种多旋翼用输电线路绝缘子测零值装置
CN206908193U (zh) 一种高压带电紧线保护器
CN209562024U (zh) 一种便捷式墙面穿线工具
CN103412390A (zh) 一种可变光阑孔径反馈装置
CN203845574U (zh) 光纤绕圈机的绕线机构
CN114590635A (zh) 一种输电线路铺设用放线装置
CN220568949U (zh) 一种生命探测仪探杆
CN207458758U (zh) 一种环形线圈绕线机
JP2011173206A (ja) ステープル打込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