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7948U - 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47948U
CN216347948U CN202122826248.1U CN202122826248U CN216347948U CN 216347948 U CN216347948 U CN 216347948U CN 202122826248 U CN202122826248 U CN 202122826248U CN 216347948 U CN216347948 U CN 216347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flue gas
integral structure
equipment shell
was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262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威
何紫璇
赵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28262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47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47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47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包括设备壳体,其设备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控组件,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除湿器和过滤箱,且除湿器和过滤箱均与设备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设备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道,且进气管道与抽风机连接为一体结构;滤网,其滤网设置在过滤箱的内部,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设置有三通连接件,所述除湿器与三通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回收管道;排气管道,其排气管道设置在设备壳体的另一侧,且排气管道与除湿器连接为一体结构。其实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切换余热再利用方式,将余热进行最大限度地进行利用,可以减少热量的流失,热量利用率大大增加。

Description

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耦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耦合是指能量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的过程,太阳能耦合则是指借助太阳能将空气升温,将高温的空气注入到干燥机构中对物料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后的烟气还是含有大量的热量,直接将烟气排放,导致排出的烟气热量利用率下降,使得热量大量浪费,能源利用率效果不佳。
目前,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一般都是将烟气回收处理再将其二次使用到太阳能耦合作业,余热再利用方式较为单一,且该方式在余热回收过程中烟气热量流失较大,余热再利用效率下降,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需要一种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解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实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切换余热再利用方式,将余热进行最大限度地进行利用,可以减少热量的流失,热量利用率大大增加。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包括:设备壳体,其设备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控组件,且电控组件与设备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除湿器和过滤箱,且除湿器和过滤箱均与设备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设备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抽风机,且抽风机与设备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抽风机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道,且进气管道与抽风机连接为一体结构;
滤网,其滤网设置在过滤箱的内部,且滤网与过滤箱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设置有三通连接件,且三通连接件与过滤箱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除湿器与三通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回收管道,且回收管道的两端分别与除湿器和三通连接件连接为一体结构;
排气管道,其排气管道设置在设备壳体的另一侧,且排气管道与除湿器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盘,且连接法兰盘与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均连接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保温水箱,且保温水箱与设备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保温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道,且换热管道在保温水箱的内部呈环形设置,所述换热管道的两端分别与除湿器和三通连接件连接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三通连接件与换热管道和回收管道的接触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且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与三通连接件连接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排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且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排气管道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一端延伸至排气管道的内部。
优选的是,所述设备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组件,所述抽风机的一侧设置有加水管道,且排水组件和加水管道均与设备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排水组件和加水管道的一端均延伸至保温水箱的内部,且排水组件和加水管道与保温水箱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保温水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且第二温度传感器与保温水箱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垫,且保温垫与设备壳体的内壁贴合连接,所述回收管道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套,且保温套与回收管道连接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设备壳体的上方设置有盖板,且盖板与设备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设备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减振底座,且减振底座与设备壳体通过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中,通过抽风机、除湿器、过滤箱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在抽风机的作用下将烟气抽取回收,借助过滤箱可以对抽取的烟气进行过滤,将烟气中的烟尘分离去除,除湿器可以对烟气进行除湿,使得回收的烟气保持干燥,第一温度传感器可以对回收排放的烟气温度进行测量,控制烟气余热再利用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中,通过保温水箱、换热管道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借助换热管道可以将烟气的热量与水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利用烟气热量来加热水体,可以使用另一种方式实现烟气余热再利用,借助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对保温水箱中的水体温度进行测量,实时获知水温,从而避免水温过高造成烫伤。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图2的A区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3所示,一种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包括:设备壳体1,其设备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电控组件4,且电控组件4与设备壳体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设备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除湿器12和过滤箱17,且除湿器12和过滤箱17均与设备壳体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设备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抽风机6,且抽风机6与设备壳体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抽风机6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道7,且进气管道7与抽风机6连接为一体结构;
滤网18,其滤网18设置在过滤箱17的内部,且滤网18与过滤箱17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过滤箱17的一侧设置有三通连接件19,且三通连接件19与过滤箱17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除湿器12与三通连接件19之间设置有回收管道13,且回收管道13的两端分别与除湿器12和三通连接件19连接为一体结构;
排气管道10,其排气管道10设置在设备壳体1的另一侧,且排气管道10与除湿器12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进气管道7和排气管道10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盘8,且连接法兰盘8与进气管道7和排气管道10均连接为一体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在抽风机的作用下可以将烟气经进气管道抽取注入到过滤箱中,借助滤网对抽取的烟气进行过滤,将烟尘分离去除,再经回收管道流入到除湿器中对烟气进行干燥处理,保持回收烟气的干燥度,再从排气管道将处理后的烟气排出进行再利用。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设备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保温水箱14,且保温水箱14与设备壳体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保温水箱14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道15,且换热管道1在保温水箱14的内部呈环形设置,所述换热管道15的两端分别与除湿器12和三通连接件19连接为一体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借助换热管道可以实现烟气与水体之间的热量交换,利用烟气的热量来对水体进行升温,将冷水转变为热水进行使用,以另一种方式来实现烟气余热再利用。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三通连接件19与换热管道15和回收管道13的接触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0和第二电磁阀22,且第一电磁阀20和第二电磁阀22与三通连接件19连接为一体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可以调节烟气的流通路径,从而切换烟气余热再利用的方式,可以满足不同使用需求。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排气管道10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1,且第一温度传感器11与排气管道10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1的一端延伸至排气管道10的内部。
在上述方案中,借助第一温度传感器可以对排气管道中的烟气温度进行测量,从而便于控制烟气余热的再利用效率。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设备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组件3,所述抽风机6的一侧设置有加水管道9,且排水组件3和加水管道9均与设备壳体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排水组件3和加水管道9的一端均延伸至保温水箱14的内部,且排水组件3和加水管道9与保温水箱14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保温水箱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6,且第二温度传感器16与保温水箱14通过螺钉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借助排水组件可以将热水排出,加水管道可以向保温水箱中加水,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对保温水箱中水体的温度进行测量,实时获知水温,避免水温过高造成烫伤。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设备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垫23,且保温垫23与设备壳体1的内壁贴合连接,所述回收管道13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套21,且保温套21与回收管道13连接为一体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借助保温套和保温垫可以减低热量的流失效率,减少热量的流失,间接的确保了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的保温性能。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设备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盖板5,且盖板5与设备壳体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设备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减振底座2,且减振底座2与设备壳体1通过螺钉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盖板可以拆卸便于对设备进行清理,借助减振底座可以将设备上的振动作用进行缓冲,确保了设备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所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壳体,其设备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控组件,且电控组件与设备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除湿器和过滤箱,且除湿器和过滤箱均与设备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设备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抽风机,且抽风机与设备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抽风机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道,且进气管道与抽风机连接为一体结构;
滤网,其滤网设置在过滤箱的内部,且滤网与过滤箱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设置有三通连接件,且三通连接件与过滤箱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除湿器与三通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回收管道,且回收管道的两端分别与除湿器和三通连接件连接为一体结构;
排气管道,其排气管道设置在设备壳体的另一侧,且排气管道与除湿器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盘,且连接法兰盘与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均连接为一体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保温水箱,且保温水箱与设备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保温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道,且换热管道在保温水箱的内部呈环形设置,所述换热管道的两端分别与除湿器和三通连接件连接为一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连接件与换热管道和回收管道的接触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且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与三通连接件连接为一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且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排气管道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一端延伸至排气管道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组件,所述抽风机的一侧设置有加水管道,且排水组件和加水管道均与设备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排水组件和加水管道的一端均延伸至保温水箱的内部,且排水组件和加水管道与保温水箱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保温水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且第二温度传感器与保温水箱通过螺钉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垫,且保温垫与设备壳体的内壁贴合连接,所述回收管道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套,且保温套与回收管道连接为一体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的上方设置有盖板,且盖板与设备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设备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减振底座,且减振底座与设备壳体通过螺钉连接。
CN202122826248.1U 2021-11-18 2021-11-18 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 Active CN216347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6248.1U CN216347948U (zh) 2021-11-18 2021-11-18 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6248.1U CN216347948U (zh) 2021-11-18 2021-11-18 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47948U true CN216347948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50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26248.1U Active CN216347948U (zh) 2021-11-18 2021-11-18 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479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35731U (zh) 一种模具烘干房
CN216347948U (zh) 太阳能耦合烟气余热再利用设备
CN107976017A (zh) 一种具有空气预热与回热功能的太阳能烘干房
CN205784494U (zh) 一种干燥机废气中废热回收系统
CN209643112U (zh) 一种防潮控制柜
CN208952105U (zh) 一种火化机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7894142U (zh) 锂离子电池粉料高温真空干燥设备
CN207936038U (zh) 一种多联体蒸汽发生装置
CN207922444U (zh) 一种节能型全新风空调装置
CN206974214U (zh) 一种炭黑反应炉蒸汽式余热利用装置
CN216223361U (zh) 一种防结露布袋除尘器
CN208059595U (zh) 一种氮化炉的热量回收装置
CN212741374U (zh) 一种电热恒温培养箱
CN206191554U (zh) 含汽化烟道的余热锅炉
CN214501288U (zh) 风水一体锅炉余热回收器
CN203798086U (zh) 一种干燥装置及加热管
CN203818440U (zh) 注塑机的余热回收系统
CN206113609U (zh) 烘干机余热回收装置
CN219211006U (zh) 塑料薄片清洁干燥装置
CN206191555U (zh) 余热锅炉系统
CN212030056U (zh) 一种冷凝增热粮食烘干基础试验装置
CN209326104U (zh) 一种固体电蓄热装置
CN214371626U (zh) 一种基于热风管的加热装置
CN220352420U (zh) 一种牛仔布定型装置
CN218295779U (zh) 一种电除尘器用灰斗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