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7033U - 管翅单体、换热器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管翅单体、换热器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47033U
CN216347033U CN202122734731.7U CN202122734731U CN216347033U CN 216347033 U CN216347033 U CN 216347033U CN 202122734731 U CN202122734731 U CN 202122734731U CN 216347033 U CN216347033 U CN 216347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channel
channel
channels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347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田贤一
坂内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347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47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47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47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翅单体、换热器和空调器,管翅单体包括本体,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沿本体的厚度方向贯通的进口孔和出口孔,进口孔的内表面形成有多个冷媒入口,出口孔的内表面形成有多个冷媒出口,本体内限定出多个换热通道,多个换热通道沿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换热通道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每个换热通道的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连通,多个换热通道中的至少两个的横截面积不等,且至少两个换热通道中的、位于上游的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位于下游的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本体的宽度方向与气流方向平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翅单体,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

Description

管翅单体、换热器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翅单体、换热器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换热器在换热过程中,第一换热介质(例如,空气等)沿设定方向流动,以依次与换热器的多个换热通道内的第二换热介质(例如,水、或冷媒等)进行换热;然而,在设定方向上,位于上游的换热通道内的第二换热介质与第一换热介质的温差较大,位于下游的换热通道内的第二换热介质与第一换热介质的温差较小,导致位于下游的换热通道的换热量较低,使得整个换热器的换热量分布不均。
而且,当第二换热介质采用冷媒时,位于上游的换热通道内的冷媒会迅速气化,位于下游的换热通道内的冷媒的换热量较少,使得换热通道内的冷媒会以两相状态流出,而气化的冷媒无法充分换热、使得换热量降低,导致换热器的换热量明显降低,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翅单体,所述管翅单体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管翅单体的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热器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管翅单体,所述管翅单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沿所述本体的厚度方向贯通的进口孔和出口孔,所述进口孔的内表面形成有多个冷媒入口,所述出口孔的内表面形成有多个冷媒出口,所述本体内限定出多个换热通道,多个所述换热通道沿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换热通道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每个所述换热通道的在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媒入口和所述冷媒出口连通,多个所述换热通道中的至少两个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不等,且所述至少两个换热通道中的、位于上游的所述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位于下游的所述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与气流方向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翅单体,通过设置多个换热通道中的至少两个的横截面积不等,且上述至少两个换热通道中的、位于上游的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位于下游的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可以抑制上游换热通道内冷媒的气化,同时抑制下游换热通道内的冷媒流量,以减小管翅单体的多个换热通道从冷媒入口到冷媒出口的焓变差异,便于保证多个换热通道的冷媒入口到冷媒出口的焓变更加均匀,以提升管翅单体的换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沿所述气流方向依次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通道为n个,在所述气流方向上,前N个所述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其余所述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N、n均为正整数,且1≤N<n,前N个所述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相等;和/或,其余所述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形成为板状结构,所述换热通道的部分外周壁凸出所述本体的外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换热通道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中心轴线均位于所述本体的厚度中心面上;或者,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中心轴线朝向所述本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偏离所述本体的厚度中心面,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中心轴线朝向所述本体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偏离所述本体的厚度中心面,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通道沿所述宽度方向一一交替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均形成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对设置以共同限定出所述换热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形成有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二板体形成有第二凹槽,每个所述换热通道由所述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二凹槽参与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具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二板体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具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共同限定出所述换热通道,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槽口和所述第二槽口正对设置或错位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多个管翅单体,所述管翅单体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管翅单体,多个所述管翅单体沿所述管翅单体的厚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以使多个所述本体的所述进口孔拼接形成进口通道,且多个所述本体的所述出口孔拼接形成出口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通过采用上述的管翅单体,可以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口通道和/或所述出口通道中的至少一个为多个,多个所述进口通道串联或并联设置,多个所述出口通道串联或并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采用上述的换热器,可以提升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管翅单体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管翅单体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管翅单体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管翅单体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圈示的B部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管翅单体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管翅单体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管翅单体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管翅单体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管翅单体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管翅单体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气流方向。
附图标记:
换热器200、
管翅单体100、进口通道100a、出口通道100b、
本体1、进口孔1a、出口孔1b、换热通道10、冷媒入口R1、冷媒出口R2、
第一换热通道10a、第二换热通道10b、
第一板体11、第一凹槽11a、第一槽口11b、
第二板体12、第二凹槽12a、第二槽口12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翅单体100。
如图1-图3所示,管翅单体100包括本体1,本体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贯通的进口孔1a和出口孔1b,则进口孔1a可以位于本体1的长度一端,出口孔1b可以位于本体1的长度另一端,进口孔1a和出风口1b均沿本体1的厚度方向贯穿本体1,进口孔1a的内表面形成有多个冷媒入口R1,出口孔1b的内表面形成有多个冷媒出口R2;本体1内限定出多个换热通道10,多个换热通道10沿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换热通道10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每个换热通道10的在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冷媒入口R1和冷媒出口R2连通,则换热通道10的在本体1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冷媒入口R1与进口孔1a连通,换热通道10的在本体1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通过冷媒出口R2与出口孔1b连通,则流至进口孔1a的冷媒可以自冷媒入口R1流至换热通道10内进行换热,并通过冷媒出口R2流至出口孔1b。
如图1-图3所示,多个换热通道10中的至少两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不等,也就是说,多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不完全相等,或者说,多个换热通道10中的至少一个的横截面积与其余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不等;而且,上述至少两个换热通道10中、位于气流上游的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大于位于气流下游的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本体1的宽度方向与气流方向平行,则对于上述至少两个换热通道10而言,气流在流动过程中先与横截面积较大的换热通道10换热、再与横截面积较小的换热,在气流方向上,相邻两个换热通道10中、位于上游的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位于下游的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也就是说,对于多个换热通道10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换热通道10而言,位于气流上游的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要么大于位于气流下游的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要么等于位于气流下游的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气流方向与本体1的宽度方向平行,可以包括:气流方向与本体1的宽度方向绝对平行,和,气流方向与本体1的宽度方向之间存在较小夹角,此时气流方向与本体1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
由此,多个换热通道10中、必然至少存在相邻两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不等,且在气流方向上,相邻两个横截面积不等的换热通道10中,横截面积较大的换热通道10必然位于横截面积较小的换热通道10的上游侧,即气流在与管翅单体100换热的过程中,对于相邻两个横截面积不等的换热通道10而言,气流先与横截面积较大的换热通道10进行换热、再与横截面积较小的换热通道10进行换热,即在气流方向上,上游换热通道10的冷媒循环量大于下游换热通道10的冷媒循环量,从而可以抑制上游换热通道10内冷媒的气化,同时抑制下游换热通道10内的冷媒流量,以减小管翅单体100的多个换热通道10从冷媒入口R1到冷媒出口R2的焓变差异,便于保证多个换热通道10的冷媒入口R1到冷媒出口R2的焓变更加均匀,有利于最大化发挥管翅单体100的换热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两个横截面积不等的换热通道10而言,横截面积较大的换热通道10的水力直径也相应较大,横截面积较小的换热通道10的水力直径也相应较小。
此外,相邻两个横截面积不等的换热通道10中,在气流方向上,由于下游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较小,则下游换热通道10的水力直径较小,可以减小下游换热通道10导致的空气侧流动损失,减小气流流动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翅单体100,通过设置多个换热通道10中的至少两个的横截面积不等,且上述至少两个换热通道10中的、位于上游的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大于位于下游的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可以抑制上游换热通道10内冷媒的气化,同时抑制下游换热通道10内的冷媒流量,以减小管翅单体100的多个换热通道10从冷媒入口R1到冷媒出口R2的焓变差异,便于保证多个换热通道10的冷媒入口R1到冷媒出口R2的焓变更加均匀,以提升管翅单体100的换热性能。
例如,如图1所示,本体1的厚度方向与本体1的长度方向和本体1的宽度方向分别垂直,本体1的长度方向与本体1的宽度方向垂直。可以理解的是,管翅单体100用于换热器200中时,管翅单体100的放置方向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不限于将管翅单体100的厚度方向对应于上下方向放置,还可以将管翅单体100的厚度方向对应于左右方向、前后方向等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沿气流方向依次减小,此时多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彼此互不相等,有利于进一步保证多个换热通道10的冷媒入口R1到冷媒出口R2的焓变更加均匀,以进一步提升管翅单体100的换热性能。
下面以换热通道10为四个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下面的技术方案之后,容易理解换热通道10为两个、三个、五个以及五个以上的技术方案。在图1-图3的示例中,四个换热通道10分别为第一个换热通道10、第二个换热通道10、第三个换热通道10和第四个换热通道10,第一个换热通道10、第二个换热通道10、第三个换热通道10和第四个换热通道10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第二个换热通道10设于第一个换热通道10和第三个换热通道10之间,第三个换热通道10设于第二个换热通道10和第四个换热通道10之间,在气流方向上,第一个换热通道10位于第二个换热通道10的上游,则管翅单体100在与气流换热时,气流依次与第一个换热通道10、第二个换热通道10、第三个换热通道10和第四个换热通道10换热,即气流先与第一个换热通道10换热、再与第二个换热通道10换热、而后与第三个换热通道10换热、最后与第四个换热通道10换热;其中,第一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二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三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四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例如,第一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二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三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四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或者,第一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二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三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四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或者,第一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二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三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四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换热通道10为n个,在气流方向上,前N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大于其余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N、n均为正整数,且1≤N<n。其中,上述前N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相等、和/或、上述其余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相等,则包括以下多种方案:1、上述前N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相等,上述其余换热通道10中的至少两个的横截面积不等;2、上述前N个换热通道10中的至少两个的横截面积不等,上述其余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相等;3、上述前N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相等,且上述其余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下面以换热通道10为四个即n=4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下面的技术方案之后,容易理解换热通道10为两个、三个、五个以及五个以上的技术方案。
在图4-图6的示例中,四个换热通道10分别为第一个换热通道10、第二个换热通道10、第三个换热通道10和第四个换热通道10,第一个换热通道10、第二个换热通道10、第三个换热通道10和第四个换热通道10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第二个换热通道10设于第一个换热通道10和第三个换热通道10之间,第三个换热通道10设于第二个换热通道10和第四个换热通道10之间,在气流方向上,第一个换热通道10位于第二个换热通道10的上游,则管翅单体100在与气流换热时,气流依次与第一个换热通道10、第二个换热通道10、第三个换热通道10和第四个换热通道10换热,即气流先与第一个换热通道10换热、再与第二个换热通道10换热、而后与第三个换热通道10换热、最后与第四个换热通道10换热。
当N=1时,上述方案1可以为:第一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二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三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四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或者第一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二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三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四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或者第一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二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三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四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上述方案2和方案3可以为:第一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二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三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四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如图4-图6所示)。
当N=2时,上述方案1可以为:第一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二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三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四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上述方案2可以为:第一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二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三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四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上述方案3可以为:第一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二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三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四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
当N=3时,上述方案1和方案3可以为:第一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二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三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四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上述方案2可以为:第一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二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三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四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或者第一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二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三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四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或者第一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二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三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第四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轮廓为圆形,便于简化换热通道10的结构,方便加工;此时,多个换热通道10中的至少两个的横截面积不等,可以理解为,多个换热通道10中的至少两个的直径不等。
当然,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轮廓还可以为多边形、椭圆形或其他异形等,只需保证冷媒可以在换热通道10内流动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轮廓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本体1形成为板状结构,则本体1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同时本体1厚度较薄,便于保证本体1良好的换热性能。其中,换热通道10的部分外周壁凸出本体1的外表面,则换热通道10的上述部分外周壁也可以与气流进行换热,有利于增大管翅单体100的换热面积,提升管翅单体100的换热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换热通道10的部分外周壁可以朝向本体1的同侧凸出本体1的外表面、也可以朝向本体1的异侧凸出本体1的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多个换热通道10包括第一换热通道10和第二换热通道10,第一换热通道10和第二换热通道10的中心轴线均位于本体1的厚度中心面上,此时如果本体1的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则第一换热通道10的上侧外周壁和/或下侧外周壁可以凸出本体1的对应表面,第二换热通道10的上侧外周壁和/或下侧外周壁可以凸出本体1的对应表面。
例如,在图3和图6的示例中,第一换热通道10的上侧外周壁和第二换热通道10的上侧外周壁均凸出本体1的上表面,便于使得第一换热通道10的上侧外周壁和第二换热通道10的上侧外周壁均与气流接触以进行换热,第一换热通道10的下侧外周壁和第二换热通道10的下侧外周壁均凸出本体1的下表面,便于使得第一换热通道10的下侧外周壁和第二换热通道10的下侧外周壁均与气流接触以进行换热,从而便于使得本体1的上下两侧具有较为均衡的换热性能,有利于提升管翅单体100的换热性能。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换热通道10的中心轴线朝向本体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偏离本体1的厚度中心面,第二换热通道10的中心轴线朝向本体1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偏离本体1的厚度中心面,便于使得第一换热通道10的部分外周壁和第二换热通道10的部分外周壁分别朝向本体1的相对两侧凸出设置,同样便于使得本体1的相对两侧具有较为均衡的换热性能,有利于提升管翅单体100的换热效果。
其中,第一换热通道10和第二换热通道10沿本体1的宽度方向一一交替设置,则相邻两个第一换热通道10之间设有一个第二换热通道10,相邻两个第二换热通道10之间设有一个第一换热通道10。此时,第一换热通道10的上侧外周壁和/或下侧外周壁可以凸出本体1的对应表面,第二换热通道10的上侧外周壁和/或下侧外周壁可以凸出本体1的对应表面;例如,在图9的示例中,第一换热通道10仅下侧外周壁凸出本体1的下表面,第二换热通道10仅上侧外周壁凸出本体1的上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本体1包括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均形成为板状结构,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相对设置以共同限定出换热通道10,则本体1结构简单,方便了换热通道10的加工。
可选地,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焊接相连;当然,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
例如,在图3和图6的示例中,本体1包括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均形成为板状结构,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沿本体1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以共同限定出多个换热通道10,每个换热通道10的中心轴线均位于本体1的厚度中心面上。
又例如,在图9的示例中,本体1包括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均形成为板状结构,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沿本体1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以共同限定出多个换热通道10,多个换热通道10包括第一换热通道10和第二换热通道10,第一换热通道10的中心轴线朝向本体1的厚度一侧偏离本体1的厚度中心面,使得第一换热通道10的部分外周壁朝向本体1的上述厚度一侧凸出本体1的外表面,第二换热通道10的中心轴线朝向本体1的厚度另一侧偏离本体1的厚度中心面,使得第二换热通道10的部分外周壁朝向本体1的上述厚度另一侧凸出本体1的外表面;其中,第一换热通道10和第二换热通道10沿第一方向一一交替设置。由此,当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焊接相连时,可以避免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焊接易堵塞换热通道10,保证换热通道10的流通顺畅性。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管翅单体100为一体件,例如本体1包括第三板体和换热管,第三板体形成为板状结构,换热管设在第三板体上,且换热器200内限定出换热通道10,换热管和第三板体为一体加工成型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2所示,第一板体11形成有第一凹槽11a、和/或第二板体12形成有第二凹槽12a,每个换热通道10由第一凹槽11a和/或第二凹槽12a参与形成,则包括以下多种方案:1、第一板体11形成有第一凹槽11a、第二板体12未形成有第二凹槽12a(如图10所示),每个换热通道10由第一凹槽11a参与形成,此时第二板体12可以遮盖第一凹槽11a的第一槽口11b,以形成换热通道10;2、第一板体11未形成有第一凹槽11a、第二板体12形成有第二凹槽12a(如图11所示),每个换热通道10由第二凹槽12a参与形成,此时第一板体11可以遮盖第二凹槽12a的第二槽口12b,以形成换热通道10;3、第一板体11形成有第一凹槽11a,第二板体12形成有第二凹槽12a,一部分换热通道10由第一凹槽11a参与形成,一部分换热通道10由第二凹槽12a参与形成;4、第一板体11形成有第一凹槽11a,第二板体12形成有第二凹槽12a,一部分换热通道10由第一凹槽11a参与形成,一部分换热通道10由第一凹槽11a和第二凹槽12a共同参与形成;5、第一板体11形成有第一凹槽11a,第二板体12形成有第二凹槽12a,一部分换热通道10由第二凹槽12a参与形成,一部分换热通道10由第一凹槽11a和第二凹槽12a共同参与形成(如图12所示);6、第一板体11形成有第一凹槽11a,第二板体12形成有第二凹槽12a,一部分换热通道10由第一凹槽11a参与形成,一部分换热通道10由第二凹槽12a参与形成,还有一部分换热通道10由第一凹槽11a和第二凹槽12a共同参与形成。
由此,换热通道10的设置灵活,便于实现管翅单体100的结构多样化设计。
可以理解的是,管翅单体100的多个换热通道10的形成方式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一板体11形成有第一凹槽11a,第一凹槽11a具有第一槽口11b,第二板体12形成有第二凹槽12a,第二凹槽12a具有第二槽口12b,第一凹槽11a和第二凹槽12a共同限定出换热通道10,且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槽口11b和第二槽口12b正对设置,则第一槽口11b的中心可以与第二槽口12b的中心重合,便于保证换热通道10的横截面轮廓的规整。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第一槽口11b和第二槽口12b错位设置,则第一槽口11b的中心与第二槽口12b的中心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便于实现换热通道10横截面轮廓的多样化设计。
可选地,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槽口11b的宽度与第二槽口12b的宽度相等或不等。例如,在图3和图6的示例中,第一槽口11b的宽度与第二槽口12b的宽度相等,且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槽口11b与第二槽口12b正对设置,则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槽口11b的两侧边沿与第二槽口12b的两侧边沿分别对应设置,与封闭换热通道10。又例如,在图12的示例中,第一槽口11b的宽度与第二槽口12b的宽度相等,且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槽口11b与第二槽口12b错位设置,则第一板体11和第一凹槽11a共同遮盖第二槽口12b,第二板体12和第二凹槽12a共同遮盖第一槽口11b。
对于图3-图6中所示的管翅单体100,其多个换热通道10的冷媒循环量沿气流方向依次减小,各个换热通道10的换热量Q可以从包含了换热通道10的面积和内径等的下述公式,以及传热分析仿真等得出:
Q=K·A0·ΔT
Figure BDA0003344688910000111
ho=(Ap+η·Af)/Ao×ha
此外,还可以结合换热通道10内冷媒的流动损耗计算公式,从设计的角度计算出最优的换热通道10水力直径,换热通道10内冷媒的流动损耗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344688910000112
其中,Q为换热量,K为总传热系数,Ao为空气侧传热面积,ΔT为温度差,ho为空气侧传热率,Ap为换热通道10传热面积,Api为冷媒侧传热面积,hw为冷媒侧传热率,ha为本体1部分空气侧传热率,η为本体1效率,Af为本体1传热面积,ΔP为摩擦压力损耗,λ为摩擦系数,l为换热通道10的长度(即流路长度),d为换热通道10的水力直径(即流路水力直径),ρ为密度,u为流速。
可选地,换热通道10内的冷媒流量与换热通道10的换热量成正比,以有效发挥管翅单体100的换热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200,包括多个管翅单体100,多个管翅单体100沿管翅单体100的厚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以使多个本体1的进口孔1a拼接形成进口通道100a,且多个本体1的出口孔1b拼接形成出口通道100b,则进口通道100a与每个换热通道10分别连通,出口通道100b与每个换热通道10分别连通,换热器200可以形成为层叠型换热器。其中,管翅单体10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管翅单体100。
可以理解的是,换热器200在使用时,气流可以流经管翅单体100的厚度两侧,使得每个管翅单体100的厚度两侧表面分别与气流接触以进行换热。管翅单体100的厚度方向即为本体1的厚度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200,通过采用上述的管翅单体100,可以提升换热器200的换热性能。
可选地,管翅单体100的多个换热通道10可以通过进口通道100a和出口通道100b并联设置,即冷媒通过进口通道100a被分配至管翅单体100的多个换热通道10内,多个换热通道10内的冷媒流向出口通道100b。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口通道100a和出口通道100b中的至少一个为多个,例如进口通道100a为多个、出口通道100b为一个,或者进口通道100a为一个、出口通道100b为多个,或者进口通道100a为多个、出口通道100b为多个。
其中,当进口通道100a为多个时,多个进口通道100a串联或并联设置;如果多个进口通道100a串联设置,则冷媒依次流经多个进口通道100a,如果多个进口通道100a并联设置,则冷媒被分配至多个进口通道100a中。当出口通道100b为多个时,多个出口通道100b串联或并联设置,如果多个出口通道100b串联设置,则冷媒依次流经多个出口通道100b,如果多个出口通道100b并联设置,则冷媒被分配至多个出口通道100b中。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合理设置进口通道100a,便于实现多个管翅单体100的冷媒的分配优化;当进口通道100a为多个时,有利于减小进口通道100a内冷媒的流动损耗。
例如,在图1、图4、图13的示例中,进口通道100a和出口通道100b分别为一个,且进口通道100a与多个管翅单体10的所有换热通道10均连通,出口通道100b与多个管翅单体10的所有换热通道10均连通;又例如,在图7的示例中,进口通道100a为两个,其中一个进口通道100a与多个管翅单体100的所有换热通道10均连通,另一个进口通道100a与上述其中一个进口通道100a串联设置,出口通道100b为一个,且出口通道100b与多个管翅单体10的所有换热通道10均连通;再例如,在图8的示例中,进口通道100a为两个,其中一个进口通道100a与每个管翅单体100的多个换热通道10的一部分连通,另一个进口通道100a与每个管翅单体100的多个换热通道10的另一部分连通,以使两个进口通道100a并联设置,出口通道100b为两个,其中一个出口通道100b与每个管翅单体100的多个换热通道10的一部分连通,另一个出口通道100b与每个管翅单体100的多个换热通道10的另一部分连通,以使两个出口通道100b并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进口通道100a的数量与出口通道100b的数量可以相等或不等。
可选地,相邻两个管翅单体100中的至少一个的本体1上设有凸起,凸起止抵在相邻两个管翅单体100之间,从而将多个管翅单体100沿管翅单体100的厚度方向依次设置时、便于确定相邻两个管翅单体100之间的间隔。其中,凸起可以由本体1的部分表面朝向远离本体1厚度中心面的方向凸出形成,凸起可以形成为实心结构或空心结构。
例如,凸起可以设在相邻两个管翅单体100中的其中一个的本体1上,凸起的自由端的端面可以止抵在相邻两个管翅单体100的另外一个表面上,此时换热通道10的外周壁可以不与相邻管翅单体100的表面相止抵,可以起到保护换热管的作用,同时简化了管翅单体100的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凸起的形状、个数及布置方式、布置位置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例如,相邻两个管翅单体100之间的凸起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2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采用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200,可以提升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管翅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翅单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沿所述本体的厚度方向贯通的进口孔和出口孔,所述进口孔的内表面形成有多个冷媒入口,所述出口孔的内表面形成有多个冷媒出口,所述本体内限定出多个换热通道,多个所述换热通道沿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换热通道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每个所述换热通道的在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媒入口和所述冷媒出口连通,多个所述换热通道中的至少两个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不等,且所述至少两个换热通道中的、位于上游的所述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位于下游的所述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与气流方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翅单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沿所述气流方向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翅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为n个,在所述气流方向上,前N个所述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其余所述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N、n均为正整数,且1≤N<n,
前N个所述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相等;和/或,
其余所述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翅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形成为板状结构,所述换热通道的部分外周壁凸出所述本体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翅单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通道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
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中心轴线均位于所述本体的厚度中心面上;或者,
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中心轴线朝向所述本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偏离所述本体的厚度中心面,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中心轴线朝向所述本体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偏离所述本体的厚度中心面,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通道沿所述宽度方向一一交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翅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均形成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对设置以共同限定出所述换热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翅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形成有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二板体形成有第二凹槽,每个所述换热通道由所述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二凹槽参与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翅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具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二板体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具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共同限定出所述换热通道,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槽口和所述第二槽口正对设置或错位设置。
9.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包括:
多个管翅单体,所述管翅单体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翅单体,多个所述管翅单体沿所述管翅单体的厚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以使多个所述本体的所述进口孔拼接形成进口通道,且多个所述本体的所述出口孔拼接形成出口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通道和/或所述出口通道中的至少一个为多个,
多个所述进口通道串联或并联设置,多个所述出口通道串联或并联设置。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换热器。
CN202122734731.7U 2021-11-09 2021-11-09 管翅单体、换热器和空调器 Active CN216347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4731.7U CN216347033U (zh) 2021-11-09 2021-11-09 管翅单体、换热器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4731.7U CN216347033U (zh) 2021-11-09 2021-11-09 管翅单体、换热器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47033U true CN216347033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7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34731.7U Active CN216347033U (zh) 2021-11-09 2021-11-09 管翅单体、换热器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47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74482A (en) Laminated evaporator
CN108885075B (zh) 热交换器
EP3059542B1 (en) Laminated header, heat exchanger, and air-conditioner
CN108885072B (zh) 热交换器
CN109443056B (zh) 双面交错印刷电路板式换热板和换热器
CN216347033U (zh) 管翅单体、换热器和空调器
CN115507681B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US20080202731A1 (en) One-Piece Turbulence Insert
CN112682980A (zh) 换热器
CN111256392A (zh) 一种换热器
CN114608368A (zh) 换热器
CN210861814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3267077A (zh) 一种可集流结构、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CN108507236B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4646152A (zh) 换热器及空调
CN216482483U (zh) 一种集流结构、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CN218270293U (zh) 换热器及车辆空调
JPH02171591A (ja) 積層形熱交換器
CN215984166U (zh) 一种管翅单体、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5765859U (zh) 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CN218723478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上的分配结构
CN111765786A (zh) 换热器与换热器组件
CN211823271U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CN210570125U (zh) 一种换热器
KR101543522B1 (ko) 열교환기용 납작관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열교환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