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6480U - 烟气荷电装置及烟气净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烟气荷电装置及烟气净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46480U
CN216346480U CN202122750545.2U CN202122750545U CN216346480U CN 216346480 U CN216346480 U CN 216346480U CN 202122750545 U CN202122750545 U CN 202122750545U CN 216346480 U CN216346480 U CN 216346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flow
charging device
charg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505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张原�
黄禄英
王嘉明
周海昕
余国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505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46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46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46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烟气荷电装置及烟气净化设备。该烟气荷电装置用于设置于烟气净化设备的过流通道内,烟气荷电装置包括荷电机构,荷电机构包括与输出电极电连接的发生头;发生头的第一端与过流通道的内壁面相连接,发生头的第二端指向过流通道的内部。该烟气净化设备包括该烟气荷电装置。该烟气荷电装置和该烟气净化设备,对发生头附近的烟气进行电离,过流通道内的烟气沿发生头出射离子风,从而使过流通道中的油烟污染物颗粒发生扩散荷电,并延长扩散荷电时间和扩散荷电范围,进而提高扩散荷电效率。

Description

烟气荷电装置及烟气净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烟气荷电装置及烟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餐饮业及家庭厨房的油烟,被视为大气污染的三大元凶。
特别是食品烹饪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浓度油烟,老旧小区家用油烟机将其直接对外排放,并没有对排放出的油烟进行处理,排放频率最高,污染性最强。
目前,为了提高油烟净化效果,静电式油烟净化装置包括静电式油烟净化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静电场,将通过电极之间的气溶胶电离,再通过平行电极板,利用库仑力迫使带点的粒子向收集板方向运动,撞击到收集板完成收集动作达到净化油烟的目的,但是通常正负电极之间的距离很小,容易使负离子荷电成功的带电粒子直接进入输出正极,引起空气短路,并导致扩散荷电不足。
因而,亟待提出一种安全高效的烟气荷电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荷电装置和烟气净化设备,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静电式油烟净化装置的粒子在荷电过程中容易引起空气短路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烟气荷电装置,用于设置于烟气净化设备的过流通道内,所述烟气荷电装置包括荷电机构,所述荷电机构包括与输出电极电连接的发生头;
所述发生头的第一端与所述过流通道的内壁面相连接,所述发生头的第二端指向所述过流通道的内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发生头呈细长柱状;
所述发生头的指向所述过流通道的一端形成尖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发生头的轴线与所述过流通道的通流方向的反方向形成第一预定夹角,所述第一预定夹角小于9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定义过所述发生头的第一端的所述过流通道的通流截面为预定通流截面,所述预定通流截面的形心为预定通流轴心,所述发生头的第一端与所述预定通流轴心之间的连线为径向参考线;
所述发生头的轴线在所述通流截面的投影与所述径向参考线形成第二预定夹角,所述第二预定夹角大于零度且小于9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定夹角大于零度且不大于75°;
所述第二预定夹角不小于25°且不大于75°。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荷电机构包括多个所述发生头,多个所述发生头沿所述过流通道的周向间隔排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荷电机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围绕所述过流通道设置;
所述底座设置有沿所述过流通道的周向延伸的安装槽,多个所述发生头的第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荷电机构还包括导电线,所述底座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贯通的穿线通孔,所述导电线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导电线的一端经由所述穿线通孔与所述输出电极相导通;
所述发生头的第一端开设有导电通孔,所述导电线穿设于所述导电通孔并与所述发生头相导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烟气荷电装置包括多个荷电机构,多个所述荷电机构沿所述过流通道的通流方向顺次间隔排布,多个所述荷电机构中的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荷电机构与不同电性的所述输出电极电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荷电机构的底座平行设置且的间距不小于10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荷电机构的多个发生头在所述通流截面内的投影的偏转方向相反。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烟气净化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烟气荷电装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烟气净化设备还包括烟管连接装置,所述烟气净化设备的过流通道的至少部分形成于所述烟管连接装置的内部,所述烟气荷电装置设置在所述烟管连接装置的过流通道内;
所述过流通道贯通所述烟管连接装置的两端并分别形成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用于与烟机的出风口相匹配;
沿所述过流通道的通流方向,所述入口的通流截面积小于所述出口的通流截面积;
所述所述烟管连接装置的所述过流通道的内壁面设置有螺旋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烟气荷电装置用于设置在烟气净化设备的过流通道内,过流通道内用于流通烟气,烟气中包括油烟污染物颗粒。所述烟气荷电装置包括荷电机构,荷电机构包括与输出电机电连接的发生头,从而使发生头带高压正电或者带高压负电。发生头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过流通道的内壁面相连接,第二端指向过流通道的内部,对发生头附近的烟气进行电离,过流通道内的烟气沿发生头出射离子风,从而使过流通道中的油烟污染物颗粒发生扩散荷电,并延长扩散荷电时间和扩散荷电范围,进而提高扩散荷电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烟气净化设备,包括上述的烟气荷电装置,因而,能够实现该烟气荷电装置的所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烟气荷电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烟气荷电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烟气荷电装置的发生头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烟气荷电装置的发生头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烟气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烟气净化设备的烟管连接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烟气净化设备的烟管连接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烟气净化设备的烟管连接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荷电机构;10-发生头;100-发生头的轴线;11-底座;110-穿线通孔;12-过流通道;120-通流方向的反方向;121-径向参考线;122-切线;2-烟管连接装置;20-入口;21-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气荷电装置,至少用于使烟气中的油烟等污染物颗粒扩散荷电,以便于后续对油烟等污染物进行凝并、聚合处理,以提高排出室外的烟气的清洁程度。
其中,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烟气荷电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具体示出了烟气荷电装置仅包括一个荷电机构的情况;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烟气荷电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具体示出了烟气荷电装置包括两个荷电机构的情况;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烟气荷电装置的发生头的第二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发生头与过流通道的通流方向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烟气荷电装置的发生头的第一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发生头在过流通道的通流截面的投影特性。
参见图1至图4结合图5至图8所示,烟气荷电装置包括荷电机构1,设置于烟气净化设备的过流通道12内,过流通道12用于供烟气流通,烟气在过流通道12内的流动方向为过流通道12的通流方向,过流通道12由与通流方向垂直的平面截得的截面为过流通道12的通流截面。
在下文中,将对烟气荷电装置的上述部件进行具体描述。
在本申请的可选方案中,荷电机构1包括底座11和发生头10。
其中,发生头10的材质包括导体,例如导电金属,发生头10与输出电极电连接,也就是发生头10与输出电极相导通,以使发生头10带高压正电或者高压负电,从而使发生头10能够作为放电电极使用。
发生头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发生头10的第一端与过流通道12的内壁相连接,具体而言,发生头10的第一端可以直接或间接连接在烟气净化设备的形成过流通道12的实体部件的内壁上。
其中,为了便于对发生头10的第一端进行固定安装,荷电机构1还包括底座11,发生头10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底座11上。
发生头10的第二端指向过流通道12的内部,也就是说,发生头10的第二端伸入到过流通道12的内部,并与过流通道12内部的烟气相接触,从而使得发生头10朝向过流通道12内的烟气放电。其中,过流通道12贯通底座11,以使发生头10的第二端由底座11向过流通道12的内部延伸。
以发生头10带高压正电为例,发生头10的外表面正电荷密度大,所以发生头10附近的电场强度大,使得发生头10附近的油烟等污染物颗粒的外层电子被激发,从而使得油烟等污染物颗粒被电离成为带高压正电的粒子,实现污染物粒子的荷电。
此外,由于发生头10的外表面的正电荷密度大,且发生头10附近的污染物粒子电离后带正电,这部分带正电的污染物粒子在发生头10附近的电场作用下,沿发生头10的长度方向出射形成点冲击式离子风,与此同时,其他烟气粒子从发生头10的边缘补入到发生头10附近,其中的污染物颗粒继续被电离及形成离子风。
同理,发生头10带高压负电的情况,发生头10附近的污染物粒子电离后带负电,这部分污染物粒子沿发生头10的长度轴线方向出射形成点冲击式离子风。
其中,通过使污染物粒子以点冲击式离子风向过流通道12的内部出射,形成二次流,一方面,从时间上来讲,延长烟气粒子通过荷电机构1的时间,增加发生头10对烟气粒子进行扩散荷电的工作时间,另一方面,从空间上来讲,二次流使得离子风的影响范围增大,从而扩大了发生头10对于过流通道12内的烟气粒子进行扩散荷电的覆盖范围。
本实施例中,发生头10呈细长柱状,细长柱状的发生头10的外表面的电荷更加密集,从而提高电离效率以及离子风的出射效率。
发生头10的指向过流通道12的一端形成尖端,从而使得发生头10能够实现尖端放电,进一步提高电离效率以及离子风的出射效率。
本实施例中,每个荷电机构1包括多个发生头10,多个发生头10沿过流通道12的周向间隔排布,从而提高该荷电机构1的扩散荷电作用沿过流通道12的周向的覆盖范围,能够提高对于过流通道12内的烟气粒子的电离效率以及扩散荷电效率。
其中,为了提高对于多个发生头10的固定便利性以及提高多个发生头10沿过流通道12的周向的分布均匀性,底座11环绕过流通道12设置,具体而言,底座11可以以连续或间断的方式环绕过流通道12设置,环绕形状不局限于圆环,也可以是椭圆形的环状或者多边形的环状等。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定义发生头的轴线100为细长柱状的轴线,发生头的轴线100与过流通道12的通流方向的反方向120形成第一预定夹角C,第一预定夹角C不小于零度且小于90°,以使发生头10的指向与过流通道12的通流方向垂直或者相逆,使得离子风的出射方向与烟气的通流方向不同向甚至相逆,延长了烟气通过荷电机构1的时长,从而进一步延长可油烟等污染物颗粒的扩散荷电时长。
可选地,对于发生头10沿过流通道12的周向的指向可以不做限定,只要朝向通流方向的反方向120倾斜即可实现延长扩散荷电时长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定义过发生头10的第一端的过流通道12的通流截面为预定通流截面,也就是说,预定通流截面为与发生头10的第一端相交的通流截面。
定义预定通流截面的形心为预定通流轴心,当预定通流截面呈圆形,那么圆形的圆心即为预定通流轴心,在此基础上,发生头10的第一端与预定通流轴心之间的连线为径向参考线121。
发生头的轴线100在通流截面的投影与径向参考线121形成第二预定夹角B,第二预定夹角B大于零度且小于90°,也就是说,发生头10的投影位于径向参考线121与径向参考线121的切线122之间,不与二者中的任一个发生重合。
发生头10在通流截面的投影与径向参考线121在发生头10的第一端的切线122形成第三预定夹角A,第三预定夹角A是第二预定夹角B的补角,第二预定夹角B和第三预定夹角A均不小于25°且不大于75°。
其中,当第二预定夹角B不小于25°且第三预定夹角A不大于75°的情况下,使得发生头10的电离范围以及离子风的出射路径在径向参考线121上的分量不会过大,在径向参考线121的切线122的分量不会过小,同理,当第二预定夹角B不大于75°且第三预定夹角A不小于25°的情况下使得发生头10的电离范围以及离子风的出射路径在径向参考线121上的分量不会过小,在径向参考线121的切线122的分量不会过大,从而使发生头10的电离覆盖范围以及离子风的出射路径在通流截面均匀分布,确保荷电机构1的扩散荷电作用范围覆盖整个通流截面,而不是只覆盖到局部。
可选地,第二预定夹角B和第三预定夹角A均为45°。
通过对于第一预定夹角C和第二预定夹角B的限定,当多个发生头10在通流截面内的投影单向倾斜时,也就是多个发生头10均沿通流截面的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倾斜的情况下,多个发生头10呈单向螺旋状,进而荷电机构1出射的多束离子风整体呈螺旋状,并指向过流通道12的中心。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底座11设置有沿过流通道12的周向延伸的安装槽,多个发生头10的第一端均设置于安装槽内,该底座11及其上的安装槽为沿过流通道12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发生头10提供安装位置。
本实施例中,荷电机构1还包括导电线,底座11设置有与安装槽贯通的穿线通孔110,导电线设置于安装槽内,从而通过安装槽为导电线提供安装位置和保护,导电线的一端经由穿线通孔110与输出电极相导通,通过设置穿线通孔110提高了导电线与输出电机电连接的便利性。
发生头10的第一端开设有导电通孔,导电线穿设于导电通孔并与发生头10相导通,具体而言,对导电线的与导电通孔对应的位置进行剥皮处理,保留导电线的其他位置的绝缘外皮,从而在满足导电线对发生头10的供电需求的基础上,可以提高用电安全性。
可选地,为了防止漏电,在安装槽中灌注绝缘胶。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烟气荷电装置包括多个荷电机构1,多个荷电机构1沿过流通道12的通流方向顺次间隔排布,烟气荷电装置包括两个、三个或更多个荷电机构1。
多个荷电机构1中的至少两个相邻的荷电机构1分别与不同电性的输出电极电连接,从而使荷电机构1中的至少一个荷电机构1的发生头10带正电,至少一个荷电机构1的发生头10带负电,从而该两个带异种电性的荷电机构1进行正、负电性同时荷电的基础上,携带异种电性的粒子在电场力影响下,在过流通道12中发生非弹性碰撞的几率、次数增加,使得异种电性粒子发生凝并以形成更大粒径的粒子,小径污染物(小于PM1.0)数量减少,中大粒径污染物数量增多,简化了对污染物粒子进行收集的难度。
具体而言,当烟气荷电装置包括两个荷电机构1,两个荷电机构1的发生头10分别与高压正电输出电机和高压负电输出电极电连接。
当烟气荷电装置包括三个荷电机构1,可以两个荷电机构1均与高压正电输出电极电连接,另一个荷电机构1与高压负电输出电极电连接,优选地,带负电的荷电机构1可以设置于带正电的两个荷电机构1之间,能够实现两次电场特性交替以及电离得到的粒子的电性交替,能够有效提高电凝并效果。
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荷电机构1的底座11平行设置,且两个荷电机构1的底座11的间距不小于10mm,一方面能够避免异种电性的荷电机构1之间发生爬电现象,另一方面能够为每个荷电机构1提供充足的通流长度用于使烟气充分扩散荷电。
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相邻的荷电机构1的多个发生头10在通流截面内的投影的偏转方向相反,使得相邻两个荷电机构1的发生头10的螺旋方向相反,从而出射的离子风的螺旋方向相反,有利于提高离子的碰撞几率和次数,进一步提高扩散荷电效果及凝并效果。
本实施例中,相邻荷电机构1的多个发生头10相错设置,也即后一个荷电机构1的多个发生头10的第二端在前一个荷电机构1的底座11上的投影,一一对应地位于前一个荷电机构1的多个发生头10的第二端形成的多个空隙中,在提高离子风分布的空间立体性的同时,可以避免一种电性的发生头10之间发生爬电风险。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烟气净化设备,该实施例包括实施例一中的烟气荷电装置,实施例一所公开的烟气荷电装置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烟气荷电装置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烟气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更加清楚地显示结构,采用了烟管连接装置和烟气荷电装置的爆炸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烟管连接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具体而言,是烟管连接装置的轴测图;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烟管连接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烟气净化设备的烟管连接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至图4并参见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烟气净化设备包括烟气荷电装置和烟管连接装置2。具体而言,还包括烟气后处理装置。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烟气荷电装置还包括烟管连接装置2,烟气净化设备的过流通道12的至少部分形成于烟管连接装置2的内部,也就是说,烟管连接装置2的内部形成过流通道12的至少部分,烟气荷电装置设置在烟管连接装置2的过流通道12内。
过流通道12贯通烟管连接装置2的两端并分别形成入口20和出口21,入口20用于与烟机的出风口相匹配。
烟管连接装置2的入口20与烟机的出风口相匹配,烟机排出的烟机进入到烟管连接装置2内,通过烟气荷电装置进行扩散荷电处理,将烟管连接装置2的出口21与烟气后处理装置相匹配,即可对已经过扩散荷电处理后的烟气的凝并收集等净化处理,从而可以在烟机的出风口即完成烟气的净化,避免油烟等污染物对烟管造成污染,进而实现对于烟管的净化。
本实施例中,沿过流通道12的通流方向,入口20的通流截面积小于出口21的通流截面积,由较小的过风面积转换为较大的国风面积,由文丘里原理可知,风速下降,油烟污染物颗粒运动方向由通流方向,转化成通流截面内的运动速度,从而增加了在通流截面上的油烟等污染物颗粒的摩擦和碰撞,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污染物粒子的凝并。
可选地,烟管连接装置2的入口20为圆管接头,烟管连接装置2的出口21为方管接头,方管接头的口径大于圆管接头的口径。
本实施例中,烟管连接装置2的过流通道12的内壁面设置有螺旋纹(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螺旋纹,使得烟气中的污染物颗粒在流动过程中进一步加剧摩擦和碰撞,从而进一步加速污染物颗粒的凝并,具体而言,使小粒径的污染物颗粒聚合为中粒径的污染物颗粒,中粒径的污染物颗粒聚合为大粒径的污染物颗粒。
本实施例中的烟气净化设备具有实施例一中的烟气荷电装置的优点,实施例一所公开的所述烟气荷电装置的优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3)

1.一种烟气荷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设置于烟气净化设备的过流通道内,所述烟气荷电装置包括荷电机构,所述荷电机构包括与输出电极电连接的发生头;
所述发生头的第一端与所述过流通道的内壁面相连接,所述发生头的第二端指向所述过流通道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荷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头呈细长柱状;
所述发生头的指向所述过流通道的一端形成尖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荷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头的轴线与所述过流通道的通流方向的反方向形成第一预定夹角,所述第一预定夹角小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荷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过所述发生头的第一端的所述过流通道的通流截面为预定通流截面,所述预定通流截面的形心为预定通流轴心,所述发生头的第一端与所述预定通流轴心之间的连线为径向参考线;
所述发生头的轴线在所述通流截面的投影与所述径向参考线形成第二预定夹角,所述第二预定夹角大于零度且小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荷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定夹角大于零度且不大于75°;
所述第二预定夹角不小于25°且不大于7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荷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荷电机构包括多个所述发生头,多个所述发生头沿所述过流通道的周向间隔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荷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荷电机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围绕所述过流通道设置;
所述底座设置有沿所述过流通道的周向延伸的安装槽,多个所述发生头的第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烟气荷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荷电机构还包括导电线,所述底座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贯通的穿线通孔,所述导电线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导电线的一端经由所述穿线通孔与所述输出电极相导通;
所述发生头的第一端开设有导电通孔,所述导电线穿设于所述导电通孔并与所述发生头相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荷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荷电机构,多个所述荷电机构沿所述过流通道的通流方向顺次间隔排布,多个所述荷电机构中的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荷电机构与不同电性的所述输出电极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烟气荷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荷电机构的底座平行设置且的间距不小于10m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烟气荷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荷电机构的多个发生头在所述过流通道的通流截面内的投影的偏转方向相反。
12.一种烟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烟气荷电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烟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管连接装置,所述烟气净化设备的过流通道的至少部分形成于所述烟管连接装置的内部,所述烟气荷电装置设置在所述烟管连接装置的过流通道内;
所述过流通道贯通所述烟管连接装置的两端并分别形成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用于与烟机的出风口相匹配;
沿所述过流通道的通流方向,所述入口的通流截面积小于所述出口的通流截面积;
所述烟管连接装置的所述过流通道的内壁面设置有螺旋纹。
CN202122750545.2U 2021-11-10 2021-11-10 烟气荷电装置及烟气净化设备 Active CN216346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50545.2U CN216346480U (zh) 2021-11-10 2021-11-10 烟气荷电装置及烟气净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50545.2U CN216346480U (zh) 2021-11-10 2021-11-10 烟气荷电装置及烟气净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46480U true CN216346480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5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50545.2U Active CN216346480U (zh) 2021-11-10 2021-11-10 烟气荷电装置及烟气净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464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28606B2 (en) Exhaust gas treatment device having two honeycomb bodies for generating an electric potential, method for treating exhaust gas and motor vehicle having the device
CN105536995B (zh) 一种静电式净化器除尘结构
CN100522320C (zh) 一种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低温等离子体装置
WO1992019361A1 (en) Exhaust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WO1996001394A1 (en) An electrode arrangement for use in a combustion chamber
KR101065361B1 (ko) 플라즈마 발생장치
CN216346480U (zh) 烟气荷电装置及烟气净化设备
CN113983511A (zh) 烟气荷电装置及烟气净化设备
CN217164883U (zh) 净化结构及净化设备
CN108339379B (zh) 基于电磁感应耦合双介质低温等离子废气处理装置
CN108204651B (zh) 离子送风设备
KR100472751B1 (ko) 유전체장벽구조를 갖는 혼합일체형 유해가스정화장치
CN215197584U (zh) 一种增强型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
KR100489508B1 (ko) 저온 플라즈마 발생 장치 및 방법
CN210292209U (zh) 用于室内空气净化系统的电极安装结构
KR101913946B1 (ko) 유해가스 정화장치
CN216114262U (zh) 烟管净化设备
WO2009058044A1 (fr) Réacteur chimique à plasma pour générer une décharge à plasma dans des gaz
CN212680580U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废气处理发生器
CN111151127A (zh) 一种脉冲电晕协同催化剂处理VOCs装置
CN114076378B (zh) 离子发生装置、空气处理模块及电器设备
JPH08206490A (ja) ガス処理装置
CN1304090C (zh) 直流电晕放电自由基簇射烟气治理的反应器
CN215030037U (zh) 绝缘连接座双层保护的电场吸附装置及油烟净化器
JPH0924237A (ja) プラズマ法排ガス浄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