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37227U - 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337227U CN216337227U CN202122606995.4U CN202122606995U CN216337227U CN 216337227 U CN216337227 U CN 216337227U CN 202122606995 U CN202122606995 U CN 202122606995U CN 216337227 U CN216337227 U CN 2163372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al
- fired boiler
- fixedly connected
- drying box
- spro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27 by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264 compo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4 inorganic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6 organic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化污泥的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燃煤锅炉主体,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燃煤锅炉主体的一侧的干化箱,燃煤锅炉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入管,干化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内固定连接有密封轴承的外圈,且转动管与密封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转动管的底端延伸至连接管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烘干器,烘干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烘干头。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多个烘干头旋转和对多个搅拌棒的转动对干化箱内的污泥干化的更加均匀,干化时间更短,干化的效果好,提高了污泥干化的效率,省时省力,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化污泥的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水质净化过程的副产物,主要成分为各种微生物、有机及无机颗粒组成的絮状物。绝大多数污泥具有资源化重新利用的价值。原始污泥的含水率高(98%~99%),导致其质量和体积巨大,不利于运输和处理。因此,污泥的脱水和干化是污泥稳定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前提。一般污水厂排放的机械脱水污泥含水率仍然高达60%~80%,而在污泥的堆肥、焚烧和填满等处理方法都要求污泥的含水率进一步干化至40%~50%,甚至更低。
现有技术中,采用燃煤锅炉内的为热媒介质,加热干化污泥,因污泥堆积在一起对污泥干化的效果差,而且干化的时间长,严重影响了对污泥处理的效率,费时费力,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污泥堆积在一起对污泥干化的效果差,而且干化的时间长,严重影响了对污泥处理的效率,费时费力,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燃煤锅炉主体,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燃煤锅炉主体的一侧的干化箱,燃煤锅炉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入管,干化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内固定连接有密封轴承的外圈,且转动管与密封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转动管的底端延伸至连接管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烘干器,烘干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烘干头,干化箱的底部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干化箱的顶部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机构,搅拌机构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传动机构,且搅拌机构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连接机构传动连接,转动管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传动机构,且转动管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连接机构传动连接,干化箱远离燃煤锅炉主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啮合驱动机构,且啮合驱动机构与连接机构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柱和搅拌棒,所述干化箱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且转动柱与转动槽转动连接,搅拌棒与转动柱的外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干化箱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杆与连接槽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安装杆、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第一链条,所述安装杆的底端与转动柱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链轮固定套设在安装杆的外侧,第二链轮固定套设在连接杆的外侧,且第二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与第一链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三链轮固定套设在转动管的外侧,第四链轮固定套设在连接杆的外侧,且第四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与第三链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啮合驱动机构包括圆形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和驱动电机,所述干化箱远离燃煤锅炉主体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孔,且圆形杆与圆形孔转动连接,第一锥形齿轮与圆形杆延伸至干化箱内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连接杆的外侧,且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驱动电机与干化箱远离燃煤锅炉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圆形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干化箱的外侧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烘干头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烘干头呈水平方向等距离分布在烘干器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搅拌棒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搅拌棒呈环形和竖直方向等距离分布在转动柱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干化箱靠近燃煤锅炉主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干化箱靠近燃煤锅炉主体的一侧铰接有第一密封盖,且第一密封盖与进料口密封配合,干化箱远离燃煤锅炉主体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干化箱远离燃煤锅炉主体的一侧铰接有第二密封盖,且第二密封盖与出料口密封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通过机座、燃煤锅炉主体、干化箱、输入管、连接管、密封轴承、转动管、烘干器和烘干头的设置对干化箱内的污泥干化的更加均匀,干化时间更短,干化的效果好,提高了污泥干化的效率;
2、该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通过转动槽、转动柱、搅拌棒、连接槽、连接杆、安装杆、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一链条、第三链轮、第四链轮、第二链条、圆形孔、圆形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和驱动电机的设置对干化箱内的污泥进行搅拌开;
而且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多个烘干头旋转和对多个搅拌棒的转动对干化箱内的污泥干化的更加均匀,干化时间更短,干化的效果好,提高了污泥干化的效率,省时省力,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的C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2燃煤锅炉主体、3干化箱、4输入管、5连接管、6密封轴承、7转动管、8烘干器、9烘干头、10转动槽、11转动柱、12搅拌棒、13连接槽、14连接杆、15安装杆、16第一链轮、17第二链轮、18第一链条、19第三链轮、20第四链轮、21第二链条、22圆形孔、23圆形杆、24第一锥形齿轮、25第二锥形齿轮、26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包括机座1,机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燃煤锅炉主体2,机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燃煤锅炉主体2的一侧的干化箱3,燃煤锅炉主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入管4,干化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内固定连接有密封轴承6的外圈,且转动管7与密封轴承6的内圈固定连接,转动管7的底端延伸至连接管5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烘干器8,烘干器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烘干头9,干化箱3的底部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干化箱3的顶部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机构,搅拌机构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传动机构,且搅拌机构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连接机构传动连接,转动管7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传动机构,且转动管7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连接机构传动连接,干化箱3远离燃煤锅炉主体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啮合驱动机构,且啮合驱动机构与连接机构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中,搅拌机构包括转动柱11和搅拌棒12,干化箱3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10,且转动柱11与转动槽10转动连接,搅拌棒12与转动柱11的外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14,干化箱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连接槽13,且连接杆14与连接槽13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安装杆15、第一链轮16、第二链轮17和第一链条18,安装杆15的底端与转动柱11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链轮16固定套设在安装杆15的外侧,第二链轮17固定套设在连接杆14的外侧,且第二链轮17通过第一链条18与第一链轮16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三链轮19、第四链轮20和第二链条21,第三链轮19固定套设在转动管7的外侧,第四链轮20固定套设在连接杆14的外侧,且第四链轮20通过第二链条21与第三链轮19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啮合驱动机构包括圆形杆23、第一锥形齿轮24、第二锥形齿轮25和驱动电机26,干化箱3远离燃煤锅炉主体2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孔22,且圆形杆23与圆形孔22转动连接,第一锥形齿轮24与圆形杆23延伸至干化箱3内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锥形齿轮25固定套设在连接杆14的外侧,且第二锥形齿轮25与第一锥形齿轮24相啮合,驱动电机26与干化箱3远离燃煤锅炉主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圆形杆23的另一端延伸至干化箱3的外侧并与驱动电机2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烘干头9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烘干头9呈水平方向等距离分布在烘干器8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中,搅拌棒12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搅拌棒12呈环形和竖直方向等距离分布在转动柱11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干化箱3靠近燃煤锅炉主体2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干化箱3靠近燃煤锅炉主体2的一侧铰接有第一密封盖,且第一密封盖与进料口密封配合,干化箱3远离燃煤锅炉主体2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干化箱3远离燃煤锅炉主体2的一侧铰接有第二密封盖,且第二密封盖与出料口密封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打开第一密封盖,通过进料口进行进料,然后关闭第一密封盖,此时燃煤锅炉主体2内的热气通过输入管4进入到连接管5内,通过连接管5进入到转动管7内,通过转动管7进入到烘干器8内,通过烘干器8进入到多个烘干头9内,通过多个烘干头9将热气输入到干化箱3内,然后启动驱动电机26,驱动电机26由市电进行供电,驱动电机26由控制开关进行控制,驱动电机26的输出轴带动圆形杆23进行转动,圆形杆23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4进行转动,第一锥形齿轮24带动第二锥形齿轮25进行转动,第二锥形齿轮25带动连接杆14进行转动,连接杆14带动第二链轮17进行转动,第二链轮17通过第一链条18带动第一链轮16进行转动,第一链轮16带动安装杆15进行转动,安装杆15带动转动柱11进行转动,转动柱11带动多个搅拌棒12进行转动,通过多个搅拌棒12的转动对干化箱3内的污泥进行搅拌开,同时,连接杆14带动第四链轮20进行转动,第四链轮20通过第二链条21带动第三链轮19进行转动,第三链轮19带动转动管7进行转动,转动管7带动烘干器8进行转动,烘干器8带动多个烘干头9进行转动,通过对多个烘干头9旋转和对多个搅拌棒12的转动对干化箱3内的污泥干化的更加均匀,干化时间更短,干化的效果好,从而通过对多个烘干头9旋转和对多个搅拌棒12的转动对干化箱3内的污泥干化的更加均匀,干化时间更短,干化的效果好,提高了污泥干化的效率,省时省力,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包括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燃煤锅炉主体(2),机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燃煤锅炉主体(2)的一侧的干化箱(3),燃煤锅炉主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入管(4),干化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内固定连接有密封轴承(6)的外圈,且转动管(7)与密封轴承(6)的内圈固定连接,转动管(7)的底端延伸至连接管(5)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烘干器(8),烘干器(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烘干头(9),干化箱(3)的底部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干化箱(3)的顶部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机构,搅拌机构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传动机构,且搅拌机构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连接机构传动连接,转动管(7)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传动机构,且转动管(7)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连接机构传动连接,干化箱(3)远离燃煤锅炉主体(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啮合驱动机构,且啮合驱动机构与连接机构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柱(11)和搅拌棒(12),所述干化箱(3)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10),且转动柱(11)与转动槽(10)转动连接,搅拌棒(12)与转动柱(11)的外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14),所述干化箱(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连接槽(13),且连接杆(14)与连接槽(13)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安装杆(15)、第一链轮(16)、第二链轮(17)和第一链条(18),所述安装杆(15)的底端与转动柱(11)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链轮(16)固定套设在安装杆(15)的外侧,第二链轮(17)固定套设在连接杆(14)的外侧,且第二链轮(17)通过第一链条(18)与第一链轮(16)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三链轮(19)、第四链轮(20)和第二链条(21),所述第三链轮(19)固定套设在转动管(7)的外侧,第四链轮(20)固定套设在连接杆(14)的外侧,且第四链轮(20)通过第二链条(21)与第三链轮(19)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驱动机构包括圆形杆(23)、第一锥形齿轮(24)、第二锥形齿轮(25)和驱动电机(26),所述干化箱(3)远离燃煤锅炉主体(2)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孔(22),且圆形杆(23)与圆形孔(22)转动连接,第一锥形齿轮(24)与圆形杆(23)延伸至干化箱(3)内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锥形齿轮(25)固定套设在连接杆(14)的外侧,且第二锥形齿轮(25)与第一锥形齿轮(24)相啮合,驱动电机(26)与干化箱(3)远离燃煤锅炉主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圆形杆(23)的另一端延伸至干化箱(3)的外侧并与驱动电机(2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头(9)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烘干头(9)呈水平方向等距离分布在烘干器(8)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棒(12)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搅拌棒(12)呈环形和竖直方向等距离分布在转动柱(11)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箱(3)靠近燃煤锅炉主体(2)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干化箱(3)靠近燃煤锅炉主体(2)的一侧铰接有第一密封盖,且第一密封盖与进料口密封配合,干化箱(3)远离燃煤锅炉主体(2)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干化箱(3)远离燃煤锅炉主体(2)的一侧铰接有第二密封盖,且第二密封盖与出料口密封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06995.4U CN216337227U (zh) | 2021-10-28 | 2021-10-28 | 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06995.4U CN216337227U (zh) | 2021-10-28 | 2021-10-28 | 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337227U true CN216337227U (zh) | 2022-04-19 |
Family
ID=81131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06995.4U Active CN216337227U (zh) | 2021-10-28 | 2021-10-28 | 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33722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57874A (zh) * | 2022-04-23 | 2022-08-05 | 河南省方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的锂离子电池一体化制造设备及工艺 |
-
2021
- 2021-10-28 CN CN202122606995.4U patent/CN21633722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57874A (zh) * | 2022-04-23 | 2022-08-05 | 河南省方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的锂离子电池一体化制造设备及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379218U (zh) | 一种便于清洁的pla干燥除湿设备 | |
TW201702155A (zh) | 餐廚垃圾處理設備 | |
CN205679018U (zh) | 一种有机垃圾处理用烘干装置 | |
CN216337227U (zh) | 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 | |
CN206291671U (zh) | 一种化工物料搅拌干燥除湿收料装置 | |
CN110467490A (zh) | 利用蚯蚓高效快速消纳餐厨废弃物的装置 | |
CN208532634U (zh) | 一种翻板式固态有机化合物无动力移动装置 | |
CN205662446U (zh) | 一种污泥干化箱 | |
CN205907305U (zh) | 一种炼铁厂废渣处理系统 | |
CN204824648U (zh) | 一种可移动式厨余垃圾好氧快速处理装置 | |
CN216513402U (zh) | 一种利用水泥窑处置干化污泥的装置 | |
CN213537689U (zh) | 一种污水中污泥脱水处理装置 | |
CN211471211U (zh) | 一种效率高的污泥干燥装置 | |
CN212915148U (zh) | 一种化工能源加工用废气净化装置 | |
CN209507972U (zh) | 一种用于处理固废的装置 | |
CN208471654U (zh) | 一种鱼料生产后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7451877U (zh) | 一种一体化节能、高效畜禽养殖污水预处理装置 | |
CN209635972U (zh) | 一种旋流混合型厌氧布水装置 | |
CN209877580U (zh) | 一种化学合成不间断防堵粉体烘料机构 | |
CN221975624U (zh) | 一种新型干燥设备 | |
CN207227258U (zh) | 自清洗式污泥脱水处理环保装置 | |
CN221036505U (zh) | 一种粉体干燥装置 | |
CN219861023U (zh) | 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除臭装置 | |
CN221314804U (zh) | 一种塑胶原料干燥装置 | |
CN216837614U (zh) | 一种高效节能的油泥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50102 Address after: Room 525, Building 1, No. 201 Yanjiang Road, Gulo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China Q23009 Patentee after: Nanjing Dajiang Environmental Servi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1, Xiankun Road, Jianye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before: DAJIANG ENVIRON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