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35894U - 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35894U
CN216335894U CN202121496659.2U CN202121496659U CN216335894U CN 216335894 U CN216335894 U CN 216335894U CN 202121496659 U CN202121496659 U CN 202121496659U CN 216335894 U CN216335894 U CN 216335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ase
fixing
spandex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966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平
杨雯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Changyuan Spandex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Changyuan Spandex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Changyuan Spandex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Changyuan Spandex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966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35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35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35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壁板的一端,所述壁板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底座的两侧,所述第二固定轴中部滑动连接有氨纶丝卷,所述第二固定轴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盖。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拉力感应器能够监测出毛纱线的拉力数值,通过第一气缸配合第一伺服电机能够使毛纱线的拉力数值保持在设定值,通过第二拉力感应器能够监测出氨纶丝的拉力数值,通过第二气缸配合第二伺服电机能够使氨纶丝的拉力数值保持在设定值,使毛纱线和氨纶丝始终处于最适合的紧绷状态,避免毛纱线和氨纶丝在并线过程中打结。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
背景技术
氨纶丝全名氨纶纤维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由PTMEG与MDI聚合而成,是现代服饰工业材料。服装面料氨纶长丝外包覆短纤维纱,即氨纶丝包芯纱,用其织制的弹力织物舒适、合体、弹性强,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毛纱是编织成型面料的基础线材,由于其本身不具备弹性,为了生产出一些具有弹性的面料,需要在毛纱线材的基础上并入氨纶丝
现有的氨纶丝的并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氨纶丝和毛纱缠绕机械的现象,需要工人进行分离,非常影响生产速度,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壁板的一端,所述壁板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底座的两侧,所述第二底座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壁板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触控屏,所述第一底座上表面两端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中部滑动连接有毛纱卷,所述第一固定轴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盖,所述第一底座上表面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中部滑动连接有氨纶丝卷,所述第二固定轴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底座上表面两端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承接柱,所述第一承接柱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拉力感应器,所述第一拉力感应器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束线环,第一束线环拉动毛纱线,使毛纱线紧绷,并通过第一拉力感应器测出毛纱线之间的拉力,使拉力保持在设定的数值,当拉力数值变小,就启动第一气缸拉动第一束线环,使毛纱线之间的拉力达到设定数值才停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底座上表面中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承接柱,所述第二承接柱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拉力感应器,所述第二拉力感应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束线环,第二束线环拉动氨纶丝,并通过第二拉力感应器测出氨纶丝的拉力,使氨纶丝之间的拉力保持在设定数值,当拉力数值变小后,启动第二气缸,拉动第二束线环,当氨纶丝拉力达到设定数值停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底座上表面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且第二固定柱位于氨纶丝卷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柱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环,氨纶丝从氨纶丝卷上拉出,依次穿过第二导向环、第二束线环、下定位束线环、第一调节辊、通孔、第二调节辊和上定位束线环,最后到达收线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底座上表面两端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环,毛纱线从毛纱卷上拉出,依次穿过第一导向环、第一束线环、下定位束线环、第一调节辊、通孔、第二调节辊和上定位束线环,最后到达收线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底座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旋转电机,所述下旋转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轴,所述第一主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一从动轴一侧,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中部均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两侧,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辊,所述第二底座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U 型固定柱,所述U型固定柱下端固定连接有三个下定位束线环,下旋转电机转动,带动第一主动齿轮转动,第一主动齿轮转动带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两个第一调节辊向相反方向转动,使毛纱线和氨纶丝向上运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底座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底座上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收线卷,第三旋转轴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三固定盖,所述第二底座上表面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柱,所述上固定柱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定位束线环,所述第二底座上表面中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旋转电机,所述上旋转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轴,所述第二主动轴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从动轴一侧,所述第二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轴中部均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板两侧,所述第二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轴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辊,上旋转电机转动,带动第二主动齿轮转动,第二主动齿轮带动第二从动齿轮向第二主动齿轮反向转动,从而使两个第二调节辊向相反方向转动,使毛纱线和氨纶丝向上运行,毛纱线和氨纶丝穿过上定位束线环后缠绕在收线卷上,第三伺服电机启动,带动收线卷转动,收卷毛纱线和氨纶丝的混合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导线与触控屏、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二气缸、第二拉力感应器、第一气缸、第一拉力感应器、下旋转电机、上旋转电机与第三伺服电机相连,通过触控屏能够将控制命令输送到控制模块,从而控制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二气缸、第二拉力感应器、第一气缸、第一拉力感应器、下旋转电机、上旋转电机与第三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当第一拉力感应器测出毛纱线的拉力数值变小后,通过第一气缸拉动第一束线环,从而将毛纱线拉紧,使毛纱线拉力保持在设定数值,同时第一伺服电机减慢转速,第一气缸缓慢将第一束线环推到原位,直到拉力示数恢复到设定值,第一伺服电机再恢复转速,当第二拉力感应器测出氨纶丝的拉力数值变小后,通过第二固定柱拉动第二束线环,从而将氨纶丝拉紧,使氨纶丝拉力保持在设定数值,同时第二伺服电机减慢转速,第二气缸缓慢将第二束线环推到原位,直到拉力示数恢复到设定值,第二伺服电机再恢复转速,通过上述操作,使毛纱线和氨纶丝始终处于最适合的紧绷状态,避免毛纱线和氨纶丝在并线过程中打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的第一底座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的第一底座上表面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的第二底座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的第二底座下表面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的第二底座上表面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的壁板立体结构图。
图例说明:
1、第一底座;2、壁板;3、第二底座;4、第一固定座;5、第一固定柱; 6、第二固定座;7、第二固定柱;8、第一承接柱;9、第二承接柱;10、第三固定座;11、控制模块;12、触控屏;13、第一伺服电机;14、第二伺服电机;15、第二导向环;16、第一导向环;17、第二气缸;18、第二拉力感应器;19、第二束线环;20、第一气缸;21、第一拉力感应器;22、第一束线环;23、第二固定轴;24、第二固定盖;25、氨纶丝卷;26、第一固定轴; 27、第一固定盖;28、毛纱卷;29、上固定柱;30、上定位束线环;31、固定架;32、下旋转电机;33、U型固定柱;34、第一主动轴;35、第一主动齿轮;36、第一固定板;37、第一调节辊;38、第一从动轴;39、下定位束线环;40、第一从动齿轮;41、上固定座;42、上旋转电机;43、第二主动齿轮;44、第二主动轴;45、第二调节辊;46、第二从动轴;47、第二从动齿轮;48、通孔;49、第二固定板;50、第三旋转轴;51、第三固定盖;52、收线卷;53、第三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第一底座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壁板2的一端,壁板2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底座3的两侧,第二底座3中部设置有通孔48,壁板2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触控屏12,第一底座1上表面两端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4,第一固定座4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3,第一伺服电机1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26,第一固定轴26中部滑动连接有毛纱卷 28,第一固定轴26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盖27,第一底座1上表面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6,第二固定座6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4,第二伺服电机1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23,第二固定轴23中部滑动连接有氨纶丝卷25,第二固定轴23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盖24。
第二底座3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11,第二底座3上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座10,第三固定座10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 53,第三伺服电机5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收线卷52,第三旋转轴50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三固定盖51,第二底座3上表面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柱29,上固定柱29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定位束线环30,第二底座3上表面中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座41,上固定座41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旋转电机42,上旋转电机4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轴44,第二主动轴44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43,第二主动齿轮43一侧啮合有第二从动齿轮47,第二从动齿轮47固定连接在第二从动轴46一侧,第二主动轴44和第二从动轴46中部均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板49两侧,第二主动轴44和第二从动轴46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辊45,上旋转电机42转动,带动第二主动齿轮43转动,第二主动齿轮43带动第二从动齿轮47向第二主动齿轮43反向转动,从而使两个第二调节辊45向相反方向转动,使毛纱线和氨纶丝向上运行,毛纱线和氨纶丝穿过上定位束线环30后缠绕在收线卷52上,第三伺服电机53启动,带动收线卷52转动,收卷毛纱线和氨纶丝的混合物,控制模块11通过导线与触控屏12、第一伺服电机13、第二伺服电机14、第二气缸17、第二拉力感应器18、第一气缸20、第一拉力感应器21、下旋转电机32、上旋转电机42与第三伺服电机53相连,通过触控屏12能够将控制命令输送到控制模块11,从而控制第一伺服电机13、第二伺服电机14、第二气缸17、第二拉力感应器18、第一气缸20、第一拉力感应器21、下旋转电机32、上旋转电机42与第三伺服电机53,第一底座1上表面两端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5,第一固定柱5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环16,毛纱线从毛纱卷28 上拉出,依次穿过第一导向环16、第一束线环22、下定位束线环39、第一调节辊37、通孔48、第二调节辊45和上定位束线环30,最后到达收线卷52,第一底座1上表面中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承接柱9,第二承接柱9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17,第二气缸1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拉力感应器18,第二拉力感应器18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束线环19,第二束线环19拉动氨纶丝,并通过第二拉力感应器18测出氨纶丝的拉力,使氨纶丝之间的拉力保持在设定数值,当拉力数值变小后,启动第二气缸17,拉动第二束线环19,当氨纶丝拉力达到设定数值停止,第一底座1上表面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7且第二固定柱7位于氨纶丝卷25一侧,第二固定柱7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环15,氨纶丝从氨纶丝卷25上拉出,依次穿过第二导向环15、第二束线环19、下定位束线环39、第一调节辊37、通孔48、第二调节辊45 和上定位束线环30,最后到达收线卷52,第二底座3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1,固定架31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旋转电机32,下旋转电机3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轴34,第一主动轴34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 35,第一主动齿轮35一侧啮合有第一从动齿轮40,第一从动齿轮40固定连接在第一从动轴38一侧,第一主动轴34和第一从动轴38中部均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36两侧,第一主动轴34和第一从动轴38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辊37,第二底座3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柱33,U型固定柱 33下端固定连接有三个下定位束线环39,下旋转电机32转动,带动第一主动齿轮35转动,第一主动齿轮35转动带动第一从动齿轮40转动,从而使两个第一调节辊37向相反方向转动,使毛纱线和氨纶丝向上运行,第一底座1 上表面两端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承接柱8,第一承接柱8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20,第一气缸20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拉力感应器21,第一拉力感应器21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束线环22,第一束线环22拉动毛纱线,使毛纱线紧绷,并通过第一拉力感应器21测出毛纱线之间的拉力,使拉力保持在设定的数值,当拉力数值变小,就启动第一气缸20拉动第一束线环22,使毛纱线之间的拉力达到设定数值才停止。
工作原理:使用时,两卷毛纱卷28套进第一固定轴26并扭紧第二固定盖24,氨纶丝卷25套进第二固定轴23中部并扭紧第二固定盖24,毛纱线头从毛纱卷28上拉出,依次穿过第一导向环16、第一束线环22、下定位束线环39、第一调节辊37、通孔48、第二调节辊45和上定位束线环30最后到达收线卷52,氨纶丝从氨纶丝卷25上拉出,依次穿过第二导向环15、第二束线环19、下定位束线环39、第一调节辊37、通孔48、第二调节辊45和上定位束线环30,最后到达收线卷52,通过触控屏12设定氨纶丝和毛纱线的拉力数值,之后先启动第三伺服电机53转动收线卷52,使收线卷52收紧氨纶丝和毛纱线,当第二拉力感应器18和第一拉力感应器21产生的数值达到设定数值后,启动第一伺服电机13和第二伺服电机14并且第一伺服电机13和第二伺服电机14的转速与第三伺服电机53相同,当第一拉力感应器21测出毛纱线的拉力数值变小后,通过第一气缸20拉动第一束线环22,从而将毛纱线拉紧,使毛纱线拉力保持在设定数值,同时第一伺服电机13减慢转速,第一气缸20缓慢将第一束线环22推到原位,直到拉力示数恢复到设定值,第一伺服电机13再恢复转速,当第二拉力感应器18测出氨纶丝的拉力数值变小后,通过第二固定柱7拉动第二束线环19,从而将氨纶丝拉紧,使氨纶丝拉力保持在设定数值,同时第二伺服电机14减慢转速,第二气缸17缓慢将第二束线环19推到原位,直到拉力示数恢复到设定值,第二伺服电机14再恢复转速,通过上述操作,使毛纱线和氨纶丝始终处于最适合的紧绷状态,避免毛纱线和氨纶丝在并线过程中打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壁板(2)的一端,所述壁板(2)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底座(3)的两侧,所述第二底座(3)中部设置有通孔(48),所述壁板(2)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触控屏(12),所述第一底座(1)上表面两端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4),所述第一固定座(4)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26),所述第一固定轴(26)中部滑动连接有毛纱卷(28),所述第一固定轴(26)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盖(27),所述第一底座(1)上表面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6),所述第二固定座(6)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4),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23),所述第二固定轴(23)中部滑动连接有氨纶丝卷(25),所述第二固定轴(23)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盖(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上表面两端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承接柱(8),所述第一承接柱(8)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20),所述第一气缸(20)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拉力感应器(21),所述第一拉力感应器(21)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束线环(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上表面中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承接柱(9),所述第二承接柱(9)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17),所述第二气缸(1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拉力感应器(18),所述第二拉力感应器(18)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束线环(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上表面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7)且第二固定柱(7)位于氨纶丝卷(25)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柱(7)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环(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上表面两端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5),所述第一固定柱(5)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环(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3)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1),所述固定架(31)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旋转电机(32),所述下旋转电机(3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轴(34),所述第一主动轴(34)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35),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5)一侧啮合有第一从动齿轮(40),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0)固定连接在第一从动轴(38)一侧,所述第一主动轴(34)和第一从动轴(38)中部均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36)两侧,所述第一主动轴(34)和第一从动轴(38)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辊(37),所述第二底座(3)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柱(33),所述U型固定柱(33)下端固定连接有三个下定位束线环(3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3)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11),所述第二底座(3)上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座(10),所述第三固定座(10)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53),所述第三伺服电机(5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收线卷(52),第三旋转轴(50)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三固定盖(51),所述第二底座(3)上表面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柱(29),所述上固定柱(29)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定位束线环(30),所述第二底座(3)上表面中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座(41),所述上固定座(41)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旋转电机(42),所述上旋转电机(4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轴(44),所述第二主动轴(44)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43),所述第二主动齿轮(43)一侧啮合有第二从动齿轮(47),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7)固定连接在第二从动轴(46)一侧,所述第二主动轴(44)和第二从动轴(46)中部均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板(49)两侧,所述第二主动轴(44)和第二从动轴(46)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辊(4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1)通过导线与第一伺服电机(13)、第二伺服电机(14)、第二气缸(17)、第二拉力感应器(18)、第一气缸(20)、第一拉力感应器(21)、下旋转电机(32)、上旋转电机(42)与第三伺服电机(53)相连。
CN202121496659.2U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 Active CN216335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6659.2U CN216335894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6659.2U CN216335894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35894U true CN216335894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59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96659.2U Active CN216335894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35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70048653A (ko) 선행 변형을 거친 복수 개의 스테이플 섬유사들의 집합에의한 섬유사의 생산 방법과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CN216335894U (zh) 一种用于氨纶丝的并线装置
EP0091272A2 (en) Elastic covered yarn
JP2630567B2 (ja) ダブル加撚装置を備えたクリール
CN107460622A (zh) 纺织机
CN217651412U (zh) 一种基于压力检测控制针织布经编机丝线张紧装置
CN110791890A (zh) 一种便于纺织面料边料收卷缝合的装置
CN213387224U (zh) 一种防磨损纱线错位卷绕装置
CN116265632A (zh) 一种维纶通丝线的制造方法及装置
CN212611067U (zh) 一种改进型捻线机
CN114293296A (zh) 一种纺织机合股捻线机的线材防护装置
CN216426327U (zh) 一种纺织线绕卷装置
CN210162920U (zh) 一种纺织自动化生产用纱线收卷装置
CN111591799A (zh) 一种用于无纺布生产的卷取设备
CN104562354A (zh) 一种带传动机构的包覆丝机
CN207391679U (zh) 一种纺织机械
CN111691049A (zh) 一种纱线处理工艺及其装置
CN207391693U (zh) 纺织机
CN207391657U (zh) 一种纺织机
CN220202159U (zh) 一种复合面料交叉编织装置
CN201648669U (zh) 一种用于织带机在线卷带的卷带机
CN211171016U (zh) 一种人造棉布捻丝设备
CN115302868B (zh) 一种童装用透气型镂空面料及其加工工艺
CN112758728B (zh) 一种服装的纺织生产设备及工艺
CN210886427U (zh) 一种张紧力可调的织布机用给线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