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34329U - 分类垃圾箱 - Google Patents

分类垃圾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34329U
CN216334329U CN202122660658.3U CN202122660658U CN216334329U CN 216334329 U CN216334329 U CN 216334329U CN 202122660658 U CN202122660658 U CN 202122660658U CN 216334329 U CN216334329 U CN 216334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late
box wall
garbage
transver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606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强
张翼
田建钢
谢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ramay Kuibu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ramay Kuibu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ramay Kuibu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ramay Kuibu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606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34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34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34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箱技术领域,是一种分类垃圾箱,包括垃圾箱本体,垃圾箱本体内通过隔板分隔形成衣物回收腔、有害垃圾回收腔和厨余垃圾回收腔,垃圾箱本体前侧设有分别与衣物回收腔、有害垃圾回收腔一一对应连通的衣物投口、有害垃圾投口,对应厨余垃圾回收腔位置的垃圾箱本体前侧设有厨余垃圾回收箱门,衣物投口、有害垃圾投口和厨余垃圾回收箱门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可分别用于收集废旧衣物、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功能多样,衣物投口、有害垃圾投口和厨余垃圾回收箱门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充分利用了垃圾箱本体内的垂直空间,极大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分类垃圾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箱技术领域,是一种分类垃圾箱。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现在市面上垃圾箱种类越来越多,如包括:可分别收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垃圾箱、专门回收有害垃圾的有害垃圾回收垃圾箱、厨余垃圾箱和多功能垃圾箱等,然而现有的用于收集厨余垃圾的垃圾箱功能单一,其仅仅只被用于收集厨余垃圾,另外空间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类垃圾箱,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用于收集厨余垃圾的垃圾箱存在功能单一、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分类垃圾箱,包括垃圾箱本体,垃圾箱本体内通过隔板分隔形成衣物回收腔、有害垃圾回收腔和厨余垃圾回收腔,垃圾箱本体前侧设有分别与衣物回收腔、有害垃圾回收腔一一对应连通的衣物投口、有害垃圾投口,对应厨余垃圾回收腔位置的垃圾箱本体前侧设有厨余垃圾回收箱门,衣物投口、有害垃圾投口和厨余垃圾回收箱门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对应衣物投口位置的垃圾箱本体上可铰接有衣物投口盖板,厨余垃圾回收腔内设有厨余垃圾回收桶。
上述对应有害垃圾投口位置的垃圾箱本体上可铰接有有害垃圾投口盖板,有害垃圾回收腔中部可设有分区隔板,分区隔板将有害垃圾回收腔分隔成废电池回收腔和其他有害垃圾回收腔,废电池回收腔和其他有害垃圾回收腔均与有害垃圾投口连通,对应废电池回收腔位置的有害垃圾投口盖板上设有电池投口。
上述对应有害垃圾投口左部位置的垃圾箱本体上可固定安装有固定盖板,固定盖板上开设有与有害垃圾回收腔连通的电池投口,对应电池投口下方位置的有害垃圾回收腔内设有顶部敞口的电池回收盒,对应有害垃圾投口右部位置的垃圾箱本体上铰接有活动盖板。
上述衣物回收腔可呈倒“L”形,有害垃圾回收腔位于衣物回收腔前部和厨余垃圾回收腔前部之间,衣物回收腔后下部位于厨余垃圾回收腔正后方。
上述垃圾箱本体可由前箱壁、后箱壁、上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而成,隔板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第一竖板,第一横板位于第二横板前侧上方,第一横板前端、第二横板前端均固定连接于前箱壁上,第二横板后端和后箱壁固定连接,第一竖板上端与第一横板后端固定连接,第一竖板下端和第二横板固定连接,第一横板左右两端、第二横板左右两端和第一竖板左右两端分别与左箱壁、右箱壁固定连接,第二横板、前箱壁、后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厨余垃圾回收腔,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前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有害垃圾回收腔,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前箱壁、后箱壁、上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围合形成衣物回收腔,对应第一横板上方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衣物投口,对应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有害垃圾投口,对应第二横板下方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厨余垃圾回收箱门,对应衣物回收腔位置的后箱壁上设有衣物回收箱门。
上述垃圾箱本体可由前箱壁、后箱壁、上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而成,隔板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导向斜板,导向斜板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呈上下间隔设置,第一横板前端和第二横板前端均固定连接于前箱壁上,第一横板后端和第二横板后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第二横板后端和导向斜板前端固定连接,导向斜板后端和第二竖板上端固定连接,第二竖板下端和下箱壁固定连接且第二竖板距离后箱壁一定距离,第一横板左右两端、第二横板左右两端、第一竖板左右两端、第二竖板左右两端和导向斜板左右两端分别与左箱壁、右箱壁固定连接,第二横板、第二竖板、导向斜板、前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厨余垃圾回收腔,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前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有害垃圾回收腔,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导向斜板、前箱壁、后箱壁、上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衣物回收腔,对应第一横板上方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衣物投口,对应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有害垃圾投口,对应第二横板下方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厨余垃圾回收箱门,对应衣物回收腔位置的后箱壁下部设有衣物回收箱门。
上述垃圾箱本体可由前箱壁、后箱壁、上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而成,隔板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导向斜板,导向斜板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呈上下间隔设置,第一横板前端和第二横板前端均固定连接于前箱壁上,第一横板后端和导向斜板前端固定连接,导向斜板后端和第二竖板上端固定连接,第二竖板下端和下箱壁固定连接且第二竖板距离后箱壁一定距离,第二横板后端和导向斜板固定连接,第一竖板上端和导向斜板固定连接,第一竖板下端和第二横板固定连接,第一横板左右两端、第二横板左右两端、第一竖板左右两端、第二竖板左右两端和导向斜板左右两端分别与左箱壁、右箱壁固定连接,第二横板、第二竖板、导向斜板、前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厨余垃圾回收腔,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导向斜板、前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有害垃圾回收腔,第一横板、第二竖板、导向斜板、前箱壁、后箱壁、上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衣物回收腔,对应第一横板上方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衣物投口,对应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有害垃圾投口,对应第二横板下方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厨余垃圾回收箱门,对应衣物回收腔位置的后箱壁下部设有衣物回收箱门。
上述第一竖板与前箱壁之间的距离可为15厘米至50厘米,第二竖板与前箱壁之间的距离为40厘米至90厘米,第二竖板与后箱壁之间的距离为50厘米至80厘米。
上述垃圾箱本体可由前箱壁、后箱壁、上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而成,隔板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和调节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呈上下间隔设置,第一横板前端和第二横板前端均固定连接于前箱壁上,第一横板后端和第二横板后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前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有害垃圾回收腔,调节板前端与第一横板后端连接,调节板后端能选择定位在第一安装位置或第二安装位置上,第一安装位置位于下箱壁中部,第二安装位置位于后箱壁中部;当调节板后端安装在第一安装位置时,第二横板、调节板、前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厨余垃圾回收腔,第一横板、第一竖板、调节板、前箱壁、后箱壁、上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衣物回收腔;当调节板后端安装在第二安装位置时,第二横板、调节板、前箱壁、后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厨余垃圾回收腔,第一横板、第一竖板、第二横板、调节板、前箱壁、后箱壁、上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衣物回收腔,对应第一横板上方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衣物投口,对应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有害垃圾投口,对应第二横板下方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厨余垃圾回收箱门,对应第二安装位置上下两侧位置的后箱壁上分别设有一个衣物回收箱门。
上述调节板可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轨道和滚轮,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呈横向设置,第一连接板前端和第二横板后端铰接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板下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条滑轨,第二连接板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滑动安装在对应的一条滑轨内的滚轮,第二连接板后端定位在第二安装位置上,并能于从第二安装位置上退下时向下翻转并定位在第一安装位置上,且当第二连接板后端定位在第二安装位置上时,第一连接板呈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设置,第二连接板呈竖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可分别用于收集废旧衣物、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功能多样,衣物投口、有害垃圾投口和厨余垃圾回收箱门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充分利用了垃圾箱本体内的垂直空间,极大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沿A-A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第二连接板定位在第一安装位置时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第二连接板定位在第二安装位置时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7中沿A-A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衣物回收腔,2为有害垃圾回收腔,3为厨余垃圾回收腔,4为衣物投口,5为有害垃圾投口,6为厨余垃圾回收箱门,7为衣物投口盖板,8为有害垃圾投口盖板,9为电池投口,10为厨余垃圾回收桶,11为前箱壁,12为后箱壁,13为上箱壁,14为下箱壁,15为第一横板,16为第二横板,17为第一竖板,18为第二竖板,19为导向斜板,20为衣物回收箱门,21为第一连接板,22为第二连接板,23为轨道,24为滚轮,25为插槽,26为门碰座,27为固定盖板,28为活动盖板,29为电池回收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1、2所示,该分类垃圾箱包括垃圾箱本体,垃圾箱本体内通过隔板分隔形成衣物回收腔1、有害垃圾回收腔2和厨余垃圾回收腔3,垃圾箱本体前侧设有分别与衣物回收腔1、有害垃圾回收腔2一一对应连通的衣物投口4、有害垃圾投口5,对应厨余垃圾回收腔3位置的垃圾箱本体前侧设有厨余垃圾回收箱门6,衣物投口4、有害垃圾投口5和厨余垃圾回收箱门6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使用时,在厨余垃圾回收腔3中放置厨余垃圾回收桶10,投放厨余垃圾时,采用定时监督方式进行投放,由专门的厨余垃圾投放监督人员在规定的投放时间内打开厨余垃圾回收箱门6拉出厨余垃圾回收桶10,然后垃圾投放人员在监督人员的监督下将厨余垃圾倒入厨余垃圾回收桶10中,投放时间结束后,再由厨余垃圾投放监督人员将厨余垃圾回收桶10送回至厨余垃圾回收腔3中并关闭厨余垃圾回收箱门6,由于厨余垃圾回收桶10放置在厨余垃圾回收腔3内,由此整个垃圾箱看上去整洁美观,本申请通过将垃圾箱本体内部分隔成衣物回收腔1、有害垃圾回收腔2和厨余垃圾回收腔3,由此可分别用于收集废旧衣物、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功能多样,衣物投口4、有害垃圾投口5和厨余垃圾回收箱门6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充分利用了垃圾箱本体内的垂直空间,极大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另外在投放时由监督人员监督人们投放,由此可防止人们将非厨余垃圾一起投入厨余垃圾回收桶10中,由此利于厨余垃圾的后续回收利用。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实施一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对应衣物投口4位置的垃圾箱本体上铰接有衣物投口盖板7,厨余垃圾回收腔3内设有厨余垃圾回收桶10。
如附图1、2所示,对应有害垃圾投口5位置的垃圾箱本体上铰接有有害垃圾投口盖板8,有害垃圾回收腔2中部设有分区隔板,分区隔板将有害垃圾回收腔2分隔成废电池回收腔和其他有害垃圾回收腔2,废电池回收腔和其他有害垃圾回收腔2均与有害垃圾投口5连通,对应废电池回收腔位置的有害垃圾投口盖板8上设有电池投口9。由此可实现对废旧电池和其他有害垃圾的分类收集,当要投放废旧电池时,只需将废旧电池从电池投口9投入就可,而当投放的有害垃圾体积较大时,则可直接打开有害垃圾投口盖板8进行投放。
如附图1、2所示,衣物回收腔1呈倒“L”形,有害垃圾回收腔2位于衣物回收腔1前部和厨余垃圾回收腔3前部之间,衣物回收腔1后下部位于厨余垃圾回收腔3正后方。衣物回收腔1后下部位于厨余垃圾回收腔3正后方,对应衣物回收腔1位置的后箱壁12下部设有衣物回收箱门20,衣物回收箱门20的位置高度低,由此便于取出衣物回收腔1内的衣物。
如附图1、2所示,垃圾箱本体由前箱壁11、后箱壁12、上箱壁13、下箱壁14、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而成,隔板包括第一横板15、第二横板16、第一竖板17、第二竖板18和导向斜板19,导向斜板19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第一横板15和第二横板16呈上下间隔设置,第一横板15前端和第二横板16前端均固定连接于前箱壁11上,第一横板15后端和第二横板16后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17,第二横板16后端和导向斜板19前端固定连接,导向斜板19后端和第二竖板18上端固定连接,第二竖板18下端和下箱壁14固定连接且第二竖板18距离后箱壁12一定距离,第一横板15左右两端、第二横板16左右两端、第一竖板17左右两端、第二竖板18左右两端和导向斜板19左右两端分别与左箱壁、右箱壁固定连接,第二横板16、第二竖板18、导向斜板19、前箱壁11、下箱壁14、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厨余垃圾回收腔3,第一横板15、第二横板16、第一竖板17、前箱壁11、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有害垃圾回收腔2,第一横板15、第二横板16、第一竖板17、第二竖板18、导向斜板19、前箱壁11、后箱壁12、上箱壁13、下箱壁14、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衣物回收腔1,对应第一横板15上方位置的前箱壁11上设有衣物投口4,对应第一横板15和第二横板16之间位置的前箱壁11上设有有害垃圾投口5,对应第二横板16下方位置的前箱壁11上设有厨余垃圾回收箱门6,对应衣物回收腔1位置的后箱壁12下部设有衣物回收箱门20。衣物回收腔1后下部位于厨余垃圾回收腔3正后方,对应衣物回收腔1位置的后箱壁12下部设有衣物回收箱门20,衣物回收箱门20的位置高度低,由此便于取出衣物回收腔1内的衣物,通过导向斜板19的设置由此投入的衣物可沿导向斜板19直接滑落至衣物回收腔1后下部。
如附图1、2所示,第一竖板17与前箱壁11之间的距离为15厘米至50厘米,第二竖板18与前箱壁11之间的距离为40厘米至90厘米,第二竖板18与后箱壁12之间的距离为50厘米至80厘米。第一竖板17与前箱壁11之间的距离为15厘米至50厘米,由于有害垃圾回收腔2深度较浅,在清理有害垃圾时可直接通过有害垃圾投口5清理出有害垃圾,第二竖板18与前箱壁11之间的距离为40厘米至90厘米,第二竖板18与后箱壁12之间的距离为50厘米至80厘米,由此在保证厨余垃圾回收腔3有足够的空间放置下厨余垃圾回收桶10的前提下,还能保证衣物回收腔1后下部有足够的空间堆放衣物,具体的,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竖板17与前箱壁11之间的距离为20厘米,第二竖板18与前箱壁11之间的距离为75厘米,第二竖板18与后箱壁12之间的距离为65厘米。
实施例二: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的不同点仅在于:垃圾箱本体由前箱壁11、后箱壁12、上箱壁13、下箱壁14、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而成,隔板包括第一横板15、第二横板16、第一竖板17、第二竖板18和导向斜板19,导向斜板19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第一横板15和第二横板16呈上下间隔设置,第一横板15前端和第二横板16前端均固定连接于前箱壁11上,第一横板15后端和导向斜板19前端固定连接,导向斜板19后端和第二竖板18上端固定连接,第二竖板18下端和下箱壁14固定连接且第二竖板18距离后箱壁12一定距离,第二横板16后端和导向斜板19固定连接,第一竖板17上端和导向斜板19固定连接,第一竖板17下端和第二横板16固定连接,第一横板15左右两端、第二横板16左右两端、第一竖板17左右两端、第二竖板18左右两端和导向斜板19左右两端分别与左箱壁、右箱壁固定连接,第二横板16、第二竖板18、导向斜板19、前箱壁11、下箱壁14、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厨余垃圾回收腔3,第一横板15、第二横板16、第一竖板17、导向斜板19、前箱壁11、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有害垃圾回收腔2,第一横板15、第二竖板18、导向斜板19、前箱壁11、后箱壁12、上箱壁13、下箱壁14、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衣物回收腔1,对应第一横板15上方位置的前箱壁11上设有衣物投口4,对应第一横板15和第二横板16之间位置的前箱壁11上设有有害垃圾投口5,对应第二横板16下方位置的前箱壁11上设有厨余垃圾回收箱门6,对应衣物回收腔1位置的后箱壁12下部设有衣物回收箱门20。由此导向斜板19更利于投入的衣物沿其直接滑落至衣物回收腔1后下部。
实施例三:如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的不同点仅在于:垃圾箱本体由前箱壁11、后箱壁12、上箱壁13、下箱壁14、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而成,隔板包括第一横板15、第二横板16和第一竖板17,第一横板15位于第二横板16前侧上方,第一横板15前端、第二横板16前端均固定连接于前箱壁11上,第二横板16后端和后箱壁12固定连接,第一竖板17上端与第一横板15后端固定连接,第一竖板17下端和第二横板16固定连接,第一横板15左右两端、第二横板16左右两端和第一竖板17左右两端分别与左箱壁、右箱壁固定连接,第二横板16、前箱壁11、后箱壁12、下箱壁14、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厨余垃圾回收腔3,第一横板15、第二横板16、第一竖板17、前箱壁11、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有害垃圾回收腔2,第一横板15、第二横板16、第一竖板17、前箱壁11、后箱壁12、上箱壁13、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围合形成衣物回收腔1,对应第一横板15上方位置的前箱壁11上设有衣物投口4,对应第一横板15和第二横板16之间位置的前箱壁11上设有有害垃圾投口5,对应第二横板16下方位置的前箱壁11上设有厨余垃圾回收箱门6,对应衣物回收腔1位置的后箱壁12上设有衣物回收箱门20。衣物回收腔1位于厨余垃圾回收腔3上方,有害垃圾回收腔2位于衣物回收腔1前部和厨余垃圾回收腔3前部之间,由此充分利用了垃圾箱本体内垂直空间,极大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厨余垃圾回收腔3深度深,由此在厨余垃圾回收腔3内可前后放置两个厨余垃圾回收桶10。
实施例四:如附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的不同点仅在于:垃圾箱本体由前箱壁11、后箱壁12、上箱壁13、下箱壁14、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而成,隔板包括第一横板15、第二横板16、第一竖板17和调节板,第一横板15和第二横板16呈上下间隔设置,第一横板15前端和第二横板16前端均固定连接于前箱壁11上,第一横板15后端和第二横板16后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17,第一横板15、第二横板16、第一竖板17、前箱壁11、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有害垃圾回收腔2,调节板前端与第一横板15后端连接,调节板后端能选择定位在第一安装位置或第二安装位置上,第一安装位置位于下箱壁14中部,第二安装位置位于后箱壁12中部;当调节板后端安装在第一安装位置时,第二横板16、调节板、前箱壁11、下箱壁14、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厨余垃圾回收腔3,第一横板15、第一竖板17、调节板、前箱壁11、后箱壁12、上箱壁13、下箱壁14、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衣物回收腔1;当调节板后端安装在第二安装位置时,第二横板16、调节板、前箱壁11、后箱壁12、下箱壁14、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厨余垃圾回收腔3,第一横板15、第一竖板17、第二横板16、调节板、前箱壁11、后箱壁12、上箱壁13、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衣物回收腔1,对应第一横板15上方位置的前箱壁11上设有衣物投口4,对应第一横板15和第二横板16之间位置的前箱壁11上设有有害垃圾投口5,对应第二横板16下方位置的前箱壁11上设有厨余垃圾回收箱门6,对应第二安装位置上下两侧位置的后箱壁12上分别设有一个衣物回收箱门20。由此可根据具体需要在第一安装位置和第二安装位置间选择调节板后端的定位位置,从而实现调节衣物回收腔1和厨余垃圾回收腔3大小的目的,使用灵活性强,如调节板后端定位在第一安装位置上时,则衣物回收腔1变大,由此可存放更多的衣物,如调节板后端定位在第二安装位置时,则厨余垃圾回收腔3变大,厨余垃圾回收腔3内可放置更大容量的厨余垃圾回收桶10,以此增加厨余垃圾的存放量。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实施例四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5、6所示,调节板包括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轨道23和滚轮24,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均呈横向设置,第一连接板21前端和第二横板16后端铰接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板21下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条滑轨,第二连接板22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滑动安装在对应的一条滑轨内的滚轮24,第二连接板22后端定位在第二安装位置上,并能于从第二安装位置上退下时向下翻转并定位在第一安装位置上,且当第二连接板22后端定位在第二安装位置上时,第一连接板21呈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设置,第二连接板22呈竖直设置。根据需求,对应第二安装位置的后箱壁12上设有插槽25,第二连接板22后端插装于插槽25内,对应第一安装位置的下箱壁14上设有门碰座26,第二连接板22后端设有与门碰座26相配合的门碰头,由此第二连接板22后端选择定位在第一安装位置或第二安装位置上时就可实现调节衣物回收腔1和厨余垃圾回收腔3大小的目的。
实施例五:如附图7、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仅在于:对应有害垃圾投口5左部位置的垃圾箱本体上可固定安装有固定盖板27,固定盖板27上开设有与有害垃圾回收腔2连通的电池投口9,对应电池投口9下方位置的有害垃圾回收腔2内设有顶部敞口的电池回收盒29,对应有害垃圾投口5右部位置的垃圾箱本体上铰接有活动盖板28。通过设置电池投口9由此对人们起到引导作用,指示人们将废旧电池从电池投口9投入,通过设置电池回收盒29对废旧电池进行单独回收,设置活动盖板28在保证能经由有害垃圾投口5投入有害垃圾的同时,还能打开有害垃圾投口5取出里面的电池回收盒29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11)

1.一种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箱本体,垃圾箱本体内通过隔板分隔形成衣物回收腔、有害垃圾回收腔和厨余垃圾回收腔,垃圾箱本体前侧设有分别与衣物回收腔、有害垃圾回收腔一一对应连通的衣物投口、有害垃圾投口,对应厨余垃圾回收腔位置的垃圾箱本体前侧设有厨余垃圾回收箱门,衣物投口、有害垃圾投口和厨余垃圾回收箱门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对应衣物投口位置的垃圾箱本体上铰接有衣物投口盖板,厨余垃圾回收腔内设有厨余垃圾回收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对应有害垃圾投口位置的垃圾箱本体上铰接有有害垃圾投口盖板,有害垃圾回收腔中部设有分区隔板,分区隔板将有害垃圾回收腔分隔成废电池回收腔和其他有害垃圾回收腔,废电池回收腔和其他有害垃圾回收腔均与有害垃圾投口连通,对应废电池回收腔位置的有害垃圾投口盖板上设有电池投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对应有害垃圾投口左部位置的垃圾箱本体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盖板,固定盖板上开设有与有害垃圾回收腔连通的电池投口,对应电池投口下方位置的有害垃圾回收腔内设有顶部敞口的电池回收盒,对应有害垃圾投口右部位置的垃圾箱本体上铰接有活动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衣物回收腔呈倒“L”形,有害垃圾回收腔位于衣物回收腔前部和厨余垃圾回收腔前部之间,衣物回收腔后下部位于厨余垃圾回收腔正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所述的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垃圾箱本体由前箱壁、后箱壁、上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而成,隔板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第一竖板,第一横板位于第二横板前侧上方,第一横板前端、第二横板前端均固定连接于前箱壁上,第二横板后端和后箱壁固定连接,第一竖板上端与第一横板后端固定连接,第一竖板下端和第二横板固定连接,第一横板左右两端、第二横板左右两端和第一竖板左右两端分别与左箱壁、右箱壁固定连接,第二横板、前箱壁、后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厨余垃圾回收腔,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前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有害垃圾回收腔,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前箱壁、后箱壁、上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围合形成衣物回收腔,对应第一横板上方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衣物投口,对应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有害垃圾投口,对应第二横板下方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厨余垃圾回收箱门,对应衣物回收腔位置的后箱壁上设有衣物回收箱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垃圾箱本体由前箱壁、后箱壁、上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而成,隔板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导向斜板,导向斜板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呈上下间隔设置,第一横板前端和第二横板前端均固定连接于前箱壁上,第一横板后端和第二横板后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第二横板后端和导向斜板前端固定连接,导向斜板后端和第二竖板上端固定连接,第二竖板下端和下箱壁固定连接且第二竖板距离后箱壁一定距离,第一横板左右两端、第二横板左右两端、第一竖板左右两端、第二竖板左右两端和导向斜板左右两端分别与左箱壁、右箱壁固定连接,第二横板、第二竖板、导向斜板、前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厨余垃圾回收腔,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前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有害垃圾回收腔,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导向斜板、前箱壁、后箱壁、上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衣物回收腔,对应第一横板上方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衣物投口,对应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有害垃圾投口,对应第二横板下方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厨余垃圾回收箱门,对应衣物回收腔位置的后箱壁下部设有衣物回收箱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垃圾箱本体由前箱壁、后箱壁、上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而成,隔板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导向斜板,导向斜板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呈上下间隔设置,第一横板前端和第二横板前端均固定连接于前箱壁上,第一横板后端和导向斜板前端固定连接,导向斜板后端和第二竖板上端固定连接,第二竖板下端和下箱壁固定连接且第二竖板距离后箱壁一定距离,第二横板后端和导向斜板固定连接,第一竖板上端和导向斜板固定连接,第一竖板下端和第二横板固定连接,第一横板左右两端、第二横板左右两端、第一竖板左右两端、第二竖板左右两端和导向斜板左右两端分别与左箱壁、右箱壁固定连接,第二横板、第二竖板、导向斜板、前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厨余垃圾回收腔,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导向斜板、前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有害垃圾回收腔,第一横板、第二竖板、导向斜板、前箱壁、后箱壁、上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衣物回收腔,对应第一横板上方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衣物投口,对应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有害垃圾投口,对应第二横板下方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厨余垃圾回收箱门,对应衣物回收腔位置的后箱壁下部设有衣物回收箱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第一竖板与前箱壁之间的距离为15厘米至50厘米,第二竖板与前箱壁之间的距离为40厘米至90厘米,第二竖板与后箱壁之间的距离为50厘米至80厘米。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第一竖板与前箱壁之间的距离为15厘米至50厘米,第二竖板与前箱壁之间的距离为40厘米至90厘米,第二竖板与后箱壁之间的距离为50厘米至80厘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垃圾箱本体由前箱壁、后箱壁、上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而成,隔板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和调节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呈上下间隔设置,第一横板前端和第二横板前端均固定连接于前箱壁上,第一横板后端和第二横板后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前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有害垃圾回收腔,调节板前端与第一横板后端连接,调节板后端能选择定位在第一安装位置或第二安装位置上,第一安装位置位于下箱壁中部,第二安装位置位于后箱壁中部;当调节板后端安装在第一安装位置时,第二横板、调节板、前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厨余垃圾回收腔,第一横板、第一竖板、调节板、前箱壁、后箱壁、上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衣物回收腔;当调节板后端安装在第二安装位置时,第二横板、调节板、前箱壁、后箱壁、下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厨余垃圾回收腔,第一横板、第一竖板、第二横板、调节板、前箱壁、后箱壁、上箱壁、左箱壁和右箱壁围合形成衣物回收腔,对应第一横板上方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衣物投口,对应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有害垃圾投口,对应第二横板下方位置的前箱壁上设有厨余垃圾回收箱门,对应第二安装位置上下两侧位置的后箱壁上分别设有一个衣物回收箱门;调节板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轨道和滚轮,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呈横向设置,第一连接板前端和第二横板后端铰接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板下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条滑轨,第二连接板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滑动安装在对应的一条滑轨内的滚轮,第二连接板后端定位在第二安装位置上,并能于从第二安装位置上退下时向下翻转并定位在第一安装位置上,且当第二连接板后端定位在第二安装位置上时,第一连接板呈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设置,第二连接板呈竖直设置。
CN202122660658.3U 2021-11-02 2021-11-02 分类垃圾箱 Active CN216334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60658.3U CN216334329U (zh) 2021-11-02 2021-11-02 分类垃圾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60658.3U CN216334329U (zh) 2021-11-02 2021-11-02 分类垃圾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34329U true CN216334329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3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60658.3U Active CN216334329U (zh) 2021-11-02 2021-11-02 分类垃圾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34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34329U (zh) 分类垃圾箱
CN109896188A (zh) 一种干湿垃圾分离环卫箱
CN106005825A (zh) 一种绿化垃圾箱
CN216334330U (zh) 组合式多功能垃圾箱
CN215099725U (zh) 一种抽屉垃圾桶
CN216188021U (zh) 组合式地面分类垃圾箱
CN216188018U (zh) 组合式垃圾箱
CN205257124U (zh) 一种家居用垃圾桶
CN211224881U (zh) 一种多功能大型分类垃圾箱
CN216334331U (zh) 垃圾分类用组合式垃圾箱
CN210527462U (zh) 组合式分类垃圾投放箱
CN211282321U (zh) 一种可压缩垃圾的垃圾桶
CN113895814A (zh) 组合式地面分类垃圾箱
CN217295785U (zh) 并联双投口垃圾箱
CN212830595U (zh) 一种可实现分类收集的工业垃圾收集箱
CN220631839U (zh) 塑料袋收纳架
CN2920890Y (zh) 组合式卫生柜
CN219905550U (zh) 一种便于倒出垃圾的集尘基站垃圾箱及扫地机集尘基站
CN218808104U (zh) 一种垃圾回收箱
CN210365343U (zh) 垃圾桶
CN212387028U (zh) 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
CN215945610U (zh) 一种园区施工用固液分离式垃圾收集装置
CN214086049U (zh) 一种组合式垃圾桶
CN219905568U (zh) 一种对闲置空间利用的智能垃圾箱
CN218705826U (zh) 一种具有自动破袋装置的垃圾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