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87028U - 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87028U
CN212387028U CN201922357363.1U CN201922357363U CN212387028U CN 212387028 U CN212387028 U CN 212387028U CN 201922357363 U CN201922357363 U CN 201922357363U CN 212387028 U CN212387028 U CN 212387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partition plate
wet
fixed block
tra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573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子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3573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87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87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87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桶,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所述垃圾桶分为第一垃圾桶、第二垃圾桶和桶盖,所述第一垃圾桶通过设置在第一垃圾桶边缘上的卡槽与第二垃圾桶卡接,在第一垃圾桶的上端设有桶盖;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其设计合理,构思新颖,便于干湿垃圾的分类,不易产生刺鼻异味或蚊虫,减少因蚊虫引起的传染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生产成本,避免异味散发,减少劳动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桶,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是目前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家庭生活产品,现在生活中垃圾桶大多采用传统式的垃圾桶,不能对垃圾进行干湿分离,往往使垃圾常时间的浸泡在液体中加速垃圾的腐败,滋生有害菌。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将各类垃圾一同倒入垃圾桶内,当含有水分的垃圾在垃圾桶内会发酵产生刺鼻异味或产生蚊虫,不但容易感染疾病同时还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垃圾桶不便于垃圾的干湿分类,容易产生刺鼻异味或产生蚊虫,容易感染疾病、污染环境等问题,提供的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所述垃圾桶分为第一垃圾桶、第二垃圾桶和桶盖,所述第一垃圾桶通过设置在第一垃圾桶边缘上的卡槽与第二垃圾桶卡接,在第一垃圾桶的上端设有桶盖;
所述第一垃圾桶包括桶体、隔板、水管,所述隔板为双层圆形结构,在隔板的右侧端设有配重块,在隔板的左侧端设有出口端,在隔板的下端面上设有卡环,在卡环内设有活动转轴,所述桶体的内桶壁上对称设有凸块,所述活动转轴的两端分别位于设置在凸块上的凹槽内,在桶体的内桶壁上还设有固定块Ⅰ和固定块Ⅱ,固定块Ⅰ位于隔板左侧出口端的上端,固定块Ⅱ位于含有配重块的隔板右侧端的下端,隔板的右侧端通过铰链与固定块Ⅱ连接,在桶体上位于固定块Ⅰ的下端设有水管;
所述隔板的上层和下层间形成一端开口的中空集流管,所述中空集流管的开口端为隔板出口端的下端;
所述桶盖上设有投料口。
进一步,所述固定块Ⅰ与桶体底部的高度低于固定块Ⅱ与桶体底部的高度,使隔板的出口端始终低于含有配重块的隔板右侧端,利于水分的流出。
进一步,所述隔板的上层至少分布有6根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出口端集中汇集在出口端,设置导流槽便于垃圾沿导流槽进入到第一垃圾桶内。
进一步,所述导流槽为波浪纹结构,在导流槽的底部设有过滤孔,当含有水分的垃圾倒入第一垃圾桶,通过导流槽上的过滤孔将水分过滤到隔板的中空集流管中,由于隔板的出口端始终低于含有配重块的隔板右侧端,因此水分则沿中空集流管通过中空集流管的开口端流入到水管内。
进一步,所述卡环与隔板左侧端的间距小于卡环与隔板右侧端的间距,即活动转轴与隔板左侧端的间距小于活动转轴与隔板右侧端的间距,因此使隔板的右侧端重于左侧端,使隔板的重心偏向右侧,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桶体内设有固定块Ⅰ、固定块Ⅱ,固定块Ⅰ位于出口端的的上端即隔板的左侧端位于固定块Ⅰ的下端,固定块Ⅱ位于含有配重块的隔板右侧端的下端即隔板的右侧端位于固定块Ⅱ的上端,两者相互配合,当隔板的右侧端过重由于固定块Ⅰ、固定块Ⅱ的存在避免隔板向右翻转,同时由于固定块Ⅰ与桶体底部的高度低于固定块Ⅱ与桶体底部的高度,使隔板处于相对向左侧倾斜的角度即隔板左侧低右侧高。
进一步,所述水管的上端面设有入水口,由隔板上中空集流管内流出的水分通过水管的上入水口进入到水管内,从而进入到第二垃圾桶内。
进一步,所述水管为梯形结构,所述水管的小口端与桶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水管的大口端的直径大于出口端的直径,便于水分的落入。
进一步,所述第二垃圾桶的底部设有活性炭过滤板,当水分进入到第二垃圾桶内时,由于水分是从含水的垃圾中分离,因此也带有细菌,通过活性炭过滤板的吸附作用,避免异味的产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水平”、“垂直”、“顶”、“底”、“内”、“外”、“左”、“右”、“倾斜”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其设计合理,构思新颖,便于干湿垃圾的分类,不易产生刺鼻异味或蚊虫,减少因蚊虫引起的传染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生产成本,避免异味散发,减少劳动消耗。
本实用新型中的分类垃圾桶,避免异味散发,设计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干湿分类垃圾桶闭合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干湿分类垃圾桶工作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板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隔板的俯视;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干湿分类垃圾桶不含隔板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干湿分类垃圾桶的俯视图;
图中,1、桶盖,2、第一垃圾桶,3、第二垃圾桶,4、卡槽,5、水管,6、隔板,7、配重块,8、固定块Ⅱ,9、活动转轴,10、活性炭过滤板,11、投料口,12、固定块Ⅰ,13、过滤孔,14、入水口,15、凸块,16、出口端,17、导流槽,18、中空集流管,19、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所述垃圾桶分为第一垃圾桶2、第二垃圾桶3和桶盖1,所述第一垃圾桶2通过设置在第一垃圾桶2边缘上的卡槽4与第二垃圾桶3卡接,在第一垃圾桶2的上端设有桶盖1;
所述第一垃圾桶2包括桶体、隔板6、水管5,所述隔板6为双层圆形结构,在隔板6的右侧端设有配重块7,在隔板6的左侧端设有出口端16,在隔板6的下端面上设有卡环,在卡环内设有活动转轴9,所述桶体的内桶壁上对称设有凸块15,所述活动转轴9的两端分别位于设置在凸块15上的凹槽内,在桶体的内桶壁上还设有固定块Ⅰ12和固定块Ⅱ8,固定块Ⅰ12位于隔板6左侧出口端16的上端,固定块Ⅱ8位于含有配重块7的隔板6右侧端的下端,隔板6的右侧端通过铰链19与固定块Ⅱ8连接,在桶体上位于固定块Ⅰ12的下端设有水管5;
所述隔板6的上层和下层间形成一端开口的中空集流管18,所述中空集流管18的开口端为隔板6出口端16的下端;
所述桶盖1上设有投料口11。
进一步,所述固定块Ⅰ12与桶体底部的高度低于固定块Ⅱ8与桶体底部的高度,使隔板6的出口端16始终低于含有配重块7的隔板6右侧端,利于水分的流出。
进一步,所述隔板6的上层至少分布有6根导流槽17,所述导流槽17的出口端集中汇集在出口端16,设置导流槽17便于垃圾沿导流槽17进入到第一垃圾桶2内。
进一步,所述导流槽17为波浪纹结构,在导流槽17的底部设有过滤孔13,当含有水分的垃圾倒入第一垃圾桶2,通过导流槽17上的过滤孔13将水分过滤到隔板6的中空集流管18中,由于隔板6的出口端16始终低于含有配重块7的隔板6右侧端,因此水分则沿中空集流管18通过中空集流管18的开口端流入到水管5内。
进一步,所述卡环与隔板6左侧端的间距小于卡环与隔板6右侧端的间距,即活动转轴9与隔板6左侧端的间距小于活动转轴9与隔板6右侧端的间距,因此使隔板6的右侧端重于左侧端,使隔板的重心偏向右侧,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桶体内设有固定块Ⅰ12、固定块Ⅱ8,固定块Ⅰ12位于出口端16的的上端即隔板6的左侧端位于固定块Ⅰ12的下端,固定块Ⅱ8位于含有配重块7的隔板6右侧端的下端即隔板6的右侧端位于固定块Ⅱ8的上端,两者相互配合,当隔板的右侧端过重由于固定块Ⅰ、固定块Ⅱ的存在避免隔板向右翻转,同时由于固定块Ⅰ12与桶体底部的高度低于固定块Ⅱ8与桶体底部的高度,使隔板处于相对向左侧倾斜的角度即隔板左侧低右侧高。
进一步,所述水管5的上端面设有入水口14,由隔板6上中空集流管18内流出的水分通过水管5的上入水口14进入到水管5内,从而进入到第二垃圾桶3内。
进一步,所述水管5为梯形结构,所述水管5的小口端与桶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水管5的大口端的直径大于出口端16的直径,便于水分的落入。
进一步,水管5与桶体间的夹角为30-45°,便于液体水分的流动。
进一步,所述第二垃圾桶3的底部设有活性炭过滤板10,当水分进入到第二垃圾桶3内时,由于水分是从含水的垃圾中分离,因此也带有细菌,通过活性炭过滤板10的吸附作用,避免异味的产生。
进一步,在隔板6的右侧端通过铰链19与固定块Ⅱ连接,使隔板6右侧端与固定块Ⅱ两条延伸线的最大夹角为80°,避免当含有垃圾的隔板在倾倒垃圾时,由于垃圾过多隔板6由水平角度翻转至垂直角度时造成隔板翻转;在本实用新型中隔板6的右侧端通过铰链与固定块Ⅱ连接,可保持隔板右侧端与固定块Ⅱ之间的虚拟最大夹角为80°,当隔板右侧端与固定块Ⅱ的角度为80°时,垃圾倾倒到第一垃圾桶2内,当垃圾倾倒完毕后由于隔板右侧端含有配重块和铰链双重作用下,避免隔板翻转使隔板的右侧端翻转到桶体的左侧,隔板的左侧端翻转到桶体的右侧,影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第一垃圾桶2安装到第二垃圾桶3上,盖上桶盖1,垃圾桶处于初始状态,隔板6右侧端在固定块Ⅱ8的上端,隔板6左侧出口端16位于固定块Ⅰ12的下端,保持隔板6左侧底右侧高的状态,当含水分的垃圾通过投料口11进入第一垃圾桶2内,垃圾内的水分通过隔板6上导流槽17底部的过滤孔13的过滤作用使水分进入到中空集流管18内,然后水分再由中空集流管18的开口端流经水管5的入水口14,再经水管5进入到第二垃圾桶3内;滤去水分的垃圾由于重力作用,慢慢移动至隔板6左侧端当重力达到一定时,隔板6的左侧端重力大于隔板的右侧端重力时隔板慢慢向左侧倾斜,当隔板倾斜到一定程度时,垃圾进入第一垃圾桶2,由于隔板6的右侧端通过铰链与固定块Ⅱ连接且隔板6右侧端与固定块Ⅱ两条延伸线的最大夹角为80°,避免隔板6在重力作用下隔板6进行翻转,同时在隔板配重块的作用下隔板回到原始位置即隔板的含有配重块的右侧端在固定块Ⅱ8的上端,隔板6左侧出口端16位于固定块Ⅰ12的下端;
当第一垃圾桶2、第二垃圾桶3内的垃圾过满时,分别取下第一垃圾桶2、第二垃圾桶3将分类好的垃圾送至垃圾回收站,本实用新型中的垃圾桶其设计合理,构思新颖,便于垃圾分类,节约空间使用面积,节省生产成本,避免异味散发,设计简单合理。
本实用新型中隔板6的右侧端通过铰链与固定块Ⅱ连接,使隔板6右侧端与固定块Ⅱ两条延伸线的最大夹角为80°,避免当含有垃圾的隔板在倾倒垃圾时,由于垃圾过多隔板6由水平角度翻转至垂直角度时造成隔板翻转;在本实用新型中隔板6的右侧端通过铰链与固定块Ⅱ连接,可保持隔板右侧端与固定块Ⅱ之间的虚拟最大夹角为80°,当隔板右侧端与固定块Ⅱ的角度为80°时,垃圾倾倒到第一垃圾桶2内,当垃圾倾倒完毕后由于隔板右侧端含有配重块和铰链双重作用下,避免隔板翻转使隔板的右侧端翻转到桶体的左侧,隔板的左侧端翻转到桶体的右侧,影响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卡环与隔板6左侧端的间距小于卡环与隔板6右侧端的间距,即活动转轴9与隔板6左侧端的间距小于活动转轴9与隔板6右侧端的间距,根据重力平衡作用,隔板6的右侧端重于左侧端,使隔板的重心偏向右侧,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桶体内设有固定块Ⅰ12、固定块Ⅱ8,固定块Ⅰ12位于出口端16的的上端即隔板6的左侧端位于固定块Ⅰ12的下端,固定块Ⅱ8位于含有配重块7的隔板6右侧端的下端即隔板6的右侧端位于固定块Ⅱ8的上端,两者相互配合,当隔板的右侧端过重由于固定块Ⅰ、固定块Ⅱ的存在避免隔板向右翻转,同时由于固定块Ⅰ12与桶体底部的高度低于固定块Ⅱ8与桶体底部的高度,使隔板处于相对向左侧倾斜的角度即隔板左侧低右侧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水平”、“垂直”、“顶”、“底”、“内”、“外”、“左”、“右”、“倾斜”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分为第一垃圾桶(2)、第二垃圾桶(3)和桶盖(1),所述第一垃圾桶(2)通过设置在第一垃圾桶(2)边缘上的卡槽(4)与第二垃圾桶(3)卡接,在第一垃圾桶(2)的上端设有桶盖(1);
所述第一垃圾桶(2)包括桶体、隔板(6)、水管(5),所述隔板(6)为双层圆形结构,在隔板(6)的右侧端设有配重块(7),在隔板(6)的左侧端设有出口端(16),在隔板(6)的下端面上设有卡环,在卡环内设有活动转轴(9),所述桶体的内桶壁上对称设有凸块(15),所述活动转轴(9)的两端分别位于设置在凸块(15)上的凹槽内,在桶体的内桶壁上还设有固定块Ⅰ(12)和固定块Ⅱ(8),固定块Ⅰ(12)位于隔板(6)左侧出口端(16)的上端,固定块Ⅱ(8)位于含有配重块(7)的隔板(6)右侧端的下端,隔板(6)的右侧端通过铰链(19)与固定块Ⅱ(8)连接,在桶体上位于固定块Ⅰ(12)的下端设有水管(5);
所述隔板(6)的上层和下层间形成一端开口的中空集流管(18),所述中空集流管(18)的开口端为隔板(6)出口端(16)的下端;
所述桶盖(1)上设有投料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Ⅰ(12)与桶体底部的高度低于固定块Ⅱ(8)与桶体底部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的上层至少分布有6根导流槽(17),所述导流槽(17)的出口端集中汇集在出口端(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17)为波浪纹结构,在导流槽(17)的底部设有过滤孔(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与隔板(6)左侧端的间距小于卡环与隔板(6)右侧端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5)的上端面设有入水口(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5)为梯形结构,所述水管(5)的小口端与桶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5)的大口端的直径大于出口端(16)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垃圾桶(3)的底部设有活性炭过滤板(10)。
CN201922357363.1U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 Active CN212387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7363.1U CN212387028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7363.1U CN212387028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87028U true CN212387028U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48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57363.1U Active CN212387028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870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09584U (zh) 一种鱼缸过滤系统
CN212387028U (zh) 一种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
CN201980651U (zh) 一种新型滤水垃圾桶
CN211168377U (zh) 一种干湿分离的垃圾桶
CN210481022U (zh) 一种便于固液分离的污水处理用静置装置
CN218778104U (zh) 一种垃圾分类设备
CN218176096U (zh) 一种污水排放口溢流过滤环境保护装置
CN210479772U (zh) 干湿分离一体垃圾桶
CN202666719U (zh) 物料利用率高的氧化槽
CN107626116A (zh) 一种全自动油脂分离一体机
CN203006214U (zh) 一种垃圾桶
CN210823855U (zh) 一种固液分离垃圾桶
CN205875296U (zh) 一种厨房清理井
CN214415728U (zh) 一种圆筒过滤器及过滤模块
CN216271241U (zh) 一种环保型垃圾箱
CN217988465U (zh) 一种污泥滤水装置
CN214243865U (zh) 一种餐饮垃圾用过滤设备
CN220012244U (zh) 一种新型的餐厨余物处理装置
CN211994324U (zh) 一种干湿垃圾沥水装置
CN206798325U (zh) 一种固液体分离收集的垃圾桶
CN207024744U (zh) 一种快速过滤用压滤器
CN214453878U (zh) 一种新型智能干湿分离垃圾箱
CN110641857A (zh) 一种可实现固液分离的垃圾箱
CN216302183U (zh) 一种固液分离的厨余垃圾桶
CN215157774U (zh) 一种用于生活垃圾的精细分类的垃圾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