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12676U - 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12676U
CN216312676U CN202122373496.5U CN202122373496U CN216312676U CN 216312676 U CN216312676 U CN 216312676U CN 202122373496 U CN202122373496 U CN 202122373496U CN 216312676 U CN216312676 U CN 216312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ge protection
pin
surge
low
protect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34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小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surg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osurg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surg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osurg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734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12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12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12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涌保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插拔式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装置,所述电涌保护器包括: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和位于所述框架外侧的壳体,并联连接的第一电涌保护电路、第二电涌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涌保护电路两端连接的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涌保护电路两端连接的第三插脚、第四插脚;所述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包括第一电涌保护电路安装部和第二电涌保护电路安装部,以及第一插脚安装部、第二插脚安装部、第三插脚安装部、第四插脚安装部。因此,可以在有限的体积内放置双片并联的压敏电阻,使电涌保护器的结构紧凑,而且冲击能量更大。

Description

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涌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有并联式双保护元件的电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电涌保护装置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电涌电流或者电压时,电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电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230003.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涌抑制装置包括:电压敏感元件;第一端子,第一端子的一端电连接至电压敏感元件的第一表面;第二端子,包括通过热敏材料电连接的固定部和离去部,固定部电连接至电压敏感元件的第二表面,离去部具有离开固定部的趋势。根据本实用新型,固定部和离去部的连接表面平行于第二表面,并且离去部离开固定部的方向平行于第二表面;因此,通过这种新型的脱开方式,形成紧凑的结构,大大减小了装置的厚度。
再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407992.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联体电涌保护设备包括:三个电涌保护模块,每个电涌保护模块分别设置有电涌保护用电压敏感元件和能够与底座配合的插脚;每个电涌保护模块中的电压敏感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一导电元件分别连接至对应电涌保护模块中的插脚;每个电涌保护模块中的电压敏感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电元件彼此连接,并且以第二导电元件为连接点,每个电涌保护模块中的插脚构成Y形连接;通过以并排方式将多个模块整合,替代现有的堆叠组合方式,能够达到接线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但是对于有些特殊应用场合中,例如,光伏电源用电涌保护器,对单个电涌保护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拔式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装置,在有限的体积内放置双片并联的压敏电阻,使电涌保护器的结构紧凑,而且冲击能量更大。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和位于所述框架外侧的壳体,
并联连接的第一电涌保护电路、第二电涌保护电路,所述第一电涌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涌保护元件,与所述第一电涌保护元件电连接的第一低温电极,与所述第一低温电极连接的第一偏置力施加组件,所述第一偏置力施加组件在电涌保护元件失效时,在所述第一偏置力施加组件施加的偏执力作用下,所述第一电涌保护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二电涌保护电路包括第二电涌保护元件,与所述第二电涌保护元件电连接的第二低温电极,与所述第二低温电极连接的第二偏置力施加组件,所述第二偏置力施加组件在电涌保护元件失效时,在所述第二偏置力施加组件施加的偏执力作用下,所述第二电涌保护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涌保护电路两端连接的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涌保护电路两端连接的第三插脚、第四插脚;
所述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包括第一电涌保护电路安装部和第二电涌保护电路安装部,以及第一插脚安装部、第二插脚安装部、第三插脚安装部、第四插脚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包括中间隔离板,所述第一电涌保护电路、所述第二电涌保护电路相对于所述中间隔离板对称安装在所述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宽度小于等于18mm。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脚上连接有第一状态指示部,并且所述第一插脚通过与所述第一低温电极电连接;并且当所述低温电极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值时,在所述第一偏置力施加组件施加的偏执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插脚脱离与所述第一低温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插脚上连接有第二状态指示部,并且所述第三插脚通过与所述第二低温电极电连接;并且当所述低温电极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定值时,在所述第二偏置力施加组件施加的偏执力作用下,所述第三插脚脱离与所述第二低温电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状态指示部随着所述第一偏置力施加组件的移动,位于不同位置;所述第二状态指示部随着所述第二偏置力施加组件的移动,位于不同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脚、所述第三插脚分别包括位于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的引脚、位于所述引脚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分别错开排列的低温电极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引脚、所述低温电极连接部连接的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的所述电涌保护器,
与所述电涌保护器连接的底座,所述电涌保护器拔插式地安装至所述底座内。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插脚安装孔、第二插脚安装孔、第三插脚安装孔、第四插脚安装孔。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电涌保护器,其内部并联设置有第一电涌保护电路、第二电涌保护电路,并且每个电涌保护电路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独立的插脚,这样每片电涌保护电路可以独立动作,在有限的体积(例如,18mm宽的体积)内放置双片并联的压敏电阻,使电涌保护器的结构紧凑,而且冲击能量更大。
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和/或流程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涌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涌保护装置中电涌保护器和底座之间的分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涌保护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偏置力施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电极插脚和状态指示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涌保护器在第一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电涌保护器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涌保护器在第二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电涌保护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具体的说明只是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加容易、清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性解释;并且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涌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涌保护装置包括:
电涌保护器100,
与电涌保护器连接的底座300,电涌保护器100拔插式地安装至底座300内。
如图2所示,底座300包括第一插脚安装孔、第二插脚安装孔、第三插脚安装孔、第四插脚安装孔,每个安装孔的内部结构类似,例如,图2中的安装孔320,电涌保护器100的底部上设置有四个插脚,每个插脚的结构基本类似,例如插脚120;插脚120在电涌保护器100壳体上外漏出来的引脚部分插接在底座上的安装孔内。
电涌保护器100的底部上还设置有从壳体内部延伸出来的推杆110,该推杆可以安装至底部上的推杆安装孔内;本实施例中,电涌保护器100优选地设置有两个电涌保护电路,每个电涌保护电路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偏置力施加组件上的推杆110;相应地,电涌保护器100的底部上设置有两个推杆110,而底部上相应地设置有两个推杆安装孔310。
电涌保护器100拔插式地安装至底座300内,优选地实施方式,在底座300安装电涌保护器100的安装槽两侧设置有滑槽330,电涌保护器100两侧安装有突出的导向部130,该导向部130可以安装至安装槽侧壁上的滑槽330内,以便于电涌保护器100更方便、准确地安装至底座300内。进一步优选地,导向部130安装至槽侧壁上的滑槽330后,电涌保护器100与底座300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但是过盈配合的尺寸要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这样电涌保护器100与底座300之间过盈配合的力度也相应地控制在预定范围内,从而在电涌保护器100失效时,能够更好地从底座300取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涌保护器100(英文全称Surge Protection Device,简称SPD)也可以称为避雷器,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过去常称为“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它的作用是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电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如图3-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涌保护器100包括:
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200和位于框架外侧的壳体,该壳体包括上壳体152、下壳体162,
并联连接的第一电涌保护电路、第二电涌保护电路,第一电涌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涌保护元件,与第一电涌保护元件电连接的第一低温电极,与第一低温电极连接的第一偏置力施加组件140,第一偏置力施加组件140在电涌保护元件失效时,在第一偏置力施加组件施加的偏执力作用下,第一电涌保护电路处于断开状态;第二电涌保护电路包括第二电涌保护元件,与第二电涌保护元件电连接的第二低温电极,与第二低温电极连接的第二偏置力施加组件170,第二偏置力施加组件170在电涌保护元件失效时,在第二偏置力施加组件170施加的偏执力作用下,第二电涌保护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关于第一电涌保护电路本身可以采用关于现有技术相同的元件、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特定定制结构的元件,电涌保护元件(未示意出)可以采用压敏电阻元件或开关型。
分别与第一电涌保护电路两端连接的第一插脚190、第二插脚154,分别与第二电涌保护电路两端连接的第三插脚180、第四插脚164。第一插脚190、第三插脚180的构造类似,下文结合5行详细说明。第二插脚154、第四插脚164分别连接在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200上,与电涌保护元件的一端连接,电涌保护元件的另一端与低温电极,低温电极在焊接在插脚上(例如,第一插脚190、第三插脚180)。
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200包括第一电涌保护电路安装部和第二电涌保护电路安装部(其具体的构造特征,也可以采用关于背景技术相同的方式或者原理),以及第一插脚安装部、第二插脚安装部、第三插脚安装部、第四插脚安装部,例如,安装框架200上与第一插脚190位置对应的凹槽,与第二插脚154位置对应的凹槽,与第三插脚180位置对应的凹槽,与第四插脚164位置对应的凹槽。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200上还设置有两个安装孔,分别用于与第一偏置力施加组件140端部的推杆110配合、与第二偏置力施加组件170端部的推杆111配合,该推杆优选地设置成与壳体不同的颜色,例如,框架为黑色或者白色壳体,推杆设置成红色。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200包括中间隔离板,第一电涌保护电路、第二电涌保护电路相对于中间隔离板对称安装在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200上。
另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涌保护器100的壳体的宽度小于等于18mm。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涌保护器和电涌保护装置用于光伏电力传输系统的电路中,尤其是用于光伏电力传输系统中的汇流箱中。
本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插脚190上连接有第一状态指示部,并且第一插脚190通过与第一低温电极电连接;并且当低温电极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值时,在第一偏置力施加组件140施加的偏执力作用下,第一插脚190脱离与第一低温电极电连接;第三插脚180上连接有第二状态指示部,并且第三插脚180通过与第二低温电极电连接;并且当低温电极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定值时,在第二偏置力施加组件170施加的偏执力作用下,第三插脚180脱离与第二低温电极电连接。而且第一状态指示部随着第一偏置力施加组件的移动,位于不同位置;第二状态指示部随着第二偏置力施加组件的移动,位于不同位置。
如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插脚180分别包括位于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的引脚120、位于引脚120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分别错开排列的低温电极连接部182,以及与引脚120、低温电极连接部182连接的连接部。这样引脚可以安装在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200上的安装槽内,低温电极连接部位于框架侧壁上,这样在引脚120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上,引脚120和低温电极连接部182错开排列,由于引脚120和低温电极连接部182错开排列,所以成阶梯形状。而且低温电极连接部连接有上述提及的状态指示部184,例如第二状态指示部,该状态指示部184设置成绿色的标签。
第一插脚190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关于第三引脚180相似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第一偏置力施加组件140包括推杆110、安装推杆110的安装槽146,以及位于安装槽146端部的低温电极安装部144,该低温电极安装部144外侧连接有低温电极142,安装槽146内部设置有偏执力施加部件,例如弹簧148。
具体地,如图6、图7所示,电涌保护器100正常时:低温点的焊锡未融化,弹簧148不能弹开,红色推杆110不能往上推绿色标签184,从外部看起进来,只能看到绿色标签,电涌保护器100显示正常。
如图8、图9所示,电涌保护器100失效时:低温点的焊锡未融化,弹簧148已弹开,红色推杆110上推并压平绿色标签184,从外部看起进来,只能看到红色推杆110,电涌保护器100显示失效,提醒需要更换电涌保护器100。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涌保护器,其内部并联设置有第一电涌保护电路、第二电涌保护电路,并且每个电涌保护电路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独立的插脚,这样每片电涌保护电路可以独立动作,在有限的体积(例如,18mm宽的体积)内放置双片并联的压敏电阻,使电涌保护器的结构紧凑,而且冲击能量更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做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简单的替换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和位于所述框架外侧的壳体,
并联连接的第一电涌保护电路、第二电涌保护电路,所述第一电涌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涌保护元件,与所述第一电涌保护元件电连接的第一低温电极,与所述第一低温电极连接的第一偏置力施加组件,所述第一偏置力施加组件在电涌保护元件失效时,在所述第一偏置力施加组件施加的偏执力作用下,所述第一电涌保护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所述第二电涌保护电路包括第二电涌保护元件,与所述第二电涌保护元件电连接的第二低温电极,与所述第二低温电极连接的第二偏置力施加组件,所述第二偏置力施加组件在电涌保护元件失效时,在所述第二偏置力施加组件施加的偏执力作用下,所述第二电涌保护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涌保护电路两端连接的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涌保护电路两端连接的第三插脚、第四插脚;
所述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包括第一电涌保护电路安装部和第二电涌保护电路安装部,以及第一插脚安装部、第二插脚安装部、第三插脚安装部、第四插脚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包括中间隔离板,所述第一电涌保护电路、所述第二电涌保护电路相对于所述中间隔离板对称安装在所述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宽度小于等于1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脚上连接有第一状态指示部,并且所述第一插脚通过与所述第一低温电极电连接;并且当所述低温电极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值时,在所述第一偏置力施加组件施加的偏执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插脚脱离与所述第一低温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插脚上连接有第二状态指示部,并且所述第三插脚通过与所述第二低温电极电连接;并且当所述低温电极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定值时,在所述第二偏置力施加组件施加的偏执力作用下,所述第三插脚脱离与所述第二低温电极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指示部随着所述第一偏置力施加组件的移动,位于不同位置;所述第二状态指示部随着所述第二偏置力施加组件的移动,位于不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脚、所述第三插脚分别包括位于电涌保护元件安装框架的引脚、在所述引脚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分别错开排列的低温电极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引脚、所述低温电极连接部连接的连接部。
7.一种电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种的所述电涌保护器,
与所述电涌保护器连接的底座,所述电涌保护器拔插式地安装至所述底座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插脚安装孔、第二插脚安装孔、第三插脚安装孔、第四插脚安装孔。
CN202122373496.5U 2021-09-29 2021-09-29 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装置 Active CN216312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3496.5U CN216312676U (zh) 2021-09-29 2021-09-29 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3496.5U CN216312676U (zh) 2021-09-29 2021-09-29 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12676U true CN216312676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12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3496.5U Active CN216312676U (zh) 2021-09-29 2021-09-29 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126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73065B1 (ko) 토크 제한 터미널을 구비하는 전기 퓨즈
RU2394322C1 (ru) Многополюсный разрядник молниезащиты и/или защиты от перенапряжений, выполненный в виде клеммной колодки
EP2940759B1 (en) Protective circuit module, and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same
CN107710448B (zh) 电池组
JP2003234055A (ja) 過電圧保護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テリー保護システム
CN215911371U (zh) 数据交换设备、装置
CN105703348B (zh) 一种模块化电涌保护器
CN203761683U (zh) 可插拔继电器电路模块
CN216312676U (zh) 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装置
CN213071021U (zh) 一种盒芯模块、插拔模块和电涌保护器
CN210490455U (zh) 一种整体式电涌保护器
CN113067323B (zh) 一种浪涌保护器
MX2014004771A (es) Subconjunto de relevador modular.
CN101946370B (zh) 可扩展功能的接线板和模块
CN215265905U (zh) 用于电流互感器的防开路机构、断路器和电气设备
KR101160792B1 (ko) 열폭 방지 장치를 구비한 서지모듈
CN211830200U (zh) 一种浪涌保护器
EP3349318A1 (en) Surge protection device base
CN218771296U (zh) 浪涌保护器
CN211088095U (zh) 行程开关
CN114243663B (zh) 防雷器
CN218850187U (zh) 具有计数功能的大通流防雷箱
CN211907369U (zh) 一种集成有ssd模块的浪涌保护器
CN212434563U (zh) 一种适用于多模式的遥信串联结构
CN218548341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基座组件及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