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9355U - 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9355U
CN216309355U CN202122869606.7U CN202122869606U CN216309355U CN 216309355 U CN216309355 U CN 216309355U CN 202122869606 U CN202122869606 U CN 202122869606U CN 216309355 U CN216309355 U CN 216309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ipe
measuring device
measur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696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红兵
詹兴泉
王立睿
周晓平
朱林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696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9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9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9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泄漏测量装置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及车辆,旨在解决温控系统的微量液体泄漏的检测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包括:测量部、进液部和加压部,测量部包括测量管,测量管包括第一管口端,第一管口端与开口密封连接;进液部设置成,能够将液体充满储液箱后,使液体经由第一管口端进入到测量管中;加压部包括压力出口,压力出口与开口密封连接;其中,液体的最高液位处于测量管中,以使测量部能够基于测量管的液位变化判断液体密封系统是否存在液体泄漏。

Description

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泄漏测量装置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温控系统是很多复杂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包括储液箱和液体循环单元,储液箱上设有回水口和出水口,液体循环单元包括入水口和排水口,出水口与入水口相连通,排水口与回水口相连通,以使液体能够通过液体循环单元的排水口、储液箱的回水口进入至储液箱中,然后由储液箱的出水口、液体循环单元的入水口流至液体循环单元中,从而使液体能够在其内部循环流动。
其中,液体是使用水、乙二醇或添加了特殊化学制剂的混合液,正常情况下,液体的冷却回路与外界是隔离的,其通过热交换的方式调节被控对象的温度。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密封件的可靠性、耐久性等问题,会导致液体不同程度的泄漏。该液体的泄漏有可能会导致设备中其它系统的工作异常或是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必须要对液体的泄漏的体积作精确的测量。
由于储液箱本身具有一定的体积,如果直接使用传统的传感器测量法,通过不同时间的不同液位高度来识别泄漏,那么即使探测到1毫米的液位下降,加上储液池横截面积的因素,系统其实已经发生了大量体积的液体泄漏,灵敏度很低,不够及时。而且部分系统,如汽车冷却系统在车辆运行时液面高度会因车辆颠簸而变动,其检测结果会更不精准。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及车辆来解决温控系统的微量液体泄漏的检测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温控系统的微量液体泄漏的检测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所述液体密封系统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上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包括:测量部,所述测量部包括测量管,所述测量管包括第一管口端,所述第一管口端与所述开口密封连接;进液部,所述进液部设置成,能够将液体充满所述储液箱后,使液体经由所述第一管口端进入到所述测量管中;加压部,所述加压部包括压力出口,所述压力出口与所述开口密封连接;其中,液体的最高液位处于所述测量管中,以使所述测量部能够基于所述测量管的液位变化判断所述液体密封系统是否存在液体泄漏。
在上述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储液箱的上侧,所述测量管由所述开口向上方延伸。
在上述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测量管为直管或螺旋管。
在上述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测量部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测量管,所述液位传感器能够基于所述测量管的液位变化判断所述液体密封系统是否存在液体泄漏。
在上述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测量管包括第二管口端,所述压力出口与所述第二管口端密封连接。
在上述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压部包括气罐和气管,所述气罐上设有气罐出口,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罐出口密封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为所述压力出口。
在上述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气管上设有调压阀。
在上述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液部包括补液箱和进液管,所述补液箱位于所述储液箱的上方,所述补液箱上设有液体出口,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液体出口密封连接,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口密封连接,所述进液管上设有开关阀。
在上述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液管由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储液箱的预设液位处。
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密封系统和液体泄漏测量装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包括:测量部、进液部和加压部,测量部包括测量管,测量管包括第一管口端,第一管口端与开口密封连接;进液部设置成,能够将液体充满储液箱后,使液体经由第一管口端进入到测量管中;加压部包括压力出口,压力出口与开口密封连接;其中,液体的最高液位处于测量管中,以使测量部能够基于测量管的液位变化判断液体密封系统是否存在液体泄漏。
进液部动作,使液体将储液箱充满后,由测量管的第一管口端进入到测量管中,加压部动作,能够为液体密封系统施加压力,从而能够模拟液体密封系统的相关管路在正常工作过程中承受的压力,由于测量管与储液箱的开口连通,且液体的最高液位处于测量管中,此时,液体密封系统一旦出现液体泄漏,由于测量管的横截面积远远小于储液箱的横截面积,即使泄漏几毫升的液体,也能够检测出测量管液位的下降,从而能够通过测量管的液位变化判断出液体密封系统是否存在液体泄漏,进而可以用于温控系统的微量液体泄漏的检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四)。
附图标记列表:
1-储液箱;11-开口;12-预设液位;13-回水口;14-出水口;2-测量部;21-测量管;211-第一管口端;212-第二管口端;22-液位传感器;3-进液部;31-补液箱;32-进液管;33-开关阀;4-加压部;41-气罐;42-气管;421-压力出口;43-调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通”、“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如图1至4所示,对液体密封系统进行介绍,液体密封系统包括储液箱1,储液箱1的侧壁上部设有回水口13,储液箱1的底壁上设有出水口14,液体循环单元(图中未示出)的排水口与储液箱1的回水口13相连通,液体循环单元的入水口与储液箱1的出水口14相连通,从而使得液体能够依次通过液体循环单元的排水口-储液箱1的回水口13-储液箱1的出水口14-液体循环单元的入水口在液体密封系统中循环流动,储液箱1的上侧设有注液口,用于注入液体,其注液口上盖设有密封盖。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液体密封系统是以上述结构进行介绍的,但是,其具体的结构可以调整为现在已经具有的或未来可能出现的任何具有储液箱的相关密封结构,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密封系统可以为温控系统,也可以为其他的任何具有类似结构的液体密封系统。
下面对本申请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进行介绍。
如图1至4所示,为了解决温控系统的微量液体泄漏的检测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泄漏装置包括:测量部2、进液部3和加压部4,其中,测量部2包括测量管21,其中,测量管21的具体形式包括多种,例如,可以为直管或螺旋管等,其具体材质可以为硬管,也可以为软管等,测量管21包括第一管口端211,该第一管口端211与储液箱1的开口11密封连接,具体地,上述开口11可以为储液箱1的注液口,测量管21可以穿过注液口上盖设的密封盖并伸入至储液箱1的内侧,当然,其设置方式可以进行调整,如可以不为上述的注液口,测量管21的第一管口端211与开口之间垫设有密封垫等方式实现密封连接,此外,进液部3设置成,能够将液体充满储液箱1后,继续使液体经由测量管21的第一管口端211进入到测量管21中,且液体的最高液位处于测量管21中,可以理解的是,最高液位既可以处于测量管21的两端之间,也可以处于测量管21的最顶端处,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加压部4包括压力出口421,压力出口421与储液箱1的开口11密封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只要保证液体密封系统处于一个密封的环境中,本实用新型对上述的开口11的数量不做限制,其优选为一个,此时,第一管口端211和加压部4的压力出口421均与该开口11密封连接,如,压力出口421通过测量管21与该开口11密封连接,或者,压力出口421直接与该开口11密封连接,当然,也可以根据液体泄漏测量装置的具体结构设置其他数量,例如,数量为两个,此时,第一管口端211和加压部4的压力出口421分别与两个开口密封连接。
其工作过程为:进液部3动作,使液体将储液箱1充满后,由测量管21的第一管口端211进入到测量管21中,加压部4动作,能够为液体密封系统施加压力,从而能够模拟液体密封系统的相关管路在正常工作过程中承受的压力,由于测量管21与储液箱1的开口11连通,且液体的最高液位处于测量管21中,此时,液体密封系统一旦出现液体泄漏,由于测量管21的横截面积远远小于储液箱1的横截面积,即使泄漏几毫升的液体,也能够检测出测量管21液位的下降,从而能够通过测量管21的液位变化判断出液体密封系统是否存在液体泄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的更为具体的结构进行介绍。
优选的,测量管21由储液箱1上侧的开口11(如注水口)向上方延伸(例如,如图所示的测量管21垂直于储液箱1的上侧),测量管21上设有液位传感器22,其中,液位传感器22不受形式型号的限制,可以为接触式液位传感器,也可以为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若为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22可以设置于测量管21的外侧壁上,例如,通过卡箍等方式实现与测量管21的可拆卸连接,或者通过导轨滑块组件等方式实现与测量管21滑动连接,此种情况下,可以将液位传感器22设置于液体的最高液位处,或者根据液体的最高液位在测量管21中的具体位置对液位传感器22的布置进行调整;若为接触式传感器,则将接触式传感器的探头设置于测量管21中。
此外,可能的,测量管21包括第二管口端212,加压部4包括气罐41和气管42,气管42上设有调压阀43,气罐41上设有气罐出口,气管42的一端与气罐出口密封连接,气管42的另一端为压力出口421,该压力出口421与测量管21的第二管口端212密封连接。其中,压力出口421与测量管21的第二管口端212密封连接的方式包括多种,例如,压力出口421与测量管21的第二管口端212通过密封快接头密封连接,或者压力出口421与第二管口端212之间垫设有密封垫,且压力出口421与第二管口端212通过卡箍密封连接等。
此外,可能的,进液部3包括补液箱31和进液管32,补液箱31位于储液箱1的上方,补液箱31上设有液体出口,进液管32的一端与液体出口密封连接,进液管32的另一端与开口11密封连接,进液管32上设有开关阀33。优选的,补液箱31的液体出口设于补液箱31的底侧,从而便于液体的排放,其中,进液管32与液体出口密封连接的方式包括多种,例如,进液管32与液体出口之间垫设有密封垫,或者进液管32与液体出口一体成型等,进液管32与储液箱1的开口11密封连接的方式包括多种,例如,该开口11为储液箱1的注液口,进液管32穿过注液口上盖设的密封盖并伸入至储液箱1的内侧,或者,该储液箱1上单独设有开口11,进液管32与开口11之间垫设有密封垫实现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进液管32由开口11延伸至储液箱1的预设液位12处。可以理解的是,储液箱1中通常会存储有预设液位12的液体,该预设液位12为储液箱1存储液体的最大液位,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由于液体中存在气泡,或者液体密封系统变热后,由于体积膨胀造成液体密封系统的相关部件的损坏。
下文本实用新型将对液体泄漏测量装置的一种可能的使用方式进行介绍。
参照图1,在液体泄漏装置的进液部3和测量部2安装在液体密封系统的开口11上后,进行如下操作:
一是,参照图2,打开进液管32上的开关阀33。由于补液箱31位于储液箱1的上方,测量管21由储液箱1上侧的开口11向上方延伸,且进液管32和测量管21分别与储液箱1的开口11相连通,从而基于连通器的原理,补液箱31内的液体通过进液管32将储液箱1中的液体充满后,会进入到测量管21中,且测量管21中的液位最终会与补液箱31中的液位一致,即均到达液体的最高液位处。
二是,将液位传感器22调整至检测位置,即测量管21中的液位处,此时,将进液管32上的开关阀33关闭,静置一段时间,使液体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以防液体中可能存在的气泡影响液体的液位等情况。
三是,参照图3,装上加压部4,调节气管42上的调压阀43,将气体压力调整到目标工作压力,使气罐41中的压缩气体通过气管42到达测量管21中,从而为液体密封系统施加压力,然后静置一段时间。此时,若液体密封系统有液体泄漏的情况出现,测量管21中的液位会出现明显的下降。
四是,参照图4,当测试完毕后,将开关阀33打开。此时,气罐41中的压缩气体会冲入储液箱1,之后液体会被压缩气体压回补液箱31,由于进液管32由开口11延伸至储液箱1的预设液位12处,最终储液箱1的液位会回至进液管32的最底端,即预设液位12处,从而不影响液体密封系统的使用。
测试完成后,可以拆除整个液体泄漏测量装置,也可以不拆除液体泄漏测量装置,使其始终处于一个检测的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能够使微量液体的体积变化更加的明显,更加的便于识别,能够在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发生几毫升泄漏的情况下,快速灵敏的测量出泄漏,从而能够解决温控系统的微量液体泄漏的检测问题,且无需安装高精度的液位传感器22,降低生产使用成本。此外,其安装、拆卸与携带均十分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仅用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旨在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结构进行调整,以便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例如,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开口11设于储液箱1的上侧进行介绍的,但这并非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只要能够使液体的最高液位处于所述测量管21中,其设置方式可以调整,如,可以设置于储液箱1的侧部等,此时,可以设置L型测量管等,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液位传感器22进行介绍的,但这并非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只要能够基于测量管21的液位变化判断液体密封系统是否存在液体泄漏,其设置方式可以调整,如,省去液位传感器22的设置,在测量管21上设置刻度线等,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压力出口421通过第二管口端212与开口11密封连接进行介绍的,但这并非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只要能够为储液罐提供压力,其设置方式可以调整,如,第二管口端212直接与开口11密封连接等,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气罐41进行介绍的,但这并非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只要能够为测量管21提供压力,其设置方式可以进行调整,如,可以将气罐41替换为气泵或者空气压缩机等,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气管42上设有调压阀43进行介绍的,但这并非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可以省去调压阀43的设置,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补液箱31和进液管32的相关设置进行介绍的,但这并非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只要能够将液体充满储液箱1后,使液体经由第一管口端211进入到测量管21中,其设置方式可以调整,例如,省去补液箱31的设置,在进液管32上设置增压泵等,此时,测量管21不设置第二管口端212,此端为封闭的,此种情况下,加压部即为进液部,即,加压部(进液部)包括进液管32和增压泵,增压泵设置在进液管32上,进液管32与开口11密封连接的一端为压力出口,此时,液体通入进液管32后,在增压泵的作用下,液体充满储液箱1后继续进入测量管21中,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进液管32由开口11延伸至储液箱1的预设液位12处进行介绍的,但这并非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可以延伸至小于预设液位12处等,此时,可以通过合理控制气体压力,使液体被压回补液箱31后,储液箱1的液位仍在预设液位12处,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液体密封系统和液体泄漏测量装置。
该车辆拥有该液体密封系统和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后,能够实时监测温控系统是否存在液体是否泄漏。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所述液体密封系统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上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包括:
测量部,所述测量部包括测量管,所述测量管包括第一管口端,所述第一管口端与所述开口密封连接;
进液部,所述进液部设置成,能够将液体充满所述储液箱后,使液体经由所述第一管口端进入到所述测量管中;
加压部,所述加压部包括压力出口,所述压力出口与所述开口密封连接;
其中,液体的最高液位处于所述测量管中,以使所述测量部能够基于所述测量管的液位变化判断所述液体密封系统是否存在液体泄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储液箱的上侧,所述测量管由所述开口向上方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管为直管或螺旋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部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测量管,所述液位传感器能够基于所述测量管的液位变化判断所述液体密封系统是否存在液体泄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管包括第二管口端,所述压力出口与所述第二管口端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部包括气罐和气管,所述气罐上设有气罐出口,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罐出口密封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为所述压力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管上设有调压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部包括补液箱和进液管,所述补液箱位于所述储液箱的上方,所述补液箱上设有液体出口,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液体出口密封连接,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口密封连接,所述进液管上设有开关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管由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储液箱的预设液位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
CN202122869606.7U 2021-11-22 2021-11-22 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16309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69606.7U CN216309355U (zh) 2021-11-22 2021-11-22 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69606.7U CN216309355U (zh) 2021-11-22 2021-11-22 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9355U true CN216309355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21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69606.7U Active CN216309355U (zh) 2021-11-22 2021-11-22 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93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611569B2 (en) Leak detector
KR100929580B1 (ko) 저온용 밸브의 누설시험장치
CN104122048A (zh) 一种高压气密性检测系统
US4133373A (en) Leak detecting apparatus
CN104122049B (zh) 一种高压气密性试验方法
CN104266798B (zh) 制冷剂泄漏测试装置和制冷剂泄漏测试方法
CN216309355U (zh) 液体密封系统的液体泄漏测量装置及车辆
JP2020501106A (ja) 使用済み燃料プールからの液体漏れの監視システム
CN203981365U (zh) 一种高压气密性检测系统
CN105157781A (zh) 洁净罐体容积自动测量装置及方法
KR100679681B1 (ko) 가스 누출 안전점검 장치
CN209055285U (zh) 一种用于检验阀门高低压密封的试验装置
CN208420321U (zh) 安全阀校验设备
CN110748531A (zh) 一种测试液体泄漏量的装置
CN112067200A (zh) 一种压力管道检验检测装置
KR900005660B1 (ko) 증기 트랩으로 부터의 증기 누출량 측정장치
CN109297641A (zh) 一种用于检验阀门高低压密封的试验装置
JP3548950B2 (ja) 燃料漏れ検出機能を有する燃料供給システム
CN114577413B (zh) 隔离阀密封性试验装置
JP4228315B2 (ja) 地下タンクの漏洩検知装置
CN210375568U (zh) 一种气体流量检测装置
CN108827561A (zh) 安全阀校验设备
CN220912590U (zh) 一种多通阀泄漏测试系统
CN113847233B (zh) 一种水泵排气量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10533342U (zh) 一种静力水准气压平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