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7803U - 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7803U
CN216307803U CN202123002777.6U CN202123002777U CN216307803U CN 216307803 U CN216307803 U CN 216307803U CN 202123002777 U CN202123002777 U CN 202123002777U CN 216307803 U CN216307803 U CN 216307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eat
heat exchange
exchange area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027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楼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027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7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7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7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固定基座、壳体、过滤机构、导热板和余热回收机构;在壳体内部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有与隔板和两个导热板,并将壳体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分割成过滤室、第一换热区域、蓄热室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在壳体的左侧面设有与过滤室连通的进气管,且在其右侧面设有与蓄热室连通的第二连接管;在隔板的中间位置嵌入设有第一连接管,并通过第一连接管将过滤室和蓄热室密封连通;在过滤室内设有过滤机构,且在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内均设有余热回收机构;经过滤机构过滤后的废气进入蓄热室内进行废气处理,再经第二连接管排出。本实用新型可对蓄热室中产生的热能进行充分利用,提高了热能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TO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RTO即蓄热式氧化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将可燃废气氧化成对应的氧化物和水,从而净化废气,并回收废气分解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废气分解效率高于传统直燃式氧化炉。
但是,目前的RTO废气处理设备仍存在废气处理效果差,效率低等问题;而且在热能循环利用上仍存在不足,导致设备运行中的热能利用率低;另外,RTO废气处理设备的蓄热室长期使用后内壁容易粘附固体杂质并经常掉落至蓄热室底部,清理固体杂质需要对蓄热室进行拆卸,操作较麻烦且效率低下。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通过蓄热室、导热板、导热辊、进水管和出水管的配合使用,可对蓄热室中产生的热能进行充分利用,有效提高了热能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固定基座、壳体、过滤机构、导热板和余热回收机构;所述壳体为水平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并通过固定基座悬空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从左至右还依次间隔竖直纵向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隔板和两个导热板,并通过隔板以及两个导热板将壳体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分割成相互贴合的过滤室、第一换热区域、蓄热室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在所述壳体的左侧面还水平设有与过滤室连通的进气管,且在其右侧面还水平设有与蓄热室连通的第二连接管;在所述隔板的中间位置还水平嵌入设有第一连接管,并通过第一连接管将过滤室和蓄热室密封连通;在所述过滤室内设有过滤机构,且在所述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内均设有余热回收机构;经过滤机构过滤后的废气进入蓄热室内进行废气处理,产生的热量经导热板以及余热回收机构的配合进行余热回收,处理后的废气经第二连接管排出。
优选的,所述壳体以及隔板均采用聚氨酯制成,且通过壳体和隔板的配合使用分别对第一换热区域、蓄热室以及第二换热区域进行外包围式保温;两个所述导热板均采用导热硅脂制成,且所述第一连接管水平嵌入设置在所述隔板和左边一个所述导热板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并将过滤室和蓄热室密封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水平嵌入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右侧面中间位置,且其左端水平向左延伸出右边一个所述导热板的左侧面,并与所述蓄热室密封连通;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右端还套接设有第三连接法兰。
优选的,还包括缓冲箱和挡板;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壳体的结合处还设有喇叭状的缓冲箱,所述缓冲箱的左端为小径端,并与所述进气管的右端密封连通成一整体;在所述缓冲箱的内部从左至右还竖直平行间隔交错设有数个挡板,每一所述挡板均与所述缓冲箱的内部对应位置相匹配,且其长度均为所述缓冲箱对应位置直径的四分之三,靠上侧设置的每一所述挡板的上端面分别与所述缓冲箱的上内锥面固定连接,且靠下侧设置的每一所述挡板的下端面分别与所述缓冲箱的下内锥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箱的大径端与所述壳体的左侧面中间位置垂直嵌入连接,并与所述过滤室密封连通;废气经进气管进入缓冲箱内,经挡板进行缓冲减速后,再进入过滤室进行过滤处理。
优选的,在所述进气管的左端还套接设有第一连接法兰,且在所述进气管上还固定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与所述缓冲箱之间,并控制进气管的通断。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活性炭吸附板、过滤网和催化剂层;在所述过滤室内从左至右还依次间隔竖直平行设有与壳体内部相匹配的活性炭吸附板、过滤网以及催化剂层,且所述过滤网的孔径为0.5mm~1mm,所述催化剂层采用贵金属催化剂层;所述活性炭吸附板、过滤网以及催化剂层分别与所述壳体竖直纵向滑动连接,并依次对进入过滤室内的废气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后的废气再经第一连接管进入蓄热室内进行废气处理。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限位板、第一销轴和第一把手;在所述活性炭吸附板的上表面还竖直固定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块,且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竖直延伸出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一固定块超出壳体部分还左右对称竖直设有第一限位板,且每一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下表面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左边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左侧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的右端水平向右依次贯穿左边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板、第一固定块以及右边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板,并对活性炭吸附板的竖直方向运动进行限位;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壳体的接合处还套接设有与第一固定块相匹配的第一密封垫,且所述第一密封垫与所述壳体嵌入式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一把手,且所述第一把手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互不干涉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固定块、第二限位板、第二销轴和第二把手;在所述过滤网的下表面还竖直固定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块,且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表面竖直延伸出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在所述第二固定块超出壳体部分还左右对称竖直设有第二限位板,且每一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上表面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左边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左侧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的右端水平向右依次贯穿左边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板、第二固定块以及右边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板,并对过滤网的竖直方向运动进行限位;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壳体的接合处还套接设有与第二固定块相匹配的第二密封垫,且所述第二密封垫与所述壳体嵌入式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二把手,且所述第二把手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板互不干涉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第三固定块、第三限位板、第三销轴和第三把手;在所述催化剂层的上表面还竖直固定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三固定块,且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上表面竖直延伸出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三固定块超出壳体部分还左右对称竖直设有第三限位板,且每一所述第三限位板的下表面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左边一个所述第三限位板的左侧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三销轴,所述第三销轴的右端水平向右依次贯穿左边一个所述第三限位板、第三固定块以及右边一个所述第三限位板,并对催化剂层的竖直方向运动进行限位;在所述第三固定块与所述壳体的接合处还套接设有与第三固定块相匹配的第三密封垫,且所述第三密封垫与所述壳体嵌入式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三把手,且所述第三把手与两个所述第三限位板互不干涉设置。
优选的,每一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均包括进水管、第二连接法兰、导热辊、出水管和第二电磁阀;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的位置处还分别竖直设有进水管,每一所述进水管的下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密封连通,且在其上端还分别套接设有第二连接法兰;在所述壳体的下表面相对于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的位置处还分别竖直设有出水管,每一所述出水管的上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密封连通,且在其下端还分别设有用于控制出水管通断的第二电磁阀;在所述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内从上至下还分别呈矩阵均布间隔水平设有数个导热辊,第一换热区域内的每一所述导热辊两端分别与所述隔板以及对应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且第二换热区域内的每一所述导热辊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以及对应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通过导热板和导热辊的配合使用,将蓄热室内产生的热量分别与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
优选的,还包括排渣管和密封盖;所述排渣管竖直设置,且其上端为大径端,所述排渣管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相对于蓄热室的位置嵌入式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蓄热室的下端密封连通;在所述排渣管的内锥面还贴合设有防粘层,且所述防粘层采用特氟龙制成;在所述排渣管的下端还套接设有密封盖,且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排渣管的下端密封螺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蓄热室、导热板、导热辊、进水管和出水管的配合使用,可对蓄热室中产生的热能进行充分利用,有效提高了热能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锥形的排渣管,且在其内锥面贴合设有防粘层,从而便于将固体杂质排出,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活性炭吸附板、过滤网以及催化剂层的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废气处理效果,净化效率高;
(4)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箱和挡板的配合使用,对进入到过滤室内的废气起到了很好的缓冲效果,从而避免了因废气冲击力较大而影响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基座;2-壳体;3-隔板;4-蓄热室;5-过滤室;6-进气管;7-第一电磁阀;8-第一连接法兰;9-缓冲箱;10-挡板;11-活性炭吸附板;12-第一固定块;13-第一限位板;14-第一销轴;15-第一把手;16-过滤网;17-第二固定块;18-第二限位板;19-第二销轴;20-第二把手;21-催化剂层;22-第三固定块;23-第三限位板;24-第三销轴;25-第三把手;26-第一连接管;27-第二连接管;28-导热板;29-导热辊;30-进水管;31-第二连接法兰;32-出水管;33-第二电磁阀;34-第三连接法兰;35-排渣管;36-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固定基座1、壳体2、过滤机构、导热板28和余热回收机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壳体2为水平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并通过固定基座1悬空固定;在壳体2的内部从左至右还依次间隔竖直纵向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隔板3和两个导热板28,并通过隔板3以及两个导热板28将壳体2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分割成相互贴合的过滤室5、第一换热区域、蓄热室4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其中,壳体2以及隔板3均采用聚氨酯制成,且通过壳体2和隔板3的配合使用分别对第一换热区域、蓄热室4以及第二换热区域进行外包围式保温,以防止热能过多的流失;两个导热板28均采用导热硅脂制成,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2的左侧面还水平设有与过滤室5连通的进气管6,且在其右侧面还水平设有与蓄热室4连通的第二连接管27;如图1所示,在隔板3的中间位置还水平嵌入设有第一连接管26,且第一连接管26水平嵌入设置在隔板3和左边一个导热板28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并将过滤室5和蓄热室4密封连通;第二连接管27水平嵌入设置在壳体2的右侧面中间位置,且其左端水平向左延伸出右边一个导热板28的左侧面,并与蓄热室4密封连通;在第二连接管27的右端还套接设有第三连接法兰34。
本实用新型在进气管6与壳体2的结合处还设有喇叭状的缓冲箱9,缓冲箱9的左端为小径端,并与进气管6的右端密封连通成一整体;如图1所示,在缓冲箱9的内部从左至右还竖直平行间隔交错设有数个挡板10,每一个挡板10均与缓冲箱9的内部对应位置相匹配,且其长度均为缓冲箱9对应位置直径的四分之三,靠上侧设置的每一个挡板10的上端面分别与缓冲箱9的上内锥面固定连接,且靠下侧设置的每一个挡板10的下端面分别与缓冲箱9的下内锥面固定连接;缓冲箱9的大径端与壳体2的左侧面中间位置垂直嵌入连接,并与过滤室5密封连通;本实用新型中废气经进气管6进入缓冲箱9内,经挡板10进行缓冲减速后,再进入过滤室5进行过滤处理。
如图1所示,在进气管6的左端还套接设有第一连接法兰8,且在进气管6上还固定设有第一电磁阀7,第一电磁阀7设于第一连接法兰8与缓冲箱9之间,并控制进气管6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在过滤室5内设有过滤机构,且过滤机构包括活性炭吸附板11、过滤网16和催化剂层21;如图1所示,在过滤室5内从左至右还依次间隔竖直平行设有与壳体2内部相匹配的活性炭吸附板11、过滤网16以及催化剂层21,且过滤网16的孔径为0.5mm~1mm,催化剂层21采用贵金属催化剂层21;活性炭吸附板11、过滤网16以及催化剂层21分别与壳体2竖直纵向滑动连接,并依次对进入过滤室5内的废气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后的废气再经第一连接管26进入蓄热室4内进行废气处理。
其中,如图1所示,在活性炭吸附板11的上表面还竖直固定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块12,且第一固定块12的上表面竖直延伸出壳体2的上表面;在第一固定块12超出壳体2部分还左右对称竖直设有第一限位板13,且每一个第一限位板13的下表面分别与壳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左边一个第一限位板13的左侧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一销轴14,第一销轴14的右端水平向右依次贯穿左边一个第一限位板13、第一固定块12以及右边一个第一限位板13,并对活性炭吸附板11的竖直方向运动进行限位;在第一固定块12与壳体2的接合处还套接设有与第一固定块12相匹配的第一密封垫,且第一密封垫与壳体2嵌入式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块1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一把手15,且第一把手15与两个第一限位板13互不干涉设置。本实用新型将第一销轴14拔出,便可通过第一把手15将活性炭吸附板11取出进行清理或更换。
如图1所示,在过滤网16的下表面还竖直固定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块17,且第二固定块17的下表面竖直延伸出壳体2的下表面;在第二固定块17超出壳体2部分还左右对称竖直设有第二限位板18,且每一个第二限位板18的上表面分别与壳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左边一个第二限位板18的左侧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二销轴19,第二销轴19的右端水平向右依次贯穿左边一个第二限位板18、第二固定块17以及右边一个第二限位板18,并对过滤网16的竖直方向运动进行限位;在第二固定块17与壳体2的接合处还套接设有与第二固定块17相匹配的第二密封垫,且第二密封垫与壳体2嵌入式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块17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二把手20,且第二把手20与两个第二限位板18互不干涉设置。本实用新型将第二销轴19拔出,便可通过第二把手20将过滤网16取出进行清理或更换。
如图1所示,在催化剂层21的上表面还竖直固定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三固定块22,且第三固定块22的上表面竖直延伸出壳体2的上表面;在第三固定块22超出壳体2部分还左右对称竖直设有第三限位板23,且每一个第三限位板23的下表面分别与壳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左边一个第三限位板23的左侧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三销轴24,第三销轴24的右端水平向右依次贯穿左边一个第三限位板23、第三固定块22以及右边一个第三限位板23,并对催化剂层21的竖直方向运动进行限位;在第三固定块22与壳体2的接合处还套接设有与第三固定块22相匹配的第三密封垫,且第三密封垫与壳体2嵌入式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块2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三把手25,且第三把手25与两个第三限位板23互不干涉设置。本实用新型将第三销轴24拔出,便可通过第三把手25将催化剂层21取出进行清理或更换。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内均设有余热回收机构,且每一个余热回收机构均包括进水管30、第二连接法兰31、导热辊29、出水管32和第二电磁阀33;如图1所示,在壳体2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的位置处还分别竖直设有进水管30,每一个进水管30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密封连通,且在其上端还分别套接设有第二连接法兰31;在壳体2的下表面相对于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的位置处还分别竖直设有出水管32,每一个出水管32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密封连通,且在其下端还分别设有用于控制出水管32通断的第二电磁阀33;在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内从上至下还分别呈矩阵均布间隔水平设有数个导热辊29,第一换热区域内的每一个导热辊29两端分别与隔板3以及对应导热板28固定连接,且第二换热区域内的每一个导热辊29两端分别与壳体2以及对应导热板28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经过滤机构过滤后的废气进入蓄热室4内进行废气处理,然后通过导热板28和导热辊29的配合使用,将蓄热室4内产生的热量分别与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余热回收,而废气处理后的废气经第二连接管27排出。
如图1所示,排渣管35竖直设置,且其上端为大径端,排渣管35的上端与壳体2的下表面相对于蓄热室4的位置嵌入式固定连接,并与蓄热室4的下端密封连通;在排渣管35的内锥面还贴合设有防粘层,且防粘层采用特氟龙制成;在排渣管35的下端还套接设有密封盖36,且密封盖36与排渣管35的下端密封螺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粘层,增加了固体杂质的滑落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废气经进气管6进入缓冲箱9内,经挡板10进行缓冲减速后,再进入过滤室5依次经活性炭吸附板11、过滤网16以及催化剂层21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后的废气经第一连接管26进入蓄热室4进行废气处理,处理后的废气经第二连接管27排出;在此过程中,通过导热板28和导热辊29的配合使用,将蓄热室4内产生的热量分别与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余热回收;同时蓄热室4内产生的杂质顺着排渣管35的内锥面向下滑落,再打开密封盖36,便可进行集中排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蓄热室4、导热板28、导热辊29、进水管30和出水管32的配合使用,可对蓄热室4中产生的热能进行充分利用,有效提高了热能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锥形的排渣管35,且在其内锥面贴合设有防粘层,从而便于将固体杂质排出,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活性炭吸附板11、过滤网16以及催化剂层21的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废气处理效果,净化效率高;
(4)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箱9和挡板10的配合使用,对进入到过滤室5内的废气起到了很好的缓冲效果,从而避免了因废气冲击力较大而影响过滤效果。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Claims (10)

1.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壳体、过滤机构、导热板和余热回收机构;所述壳体为水平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并通过固定基座悬空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从左至右还依次间隔竖直纵向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隔板和两个导热板,并通过隔板以及两个导热板将壳体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分割成相互贴合的过滤室、第一换热区域、蓄热室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在所述壳体的左侧面还水平设有与过滤室连通的进气管,且在其右侧面还水平设有与蓄热室连通的第二连接管;在所述隔板的中间位置还水平嵌入设有第一连接管,并通过第一连接管将过滤室和蓄热室密封连通;在所述过滤室内设有过滤机构,且在所述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内均设有余热回收机构;经过滤机构过滤后的废气进入蓄热室内进行废气处理,产生的热量经导热板以及余热回收机构的配合进行余热回收,处理后的废气经第二连接管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以及隔板均采用聚氨酯制成,且通过壳体和隔板的配合使用分别对第一换热区域、蓄热室以及第二换热区域进行外包围式保温;两个所述导热板均采用导热硅脂制成,且所述第一连接管水平嵌入设置在所述隔板和左边一个所述导热板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并将过滤室和蓄热室密封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水平嵌入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右侧面中间位置,且其左端水平向左延伸出右边一个所述导热板的左侧面,并与所述蓄热室密封连通;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右端还套接设有第三连接法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箱和挡板;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壳体的结合处还设有喇叭状的缓冲箱,所述缓冲箱的左端为小径端,并与所述进气管的右端密封连通成一整体;在所述缓冲箱的内部从左至右还竖直平行间隔交错设有数个挡板,每一所述挡板均与所述缓冲箱的内部对应位置相匹配,且其长度均为所述缓冲箱对应位置直径的四分之三,靠上侧设置的每一所述挡板的上端面分别与所述缓冲箱的上内锥面固定连接,且靠下侧设置的每一所述挡板的下端面分别与所述缓冲箱的下内锥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箱的大径端与所述壳体的左侧面中间位置垂直嵌入连接,并与所述过滤室密封连通;废气经进气管进入缓冲箱内,经挡板进行缓冲减速后,再进入过滤室进行过滤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气管的左端还套接设有第一连接法兰,且在所述进气管上还固定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与所述缓冲箱之间,并控制进气管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活性炭吸附板、过滤网和催化剂层;在所述过滤室内从左至右还依次间隔竖直平行设有与壳体内部相匹配的活性炭吸附板、过滤网以及催化剂层,且所述过滤网的孔径为0.5mm~1mm,所述催化剂层采用贵金属催化剂层;所述活性炭吸附板、过滤网以及催化剂层分别与所述壳体竖直纵向滑动连接,并依次对进入过滤室内的废气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后的废气再经第一连接管进入蓄热室内进行废气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限位板、第一销轴和第一把手;在所述活性炭吸附板的上表面还竖直固定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块,且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竖直延伸出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一固定块超出壳体部分还左右对称竖直设有第一限位板,且每一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下表面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左边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左侧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的右端水平向右依次贯穿左边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板、第一固定块以及右边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板,并对活性炭吸附板的竖直方向运动进行限位;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壳体的接合处还套接设有与第一固定块相匹配的第一密封垫,且所述第一密封垫与所述壳体嵌入式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一把手,且所述第一把手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互不干涉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块、第二限位板、第二销轴和第二把手;在所述过滤网的下表面还竖直固定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块,且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表面竖直延伸出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在所述第二固定块超出壳体部分还左右对称竖直设有第二限位板,且每一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上表面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左边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左侧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的右端水平向右依次贯穿左边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板、第二固定块以及右边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板,并对过滤网的竖直方向运动进行限位;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壳体的接合处还套接设有与第二固定块相匹配的第二密封垫,且所述第二密封垫与所述壳体嵌入式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二把手,且所述第二把手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板互不干涉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固定块、第三限位板、第三销轴和第三把手;在所述催化剂层的上表面还竖直固定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三固定块,且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上表面竖直延伸出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三固定块超出壳体部分还左右对称竖直设有第三限位板,且每一所述第三限位板的下表面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左边一个所述第三限位板的左侧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三销轴,所述第三销轴的右端水平向右依次贯穿左边一个所述第三限位板、第三固定块以及右边一个所述第三限位板,并对催化剂层的竖直方向运动进行限位;在所述第三固定块与所述壳体的接合处还套接设有与第三固定块相匹配的第三密封垫,且所述第三密封垫与所述壳体嵌入式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三把手,且所述第三把手与两个所述第三限位板互不干涉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均包括进水管、第二连接法兰、导热辊、出水管和第二电磁阀;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的位置处还分别竖直设有进水管,每一所述进水管的下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密封连通,且在其上端还分别套接设有第二连接法兰;在所述壳体的下表面相对于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的位置处还分别竖直设有出水管,每一所述出水管的上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密封连通,且在其下端还分别设有用于控制出水管通断的第二电磁阀;在所述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内从上至下还分别呈矩阵均布间隔水平设有数个导热辊,第一换热区域内的每一所述导热辊两端分别与所述隔板以及对应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且第二换热区域内的每一所述导热辊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以及对应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通过导热板和导热辊的配合使用,将蓄热室内产生的热量分别与第一换热区域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渣管和密封盖;所述排渣管竖直设置,且其上端为大径端,所述排渣管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相对于蓄热室的位置嵌入式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蓄热室的下端密封连通;在所述排渣管的内锥面还贴合设有防粘层,且所述防粘层采用特氟龙制成;在所述排渣管的下端还套接设有密封盖,且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排渣管的下端密封螺接。
CN202123002777.6U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 Active CN216307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2777.6U CN216307803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2777.6U CN216307803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7803U true CN216307803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2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02777.6U Active CN216307803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78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9430A (zh) * 2022-04-25 2022-08-05 德格瑞(南通)压缩空气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清理的吸附式干燥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5520964A (zh) * 2022-09-28 2022-12-27 旭彤环保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自动反冲洗的反硝化滤池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9430A (zh) * 2022-04-25 2022-08-05 德格瑞(南通)压缩空气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清理的吸附式干燥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5520964A (zh) * 2022-09-28 2022-12-27 旭彤环保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自动反冲洗的反硝化滤池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07803U (zh) 一种rto废气处理设备
CN104624006B (zh) 一种多级过滤式废气净化装置
CN105219464A (zh) 天然气脱液除渣脱酸性气撬装装置及工艺
CN209512539U (zh) 一种熔炼炉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11896136U (zh) 一种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CN210570052U (zh) 一种封头生产的天然气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0268316U (zh)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板式换热器
CN212758006U (zh) 真空感应熔炼炉废气排放装置
CN213739316U (zh) 一种煤气除尘除焦脱硫装置
CN212790469U (zh) 一种高纯氟化铝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
CN214319624U (zh) 一种一体化气体净化装置
CN2675231Y (zh) 复合式烟气脱硫除尘净化装置
CN219415862U (zh) 一种具有烟气处理机构的煤气热交换器
CN209917554U (zh) 一种包衣机的高效除尘装置
CN219580182U (zh) 一种工业陶瓷窑炉除废设备
CN216308676U (zh) 一种煤炭脱硫用热能回收处理装置
CN219922478U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213433722U (zh) 一种环保用废气净化设备
CN216245677U (zh) 一种热处理废热回收设备
CN220485633U (zh) 一种高炉煤气脱硫装置
CN215560487U (zh) 一种环保型热处理装置
CN216136934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粉尘废气处理装置
CN218901273U (zh) 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
CN218329482U (zh) 一种余热利用机构
CN220677183U (zh) 一种溴化氢吸附剂再生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