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5989U - 降温除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降温除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5989U
CN216305989U CN202023096750.3U CN202023096750U CN216305989U CN 216305989 U CN216305989 U CN 216305989U CN 202023096750 U CN202023096750 U CN 202023096750U CN 216305989 U CN216305989 U CN 216305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solution
inlet
condenser
evapo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967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967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5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5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5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温除湿装置,包括压缩制冷系统和溶液再生系统;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与冷凝器的制冷工质入口连接的压缩机、与冷凝器的制冷工质出口连接的节流装置、与节流装置的出口连接的蒸发器;溶液再生系统包括与冷凝器的溶液入口连接的稀溶液管路、与冷凝器的溶液出口连接的闪蒸器、与闪蒸器的除湿浓溶液出口连接的浓溶液管路、与闪蒸器的水蒸气出口连接的水蒸气处理装置;闪蒸器的入口与冷凝器的溶液出口连接。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矿井中出现的高温高湿的热害问题,采用传统的冷却水降温系统,存在运行能耗大、运行成本高、冷凝热井下难以排放等问题。

Description

降温除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设备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降温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在矿井的采掘面经常会出现高温高湿的热害问题,给开采工作带来困扰。
目前对于矿井下出现的高温高湿的问题,采取的解决办法是通过表冷器对井巷中气流进行降温、除湿。具体的做法是将低温冷冻水加入至表冷器中,形成庞大的冷却水降温系统,然后将表冷器至于井巷中,对井巷中气流进行降温、除湿。但是采用此种降温除湿的方法,通常存在运行能耗大、运行成本高、冷凝热井下难以排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温除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矿井中出现的高温高湿的热害问题时,采用传统的冷却水降温系统,存在运行能耗大、运行成本高、冷凝热井下难以排放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温除湿装置,包括压缩制冷系统和溶液再生系统;其中,所述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与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工质入口连接的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工质出口连接的节流装置、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连接的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工质入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工质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工质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工质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工质入口连接;所述溶液再生系统包括与所述冷凝器的溶液入口连接的稀溶液管路、与所述冷凝器的溶液出口连接的闪蒸器、与所述闪蒸器的除湿浓溶液出口连接的浓溶液管路、与所述闪蒸器的水蒸气出口连接的水蒸气处理装置;所述闪蒸器的入口与所述冷凝器的溶液出口连接。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工质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工质入口之间还设置有调节管路,所述调节管路的制冷工质入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工质出口连接,所述调节管路的制冷工质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工质入口连接;在所述调节管路上设置有调节阀。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工质出口和所述调节管路的制冷工质出口均通过喷射器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工质入口连接;所述喷射器的一次流体入口与所述调节管路的制冷工质出口连接;所述喷射器的二次流体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工质出口连接;所述喷射器的混合流体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工质入口连接。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稀溶液管路与所述冷凝器的溶液入口之间设置有溶液换热器;所述溶液换热器的稀溶液入口连接所述稀溶液管路;所述溶液换热器的稀溶液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溶液入口;所述溶液换热器的浓溶液入口连接所述闪蒸器的除湿浓溶液出口;所述溶液换热器的浓溶液出口连接所述浓溶液管路。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浓溶液管路上设置有溶液冷却器。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水蒸气处理装置包括与所述闪蒸器的水蒸气出口连接的除雾器、与所述除雾器连接的增压装置。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增压装置为真空泵或增压机。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蒸发器的冷冻水入口连接有冷冻水进水管;在所述蒸发器的冷冻水出口连接有冷冻水出水管。
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温除湿装置,通过将压缩制冷系统和溶液再生系统结合使用,将压缩制冷系统中产生的热量应用到溶液再生系统中,达到能量再利用的效果,最终将热量高效集中排放;通过闪蒸器能够对溶液再生系统中的稀溶液进行快速浓缩,只需一次电耗,便可得到浓缩溶液,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矿井下产生的冷凝热难以排出的难题;能够对矿井进行有效的降温除湿、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温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降温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降温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降温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降温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降温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1-冷凝器,12-压缩机,13-节流装置,14-蒸发器,15-调节管路,16-调节阀,17-喷射器,21-稀溶液管路,22-闪蒸器,23-浓溶液管路,24-溶液换热器,25-溶液冷却器,31-除雾器,32-增压装置。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前述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对矿井中出现的高温高湿的热害问题,采用传统的冷却水降温系统,存在运行能耗大、运行成本高、冷凝热井下难以排放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温除湿装置。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温除湿装置的结构,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温除湿装置的结构;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降温除湿装置的结构;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降温除湿装置的结构;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降温除湿装置的结构;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降温除湿装置的结构;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降温除湿装置的结构。
如图1至图6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温除湿装置,包括压缩制冷系统和溶液再生系统;其中,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11、与冷凝器11的制冷工质入口连接的压缩机12、与冷凝器11的制冷工质出口连接的节流装置13、与节流装置13的出口连接的蒸发器14;蒸发器14的制冷工质入口与节流装置13的出口连接,蒸发器14的制冷工质出口与压缩机12的制冷工质入口连接,压缩机12的制冷工质出口与冷凝器11的制冷工质入口连接;溶液再生系统包括与冷凝器11的溶液入口连接的稀溶液管路21、与冷凝器11的溶液出口连接的闪蒸器22、与闪蒸器22的除湿浓溶液出口连接的浓溶液管路23、与闪蒸器22的水蒸气出口连接的水蒸气处理装置;闪蒸器22的入口与冷凝器11的溶液出口连接。
通过将压缩制冷系统和溶液再生系统结合使用,将压缩制冷系统中产生的热量应用到溶液再生系统中,达到能量再利用的效果,最终将热量高效集中排放;通过闪蒸器22能够对溶液再生系统中的稀溶液进行快速浓缩,只需一次电耗,便可得到浓缩溶液,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矿井下产生的冷凝热难以排出的难题;能够对矿井进行有效的降温除湿、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冷凝器11的制冷工质出口与压缩机12的制冷工质入口之间还设置有调节管路15,调节管路15的制冷工质入口与冷凝器11的制冷工质出口连接,调节管路15的制冷工质出口与压缩机12的制冷工质入口连接;在调节管路15上设置有调节阀16。通过调节管路15能够减轻冷凝器11的制冷工质出口与压缩机12的制冷工质入口之间连接管路的流量压力,通过调节阀16能够更好的控制调节管路15内的冷工质流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蒸发器14的制冷工质出口和调节管路15的制冷工质出口均通过喷射器17与压缩机12的制冷工质入口连接;喷射器17的一次流体入口与调节管路15的制冷工质出口连接;喷射器17的二次流体入口与蒸发器14的制冷工质出口连接;喷射器17的混合流体出口与压缩机12的制冷工质入口连接。通过喷射器17便于将冷凝器11的制冷工质出口与压缩机12的制冷工质入口之间连接管路内的制冷工质和调节管路15内的制冷工质快速流入到压缩机12内,达到更好的制冷效果。
如图3和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稀溶液管路21与冷凝器11的溶液入口之间设置有溶液换热器24;溶液换热器24的稀溶液入口连接稀溶液管路21;溶液换热器24的稀溶液出口连接冷凝器11的溶液入口;溶液换热器24的浓溶液入口连接闪蒸器22的除湿浓溶液出口;溶液换热器24的浓溶液出口连接浓溶液管路23。通过溶液换热器24能够对稀溶液和闪蒸器22中产生浓溶液进行换热,对热量进一步利用,对产生的浓溶液进行降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浓溶液管路23上设置有溶液冷却器25。通过溶液冷却器25能够对产生的浓溶液进一步降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水蒸气处理装置包括与闪蒸器22的水蒸气出口连接的除雾器31、与除雾器31连接的增压装置32。通过除雾器31便于除去闪蒸器22中产生水蒸气中的雾气,利于将水蒸气排出矿井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增压装置32为真空泵或增压机。通过增压装置32能够将闪蒸器22中产生的水蒸气排出,优选为真空泵或增压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蒸发器14的冷冻水入口连接有冷冻水进水管;在蒸发器14的冷冻水出口连接有冷冻水出水管。通过冷冻水进水管和冷冻水出水管便于蒸发器14工作。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温除湿装置,通过将压缩制冷系统和溶液再生系统结合使用,将压缩制冷系统中产生的热量应用到溶液再生系统中,达到能量再利用的效果,最终将热量高效集中排放;通过闪蒸器能够对溶液再生系统中的稀溶液进行快速浓缩,只需一次电耗,便可得到浓缩溶液,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矿井下产生的冷凝热难以排出的难题;能够对矿井进行有效的降温除湿、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降温除湿装置。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降温除湿装置,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Claims (7)

1.一种降温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制冷系统和溶液再生系统;其中,
所述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与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工质入口连接的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工质出口连接的节流装置、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连接的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工质入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工质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工质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工质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工质入口连接;
所述溶液再生系统包括与所述冷凝器的溶液入口连接的稀溶液管路、与所述冷凝器的溶液出口连接的闪蒸器、与所述闪蒸器的除湿浓溶液出口连接的浓溶液管路、与所述闪蒸器的水蒸气出口连接的水蒸气处理装置;所述闪蒸器的入口与所述冷凝器的溶液出口连接;其中,
所述水蒸气处理装置包括与所述闪蒸器的水蒸气出口连接的除雾器、与所述除雾器连接的增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工质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工质入口之间还设置有调节管路,所述调节管路的制冷工质入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工质出口连接,所述调节管路的制冷工质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工质入口连接;
在所述调节管路上设置有调节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温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工质出口和所述调节管路的制冷工质出口均通过喷射器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工质入口连接;
所述喷射器的一次流体入口与所述调节管路的制冷工质出口连接;
所述喷射器的二次流体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工质出口连接;
所述喷射器的混合流体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工质入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稀溶液管路与所述冷凝器的溶液入口之间设置有溶液换热器;
所述溶液换热器的稀溶液入口连接所述稀溶液管路;
所述溶液换热器的稀溶液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溶液入口;
所述溶液换热器的浓溶液入口连接所述闪蒸器的除湿浓溶液出口;
所述溶液换热器的浓溶液出口连接所述浓溶液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浓溶液管路上设置有溶液冷却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压装置为真空泵或增压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蒸发器的冷冻水入口连接有冷冻水进水管;
在所述蒸发器的冷冻水出口连接有冷冻水出水管。
CN202023096750.3U 2020-12-21 2020-12-21 降温除湿装置 Active CN216305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6750.3U CN216305989U (zh) 2020-12-21 2020-12-21 降温除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6750.3U CN216305989U (zh) 2020-12-21 2020-12-21 降温除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5989U true CN216305989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1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96750.3U Active CN216305989U (zh) 2020-12-21 2020-12-21 降温除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59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25296Y (zh) 一种可提高凝汽式汽轮机效率的水环真空泵
CN104100494B (zh) 一种具有自预冷功能的压缩空气方法和系统
CN102445036A (zh) 制冰机
CN203978773U (zh) 一种具有自预冷功能的空气压缩系统
KR101138970B1 (ko) 공랭식 냉매 증발 응축기를 이용한 제상 시스템
CN104864621B (zh) 一种四管制双蒸发器制冷系统
CN216305989U (zh) 降温除湿装置
CN201014851Y (zh) 制冷机双段双效冷凝器
CN201807261U (zh) 环保减排型气体除湿除尘机
CN203399467U (zh) 一种节能型空冷式压缩机冷却系统
CN206540269U (zh) 机械闪蒸式空调制冷系统
CN108954905A (zh) 一种带喷射器的复叠压缩式制冷-溶液再生复合机组
CN205718058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05561332U (zh) 天然气压缩机输送制冷系统
CN108106050A (zh) 利用低品位废热制取冷冻水的制冷系统及方法
CN2611840Y (zh) 蓄冷式压缩空气冷冻干燥机
CN207073906U (zh) 一种用于冷冻机组中冷却系统的节能控制系统
CN218501653U (zh) 一种矿井下用降温除水除油装置
CN201163118Y (zh) 一种新型制冷机组
CN105485951A (zh) 利用气液两相分离装置提高制热效率的二氧化碳热泵系统
CN107270584B (zh) 一种利用矿井低品位热能的分布式降温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09059340B (zh) 一种带喷射器的双级压缩式制冷-溶液再生复合机组
CN204478565U (zh) 一种新型节能型风冷冷水机组
CN218760329U (zh) 一种气体压缩系统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4593927U (zh) 双冷式制冷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