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0832U - 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及电池转运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及电池转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0832U
CN216300832U CN202023342665.0U CN202023342665U CN216300832U CN 216300832 U CN216300832 U CN 216300832U CN 202023342665 U CN202023342665 U CN 202023342665U CN 216300832 U CN216300832 U CN 216300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wheel
transmission
driving wheel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26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平
陈新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26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0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0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0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及电池转运系统,电池转运设备用于在电池架的多个电池仓位之间转运电池,电池架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向机构,电池转运设备包括电池取放机构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连接于电池取放机构和导向机构之间,包括主动轮、过渡轮、沿竖直方向两端固定于导向机构上的传动带,主动轮和过渡轮设置在电池取放机构上,传动带穿过主动轮与过渡轮之间使传动带与主动轮之间具有预设的包角值。采用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的结构简单,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还便于扩展设计。并且,传动带与主动轮之间具有预设的包角值,使得传动带与主动轮尽可能贴合,传动更稳定,主动轮受力更均匀。

Description

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及电池转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及电池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时间的制约,快换式电动汽车已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只需要在换电站内对亏电的电池进行更换并安装满电的电池即可,节约了长时间的电池充电时间。在换电站内配置有:进行电池拆卸或安装的换电设备、转运电池的电池转运装置以及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
现有的电池转运装置,通常通过导向机构、传动机构以及驱动机构实现升降移动,从而在电池仓位之间进行电池转运。公开号为CN110901601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AGV充电站,其采用多轴联动的原理和多轴系的设计,具体在X轴、Y轴、Z轴以及电池拉取推送的方向上对电池进行换取充电,将蓄电池从AGV小车上取出以及将蓄电池送入承载框架内。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公开的转运装置所采用的结构复杂、灵活性低、不便于扩展设计,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而且,整个升降过程,稳定性不足,容易出现倾斜、卡住、碰撞等情况,导致设备损坏。
现有技术中还有通过链轮链条结构带动容纳电池的轿厢进行升降,但该结构对导向机构要求高,而且需定期维护(如上油)。并且,长期使用后,由于链轮链条磨损容易影响定位精度,导致轿厢与电池仓位之间定位不准确。另外,链轮链条结构固定的适用范围较窄,不便于对电池架以及换电站的扩展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池转运系统结构复杂、灵活性差以及不利于扩展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电池转运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所述电池转运设备用于在电池架的多个电池仓位之间转运电池,所述电池架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向机构,所述多个电池仓位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电池架上,所述电池转运设备包括用于从所述电池仓位内取放电池的电池取放机构和所述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电池取放机构和所述导向机构之间,用于带动所述电池取放机构沿所述导向机构实现竖直升降移动,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过渡轮、沿竖直方向两端固定于所述导向机构上的传动带,所述主动轮和过渡轮设置在所述电池取放机构上,所述传动带穿过所述主动轮与过渡轮之间使所述传动带与所述主动轮之间具有预设的包角值。
在本方案中,传动机构带动电池取放机构沿着导向机构升降移动,电池架的导向机构沿着竖直方向设置,从而电池取放机构能够移动至对应的电池仓位处进行电池的取放。传动带的两端与导向机构固定连接,设置在电池取放机构上的主动轮与传动带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带动电池取放机构升降移动;而过渡轮则可使传动带套设在主动轮上进行传动;另外通过改变传动带的长度便可调节电池取放机构的升降高度。该传动机构的结构简单,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还便于扩展设计。并且,传动带与主动轮之间具有预设的包角值,能够通过控制包角值来调整传动带与主动轮的接触面积,使得传动带与主动轮尽可能贴合,传动更稳定,主动轮受力更均匀。
较佳地,所述传动带和所述主动轮之间的包角值范围为120°~230°。
在本方案中,传动带和主动轮之间可以处于一个较大且适当的包角值处范围中,不会因接触面积太少而使得传动抖动,也不会因为包角过大而无法传动,并且在该范围内,包角值越大,传动越平稳,主动轮受力更均匀。
较佳地,所述主动轮和所述过渡轮被设置为供所述传动带穿设通过,从而使所述传动带与所述主动轮相贴合。
在本方案中,通过过渡轮不但能够使得传动带与主动轮之间具有预设的包角值,而能够使得传动带与主动轮相贴合,避免跳齿。
较佳地,所述主动轮的啮合齿底部和所述过渡轮之间的间隙值介于所述传动带的啮合齿底部到另一侧的第一厚度值与啮合齿顶部到另一侧的第二厚度值之间。
在本方案中,主动轮和过渡轮之间的间隙大于传动带的带体的厚度,小于传动带整体的厚度,从而保证传动带在传动的过程中能够贴合在主动轮和过渡轮之间,避免跳齿。
较佳地,所述传动带的齿形和宽度被设置为与所述电池取放机构和所述电池的总重量具有第一函数关系,以使所述传动带带动所述电池取放机构和所述电池移动。
在本方案中,通过根据第一函数关系涉及传动带的齿形和宽度,以适应相应的电池取放机构和电池的重量要求,能够使得传动可靠,且传动强度佳,传动更为平稳,使用寿命也更长。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函数关系可以通过相应的手册获取。
较佳地,所述过渡轮包括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沿竖直方向以预设间距设置在所述主动轮的两侧,所述传动带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之间、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之间。
在本方案中,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设置在主动轮的两侧,使得传动带能够在主动轮上形成比较大的包角,不但能够使得传动带与主动轮的接触面积更大,传动更为平稳;还能够在上下方向移动时,均能平稳移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从动轮被设置为沿升降方向位于上方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二从动轮被设置为位于下方的第二位置上,并且,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中至少一个被设置为与所述主动轮之间满足所述间隙值。
在本方案中,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在升降方向上,分别位于主动轮的上下两侧,从而使传动带形成类似Ω的形状,能够增大传动带在主动轮上的包角,提升传动的稳定性;还能够使得电池转运设备在升和降的两个运动过程中,传动带与主动轮均准确地传动,提升移动的平稳性和精确度。另外,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中至少一个能满足该间隙值,能够实现升降移动过程的相对稳定。
较佳地,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与导向机构的间距被设置为能将所述传动带压设于所述导向机构上。
在本方案中,通过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将传动带压设于导向机构上,能够使得传动带在移动的过程中,更为平稳。
较佳地,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中至少一个被设置为可沿竖直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传动带与所述主动轮的贴合度。
在本方案中,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至少一个可竖直调节,能够防跳齿,并且使传动带于主动轮的包角值越大,受力越均匀,避免主动轮发生断齿。
较佳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过渡轮的轴向两侧,并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过渡轮连接的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于限制所述传动带从轴向脱离。
在本方案中,主动轮和过渡轮的两侧均连接有限位板,并且主动轮和过渡轮均与限位板连接,限位板不但可以作为主动轮和过渡轮的安装部件,还可以限制传动带脱离,而且还能够调节主动轮和过渡轮相对导向机构的距离,作为传动机构位置的调整部件。
一种电池转运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电池转运系统包括电池转运设备,所述电池转运设备包括如上述的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
在本方案中,电池转运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的电池转运设备,从而电池取放机构能够移动至对应的电池仓位处进行电池的取放。传动带的两端与导向机构固定连接,设置在电池取放机构上的主动轮与传动带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带动电池取放机构升降移动;而过渡轮则可使传动带套设在主动轮上进行传动;另外通过改变传动带的长度便可调节电池取放机构的升降高度。该传动机构的结构简单,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还便于扩展设计。并且,传动带与主动轮之间具有预设的包角值,能够通过控制包角值来调整传动带与主动轮的接触面积,使得传动带与主动轮尽可能贴合,传动更稳定,主动轮受力更均匀。
较佳地,所述电池转运系统还包括具有多个电池仓位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并且以预设间距相间隔设置的两列电池架,所述电池转运设备位于所述两列电池架之间,所述电池架具有沿竖直方向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池转运设备的四个端部一一对应设置的四个导向柱,所述四个导向柱复用所述两列电池架靠近所述电池转运设备的四个立柱。
在本方案中,导向机构复用两侧的电池架的四个立柱,无需另外安装导向柱即可使得电池转运系统能够直接在相对的两个电池架之间运转,可提高强度并降低成本,结构简单紧凑,安装过程节省人力物力,提升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且,从电池取放机构的四个端部进行导向,使得电池取放机构的移动平稳性得到最大化提升,同时简化了导向机构的结构,完全通过复用电池架的立柱实现导向,得到转运设备和电池架的结构的最优设计,降低了结构复杂性,使整体结构更紧凑,强度更高,节约占地资源;并且便于电池取放机构对两侧的电池架进行电池取放,提升了电池取放效率。
较佳地,被复用的所述立柱具有与所述传动机构相配合的传动面,和/或,被复用的所述立柱具有与所述电池取放机构相配合的导向面。
本方案中,立柱上具有与传动机构相配合的传动面,在具体实施时,上述传动机构中的传动带可以固定于传动面上,从而与传动机构的主动轮和从动轮进行配合传动。立柱上还可以具有与电池取放机构相配合的导向面,从而对电池取放机构的升降移动进行导向。从而能够实现传动机构的安装和电池取放机构的导向,简化了整体结构,使得两者的连接更加紧凑,并且可提高导向强度、降低成本,安装过程节省人力物力,提升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传动机构带动电池取放机构沿着导向机构升降移动,电池架的导向机构沿着竖直方向设置,从而电池取放机构能够移动至对应的电池仓位处进行电池的取放。传动带的两端与导向机构固定连接,设置在电池取放机构上的主动轮与传动带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带动电池取放机构升降移动;而过渡轮则可使传动带套设在主动轮上进行传动;另外通过改变传动带的长度便可调节电池取放机构的升降高度。该传动机构的结构简单,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还便于扩展设计。并且,传动带与主动轮之间具有预设的包角值,能够通过控制包角值来调整传动带与主动轮的接触面积,使得传动带与主动轮尽可能贴合,传动更稳定,主动轮受力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传动机构的电池转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传动机构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传动机构的电池转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电池转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传动带的长度与图1中的传动带长度不同;
图6为图3中的电池转运设备与电池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电池转运系统1
电池转运设备10
电池取放机构100
传动机构200
主动轮210
过渡轮220
第一从动轮221
第二从动轮222
传动带230
限位板250
第一安装槽251
第二安装槽252
中间传动部600
主动链轮610
从动链轮620
链条630
张紧链轮640
导向柱700
驱动电机800
电池架2
立柱21
电池仓位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转运设备10,该电池转运设备10可以用于对电动汽车的电池进行转运,具体地,电池转运设备10可以用于在电池架2的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多个电池仓位22之间转运电池。如图5所示,电池仓位22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电池架2上,每个电池仓位22均可用于容纳电池并进行充电,电池转运设备10可以移动至电池仓位22取放开口的一侧,将电池放入电池仓位22中,或从电池仓位22中将电池取出,从而实现在多个电池仓位22之间转运电池。电池转运设备10可以包括电池取放机构100和传动机构200,其中,电池取放机构100用于从电池仓位22内取放电池,传动机构200用于带动电池取放机构100实现竖直升降移动,以移动至对应的电池仓位22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传动机构200,该传动机构200可以应用于上述的电池转运设备10中,以带动电池取放机构100升降移动。以及,电池架2可以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向机构,传动机构200可以带动电池取放机构100沿着导向机构实现竖直升降移动。
如图1-3所示,传动机构200可以包括主动轮210、过渡轮220、沿竖直方向两端固定于导向机构上的传动带230,主动轮210和过渡轮220设置在电池取放机构100上,传动带230穿过主动轮210与过渡轮220之间使传动带230与主动轮210之间具有预设的包角值。
通过上述的传动机构200,能够带动电池取放机构100沿着导向机构升降移动,电池架2的导向机构沿着竖直方向设置,从而电池取放机构100能够移动至对应的电池仓位22处进行电池的取放。传动带230的两端与导向机构固定连接,设置在电池取放机构100上的主动轮210与传动带230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带动电池取放机构100升降移动;而过渡轮220则可使传动带230套设在主动轮210上进行传动;另外通过改变传动带230的长度便可调节电池取放机构100的升降高度。该传动机构200的结构简单,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还便于扩展设计。并且,传动带230与主动轮210之间具有预设的包角值,能够通过控制包角值来调整传动带230与主动轮210的接触面积,使得传动带230与主动轮210尽可能贴合,传动更稳定,主动轮210受力更均匀。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传动带230与主动轮210之间的包角值范围为120°~230°。
在具体实施时,传动带230和主动轮210120之间可以处于一个较大且适当的包角值处范围中,不会因接触面积太少而使得传动抖动,也不会因为包角过大而无法传动,并且在该范围内,包角值越大,传动越平稳,主动轮210受力更均匀。
较佳地,所述主动轮210和所述过渡轮220被设置为供所述传动带230穿设通过,从而使所述传动带230与所述主动轮210相贴合。
其中,传动带230穿设通过主动轮210和过渡轮220之间是指,主动轮210和过渡轮220之间留有足够的间距供传动带230设置于两者之间。具体地,如图3所示,主动轮210与过渡轮220之间间隔一段距离,传动带230可以与过渡轮220连接后,延伸一段距离再与主动轮210连接;通过过渡轮220的作用,传动带230可以贴合于主动轮210上。如图1和图2所示,主动轮210与过渡轮220相互靠近,可以通过配置相应的间隙值,传动带230能够穿设通过主动轮210和过渡轮220之间。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主动轮210和过渡轮220之间的间隙值介于传动带230的啮合齿底部到另一侧的第一厚度值与啮合齿顶部到另一侧的第二厚度值之间。其中,另一侧是指传动带230非传动面所对应的一侧。从而使得主动轮210和过渡轮220之间的间隙大于传动带230的带体的厚度,小于传动带230整体的厚度,保证传动带230在传动的过程中能够贴合在主动轮210和过渡轮220之间,避免跳齿。具体地,在由主动轮210过渡到过渡轮220上时,或者由过渡轮220过渡到主动轮210上时,能够避免传动带230跳齿,更平稳,提升传动精度。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所述传动带230的齿形和宽度被设置为与所述电池取放机构100和所述电池的总重量具有第一函数关系,以使所述传动带230带动所述电池取放机构100和所述电池移动。从而,通过根据第一函数关系涉及传动带230的齿形和宽度,以适应相应的电池取放机构100和电池的重量要求,能够使得传动可靠,且传动强度佳,传动更为平稳,使用寿命也更长。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函数关系可以通过相应的手册获取。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过渡轮220包括第一从动轮221和第二从动轮222,第一从动轮221和第二从动轮222沿竖直方向以预设间距设置在主动轮210的两侧,传动带230依次穿过第一从动轮221与主动轮210之间、主动轮210与第二从动轮222之间。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从动轮221和第二从动轮222可以位于主动轮210与导向机构之间,且主动轮210轴线与导向机构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从动轮221和第二从动轮222的直径。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从动轮221被设置为沿升降方向位于上方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二从动轮222被设置为位于下方的第二位置上,并且,所述第一从动轮221和所述第二从动轮222中至少一个被设置为与所述主动轮210之间满足所述间隙值。
在具体实施时,电池转运设备的升降方向通常为竖直的上下方向,如图1-3所示,第一从动轮221和第二从动轮222可以设置于主动轮210的上下两侧。传动带230穿过第一从动轮221和主动轮210之间的间隙,并套设在主动轮210上后,再穿过第二从动轮222和主动轮210之间的间隙,从而使传动带230形成类似Ω的形状,能够增大传动带230在主动轮210上的包角,提升传动的稳定性。相应地,通过调节第一从动轮221和第二从动轮222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调节包角的大小。具体地,传动带230和主动轮210之间的包角值范围为120°~230°。
另外,电池转运设备10在进行电池取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升降移动,通过在两侧分别设置第一从动轮221和第二从动轮222,能够使得电池转运设备10在升和降的两个运动过程中,传动带230与主动轮210均准确地传动,提升移动的平稳性和精确度。并且,第一从动轮221和第二从动轮222中至少一个能满足该间隙值,能够实现升降移动过程的相对稳定。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第一从动轮221和第二从动轮222与导向机构的间距被设置为能将传动带230压设于导向机构上。具体可以为压设在导向柱700上。从而,能够使得传动带230在移动的过程中,更为平稳。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从动轮221和所述第二从动轮222中至少一个被设置为可沿竖直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传动带230与所述主动轮210的贴合度。从而,第一从动轮221和第二从动轮222之间至少一个可竖直调节,能够防跳齿,并且使传动带230于主动轮210的包角值越大,受力越均匀,避免主动轮210发生断齿。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传动机构200还包括设置于主动轮210和过渡轮220的轴向两侧,并与主动轮210和过渡轮220连接的两个限位板250,限位板250用于限制传动带230从轴向脱离。
主动轮210和过渡轮220的两侧均连接有限位板250,并且主动轮210和过渡轮220均与限位板250连接,具体地,如图4所示,限位板250与主动轮210和过渡轮220相对的表面具有第一安装槽251和第二安装槽252,第一安装槽251用于安装主动轮210,第一安装槽251的上下对称设有第二安装槽252,第二安装槽252用于安装过渡轮220,也即第一从动轮221和第二从动轮222。从而,两侧的限位板250不但可以作为主动轮210和过渡轮220的安装部件,还可以限制传动带230脱离,而且还能够调节主动轮210和过渡轮220相对导向机构的距离,作为传动机构200位置的调整部件。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转运设备10还包括中间传动部600,中间传动部600的输入端与电池转运设备10的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中间传动部600的输出端与主动轮210连接以带动主动轮210旋转从而驱动电池取放机构100升降移动。从而,通过中间传动部600可以将驱动电机800的驱动力传动至主动轮210上,也能够调整主动轮210的位置,使主动轮210更靠近过渡轮220,结构更紧凑,提升传动的稳定性。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传动机构200设置于第一固定板310和第二固定板320之间,中间传动部600可以设置于更靠近电池取放机构100的固定板上,从而便于与位于电池取放机构100上方的驱动电机800相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中间传动部600为链轮链条630结构,包括主动链轮610、从动链轮620和链条630,主动链轮610与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从动链轮620与主动轮210同轴连接以带动主动轮210旋转,链条630为两端分别套设于主动链轮610和从动链轮620上的闭环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链轮链条630结构还包括张紧链轮640,张紧链轮640从外侧抵接链条630以调节张紧链轮640的张紧度。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时,链轮链条630可以为多排链结构。
作为另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中间传动部600为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从动齿轮与主动轮210同轴连接以带动主动轮210旋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互啮合。
作为另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中间传动部600为皮带轮结构,包括第一主动轮210、从动轮和第一皮带,第一主动轮210与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从动轮与主动轮210同轴连接以带动主动轮210旋转,第一皮带为两端套设于第一主动轮210和从动轮的闭环结构。
在具体实施时,如上述,中间传动部600的结构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具体可以根据驱动电机800的输出轴和主动轮210之间的布置,进行相应地设置。
如图1和图5所示,示出了一种电池转运设备1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1和图5中传动机构200示出的传动带230,其传动机构的升降高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改变,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改变固定部240的固定位置以及选择相应长度的传动带230进行改变。还可以通过增加导向柱700的高度,再进一步地增加升降高度。如图3和图6所示,示出了另一种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该传动机构设置于电池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其也可以通过改变固定部240的固定位置以及选择相应长度的传动带230进行改变。还可以通过增加导向柱700的高度,再进一步地增加升降高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转运系统1,所述电池转运系统1包括电池转运设备,所述电池转运设备包括如上述的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200。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5和图6所示,多个电池仓位22以预设间距呈两列电池架2的方式设置,电池转运设备10位于两列电池架2之间,电池取放机构100被设置为可朝向两侧的电池仓位22伸缩移动以取放电池。进一步地,四个导向柱700复用两列电池架2靠近电池转运设备10的四个立柱21。
导向机构复用两侧的电池架2的立柱21,电池取放机构100能够对两侧的电池架2进行电池取放,不但能够提升取放效率,还能够节省电池取放机构100的资源。并且,相应地电池架2和电池取放机构100之间的空间更为紧凑,进一步减小占地面积。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被复用的立柱21具有与传动机构200相配合的传动面,和/或,被复用的立柱21具有与电池取放机构100相配合的导向面。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5所示,或如图3和图6所示,立柱21具有多个侧壁面,其中一个或多个侧壁面可以作为传动面或导向面。其中,传动面是指用于固定传动机构200的侧壁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传动带230,导向面是指用于电池取放机构100的升降导向的侧壁面。从而能够实现传动机构200的安装和电池取放机构100的导向,简化了整体结构,使得两者的连接更加紧凑,并且可提高导向强度、降低成本,安装过程节省人力物力,提升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所述电池转运设备用于在电池架的多个电池仓位之间转运电池,所述电池架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向机构,所述多个电池仓位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电池架上,所述电池转运设备包括用于从所述电池仓位内取放电池的电池取放机构和所述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电池取放机构和所述导向机构之间,用于带动所述电池取放机构沿所述导向机构实现竖直升降移动,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过渡轮、沿竖直方向两端固定于所述导向机构上的传动带,所述主动轮和过渡轮设置在所述电池取放机构上,所述传动带穿过所述主动轮与过渡轮之间使所述传动带与所述主动轮之间具有预设的包角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和所述主动轮之间的包角值范围为120°~2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过渡轮被设置为供所述传动带穿设通过,从而使所述传动带与所述主动轮相贴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的啮合齿底部和所述过渡轮之间的间隙值介于所述传动带的啮合齿底部到另一侧的第一厚度值与啮合齿顶部到另一侧的第二厚度值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的齿形和宽度被设置为与所述电池取放机构和所述电池的总重量具有第一函数关系,以使所述传动带带动所述电池取放机构和所述电池移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轮包括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沿竖直方向以预设间距设置在所述主动轮的两侧,所述传动带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之间、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轮被设置为沿升降方向位于上方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二从动轮被设置为位于下方的第二位置上,并且,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中至少一个被设置为与所述主动轮之间满足所述间隙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与导向机构的间距被设置为能将所述传动带压设于所述导向机构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中至少一个被设置为可沿竖直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传动带与所述主动轮的贴合度。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过渡轮的轴向两侧,并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过渡轮连接的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于限制所述传动带从轴向脱离。
11.一种电池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转运系统包括电池转运设备,所述电池转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转运系统还包括具有多个电池仓位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并且以预设间距相间隔设置的两列电池架,所述电池转运设备位于所述两列电池架之间,所述电池架具有沿竖直方向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池转运设备的四个端部一一对应设置的四个导向柱,所述四个导向柱复用所述两列电池架靠近所述电池转运设备的四个立柱。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被复用的所述立柱具有与所述传动机构相配合的传动面,和/或,被复用的所述立柱具有与所述电池取放机构相配合的导向面。
CN202023342665.0U 2020-12-31 2020-12-31 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及电池转运系统 Active CN216300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2665.0U CN216300832U (zh) 2020-12-31 2020-12-31 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及电池转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2665.0U CN216300832U (zh) 2020-12-31 2020-12-31 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及电池转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0832U true CN216300832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79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2665.0U Active CN216300832U (zh) 2020-12-31 2020-12-31 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及电池转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08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40723B (zh) 重载机器人
WO2022143950A1 (zh) 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电池转运设备、电池转运系统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CN111301362A (zh) 用于车辆换电的底盘举升装置、换电站
CN216300832U (zh) 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及电池转运系统
CN113815477B (zh) 一种车载移动式换电站及其换电方法
CN114683920A (zh) 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及电池转运系统
CN216279224U (zh) 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电池转运设备及电池转运系统
CN216300833U (zh) 电池转运系统
CN216545821U (zh) 具有配重组件的电池转运设备及换电站
WO2023051797A1 (zh) 具有配重组件的电池转运设备及换电站
CN106515678B (zh) 重载电池箱
CN114688220A (zh) 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电池转运设备及电池转运系统
CN108058685B (zh) 一种码垛机移动装置
CN114683935A (zh) 电池转运系统
CN216915576U (zh) 电池转运系统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CN216761501U (zh) 具有同步带的电池转运系统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CN216942749U (zh) 具有链轮链条的电池转运系统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CN115303111A (zh) 电池转运设备的传动机构、电池转运设备及换电站
CN114683928A (zh) 具有同步带的电池转运系统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CN220682687U (zh) 一种无人机自动更换电池的机械装置
CN220131813U (zh) 一种物料托盘输送设备
CN216268783U (zh) 具有曳引机构的电池转运系统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CN212313320U (zh) 用于车辆换电的底盘举升装置、换电站
CN216268784U (zh) 具有固定式驱动机构的电池转运系统及充换电站
CN216271280U (zh) 电池转运设备及电池取放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