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94616U - 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94616U
CN216294616U CN202121158660.4U CN202121158660U CN216294616U CN 216294616 U CN216294616 U CN 216294616U CN 202121158660 U CN202121158660 U CN 202121158660U CN 216294616 U CN216294616 U CN 216294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massage
holes
suppor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586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玉芝
赵银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1586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94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94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946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包括躺板,所述躺板的下部靠近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支腿,所述躺板的上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移动槽,两个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八个螺纹孔,两个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T形架,两个所述T形架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两个第四通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按摩装置和支撑装置,当患者躺的时间长而难受时可以拧下第二螺栓,然后通过拉出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来调整按摩装置的角度使患者形成一种半坐的姿势,再将第二螺栓插进对应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进行固定,通过支撑装置的调节可以改变患者的坐姿,从而避免患者由于平躺的时间过长而厌烦或难受。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的临床治疗中,多数患者都伴有肢体障碍,对肢体进行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适当的进行康复训练可降低疾病带来的后遗症,保持肢体的正常机能。为了增强患者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需要通过对患者四肢的锻炼提高康复效果;目前的训练装置只有单一的训练功能,只能单独的对患者的手臂或者腿部进行训练,没有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而且不同的患者由于身材都有一些差异,在训练时需要对训练装置进行合理的调节才能进行训练,现有的训练装置大多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根据患者的身体差异进行适当的调节,而且患者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进行训练会出现厌烦或者难受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包括躺板,所述躺板的下部靠近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支腿,所述躺板的上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移动槽,两个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八个螺纹孔,两个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T形架,两个所述T形架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两个第四通孔,两个所述第四通孔的内部分别卡接有一个第一螺栓,两个所述T形架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转杆,两个所述第一转杆远离两个所述T形架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脚踏板,两个所述脚踏板远离两个所述第一转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转杆,所述躺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拉绳架,两个所述拉绳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拉杆,所述拉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拉绳,两个所述拉绳远离所述拉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拉环,所述躺板的上部开设有一个按摩槽,所述按摩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的对称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转动杆,所述按摩装置的一侧开设有五个凹槽,五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按摩辊,所述按摩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开设有一个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底部为一个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部套接有一个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六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顶部的一端开设有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套接于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六个第三通孔,两个所述第三通孔与对应两个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螺栓,所述躺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防撞垫。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螺栓分别穿过对应所述第四通孔固定连接于对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螺纹孔和所述第一螺栓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可选的,五个所述按摩槽呈直线阵列分布于所述按摩装置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五个所述按摩辊与五个所述按摩槽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且五个所述按摩辊一一对应转动连接于五个所述按摩槽的内部。
可选的,两个所述拉手对称分布于所述按摩装置两侧的所述躺板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T形架、移动槽、第一转杆、脚踏板、第二转杆和第一螺栓,当患者在使用该训练装置时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行调节,可以通过松动第一螺栓将T形架在移动槽内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第一螺栓对应螺纹孔进行拧紧,从而可以实现根据不同患者对该训练装置进行适当的调节,而且当患者的脚放在脚踏板上时,脚踏板可以通过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连接作用进行转动,从而可以根据患者对脚踏板的用力角度进行自由调节,进而增加该训练装置的可调节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按摩装置和支撑装置,当患者躺的时间过长而难受时,可以拧下第二螺栓,然后通过拉出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来调整按摩装置的角度使患者形成一种半坐的姿势,然后将第二螺栓插进对应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进行固定即可,通过支撑装置的调节可以改变患者的坐姿,从而避免患者由于平躺的时间过长而厌烦或难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躺板,2-支腿,3-T形架,4-按摩装置,41-支撑块,42-转动杆,43-凹槽,44-按摩辊,45-连接杆,46-支撑槽,5-防撞垫,6-拉手,7-拉绳架,8-拉环,9-拉杆,10-拉绳,11-脚踏板,12-第一转杆,13-移动槽,14-第二转杆,15-螺纹孔,16-第一螺栓,17-卡脚环,18-支撑装置,181-第一支撑杆,182-第二支撑杆,183-底座,184-第二通孔,185-第一通孔,186-第二螺栓,187-第三通孔,19-第四通孔,20-按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它包括躺板1,躺板1的下部靠近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支腿2,躺板1的上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移动槽13,两个移动槽13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八个螺纹孔15,两个移动槽13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T形架3,两个T形架3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两个第四通孔19,两个第四通孔19的内部分别卡接有一个第一螺栓16,两个T形架3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转杆12,两个第一转杆12远离两个T形架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脚踏板11,两个脚踏板11远离两个第一转杆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转杆14,通过设置T形架3、移动槽4、第一转杆12、脚踏板11、第二转杆14和第一螺栓16,当患者在使用该训练装置时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行调节,可以通过松动第一螺栓16将T形架在移动槽13内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第一螺栓16对应螺纹孔15进行拧紧,从而可以实现根据不同患者对该训练装置进行适当的调节,而且当患者的脚放在脚踏板11上时,脚踏板11可以通过第一转杆12和第二转杆14的连接作用进行转动,从而可以根据患者对脚踏板11的用力角度进行自由调节,进而增加该训练装置的可调节性,躺板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拉绳架7,两个拉绳架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拉杆9,拉杆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拉绳10,两个拉绳10远离拉杆9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拉环8,躺板1的上部开设有一个按摩槽20,按摩槽2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按摩装置4,按摩装置4的对称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转动杆42,按摩装置4的一侧开设有五个凹槽43,五个凹槽43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按摩辊44,按摩装置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块41,支撑块41的一侧开设有一个支撑槽46,支撑槽4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杆45,连接杆4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装置18,支撑装置18的底部为一个底座183,底座18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支撑杆182,第二支撑杆182的内部套接有一个第一支撑杆181,第一支撑杆181的一侧开设有六个第二通孔184,第一支撑杆181靠近顶部的一端开设有一个第一通孔185,第一通孔185套接于连接杆45的外侧,第二支撑杆182的一侧开设有六个第三通孔187,两个第三通孔187与对应两个第二通孔184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螺栓186,躺板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防撞垫5,通过设置按摩装置4和支撑装置18,当患者躺的时间过长而难受时,可以拧下第二螺栓186,然后通过拉出第一支撑杆181的长度来调整按摩装置18的角度使患者形成一种半坐的姿势,然后将第二螺栓186插进对应的第二通孔184和第三通孔187内进行固定即可,通过支撑装置18的调节可以改变患者的坐姿,从而避免患者由于平躺的时间过长而厌烦或难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第一螺栓16分别穿过对应第四通孔19固定连接于对应螺纹孔15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四通孔19与螺纹孔15和第一螺栓16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五个按摩槽20呈直线阵列分布于按摩装置4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五个按摩辊44与五个按摩槽20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且五个按摩辊44一一对应转动连接于五个按摩槽20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拉手6对称分布于按摩装置4两侧的躺板1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患者在使用该训练装置时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行调节,通过松动第一螺栓16将T形架在移动槽13内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第一螺栓16对应螺纹孔15进行拧紧,从而可以实现根据不同患者对该训练装置进行适当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患者可以平躺在躺板1的上方,将双脚分别卡在脚踏板11上,然后用腿发力去蹬脚踏板11,此时患者的背部会在按摩装置4的上部进行滚动,当患者的腿伸直时可以用双手拉身体两侧的拉手6使身体再退回到开始的状态,然后进行往复的动作即可,当患者躺的时间过长想要坐起来时,可以拧下第二螺栓186,然后通过拉出第一支撑杆181的长度来调整按摩装置18的角度使患者形成一种半坐的姿势,然后将第二螺栓186插进对应的第二通孔184和第三通孔187内进行固定即可,通过支撑装置18的调节可以改变患者的坐姿,当患者坐起来之后也可以用双手拉动拉环8对双臂进行训练。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T形架3、移动槽4、第一转杆12、脚踏板11、第二转杆14和第一螺栓16,当患者在使用该训练装置时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行调节,可以通过松动第一螺栓16将T形架在移动槽13内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第一螺栓16对应螺纹孔15进行拧紧,从而可以实现根据不同患者对该训练装置进行适当的调节,而且当患者的脚放在脚踏板11上时,脚踏板11可以通过第一转杆12和第二转杆14的连接作用进行转动,从而可以根据患者对脚踏板11的用力角度进行自由调节,进而增加该训练装置的可调节性;通过设置按摩装置4和支撑装置18,当患者躺的时间过长而难受时,可以拧下第二螺栓186,然后通过拉出第一支撑杆181的长度来调整按摩装置18的角度使患者形成一种半坐的姿势,然后将第二螺栓186插进对应的第二通孔184和第三通孔187内进行固定即可,通过支撑装置18的调节可以改变患者的坐姿,从而避免患者由于平躺的时间过长而厌烦或难受。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躺板(1)和拉手(6),所述躺板(1)的下部靠近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支腿(2),所述躺板(1)的上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移动槽(13),两个所述移动槽(13)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八个螺纹孔(15),两个所述移动槽(13)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T形架(3),两个所述T形架(3)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两个第四通孔(19),两个所述第四通孔(19)的内部分别卡接有一个第一螺栓(16),两个所述T形架(3)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转杆(12),两个所述第一转杆(12)远离两个所述T形架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脚踏板(11),两个所述脚踏板(11)远离两个所述第一转杆(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转杆(14),所述躺板(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拉绳架(7),两个所述拉绳架(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拉杆(9),所述拉杆(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拉绳(10),两个所述拉绳(10)远离所述拉杆(9)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拉环(8),所述躺板(1)的上部开设有一个按摩槽(20),所述按摩槽(2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按摩装置(4),所述按摩装置(4)的对称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转动杆(42),所述按摩装置(4)的一侧开设有五个凹槽(43),五个所述凹槽(43)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按摩辊(44),所述按摩装置(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块(41),所述支撑块(41)的一侧开设有一个支撑槽(46),所述支撑槽(4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杆(45),所述连接杆(4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装置(18),所述支撑装置(18)的底部为一个底座(183),所述底座(18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支撑杆(182),所述第二支撑杆(182)的内部套接有一个第一支撑杆(181),所述第一支撑杆(181)的一侧开设有六个第二通孔(184),所述第一支撑杆(181)靠近顶部的一端开设有一个第一通孔(185),所述第一通孔(185)套接于所述连接杆(45)的外侧,所述第二支撑杆(182)的一侧开设有六个第三通孔(187),两个所述第三通孔(187)与对应两个所述第二通孔(184)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螺栓(186),所述躺板(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防撞垫(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螺栓(16)分别穿过对应所述第四通孔(19)固定连接于对应所述螺纹孔(15)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孔(19)与所述螺纹孔(15)和所述第一螺栓(16)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按摩槽(20)呈直线阵列分布于所述按摩装置(4)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所述按摩辊(44)与五个所述按摩槽(20)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且五个所述按摩辊(44)一一对应转动连接于五个所述按摩槽(20)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拉手(6)对称分布于所述按摩装置(4)两侧的所述躺板(1)的上部。
CN202121158660.4U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294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8660.4U CN216294616U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8660.4U CN216294616U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94616U true CN216294616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1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5866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294616U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946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69591A (en) Exercise device for invalids
CN202355552U (zh) 脑瘫步行训练康复器
JP5627466B2 (ja) 腹臥位式爬行運動器具
CN110353644B (zh) 多功能康复理疗设备
CN211935422U (zh) 一种重症护理用辅助肢体锻炼装置
CN114305898A (zh) 一种神经外科肢体康复训练器
CN109364431A (zh) 一种具有按摩效果的磁控懒人车
CN216294616U (zh) 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
CN110812026A (zh) 一种临床医学用康复医疗床
CN109124995B (zh) 一种适用于后表线肌群的按摩拉伸装置
CN211461063U (zh) 一种下肢主被动训练装置
CN113350136B (zh) 一种减压放松装置
CN206560640U (zh) 一种多方位健身器械
CN213555179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骨科康复锻炼装置
CN211752204U (zh) 骨科恢复训练护理装置
CN113680017A (zh) 一种有氧运动体能训练装置
CN2532827Y (zh) 助长健身器
CN112121356A (zh) 一种用于小区的仰卧起坐训练器
CN215781309U (zh) 一种用于妇产科护理的康复训练装置
CN115138047B (zh) 一种产科专用待产辅助锻炼装置
CN218474844U (zh) 一种腿部拉伸锻炼装置
CN215737894U (zh) 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辅助椅
CN216365603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神经康复用座椅
CN220554567U (zh) 一种床上康复训练机
CN219001036U (zh) 腿部韧带肌肉牵伸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