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90565U - 电动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致动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290565U CN216290565U CN202122324678.3U CN202122324678U CN216290565U CN 216290565 U CN216290565 U CN 216290565U CN 202122324678 U CN202122324678 U CN 202122324678U CN 216290565 U CN216290565 U CN 2162905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component
- region
- thickness direction
- circuit board
- electric actu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10 silicon-base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动致动器,该电动致动器具有:马达;电路板;多个电子部件,它们安装于电路板的朝向板厚方向一侧的安装面;以及外壳,其收纳马达、电路板以及电子部件。多个电子部件包含:第一电子部件,其伴随着发热;以及第二电子部件,其发热量比第一电子部件小且沿板厚方向的尺寸比第一电子部件大。外壳具有罩,该罩具有从安装面侧覆盖电路板和电子部件的对置面。对置面设置有:基准区域,其与安装面隔着间隙而配置;第一区域,其比基准区域接近安装面,从板厚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区域与第一电子部件重叠;以及第二区域,其比基准区域远离安装面,从板厚方向观察时该第二区域与第二电子部件重叠。在第一电子部件与第一区域之间夹持有散热材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致动器。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外壳的内部收纳有电子部件的电动致动器。在电子部件驱动时伴随着发热的情况下,要求使热从电子部件向外壳移动从而对电子部件进行冷却。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壳体的内侧面设置收纳电子部件的凹部,并在凹部的内侧面与电子部件之间配置导热材料的散热壳体构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45576号公报
通常,在电路板的安装面设置有各种高度的电子部件。在将这些各种电子部件收纳于均匀深度的凹部的情况下,电动致动器的体积有可能变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具有能够从电子部件有效地散热并且抑制大型化的构造的电动致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动致动器具有:马达;电路板;多个电子部件,该多个电子部件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朝向板厚方向一侧的安装面;以及外壳,其收纳所述马达、所述电路板以及所述电子部件。多个所述电子部件包含:第一电子部件,其伴随着发热;以及第二电子部件,其发热量比所述第一电子部件的发热量小且沿所述板厚方向的尺寸比所述第一电子部件沿所述板厚方向的尺寸大。所述外壳具有罩,该罩具有从所述安装面这一侧覆盖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子部件的对置面。在所述对置面上设置有:基准区域,其与所述安装面隔着间隙而配置;第一区域,其比所述基准区域接近所述安装面,从所述板厚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电子部件重叠;以及第二区域,其比所述基准区域远离所述安装面,从所述板厚方向观察时该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二电子部件重叠。在所述第一电子部件与所述第一区域之间夹持有散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的电动致动器中,在所述第二电子部件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设置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电动致动器中,所述散热材料是散热片,该散热材料被夹持在所述第一电子部件与所述第一区域之间而沿所述板厚方向被压缩。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电动致动器中,所述外壳具有支承所述电路板的外壳主体,所述罩具有包围所述对置面的凸缘部,并且该罩在所述凸缘部的朝向所述板厚方向另一侧的固定面处固定于所述外壳主体,所述固定面的所述板厚方向的位置与所述基准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板厚方向的位置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电动致动器中,从所述板厚方向观察时,所述基准区域呈肋状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的电动致动器中,从所述板厚方向观察时,肋状的所述基准区域呈十字状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在第五方式的电动致动器中,所述外壳具有支承所述电路板的外壳主体,所述罩在肋状的所述基准区域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固定于所述外壳主体。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电动致动器中,所述第一电子部件是晶体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具有能够从电子部件有效地散热并且抑制大型化的构造的电动致动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剖视图。
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俯视图。
图4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一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标号说明
5:散热材料;10:电动致动器;11:外壳;12:外壳主体;13:罩;16a:对置面;17:凸缘部;17b:固定面;40:马达;70:电路板;70a:第一安装面(安装面);73:电子部件;75:第一晶体管(第一电子部件);76:第二晶体管(第一电子部件);77:第二电子部件;A1:第一区域;A2:第二区域;A3:基准区域;G: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适当地示出了XYZ坐标系。在以下的说明中,Z轴方向是以正侧作为上侧、以负侧作为下侧的上下方向。各图中适当地示出的作为假想轴线的中心轴线J1的轴向与Z轴方向即上下方向平行。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中心轴线J1的轴向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另外,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俯视是指沿着轴向从上侧或下侧观察。另外,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仅是用于对各部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由这些名称表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10的剖视图。
电动致动器10安装于车辆。更详细而言,电动致动器10搭载于根据车辆的驾驶者的换档操作而被驱动的线控换档(Shift-by-wire)方式的致动器装置。
电动致动器10具有马达40、减速机构50、输出部60、外壳11、汇流条单元90、电路板70以及多个电子部件73。
如图1所示,马达40具有马达轴41、第一轴承44a、第二轴承44b、第三轴承44c、第四轴承44d、转子主体42、定子43以及马达用传感器磁铁45。马达轴41沿轴向延伸。
第一轴承44a、第二轴承44b、第三轴承44c以及第四轴承44d将马达轴41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J1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承44a、第二轴承44b、第三轴承44c以及第四轴承44d例如是球轴承。
马达轴41中的作为支承于第三轴承44c的部分的偏心轴部41a呈以与中心轴线J1平行且相对于中心轴线J1偏心的偏心轴线J2为中心而延伸的圆柱状。马达轴41中的偏心轴部41a以外的部分呈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而延伸的圆柱状。
转子主体42固定于马达轴41。转子主体42包含固定于马达轴41的转子铁芯和固定于转子铁芯的外周部的转子磁铁。
定子43以隔着间隙的方式配置于转子主体42的径向外侧。定子43呈包围转子主体42的径向外侧的环状。定子43例如包含定子铁芯、多个绝缘件以及多个线圈。各个线圈隔着绝缘件安装于定子铁芯的齿。
在马达轴41的上端面设置有保持马达用传感器磁铁45的保持凹部46。保持凹部46朝向下侧凹陷并在上侧开口。在俯视时,保持凹部46为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圆形。马达轴41的设置有保持凹部46的上端面配置于比电路板70靠下侧的位置。
马达用传感器磁铁45呈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圆柱状。马达用传感器磁铁45嵌入保持凹部46。由此,马达用传感器磁铁45固定于马达轴41的上端部。马达用传感器磁铁45隔着间隙与电路板70的下侧的面(后述的第二安装面70b)对置。
减速机构50与马达40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速机构50与马达轴41的下侧连结。减速机构50配置于转子主体42和定子43的下侧。减速机构50具有外齿齿轮51、内齿齿轮52以及输出齿轮53。另外,减速机构50也可以与马达轴41的上侧连结。
外齿齿轮51呈以偏心轴部41a的偏心轴线J2为中心而沿偏心轴线J2的径向扩展的圆环板状。在外齿齿轮51的径向外侧面设置有齿轮部。外齿齿轮51经由第三轴承44c与马达轴41连接。由此,减速机构50与马达轴41连结。外齿齿轮51从径向外侧与第三轴承44c的外圈嵌合。由此,第三轴承44c连结马达轴41和外齿齿轮51而使该马达轴41和外齿齿轮51能够绕偏心轴线J2相对旋转。
外齿齿轮51具有沿轴向贯穿外齿齿轮51的多个孔51a。虽然省略了图示,多个孔51a沿着以偏心轴线J2为中心的周向在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孔51a的沿轴向观察的形状为圆形状。
内齿齿轮52包围外齿齿轮51的径向外侧。内齿齿轮52的齿轮部与外齿齿轮51的齿轮部啮合。内齿齿轮52呈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圆环状。内齿齿轮52的外周部例如为正十二边形等多边形状,在被后述的帽部14止转的状态下被固定。
输出齿轮53具有输出齿轮主体53a和多个销53b。输出齿轮主体53a配置于外齿齿轮51和内齿齿轮52的上侧。输出齿轮主体53a呈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而沿径向扩展的圆环板状。在输出齿轮主体53a的径向外侧面设置有齿轮部。输出齿轮主体53a经由第四轴承44d与马达轴41连接。
多个销53b呈从输出齿轮主体53a的下表面向下侧突出的圆筒状。虽然省略了图示,多个销53b沿着周向在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销53b的外径比孔51a的内径小。多个销53b分别从上侧通过多个孔51a。销53b的外周面与孔51a的内周面内切。孔51a的内周面经由销53b将外齿齿轮51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J1摆动。
输出部60是电动致动器10的输出驱动力的部分。输出部60配置于马达40的径向外侧。输出部60具有从动轴61、从动齿轮62以及输出部用传感器磁铁63。
从动轴61呈沿轴向延伸的筒状。这样,从动轴61沿与马达轴41相同的方向延伸,因此能够简化向从动轴61传递马达轴41的旋转的减速机构50的构造。从动轴61经由减速机构50与马达轴41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动轴61呈以输出中心轴线J3为中心的圆筒状。输出中心轴线J3与中心轴线J1平行,以沿径向远离中心轴线J1的方式配置。即,马达轴41和从动轴61沿马达轴41的径向分开地配置。因此,与马达轴41和从动轴61沿轴向排列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电动致动器10在轴向上小型化。另外,马达轴41和从动轴61也可以沿轴向排列配置。
从动轴61在下侧开口。从动轴61在内周面具有花键槽。从动轴61在马达轴41的径向上配置于与转子主体42重叠的位置。被驱动轴(省略图示)从下侧插入至从动轴61并与该从动轴61连结。更详细而言,设置于被驱动轴的外周面的花键部与设置于从动轴61的内周面的花键槽嵌合,由此从动轴61与被驱动轴连结。电动致动器10的驱动力经由从动轴61传递到被驱动轴。由此,电动致动器10使被驱动轴绕输出中心轴线J3旋转。
在从动轴61的上端面设置有保持输出部用传感器磁铁63的保持凹部64。保持凹部64朝向下侧凹陷并在上侧开口。在俯视时,保持凹部64为以输出中心轴线J3为中心的圆形。从动轴61的设置有保持凹部64的上端面配置于比电路板70靠下侧的位置。
从动齿轮62固定于从动轴61并与输出齿轮53啮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动齿轮62固定于从动轴61的外周面。从动齿轮62从从动轴61朝向输出齿轮53延伸。虽然省略了图示,从动齿轮62是俯视时为扇形的齿轮。从动齿轮62在输出齿轮53侧的端部具有齿轮部。从动齿轮62的齿轮部与输出齿轮53的齿轮部啮合。
输出部用传感器磁铁63呈以输出中心轴线J3为中心的圆柱状。输出部用传感器磁铁63嵌入保持凹部64。由此,输出部用传感器磁铁63固定于从动轴61的上端部。输出部用传感器磁铁63隔着间隙与电路板70的下侧的面(后述的第二安装面70b)对置。
当马达轴41绕中心轴线J1旋转时,偏心轴部41a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沿周向公转。偏心轴部41a的公转经由第三轴承44c传递到外齿齿轮51,从而外齿齿轮51一边孔51a的内周面与销53b的外周面内切的位置发生变化一边摆动。由此,外齿齿轮51的齿轮部与内齿齿轮52的齿轮部啮合的位置沿周向变化。因此,马达轴41的旋转力经由外齿齿轮51传递到内齿齿轮52。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内齿齿轮52被固定因此不旋转。因此,借助传递到内齿齿轮52的旋转力的反作用力,使外齿齿轮51绕偏心轴线J2旋转。此时,外齿齿轮51旋转的方向与马达轴41旋转的方向为相反方向。外齿齿轮51绕偏心轴线J2的旋转经由孔51a和销53b传递到输出齿轮53。由此,输出齿轮53绕中心轴线J1旋转。马达轴41的旋转被减速并传递到输出齿轮53。
当输出齿轮53旋转时,与输出齿轮53啮合的从动齿轮62绕输出中心轴线J3旋转。由此,固定于从动齿轮62的从动轴61绕输出中心轴线J3旋转。这样,马达40的旋转经由减速机构50传递到输出部60。
汇流条单元90位于转子主体42的上侧。汇流条单元90配置于外壳11中的后述的分隔壁32a的下表面。汇流条单元90具有俯视时为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圆弧状的汇流条保持架91和保持于汇流条保持架91的多个汇流条92。汇流条92例如设置有六根。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汇流条保持架91通过使汇流条92作为嵌件部件的嵌件成型而制作。
汇流条92的一侧的端部92a从汇流条保持架91的上表面向上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汇流条92的一侧的端部92a呈沿轴向延伸的笔直的带状,并从下侧向上侧贯穿电路板70。端部92a在贯穿电路板70的位置处通过焊接、熔接、压入等连接方法与电路板70电连接。虽然省略了图示,汇流条92的另一侧的端部把持从定子43的线圈引出的线圈引出线,并通过焊接或熔接与线圈连接。由此,定子43与电路板70经由汇流条92而电连接。
电路板70配置于马达40、汇流条单元90以及输出部60的上侧。电路板70位于马达轴41和从动轴61的上侧。电路板70呈板面朝向轴向的板状。电路板70经由汇流条单元90与定子43的线圈连接。另外,电路板70经由后述的连接器部19(参照图2)与电源连接。即,电路板70与马达40和电源电连接。
电路板70的板面与轴向垂直。即,电路板70沿XY平面延伸。电路板70的板厚方向为Z轴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板厚方向”是指电路板70的板厚方向。另外,板厚方向一侧是指上侧,板厚方向另一侧是指下侧。
电路板70具有朝向板厚方向的彼此相反侧的第一安装面(安装面)70a和第二安装面70b。第一安装面70a是朝向上侧的面,第二安装面70b是朝向下侧的面。在第一安装面70a和第二安装面70b上分别安装有多个电子部件73。电路板70和电子部件73作为控制马达40的逆变器装置而发挥功能。本实施方式的逆变器装置包含转换器电路和逆变器电路。
多个电子部件73包含第一电子部件(第一晶体管75和第二晶体管76)、第二电子部件77、马达用传感器71、输出部传感器72、扼流线圈78以及电容器79。第一电子部件包含第一晶体管75和第二晶体管76。
第一晶体管(第一电子部件)75、第二晶体管(第一电子部件)76以及第二电子部件77安装于第一安装面70a。另一方面,马达用传感器71、输出部传感器72、扼流线圈78以及电容器79安装于第二安装面70b。
马达用传感器71固定于电路板70的第二安装面70b中的隔着间隙在电路板70的板厚方向上与马达用传感器磁铁45对置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用传感器71配置于中心轴线J1上。马达用传感器71是检测马达用传感器磁铁45的磁场的磁传感器。马达用传感器71通过检测马达用传感器磁铁45的磁场来检测马达用传感器磁铁45的旋转位置,从而检测马达轴41的旋转。
输出部传感器72固定于电路板70的第二安装面70b中的隔着间隙在电路板70的板厚方向上与输出部用传感器磁铁63对置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出部用传感器磁铁63配置于输出中心轴线J3上。输出部传感器72是检测输出部用传感器磁铁63的磁场的磁传感器。输出部传感器72通过检测输出部用传感器磁铁63的磁场来检测输出部用传感器磁铁63的旋转位置,从而检测从动轴61的旋转。
扼流线圈78和电容器79在第二安装面70b上偏向+X侧地配置。扼流线圈78和电容器79作为将从电源输入的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流的转换器电路的一部分而发挥功能。
图2是电动致动器10的分解立体图。
第一安装面70a是以X轴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长方形。在第一安装面70a上安装有四个第一晶体管75、六个第二晶体管76以及多个第二电子部件77。
包含第一晶体管75和第二晶体管76的第一电子部件在驱动时伴随着发热。这些第一电子部件的发热量比其他电子部件大。即,第一电子部件(第一晶体管75和第二晶体管76)是发热元件。
多个第一晶体管75在第一安装面70a上偏向+X侧地配置。另外,在第一安装面70a上,在+X侧连接有连接器部19的端子19a。第一晶体管75作为将从电源经由连接器部19输入的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流的转换器电路的一部分而发挥功能。
多个第二晶体管76在第一安装面70a上偏向-X侧地配置。多个第二晶体管76配置于从板厚方向观察时与马达40重叠的区域。第二晶体管76作为将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并提供给马达40的逆变器电路的一部分而发挥功能。
多个第二电子部件77在第一安装面70a上偏向+X侧地配置。多个第二电子部件77包含多种元件。作为第二电子部件77,例示了芯片电阻、微型计算机等。各个第二电子部件77与第一晶体管75、扼流线圈78以及电容器79一起发挥构成转换器电路的一部分等各种功能。第二电子部件77的发热量比作为第一电子部件的第一晶体管75和第二晶体管76的发热量小。第二电子部件77的高度尺寸比作为第一电子部件的第一晶体管75和第二晶体管76的高度尺寸大。多种第二电子部件77的高度尺寸也可以互不相同。
另外,这里,各个电子部件73的高度尺寸是指沿电路板70的板厚方向的尺寸。
如图1所示,外壳11收纳马达40、减速机构50、输出部60、电路板70、电子部件73以及汇流条单元90。外壳11具有外壳主体12、罩13、帽部14以及连接器部19。外壳主体12在上侧和下侧开口。罩13固定于外壳主体12的上侧的开口部12a。帽部14固定于外壳主体12的下侧的开口部12b。连接器部19固定于外壳主体12的侧面。
外壳主体12具有:方筒状的外壁部30,其构成电动致动器10的壳体;底壁部31,其从外壁部30的下侧的端部向径向内侧扩展;以及马达壳体部32和从动轴保持部33,它们设置于底壁部31。即,外壳11具有外壁部30、底壁部31、马达壳体部32以及从动轴保持部33。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壁部30呈沿轴向观察时为五边形的方筒状。外壁部30从径向外侧包围马达壳体部32。外壁部30的上侧的开口部是外壳主体12的上侧的开口部12a。在开口部12a的内侧收纳有电路板70。
底壁部31具有在下侧开口的开口部。在底壁部31的开口部的周缘设置有从底壁部31向下侧突出的筒状的筒状壁31a。被筒状壁31a包围的开口部是外壳主体12的下侧的开口部12b。马达壳体部32和从动轴保持部33设置于底壁部31的上表面。
马达壳体部32呈从径向外侧包围马达40的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壳体部32呈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并在下侧开口的圆筒状。马达壳体部32在内侧保持马达40。更详细而言,在马达壳体部32的内周面固定有马达40的定子43。马达壳体部32具有从底壁部31向上侧延伸的筒状部32b和从筒状部32b的上侧的端部向径向内侧扩展的圆环板状的分隔壁32a。
分隔壁32a位于定子43与汇流条单元90的轴向之间。分隔壁32a在沿轴向观察的中央具有轴承保持部32c。轴承保持部32c呈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在轴承保持部32c的内周面保持有第二轴承44b。分隔壁32a兼作轴承保持架,由此能够抑制电动致动器10在轴向上大型化。
在分隔壁32a上通过多个螺栓96而固定有电路板70。螺栓96从电路板70的上侧沿板厚方向贯穿电路板70,并紧固于分隔壁32a的螺纹孔。由此,外壳主体12支承电路板70。
从动轴保持部33呈从底壁部31向上侧延伸的圆筒状。从动轴保持部33的侧面的一部分与马达壳体部32的侧面相连。从动轴保持部33具有沿轴向贯穿从动轴保持部33的孔部33a。在孔部33a的内侧嵌合有圆筒状的衬套65。在衬套65的内侧嵌合有从动轴61。衬套65将从动轴61支承为能够绕输出中心轴线J3旋转。
如图2所示,连接器部19安装于外壳主体12的外壁部30。连接器部19插入至设置于外壁部30的贯通孔(省略图示)中而被固定。连接器部19具有树脂制的连接器外壳19b和配置于连接器外壳的内部的端子19a。端子19a与电路板70连接。在连接器部19上连接有外部电源(省略图示)。端子19a将从外部电源提供的电力提供给电路板70。
如图1所示,帽部14覆盖外壳主体12的下侧的开口部12b。帽部14具有内侧筒部14a、外侧筒部14b、外侧底板部14j、内侧底壁部14d、板状部14h以及周壁部14c。
内侧筒部14a呈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圆筒状。在内侧筒部14a的径向内侧保持有第一轴承44a。外侧筒部14b呈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圆筒状。外侧筒部14b的直径比内侧筒部14a的直径大。另外,外侧筒部14b位于比内侧筒部14a靠上侧的位置。在外侧筒部14b的径向内侧保持有内齿齿轮52。
外侧底板部14j从内侧筒部14a的上端向径向外侧延伸。外侧底板部14j连接内侧筒部14a和外侧筒部14b。内侧底壁部14d位于内侧筒部14a的下侧的端部。内侧底壁部14d覆盖内侧筒部14a的下侧的开口。板状部14h从外侧筒部14b的外周向径向外侧延伸。板状部14h沿着与轴向垂直的平面延伸。在板状部14h上设置有与输出部60在轴向上重叠的开口部14e。从动轴61的下侧的端部穿过帽部14的开口部14e而向下侧露出。帽部14从下侧支承从从动轴6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扩展的轴凸缘部61b。
周壁部14c从板状部14h向上侧突出。周壁部14c沿着板状部14h的外缘延伸。周壁部14c插入于外壳主体12的筒状壁31a的内侧。密封部件9介于周壁部14c与筒状壁31a之间。密封部件9抑制水分浸入外壳11的内部。
如图2所示,罩13是板状的金属部件。如后所述,热从电子部件73向罩13传递。因此,罩13优选由传热性较高的金属材料构成。例如,罩13优选由铝合金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罩13通过冲压加工而成型。因此,罩13的板厚在整体上大致相同。罩13从上侧覆盖电路板70和电子部件73。罩13通过多个螺栓97而固定于外壳主体12。
罩13具有在电路板70的上侧沿电路板70的板面延伸的罩主体16和位于罩主体16的外周缘部的凸缘部17。
罩主体16从上侧覆盖电路板70的第一安装面70a和安装于第一安装面70a的电子部件73。罩主体16呈板面朝向轴向的板状。
在罩主体16上具有呈十字状交叉的第一肋部16c和第二肋部16d。第一肋部16c和第二肋部16d朝向下侧突出。第一肋部16c位于Y轴方向的大致中央,并沿X轴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另一方面,第二肋部16d位于X轴方向的大致中央,并沿Y轴方向呈直线状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罩13固定于外壳主体12的螺栓97设置有八个。八个螺栓97中的两个螺栓位于第一肋部16c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并且位于第一肋部16c的延长线上。另外,八个螺栓97中的另外两个螺栓位于第二肋部16d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并且位于第二肋部16d的延长线上。
罩主体16具有朝向下侧(板厚方向另一侧)的对置面16a。对置面16a从第一安装面70a侧覆盖电路板70和电子部件73。在对置面16a上设置有轴向的位置各不相同的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以及基准区域A3。
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以及基准区域A3分别与电路板70的第一安装面70a平行。在对置面16a中,第一区域A1最接近第一安装面70a,第二区域A2最远离第一安装面70a。基准区域A3在电路板70的板厚方向上位于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之间。即,第一区域A1比基准区域A3接近第一安装面70a。另外,第二区域A2比基准区域A3远离第一安装面70a。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罩13具有大致均匀的板厚,因此罩主体16在朝向对置面16a的相反侧的上表面侧具有与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以及基准区域A3重叠的高度不同的区域。
图3是电动致动器10的俯视图。在图3中,用虚线示出电路板70和电子部件73等。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准区域A3在对置面16a上设置有三个。三个基准区域A3中的两个基准区域偏向对置面16a的-X侧地配置。这两个基准区域A3在俯视时为大致正方形,并分别位于一个螺栓96的正上方。
三个基准区域A3中的一个基准区域设置于对置面16a的俯视中央。位于对置面16a的俯视中央的基准区域A3设置于第一肋部16c和第二肋部16d。因此,从板厚方向观察时,该基准区域A3呈肋状延伸。另外,从板厚方向观察时,肋状的基准区域A3呈十字状延伸。
基准区域A3呈十字状延伸,因此将周围划分成四块。由基准区域A3划分出的各区域是第二区域A2。即,基准区域A3将第二区域A2划分成四块。
根据本实施方式,从板厚方向观察时,基准区域A3呈肋状延伸。因此,罩主体16的与基准区域A3所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刚性提高。尤其是,本实施方式的肋状的基准区域A3在从板厚方向观察时呈十字状延伸。因此,肋状的基准区域A3提高了罩主体16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任一方向的刚性。根据本实施方式,罩13的刚性得以有效地提高。
将罩13固定于外壳主体12的螺栓97位于第一肋部16c和第二肋部16d的两端侧并且分别位于第一肋部16c和第二肋部16d的延长线上。因此,罩13在肋状的基准区域A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固定于外壳主体12。因此,与基准区域A3重叠的第一肋部16c和第二肋部16d的刚性提高,其结果为,罩13的刚性得以有效地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A1在对置面16a上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区域A1中的一方在对置面16a上偏向+X侧地配置,另一方在对置面16a上偏向-X侧地配置。两个第一区域A1中的配置于+X侧的一方在从电路板70的板厚方向观察时与第一晶体管75重叠。同样地,两个第一区域A1中的配置于-X侧的另一方在从电路板70的板厚方向观察时与第二晶体管76重叠。
如图1所示,在第一晶体管75与第一区域A1之间夹持有散热材料5。同样地,在第二晶体管76与第一区域A1之间夹持有散热材料5。
根据本实施方式,散热材料5向罩13传递作为发热元件的第一晶体管75和第二晶体管76所产生的热。罩13的热容量充分大于第一晶体管75和第二晶体管76。另外,罩13向外部露出,因此被外部气体冷却。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有效地冷却第一晶体管75和第二晶体管76的罩13。
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材料5是片状的散热片。作为散热片的材质,使用硅类材料等。作为散热片的散热材料5被夹持在第一晶体管75与第一区域A1之间以及第二晶体管76与第一区域A1之间而沿板厚方向被压缩从而发生弹性变形。因此,能够抑制在第一晶体管75和第二晶体管76与散热材料5之间以及第一区域A1与散热材料5之间设置有间隙。由此,能够充分确保散热材料5的传热效率,从而提高第一晶体管75和第二晶体管76的冷却效率。
另外,散热材料5除了散热片之外,还可以是散热凝胶。
在本实施方式的对置面16a上粘贴有两片散热片作为散热材料5。两片散热片中的一方与四个第一晶体管75接触,另一方与六个第二晶体管76接触。罩13以在对置面16a上预先粘贴了两片散热片的状态按照覆盖电路板70的方式组装于外壳主体12。
如图2所示,第二区域A2在对置面16a上设置有四个。如上所述,四个第二区域A2被十字状的基准区域A3分隔开。因此,四个第二区域A2分别偏向+Y侧且+X侧、+Y侧且-X侧、-Y侧且+X侧以及-Y侧且-X侧地配置。
从电路板70的板厚方向观察时,四个第二区域A2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区域A2与第二电子部件77重叠。如上所述,第二区域A2以比基准区域A3和第一区域A1远离电路板70的第一安装面70a的方式配置。因此,通过将第二电子部件77配置为在俯视时与第二区域A2重叠,能够抑制第二电子部件77与罩13的干涉。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罩13上设置有板厚方向的位置不同的多个区域(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以及基准区域A3)。因此,在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那样罩13通过冲压加工而成型的情况下,罩13整体的刚性提高。
根据本实施方式,四个第二区域A2沿彼此垂直的两个方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各排列配置两个。因此,在四个第二区域A2彼此之间设置有十字状的高度不同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基准区域A3),该区域作为肋而发挥功能,由此罩13的刚性提高。
图4是罩13和电路板70的附近的电动致动器10的剖视示意图。图4示出了对置面16a的各区域(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以及基准区域A3)与重叠于各区域的电子部件73的高度关系。
如图4所示,在第二电子部件77与第二区域A2之间设置有间隙G。在间隙G中存在空气。因此,能够抑制第二电子部件77与罩13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由此,能够抑制从作为发热元件的第一晶体管75和第二晶体管76传递到罩13的热向第二电子部件77传递。由此,能够确保第二电子部件77的动作的可靠性。另外,在这里,“间接地接触”是指部件彼此隔着其他部件(例如散热材料等)而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区域A1和基准区域A3位于比第二电子部件77的上端靠下侧的位置。罩13通过冲压加工而成型,罩13的板厚是均匀的。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罩主体16的上表面,能够将与第一区域A1和基准区域A3重叠的区域配置于比与第二区域A2重叠的区域低的位置。由此,能够将罩主体16的上表面以部分接近电路板70的方式配置,从而能够实现外壳11的小型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外壳11的内部收纳高度尺寸较大的第二电子部件77的同时抑制电动致动器10的整体大型化。
如图4所示,从电路板70的板厚方向观察时,基准区域A3与一部分的螺栓96和汇流条92的端部92a重叠。基准区域A3位于比螺栓96和汇流条92的端部92a的上端靠上侧的位置。由此,基准区域A3抑制了罩13与螺栓96和汇流条92的端部92a的干涉。
凸缘部17在罩主体16的外周缘部的整周范围内延伸。因此,凸缘部17包围罩主体16的对置面16a。凸缘部17位于比罩主体16靠下侧的位置。凸缘部17呈沿着与电路板70的板厚方向垂直的平面的板状。
凸缘部17具有朝向下侧(板厚方向另一侧)的固定面17b。如图1所示,固定面17b与外壳主体12的外壁部30的上端面30a对置。在上端面30a设置有供螺栓97插入的螺纹孔30b。在凸缘部17上设置有供螺栓97插入的多个贯通孔17a。罩13在凸缘部17的固定面17b处固定于外壳主体12。在罩13的固定面17b与外壳主体12的上端面30a之间存在阻水部件。作为阻水部件,能够例示出液态密封垫。
固定面17b的板厚方向的位置与基准区域A3、第一区域A1以及第二区域A2的板厚方向的位置不同。因此,固定面17b以与对置面16a不同的恒定的高度包围罩主体的对置面16a。由此,罩13的刚性提高。另外,固定面17b为恒定的高度,因此容易确保与外壳主体12之间的防尘性和防水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各实施方式中的各结构及它们的组合等只是一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由实施方式限定。
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搭载于车辆以外的设备。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进行了说明的各结构能够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
Claims (8)
1.一种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该电动致动器具有:
马达;
电路板;
多个电子部件,该多个电子部件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朝向板厚方向一侧的安装面;以及
外壳,其收纳所述马达、所述电路板以及所述电子部件,
多个所述电子部件包含:
第一电子部件,其伴随着发热;以及
第二电子部件,其发热量比所述第一电子部件的发热量小且沿所述板厚方向的尺寸比所述第一电子部件沿所述板厚方向的尺寸大,
所述外壳具有罩,该罩具有从所述安装面这一侧覆盖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子部件的对置面,
在所述对置面上设置有:
基准区域,其与所述安装面隔着间隙而配置;
第一区域,其比所述基准区域接近所述安装面,从所述板厚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电子部件重叠;以及
第二区域,其比所述基准区域远离所述安装面,从所述板厚方向观察时该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二电子部件重叠,
在所述第一电子部件与所述第一区域之间夹持有散热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电子部件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设置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材料是散热片,
该散热材料被夹持在所述第一电子部件与所述第一区域之间而沿所述板厚方向被压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具有支承所述电路板的外壳主体,
所述罩具有包围所述对置面的凸缘部,并且该罩在所述凸缘部的朝向所述板厚方向另一侧的固定面处固定于所述外壳主体,
所述固定面的所述板厚方向的位置与所述基准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板厚方向的位置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板厚方向观察时,所述基准区域呈肋状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板厚方向观察时,肋状的所述基准区域呈十字状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具有支承所述电路板的外壳主体,
所述罩在肋状的所述基准区域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固定于所述外壳主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部件是晶体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160762A JP2022053882A (ja) | 2020-09-25 | 2020-09-25 |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
JP2020-160762 | 2020-09-2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290565U true CN216290565U (zh) | 2022-04-12 |
Family
ID=80994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324678.3U Active CN216290565U (zh) | 2020-09-25 | 2021-09-24 | 电动致动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22053882A (zh) |
CN (1) | CN216290565U (zh) |
-
2020
- 2020-09-25 JP JP2020160762A patent/JP2022053882A/ja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9-24 CN CN202122324678.3U patent/CN216290565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2053882A (ja) | 2022-04-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110872B2 (ja) |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 |
US11292507B2 (en) | Motor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 |
US11398762B2 (en) | Electric pump device | |
WO2017169990A1 (ja) | モータ | |
WO2019064896A1 (ja) | モータ | |
WO2019064897A1 (ja) | モータ | |
JP2017184542A (ja) | モータ | |
CN212563632U (zh) | 电动泵装置及电动泵装置的安装结构 | |
CN212155140U (zh) | 电动泵装置及电动泵装置的安装结构 | |
US20200106331A1 (en) | Electric pump device | |
CN111133572B (zh) | 部件装配体以及电子设备 | |
CN213243690U (zh) | 马达以及电动泵 | |
CN216290565U (zh) | 电动致动器 | |
CN212318287U (zh) | 电动泵装置及电动泵装置的安装结构 | |
JP7380201B2 (ja) |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111033975B (zh) | 马达 | |
CN216290514U (zh) | 电动致动器 | |
CN109716631B (zh) |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
US20220170457A1 (en) | Electric pump | |
JP2019067785A (ja) | 部品実装体及び電子機器 | |
JP6961990B2 (ja) | モータユニット | |
CN217481528U (zh) | 电动泵 | |
JP7275434B2 (ja) | 電動ポンプ装置および電動ポンプ装置の取付構造 | |
CN213243763U (zh) | 电动致动器 | |
JP7400436B2 (ja) | モータ、および電動ポン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