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88844U - 连接片、锂离子电池及电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连接片、锂离子电池及电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88844U
CN216288844U CN202122396812.0U CN202122396812U CN216288844U CN 216288844 U CN216288844 U CN 216288844U CN 202122396812 U CN202122396812 U CN 202122396812U CN 216288844 U CN216288844 U CN 216288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layer
lithium ion
ion battery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968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968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88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88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888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连接片、锂离子电池及电器设备。该连接片用于连接锂离子电池的连接盖板与极耳,所述连接片包括:连接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连接层以及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一连接层的熔点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层的熔点;第一连接端,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盖板;以及第二连接端,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极耳。连接片能够根据电流和热量的增加逐渐控制第一连接层与第二连接层的熔断,实现了在热失控之前熔断,实现了梯度断开,将原来的一部熔断分为多步熔断,实现多重精确可控保护,在保证大倍率放电的同时保证锂离子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连接片、锂离子电池及电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电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片、锂离子电池及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高速的发展,对石化能源消耗加速,石化能源日渐枯竭,同时对全球造成不可逆转的污染,导致人们越来越重视清洁能源。锂电池作为最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清洁能源,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逐步从手机数码领域向动力汽车领域扩张,新能源汽车逐步取代燃油车。
铝壳电池近些年作为动力电池的主力军,应用越来越广泛,铝壳电池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结构件,连接盖板和极组之间的连接片,在安全和导流作用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目前关于连接盖板和极组的连接片,仅在连接片中间设置薄弱环节,作为熔化熔断机制,其实也是限制了电池的电流功率,无法兼顾安全和大倍率性能的使用要求,不能精确的满足电流和安全的临界值,要么过早防护,触发过早熔断,电池损坏,要么延迟熔断,影响电池安全性能,导致爆炸,即目前铝壳电池中的连接片并不能很好的兼顾大倍率放电和安全熔断。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解决了大电流和安全性能无法兼顾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兼顾大倍率放电与安全性的连接片、锂离子电池及电器设备。
一种连接片,用于连接锂离子电池的连接盖板与极耳,所述连接片包括:
连接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连接层以及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一连接层的熔点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层的熔点;
第一连接端,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盖板;以及
第二连接端,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极耳。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三连接层,所述第三连接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层与所述第二连接层之间,所述第三连接层的熔点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层的熔点。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多层导电胶层,所述导电胶层设置于第一连接层与所述第三连接层之间,所述导电胶层还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层与所述第二连接层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连接层,至少一个所述第四连接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层与所述第三连接层之间和/或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层与所述第四连接层之间;
至少一个所述第四连接层的熔点各不相同,并大于所述第三连接层的熔点。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层采用低熔点金属制成;
所述第一连接层采用Bi、Sn、Pb、In、Al低熔点金属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层采用气敏电阻材料制成;
所述第三连接层采用固态有机电解质和氧化锆同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制成。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耳时,所述第二连接端采用铝材料制成;当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锂离子电池的负极耳时,所述第二连接端采用铜材料制成。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包裹所述第三连接层,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层与所述第三连接层之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层与所述第三连接层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连接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主体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连接盖板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主体具有第一安装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具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连接主体安装于所述连接件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凸起与凹槽配合结构,或者,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卡扣配合结构。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二连接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主体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连接盖板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主体具有第二安装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连接主体安装于所述连接件后,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连接;
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凸起与凹槽配合结构,或者,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卡扣配合结构。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凸起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连接勾。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连接壳体、电芯以及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连接片;
所述连接壳体包括连接下壳以及连接盖板,所述电芯具有极耳,所述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连接片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极耳与所述连接盖板。
一种电器设备,包括设备主体以及如上述技术特征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中,为所述设备主体供电。
本公开的连接片、锂离子电池及电器设备,连接片的第一连接端与连接盖板连接,第二端与极耳连接,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通过中间的连接件连接,而且,连接件分层设置,依次为第一连接层以及第二连接层,第一连接层的熔点小于第二连接层的熔点。这样,当连接片通过较大电流时,第一连接层首先会受到大电流冲击熔断;当电流进一步加大,温升到一定程度时,第二点连接层被熔断。本公开的连接片能够根据电流和热量的增加逐渐控制第一连接层与第二连接层的熔断,实现了在热失控之前熔断,有效的解决了大电流和安全性能无法兼顾的问题,实现了梯度断开,将原来的一部熔断分为多步熔断,实现多重精确可控保护,在保证大倍率放电的同时保证锂离子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连接片连接极耳与连接盖板的示意图。
其中:100、连接片;110、连接件;111、第一连接层;112、第二连接层; 113、第三连接层;120、第一连接端;121、第一连接主体;1211、第一安装部; 122、第一连接部;123、第一连接腔;130、第二连接端;131、第二连接主体; 1311、第二安装部;132、第二连接部;133、第三连接腔;200、连接盖板;300、电芯;310、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是本公开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公开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公开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公开提供一种连接片100。该连接片100用于连接锂离子电池中的连接盖板200与极耳310,保证锂离子电池使用时的安全性。具有该连接片100的锂离子电池应用于电器设备后,能够保证电器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目前铝壳电池通过连接片连接极柱与连接盖板,通常,连接片为铝壳电池的薄弱环节,其在使用时无法兼顾安全和大倍率放电的使用要求,要么过早熔断防护导致电池损坏,要么延迟熔断影响电池安全性能,影响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性能。
为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新型的连接片100,该连接片100用于连接锂离子电池的连接盖板200与极耳310,能够将原来一步熔断分为多步熔断,实现梯度断开,进而实现多用精确可控保护,解决了大电流与安全性能兼顾的问题,保证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性能。以下详细介绍连接片100的具体结构。
参见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连接片100包括连接件110、第一连接端 120与第二连接端130。连接件1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连接层111以及第二连接层112,所述第一连接层111的熔点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层112的熔点。第一连接端120设置于所述连接件110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盖板200。第二连接端130设置于所述连接件11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极耳310。
连接件110起连接作用,位于连接片100的中间位置,用于连接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二连接端130。具体的,连接件110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端120,连接件11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端130,连接件110通过第一连接端120连接到锂离子电池的连接盖板200,通过第二连接端130连接到锂离子电池的极耳310,电流通过极耳310经连接件110传给至连接盖板200。值得说明的是,第一连接端120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到连接盖板200,第二连接端130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到极耳310。
连接件110包括第一连接层111与第二连接层112,第一连接层111与第二连接层112层叠设置。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层111设置于第二连接层112的上方。第一连接层111与第二连接层112形成连接件110,第一连接层111与第二连接层112的共同一端连接到连接盖板200,第一连接层111与第二连接层112 的共同另一端连接到极耳310,在工作时,第一连接层111与第二连接层112供电流通过。
而且,第一连接层111的熔点小于第二连接层112的熔点。当连接片100 通入较大电流时,因第一连接层111的熔点较低,第二连接层112的熔点较高,第一连接层111会首先受到大电流的冲击熔断,此时,第二连接层112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冲击,没有被熔断,第二连接层112连接极耳310与连接盖板200,第二连接层112还能够允许电流通过。当电流进一步加大时,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第二连接层112的内阻逐渐减小,第二连接层112被大电流熔化。此时,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二连接端130断开。
连接片100采用具有不同熔点的第一连接层111与第二连接层112,实现连接片100在热失控之前的熔断,使得连接片100实现梯度断开,即当电流较大时熔断第一连接层111,当电流进一步加大时熔断第二连接层112,使得连接片 100的断开分为多个步骤,实现了多重精确可控的保护。这样,该连接片100既能够保证大倍率放电的需求,同时还能够保证锂离子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本公开的连接片100采用两个不同熔点的连接层,能够根据电流和热量的增加逐渐控制第一连接层111与第二连接层112的熔断,实现了在热失控之前熔断,有效的解决了大电流和安全性能无法兼顾的问题,实现了梯度断开,将原来的一部熔断分为多步熔断,实现多重精确可控保护,在保证大倍率放电的同时保证锂离子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参见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10还包括第三连接层113,所述第三连接层113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层111与所述第二连接层112之间,所述第三连接层113的熔点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层112的熔点。
也就是说,连接片100采用三个不同熔点的连接层实现连接片100的梯度熔断。具体的,第一连接层111、第三连接层113以及第二连接层112层叠设置,第三连接层113设置在第一连接层111与第二连接层112之间,即为中间的连接层,第三连接层113的一表面连接第一连接层111,第三连接层113的另一表面连接第二连接层112。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层111位于上方,第二连接层112 位于下方,第三连接层113的上表面连接第一连接层111,第二连接层112的下表面连接第二连接层112。
第三连接层113的熔点大于第二连接层112的熔点,第二连接层112的熔点大于第一连接层111的熔点。也就是说,在三个连接层中,中间的第三连接层 113的熔点最大,这样连接片100在受到大电流冲击时,第三连接层113能够最后断开,保证连接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二连接端130的可靠性。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连接层113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连接层112远离第一连接层111的表面,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层111远离第三连接层113的表面。本公开中,以第三连接层113设置在第一连接层111与第二连接层112之间为例进行说明。
连接片100通过大电流时,因第一连接层111的熔点小于第二连接层112、第三连接层113的熔点,第一连接层111首先会受到大电流冲击熔断,此时,第二连接层112与第三连接层113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冲击,没有被熔断,仍然连接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二连接端130,第二连接层112与第三连接层113允许电流通过。当电流进一步加大时,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因第二连接层112的熔点小于第三连接层113的熔点,第二连接层112的内阻逐渐减小,第二连接层112被大电流熔化,此时,第三连接层113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冲击,没有被熔断,仍然连接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二连接端130,第三连接层113允许电流通过。
随着电流和热量的再次增加,超过第三连接层113的熔点时,中间的第三层也被快速熔化,此时,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二连接端130断开,如此实现了连接片100在热失控之前的熔断。连接片100根据电流的增加使得第一连接层 111、第二连接层112以及第三连接层113逐层熔断,实现了梯度断开,将原来连接片100的一步熔断变为多步熔断,实现了多重精确可控的保护。这样,该连接片100既能够保证大倍率放电的需求,同时还能够保证锂离子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值得说明的是,本公开中连接片100的连接件110具有三个连接层,通过第一连接层111、第二连接层112以及第三连接层113的逐层熔断,实现梯度断开,在保证连接片100满足大倍率放电需求的同时兼顾安全性要求。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件110还可包括四个连接层甚至更多层连接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连接层,至少一个所述第四连接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层111与所述第三连接层113之间和/或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层113与所述第四连接层之间。至少一个所述第四连接层的熔点各不相同,并大于所述第三连接层113的熔点。
也就是是说,连接件110可以包括四个连接层甚至更多个连接层。此时,至少一个第四连接层设置于第一连接层111与第三连接层113之间,也可设置在第三连接层113与第二连接层112之间,当第四连接层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第四连接层可以即设置在第一连接层111之间,也可以设置在第三连接层113 之间。
当第四连接层的数量为一个时,第四连接层的熔点大于第三连接层113的熔点,当第四连接层的数量为多个时,第四连接层的熔点各不相同,且都大于第三连接层113的熔点。本公开中以第四连接层的数量为一个进行说明,第四连接层为多个时的熔断原理与第四连接层的数量为一个的熔断原理实质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连接片100通过大电流时,因第一连接层111的熔点小于第二连接层112、第三连接层113的熔点,第一连接层111首先会受到大电流冲击熔断,此时,第二连接层112与第三连接层113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冲击,没有被熔断,仍然连接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二连接端130,第二连接层112与第三连接层113允许电流通过。当电流进一步加大时,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因第二连接层112的熔点小于第三连接层113的熔点,第二连接层112的内阻逐渐减小,第二连接层112被大电流熔化,此时,第三连接层113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冲击,没有被熔断,仍然连接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二连接端130,第三连接层113允许电流通过。
随着电流和热量的再次增加,超过第三连接层113的熔点时,因第四连接层的熔点大于第三连接层113的熔点,中间的第三层也被快速熔化,此时,第四连接层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冲击,没有被熔断,仍然连接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二连接端130,第四连接层允许电流通过。当电流和热量继续增加时,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二连接端130断开,如此实现了连接片100在热失控之前的熔断,通过第一连接层111、第二连接层112、第三连接层113以及第四连接层的逐层熔断,实现了梯度断开,将原来连接片100的一步熔断变为多步熔断,实现了多重精确可控的保护。值得说明的是,当第四连接层的数量增加时,其熔断的原理与上述连接件110的原理实质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10还包括多层导电胶层,所述导电胶层设置于第一连接层111与所述第三连接层113之间,所述导电胶层还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层113与所述第二连接层112之间。导电胶层用于实现个连接层之间的粘接。
当连接件110包括第一连接层111与第二连接层112的两个连接层时,导电胶层导电粘接第一连接层111与第二连接层112。当连接层包括三个连接层即为第一连接层111、第二连接层112以及第三连接层113时,导电胶层实现第三连接层113与第一连接层111及第二连接层112的连接。本公开中以导电胶层粘接三个连接层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以图1所示的方式为基准,第三连接层113的上表面设置导电胶层,通过导电胶层将第一连接层111粘接在第三连接层113的上表面;当然,第三连接层113的下表面也可设置导电胶层,通过导电胶层将第二连接层112粘接在第三连接层113的下表面。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只第一连接层111通过导电胶层固定于第三连接层113。
参见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层111采用低熔点金属制成。也就是说,采用低熔点金属制成第一连接层111后,能够使得第一连接层111 具有较低的熔点。这样,在连接片100通过较大电流时,第一连接层111首先会受到大电流的冲击而熔断。第一连接成采用低熔点金属做成薄层状,用导电胶粘接在第三连接层113的上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层111采用Bi、Sn、Pb、In、Al等低熔点金属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层111的材料不限于上述,还可由其他低熔点的金属元素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层112采用气敏电阻材料制成。也就是说,第二连接层112为气敏电阻材料。当第二连接层112熔断导电过程中,电解液会分解产生一定的还原气体,第二连接层112的气敏电阻的内阻减小。第二连接层112的气密电阻薄层被大电流熔化。而且,第二连接层112采用喷涂方式涂覆在第三连接层113的下表面。可选地,第二连接层112的厚度范围为20μ m~100μ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层113采用固态有机电解质和氧化锆同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制成。也就是说,中间的连接层采用复合多层材料制成,作为安全结构件,保证连接件110能够兼顾大倍率放电与安全性,保证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性能。可选地,第三连接层113的厚度根据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放电倍率进行选择。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10还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包裹所述第三连接层113,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层111与所述第三连接层113之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层112与所述第三连接层113之间。
金属外壳用于实现第三连接层113与第一连接层111分离,保证使用性能。具体的,将第三连接层113的材料即固态有机电解质和氧化锆同类化合物的混合物经过一定温度复合,将导电胶层均匀分布在第三连接层113的外表面,并外包一层金属外壳,保证第三连接层113的使用性能。可选地,金属外壳的厚度范围为20μm~100μm。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连接端130连接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耳310 时,所述第二连接端130采用铝材料制成;当所述第二连接端130连接所述锂离子电池的负极耳310时,所述第二连接端130采用铜材料制成。
也就是说,第二连接端130连接不同极性的极耳310时所采用的材料不同。可以理解的,极耳310包括正极耳与负极耳,当连接件110通过第二连接端130 连接正极耳时,第二连接端130采用铝材料制成,即第二连接端130为铝壳。当连接件110通过第二连接端130连接负极耳时,第二连接端130采用铜材料制成,即第二连接端130为铜壳。这样能够方便焊接、切割或者冲压形成所需形状。
参见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120包括第一连接主体 12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21的第一连接部122,所述第一连接部122 用于与所述连接盖板200连接。第一连接主体121为第一连接端120与连接件 110连接的主体结构,第一连接主体121设置在连接件110的一端。第一连接部 122设置在第一连接主体121远离连接件110的表面,第一连接部122用于与连接盖板200焊接连接。如此,第一连接端120通过第一连接主体121与连接件 110连接,通过第一连接部122与连接盖板200连接,建立连接件110与连接盖板200之间的连接关系,并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可选地,第一连接主体121呈平板状设置,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主体121也可呈台阶状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21具有第一安装部1211,所述连接件 110的一端具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21安装于所述连接件110后,所述第一安装部1211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连接。第一安装部1211与第一配合部的配合能够实现第一连接主体121与连接件110的连接。具体的,当第一连接主体121安装于连接件110的一端时,第一安装部1211能够与第一配合部配合连接,能够便于第一连接端120安装在连接件110上,便于组合使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1211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凸起与凹槽配合结构。也就是说,可以第一安装部1211为凸起,第一配合部为凹槽,通过凸起与凹槽的配合实现第一连接端120与连接件110的连接。当然,也可第一安装部1211为凹槽,第一配合部为凸起。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部 1211与第一配合部也可为卡扣配合结构,如卡扣与卡槽的配合或者卡勾与卡扣的配合。当然,第一安装部1211与第一配合部也可采用其他能够实现第一连接端120与连接件110连接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2为凸起或者连接勾等结构,便于第一连接部122与连接盖板200连接。可选地,第一连接部122与第一连接主体121围设成第一连接腔123,第一连接腔123用于安装连接盖板200,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第一连接部122与连接盖板200,保证第一连接端120与连接盖板200连接可靠。可选地,第一连接端120呈扳手状设置,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端130还可为其他能够便于与连接盖板200连接的形状。
参见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端130包括第二连接主体 13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主体131的第二连接部132,所述第二连接部132 用于与所述连接盖板200连接。第二连接主体131为第二连接端130与连接件 110连接的主体结构,第二连接主体131设置在连接件110的另一端。第二连接部132设置在第二连接主体131远离连接件110的表面,第二连接部132用于与极耳310焊接连接。如此,第二连接端130通过第二连接主体131与连接件 110连接,通过第二连接部132与极耳310连接,建立连接件110与极耳310之间的连接关系,并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可选地,第二连接主体131呈平板状设置,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主体131也可呈台阶状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主体131具有第二安装部1311,所述连接件 110的另一端具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连接主体131安装于所述连接件110后,所述第二安装部131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连接。第二安装部1311与第二配合部的配合能够实现第二连接主体131与连接件110的连接。具体的,当第二连接主体131安装于连接件110的另一端时,第二安装部1311能够与第二配合部配合连接,能够便于第二连接端130安装在连接件110上,便于组合使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部131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凸起与凹槽配合结构。也就是说,可以第二安装部1311为凸起,第二配合部为凹槽,通过凸起与凹槽的配合实现第二连接端130与连接件110的连接。当然,也可第二安装部1311为凹槽,第二配合部为凸起。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部 1311与第二配合部也可为卡扣配合结构,如卡扣与卡槽的配合或者卡勾与卡扣的配合。当然,第二安装部1311与第二配合部也可采用其他能够实现第二连接端130与连接件110连接的结构。
在二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32为凸起或者连接勾等结构,便于第二连接部132与极耳310连接。可选地,第二连接部132与第二连接主体131围设成第二连接腔,第二连接腔用于安装极耳310,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第二连接部 132与极耳310,保证第二连接端130与极耳310连接可靠。可选地,第二连接端130呈扳手状设置,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端130的形状还可为其他能够便于连接极耳310的形状。
本公开的连接片100结构简单,方便组合,在通过大电流时,能够根据第一连接层111、第二连接层112以及第三连接层113的熔点顺次断开,实现了梯度断开,将原来连接片100的一步熔断变为多步熔断,实现了多重精确可控的保护。这样,该连接片100既能够保证大倍率放电的需求,同时还能够保证锂离子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参见图1和图2,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连接壳体、电芯300 以及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片100;所述连接壳体包括连接下壳以及连接盖板 200,所述电芯300具有极耳310,所述极耳310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连接片100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极耳310与所述连接盖板200。
通过连接片100能够实现极耳310与连接片100的连接,具体的,连接片 100连接正极耳与连接盖板200,连接片100还连接负极耳与连接盖板200。本公开的锂离子电池采用上述实施例的连接片100后,其中的连接片100能够根据电流和热量的增加逐渐控制各连接层的熔断,实现了在热失控之前熔断,实现了梯度断开,将原来的一部熔断分为多步熔断,实现多重精确可控保护,能够兼顾大倍率放电与安全性,保证锂离子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器设备,包括设备主体与上述实施例中的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中,为所述设备主体供电。本公开的电器设备采用上市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后,能够兼顾大倍率放电与安全性,保证电器设备正常运行。值得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的电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动车、电单车,还可为其他需要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公开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公开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连接片,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锂离子电池的连接盖板与极耳,所述连接片包括:
连接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连接层以及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一连接层的熔点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层的熔点;
第一连接端,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盖板;以及
第二连接端,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极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三连接层,所述第三连接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层与所述第二连接层之间,所述第三连接层的熔点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层的熔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多层导电胶层,所述导电胶层设置于第一连接层与所述第三连接层之间,所述导电胶层还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层与所述第二连接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连接层,至少一个所述第四连接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层与所述第三连接层之间和/或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层与所述第四连接层之间;
至少一个所述第四连接层的熔点各不相同,并大于所述第三连接层的熔点。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层采用低熔点金属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层采用气敏电阻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耳时,所述第二连接端采用铝材料制成;当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锂离子电池的负极耳时,所述第二连接端采用铜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包裹所述第三连接层,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层与所述第三连接层之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层与所述第三连接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连接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主体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连接盖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主体具有第一安装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具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连接主体安装于所述连接件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凸起与凹槽配合结构,或者,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卡扣配合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二连接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主体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连接盖板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主体具有第二安装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连接主体安装于所述连接件后,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连接;
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凸起与凹槽配合结构,或者,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卡扣配合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凸起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连接勾。
14.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壳体、电芯以及如权利要求1 至13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片;
所述连接壳体包括连接下壳以及连接盖板,所述电芯具有极耳,所述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连接片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极耳与所述连接盖板。
15.一种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中,为所述设备主体供电。
CN202122396812.0U 2021-09-30 2021-09-30 连接片、锂离子电池及电器设备 Active CN216288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6812.0U CN216288844U (zh) 2021-09-30 2021-09-30 连接片、锂离子电池及电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6812.0U CN216288844U (zh) 2021-09-30 2021-09-30 连接片、锂离子电池及电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88844U true CN216288844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66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96812.0U Active CN216288844U (zh) 2021-09-30 2021-09-30 连接片、锂离子电池及电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888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53104B2 (en)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EP2166595B1 (en) Secondary battery
EP2306485B1 (en) Current interrupting device and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current interrupting device
JP5293938B2 (ja) 電極組立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二次電池
JP7035348B6 (ja) 角形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10244280A1 (en) Secondary battery
KR100971345B1 (ko)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JP5606426B2 (ja) 部品を接着させたキャップ組立体を含む二次電池
WO2005018038A2 (en) Rechargeable bipolar high power electrochemical device with reduced monitoring requirement
KR102292159B1 (ko) 전도성 폴리머를 이용한 전극리드를 포함하는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US20130136964A1 (en) Electrochemical cell having a safety device
KR101546545B1 (ko) 파우치형 리튬이차전지
US20080241674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electrode assembly
KR100914108B1 (ko)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차 전지
US11469480B2 (en) Cylindrical secondary battery configured to prevent overcharge thereof
JPH0850920A (ja) 角型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220138652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JP2005267886A (ja) 二次電池
KR100516772B1 (ko) 전극탭을 캔의 단변부에 위치시킨 이차전지
JP2010525552A (ja) 溶接点接続部を持つ電気化学単電池及びエネルギー貯蔵装置
US20100316893A1 (en)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0277176A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及び使用方法
CN216288844U (zh) 连接片、锂离子电池及电器设备
JP3511476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215989130U (zh)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