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77374U - 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77374U
CN216277374U CN202122902254.0U CN202122902254U CN216277374U CN 216277374 U CN216277374 U CN 216277374U CN 202122902254 U CN202122902254 U CN 202122902254U CN 216277374 U CN216277374 U CN 216277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 body
fixedly connected
emergency unlockin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022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de Intelligent L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de Intelligent L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de Intelligent L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de Intelligent L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022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77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77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77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包括壳体、电路板和指纹模组,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锁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锁体匹配的锁孔,所述锁孔处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锁体内转动配合有与之匹配的锁芯,所述锁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块,所述锁体内设置有柱形顶杆,所述柱形顶杆的上端延伸至锁体外,所述壳体内安装有与柱形顶杆匹配的触压开关,所述柱形顶杆位于锁体内的一端设置有与楔形块匹配的斜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锁体和触压开关,使得未录入指纹的客人也可在应急情况时打开门锁,通过设置润滑机构,可在应急开锁过程中,自动将储液盒内的润滑油挤压至锁芯处,避免锁芯长时间搁置不用出现发涩问题,延长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门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的要求逐步提高,因此智能锁相较于传统锁具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
现有的智能锁需要提前录入指纹,然而在实际使用时,会出现未录入指纹的客人无法开门的窘境,若不具备应急开锁的功能,则用户只能采用强制开锁的方法开门,大大降低了智能锁的使用寿命,在现有技术在,部分智能锁采用与机械锁结合的方式,保证在应急情况下也能开门,然而在正常情况下用户通常使用智能开锁的方式,机械锁长时间搁置不用,久而久之,容易造成机械锁的锁芯发涩,影响使用,甚至锈蚀无法打开,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具备应急开锁功能、机械锁易发涩不便使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包括壳体、电路板和指纹模组,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锁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锁体匹配的锁孔,所述锁孔处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锁体内转动配合有与之匹配的锁芯,所述锁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块,所述锁体内设置有柱形顶杆,所述柱形顶杆的上端延伸至锁体外,所述壳体内安装有与柱形顶杆匹配的触压开关,所述柱形顶杆位于锁体内的一端设置有与楔形块匹配的斜面,所述柱形顶杆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通过弹簧与锁体的内顶面弹性连接,所述环形板上设置有润滑机构。
优选地,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壳体内底面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壳体的内底面贯穿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壳体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转动杆位于壳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
优选地,所述转动杆通过轴承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转动杆固定,外圈与壳体固定。
优选地,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环形板上的两个弹性气囊,两个所述弹性气囊的上端与锁体的内顶面固定,所述弹性气囊的底部设置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的下端贯穿环形板并延伸至锁芯处设置,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储液盒,所述储液盒内盛装有润滑油,所述储液盒通过连通管与弹性气囊连通,并且所述连通处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锁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柱形顶杆与限位环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触压开关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于壳体内壁上,所述触压开关与柱形顶杆靠近的侧壁上设置有触压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柱形顶杆和触压开关,可通过转动锁芯带动柱形顶杆上移,使得触压开关开启,将门锁打开,避免出现未录入指纹的客人无法开门的窘境。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机构,可通过转动转柄使得密封板在壳体底面滑动,将与锁孔封堵,为电路板和锁芯提供保护,同时提高安全性能。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润滑机构,可在应急开锁过程中,自动将储液盒内的润滑油挤压至锁芯处,避免锁芯长时间搁置不用出现发涩问题,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的密封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的锁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电路板、3指纹模组、4锁体、5锁孔、6锁芯、7楔形块、8柱形顶杆、9触压开关、10环形板、11弹簧、12密封板、13齿条、14转动杆、15轴承、16弹性气囊、17输油管、18储液盒、19连通管、20限位环、21安装架、22触压头、23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
参照图1-6,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包括壳体1、电路板2和指纹模组3,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锁体4,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与锁体4匹配的锁孔5,锁孔5处设置有密封机构,需要说明的是,密封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壳体1内底面的密封板12,密封板1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13,壳体1的内底面贯穿设置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转动杆14位于壳体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3,齿轮23与齿条13啮合,可通过转柄带动转动杆14转动,使得密封,12在壳体底面滑动,将与锁孔5封堵,对电路板2和锁体4提供保护,同时提高安全性能,值得一提的是,转动杆14通过轴承15与壳体1转动连接,轴承15的内圈与转动杆14固定,外圈与壳体1固定,使得转动杆14可在壳体1内稳定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锁体4内转动配合有与之匹配的锁芯6,锁芯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块7,锁体4内设置有柱形顶杆8,柱形顶杆8的上端延伸至锁体4外,值得一提的是,锁体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0,柱形顶杆8与限位环20滑动连接,限位环20的设置便于柱形顶杆8在锁体4内稳定滑动,降低柱形顶杆8与锁体4滑动时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中,壳体1内安装有与柱形顶杆8匹配的触压开关9,需要说明的是,触压开关9通过安装架21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壁上,触压开关9与柱形顶杆8靠近的侧壁上设置有触压头22,触压开关9与电路板2电性连接,用于控制门锁的启闭,触压开关9采用的型号为K2-8816SP,触压开关9为本领域内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柱形顶杆8位于锁体4内的一端设置有与楔形块7匹配的斜面,正常状态下,楔形块7的楔形面与柱形顶杆8的斜面相抵接触且贴合,楔形块7在转动时,其楔形面与柱形顶杆8的斜面错位,可继而推动柱形顶杆8向触压开关9的方向移动,柱形顶杆8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板10,环形板10通过弹簧11与锁体4的内顶面弹性连接,弹簧11在自然状态下,柱形顶杆8不与触压开关9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环形板10上设置有润滑机构,需要说明的是,润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环形板10上的两个弹性气囊16,两个弹性气囊16的上端与锁体4的内顶面固定,弹性气囊16的底部设置有输油管17,输油管17的下端贯穿环形板10并延伸至锁芯6处设置,壳体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储液盒18,储液盒18内盛装有润滑油,储液盒18通过连通管19与弹性气囊16连通,并且连通管19上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仅允许储液盒18内的润滑油进入弹性气囊16内。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正常状态下,用户可通过指纹模组3开启门锁,在未录入指纹的客人需要开启门锁时,正向转动转柄,通过转动杆14带动齿轮转动,由于齿轮23与齿条13啮合,继而带动齿条13和密封板12远离锁孔5,则此时锁孔5处于打开状态,使用配套的钥匙插入锁体4内转动锁芯5,锁芯5带动楔形块7转动,其楔形面与柱形顶杆8的斜面错位,即可推动柱形顶杆8向触压开关9的方向移动,直至柱形顶杆8与触压头22接触,将门锁打开,避免出现未录入指纹的客人无法开门的窘境;
柱形顶杆8向触压开关9方向移动过程中,带动环形板10同步移动,将弹簧11和弹性气囊16压缩,继而将弹性气囊16内的润滑油通过输油管17挤压至锁芯6处,避免锁芯6长时间搁置不用出现发涩问题,延长其使用寿命。
打开门锁后,反向转动锁芯6,则柱形顶杆8和环形板10在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复位,柱形顶杆8与触压开关9脱离接触,并且弹性气囊16再次拉伸,通过连通管19再次抽吸储液盒18内的润滑油,以备下一次润滑使用,反向转动转动杆14,即可通过密封板12将锁孔5封闭,为电路板2和锁芯6提供保护,同时提高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包括壳体(1)、电路板(2)和指纹模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锁体(4),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与锁体(4)匹配的锁孔(5),所述锁孔(5)处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锁体(4)内转动配合有与之匹配的锁芯(6),所述锁芯(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块(7),所述锁体(4)内设置有柱形顶杆(8),所述柱形顶杆(8)的上端延伸至锁体(4)外,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与柱形顶杆(8)匹配的触压开关(9),所述柱形顶杆(8)位于锁体(4)内的一端设置有与楔形块(7)匹配的斜面,所述柱形顶杆(8)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板(10),所述环形板(10)通过弹簧(11)与锁体(4)的内顶面弹性连接,所述环形板(10)上设置有润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壳体(1)内底面的密封板(12),所述密封板(1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13),所述壳体(1)的内底面贯穿设置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转动杆(14)位于壳体(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3),所述齿轮(23)与齿条(13)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4)通过轴承(15)与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轴承(15)的内圈与转动杆(14)固定,外圈与壳体(1)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环形板(10)上的两个弹性气囊(16),两个所述弹性气囊(16)的上端与锁体(4)的内顶面固定,所述弹性气囊(16)的底部设置有输油管(17),所述输油管(17)的下端贯穿环形板(10)并延伸至锁芯(6)处设置,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储液盒(18),所述储液盒(18)内盛装有润滑油,所述储液盒(18)通过连通管(19)与弹性气囊(16)连通,并且所述连通管(19)上设置有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0),所述柱形顶杆(8)与限位环(20)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压开关(9)通过安装架(21)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壁上,所述触压开关(9)与柱形顶杆(8)靠近的侧壁上设置有触压头(22)。
CN202122902254.0U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 Active CN216277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2254.0U CN216277374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2254.0U CN216277374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77374U true CN216277374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36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02254.0U Active CN216277374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77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42567U (zh) 一种应急医疗门
CN110331898A (zh) 一种智能防盗锁安全报警装置
CN109424276A (zh) 一种头盔锁
CN216277374U (zh) 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
CN105333768B (zh) 枪支扳机锁
CN109869051B (zh) 一种物联网锁具
CN108286375B (zh) 一种制冷装置
CN215006764U (zh) 一种小区用安防门禁装置
CN211736767U (zh) 一种新型箱包锁
CN205875922U (zh) 一种保险箱柜手柄自动伸缩开门联动机构
CN105239843B (zh) 一种电子门锁
CN211598106U (zh) 一种安全防盗的智能锁
CN210976966U (zh) 锁芯和挂锁
CN209874735U (zh) 一种电子锁具
CN202266111U (zh) 一种智能防盗锁
CN102337804A (zh) 智能指纹款箱锁
CN217001317U (zh) 一种电机控制的机柜锁
CN210355794U (zh) 一种智能消火栓栓盖的锁定机构
CN210714172U (zh) 一种门锁装置
CN217400586U (zh) 一种防拆报警的智能门锁
CN105696926B (zh) 电动卷门的防急难装置
CN113057455B (zh) 一种智能储物柜
CN201763072U (zh) 一种用于筒式球形门锁的电动开闭式保险机构
CN209799638U (zh) 一种新型储物锁
CN217269417U (zh) 一种离合式防护门锁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