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73934U - 水封阀及包含该水封阀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封阀及包含该水封阀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73934U
CN216273934U CN202122933920.7U CN202122933920U CN216273934U CN 216273934 U CN216273934 U CN 216273934U CN 202122933920 U CN202122933920 U CN 202122933920U CN 216273934 U CN216273934 U CN 216273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gap
coke oven
sea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339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桂兰
张永其
唐文俊
朱华萍
李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uadia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uadia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uadia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uadia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339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73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73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73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用水封阀,包括阀门、外封和内封,内封位于外封内部,并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底部密封,压力调节装置的底部开口插入到所述间隙中,且开口底端与间隙的底部之间留有空隙;压力调节装置的底部开口侧壁与外封的侧壁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阀门设于外封的内壁,且位于内封的下方。还公开了包含该水封阀的单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该水封阀能够防止液体和气体发生泄漏,也能避免外界气体进入,并且承插连接方式有利于吸收横向及纵向的偏移;单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能有效控制荒煤气和液体的排放,调节焦炉炭化室中的压力。

Description

水封阀及包含该水封阀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炉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用水封阀,以及包含该水封阀的一种既可适用于焦炉在线升级改造、又可适用于新建焦炉的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一种通常由耐火砖和耐火砌块砌成的炉子,用于使煤炭化以生产焦炭。用煤炼制焦炭的窑炉,是炼焦的主要热工设备。现代焦炉是指以生产冶金焦为主要目的、可以回收炼焦化学产品的水平室式焦炉,由炉体和附属设备构成。焦炉炉体由炉顶、燃烧室和炭化室、斜道区、蓄热室等部分,并通过烟道和烟囱相连。现代焦炉基本结构大体相同,但由于装煤方式、供热方式和使用的燃料不尽相同,又可以分成许多类型。
现在线运行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控制,主要是通过分段集气管荒煤气压力调节来实现。在焦炉生产中由于各个炭化室所处的生产状态不同,易造成单个炭化室内荒煤气压力的波动。在装煤及结焦初期,荒煤气发生量较大,炭化室底部荒煤气压力过大,会造成焦炉装煤孔、炉墙、炉门、炉体等多处发生荒煤气无组织窜漏,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在结焦末期,荒煤气发生量小,炭化室底部易形成负压,空气被漏吸入炭化室,造成焦炭烧损和炉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用水封阀,以及包含该水封阀的一种既可适用于焦炉在线升级改造、又可适用于新建焦炉的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用水封阀,水封阀包括阀门、外封和内封,所述内封位于外封内部,并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底部密封,压力调节装置的底部开口插入到所述间隙中,且开口底端与间隙的底部之间留有空隙;压力调节装置的底部开口侧壁与外封的侧壁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阀门设于外封的内壁,且位于内封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层为石棉绳层,第二密封层为沥青层。
作为改进,还包括调平装置,所述调平装置包括互相配合的一组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螺栓;所述第一螺母固定于外封外侧壁上,所述第二螺母固定于压力调节装置上外表面,所述螺栓与第一螺母、第二螺母配合,用于锁紧和调节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之间间距。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包含该水封阀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即一种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包括连通的液位调节装置和桥管,以及调节阀;所述桥管下端连接液位调节装置,调节阀穿过桥管与调节装置连通,并且调节阀能够上下移动,其底部能够与液位调节装置的底部开口密封接触;所述液位调节装置内部设有气液流动通道,液体通过液位的高低,打开或封闭通道,调节荒煤气流动。所述液位调节装置的下端连接有水封阀。
作为优选,所述水封阀包括阀门、外封和内封,所述内封位于外封内部,并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底部密封,液位调节装置的底部开口插入到所述间隙中,且开口底端与间隙的底部之间留有空隙;液位调节装置的底部开口侧壁与外封的侧壁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阀门设于外封的内壁,且位于内封的下方。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密封层为石棉绳层,第二密封层为沥青层。
进一步优选,该装置还包括调平装置,所述调平装置包括互相配合的一组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螺栓;所述第一螺母固定于外封外侧壁上,所述第二螺母固定于液位调节装置上外表面,所述螺栓与第一螺母、第二螺母配合,用于锁紧和调节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之间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液位调节装置包括外罩和设于外罩内部的齿槽杯,所述齿槽杯包括底部的出液口、杯体和内部的漏液槽,外罩的内壁与杯体的外壁之间留有第一间隙,该间隙连通外罩底部的开口;漏液槽与桥管连通,桥管下来的气液仅能从漏液槽侧壁设有的开孔排出,杯体的内壁与漏液槽的外壁之间留有第二间隙,该间隙与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连通,并且顶部密封;调节阀穿过漏液槽的底部,调节阀的底部能够与出液口密封接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开孔为上下宽度一致的条状开孔,或者为宽度呈现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的条状开孔,开孔均匀分布在漏液槽的侧壁下部。所述宽度呈现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是指宽度可以梯度变化,每个梯度可以采用侧边倾斜的梯形状结构(梯形竖条状开孔),也可以采用侧边竖直宽度一致的长方形结构(台阶形竖条状开孔),或者宽度可以无规则变化,或者整个开孔呈细倒V型的形状等,只要能达到宽度呈现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的目的即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开孔的底部与漏液槽的底部齐平。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漏液槽的顶端高于杯体的顶端,底端高于出液口。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阀为活塞执行机构,包括底部的内活塞装置、中部的活塞连杆和顶部的活塞调节气缸;所述内活塞装置包括活塞头、内活塞和活塞内套管,所述内活塞外部套有活塞内套管,活塞连杆穿过活塞内套管顶部并且与内活塞固定连接,活塞内套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活塞头,内壁设有一圈连续的水平方向凸起,在凸起的上方,活塞内套管的侧壁设有通孔;活塞头和活塞内套管的下端均设有开口,内活塞的外壁与凸起的一圈侧壁紧密接触,并且能够在活塞连杆的带动下上下滑动,内活塞的内部能够使液体通过;所述活塞头能够与液位调节装置的底部开口密封接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活塞内套管的上端套有活塞外套管,活塞内套管的顶端和活塞外套管的顶端固定密封连接,并且内外两个套管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活塞外套管的下端开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活塞内套管的顶端和活塞外套管的顶端通过封盖固定密封连接,活塞连杆穿过封盖。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凸起的位置高于活塞外套管的下端开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活塞的内壁固定有连接块,活塞连杆通过该连接块与内活塞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连接块与内活塞内壁之间留有供液体通过的间隙。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活塞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状态,或者均为开孔状态,或者一个为开口状态,另一个为开孔状态。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通孔为上下宽度一致的条状通孔,或者为宽度呈现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的条状开孔,通孔均匀分布在活塞内套管的侧壁。所述宽度呈现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是指宽度可以梯度变化,每个梯度可以采用侧边倾斜的梯形状结构(梯形竖条状开孔),也可以采用侧边竖直宽度一致的长方形结构(台阶形竖条状开孔),或者宽度可以无规则变化,或者整个开孔呈细倒V型的形状等,只要能达到宽度呈现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的目的即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活塞的侧壁高度大于凸起上方活塞内套管侧壁的高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活塞连杆和活塞调节气缸通过连接件连接;活塞调节气缸的侧面设有挡火板。
作为优选或者改进方案:
所述液位调节装置的壳体顶部设有贯穿壳体的外罩冲洗喷嘴,壳体侧壁上设有观察孔。
所述桥管的顶部设有低压氨水喷嘴、高压氨水喷嘴和高低压氨水喷嘴。所述低压氨水喷嘴设于桥管的入口处附近,贯穿桥管管壁;所述桥管的顶部设有法兰盖,高压氨水喷嘴和高低压氨水喷嘴对称设于法兰盖上。
所述桥管的管壁上还设有氨水快注口、清扫孔和/或取压管。
该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桥管和调节阀均固定在支架上,调节阀通过支撑装置与支架固定。
所述支架上还设有阀门定位器和变送器,所述阀门定位器与调节阀连接。
本实用新型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中,液位调节装置中的液体能够通过液位的高低打开或封闭通道,调节荒煤气流动,从而调节与桥管相连的上升管和焦炉炭化室中的压力。同时,结合调节阀的上下运动,打开或封闭液位调节装置底部的开口,通过液体的快速排放,达到快速调节压力的目的。
在焦炉生产中会有大量的粉尘、焦油及焦油渣沉积在外保护罩的上部及内壁,增加清洗装置,能够有效解决此类问题。
所述低压氨水喷嘴用于焦炉煤气除尘冷却,桥管底部区域冷却,高低压氨水喷洒,有利于在焦炉装煤过程中高压影射效应在桥管至集气管之间形成负压,配合集气管负压工艺操作,能有效控制焦炉装煤过程中烟尘无组织外溢,使得焦炉生产达到环保要求;
所述齿槽杯的设计,液面低于开孔顶端高度时,能够使液体和荒煤气同时从开孔流出,随着液面升高,开孔面积越来越小,荒煤气流出量也逐渐减小,从而避免气压降低过快;当液面高于开孔顶端的高度时,液体将开孔封闭,荒煤气无法排出,从而能使气压逐渐升高。
所述开孔优选为条形开孔,其宽度呈现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的梯度变化。随着液面的升高,开孔的开口面积迅速减小,从开孔中出去的荒煤气量能更快速的减少,从而能使荒煤气压力快速升高;反之,随着液面的降低,从开孔中出去的荒煤气量能更快速的增加,从而能使荒煤气压力快速降低;
所述桥管的管壁上还设有氨水快注口、开关和/或取压管。氨水快注口用于齿槽杯中液面过低时,快速增加液面高度;取压管用于焦炉煤气测量取压。
所述活塞执行机构,内活塞装置的设计,能够有效调节液体流量,活塞头能够与其他部件开口相匹配,起到阀芯的作用,两者相结合,能够达到封闭以及缓慢和快速释放液体的目的;此外,活塞外套管的设计,能够与其他部件匹配,活塞头和活塞内套管整体向上移动时,不会被其他部件遮挡活塞内套管上的通孔。同时,活塞外套管上没有开孔,与其他部件相对位置变化时,也不会破坏其他部件的密封状态。最后,该装置上部连接活塞调节气缸,下部连接内活塞机构,一体化设计,能够消除活塞执行机构在运行中脱落现象,减少设备运行中的故障,有利于后期单调设备维护。
优选的,所述活塞内套管内壁上的通孔为条形通孔,且其宽度呈现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的梯度变化。随着内活塞的升高,通孔的开口面积迅速减小,液体排放量会更快速的减少;反之,随着内活塞的降低,通孔的开口面积迅速提高,液体排放量也会更快速的增加。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水封阀的设计,能够防止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中下来的液体和气体发生泄漏,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外界气体进入装置中,并且承插连接方式有利于吸收横向及纵向的偏移。此外,本实用新型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通过液位调节装置和调节阀的结合,可以有效控制荒煤气和液体的排放,从而调节与桥管相连的上升管和焦炉炭化室中的压力,解决了单个炭化室压力波动不稳定的问题。最后,本实用新型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为集气管外装式,能够为后续设备检修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力调节装置的主结构示意图(桥管部件标注)。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力调节装置的主结构示意图(液位调节装置部件标注)。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力调节装置的主结构示意图(活塞执行机构部件标注)。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压力调节装置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压力调节装置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压力调节装置中漏液槽侧壁开孔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压力调节装置中活塞内套管侧壁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压力调节装置中内活塞装置中液体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用水封阀,如图1所示,水封阀5包括阀门51、外封52和内封53,内封53位于外封52内部,并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54,间隙54的底部密封,压力调节装置的底部开口插入到所述间隙54中,且开口底端与间隙54的底部之间留有空隙;压力调节装置的底部开口侧壁与外封52的侧壁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密封层55和第二密封层56,阀门51设于外封52的内壁,且位于内封53的下方。第一密封层55为石棉绳层,第二密封层56为沥青层。
还包括调平装置,调平装置包括互相配合的一组第一螺母57、第二螺母58和螺栓59;第一螺母57固定于外封52外侧壁上,所述第二螺母58固定于压力调节装置上外表面,螺栓59与第一螺母57、第二螺母58配合,用于锁紧和调节第一螺母57、第二螺母58之间间距。
从压力调节装置下来的液体,沿着底部开口进入间隙54中,当液面高度高于压力调节装置底部开口高度时,气体和液体均被封闭,避免发生泄漏,并且外界气体也无法进入装置内。第一密封层55和第二密封层56的设置,能够避免液体溢出,进一步增加密封效果。阀门51控制液体和气体的向下排放。
实施例2
一种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连通的液位调节装置1和桥管2,以及调节阀3;桥管2下端连接液位调节装置1,调节阀3穿过桥管2与调节装置1连通,并且调节阀3能够上下移动,其底部能够与液位调节装置1的底部开口密封接触;液位调节装置1内部设有气液流动通道,液体通过液位的高低,打开或封闭通道,调节荒煤气流动。液位调节装置1的下端连接有水封阀5。
作为优选,所述水封阀5包括阀门51、外封52和内封53,所述内封53位于外封 52内部,并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54,间隙54的底部密封,液位调节装置1的底部开口插入到所述间隙54中,且开口底端与间隙54的底部之间留有空隙;液位调节装置1的底部开口侧壁与外封52的侧壁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密封层55和第二密封层56,阀门51设于外封52的内壁,且位于内封53的下方。第一密封层55为石棉绳层,第二密封层56为沥青层。
液位调节装置1包括外罩11和设于外罩11内部的齿槽杯12,齿槽杯12包括底部的出液口121、杯体122和内部的漏液槽123,外罩11的内壁与杯体122的外壁之间留有第一间隙1-1,该间隙连通外罩11底部的开口111;漏液槽123与桥管2连通,桥管 2下来的气液仅能从漏液槽123侧壁设有的开孔124排出,杯体122的内壁与漏液槽123 的外壁之间留有第二间隙1-2,该间隙与出液口121连通;第一间隙1-1和第二间隙1-2 连通,并且顶部密封;调节阀3穿过漏液槽123的底部,调节阀3的底部能够与出液口 121密封接触。
如图7所示,开孔124为竖直的条形开孔,均匀分布在漏液槽123的侧壁下部,且其宽度呈现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的梯度变化(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梯度采用侧边竖直宽度一致的长方形结构,即整体呈台阶形竖条状开孔)。开孔124的底部与漏液槽123的底部齐平。漏液槽123的顶端高于杯体122的顶端,底端高于出液口121。
调节阀3为活塞执行机构,包括底部的内活塞装置31、中部的活塞连杆32和顶部的活塞调节气缸33;内活塞装置31包括活塞头311、内活塞312和活塞内套管313,内活塞312外部套有活塞内套管313,活塞连杆32穿过活塞内套管313顶部并且与内活塞 312固定连接,活塞内套管313的下端固定连接活塞头311,内壁设有一圈连续的水平方向凸起315,在凸起315的上方,活塞内套管313的侧壁设有通孔316;活塞头311 和活塞内套管313的下端均设有开口,内活塞312的外壁与凸起315的一圈侧壁紧密接触,并且能够在活塞连杆32的带动下上下滑动,内活塞312的内部能够使液体通过;活塞头311能够与液位调节装置1的出液口121密封接触。
活塞内套管313的上端套有活塞外套管314,活塞内套管313的顶端和活塞外套管314的顶端通过封盖317固定密封连接,并且内外两个套管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活塞外套管314的下端开口,活塞连杆32穿过封盖317。所述凸起315的位置高于活塞外套管(314)的下端开口。
内活塞312的内壁固定有连接块,活塞连杆32通过该连接块与内活塞312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连接块与内活塞312内壁之间留有供液体通过的间隙。内活塞312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状态,或者均为开孔状态,或者一个为开口状态,另一个为开孔状态。
如图8所示,通孔316为竖直的条形通孔,均匀分布在活塞内套管313的侧壁,且其宽度呈现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的梯度变化(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梯度采用侧边竖直宽度一致的长方形结构,即整体呈台阶形竖条状开孔)。内活塞312的侧壁高度大于凸起315 上方活塞内套管313侧壁的高度。活塞连杆32和活塞调节气缸33通过连接件2-3连接;活塞调节气缸33的侧面设有挡火板34。
液位调节装置1的壳体顶部设有贯穿壳体的外罩冲洗喷嘴112,壳体侧壁上设有观察孔113。桥管2的顶部设有低压氨水喷嘴21、高压氨水喷嘴22、高低压氨水喷嘴23 和调节阀水封24。低压氨水喷嘴21设于桥管的入口处附近,贯穿桥管2管壁;高压氨水喷嘴22、高低压氨水喷嘴23对称设于桥管2的法兰盖上,调节阀水封24也设于桥管 2的法兰盖上。桥管2的管壁上还设有氨水快注口25、清扫孔26和/或取压管27。
该装置还包括支架4,桥管2和调节阀3均固定在支架4上,调节阀3通过支撑装置41与支架4固定。支架4上还设有阀门定位器42和变送器43,阀门定位器42与调节阀3连接。
该装置还包括调平装置,所述调平装置包括互相配合的一组第一螺母57、第二螺母 58和螺栓59;所述第一螺母57固定于外封52外侧壁上,所述第二螺母58固定于液位调节装置上1外表面,所述螺栓59与第一螺母57、第二螺母58配合,用于锁紧和调节第一螺母57、第二螺母58之间间距。通过调节每组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之间间距,实现对液位调节装置的调平。
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
在装煤及结焦初期,荒煤气发生量较大,炭化室底部压力变大,此时,启动活塞装置3,在活塞连杆32和活塞调节气缸33的作用下,内活塞312向上运动,直至带动活塞头311向上运动,出液口121打开,齿槽杯12内部的氨水通过开口111流出,液面降低,条形开孔123露出液面的部分逐渐增加,从而使荒煤气通过第二间隙1-2和第一间隙1-1排出的量逐渐增加,最后使桥管2以及与其相连的上升管和炭化室内的荒煤气量减少,压力降低;
在结焦末期,荒煤气发生量小,此时,启动活塞装置3,活塞头311向下运动,关闭出液口121,氨水喷嘴喷洒氨水,齿槽杯12内部的氨水量逐渐增加,条形开孔124 露出液面的部分逐渐减小,从而使荒煤气通过第二间隙1-2和第一间隙1-1排出的量逐渐减少,最后使桥管2以及与其相连的上升管和炭化室内的荒煤气量增加,压力升高。
条形开孔124的宽度,呈现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的梯度变化。随着齿槽杯12中液面的升高,条形开孔124的开口面积迅速减小,从条形开孔124中出去的荒煤气量能更快速的减少,从而能使荒煤气压力快速升高;反之,随着齿槽杯12中液面的降低,条形开孔124的开口面积迅速增加,从条形开孔124中出去的荒煤气量能更快速的增加,从而能使荒煤气压力快速降低;氨水快注口25用于齿槽杯中液面过低时,快速增加液面高度;
其中,活塞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活塞头311在底部时,活塞头311与其他部件的开口密封接触,封闭液体,当液面高度低于内活塞312侧壁顶端的高度时,液体无法进入内活塞312内部,该活塞执行机构将液体封闭,避免液体流出使荒煤气压力降低。
当液面高度高于内活塞312侧壁顶端的高度时,液体依次通过活塞内套管313和活塞外套管314之间的间隙、活塞内套管313侧壁上的通孔、内活塞312内部空间,最后从底部出口流出,降低荒煤气压力。当荒煤气压力降低过快时,启动该活塞执行机构,内活塞312凸起315向上滑动,内活塞312的侧壁顶端位置逐渐升高,从活塞内套管313 侧壁上通孔进来的液体量逐渐减小,当内活塞312的侧壁顶端位置高于液面位置时,则液体停止排放,从而有效调节荒煤气压力。
当荒煤气压力过高,需要快速排放液体时,内活塞312继续向上运动,当其顶端到达封盖316的底面时,此时会带动活塞内套管313和活塞外套管314整体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活塞头311向上运动,活塞头与其他部件的开口脱离接触,打开开口,液体从底部快速排出,达到快速降低压力的目的。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用水封阀,其特征在于,水封阀(5)包括阀门(51)、外封(52)和内封(53),所述内封(53)位于外封(52)内部,并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54),间隙(54)的底部密封,压力调节装置的底部开口插入到所述间隙(54)中,且开口底端与间隙(54)的底部之间留有空隙;压力调节装置的底部开口侧壁与外封(52)的侧壁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密封层(55)和第二密封层(56),阀门(51)设于外封(52)的内壁,且位于内封(53)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用水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层(55)为石棉绳层,第二密封层(56)为沥青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用水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平装置,所述调平装置包括互相配合的一组第一螺母(57)、第二螺母(58)和螺栓(59);所述第一螺母(57)固定于外封(52)外侧壁上,所述第二螺母(58)固定于压力调节装置上外表面,所述螺栓(59)与第一螺母(57)、第二螺母(58)配合,用于锁紧和调节第一螺母(57)、第二螺母(58)之间间距。
4.一种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的液位调节装置(1)和桥管(2),以及调节阀(3),所述桥管(2)下端连接液位调节装置(1),调节阀(3)穿过桥管(2)与调节装置(1)连通,并且调节阀(3)能够上下移动,其底部能够与液位调节装置(1)的底部开口密封接触;所述液位调节装置(1)内部设有气液流动通道,液体通过液位的高低打开或封闭通道,调节荒煤气流动;所述液位调节装置(1)的下端连接有水封阀(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阀(5)包括阀门(51)、外封(52)和内封(53),所述内封(53)位于外封(52)内部,并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54),间隙(54)的底部密封,液位调节装置(1)的底部开口插入到所述间隙(54)中,且开口底端与间隙(54)的底部之间留有空隙;液位调节装置(1)的底部开口侧壁与外封(52)的侧壁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密封层(55)和第二密封层(56),阀门(51)设于外封(52)的内壁,且位于内封(53)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层(55)为石棉绳层,第二密封层(56)为沥青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调节装置(1)包括外罩(11)和设于外罩(11)内部的齿槽杯(12),所述齿槽杯(12)包括底部的出液口(121)、杯体(122)和内部的漏液槽(123),外罩(11)的内壁与杯体(122)的外壁之间留有第一间隙(1-1),该间隙连通外罩(11)底部的开口(111);漏液槽(123)与桥管(2)连通,桥管(2)下来的气液仅能从漏液槽(123)侧壁设有的开孔(124)排出,杯体(122)的内壁与漏液槽(123)的外壁之间留有第二间隙(1-2),该间隙与出液口(121)连通;所述第一间隙(1-1)和第二间隙(1-2)连通,并且顶部密封;调节阀(3)穿过漏液槽(123)的底部,其底部能够与出液口(121)密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124)为上下宽度一致的条状开孔,或者为宽度呈现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的条状开孔,开孔(124)均匀分布在漏液槽(123)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3)为活塞执行机构,包括底部的内活塞装置(31)、中部的活塞连杆(32)和顶部的活塞调节气缸(33);所述内活塞装置(31)包括活塞头(311)、内活塞(312)和活塞内套管(313),所述内活塞(312)外部套有活塞内套管(313),活塞连杆(32)穿过活塞内套管(313)顶部并且与内活塞(312)固定连接,活塞内套管(313)的下端固定连接活塞头(311),内壁设有一圈连续的水平方向凸起(315),在凸起(315)的上方,活塞内套管(313)的侧壁设有通孔(316);活塞头(311)和活塞内套管(313)的下端均设有开口,内活塞(312)的外壁与凸起(315)的一圈侧壁紧密接触,并且能够在活塞连杆(32)的带动下上下滑动,内活塞(312)的内部能够使液体通过;所述活塞头(311)能够与液位调节装置(1)的底部开口密封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内套管(313)的上端套有活塞外套管(314),活塞内套管(313)的顶端和活塞外套管(314)的顶端固定密封连接,并且内外两个套管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活塞外套管(314)的下端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16)为上下宽度一致的条状通孔,或者为宽度呈现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的条状开孔,通孔(316)均匀分布在活塞内套管(313)的侧壁。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平装置,所述调平装置包括互相配合的一组第一螺母(57)、第二螺母(58)和螺栓(59);所述第一螺母(57)固定于外封(52)外侧壁上,所述第二螺母(58)固定于液位调节装置上(1)外表面,所述螺栓(59)与第一螺母(57)、第二螺母(58)配合,用于锁紧和调节第一螺母(57)、第二螺母(58)之间间距。
CN202122933920.7U 2021-11-26 2021-11-26 水封阀及包含该水封阀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 Active CN216273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3920.7U CN216273934U (zh) 2021-11-26 2021-11-26 水封阀及包含该水封阀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3920.7U CN216273934U (zh) 2021-11-26 2021-11-26 水封阀及包含该水封阀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73934U true CN216273934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38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33920.7U Active CN216273934U (zh) 2021-11-26 2021-11-26 水封阀及包含该水封阀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739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47803B (zh) 一种焦炉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CN101113339B (zh) 一种捣固焦炉机侧装煤除尘装置
CN215480709U (zh) 焦炉单孔碳化室压力调节切断阀组
CN201462118U (zh) 直立式球面塞调压阀
CN216273934U (zh) 水封阀及包含该水封阀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
CN216236850U (zh) 调节阀水封及包含该调节阀水封的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
CN216106765U (zh) 一种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
CN216273933U (zh) 桥管及包含该桥管的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
CN216273935U (zh) 压力检测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
CN216273925U (zh) 氨水管路系统及包含该系统的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
CN216073683U (zh) 一种用于调节液体排放的活塞装置
CN216073676U (zh) 一种液位和气压调节装置
CN220246024U (zh) 一种外置式液位调节型焦炉单炭化室压力控制装置
CN116064054A (zh) 一种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
CN201737893U (zh) 焦炉炭化室压力调节系统调压阀执行连杆用水封装置
CN216106760U (zh) 一种减少烟尘排放的焦炉炭化室结构
CN219586041U (zh) 一种单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控制装置
CN116064056A (zh) 一种用于调节液体排放的活塞装置
RU2388788C2 (ru) Способ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ого режима коксовой батаре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869018Y (zh) 自熄焦车
CN108758612B (zh) 无烟排放燃烧炉
CN208292927U (zh) 适用于顶装捣固一体化焦炉的装煤导烟车
CN116023954B (zh) 一种焦炉可控低温无排放晾炉方法及装置
CN109135770B (zh) 一种大型焦炉单孔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CN204079885U (zh) 低水分熄焦箱及基于该熄焦箱的熄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