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9583U - 备胎收放装置和工程车辆 - Google Patents

备胎收放装置和工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69583U
CN216269583U CN202122747353.6U CN202122747353U CN216269583U CN 216269583 U CN216269583 U CN 216269583U CN 202122747353 U CN202122747353 U CN 202122747353U CN 216269583 U CN216269583 U CN 216269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unting seat
spare tire
mounting
fixed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473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军
李丰华
张丽娜
何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Leisa Heav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Leisa Heav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Leisa Heav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Leisa Heav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473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69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69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69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备胎收放装置和工程车辆,所述备胎收放装置包括:安装座,用于与备胎可拆卸地连接且具有存放位置和拆卸位置,在所述存放位置,所述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于车架,在所述拆卸位置,所述安装座脱离所述车架;连杆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连杆,所述至少两个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座,任意两个所述连杆与所述车架和所述安装座共同形成双曲柄结构,以使得所述安装座能够在所述存放位置和所述拆卸位置之间切换;以及控制机构,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用于可操作地控制所述安装座在所述存放位置和所述拆卸位置之间切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备胎拆装困难、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备胎收放装置和工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备胎收放装置和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具有备胎的工程机械,例如轮胎式起重机,由于这类设备的备胎重量太大,相关技术中在更换轮胎时,需要借助专用设备辅助拆装,或者多人配合拆装,拆装效率不高且因轮胎太重具有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备胎收放装置和工程车辆,该备胎收放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备胎拆装困难、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备胎收放装置,所述备胎收放装置包括:安装座,用于与备胎可拆卸地连接且具有存放位置和拆卸位置,在所述存放位置,所述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于车架,在所述拆卸位置,所述安装座脱离所述车架;连杆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连杆,所述至少两个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座,任意两个所述连杆与所述车架和所述安装座共同形成双曲柄结构,以使得所述安装座能够在所述存放位置和所述拆卸位置之间切换;以及控制机构,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用于可操作地控制所述安装座在所述存放位置和所述拆卸位置之间切换。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连杆平行地布置,且任意两个所述连杆与所述车架和所述安装座共同形成位于竖直面上的平行四边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备胎收放装置还包括固连于所述车架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可绕第一枢转轴线转动的第一转动架,所述连杆机构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架,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拉线、绞盘组件和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设置于所述车架且位于所述存放位置的上方,所述拉线的一端固连于所述安装座、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后连接于所述绞盘组件,所述绞盘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或所述车架上且构造为用于可释放地收卷所述拉线,并在收卷所述拉线时,拉动所述安装座自所述拆卸位置切换至所述存放位置,在释放所述拉线时,允许所述安装座在重力的作用下自所述存放位置切换至所述拆卸位置。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背离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杆,所述绞盘组件设置在所述横杆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顶端的第二定滑轮,所述拉线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端的相对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的底端后连接于所述绞盘组件。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可绕第二枢转轴线转动的第二转动架,所述连杆机构远离所述车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架,其中,所述第二枢转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架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架的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一连接架可绕第三枢转轴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顶端,所述拉线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端的相对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的底端后连接于所述绞盘组件,其中,所述第三枢转轴线与所述横杆的延伸方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控制机构构造为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的起重吊钩连接于所述安装座、固定钩连接于所述车架。
可选地,所述备胎收放装置还包括固连于所述车架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限位配合结构,在所述存放位置,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限位配合结构相配合,以将所述安装座限制在所述固定座上。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工程车辆,包括车架和备胎,所述备胎通过如上所述的备胎收放装置设置于所述车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提供的备胎收放装置,安装座及其上的备胎能够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通过连杆机构在存放位置和拆卸位置之间切换,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备胎拆装困难、效率低的问题。具体的工作中,在需要拆卸使用备胎时,将安装座与车架解除固定,然后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安装座通过连杆机构自存放位置移动至拆卸位置,然后将备胎从安装座上拆卸下来,以完成拆卸过程;当需要存放备胎时,将安装座移动至拆卸位置,将备胎固定在安装座上,然后通过控制机构使得安装座从拆卸位置移动至存放位置,并在存放位置将安装座固定在车架上,以完成存放过程。其中,连杆机构中,任意两个连杆与车架和安装座共同形成双曲柄结构,有利于增强安装座及其上的备胎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在存放位置时,能够进一步稳固备胎的存放。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备胎存放装置具有操作便捷、拆装效率高、运行稳定及安全性高的优点。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一提供的备胎收放装置与车架和备胎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一提供的备胎收放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二提供的备胎收放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三提供的备胎收放装置与车架和备胎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座;101-横杆;102-限位配合结构;103-固定板;104-连接通孔;2-连杆机构;201-连杆;3-支撑座;4-第一转动架;401-第一连接板;5-拉线;6-绞盘组件;601-卷筒;602-摇杆;7-第一定滑轮;8-第二定滑轮;9-第二转动架;901-第二连接板;10-第一连接架;11-第二连接架;12-手拉葫芦;1201-起重吊钩;1202-固定钩;13-固定座;14-限位结构;15-第一枢转轴;16-挂耳;17-第二枢转轴;100-备胎;200-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指备胎收放装置在使用状态时,其所处空间内的上、下。“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或结构本身轮廓的内、外。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另外,在参考附图的描述中,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备胎收放装置。参考图1至图4所示,备胎收放装置包括:安装座1,用于与备胎100可拆卸地连接且具有存放位置和拆卸位置,在存放位置,安装座1可拆卸地连接于车架200,在拆卸位置,安装座1脱离车架200;连杆机构2,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连杆201,至少两个连杆201的一端铰接于车架200、另一端铰接于安装座1,任意两个连杆201与车架200和安装座1共同形成双曲柄结构,以使得安装座1能够在存放位置和拆卸位置之间切换;以及控制机构,连接于安装座1,用于可操作地控制安装座1在存放位置和拆卸位置之间切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提供的备胎收放装置,安装座1及其上的备胎100能够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通过连杆机构2在存放位置和拆卸位置之间切换,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备胎拆装困难、效率低的问题。具体的工作中,在需要拆卸使用备胎100时,将安装座1与车架200解除固定,然后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安装座1通过连杆机构2自存放位置移动至拆卸位置,然后将备胎100从安装座1上拆卸下来,以完成拆卸过程;当需要存放备胎100时,将安装座1移动至拆卸位置,将备胎100固定在安装座1上,然后通过控制机构使得安装座1从拆卸位置移动至存放位置,并在存放位置将安装座1固定在车架200上,以完成存放过程。其中,连杆机构2中,任意两个连杆201与车架200和安装座1共同形成双曲柄结构,有利于增强安装座1及其上的备胎100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在存放位置时,能够进一步稳固备胎100的存放。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备胎存放装置具有操作便捷、拆装效率高、运行稳定及安全性高的优点。
其中,存放位置可以对应车架200上任意一处适合存放备胎的位置,拆卸位置可以是将备胎100放置于地面或者某一接收平台时,安装座1对应的位置,本公开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进一步增强安装座1及其上的备胎100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参考图1至图4所示,至少两个连杆201平行地布置,且任意两个连杆201与车架200和安装座1共同形成位于竖直面上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图1至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连杆机构2包括两个连杆201的一种实施方式,通过两个连杆201及车架200和安装座1形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能够使得安装座1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与车架200保持平行,使得安装座1和备胎100的运行更平稳。
为了便于适应拆卸备胎100时的实际应用场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至图4所示,备胎收放装置还包括固连于车架200的支撑座3,支撑座3上设置有可绕第一枢转轴线转动的第一转动架4,连杆机构2远离安装座1的一端铰接于第一转动架4,其中,第一枢转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这样,可以使得安装座1及其上的备胎100能够绕第一枢转轴线转动,即,可以使得备胎100和安装座1可以沿水平方向朝向靠近或远离车架200的方向摆动,便于根据实际场景实时调整拆卸备胎100时的位置,相应的,可以调整将备胎100安装于安装座1时的位置,可以显著提高对备胎100的拆装效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所示,第一转动架4可以通过第一枢转轴15转动地连接于支撑座3,第一枢转轴15的中心轴线为第一枢转轴线,第一转动架4的侧壁上具有间隔设置且均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连接板401,连杆201远离安装座1的一端铰接在两个第一连接板401之间。这样,就可以实现安装座1相对于车架200在竖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第一枢转轴15可以采用销轴或开口销等,本公开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支撑座3可以构造为U型架,且U型架的两个叉体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一转动架4枢转地设置在U型架的两个叉体之间。其中,支撑座3可以通过焊接或紧固件连接的方式固连于车架200。
控制机构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例如可以采用实施例一提供的控制机构。
在实施例一中,参考图1和图2所示,该控制机构包括拉线5、绞盘组件6和第一定滑轮7,第一定滑轮7设置于车架200且位于存放位置的上方,拉线5的一端固连于安装座1、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7后连接于绞盘组件6,绞盘组件6设置在安装座1或车架200上且构造为用于可释放地收卷拉线5,并在收卷拉线5时,拉动安装座1自拆卸位置切换至存放位置,在释放拉线5时,允许安装座1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存放位置切换至拆卸位置。这样,可以通过绞盘组件6对拉线5的收卷和释放,实现对安装座1及其上的备胎100的控制,进而实现安装座1在存放位置和拆卸位置之间的切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2所示,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架11,第一定滑轮7设置在第二连接架11上,第二连接架11可绕第四枢转轴线转动地设置在车架200上,其中,第四枢转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这样,第一定滑轮7通过第二连接架11连接于车架200,可以使得安装座1在沿水平方向摆动时更加顺畅,避免出现卡阻的情况。其中,第二连接架11可以通过第四枢转轴转动地连接于车架200,第四枢转轴的中心轴线为第四枢转轴线,第四枢转轴可以采用例如销轴或开口销等,本公开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实现对安装座1及备胎100更好地操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2所示,安装座1背离连杆机构2的一端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杆101,绞盘组件6设置在横杆101远离安装座1的一端。这样,可以在操控绞盘组件6实现对安装座1的升降控制的同时,通过把控横杆101实现对安装座1及其上的备胎100的辅助控制,例如,通过控制横杆101可以实现对安装座1及备胎10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调整,使其靠近或远离车架200。此外,因连杆机构2中,任意两个连杆201与安装座1及车架200共同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这样,使得安装座1在升降过程中始终平行于车架200,进而使得横杆101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并保持在易于操作人员操控的高度范围内,便于操作人员的把控以及对绞盘组件6的控制,且在备胎100升降过程中,横杆101远离安装座1的一端不会触地或影响例如起重机等的上车回转。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所示,控制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安装座1顶端的第二定滑轮8,拉线5与安装座1连接端的相对端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7和第二定滑轮8的底端后连接于绞盘组件6。这样,通过设置第二定滑轮8,可以使得拉线5位于第二定滑轮8和绞盘组件6之间的线体部分与横杆101的延伸方向平行或趋于平行,进而可以改变拉线5对绞盘组件6及横杆101远离安装座1的一端的反作用力方向,改善力的分布,可以增强备胎收放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其中,拉线5可以采用例如钢丝绳等绳索,本公开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绞盘组件6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绞盘组件6可以包括卷筒601和驱动件,卷筒601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设置在横杆101上,拉线5与安装座1连接端的相对端卷绕在卷筒601上,驱动件与卷筒601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卷筒601转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驱动件和卷筒601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连接,例如驱动件和卷筒601可以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传动机构包括相啮合的蜗轮和蜗杆,蜗轮与卷筒601同轴连接以同步转动,驱动件与蜗杆驱动连接,以通过蜗轮和蜗杆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卷筒601的驱动控制。
驱动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例如,驱动件可以构造为与蜗杆驱动连接的电机,以通过电动的方式驱动卷筒601转动,或者,驱动件也可以构造为摇杆602,以通过手动的方式驱动卷筒601转动,本公开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考虑到备胎100在拆卸时可能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由于墙体限制,车架200安装备胎收放装置的一侧空间有限,安装座1及备胎100在沿水平方向摆动的幅度受限,因此,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公开提供的备胎收放装置还可以根据实施例二提供的实施方式构造。
在实施例二中,参考图3所示,安装座1上设置有可绕第二枢转轴线转动的第二转动架9,连杆机构2远离车架200的一端铰接于第二转动架9,其中,第二枢转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这样,通过设置第二转动架9,可以使得安装座1及其上的备胎100在绕第一枢转轴线大幅转动的同时,还可以绕第二枢转轴线小幅摆动,以进一步在受限的空间内调整安装座1及备胎100的位置,使得安装座1及备胎100可以进一步地灵活调整。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所示,第二转动架9可以通过第二枢转轴17转动地设置于安装座1,第二枢转轴17的中心轴线为第二枢转轴线,第二转动架9的侧壁上具有间隔设置且均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连接板901,连杆201远离车架200的一端铰接在两个第二连接板901之间。这样,就可以实现安装座1绕第二枢转轴线的转动。第二枢转轴17可以采用销轴或开口销等,本公开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便于对安装座1及备胎100在升降过程中以及在绕第二枢转轴线小幅转动时的操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架10和设置于第一连接架10的第二定滑轮8,第一连接架10可绕第三枢转轴线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座1的顶端,拉线5与安装座1连接端的相对端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7和第二定滑轮8的底端后连接于绞盘组件6,其中,第三枢转轴线与横杆101的延伸方向平行。这样,通过设置第二定滑轮8可以改变拉线5对绞盘组件6及横杆101远离安装座1的一端的反作用力方向,改善力的分布,同时第二定滑轮8通过第一连接架10连接于安装座1且可绕第三枢转轴线转动,在安装座1及备胎100的升降及绕第二枢转轴线小幅转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仅需使用较小的力气就可以把控安装座1及备胎100绕第二枢转轴线的转动,便于人员操控。其中,第一连接架10可以通过第三枢转轴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座1上,第三枢转轴的中心轴线为第三枢转轴线。第三枢转轴可以采用例如销轴或开口销等,本公开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外,控制机构还可以采用实施例三提供的控制机构,在实施例三中,参考图4所示,控制机构可以构造为手拉葫芦12,手拉葫芦12的起重吊钩1201连接于安装座1、固定钩1202连接于车架200。这样,通过手拉葫芦12就可以实现对安装座1及其上的备胎100的升降控制,即,可以实现安装座1在存放位置和拆卸位置之间的切换。其中,安装座1上设置有与起重吊钩1201相配合的第一配合结构,第一配合结构可以构造为供起重吊钩1201穿过的连接孔或供起重吊钩1201勾住的连接轴,车架200上设置有与固定钩1202的第二配合结构,第二配合结构可以构造为如图4所示的供固定钩1202穿过的挂耳1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所示,安装座1上设置有用于与备胎100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板103,该固定板103可以通过例如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的方式与备胎100可拆卸的连接,本公开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至图4所示,备胎收放装置还包括固连于车架200的固定座13,在存放位置,安装座1与固定座13可拆卸地连接。其中,安装座1可以通过例如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的方式与固定座13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参考图2所示,安装座1上具有用于与固定座13连接的连接通孔104,该连接通孔104用于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固定座13。
考虑到在安装座1位于存放位置且未固定于车架200时,为了避免安装座1及其上的备胎100沿水平方向摆动滑落,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所示,固定座13上设置有限位结构14,安装座1上设置有限位配合结构102,在存放位置,安装座1与固定座13可拆卸地连接,且限位结构14与限位配合结构102相配合,以将安装座1限制在固定座13上。这样,通过限位结构14与限位配合结构102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得安装座1位于存放位置且未固定于车架200时不会发生摆动滑落的风险。
限位结构14和限位配合结构102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例如,限位结构14可以构造为设置于固定座13顶端的限位凸起,限位配合结构102可以构造为限位板,在存放位置,该限位板的底部用于限制在限位凸起与车架200之间。这样,在存放位置且安装座1未固定于车架200时,通过限位凸起将限位板止挡在固定座13上,可以防止安装座1及其上的备胎100摆动滑落。此外,在需要拆卸备胎100时,可先通过控制机构使得安装座1向上移动一定高度,然后水平摆动安装座1使其远离车架200,以使限位板跃过限位凸起,随后可移动至拆卸位置对备胎100进行拆卸。同理,在安装备胎100时,将备胎100固定在安装座1上后,通过控制机构移动安装座1使其上的限位板跃过限位凸起后,再将安装座1向下降落一定距离至存放位置,以将限位板限制在限位凸起与车架200之间。
本公开第二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工程车辆,包括车架200和备胎100,备胎100通过如上所述的备胎收放装置设置于车架200。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的工程车辆能够解决备胎拆装困难、效率低的问题,并具有上述备胎收放装置的所有优点,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1)

1.一种备胎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收放装置包括:
安装座(1),用于与备胎(100)可拆卸地连接且具有存放位置和拆卸位置,在所述存放位置,所述安装座(1)可拆卸地连接于车架(200),在所述拆卸位置,所述安装座(1)脱离所述车架(200);
连杆机构(2),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连杆(201),所述至少两个连杆(20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200)、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座(1),任意两个所述连杆(201)与所述车架(200)和所述安装座(1)共同形成双曲柄结构,以使得所述安装座(1)能够在所述存放位置和所述拆卸位置之间切换;以及
控制机构,连接于所述安装座(1),用于可操作地控制所述安装座(1)在所述存放位置和所述拆卸位置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连杆(201)平行地布置,且任意两个所述连杆(201)与所述车架(200)和所述安装座(1)共同形成位于竖直面上的平行四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收放装置还包括固连于所述车架(200)的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上设置有可绕第一枢转轴线转动的第一转动架(4),所述连杆机构(2)远离所述安装座(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架(4),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备胎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拉线(5)、绞盘组件(6)和第一定滑轮(7),所述第一定滑轮(7)设置于所述车架(200)且位于所述存放位置的上方,所述拉线(5)的一端固连于所述安装座(1)、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7)后连接于所述绞盘组件(6),所述绞盘组件(6)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或所述车架(200)上且构造为用于可释放地收卷所述拉线(5),并在收卷所述拉线(5)时,拉动所述安装座(1)自所述拆卸位置切换至所述存放位置,在释放所述拉线(5)时,允许所述安装座(1)在重力的作用下自所述存放位置切换至所述拆卸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备胎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背离所述连杆机构(2)的一端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杆(101),所述绞盘组件(6)设置在所述横杆(101)远离所述安装座(1)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备胎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顶端的第二定滑轮(8),所述拉线(5)与所述安装座(1)连接端的相对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7)和所述第二定滑轮(8)的底端后连接于所述绞盘组件(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备胎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可绕第二枢转轴线转动的第二转动架(9),所述连杆机构(2)远离所述车架(200)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架(9),其中,所述第二枢转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备胎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架(10)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架(10)的第二定滑轮(8),所述第一连接架(10)可绕第三枢转轴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的顶端,所述拉线(5)与所述安装座(1)连接端的相对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7)和所述第二定滑轮(8)的底端后连接于所述绞盘组件(6),其中,所述第三枢转轴线与所述横杆(101)的延伸方向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备胎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构造为手拉葫芦(12),所述手拉葫芦(12)的起重吊钩(1201)连接于所述安装座(1)、固定钩(1202)连接于所述车架(2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收放装置还包括固连于所述车架(200)的固定座(13),所述固定座(13)上设置有限位结构(14),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限位配合结构(102),在所述存放位置,所述安装座(1)与所述固定座(13)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限位结构(14)与所述限位配合结构(102)相配合,以将所述安装座(1)限制在所述固定座(13)上。
11.一种工程车辆,包括车架(200)和备胎(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100)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备胎收放装置设置于所述车架(200)。
CN202122747353.6U 2021-11-10 2021-11-10 备胎收放装置和工程车辆 Active CN216269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7353.6U CN216269583U (zh) 2021-11-10 2021-11-10 备胎收放装置和工程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7353.6U CN216269583U (zh) 2021-11-10 2021-11-10 备胎收放装置和工程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69583U true CN216269583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06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47353.6U Active CN216269583U (zh) 2021-11-10 2021-11-10 备胎收放装置和工程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69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14561C2 (ru) Самоходный подъемный кран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разборки,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ания и наладки
US773580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operations on a wind turbine
US8469209B2 (en) Removal apparatus for a torque converter and a starting motor from an auxiliary compartment on a gas turbine
EP2492235B1 (en) Method of assembling a mobile lift crane
EP283533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nd turbine component replacement
CN110606438A (zh) 一种可拆卸旋转吊
CN216269583U (zh) 备胎收放装置和工程车辆
WO2007139383A1 (en) Hoisting mechanism, spreader and a hoisting appliance equipped therewith, and method for manipulating a load
US8474633B2 (en) Methods of removing a torque converter and a starting motor from an auxiliary compartment of a gas turbine
CN219620751U (zh) 一种施工吊具
CN211198404U (zh) 一种可拆卸旋转吊
CN214251548U (zh) 一种配重假人的移动装置
CN211169602U (zh) 一种移动式吊装机
CN220165578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舱罩顶盖吊装工装
CN216583825U (zh) 一种变电站用移动式龙门吊架
CN114044450B (zh) 一种撑臂系统整体快拆装置和快拆方法及起重机
JP6561574B2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および移動式クレーンにおけるアタッチメントを起立させる又は伏させる方法
CN216662309U (zh) 一种变速箱壳体生产用搬运装置
CN211169620U (zh) 可变位配重装置及起重机
CN112499494B (zh) 支脚盘收放机构及工程车辆
CN217873109U (zh) 风机组件的吊具
CN217867885U (zh) 用于狭窄空间的起吊装置
JP3161938U (ja) 軽トラック用吊上装置
US2022025087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disassembling a mobile crane boom
CN116142940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舱罩顶盖吊装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