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9528U - 车架及工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架及工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69528U
CN216269528U CN202122991932.5U CN202122991932U CN216269528U CN 216269528 U CN216269528 U CN 216269528U CN 202122991932 U CN202122991932 U CN 202122991932U CN 216269528 U CN216269528 U CN 216269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longitudinal beam
carriage
vehicle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9193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9193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69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69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69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架及工程车辆。车架包括:纵梁,纵梁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件,设置在纵梁上,连接件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连接件构造为连接驱动装置;翻转机构,设置在纵梁上,且翻转机构位于第二端,翻转机构构造为连接车箱;以及强化机构,设置在纵梁上,强化机构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在使用时,不需要在车架上安装副车架,而将驱动装置通过连接件直接固定在纵梁上,车箱则通过翻转机构转动连接在纵梁上,纵梁再通过强化机构增加整体的承载能力。以此通过将驱动装置和车箱直接与纵梁连接,而取消副车架的设置,以便于减少车架整体的重量,实现车架重心的降低。

Description

车架及工程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架及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车架作为车辆底盘的主要承载构件,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标准,同时为了车辆整体的布局,比如自卸车上液压缸、车箱以及发动机等结构的安装,就需要对车架的形状进行合理的设计。
现有技术中,车架底盘通过螺栓连接有副车架,液压油缸和车箱等结构都直接与副车架连接,通过设置副车架来满足液压油缸和车箱的安装条件。但是为了确保整体的强度,副车架的尺寸一般都比较大,这就导致车架的整体重量增大,重心升高,对车辆的运行安全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架及工程车辆,解决了或者改善了车架整体重量较大,重心较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车架,所述车架包括:纵梁,所述纵梁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纵梁上,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连接件构造为连接驱动装置;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纵梁上,且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翻转机构构造为连接车箱;以及强化机构,设置在所述纵梁上,所述强化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本申请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一种车架,在使用时,不需要在车架上安装副车架,而将驱动装置通过连接件直接固定在纵梁上,车箱则通过翻转机构转动连接在纵梁上,纵梁再通过强化机构增加整体的承载能力。以此通过将驱动装置和车箱直接与纵梁连接,而取消副车架的设置,以便于减少车架整体的重量,实现车架重心的降低。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纵梁的外侧壁上,且所述连接部的顶部高于所述纵梁的顶部。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架还包括:导向板,设置在所述纵梁的外侧壁上,所述导向板与所述车箱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横梁,与所述纵梁的所述第二端固定连接;翻转支座,设置在所述翻转横梁上,所述翻转支座与所述车箱转动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强化机构包括:第一横梁组件,设置在所述纵梁上,所述第一横梁组件位于所述纵梁的中部位置;以及第二横梁组件,设置在所述纵梁上,所述第二横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组件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横梁组件与所述纵梁进行连接的连接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横梁组件与所述纵梁进行连接的连接面积。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纵梁采用槽型结构。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强化机构还包括:
内衬部,设置在所述纵梁的内侧壁上,所述内衬部沿所述纵梁的轴线方向延伸。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端的所述纵梁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纵梁的宽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架还包括:连接梁,固定在所述纵梁的第一端。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工程车辆,所述工程车辆包括: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车架;车箱,设置在所述车架上;以及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车箱连接以驱动所述车箱翻转。
本申请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一种工程车辆,该工程车辆的车箱和驱动装置都直接安装在车架上,无需再设置副车架,从而可以有效减少车辆整体的重量,以有利于降低车辆整体的重心,提高车辆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架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架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A部放大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内侧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横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申请概述
车架是车辆的承载构件。在工程车辆中,例如自卸车等,车箱和油缸的安装都需要在车架上设置副车架,以满足车辆整体的安装和布局要求。而副车架的安装往往是在车架制作好以后,根据实际的车箱和油缸型号进行单独设置。为了确保整体的刚度和强度,副车架整体尺寸偏大,重量较大。因此当副车架安装在车架上后,车架整体的重量和重心都会发生变化,不利于改善车辆的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车辆整体的重心,取消副车架的设置,而将油缸和车箱都直接安装在车架主体上。但是这样的布局方式不仅会占用很多车架的安装空间,导致车辆上的很多结构件都需要相应的改变安装位置。而且车箱和油缸的主要重量会集中在车架上,因而对车架主体的承载能力要求提高,特别是车架主体的中后部。车架主体中后部不仅需要进行相应的强化,同时还需要兼顾其他构件的布局位置。因此上述车架在取消副车架后,车架主体的改造工程量非常庞大且复杂。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架及工程车辆,通过在车架主体上直接设置专门驱动装置的连接件来固定驱动装置,即符合驱动装置的安装位置要求,也符合车架整体的强度要求。通过在车架尾端设置翻转梁,将车箱的底壁转动连接在翻转梁上,以翻转梁作为车架的尾梁,即满足了车架的强度要求,也考虑了车架上空间布局的要求。同时还在车架中后部增设强化机构,提高车架中后部的承载能力。以此在降低车架整体重量和重心的同时,满足车架整体的强度和空间布局的要求。
在简单介绍了本申请的实施原理后,以下结合附图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实施例。
示例性车架
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所示,该车架包括纵梁100、连接件200、翻转机构300以及强化机构400。纵梁100具有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连接件200设置在纵梁100上,连接件200位于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之间,连接件200构造为连接驱动装置;翻转机构300设置在纵梁100上,且翻转机构300位于第二端120,翻转机构300构造为连接车箱。强化机构400设置在纵梁100上,强化机构400位于第一端 110和第二端120之间。
具体地,纵梁100设置两个,两个纵梁100相对设置,第一端110为纵梁100的首端,用于连接驾驶室和发动机等结构,第二端120为纵梁100的尾端,车箱的铰接点位于第二端120。连接件200位于纵梁100轴线方向上的中部位置处,连接件200与驱动装置相连接,以实现驱动装置直接与纵梁 100固定连接。翻转机构300位于纵梁100的尾端,并分别于两个纵梁100 连接在一起,以充当车架第二端120的尾梁。强化机构400进一步地设置在连接件200与翻转机构300之间,也就是车架的中后段,以提高车架中后段的承载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车架,不需要在设置副车架,通过连接件200将驱动装置固定在车架上,以减少驱动装置直接与车架连接而占用车架空间的可能性,同时还在第二端120设置了翻转机构300以充当车架的尾梁,再将车箱与翻转机构300铰接在一起,以实现车箱与车架的直接连接。以此在满足车架合理的布局和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将车箱和驱动装置等结构直接与纵梁100连接在一起,取消了副车架的设置,有效降低了车架整体的重量和重心。
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立体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和图4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200包括连接部210。连接部210设置在纵梁100的外侧壁上,且连接部210的顶部高于纵梁100的顶部。
具体地,连接部210可以采用钢板,钢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纵梁100上,钢板的顶部向上延伸并超过纵梁100。两个连接部210相对设置,两个连接部210之间就可以形成固定驱动装置的空腔。同时,连接部210固定在纵梁 100的外侧壁上,可以有效减少对纵梁100内部空间的占用率。
图5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架左侧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架右侧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和图6所示,车架还包括导向板500。导向板500设置在纵梁100的外侧壁上,导向板500与车箱连接,以限制车箱的翻转方向。
参照图4和图5所示,具体地,导向板500采用耐磨材料制成的板状结构。通过螺栓固定在纵梁100的外侧壁上,导向板500可以设置多个,多个导向板500沿纵梁100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纵梁 100上均设置两个导向板500,两个导向板500距位于连接部210和翻转机构300之间。导向板500与车箱的连接关系可以为滑动连接,也可以为铰接。当连接关系为滑动连接时,导向板500的内侧壁上还可以设置导向斜面,导向斜面朝向车箱设置。当连接关系为铰接时,导向板500的顶部与车箱的外侧壁铰接,导向板500的顶部与纵梁铰接,以便于导向板500随着车箱的翻转而翻转。应当理解,导向板500与车箱的连接关系不止限于上述方式,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申请不对导向板500与车箱的连接关系做限定。
通过设置导向板500,在车箱围绕着翻转机构300发生翻转时,车箱的外侧壁与导向板500发生滑动,特别是当车箱下放时,也就是车箱靠近车架一侧翻转时,导向板500可以对车箱产生限位的作用。以此减少车箱在翻转过程中出现偏移的可能性。通过设置导向斜面,可以减少车箱在翻转时与导向板500卡死的可能性。
图7所示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A部放大图。参照图7所示,翻转机构 300包括翻转横梁310和翻转支座320。翻转横梁310与纵梁100的第二端 120固定连接;翻转支座320设置在翻转横梁310上,翻转支座320与车箱转动连接。
具体地,翻转横梁310的侧面与两个纵梁100的第二端120焊接在一起,以充当车架的尾梁。翻转支座320设置两个,两个翻转支座320沿翻转横梁 310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翻转支座320上设有转轴,车型的底壁上焊接连接支座,连接支座套设在转轴上,连接支座与转轴转动连接。
当车箱需要翻转时,通过驱动装置推动车箱,车箱就会围绕着翻转支座 320发生转动,以顺利实现车箱的翻转。而翻转横梁310充当车架的尾梁,即可以确保车架整体的承载能力,以实现车箱的稳定翻转,也可以有效减少单独增设翻转横梁310而占用车架空间的可能性,从而有效提高对车架空间的合理利用。
参照图7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翻转机构300还包括限位部 330。限位部330设置在翻转横梁310远离纵梁100的一侧,限位部330的顶壁低于翻转支座320,限位部330的顶壁构造为与车箱的尾门可选择性的抵接,以限制车箱的翻转角度。
具体的,限位部330采用可以由两个L型的钢板和一个连接钢板焊接而成,两个L型钢板相对设置,连接钢板位于两个L型钢板之间,翻转横梁 310与两个L型钢板相焊接。限位部330的顶壁低于翻转支座320是为了避免车箱在翻转时与限位部330卡死的可能性,而具体限位部330的顶部的高度,可以根据车箱翻转所允许的角度进行设置。
通过设置限位部330,当车箱翻转而远离车架时,车架整体的重心会发生改变,当车箱翻转达到最大角度时,限位部330就会与车箱尾部卡接,以限制车箱的继续翻转,以此减少车箱在翻转时车头翘起的可能性。
参照图7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330的顶壁上具有限位斜面331,限位斜面331背向翻转横梁310设置,限位斜面331构造为与车箱的尾门可选择性的抵接。
具体地,由于车箱在翻转时,车箱整体呈倾斜状态,因而限位斜面331 的角度是根据车箱的最大翻转角度设置的。以此设置限位斜面331可以确保车箱在与限位部330抵接时有充分的接触面积,减少打滑的可能性。
图8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内侧部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和图8 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强化机构400包括:第一横梁组件420、第二横梁组件430以及第三横梁组件440。第一横梁组件420设置在纵梁100 上,第一横梁组件420位于纵梁100的中部位置。第二横梁组件430设置在纵梁100上,第二横梁组件430位于第一横梁组件420与第二端120之间。第三横梁组件440设置在纵梁100上,第三横梁组件440位于第二横梁组件 430与第二端120之间。
其中,第二横梁组件430与纵梁100进行连接的连接面积大于第一横梁组件420与纵梁100进行连接的连接面积。
图9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横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9 所示,第一横梁组件420包括第一横梁421、两个第一上安装部422、两个第一下安装部423,两个第一上安装部422分别位于第一横梁421的两端,且第一上安装部422位于第一横梁421的顶壁螺栓连接。两个第一下安装部 423分别位于第一横梁421的两端,且两个第一下安装部423与第一横梁421 的底壁螺栓连接。两个第一上安装部422、两个第一下安装部423分别与两个纵梁100螺栓连接。
参照图9所示,纵梁100采用槽型结构。强化机构400还包括:内衬部。内衬部410设置在纵梁100的内侧壁上,内衬部410沿纵梁100的轴线方向延伸。
具体地,内衬部410通过螺栓固定在纵梁100的槽型结构内,且内衬部 410位于纵梁100的中后段,内衬部410采用钢条制成且沿纵梁100的长度方向延伸。槽型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纵梁100的重量,从而有效降低车架整体的重量。而将内侧部设置在槽型结构内,可以提高纵梁100整体的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车架整体的承载能力。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横梁组件420可以设置多个,例如三个,三个第一横梁组件420沿纵梁100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以提高车架中后段的承载能力。
图10所示为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B部放大图。参照图10所示,第二横梁组件430包括第二横梁431和四个第二安装部432,四个第二安装部 432、第二横梁431以及两个纵梁100之间的连接关系,与上述第一横梁组件420与纵梁100的连接关系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其中,第二安装部432 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下安装部423的横截面积,以实现第二横梁组件430与纵梁100进行连接的连接面积大于第一横梁组件420与纵梁100进行连接的连接面积。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车架第二端120的强度,第二横梁431由两个横梁背靠背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以提高第二横梁组件430整体的强度,从而提高车架尾端整体的承载能力。
参照图4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110的纵梁100的宽度大于第二端120的所述纵梁100的宽度。以此形成纵梁100前宽后窄的布局,以便于车架整体形成合力的布局结构。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架还包括连接梁600。连接梁600固定在纵梁100的第一端110。
具体地,连接梁600呈圆柱形,连接梁600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两个纵梁 100焊接在一起,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通过设置连接梁600提高车架首端的强度,以便于布局发动机等机构。
示例性工程车辆
该工程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的车架、车箱以及驱动装置。车箱设置在车架上。驱动装置设置在车架上,驱动装置与车箱连接以驱动车箱翻转。具体地,驱动装置可以为油缸。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工程车辆,该工程车辆的车箱和驱动装置都直接安装在车架上,无需再设置副车架,从而可以有效减少车辆整体的重量,以有利于降低车辆整体的重心,提高车辆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由于上述的工程车辆设有上述的车架,因而上述的工程车辆具有上述的车架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在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
纵梁(100),所述纵梁(100)具有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
连接件(200),设置在所述纵梁(100)上,所述连接件(200)位于所述第一端(110)和所述第二端(120)之间,所述连接件(200)构造为连接驱动装置;
翻转机构(300),设置在所述纵梁(100)上,且所述翻转机构(300)位于所述第二端(120),所述翻转机构(300)构造为连接车箱;以及
强化机构(400),设置在所述纵梁(100)上,所述强化机构(400)位于所述第一端(110)与所述第二端(12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0)包括:
连接部(210),设置在所述纵梁(100)的外侧壁上,且所述连接部(210)的顶部高于所述纵梁(100)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
导向板(500),设置在所述纵梁(100)的外侧壁上,所述导向板(500)与所述车箱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300)包括:
翻转横梁(310),与所述纵梁(100)的所述第二端(120)固定连接;
翻转支座(320),设置在所述翻转横梁(310)上,所述翻转支座(320)与所述车箱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机构(400)包括:
第一横梁组件(420),设置在所述纵梁(100)上,所述第一横梁组件(420)位于所述纵梁(100)的中部位置;以及
第二横梁组件(430),设置在所述纵梁(100)上,所述第二横梁组件(430)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组件(420)与所述第二端(120)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横梁组件(430)与所述纵梁(100)进行连接的连接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横梁组件(420)与所述纵梁(100)进行连接的连接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00)采用槽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机构(400)还包括:
内衬部(410),设置在所述纵梁(100)的内侧壁上,所述内衬部(410)沿所述纵梁(100)的轴线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110)的所述纵梁(100)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端(120)的所述纵梁(100)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
连接梁(600),固定在所述纵梁(100)的第一端(110)。
10.一种工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车辆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
车箱,设置在所述车架上;以及
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车箱连接以驱动所述车箱翻转。
CN202122991932.5U 2021-11-30 2021-11-30 车架及工程车辆 Active CN216269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1932.5U CN216269528U (zh) 2021-11-30 2021-11-30 车架及工程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1932.5U CN216269528U (zh) 2021-11-30 2021-11-30 车架及工程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69528U true CN216269528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41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91932.5U Active CN216269528U (zh) 2021-11-30 2021-11-30 车架及工程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695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0163A (zh) * 2022-08-10 2022-10-04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自卸车车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0163A (zh) * 2022-08-10 2022-10-04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自卸车车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0186B (zh) 下部车身结构
CN101489856A (zh) 后部车身结构
CN216269528U (zh) 车架及工程车辆
US20100231025A1 (en) Adjustable crawler vehicle
CN102619448A (zh) 一种优化偏置碰效果的车门加强结构
CN110254330B (zh) 一种具有加强型底板与副车架的自卸车厢结构
CN110573679B (zh) 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立柱
CN210617956U (zh) 具有加强底板、加强副车架与防撞结构的轻量化自卸车厢
JP4772094B2 (ja) トラクタに牽引されるコンテナシャシ
CN212149010U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及其底盘车架
CN210617962U (zh) 具有底部防护结构与加强副车架的自卸车厢总成
CN110254326B (zh) 一种具有底板加强、底部防护以及侧向防撞的自卸车厢
CN212400810U (zh) 油气悬架系统及工程车辆
CN212950832U (zh) 一种轻型矿用自卸车车架及矿用自卸车
CN110254324B (zh) 一种具有底部防护结构与加强副车架的自卸车厢总成
CN210912160U (zh) 具有底板加强、底部防护以及侧向防撞的自卸车厢
CN210912158U (zh) 具有防撞、底部防护与副车架加强的自卸车厢
CN110254329B (zh) 一种具有底板加强、底部防护及加强副车架的自卸车厢
CN210912161U (zh) 底部加强型轻量化自卸车厢结构
CN211442077U (zh) 具有底板加强、底部防护以及加强副车架的自卸车厢
CN210617950U (zh) 一种平移卸载系统
CN202686491U (zh) 重型汽车高强度单层车架总成
GB2276128A (en) Goods vehicles with separable cab and load space sections.
CN205769573U (zh) 一种多功能车辆的副车架
CN205769574U (zh) 一种多功能车辆的底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