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56938U - 尘盒及扫地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尘盒及扫地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56938U
CN216256938U CN202122026864.9U CN202122026864U CN216256938U CN 216256938 U CN216256938 U CN 216256938U CN 202122026864 U CN202122026864 U CN 202122026864U CN 216256938 U CN216256938 U CN 216256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box
slider
sliding block
section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268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佘炜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seer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seer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seer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seer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268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56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56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56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尘盒,包括:用以容纳尘屑的尘盒主体;用以与所述尘盒主体连接并将所述尘盒主体弹出的弹出机构,包括:弹性件、滑轨、第一滑块、设置于第一滑块上的导向槽和第二滑块,以及连杆,并在导向槽上分设锁止位和初始位。通过上述方案,在尘盒被按压的情况下,弹性件也分别实现压缩和释放,切换第二滑块在锁止位和初始位的状态,从而使得尘盒可以被方便的取出和装配,相比于现有方案具备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的特点。果。

Description

尘盒及扫地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尘盒及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扫地机器人已成为了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的智能清洁设备。而大多数扫地机器人是通过设置通过扣锁于扫地机器人上的尘盒进行尘屑存储的,因此,需要通过人工将尘盒取出,扣锁的方式比较繁琐,在人工取出过程中容易产生灰尘逃逸出尘盒等问题。因此,公告号为CN210643923U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说明书提出了一种尘盒及扫地机,其中尘盒包括:尘盒主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弹出机构,与尘盒主体连接,包括齿形弹扣组件和弹性件,齿形弹扣组件包括第一齿形弹扣、第二齿形弹扣和第三齿形弹扣,第一齿形弹扣、第二齿形弹扣和第三齿形弹扣分别设第一齿形结构、第二齿形结构和第三齿形结构,第二齿形结构能够分别与第一齿形结构和第三齿形结构配合;当第二齿形结构与第三齿形结构啮合时,弹性件被第二齿形弹扣压缩处于压缩状态;当第二齿形结构与第一齿形结构配合时,弹性件由压缩状态变为释放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当尘盒被一次按压时,能够被磁吸在扫地机主体上,被再次按压时,能够从扫地机主体上弹出,方便尘盒的清洗及更换。
但是,上述方式存在着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因而不适宜大规模生产应用。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尘盒及扫地机器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尘盒与扫地机器人的弹出连接机构结构复杂、不利于生产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结构较为简单的尘盒及扫地机器人。
技术方案:尘盒,包括:
用以容纳尘屑的尘盒主体;
用以与所述尘盒主体连接并将所述尘盒主体弹出的弹出机构,包括:
滑轨和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内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还与所述滑轨一端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滑轨上设有可弹性回复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设有用以容纳所述第二滑块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上设有初始位和锁止位,当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滑轨往复移动时,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导向槽内作周期性移动,当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初始位时,所述弹性件处于收缩状态,所述尘盒被设定为弹出状态,当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锁止位时,所述弹性件处于拉紧状态,所述尘盒被设定为收纳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上升段、锁止段和回复段,其中所述锁止段包括相对设置的凸缘部和凹陷部,且所述凸缘部和所述凹陷部错开设置,所述凸缘部较所述凹陷部更为靠近所述上升段位置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末端设有勾部,用以防止所述第二滑块进入所述回复段并引导所述第二滑块滞留于所述凹陷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升段和所述锁止段之间、所述锁止段和所述回复段之间、所述回复段和所述上升段之间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沿所述导向槽深度方向设置的台阶,用以防止所述第二滑块逆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设有沿所述导向槽深度方向设置的台阶,用以防止所述第二滑块逆向脱出所述凹陷部。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上设有沿所述滑轨方向设置的通槽,对应地所述第一滑块背部设有穿过所述通槽设置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轨背部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块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滑轨底部,所述连杆被设定为具备弹性回复力,所述连杆顶端为活动端且连接所述第二滑块。
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
尘盒;
主机,所述主机上设有用以容纳所述尘盒的开口,所述尘盒通过所述弹出机构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主机。
进一步地,所述弹出机构设于所述开口内,且所述第一滑块侧边设有向外延伸的承接部,对应地所述尘盒上设有凸台,当所述尘盒进入所述开口内时,所述承接部用以承接所述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部内设有第一磁性体,对应地所述凸台内设有对应所述第一磁性体设置的第二磁性体。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尘盒,通过在弹出机构上设置弹性件、滑轨、第一滑块、设置于第一滑块上的导向槽和第二滑块,并在导向槽上分设锁止位和初始位,在尘盒被按压的情况下,弹性件也分别实现压缩和释放,切换第二滑块在锁止位和初始位的状态,从而使得尘盒可以被方便的取出和装配,相比于现有方案具备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扫地机器人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所示扫地机器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2所示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尘盒的弹出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图4所示弹出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图5所示弹出机构的锁止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2-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自移动机器人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尘盒2和弹出机构21。主体用以容纳尘屑的尘盒2,弹出机构21用以与所述尘盒2主体连接并将所述尘盒2主体弹出。弹出机构21包括:
滑轨211和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211内的第一滑块212,所述第一滑块 212还与所述滑轨211一端通过弹性件22弹性连接,所述滑轨211上设有可弹性回复的第二滑块214,所述第一滑块212内设有用以容纳所述第二滑块214的导向槽213,所述导向槽213上设有初始位和锁止位,当所述第一滑块212沿所述滑轨211往复移动时,所述第二滑块214在所述导向槽213 内作周期性移动,当所述第二滑块214位于所述初始位时,所述弹性件22 处于收缩状态,所述尘盒被设定为弹出状态,此时可以顺利取出尘盒,当所述第二滑块214位于所述锁止位时,所述弹性件22处于拉紧状态,所述尘盒被设定为收纳状态,尘盒可以稳固落入扫地机器人内。
当尘盒2需要被装配进扫地机器人内时,第一滑块212在滑轨211内移动,从而形成第二滑块214在导向槽213内的移动,使得第二滑块214 进入锁止位,此时弹性件22处于拉紧状态,而第二滑块214因为弹性回复作用从而形成稳固于锁止位内的状态。当尘盒2需要被取出时,第一滑块 212移动,带动第二滑块214从锁止位内脱出,进入初始位,此时弹性件22处于收缩状态。
通过在弹出机构21上设置弹性件22、滑轨211、第一滑块212、设置于第一滑块212上的导向槽213和第二滑块214,并在导向槽213上分设锁止位和初始位,在尘盒2被按压的情况下,弹性件22也分别实现压缩和释放,切换第二滑块214在锁止位和初始位的状态,从而使得尘盒2可以被方便的取出和装配,相比于现有方案具备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的特点。
而作为对本实施例进一步地优化,所述导向槽213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上升段2131、锁止段2132和回复段2133,其中所述锁止段2132包括相对设置的凸缘部2141和凹陷部2142,且所述凸缘部2141和所述凹陷部2142 错开设置,所述凸缘部2141较所述凹陷部2142更为靠近所述上升段2131 位置设置。具体地,凹陷部2142即为锁止位,当第二滑块214进入凹陷部 2142时,因为凸缘部2141的设置,导致第二滑块214形成单向移动无法回退,而依次首尾相连的上升段2131、锁止段2132和回复段2133,使得第二滑块214依次进入上升段2131、锁止段2132和回复段2133,并形成循环,以达到多次按压尘盒2即得到连续的尘盒2弹出、收纳效果。
为了防止进入凹陷位的第二滑块214不轻易地进入回复段2133从而导致无秩序的回复,所述凹陷部2142末端设有勾部2143,用以防止所述第二滑块214进入所述回复段2133并引导所述第二滑块214滞留于所述凹陷部 2142。当第二滑块214进入凹陷部2142后,因为勾部2143的设置无法轻易地进入回复段2133,必须再次引导第一滑块212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滑块214继续运动从而脱离勾部2143,并抵达凸缘部2141后侧形成引导第二滑块214进入回复段2133。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滑块214止回效果,所述上升段2131和所述锁止段2132之间、所述锁止段2132和所述回复段2133之间、所述回复段2133和所述上升段2131之间中的均分别设有沿所述导向槽213深度方向设置的台阶2134,用以防止所述第二滑块214逆向移动。当第二滑块214回退时,会抵触台阶2134,从而无法继续回退,形成单向移动效果。
作为对本实施例进一步地优化,所述凹陷部2142设有沿所述导向槽 213深度方向设置的台阶2134,用以防止所述第二滑块214逆向脱出所述凹陷部2142,以提高第二滑块214在凹陷部2142内的止回效果,使第二滑块214稳定落入凹陷部2142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滑轨211上设有沿所述滑轨211方向设置的通槽,对应地所述第一滑块212背部设有穿过所述通槽设置的连接件 2121,所述连接件2121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22的一端,所述弹性件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轨211背部顶端,弹性件22起到实时将第一滑块212 拉向弹性件22的固定端的作用,而通过设置通槽和穿过通槽的连接件2121,则可以减小弹出机构21的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作为对本实施例进一步地优化,所述第二滑块214通过连杆215固定连接所述滑轨211底部,所述连杆被设定为具备弹性回复力,所述连杆215 顶端为活动端且连接所述第二滑块214,连杆215顶端为活动端的设计,保证了第二滑块214可以在导向槽213内移动。具体地,第二滑块214在连杆215的作用下形成绕连杆215底端的摆动效果,从而可以在导向槽213 内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块214为连杆215尾端向导向槽213方向延伸的凸起,也可以设置成可拆卸连接于连杆215尾端的滑块,只需将第二滑块214设置成在导向槽213内可移动的形态即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二滑块通过弹性件与滑轨211侧边连接,从而保证第二滑块214 在导向槽213内的移动。
进一步地,连杆215的设置使得第二滑块214紧贴导向槽213内深度方向的底端,从而保证第二滑块214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台阶2134的阻挡作用形成止回效果。
在工作过程中,当第一滑块212被施加压力移动时,弹性件22逐渐被拉长,此时第二滑块214沿上升段2131进入锁止段2132,见附图5所示。最终经凸缘部2141引导落入凹陷部2142内,如图6所示,同时因为连杆 215的拉紧作用,第二滑块214稳定位于凹陷部2142内,且因为勾部2143 和凸缘部2141、凹陷部2142的共同作用,第二滑块214形成稳定状态。而在第一滑块212再次被施加压力时,第二滑块214受勾部2143和凸缘部2141 后侧的共同作用,且因为凹陷部2142内台阶2134的设置,无法回退,仅能朝向回复段2133运动,最终回到初始位,此时弹性件22处于收缩状态,第一滑块212也回复到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参见图1和图2所示,包括:尘盒2和主机1。所述主机1上设有用以容纳所述尘盒2的开口11,所述尘盒2通过所述弹出机构2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主机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出机构21设于所述开口11内,且所述第一滑块212侧边设有向外延伸的承接部24,对应地所述尘盒2上设有凸台23,当所述尘盒2进入所述开口11内时,所述承接部24用以承接所述凸台23。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弹出机构21固定连接于尘盒2两侧,并将承接部24设置于开口11内侧,这样的结构变化依旧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另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接部24内设有第一磁性体241,对应地所述凸台23内设有对应所述第一磁性体241设置的第二磁性体(图示未给出)。通过第一磁性体241和第二磁性体(图示未给出)的设置,在尘盒 2被装载进开口11内时,形成较为稳固的连接状态,以防止在震动等外力情况下尘盒2脱出现象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尘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以容纳尘屑的尘盒主体;
用以与所述尘盒主体连接并将所述尘盒主体弹出的弹出机构,包括:
滑轨和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内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还与所述滑轨一端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滑轨上设有可弹性回复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设有用以容纳所述第二滑块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上设有初始位和锁止位,当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滑轨往复移动时,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导向槽内作周期性移动,当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初始位时,所述弹性件处于收缩状态,所述尘盒被设定为弹出状态,当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锁止位时,所述弹性件处于拉紧状态,所述尘盒被设定为收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上升段、锁止段和回复段,其中所述锁止段包括相对设置的凸缘部和凹陷部,且所述凸缘部和所述凹陷部错开设置,所述凸缘部较所述凹陷部更为靠近所述上升段位置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末端设有勾部,用以防止所述第二滑块进入所述回复段并引导所述第二滑块滞留于所述凹陷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段和所述锁止段之间、所述锁止段和所述回复段之间、所述回复段和所述上升段之间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沿所述导向槽深度方向设置的台阶,用以防止所述第二滑块逆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设有沿所述导向槽深度方向设置的台阶,用以防止所述第二滑块逆向脱出所述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上设有沿所述滑轨方向设置的通槽,对应地所述第一滑块背部设有穿过所述通槽设置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轨背部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滑轨底部,所述连杆被设定为具备弹性回复力,所述连杆顶端为活动端且连接所述第二滑块。
8.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尘盒;
主机,所述主机上设有用以容纳所述尘盒的开口,所述尘盒通过所述弹出机构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主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机构设于所述开口内,且所述第一滑块侧边设有向外延伸的承接部,对应地所述尘盒上设有凸台,当所述尘盒进入所述开口内时,所述承接部用以承接所述凸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内设有第一磁性体,对应地所述凸台内设有对应所述第一磁性体设置的第二磁性体。
CN202122026864.9U 2021-08-25 2021-08-25 尘盒及扫地机器人 Active CN216256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6864.9U CN216256938U (zh) 2021-08-25 2021-08-25 尘盒及扫地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6864.9U CN216256938U (zh) 2021-08-25 2021-08-25 尘盒及扫地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56938U true CN216256938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61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26864.9U Active CN216256938U (zh) 2021-08-25 2021-08-25 尘盒及扫地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56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72779C1 (ru) Прив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вижной детали мебели
CN102203367B (zh) 特别是用于可移动家具部件的自闭合和开启装置
JP5140736B2 (ja) レール組立体
US20120229010A1 (en) Refrigerator
US20070170830A1 (en) Engaging structure for a drawer track
CN216256938U (zh) 尘盒及扫地机器人
CN105134730B (zh) 一种按压式锁止与解锁机构
CN109984496B (zh) 自开弹出装置
CN210132485U (zh) 一种抽屉互锁工具车
CN215901094U (zh) 滤芯线性固定结构
CN203597628U (zh) 易拉取式自动回归装置
CN207152113U (zh)
CN113701442A (zh) 一种用于冰箱抽屉的锁紧机构
CN111839042A (zh) 反弹滑轨解锁结构
CN204929136U (zh) 遥控装置
JP3154197U (ja) 家具用可動部材の自動移動装置
CN219289040U (zh) 一种钢珠轨的阻尼反弹装置
CN210026140U (zh) 用于倒扣结构脱模的模具机构
CN111300771B (zh) 模具及顶出机构
CN220898149U (zh) 一种隐藏式弹跳手把以及包含该手把的箱包
CN218039584U (zh) 一种电池盒
CN216776884U (zh) 限位组件、盒体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CN215244625U (zh) 一种小型有声碰合开关
CN214605642U (zh) 一种塑胶模具
CN220588928U (zh) 一种弹射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