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38819U - 一种储能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38819U
CN216238819U CN202021368927.8U CN202021368927U CN216238819U CN 216238819 U CN216238819 U CN 216238819U CN 202021368927 U CN202021368927 U CN 202021368927U CN 216238819 U CN216238819 U CN 216238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main valve
water
main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689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连锦华
林邦福
林龙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Enm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Enm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Enm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Enm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689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38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38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38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器,包括:本体,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储能腔、用于连通储能腔与出水口的主阀口;主控制阀,包括与主阀口相配合的主阀芯;弹性储能组件,活动设于储能腔;进水口未进水状态下,弹性储能组件的抵接面顶压主阀芯的被抵接面以使主阀芯关闭主阀口,抵接面和/或被抵接面具有弧面;进水口进水时,进水口的水流流入储能腔中并驱动弹性储能组件,主阀芯在水压作用下保持关闭主阀口,直到弹性储能组件活动至预定位置时,主阀芯打开主阀口,进而储能腔中的水在弹性储能组件的作用下由主阀口排出并和进水口的水一起从出水口流出。本实用新型能对水流进行储能加压,结构简单,功能可靠,且弹性储能组件能使主阀芯可靠地关闭主阀口。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能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的马桶冲洗系统中,冲洗水的水压越大、水量越多,越能将马桶冲刷得干净。为了减小马桶的整体体积,市面上有直接利用自来水管的水流对马桶进行冲洗。但是,当自来水的水压不足时,水流的冲刷力和水量都不够,造成马桶冲洗不干净。为了使得在自来水的水压不足的情况下,也能对马桶实现有效冲洗,市面上出现了利用泵装置对自来水进行加压的方式来提高水流的水压,但是采用泵装置成本较高,并且需要对泵装置进行供电,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储能器,其能对水流进行储能加压,结构简单,功能可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能器,包括:
本体,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储能腔、用于连通所述储能腔与所述出水口的主阀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储能腔相连通;
主控制阀,包括活动设于所述本体内并与所述主阀口相配合的主阀芯,所述主阀芯上设有被抵接面;
弹性储能组件,活动设于所述储能腔,并设有与所述被抵接面相抵接配合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和/或所述被抵接面具有弧面;
所述进水口未进水状态下,所述弹性储能组件的抵接面顶压所述主阀芯的被抵接面,使得所述主阀芯关闭所述主阀口;
所述进水口进水时,水流克服所述弹性储能组件的弹性力流入所述储能腔中并驱动所述弹性储能组件使得所述弹性储能组件进行储能,所述主阀芯在流入所述储能腔中的水的压力作用下保持关闭所述主阀口,直到所述弹性储能组件活动至预定位置时,所述主阀芯打开所述主阀口,进而所述储能腔中的水在所述弹性储能组件的作用下由所述主阀口排出并和所述进水口的水一起从所述出水口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能器,其在进水口开始进水时,进水口的水流先存储在储能器的储能腔中,当储能腔中的水存到预定量后,弹性储能组件活动至预定位置时,主阀芯打开主阀口,使得储能腔中的水能经由主阀口流出并与进水口的水一起从出水口流出,提高了从出水口流出的水流压力和水流流量,由此实现对水流进行储能加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功能可靠。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抵接面和/或被抵接面具有弧面,这样使得弹性储能组件与主阀芯之间相抵接配合时为点接触配合,即使弹性储能组件在复位过程中出现倾斜,也不会导致主阀芯也出现倾斜而无法可靠地关闭主阀口,功能更加可靠。
优选的,所述本体与所述主阀芯之间设有用于对所述主阀芯的滑动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通过设计导向结构,使得主阀芯的运动更可靠,确保主阀芯能可靠地密封关闭主阀口。
优选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本体和所述主阀芯二者之一的导槽,和设于所述本体和所述主阀芯二者之另一的导杆,所述导杆在所述导槽中滑动。导向结构采用导槽和导杆,结构简单。
优选的,所述导杆的外侧壁上和/或所述导槽的内侧壁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过水通道。通过设计过水通道,使得导杆伸入导槽后,导槽中的水能够经由过水通道流出,从而避免导槽中憋水导致主阀芯无法快速关闭主阀口,或甚至无法完全关闭主阀口。
优选的,所述主阀芯上还设有卡扣,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限位配合的限位台阶,所述主阀芯打开主阀口时,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限位台阶的限位配合将所述主阀芯限位在打开所述主阀口的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还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过流通道,所述进水口未进水状态下,所述过流通道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弹性储能组件活动至预定位置时,所述过流通道打开,从而使得所述主阀芯背向所述储能腔的一侧受到水压作用而打开所述主阀口。采用设置过流通道,通过使过流通道连通时,主阀芯两侧都受到水压作用,进而使主阀芯打开主阀口,结构简单,构思巧妙。
优选的,所述过流通道打开时,所述主阀芯在作用于所述主阀芯的外力作用下打开所述主阀口,或者,所述主阀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打开所述主阀口。过流通道打开时,主阀芯背向储能腔的一侧受到水压作用,当主阀芯背向储能腔的一侧受到的水的压力等于或小于主阀芯位于储能腔的一侧受到的水的压力时,主阀芯能借助作用于主阀芯的外力或借助主阀芯的自身重力自动打开主阀口。使主阀芯打开主阀口的具体方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优选的,所述主控制阀包括作用于所述主阀芯的第一弹性件,所述主阀芯关闭所述主阀口的过程中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所述过流通道打开时,所述主阀芯在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的所述外力作用下打开所述主阀口。主阀芯借助第一弹性件提供的弹性外力作用自动打开主阀口,更加可靠。
优选的,所述弹性储能组件包括活塞和作用于所述活塞的第二弹性件,所述活塞包括活塞头和活塞杆,所述活塞头上设有密封件,所述活塞头通过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储能腔的内壁形成动密封,所述活塞头将所述储能腔密封隔离成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主阀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与外界相连通。该方案的弹性储能组件结构简单。
优选的,所述过流通道上形成有副阀口,一副控制阀控制所述副阀口的开闭,所述弹性储能组件活动至预定位置时,所述弹性储能组件通过传动机构传动打开所述副控制阀进而打开所述副阀口。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储能器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储能器的其中一个截面的剖视图,此时,进水口刚刚开始进水,泄压口处于关闭状态;
图3为图2状态下,储能器的另一个截面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储能器在活塞运动过程中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储能器的主阀芯和活塞相配合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储能器的主阀芯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是:
10-本体,10a-主体;10b-顶盖;11-进水口,12-出水口;13-储能腔;131-第一腔;132-第二腔;14-过流通道;141-副阀口;15-主阀口;17-进水通道;171-第一出水端;172-第二出水端;18-导槽;19-限位台阶;
20-主控制阀;21-主阀芯;211-导杆;2111-过水通道;212-被抵接面;213-卡扣;22-第一弹性件;
30-弹性储能组件;31-活塞;311-活塞头;312-活塞杆;32-第二弹性件;33-密封件;34-抵接面;
40-副控制阀;41-副阀芯;42-副阀盖;421-泄压口,43-背压腔;44-通流槽;
50-传动机构;51-摆动杆;52-推杆;53-转轴;54-抬杆;541-背压垫;55-第三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下文的讨论中,给出了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特定的示例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尽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请查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储能器,包括本体10、主控制阀20、弹性储能组件30、副控制阀40、传动机构50。
其中,本体10具有进水口11、出水口12、储能腔13、用于连通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的过流通道14、用于连通储能腔13与出水口12的主阀口15,进水口11与储能腔13相连通。主控制阀20包括活动设于本体10内并与主阀口15相配合的主阀芯21,主阀芯21上设有被抵接面212。弹性储能组件30活动设于储能腔13,并设有与被抵接面212相抵接配合的抵接面34。
请查阅图5,抵接面34和/或被抵接面212具有弧面,从而使得主阀芯21与弹性储能组件30的抵接配合为点接触配合。主阀芯21与弹性储能组件30采用点接触配合的好处是,即使弹性储能组件30在复位过程中出现倾斜,也不会导致主阀芯21也出现倾斜而无法可靠地关闭主阀口15,功能更加可靠。本实施例具体是被抵接面212具有弧面,而抵接面34采用直面。
进水口11未进水状态下,弹性储能组件30的抵接面34顶压主阀芯21的被抵接面212,使得主阀芯21关闭主阀口15。进水口11进水时,水流克服弹性储能组件30的弹性力流入储能腔13中并驱动弹性储能组件30使得弹性储能组件30进行储能,主阀芯21在流入储能腔13中的水的压力作用下保持关闭主阀口15,这样,主阀芯21能在储能器进行储水的过程中关闭主阀口15,从而避免进入储能腔13中的水流从主阀口15流出,直到弹性储能组件30活动至预定位置时,主阀芯21打开主阀口15,进而储能腔13中的水在弹性储能组件30的作用下由主阀口15排出并和进水口11的水一起从出水口12流出,这样就能使得流出出水口12的水流压力和水流流量得到有效提高。
为了使得主阀芯21的运动更加可靠,本体10与主阀芯21之间设有用于对主阀芯21的滑动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具体的,导向结构包括设于本体10上的导槽18和设于主阀芯21上的导杆211,导杆211在导槽18中滑动。或者,也可以是本体10上设有导杆,而主阀芯21上设有导槽。
本实施例中,导杆211的外侧壁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过水通道2111,通过设计过水通道2111,使得导杆211伸入导槽18后,导槽18中的水能够经由过水通道2111流出,从而避免导槽18中憋水导致主阀芯21无法快速关闭主阀口18,或甚至无法完全关闭主阀口15。可替换的方案中,也可以是选择在导槽19的内侧壁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过水通道2111,或者是,导杆211的外侧壁和导槽19的内侧壁上均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过水通道2111。
本实施例中,主阀芯21上还设有卡扣213,本体10上设有与卡扣213相限位配合的限位台阶19,主阀芯21打开主阀口15时,通过卡扣213与限位台阶19的限位配合将主阀芯21限位在打开主阀口15的位置处。
请查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进水口11未进水状态下,过流通道14处于关闭状态。弹性储能组件30活动至预定位置时,过流通道14打开,从而使得主阀芯21背向储能腔13的一侧受到水压作用而打开主阀口15。
过流通道14打开时,使主阀芯21自动打开主阀口15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比如:采用主阀芯21在作用于主阀芯21的外力作用下打开主阀口15,或者,主阀芯2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打开主阀口15等。具体的,过流通道14打开时,主阀芯21背向储能腔13的一侧受到水压作用,当主阀芯21背向储能腔13的一侧受到的水的压力等于或小于主阀芯21位于储能腔13的一侧受到的水的压力时,主阀芯21能借助作用于主阀芯21的外力或借助主阀芯21的自身重力自动打开主阀口15。使主阀芯21打开主阀口15的具体方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不以上述的实施方式为限。
本实施例具体是,主控制阀20包括作用于主阀芯21的第一弹性件22,主阀芯21关闭主阀口15的过程中克服第一弹性件22的弹性力,也就是说,主阀芯21关闭主阀口15时,第一弹性件22处于弹性变形状态而对主阀芯21施加弹性力,当然,此时第一弹性件22对主阀芯21施加的弹性力小于储能器13一侧对主阀芯21的进水压力,从而确保主阀芯21在进水水压的作用下保持关闭主阀口15。过流通道14打开时,第一弹性件22施加在主阀芯21上的弹性力和主阀芯21背向储能器13一侧受到的水压力的合力大于主阀芯21位于储能器13一侧受到的水压力,主阀芯21在第一弹性件22提供的所述外力作用下打开主阀口15。主阀芯21借助第一弹性件22提供的弹性外力作用自动打开主阀口15,更加可靠。
弹性储能组件30包括活塞31和作用于活塞的第二弹性件32,活塞30包括活塞头311和活塞杆312,活塞头311上设有密封件33,活塞头311通过密封件33与储能腔13的内壁形成动密封,活塞头311将储能腔13密封隔离成第一腔131和第二腔132,第一腔131与进水口11和主阀口15相连通,第二腔132与外界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副控制阀40优选采用背压阀,背压阀一般包括背压腔43、泄压口421、弹性胶垫,其是利用弹性胶垫两侧的水的压力差的工作原理进行控制阀的开闭,背压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这里不详细展开说明。
本实施例中,弹性储能组件30通过传动机构传动打开副控制阀40的泄压口421。过流通道14上形成有副阀口141,副控制阀40包括副阀盖42和与副阀口141相配合的副阀芯41,副阀芯41为一弹性胶垫,副阀芯41和副阀盖42之间形成背压腔43,泄压口421与背压腔43相连通,背压腔43通过一通流槽44与进水口11侧的过流通道14相连通,进而与进水口11相连通,进水口11的水流经由过流通道14、通流槽44流至背压腔43中。泄压口421打开时,副阀芯41在进水水压的作用下打开副阀口141,泄压口421关闭时,副阀芯41在副阀芯41的两侧受到的水压差作用下关闭副阀口141。
请查阅图4,较佳的,弹性储能组件30失去对传动机构的作用力时,传动机构在重力作用下关闭副控制阀40的泄压口421。为了使得对泄压口421的关闭更可靠和及时,还可以设置第三弹性件55,第三弹性件55作用于推杆52,使得传动机构50在失去弹性储能组件30的作用力后复位并关闭泄压口421。
作为优选,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传动机构50包括摆动杆51、推杆52和抬杆54,摆动杆51通过转轴53摆动装接在储能腔13的侧壁上,摆动杆51的一端与弹性储能组件30联动配合,另一端与推杆52联动配合,推杆52与抬杆54的一端联动配合,抬杆54的另一端与副控制阀40的泄压口421开闭配合。该传动机构简单,传动可靠。
在其他实施例中,副控制阀40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阀门结构,比如包括一个堵头(未图示),使堵头在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直接关闭副阀口141。当弹性储能组件30活动至预定位置时,弹性储能组件30通过传动机构传动堵头,使得堵头打开副阀口141,当弹性储能组件30复位并解除对堵头的驱动作用时,堵头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重新关闭副阀口141,如此也能实现对过流通道14的打开和关闭。
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需要设计副控制阀40,通过将过流通道14设置为一端与储能腔13相连通,另一端与出水口12相连通,当弹性储能组件30活动至预定位置时,过流通道14开始连通储能腔13和出水口12,从而使得水流能够流至主阀芯21背向储能腔13的一侧,主阀芯21背向储能腔13的一侧受到水压作用后即可打开主阀口15。
本实施例中,本体10包括主体10a和顶盖10b,主体10a内形成有储能腔13,顶盖10b上形成有进水通道17,过流通道14、进水口11、出水口12和主阀口15形成在顶盖10b上。进水口11形成进水通道17的进水端,进水通道17的出水端分流形成第一出水端171和第二出水端172,第一出水端171与储能腔13相连通,进水口11通过进水通道17、第一出水端171与储能腔13实现连通。第二出水端172与过流通道14相连通,进水口11通过进水通道17、第二出水端172与过流通道14实现连通。
为了使得储能器的整体布局合理、结构紧凑、便于成型,本实施例中,主体10a内形成有储能腔13,过流通道14、进水口11、出水口12和主阀口15形成在顶盖10b上,主控制阀20装设在主体10a内,副控制阀40装设在顶盖10b上。导槽18设置在顶盖10b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2、第二弹性件32、第三弹性件55均采用压缩弹簧。并且第二弹性件32的弹性力大于第一弹性件22的弹性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
使用时,初始状态下,进水口11未进水,此时,主阀芯21关闭主阀口15,副控制阀40可以选择关闭过流通道14或打开过流通道14,本实施例优选的是进水口11未进水时使得副控制阀40关闭过流通道14。
请查阅图2和图3,当进水口11刚开始进水时,水流克服弹性储能组件30的弹性力流入储能腔13中,主阀芯21在储能腔13中的水压作用下克服第一弹性件22的弹性力保持关闭主阀口15。随着水流不断进入储能腔13中,水流驱动弹性储能组件30使得弹性储能组件30的活塞31向下运动并压缩第二弹性件32进行储能。在此过程中,副控制阀40的副阀芯41在副阀芯41的两侧受到的水压差作用下保持关闭副阀口141,过流通道14保持关闭状态,使得进水口11的水流无法通过过流通道14流至出水口12。图2中的箭头表示进水口11刚开始进水时的水流流向。
当弹性储能组件30活动至预定位置时,弹性储能组件30的活塞杆312开始向下抵接传动机构50的摆动杆51的一端,从而带动摆动杆51摆动,摆动杆51的另一端向上运动并带动推杆52克服第三弹性件55的作用力向上运动,推杆52带动抬杆54向上抬起,从而使得抬杆54上设有的背压垫541打开泄压口421,副阀芯41在进水水压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后打开副阀口141,从而打开过流通道14,使得进水口11的水流能经由过流通道14流至出水口12。
当过流通道14打开时,主阀芯21背向储能腔13的一侧受到水压作用,此时,第一弹性件22施加在主阀芯21上的弹性力和主阀芯21背向储能腔13一侧受到的水压力的合力大于主阀芯21位于储能器13一侧受到的水压力,主阀芯21向下运动并打开主阀口15,此时,储能腔13中的水在弹性储能组件30的作用下由主阀口15排出并和进水口11的水一起从出水口12流出,这样就能使得流出出水口12的水流压力和水流流量得到有效提高,从而实现对水流的储能加压。
请查阅图4,随着储能腔13中的水不断排出,弹性储能组件30进行复位,图4为弹性储能组件30在复位过程中,由于第二弹性件32的弹性力大于第一弹性件22的弹性力,弹性储能组件30上的抵接面34将重新抵顶主阀芯21上的被抵接面212,使得主阀芯21能克服第一弹性件22的弹性力而位于关闭主阀口15的位置。与此同时,弹性储能组件30复位过程中,失去对传动机构50的摆动杆51的抵接,抬杆54在抬杆54的重力、推杆52的重力以及第三弹性件55的弹性力共同作用下向下摆动以使背压垫541重新关闭泄压口421,从而使得储能器恢复到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储能腔在进水口11开始进水时,进水口11的水流先存储在储能器的储能腔13中,当储能腔13中的水存到预定量后,弹性储能组件30活动至预定位置时,联动副控制阀40打开过流通道14,从而打开主阀口15,使得储能腔13中的水能经由主阀口15流出并与进水口11的水一起从出水口12流出,提高了从出水口12流出的水流压力和水流流量,由此实现对水流进行储能加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功能可靠。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储能器采用背压式的副控制阀,因此,仅需很小的作用力就可以顺利打开副控制阀,功能更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储能器可以用于设置在马桶的冲洗水路上,通过设置上述的储能器,利用储能器的储能加压作用来提高马桶冲洗水的水压,从而大大提高马桶的冲洗效果。冲洗水路的进水端与自来水管路(未图示)接通,冲洗水路的出水端与马桶顶部的出水口12相连通,从而能有效地对马桶便池的内周壁进行供水冲洗。或者,冲洗水路的出水端也可以与马桶便池底部的出水口(未图示)相连通以对马桶便池底部进行供水冲洗。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储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储能腔、用于连通所述储能腔与所述出水口的主阀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储能腔相连通;
主控制阀,包括活动设于所述本体内并与所述主阀口相配合的主阀芯,所述主阀芯上设有被抵接面;
弹性储能组件,活动设于所述储能腔,并设有与所述被抵接面相抵接配合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和/或所述被抵接面具有弧面;
所述进水口未进水状态下,所述弹性储能组件的抵接面顶压所述主阀芯的被抵接面,使得所述主阀芯关闭所述主阀口;
所述进水口进水时,水流克服所述弹性储能组件的弹性力流入所述储能腔中并驱动所述弹性储能组件使得所述弹性储能组件进行储能,所述主阀芯在流入所述储能腔中的水的压力作用下保持关闭所述主阀口,直到所述弹性储能组件活动至预定位置时,所述主阀芯打开所述主阀口,进而所述储能腔中的水在所述弹性储能组件的作用下由所述主阀口排出并和所述进水口的水一起从所述出水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主阀芯之间设有用于对所述主阀芯的滑动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本体和所述主阀芯二者之一的导槽,和设于所述本体和所述主阀芯二者之另一的导杆,所述导杆在所述导槽中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的外侧壁上和/或所述导槽的内侧壁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过水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芯上还设有卡扣,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限位配合的限位台阶,所述主阀芯打开主阀口时,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限位台阶的限位配合将所述主阀芯限位在打开所述主阀口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还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过流通道,所述进水口未进水状态下,所述过流通道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弹性储能组件活动至预定位置时,所述过流通道打开,从而使得所述主阀芯背向所述储能腔的一侧受到水压作用而打开所述主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通道打开时,所述主阀芯在作用于所述主阀芯的外力作用下打开所述主阀口,或者,所述主阀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打开所述主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阀包括作用于所述主阀芯的第一弹性件,所述主阀芯关闭所述主阀口的过程中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所述过流通道打开时,所述主阀芯在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的所述外力作用下打开所述主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储能组件包括活塞和作用于所述活塞的第二弹性件,所述活塞包括活塞头和活塞杆,所述活塞头上设有密封件,所述活塞头通过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储能腔的内壁形成动密封,所述活塞头将所述储能腔密封隔离成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主阀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与外界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通道上形成有副阀口,一副控制阀控制所述副阀口的开闭,所述弹性储能组件活动至预定位置时,所述弹性储能组件通过传动机构传动打开所述副控制阀进而打开所述副阀口。
CN202021368927.8U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储能器 Active CN216238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68927.8U CN216238819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储能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68927.8U CN216238819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储能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38819U true CN216238819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38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68927.8U Active CN216238819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储能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388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27961A (zh) 一种储能器及具有该储能器的马桶冲洗系统
CN216130283U (zh) 一种马桶冲刷装置
CN111827423B (zh) 一种马桶冲刷装置
CN114164903A (zh) 一种提高冲刷能力的水箱冲洗装置及具有其的马桶
CN112376661B (zh) 一种储能器及具有该储能器的马桶冲洗系统
WO2021196403A1 (zh) 一种储能器及具有该储能器的马桶冲洗系统
CN216238819U (zh) 一种储能器
PL199327B1 (pl) Zawór o podwójnym przepływie
CN212297618U (zh) 一种储能器及具有该储能器的马桶冲洗系统
CN214994383U (zh) 一种储能器及具有该储能器的马桶冲洗系统
CN217053634U (zh) 一种提高冲刷能力的水箱冲洗装置及具有其的马桶
US9151028B2 (en) Flushing valve
CN214999626U (zh) 一种储能器及具有该储能器的马桶冲洗系统
CN214245966U (zh) 一种进水控制装置
CN114277897B (zh) 卫生洁具用供水装置
CN212956797U (zh) 一种液压反馈式储能器及具有该储能器的马桶冲洗系统
CN111395470A (zh) 一种液压反馈式储能器及具有该储能器的马桶冲洗系统
CN214614407U (zh) 一种排水阀的水压启动装置
CN214614409U (zh) 一种排水装置及具有其的马桶
CN215950401U (zh) 一种液压型延时水龙头
CN111719651A (zh) 一种进水装置
KR102186897B1 (ko) 변기용수배출장치
CN211849797U (zh) 一种进水阀
CN217537211U (zh) 一种马桶的排水装置
CN214614408U (zh) 一种进出水切换控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