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31568U - 一种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31568U
CN216231568U CN202122725112.1U CN202122725112U CN216231568U CN 216231568 U CN216231568 U CN 216231568U CN 202122725112 U CN202122725112 U CN 202122725112U CN 216231568 U CN216231568 U CN 216231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bilizer bar
bar assembly
bar body
connecting rod
b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251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昌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amc Yanjing Aut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amc Yanjing Aut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amc Yanjing Auto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amc Yanjing Aut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251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31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31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31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该横向稳定杆总成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稳定杆本体,稳定杆本体为U形杆件,U形杆件的中部直杆设有至少两组用于将其固定在车架上的安装组件,两侧杆端部均连接一连接杆和一连接轴,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稳定杆本体、连接轴铰接。稳定杆本体的端部分别通过铰接连接杆、连接轴连接至对应的下控制臂上,用于自动调节悬架侧倾角刚度,以兼顾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稳定杆本体的端部相对于下控制臂之间可以在横向、前后方向转动,以减轻车轮在运动过程中稳定杆本体所受的除扭转以外的其他方向的力,大幅提高横向稳定杆的使用寿命;连接杆和连接轴组合结构增加了横向稳定杆总成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悬挂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
背景技术
横向稳定杆是实现车身悬挂的重要部件,通过连接轴组件连接着左右下摆臂;横向稳定杆是车辆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用于传递作用在车轮上的力和力矩,并能缓冲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冲击,衰减左右摆动,以保证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因此,横向稳定杆的结构对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目前,现有的横向稳定杆一般将横向稳定杆中部固定在车架或车身上,将稳定杆端部利用球头与连接杆连接在悬架上或悬架的控制臂上,制造成本高且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干涉,车辆前后也不通用;并且横向稳定杆端部固定的结构形式,仅利用橡胶缓冲运动过程中的约束,使得横向稳定杆和控制臂的施力方向随着车辆侧倾过程中始终在变化,无法根据车辆侧倾幅度来调节侧倾角刚度大小,对于车辆可操控性和行驶安全性存在隐患;另外,由于车辆侧倾过程中下控制臂跳动可能会造成横向稳定杆卡死。现有横向稳定杆是加热成型锻造件,结构复杂,重量大,成本高,且安装、维护受空间限制易出现干涉,通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横向稳定杆通用性差、重量大、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稳定杆本体,稳定杆本体为U形杆件,U形杆件的中部直杆设有至少两组用于将其固定在车架上的安装组件,两侧杆端部均连接一连接杆和一连接轴,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稳定杆本体、连接轴铰接,连接轴固定在独立悬架单元的下控制臂上。
上述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中,所述稳定杆本体的每一端部均设有第一轴套,第一轴套设有轴孔;连接杆的一端设有U形连接架,该U形连接架的U形侧臂上穿设有一连接螺栓,连接螺栓两端通过限位螺母紧固,第一轴套的轴孔穿套在连接螺栓上,以将稳定杆本体铰接在连接杆上。
上述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中,第一轴套的轴孔为外宽内窄的锥形结构,每一轴孔内均安装有与轴孔形状相匹配的橡胶衬套。
上述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中,所述橡胶衬套的内孔内安装有套筒,第一轴套的套筒内穿设连接螺栓。
上述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中,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轴套,第二轴套穿套在连接轴的端部,并用止动环和限位螺母配合将第二轴套限位在连接轴上。
上述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中,所述安装组件为安装支架和固定件的组合结构,安装支架至少包括一底板,固定件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压紧座和套装在压紧座内的橡胶座,稳定杆本体的中部直杆穿设在橡胶座的孔内。
上述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中,所述橡胶座为底部分割且内部设有孔的拱形橡胶块。
上述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中,所述压紧座为冲压成拱形的底部带有螺栓孔的金属板,压紧座套装在橡胶座上、底部用螺栓固定在底板上。
上述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中,所述安装支架还设有固定在底板上的挡板和垂直挡板固定的加强板,底板上对称设有两组加强板和挡板组合,固定件设置在两组挡板之间的空间内。
上述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中,稳定杆本体采用硅锰弹簧钢材料制成,抗拉强度不小于1274MPa,屈服强度不小于1176MPa。
采用以上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横向稳定杆总成连接两侧独立悬架单元的下控制臂,稳定杆本体的端部分别通过铰接连接杆、连接轴连接至对应的下控制臂上,用于自动调节悬架侧倾角刚度,以兼顾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2)稳定杆本体的端部相对于下控制臂之间可以在横向、前后方向转动,可以减轻车轮在运动过程中稳定杆本体所受的除扭转以外的其他方向的力,减小了端部受力,大幅提高横向稳定杆的使用寿命。
3)连接杆和连接轴组合结构增加了横向稳定杆总成的通用性,即可以通过改变连接杆和连接轴的尺寸和/或形状,避免因空间限制,安装和维护时产生干涉,以适用于不同车辆的前、后悬架,实现前后通用。
4)横向稳定杆总成的各个部件的连接处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衬套或座体进行振动缓冲,进一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该横向稳定杆总成结构简单,布置合理紧凑,维修方便,易于制造,便于安装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横向稳定杆总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对称的部分结构省略);
图2是横向稳定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横向稳定杆总成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B是横向稳定杆总成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A是安装支架和固定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沿图4A中A-A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1-车架;02-轮边减速器;
100-独立悬架单元;
1-上控制臂,2-下控制臂,3-扭杆弹簧,5-轮边连接轴;
200-横向稳定杆组件,201-稳定杆本体,2011-第一轴套;202-连接杆,2021-连接杆本体,2022-第二轴套,2023-U形连接架,2024-连接螺栓;203-连接轴,204- 安装支架,2041-底板,2042-加强板,2043-挡板;205-固定件,2051-橡胶座,206- 压紧座;206-橡胶衬套,207-套筒,208-止动环,209-限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进行详细说明,并以使用双控制臂独立悬架的车辆为例,描述该横向稳定杆总成在该车辆中的安装结构。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在该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机械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使可拆卸连接、可转动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该实施例提供一种横向稳定杆总成,应用于使用双控制臂独立悬架的车辆中,该双控制臂独立悬架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独立悬架单元100,独立悬架单元100用于连接轮边减速器02和车架01,包括上控制臂1、下控制臂2和扭杆弹簧3,上控制臂1和下控制臂2的短轴端分别通过轮边连接轴5与轮边减速器02转动连接,上控制臂1的长轴端与车架01转动连接,下控制臂2的长轴端一侧连接扭杆弹簧3,并通过扭杆弹簧3连接至车架01,另一侧与车架01转动连接。横向稳定杆总成包括横向稳定杆组件200和安装组件,横向稳定杆组件200的中部安装在车架01 上,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侧的独立悬架单元100,横向稳定杆总成将两个独立悬架单元 100连成一个整体,可根据车辆侧倾角度自动调整底盘的侧倾刚度,以兼顾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车辆的可操控性。
横向稳定杆总成连接两侧独立悬架单元100,用于调节悬架侧倾角刚度,以兼顾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车辆的可操控性。该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横向稳定杆总成的横向稳定杆组件200包括稳定杆本体201、连接杆202、连接轴203,稳定杆本体201 为U形杆件,U形杆件的中部直杆通过至少两组安装组件固定在车架上,两侧杆端部分别通过连接杆202、连接轴203连接至下控制臂2上,连接杆202两端分别与稳定杆本体201、连接轴203铰接,使得横向稳定杆总成能够将两侧下控制臂2连接成一个整体。连接轴203相对于连接杆202在横向方向转动,连接杆202相对于稳定杆本体201在前后方向上转动,当车辆侧倾时,横向稳定杆组件200的端部随着下控制臂 2上下跳动,同时由于横向稳定杆组件200在车辆侧倾过程中用于抵抗侧倾的力臂并没有变化,横向稳定杆组件200的侧倾角刚度会根据车辆侧倾幅度自动调整,即当车辆侧倾幅度很大时,横向稳定杆组件刚度较小,增加内侧车轮与地面附着力;当车辆侧倾幅度很小时,横向稳定杆组件200刚度变大,提高车辆抵抗侧倾的能力。如此横向稳定杆总成具有倾斜角刚度自适应调节的能力,兼顾车辆操控性和平稳性。
另一方面,由于横向稳定杆组件200的稳定杆本体201的端部依次通过铰接连接杆202、连接轴203连接至下控制臂2上,能够避免车辆侧倾过程中下控制臂2跳动造成横向稳定杆卡死;并且稳定杆本体201的端部相对于下控制臂2之间可以在横向、前后方向转动,可以减轻车轮在运动过程中稳定杆本体201所受的除扭转以外的其他方向的力,减小了端部受力,大幅提高横向稳定杆的使用寿命。
如图3A和图3B所示,稳定杆本体201为U形杆件,两端部分别设有第一轴套2011,第一轴套2011的轴孔为外宽内窄的锥形结构,目的是使连接杆202不仅可以绕稳定杆本体201及连接轴203转动,并且通过橡胶衬套206的变形,在车辆前后方向产生有限的摆动角度,符合稳定杆组件200与独立悬架单元100在共同运动中的摆动规律。每一轴孔内均安装有与轴孔形状相匹配的橡胶衬套206,橡胶衬套206的内孔内安装有套筒207;连接杆本体2021的一端设有第二轴套2022,第二轴套2022的结构与第一轴套2011相同(即第二轴套2022的锥形轴孔内安装有橡胶衬套206,橡胶衬套206 的内孔内安装有套筒207),第二轴套2022穿套在连接轴203的端部,并用止动环208 和限位螺母209配合将第二轴套2022限位在连接轴203上;连接杆本体2021的另一端设有U形连接架2023,该U形连接架2023的U形侧臂上穿设有一连接螺栓2024,连接螺栓2024两端通过限位螺母209紧固,该U形连接架2023与稳定杆本体201的第一轴套2011装配,即第一轴套2011的套筒穿设在连接螺栓2024上,以将稳定杆本体201铰接在连接杆202上。
连接杆202和连接轴203组合结构增加了横向稳定杆总成的通用性。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改变连接杆202和连接轴203的尺寸和/或形状,避免因空间限制,安装和维护时产生干涉,以适用于不同车辆前、后悬架,实现前后通用。
参见图4A和图4B,该实施例中,安装组件为安装支架204和固定件205形成的组合结构,稳定杆本体201通过安装支架204和固定件205组合结构固定在车架01 上(对于承载式车身的车辆,稳定杆本体201固定在车身上),为将稳定杆本体201 稳定固定在车架上,安装支架204和固定件205组合结构设有两组。安装支架204包括固定在车架01上的底板2041、固定在底板2041上的挡板2043和垂直挡板2043 固定的加强板2042,底板2041上对称设有两组加强板2042和挡板2043组合,固定件205设置在两组挡板2043之间的空间内,包括橡胶座2051和压紧座2052,橡胶座 2051为底部分割且内部设有孔的拱形橡胶块,压紧座2052是冲压成拱形的底部带有螺栓孔的金属板,压紧座2052套装在橡胶座2051上、底部用螺栓固定在底板2041 上,稳定杆本体201穿设在橡胶座2051的孔内。橡胶座2051被压紧座206压紧后,产生压缩变形,橡胶座2051开口的两侧有挡板2043限位,防止稳定杆本体201在水平方向攒动,从而将稳定杆本体201稳定固定在车架01上,由于橡胶座2051的弹性作用,稳定杆本体201能够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相对于车架01转动,同时对于车辆冲击具有缓冲作用,防止损坏稳定杆本体201。
一般车辆在高速转弯或在高低不平的路面行驶时,车辆会左右摇摆或扭曲,容易造成车辆侧翻,而横向稳定杆总成能够将车辆悬架的两侧下控制臂2连成一个整体,一方面,车辆侧倾幅度较小时,增强底盘的侧倾角刚度,减少汽车转弯过程中的横向侧倾,另一方面,能够调整车辆平衡度,在车辆转弯或左右摇摆时克服侧倾,尽量使车身保持平衡,横向稳定杆总成安装于两侧的下控制臂2上,控制过弯时车辆的侧倾度,提高车辆的过弯性能,进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该横向稳定杆总成根据车辆侧倾幅度自动调节自身侧倾角刚度的特性,能够同时兼顾车辆操控性和稳定性。
横向稳定杆总成的稳定杆本体201的材料要求既具有一定的强度又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提高车身刚性,又不会让车身产生变形。本实用新型中,稳定杆本体201的材料采用硅锰弹簧钢(60Si2Mn),该材料的强度、韧性、弹性和淬透性、稳定性好,承受负荷能力强,使用寿命高,抗拉强度不小于1274MPa,屈服强度不小于1176MPa。
显然,上述横向稳定杆总成适用于其他形式的悬架结构,并不限定于双控制臂独立悬架结构。
基于上述实施例结构,本实用新型横向稳定杆总成具有以下特点和技术效果:
1)横向稳定杆组件200连接两侧独立悬架单元100的下控制臂2,其端部分别依次通过铰接连接杆202、连接轴203连接至对应的下控制臂2上,用于自动调节悬架侧倾角刚度,以兼顾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2)稳定杆本体201的端部相对于下控制臂2之间可以在横向、前后方向转动,可以减轻车轮在运动过程中稳定杆本体201所受的除扭转以外的其他方向的力,减小了端部受力,大幅提高横向稳定杆的使用寿命。
3)连接杆202和连接轴203组合结构增加了横向稳定杆总成的通用性,即可以通过改变连接杆202和连接轴203的尺寸和/或形状,避免因空间限制,安装和维护时产生干涉,以适用于不同车辆的前、后悬架,实现前后通用。
4)横向稳定杆总成的各个部件的连接处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衬套或座体进行振动缓冲,进一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该横向稳定杆总成结构简单,布置合理紧凑,维修方便,易于制造,便于安装与维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具体技术方案,经过简单的变形或部件替换,仍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例如,将个别部件的部分外观进行改变,或者将个别部件的尺寸、连接方式进行调整。这种没有经过创造性劳动,采用同样技术构思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各种等价变型和修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稳定杆本体,其特征在于,稳定杆本体(201)为U形杆件,U形杆件的中部直杆设有至少两组用于将其固定在车架上的安装组件,两侧杆端部均连接一连接杆(202)和一连接轴(203),连接杆(202)的两端分别与稳定杆本体(201)、连接轴(203)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本体(201)的每一端部均设有第一轴套(2011),第一轴套(2011)设有轴孔;连接杆(202)的一端设有U形连接架(2023),该U形连接架(2023)的U形侧臂上穿设有一连接螺栓(2024),连接螺栓(2024)两端通过限位螺母(209)紧固,第一轴套(2011)的轴孔穿套在连接螺栓(2024)上,以将稳定杆本体(201)铰接在连接杆(2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轴套(2011)的轴孔为外宽内窄的锥形结构,每一轴孔内均安装有与轴孔形状相匹配的橡胶衬套(2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衬套(206)的内孔内安装有套筒(207),第一轴套(2011)的套筒(207)内穿设连接螺栓(202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0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轴套(2022),第二轴套(2022)穿套在连接轴(203)的端部,并用止动环(208)和限位螺母(209)配合将第二轴套(2022)限位在连接轴(20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为安装支架(204)和固定件(205)的组合结构,安装支架(204)至少包括一底板(2041),固定件(205)包括固定在底板(2041)上的压紧座(2052)和套装在压紧座(2052)内的橡胶座(2051),稳定杆本体(201)的中部直杆穿设在橡胶座(2051)的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座(2051)为底部分割且内部设有孔的拱形橡胶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座(2052)为冲压成拱形的底部带有螺栓孔的金属板,压紧座(2052)套装在橡胶座(2051)上、底部用螺栓固定在底板(2041)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04)还设有固定在底板(2041)上的挡板(2043)和垂直挡板(2043)固定的加强板(2042),底板(2041)上对称设有两组加强板(2042)和挡板(2043)组合,固定件(205)设置在两组挡板(2043)之间的空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稳定杆本体采用硅锰弹簧钢材料制成,抗拉强度不小于1274MPa,屈服强度不小于1176MPa。
CN202122725112.1U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 Active CN216231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25112.1U CN216231568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25112.1U CN216231568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31568U true CN216231568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91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25112.1U Active CN216231568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31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35148B2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US6527286B2 (en) Vehicle suspension assembly
EP1648722B1 (en) Frame integrated rear suspension
EP2125397B1 (en) Vehicle suspension device
WO2012001934A1 (en) Vehicle suspension apparatus
US7270341B2 (en) Vehicle suspension with improved radius arm to axle attachment
US9010784B2 (en) Suspension mechanism
US7520515B2 (en) Steer axle suspension
CN210680319U (zh) 一种悬架系统
US20220305857A1 (en)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rear control arm geometry for same
US20190023093A1 (en) Motor vehicle with a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CN216374098U (zh) 悬架结构、车辆
US6631914B2 (en) Vehicle suspension device
CN110481255A (zh) 后轮悬架装置和汽车
CN211308172U (zh) 一种汽车减震底盘悬架装置
CN216231568U (zh) 一种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
CN210760117U (zh) 五连杆后悬架及具有该后悬架的车辆结构
CN114013232B (zh) 重型车辆用后独立悬架结构
CN219256979U (zh) 后悬架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12455174A (zh) 空气悬架系统和车辆
CN214492430U (zh) 车辆后悬架系统及车辆
CN219467488U (zh) 一种具有新型导向杆系的前空气悬架
CN220639435U (zh) 一种无人驾驶货车用前独立悬架
US20240100903A1 (en) Rear suspension structure
JPH01182105A (ja) 車両の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