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30169U - 定位放置装置及固定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定位放置装置及固定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30169U
CN216230169U CN202121964800.7U CN202121964800U CN216230169U CN 216230169 U CN216230169 U CN 216230169U CN 202121964800 U CN202121964800 U CN 202121964800U CN 216230169 U CN216230169 U CN 216230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vacuum adsorption
placing device
glass sheet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648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dali Technology Co ltd
Wanjin Industrial Chib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 ltd
Wanjin Industrial Chib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 ltd, Wanjin Industrial Chib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648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301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30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301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放置装置及固定设备。定位放置装置具有定位本体,定位本体为具有中空孔的环状结构,定位本体具有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中空孔自第一端贯穿至第二端,中空孔为锥形孔,中空孔在第一端的开口大于在第二端的开口,第一端用于朝向真空吸附装置设置。上述定位放置装置可以用于实现玻璃片材在真空吸附装置上的定位放置。操作时,先将待加工的玻璃片材放置在真空吸附装置上,定位放置装置的第一端朝向真空吸附装置,使中空孔套入真空吸附装置,手持定位放置装置轻缓地继续往下移动,对玻璃片材进行定位。上述定位放置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玻璃片材的定位,消除玻璃尺寸误差对侧边定位的影响。

Description

定位放置装置及固定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片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定位放置装置及固定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玻璃盖板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对玻璃片材进行CNC加工。如图1所示,在CNC加工前,需要将玻璃片材1放置在真空吸附装置2上,真空吸附装置2通过真空吸附将玻璃片材1进行固定,以防止玻璃片材1在加工过程中移位。玻璃片材1需要放置在真空吸附装置2的特定位置上,例如使得玻璃片材1的中心与真空吸附装置2的中心对位,以对玻璃片材1进行精准加工。如图2所示,目前,玻璃片材1依靠L形靠角3实现在真空吸附装置2的定位放置。
然而,由于玻璃片材本身的尺寸会存在误差,使用L形靠边定位的方式,玻璃片材外形尺寸的误差会影响玻璃的定位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定位放置装置及固定设备,以解决使用L形靠边定位的方式,玻璃片材外形尺寸的误差会影响玻璃的定位准确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放置装置,方案如下:
一种定位放置装置,所述定位放置装置具有定位本体,所述定位本体为具有中空孔的环状结构,所述定位本体具有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中空孔自所述第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端,所述中空孔为锥形孔,所述中空孔在所述第一端的开口大于在所述第二端的开口,所述第一端用于朝向真空吸附装置设置。
与现有方案相比,上述定位放置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定位放置装置可以用于实现玻璃片材在真空吸附装置上的定位放置。操作时,先将待加工的玻璃片材放置在真空吸附装置上,此操作可以利用传统的L形靠角辅助进行,实现玻璃片材的初始定位放置。然后,拿取定位放置装置,定位放置装置的第一端朝向真空吸附装置,使中空孔套入真空吸附装置,手持定位放置装置轻缓地继续往下移动,由于中空孔为锥形孔,越靠近第二端,开口越小,因而中空孔的孔壁能够对玻璃片材进行进一步定位,玻璃片材定位好时,玻璃定位夹具不能继续往下移动了,此时,开启真空吸附装置的真空吸附功能,将玻璃片材吸附固定,然后,手持定位放置装置往上移动,直至从真空吸附装置上取出定位放置装置,即完成玻璃片材的定位操作。上述定位放置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玻璃片材的定位,消除玻璃尺寸误差对侧边定位的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空孔的锥度为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空孔的锥度为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本体为方形环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本体包括第一定位条、第二定位条、第三定位条以及第四定位条,所述第一定位条和所述第二定位条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定位条和所述第四定位条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条、所述第二定位条、所述第三定位条以及所述第四定位条围绕所述中空孔设置,共同构成方形环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本体的四个拐角位置分别设有与所述中空孔连通的避空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本体的第一端设有手持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放置装置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定位本体的第一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设备,方案如下:
一种固定设备,包括真空吸附装置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定位放置装置,所述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吸附平台以及底座,所述吸附平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吸附平台上设有多个吸附孔,所述吸附平台能够套入所述定位本体的中空孔。
上述固定设备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定位放置装置,因而能够获得相应的技术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放置装置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定位本体的第一端上,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附图说明
图1为玻璃片材固定在真空吸附装置上的示意图;
图2为利用L形靠角实现玻璃片材在真空吸附装置的定位放置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定位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利用图3所示定位放置装置实现玻璃片材在真空吸附装置的定位放置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定位放置装置与真空吸附装置配合的示意图;
图6为真空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玻璃片材;2、真空吸附装置;3、L形靠角;10、定位放置装置;100、定位本体;101、中空孔;102、第一端;103、第二端;111、第一定位条;112、第二定位条;113、第三定位条;114、第四定位条;104、避空槽;105、手持凹槽;200、定位柱;20、真空吸附装置;210、定位孔;30、玻璃片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顺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考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位放置装置10,可以用于实现玻璃片材30在真空吸附装置20上的定位放置。
一实施例的定位放置装置10具有定位本体100,定位本体100为具有中空孔101的环状结构。定位本体100具有第一端102以及与第一端102相对的第二端103,中空孔101自第一端102贯穿至第二端103。
中空孔101为锥形孔,即中空孔101的孔壁为锥面。中空孔101在第一端102的开口大于在第二端103的开口。第一端102用于朝向真空吸附装置20设置。
上述定位放置装置10可以用于实现玻璃片材30在真空吸附装置20上的定位放置。操作时,先将待加工的玻璃片材30放置在真空吸附装置20上,此操作可以利用传统的L形靠角辅助进行,实现玻璃片材30的初始定位放置。然后,拿取定位放置装置10,定位放置装置10的第一端102朝向真空吸附装置20,使中空孔101套入真空吸附装置20,手持定位放置装置10轻缓地继续往下移动,由于中空孔101为锥形孔,越靠近第二端103,开口越小,因而中空孔101的孔壁能够对玻璃片材30进行进一步定位,玻璃片材30定位好时,玻璃定位夹具不能继续往下移动了,此时,开启真空吸附装置20的真空吸附功能,将玻璃片材30吸附固定,然后,手持定位放置装置10往上移动,直至从真空吸附装置20上取出定位放置装置10,即完成玻璃片材30的定位操作。上述定位放置装置10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玻璃片材30的定位,消除玻璃尺寸误差对侧边定位的影响。
中空孔101在第一端102的开口尺寸要比玻璃片材30的最大尺寸要大,中空孔101在第二端103的开口尺寸要比玻璃片材30的最小尺寸要小,在中空孔101的特定位置开口大小与玻璃外形尺寸一致。
中空孔101的锥度要考虑玻璃片材30的大小范围,使得玻璃片材30能完全放进中空孔101的孔壁之间。中空孔101的锥度优选尽量接近0°,中空孔101的孔壁与中空孔101的中轴的角度越接近0°,定位过程中,玻璃片材30与中空孔101的孔壁的滑动更顺畅。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中空孔101的锥度为1°~5°,即中空孔101的孔壁与中空孔101的中轴的角度为1°~3°。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中空孔101的锥度为2°、3°、4°、5°等。
目前玻璃盖板的形状普遍为方形,相应地,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定位本体100为方形环状结构,更具体为长方形环形结构,与玻璃片材30的形状相适配。可以理解地,定位本体100不局限于为方形环状结构,根据玻璃片材30的形状进行设置。在其他示例中,定位本体100也可以为其他环状结构,例如可以为梯形环状结构等。
更具体地,定位本体100包括第一定位条111、第二定位条112、第三定位条113以及第四定位条114。第一定位条111和第二定位条112相对设置,第三定位条113和第四定位条114相对设置,第一定位条111、第二定位条112、第三定位条113以及第四定位条114围绕中空孔101设置,共同构成方形环状结构。
使用传统的L形靠角进行定位,会存在玻璃片材30的边缘与L形靠角没有接触好,导致玻璃定位不准,而上述定位放置装置10采用四个定位条共同构成方形环状结构,配合具有锥度的中空孔101,能够使四个定位条与玻璃片材30的四个边均良好接触,实现玻璃片材30的准确定位。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定位本体100的四个拐角位置分别设有与中空孔101连通的避空槽104。
通过设置避空槽104,可便于玻璃片材30的位置调整。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定位本体100的第一端102设有手持凹槽105。手持凹槽105可以方便定位放置装置10的取放。当定位放置装置10的第一端102靠近真空吸附支座时,第一端102与真空吸附装置20之间的间距很小,如果没有手持凹槽105,玻璃定位好后,取出定位放置装置10将很困难。因此,设置手持凹槽105对定位放置装置10的取放起到重要作用。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手持凹槽105的宽度为25mm~35mm,深度为5mm~10mm,以适应手指尺寸。
在图示的具体示例中,第一定位条111和第二定位条112的第一端102上均设置有两个手持凹槽105。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定位放置装置10还包括定位柱200,定位柱200设置在定位本体100的第一端102上。定位柱200用于与真空吸附装置20上的定位孔210配合。
使用传统的L形靠角进行定位,会存在L形靠角与真空吸附装置20定位边没有接触好,导致玻璃定位不准的情况。而上述示例的定位放置装置10通过在定位本体100的第一端102上设置定位柱200,定位柱200用于与真空吸附装置20上的定位孔210配合,实现定位放置装置10在真空吸附装置20上的准确放置,使得定位放置装置10自身定位准确。只有在定位放置装置10定位准确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玻璃片材30的准确定位。
较优地,定位柱200的数量有多个,以更好地实现定位放置装置10的准确定位,例如定位柱200的数量可以有两个、三个、四个等。
在图示的具体示例中,第一定位条111、第二定位条112、第三定位条113以及第四定位条114的第一端102上均设置有定位柱200。其中,第一定位条111和第二定位条112上的定位柱200设置在两个手持凹槽105之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固定设备,包括真空吸附装置以及上述任一示例的定位放置装置。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吸附平台以及底座。吸附平台设置在底座上,吸附平台上设有多个吸附孔,吸附平台能够套入定位本体的中空孔。
上述固定设备具有上述任一示例的定位放置装置,因而能够获得相应的技术效果。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定位放置装置还包括定位柱,定位柱设置在定位本体的第一端上,底座上设有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以下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概括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引导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意识到,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所进行的一定的改变,都将被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所覆盖。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放置装置10,包括定位本体100和定位柱200。
定位本体100为具有中空孔101的环状结构。定位本体100具有第一端102以及与第一端102相对的第二端103,中空孔101自第一端102贯穿至第二端103。中空孔101为锥形孔,中空孔101的锥度为2°。
定位本体100包括第一定位条111、第二定位条112、第三定位条113以及第四定位条114。第一定位条111和第二定位条112相对设置,第三定位条113和第四定位条114相对设置,第一定位条111、第二定位条112、第三定位条113以及第四定位条114围绕中空孔101设置,共同构成方形环状结构。
定位本体100的四个拐角位置分别设有与中空孔101连通的避空槽104。第一定位条111和第二定位条112的第一端102上均设置有两个手持凹槽105。手持凹槽105的宽度为30mm,深度为5mm。
第一定位条111、第二定位条112、第三定位条113以及第四定位条114的第一端102上均设置有定位柱20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设备,包括真空吸附装置以及实施例1提供的定位放置装置。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吸附平台以及底座。底座上设有与定位放置装置的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吸附平台设置在底座上,吸附平台上设有多个吸附孔,吸附平台能够套入定位本体的中空孔。
上述定位放置装置10可以用于实现玻璃片材30在真空吸附装置20上的定位放置。操作时,先将待加工的玻璃片材30放置在真空吸附装置20上,此操作可以利用传统的L形靠角辅助进行,实现玻璃片材30的初始定位放置。然后,拿取定位放置装置10,定位放置装置10的第一端102朝向真空吸附装置20,使中空孔101套入真空吸附装置20,手持定位放置装置10轻缓地继续往下移动,由于中空孔101为锥形孔,越靠近第二端103,开口越小,因而中空孔101的孔壁能够对玻璃片材30进行进一步定位,玻璃片材30定位好时,玻璃定位夹具不能继续往下移动了,此时,开启真空吸附装置20的真空吸附功能,将玻璃片材30吸附固定,然后,手持定位放置装置10往上移动,直至从真空吸附装置20上取出定位放置装置10,即完成玻璃片材30的定位操作。上述定位放置装置10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玻璃片材30的定位,消除玻璃尺寸误差对侧边定位的影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定位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放置装置具有定位本体,所述定位本体为具有中空孔的环状结构,所述定位本体具有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中空孔自所述第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端,所述中空孔为锥形孔,所述中空孔在所述第一端的开口大于在所述第二端的开口,所述第一端用于朝向真空吸附装置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孔的锥度为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孔的锥度为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本体为方形环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本体包括第一定位条、第二定位条、第三定位条以及第四定位条,所述第一定位条和所述第二定位条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定位条和所述第四定位条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条、所述第二定位条、所述第三定位条以及所述第四定位条围绕所述中空孔设置,共同构成方形环状结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本体的四个拐角位置分别设有与所述中空孔连通的避空槽。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本体的第一端设有手持凹槽。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放置装置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定位本体的第一端上。
9.一种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吸附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放置装置,所述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吸附平台以及底座,所述吸附平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吸附平台上设有多个吸附孔,所述吸附平台能够套入所述定位本体的中空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放置装置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定位本体的第一端上,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CN202121964800.7U 2021-08-20 2021-08-20 定位放置装置及固定设备 Active CN216230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64800.7U CN216230169U (zh) 2021-08-20 2021-08-20 定位放置装置及固定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64800.7U CN216230169U (zh) 2021-08-20 2021-08-20 定位放置装置及固定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30169U true CN216230169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84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64800.7U Active CN216230169U (zh) 2021-08-20 2021-08-20 定位放置装置及固定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301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30169U (zh) 定位放置装置及固定设备
CN216051860U (zh) 双面测试夹具
CN104117986B (zh) 用于管类结构的可调式定位划线装置
CN217276069U (zh) 一种专用于检测汽车飞轮壳定位孔精度的装置
CN204903578U (zh) 一种在天线测试系统中用于夹持模型的夹具
CN214445694U (zh) 易碎环状产品的定位组件
CN216283215U (zh) 一种键槽对称度快速测量装置
CN106002758B (zh) 通讯产品定位治具
CN213648736U (zh) 一种具有调节自锁装置的塑料件夹持定位装置
CN208042916U (zh) 一种模架板用异形槽便捷检测装置
CN217637266U (zh) 一种中心定位装置
CN212826880U (zh) 一种塑料件夹持定位机构
CN217317694U (zh) 一种手机卡托生产用夹具
CN209986817U (zh) 一种用于手机外壳加工的夹具
CN210501507U (zh) 一种带卡扣的夹具
CN216115701U (zh) 一种手机中框孔位检测治具
CN205537397U (zh) 凸缘工装校验装置
CN216620915U (zh) 一种ev电池极耳检测工装
CN212622237U (zh) 化学发光仪整机检测专用翻盖屏蔽工装
CN203932186U (zh) 一种电池接线端子校正工具
CN216645133U (zh) 一种解决定位基准位于产品内部的定位机构
CN210198225U (zh) 一种直角尺
CN213561222U (zh) 一种机床加工零件防变形夹紧定位装置
CN206862391U (zh) 检测治具及斜顶工件检测装置
CN216482714U (zh) 一种机械设计用多功能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7300 Zhonghuo Optical Valley Industrial Park, Chib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anni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dali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Wanjin Industrial (Chibi) Co.,Ltd.

Address before: 437300 Zhonghuo Optical Valley Industrial Park, Chib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anni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LTD.

Patentee before: Wanjin Industrial (Chib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