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30012U - 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230012U CN216230012U CN202121317598.9U CN202121317598U CN216230012U CN 216230012 U CN216230012 U CN 216230012U CN 202121317598 U CN202121317598 U CN 202121317598U CN 216230012 U CN216230012 U CN 2162300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bracing
- box body
- slide
- sli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盒体,所述盒体的一侧设置有滑移板,所述滑移板的背离所述盒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撑,所述第一斜撑的底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斜撑与所述滑移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斜撑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斜撑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本申请具有能够对最终形成的不同厚度的筑件的厚度进行调节的模板,从而减少操作人员重复搭建的情况,节省操作时间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浇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把混凝土等材料倒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在浇筑混凝土之前会首先搭建所需要的混凝土成型形状的模具,从而将混凝土注入到模具的内部,且经过混凝土干燥后形成浇筑件。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技术中的模具仅仅是搭建出来一个模型,从而根据不同厚度的混凝土筑件需要搭设不同的模板,进而不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能够对最终形成的筑件的厚度进行调节的模板,从而减少操作人员重复搭建的情况,节省操作时间,本申请提供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盒体,所述盒体的一侧设置有滑移板,所述滑移板的背离所述盒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撑,所述第一斜撑的底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斜撑与所述滑移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斜撑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斜撑转动的第一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驱动件第一斜撑在第一底板上转动,使得第一斜撑与底板之间的夹角变小,进而驱动第一斜撑靠近滑移板的一端朝向盒体的中心的方向移动,进而第一斜撑推动滑移板朝向靠近盒体中心方向移动,从而调节位于盒体内部的空腔的厚度,能够最终形成的不同厚度的筑件的厚度进行调节的模板,从而减少操作人员重复搭建的情况,节省操作时间。
可选的,所述滑移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斜撑的位置竖直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与所述第一斜撑铰接设置,所述第一滑板的两侧设置有夹持结构,所述滑槽靠近所述第一斜撑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的水平截面小于所述第一滑板的水平截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斜撑带动第一滑板沿着滑槽的方向相对滑动,进而通过第一滑板推动滑移板朝向盒体的内部移动,从而通过滑槽对第一斜撑的移动进行限位,且当第一斜撑朝向背离盒体的一侧转动时,连通槽的水平截面小于第一滑板的水平截面,从而第一滑板能够带动滑移板朝向背离盒体中心的一侧移动。
可选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有相对竖直设置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之间水平设置有双向丝杠,所述双向丝杠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板螺纹连接,所述双向丝杠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所述双向丝杠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双向丝杠的一端设置有锁定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驱动件带动双向丝杠进行转动,进而双向丝杠能够带动相对的两个夹持板朝向相对靠近或者相对背离的方向移动,进而当相对的两个夹持板朝向相对靠近的一侧移动时,能够将第一滑板夹持固定,从而减少当第一滑板移动到位后产生偏移移动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有固定套设在所述双向丝杠上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中心同轴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棘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棘爪,当所述棘轮与所述棘爪相对啮合时,相对的所述夹持板不能朝向相对背离的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棘轮与棘爪的相对配合,使得第二齿轮只能单向转动,进而使得第一齿轮只能单向转动,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的双向丝杠只能单向转动,进而当棘轮与棘爪相对配合时,相对的夹持板只能朝向相对靠近的一侧移动,从而当相对的夹持板对第一滑板夹持时,不能朝向相对背离的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盒体靠近第一斜撑的一侧水平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盒体的顶端,所述支撑板的下方铰接设置有第二斜撑,所述第二斜撑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铰接设置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位于所述滑槽的内部且相对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斜撑朝向靠近盒体中心的一端转动时,第一斜撑靠近滑移板的一端会逐渐下降,从而使得第一斜撑对滑移板的施力位置逐渐下降,使得滑移板易产生倾斜,通过设置的第二斜撑,从而通过第二斜撑对滑移板的上部进行支撑,当第二斜撑逐渐朝向靠近盒体的中心位置转动时,第二斜撑靠近滑移板的一端逐渐上升,从而使得对滑移板的支撑更加均匀,减少滑移板产生倾斜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盒体背离所述滑移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滑移板的一侧铰接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背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凝土成型后,能够通过盒体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取出,且当浇筑时,通过支撑杆对固定板进行支撑,从而通过固定板对盒体进行封闭。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弹性件能够将支撑杆靠近盒体的一端朝向靠近盒体的一侧移动,进而拉动支撑杆对固定板进行支撑,使得固定板对盒体压紧更加严密。
可选的,所述盒体的底端设置有注浆孔,所述盒体的顶端设置有出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自位于下方的注浆孔朝向盒体的内部注入混凝土,且当位于盒体内部的混凝土充满后,多余的混凝土会从位于顶端的出浆孔排出,从而操作人员通过在外侧观察到出浆孔流出混凝土即可表明位于盒体内部被填满。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第一驱动件第一斜撑在第一底板上转动,使得第一斜撑与底板之间的夹角变小,进而驱动第一斜撑靠近滑移板的一端朝向盒体的中心的方向移动,进而第一斜撑推动滑移板朝向靠近盒体中心方向移动,从而调节位于盒体内部的空腔的厚度,能够最终形成的不同厚度的筑件的厚度进行调节的模板,从而减少操作人员重复搭建的情况,节省操作时间。
2.通过第二驱动件带动双向丝杠进行转动,进而双向丝杠能够带动相对的两个夹持板朝向相对靠近或者相对背离的方向移动,进而当相对的两个夹持板朝向相对靠近的一侧移动时,能够将第一滑板夹持固定,从而减少当第一滑板移动到位后产生偏移移动的情况。
3.当第一斜撑朝向靠近盒体中心的一端转动时,第一斜撑靠近滑移板的一端会逐渐下降,从而使得第一斜撑对滑移板的施力位置逐渐下降,使得滑移板易产生倾斜,通过设置的第二斜撑,从而通过第二斜撑对滑移板的上部进行支撑,使得当第二斜撑逐渐朝向靠近盒体的中心位置转动时,第二斜撑靠近滑移板的一端逐渐上升,从而使得对滑移板的支撑更加均匀,减少滑移板产生倾斜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的滑移板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的固定板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的固定板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的第一斜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的第二斜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的双向丝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盒体;21、避让槽;211、卡台;22、固定板;23、滑移板;231、滑槽;232、连通槽;233、夹持板;234、双向丝杠;235、第一齿轮;236、第二齿轮;237、第三转动电机;238、棘轮;239、棘爪;24、注浆孔;25、出浆孔;3、第一支护结构;31、支撑杆;32、支撑片;33、弹簧;4、第二支护结构;41、增高板;42、第一滑板;43、第一斜撑;44、第一转动电机;45、支撑板;46、第二滑板;47、第二斜撑;48、第二转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参照图1、图2,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包括底板1,位于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盒体2,盒体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护结构3,盒体2与第一支护结构3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护结构4。通过第一支护结构3和第二支护结构4对盒体2内部的混凝土筑件进行支撑。
参照图2、图3,盒体2位于靠近第一支护结构3的一侧与靠近第二支护结构4的一侧相对开口设置,且盒体2位于第一支护结构3的一侧开设有矩形的避让槽21,避让槽21的竖直截面大于盒体2的内部的腔室且小于盒体2的外侧表面,从而通过避让槽21与盒体2之间形成一个卡台211。位于卡台211背离盒体2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为矩形结构,且固定板22的竖直截面与避让槽21相同,从而通过固定板22将盒体2的一侧开口进行封闭,且通过卡台211将固定板22卡接在盒体2上。
第一支护结构3包括有位于固定板22背离卡台211的一侧设置的支撑杆31,支撑杆31靠近固定板22的一端铰接设置有支撑片32,支撑片32竖直设置,且支撑片32与固定板22之间滑动连接。支撑杆31背离支撑片32的一端与底板1之间铰接设置,从而通过支撑杆31、底板1和固定板22形成三角形结构。
位于支撑杆31和底板1之间设置有弹簧33,弹簧33的一端与支撑杆31固定连接,且弹簧33的另外一端与底板1之间固定连接。从而通过弹簧33将支撑杆31朝向靠近盒体2的一侧拉动,进而将支撑杆31对固定板22进行压紧,使得固定板22能够压紧在卡台211上。
参照图4、图5,盒体2背离固定板22一侧的开口位置处滑动连接有滑移板23,滑移板23的竖直截面与盒体2的开口相同,从而通过滑移板23将盒体2的一侧开口封闭。第二支护结构4包括有水平设置的增高板41,增高板41与底板1之间固定连接,且增高板41的上表面与盒体2的内侧底壁齐平。
位于滑移板23的内部竖直开设有滑槽231,位于滑槽2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42,第一滑板42为矩形结构。且位于滑槽231靠近增高板41的一侧竖直开设有连通槽232,连通槽232与滑槽231相对连通,且连通槽232与滑移板23靠近增高板41的一侧侧壁相连通,且连通槽232的水平方向的截面长度小于第一滑板42的水平截面的长度,从而通过滑槽231和连通槽232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卡固第一滑板42的卡固阶,使得第一滑板42只能在滑槽231的内部沿着高度方向竖直滑动。
位于第一滑板42靠近增高板41的一侧铰接设置有第一斜撑43,第一斜撑43背离第一滑板42的一端与增高板41铰接设置,且第一斜撑43靠近增高板4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电机44。第一转动电机44与增高板41固定连接,且第一转动电机44的电机轴与第一斜撑43固定连接,从而通过第一转动电机44带动第一斜撑4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斜撑43与增高板41之间的夹角改变。
当第一斜撑43与增高板41之间的夹角变小时,第一斜撑43推动滑移板23朝向背离增高板41的一侧移动;当第一斜撑43与增高板41之间的夹角变大时,第一斜撑43带动滑移板23朝向靠近增高板41的一侧移动。
位于盒体2靠近增高板41的一侧水平设置有支撑板45,支撑板45与盒体2之间固定连接,且支撑板45的下表面与盒体2的内侧顶壁齐平。位于滑槽231的内部、第一滑板42的上方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46,第二滑板46的竖直截面与第一滑板42相同。且位于第二滑板46靠近增高板41的一侧铰接设置有第二斜撑47,第二斜撑47背离第二滑板46的一端与支撑板45铰接设置。
位于支撑板45上相对于第二斜撑47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电机48,第二转动电机48的电机轴与第二斜撑47之间固定连接,从而通过第二转动电机48带动第二斜撑47进行转动。
参照图6、图7,位于滑槽231的内部相对于第一滑板42相对的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夹持板233,夹持板233与滑槽231之间滑动连接。位于滑槽231的内部水平设置有双向丝杠234,且双向丝杠234与滑移板23之间转动连接。双向丝杠23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夹持板233螺纹连接,且位于双向丝杠234的一端同轴套设有第一齿轮235,第一齿轮235与双向丝杠234固定连接。
位于第一齿轮235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36,第二齿轮236的轴线与第一齿轮235的轴线平行设置。位于第二齿轮236的轴线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转动电机237,第三转动电机237与滑移板23固定连接,且第三转动电机237的电机轴与第二齿轮236的转动中心固定连接。
从而通过第三转动电机237带动第二齿轮236进行转动,进而第二齿轮236带动与第一齿轮235进行转动,使得第一齿轮235带动双向丝杠234进行转动,转动的双向丝杠234能够带动相对的夹持板233朝向相对靠近或者相对背离的方向进行移动。
进而当双向丝杠234驱动相对的夹持板233朝向相对靠近的位置处移动时,能够通过夹持板233将第一滑板42和第二滑板46进行夹紧固定;当双向丝杠234驱动相对的夹持板233朝向相对背离的方向进行移动时,能够将第一滑板42和第二滑板46松开,进而第一滑板42和第二滑板46能够沿着滑槽231的方向移动。
位于第二齿轮236背离第三转动电机237的一侧同轴设置有棘轮238,棘轮238与第二齿轮236固定连接。位于棘轮238的一侧啮合连接有棘爪239,棘爪239与滑移板23转动连接,从而通过棘轮238与棘爪239的配合,使得第二齿轮236只能单向移动。当棘轮238与棘爪239相对配合时,相对的夹持板233支撑朝向相对靠近的一侧方向移动,减少第三转动电机237停止运作后,电机轴反转带动相对夹持板233松开的情况产生。
参照图1、图2,位于盒体2竖直侧壁的底端开设有注浆孔24,注浆孔24将盒体2的侧壁贯穿。位于盒体2的顶壁开设有出浆孔25,出浆孔25将盒体2的顶壁贯穿。从而自注浆孔24朝向盒体2的内部注入混凝土,且当混凝土将盒体2的内部充满后,混凝土自出浆孔25的位置流出,使得当出浆孔25的位置有混凝土排出时,即表示盒体2的内部被充满。
本申请实施例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通过第一转动电机44驱动第一斜撑43与增高板41之间的夹角变小,进而通过第一斜撑43驱动滑移板23朝向背离增高板41的一侧移动;通过第二转动电机48带动第二斜撑47与支撑板45之间的夹角变小,从而第二斜撑47驱动滑移板23朝向背离支撑板45的一侧移动,进而通过滑移板23对位于盒体2内部的混凝土压实。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盒体(2),所述盒体(2)的一侧设置有滑移板(23),所述滑移板(23)的背离所述盒体(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撑(43),所述第一斜撑(43)的底端与所述底板(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斜撑(43)与所述滑移板(2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斜撑(43)靠近所述底板(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斜撑(43)转动的第一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板(23)相对于所述第一斜撑(43)的位置竖直开设有滑槽(231),所述滑槽(2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42),所述第一滑板(42)与所述第一斜撑(43)铰接设置,所述第一滑板(42)的两侧设置有夹持结构,所述滑槽(231)靠近所述第一斜撑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槽(232),所述连通槽(232)的水平截面小于所述第一滑板(42)的水平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有相对竖直设置的夹持板(233),所述夹持板(233)之间水平设置有双向丝杠(234),所述双向丝杠(23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板(233)螺纹连接,所述双向丝杠(234)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所述双向丝杠(234)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双向丝杠(234)的一端设置有锁定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靠近第一斜撑(43)的一侧水平设置有支撑板(45),所述支撑板(45)位于所述盒体(2)的顶端,所述支撑板(45)的下方铰接设置有第二斜撑(47),所述第二斜撑(47)背离所述支撑板(45)的一端铰接设置有第二滑板(46),所述第二滑板(46)位于所述滑槽(231)的内部且相对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包括有固定套设在所述双向丝杠(234)上的第一齿轮(235),所述第一齿轮(235)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36),所述第二齿轮(236)的转动中心同轴固定连接有棘轮(238),所述棘轮(238)的一侧啮合连接有棘爪(239),当所述棘轮(238)与所述棘爪(239)相对啮合时,相对的所述夹持板(233)不能朝向相对背离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背离所述滑移板(2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背离所述滑移板(23)的一侧铰接设置有支撑杆(31),所述支撑杆(31)背离所述固定板(22)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铰接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的底端设置有注浆孔(24),所述盒体(2)的顶端设置有出浆孔(2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17598.9U CN216230012U (zh) | 2021-06-11 | 2021-06-11 | 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17598.9U CN216230012U (zh) | 2021-06-11 | 2021-06-11 | 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230012U true CN216230012U (zh) | 2022-04-08 |
Family
ID=80939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317598.9U Active CN216230012U (zh) | 2021-06-11 | 2021-06-11 | 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230012U (zh) |
-
2021
- 2021-06-11 CN CN202121317598.9U patent/CN21623001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61596A (zh) | 一种预制梁模具及其工作方法 | |
CN116001065B (zh) | 一种建筑用预制构件生产加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6344282U (zh) | 台状混凝土浇筑件易脱模栓试模 | |
CN216230012U (zh) | 模板的侧顶支护结构 | |
CN114474340A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预制块自动浇制装置 | |
CN112942135B (zh) | 一种大型钢结构桥梁落梁用临时支撑装置 | |
CN112025939B (zh) | 一种混凝土电线杆成型制作模具 | |
CN207256490U (zh) | 一种预制件成孔装置及模具 | |
CN214462612U (zh) | 一种建筑模板安装用加固结构 | |
CN211250587U (zh) | 一种预制梁模具 | |
CN211691074U (zh) | 一种构造柱免支模砌块施工装置 | |
CN211597753U (zh) | 一种房屋砌筑墙体压顶可自动化建造的施工设备 | |
CN208184277U (zh) | 一种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撑装置 | |
CN214364921U (zh) |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支架 | |
CN214136534U (zh) | 一种打孔水泥预制品的成型主机架 | |
CN213533062U (zh) | 一种水泥预制块自动浇制装置 | |
CN219011938U (zh) | 一种楼板预留洞口吊模封堵装置 | |
CN220219002U (zh) | 一种稳压连续自动浇注装置 | |
CN221219809U (zh) | 一种混凝土外墙洞口封堵结构 | |
CN212927133U (zh) | 一种混凝土工程施工装置 | |
CN219175849U (zh) | 一种混凝土浇筑口模具 | |
CN216127431U (zh) | 一种水泥生产用的可调节试样板 | |
CN216247456U (zh) | 一种砌墙砖抗压强度一次成型试模 | |
CN211104692U (zh) | 一种易于拆模的预制墙板成型模具 | |
CN214695440U (zh) | 水坝堤岸防渗透加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