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4330U - 电连接结构和壳体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结构和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4330U
CN216214330U CN202122384900.9U CN202122384900U CN216214330U CN 216214330 U CN216214330 U CN 216214330U CN 202122384900 U CN202122384900 U CN 202122384900U CN 216214330 U CN216214330 U CN 216214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groove
electric connecting
connection structure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49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849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4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4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43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连接结构和壳体,所述电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卡位槽和卡位弹片,所述卡位槽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卡位弹片具有卡位部,所述卡位部位于所述卡位槽内并与所述封闭端形成卡位区;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卡位槽移动,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连接或脱离。将本申请提供的电连接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上时,既可以通过电连接件实现电子设备与外部电源或电路的导通,又可以通过电连接件实现壳体与电子设备内部结构的固定连接,实现了简洁化和功能化的有效统一。

Description

电连接结构和壳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壳体连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连接结构和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电子设备需要通过与外部进行电连接以实现某些特殊功能,因此,在电子设备的外壳上通常会设置电连接件,以实现电子设备与外部的交互功能。另外,电子设备的外壳通常与电子设备为可拆卸连接,以方便维修或更换电子设备的内部零件。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同时实现上述功能,外壳上需要同时设置电连接件和拆卸连接件,这种结构使得电子设备的外壳结构通常较为复杂,并且对于电连接件在外壳上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结构和应用了所述电连接结构的壳体,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卡位槽和卡位弹片,所述卡位槽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卡位弹片具有卡位部,所述卡位部位于所述卡位槽内并与所述封闭端形成卡位区;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卡位槽移动;
在所述电连接件移动至所述封闭端的情况下,所述卡位部能够将所述电连接件限制在所述卡位区,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连接;
在所述电连接件从所述封闭端向所述开口端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电连接件从所述卡位区脱离,使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脱离。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件和所述卡位弹片分别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电连接件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两个所述弹片的所述卡位部相对设置于所述卡位槽的两侧,两个所述电连接件能够沿所述卡位槽的两侧在所述卡位槽内移动;
在两个所述电连接件移动至所述封闭端的情况下,两个所述卡位部分别将两个所述电连接件限制在所述卡位区,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位弹片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在所述电连接件位于所述卡位区的情况下,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卡位弹片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卡位槽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上具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与所述卡位槽连通,所述卡位弹片位于所述配合槽内,并使所述卡位部通过所述连通处伸入于所述卡位槽内;
在所述电连接件从所述开口端移动至所述封闭端或从所述封闭端移动至所述开口端的过程中,所述电连接件抵压所述卡位部,使所述卡位部弹回至所述配合槽内。
可选地,所述卡位弹片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卡位部位于所述自由端上;所述配合槽内设置有卡位筋,所述固定端通过所述卡位筋和所述配合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位部的两侧分别具有弧度区;
在所述电连接件从所述开口端移动至所述封闭端的过程中,所述电连接件抵压一侧的所述弧度区,使所述电连接件能够进入所述卡位区;
在所述电连接件从所述封闭端移动至所述开口端的过程中,所述电连接件抵压另一侧的所述弧度区,使所述电连接件能够脱离所述卡位区。
可选地,所述卡位槽为“L”形。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件为圆柱形连接针,所述圆柱形连接针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使所述电连接件能够沿所述卡位槽移动。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壳体,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内壳和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连接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内壳,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外壳,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能够通过所述电连接结构形成连接或脱离,在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形成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电连接件能够与电子设备的内部电路连通。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结构在所述壳体上至少设置有两处,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能够同时通过至少两处的所述电连接结构形成连接。
本申请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卡位槽和卡位弹片,在第二连接部上设置电连接件,电连接件能够沿所述卡位槽移动。在电连接件从开口端移动至封闭端时,卡位弹片能够通过卡位部将电连接件限制在卡位区,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形成连接。在电连接件从封闭端向开口端移动时,电连接件脱离卡位区,使第一连接部能够与第二连接部实现脱离。
将本申请提供的电连接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上时,既可以通过电连接件实现电子设备与外部电源或电路的导通,又可以通过电连接件实现壳体与电子设备内部结构的固定连接,实现了简洁化和功能化的有效统一,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壳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第二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卡位弹片位于配合槽中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卡位槽;11-开口端;12-封闭端;2-卡位弹片;21-卡位部;22-固定端;23-自由端;3-卡位区;4-配合槽;5-卡位筋;6-电连接件;7-第一侧面;8-第二侧面。
100-内壳;20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现有技术中,许多电子设备都需要与外部进行电连接以实现产品的一些特殊功能,而这种电连接通常会通过在产品的外壳上设置电连接件来实现。另外,为方便维修等,外壳还需要与电子设备的主体进行可拆卸连接,外壳上的电连接件和可拆卸连接件会导致外壳的结构复杂,使得生产成本增加。例如,在某些具有外壳变色功能的手机产品中,其外壳需要与手机内部的电路连通,以通过手机操作变色。外壳还需要具备可拆卸功能,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在外壳上设计电连接件,并在手机内部的其它支撑件上设置连接触点,外壳装配在手机主体上以后,电连接件便会与连接触点接触,使外壳与手机的内部电路接通。上述这种设计,对于电连接件与连接触点的定位要求以及外壳与手机主体的拆卸装配要求较高,导致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
如图1至图5所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卡位槽 1和卡位弹片2,所述卡位槽1具有开口端11和封闭端12,所述卡位弹片 2具有卡位部21,所述卡位部21位于所述卡位槽1内并与所述封闭端12 形成卡位区3;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电连接件6,所述电连接件6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卡位槽1移动;在所述电连接件6移动至所述封闭端12的情况下,所述卡位部21能够将所述电连接件6限制在所述卡位区3,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连接;在所述电连接件6从所述封闭端 12向所述开口端11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电连接件6从所述卡位区3脱离,使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脱离。
具体地,在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电连接结构,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以分别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外壳200与电子设备内部的其它支撑件上,以同时实现外壳200 与电子设备的电连接和可拆卸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卡位槽1和卡位弹片2,卡位弹片2的卡位部21位于卡位槽1中并与其封闭端12形成卡位区3,在外力作用下,当第二连接部上的电连接件6从卡位槽1的开口端11移动至封闭端12时,电连接件6经过卡位部21进入到卡位区3中,并被卡位部21限制于卡位区3中,使第二连接部通过电连接件6与第一连接部形成连接,需要拆卸时,只需要外力作用于第二连接件或第一连接件,使电连接件6沿卡位槽1从卡位区3脱离即可。
另外,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件形成连接后,电连接件6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位置是已知且固定的,只需要将电连接件6需要连接的电路接通点设置于卡位区3附近,装配好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后,电连接件6 即可准确与其导通,无需专门对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进行定位,简化了装配步骤。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脱离时,电连接件6也会与其导通的电路断路,避免造成短路等问题。将本申请提供的电连接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上时,既可以通过电连接件6实现电子设备与外部电源或电路的导通,又可以通过电连接件6实现壳体与电子设备内部结构的固定连接,实现了简洁化和功能化的有效统一,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件6和所述卡位弹片2分别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电连接件6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两个所述弹片的所述卡位部 21相对设置于所述卡位槽1的两侧,两个所述电连接件6能够沿所述卡位槽1的两侧在所述卡位槽1内移动;在两个所述电连接件6移动至所述封闭端12的情况下,两个所述卡位部21分别将两个所述电连接件6限制在所述卡位区3,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连接。
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卡位弹片2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应地,电连接件6也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在两个电连接件6移动至卡位区3后,两个卡位弹片2的卡位部21分别对两个电连接件6形成限制,使两个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形成连接。其中,两个电连接件6可以分别用于正极连接和负极连接件,或者用于多触点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其应用的电子设备的设计需求来选择,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多个电连接件6可以实现更多的电连接功能,使电连接结构的功能化的集成程度跟高,在不增加内部零件的前提下,实现更多的设计功能。
可选地,所述卡位弹片2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在所述电连接件6位于所述卡位区3的情况下,所述电连接件6与所述卡位弹片2连通。
具体地,参考图5,在本申请中,当电连接件6位于卡位区3时,卡位弹片2对电连接件6能够形成限位,这种限位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阻挡电连接件6向开口端11移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其它间接形式实现,例如通过电磁力实现限制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卡位弹片2 通过直接接触的形式阻挡电连接件6的移动,此时,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的卡位弹片2也便会直接与电连接件6导通。在实际应用中,只需将需要与电连接件6导通的电路提前与卡位弹片2接通即可,使得电连接结构更加简洁、装配更加简单,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其中,导电材料可以采用铜、镍、镉等导电金属,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侧面7和第二侧面8,所述卡位槽1 位于所述第一侧面7,所述第二侧面8上具有配合槽4,所述配合槽4与所述卡位槽1连通,所述卡位弹片2位于所述配合槽4内,并使所述卡位部 21通过所述连通处伸入于所述卡位槽1内;在所述电连接件6从所述开口端11移动至所述封闭端12或从所述封闭端12移动至所述开口端11的过程中,所述电连接件6抵压所述卡位部21,使所述卡位部21弹回至所述配合槽4内。
具体地,参考图2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卡位槽1和配合槽4均为盲槽,并分别位于第一连接部的两个侧面上,卡位弹片2从配合槽4安装于第一连接部,且卡位部21通过配合槽4与卡位槽1的连通处伸入卡位槽 1,并与卡位槽1的封闭端12形成卡位区3。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需要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形成连接,则使第二连接部上的电连接件6沿着卡位槽1的开口端11朝封闭端12移动,电连接件6移动至封闭端12后,卡位部21与封闭端12形成的卡位区3将电连接件6限制在固定区域内,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形成连接。如果需要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开,则对电连接件6施加外力,使其从封闭端12的卡位区3朝卡位槽 1的开口端11移动,卡位部21在电连接件6的抵压作用下,由卡位槽1 与配合槽4的连接处退回至配合槽4内,使电连接件6顺利脱离卡位区3,实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拆分。
本实施里中的电连接结构通过将卡位槽1与限位槽分设与第一连接部的两个侧面上,使得卡位槽1一侧的结构比较简单,具有美感。将卡位弹片2设置为整体位于配合槽4内,仅卡位部21位于卡位槽1内,方便将第二侧面8的一侧设置的电路与卡位弹片2连通,简化了结构。
可选地,所述卡位弹片2具有固定端22和自由端23,所述卡位部21 位于所述自由端23上;所述配合槽4内设置有卡位筋5,所述固定端22 通过所述卡位筋5和所述配合槽4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卡位弹片2的固定端22通过卡位筋5与配合槽4的侧壁的配合,使卡位弹片2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上,自由端 23可通过外部驱动进行一定范围的移动。将卡位部21设置于自由端23上,方便电连接件6在卡位槽1内移动。另外,卡位弹片2的结构便于生产装配和拆卸,简化了装配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
可选地,所述卡位部21的两侧分别具有弧度区;在所述电连接件6从所述开口端11移动至所述封闭端12的过程中,所述电连接件6抵压一侧的所述弧度区,使所述电连接件6能够进入所述卡位区3;在所述电连接件6从所述封闭端12移动至所述开口端11的过程中,所述电连接件6抵压另一侧的所述弧度区,使所述电连接件6能够脱离所述卡位区3。
具体地,如图5所示,挡电连接件6位于卡位区3时,卡位部21两侧的弧度区一方面可以使得电连接件6在卡位槽1中移动时,更容易使卡位部21通过两侧的位置被抵压移动,方便电连接件6在卡位槽1中的移动,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拆卸更加省力。另一方面,弧度区的设置使卡位弹片2与电连接件6的连通更加可靠。
可选地,所述卡位槽1为“L”形。
具体第,如图3所示,卡位槽1的形状为“L”形,这种结构形式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连接时,电连接件6需要通过沿两段不同方向移动,避免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形成连接后,被误触分开,使得连接的可靠性更高。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件6为圆柱形连接针,所述圆柱形连接针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使所述电连接件6能够沿所述卡位槽1移动。
具体地,参考图1,所述电连接件6可以设置为圆柱形的连接针,减小了电连接件6在卡位槽1中的移动时两者的接触面,使电连接件6在卡位槽1中的移动更加高效,提高了拆卸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壳体,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外壳200、内壳100和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内壳100,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外壳200,所述内壳100和所述外壳200能够通过所述电连接结构形成连接或脱离,在所述内壳100与所述外壳200形成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电连接件6能够与电子设备的内部电路连通。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可以设置为圆形,其中,内壳100可以为电子设备内部的支撑结构,例如产品中框等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0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内壳10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在进行外壳200装配时,使电连接件6沿卡位槽1移动,从开口端11向封闭端12移动,当电连接件6移动至封闭端12后,卡位弹片2的卡位部21 对电连接件6形成限位,使外壳200安装在内壳100上。同时,内壳100 中还可以设置有电子设备的内部电路,将内部电路连通的连接触点设置于卡位区3附近,外壳200与内壳100装配好以后,电连接件6即与电子设备的内部电路连通,同时实现了装配连接和电连接,使得电子设备的外观更加简洁,提高了外观美感。当需要将外壳200卸下时,只需要将外壳200 朝封闭端12的反向移动,即可使电连接件6脱离卡位区3,并且与电子设备断开电路连接。采用了本申请中的电连接结构的电子设备,实现了功能化和简洁化的有效统一。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结构在所述壳体上至少设置有两处,所述内壳100 和所述外壳200能够同时通过至少两处的所述电连接结构形成连接。
具体地,如图1所示,内壳100同时通过至少两处的电连接结构形成连接,会使得两者的连接更加可靠,电连接结构可以均匀设置于外壳200 和内壳100之间,使两者的连接受力更加均匀,提高产品的试用寿命。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卡位槽和卡位弹片,所述卡位槽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卡位弹片具有卡位部,所述卡位部位于所述卡位槽内并与所述封闭端形成卡位区;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卡位槽移动;
在所述电连接件移动至所述封闭端的情况下,所述卡位部能够将所述电连接件限制在所述卡位区,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连接;
在所述电连接件从所述封闭端向所述开口端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电连接件从所述卡位区脱离,使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件和所述卡位弹片分别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电连接件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两个所述弹片的所述卡位部相对设置于所述卡位槽的两侧,两个所述电连接件能够沿所述卡位槽的两侧在所述卡位槽内移动;
在两个所述电连接件移动至所述封闭端的情况下,两个所述卡位部分别将两个所述电连接件限制在所述卡位区,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弹片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在所述电连接件位于所述卡位区的情况下,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卡位弹片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卡位槽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上具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与所述卡位槽连通,所述卡位弹片位于所述配合槽内,并使所述卡位部通过所述连通处伸入于所述卡位槽内;
在所述电连接件从所述开口端移动至所述封闭端或从所述封闭端移动至所述开口端的过程中,所述电连接件抵压所述卡位部,使所述卡位部弹回至所述配合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弹片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卡位部位于所述自由端上;所述配合槽内设置有卡位筋,所述固定端通过所述卡位筋和所述配合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位部的两侧分别具有弧度区;
在所述电连接件从所述开口端移动至所述封闭端的过程中,所述电连接件抵压一侧的所述弧度区,使所述电连接件能够进入所述卡位区;
在所述电连接件从所述封闭端移动至所述开口端的过程中,所述电连接件抵压另一侧的所述弧度区,使所述电连接件能够脱离所述卡位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槽为“L”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为圆柱形连接针,所述圆柱形连接针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使所述电连接件能够沿所述卡位槽移动。
9.一种壳体,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壳和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内壳,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外壳,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能够通过所述电连接结构形成连接或脱离,在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形成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电连接件能够与电子设备的内部电路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结构在所述壳体上至少设置有两处,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能够同时通过至少两处的所述电连接结构形成连接。
CN202122384900.9U 2021-09-29 2021-09-29 电连接结构和壳体 Active CN216214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4900.9U CN216214330U (zh) 2021-09-29 2021-09-29 电连接结构和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4900.9U CN216214330U (zh) 2021-09-29 2021-09-29 电连接结构和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4330U true CN216214330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27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4900.9U Active CN216214330U (zh) 2021-09-29 2021-09-29 电连接结构和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43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84380A (en) Seesaw switch
CN100438220C (zh) 擦拭动作在窄区域内进行的电连接器
CN107610967B (zh) 操作键结构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设备
CN103227077A (zh) 接触组件
CN106410531B (zh) 防触电模块及具有其的插座、插排
CN216214330U (zh) 电连接结构和壳体
CN111082255A (zh) 连接器及数据线
CN203659699U (zh) 一种新型按钮开关
US20110290630A1 (en) Sliding button with rotating shaft
CN109149296B (zh) 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连接器及其连接模块
CN107482332B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2468586B (zh) 连接器模块
CN211957500U (zh) 一种接线开关触点装置
CN210897721U (zh) 一种具有弹性接触件的浮动式同轴连接器插头
CN111224255B (zh) 导体连接件及具有其的射频连接器
CN211238578U (zh) 电连接组件及其电连接器和电子组件
CN102842458B (zh) 一种磁控开关
CN202503148U (zh) 通讯连接器及其电子装置
CN111725037A (zh) 浪涌保护器
CN214624827U (zh) 一种组合式插座及包含该插座的键盘
CN114336114B (zh) 同轴开关连接器
CN211530260U (zh) 连接器及数据线
CN210040634U (zh) 一种卡座和终端设备
CN205104408U (zh) 一种按键模块装配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19833080U (zh) 电连接用插针组件安装结构及其电子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