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4147U - 压接型无源器件及电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压接型无源器件及电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214147U CN216214147U CN202122501102.XU CN202122501102U CN216214147U CN 216214147 U CN216214147 U CN 216214147U CN 202122501102 U CN202122501102 U CN 202122501102U CN 216214147 U CN216214147 U CN 2162141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ssive device
- crimp
- pcb
- conductive
- p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接型无源器件及电路系统,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压接型无源器件,包括:无源器件本体,其上设置有电极连接端;引脚本体,其上设置有鱼眼孔;以及导电连接件,连接所述电极连接端和所述引脚本体。电路系统,包括PCB板及多个所述的压接型无源器件,所述无源器件本体上设置有散热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压接型无源器件装配时可直接手工操作,无需进行焊接操作,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因返修或调试需要拆卸时,可直接从PCB板上拔出,无需进行高温操作,也无需专用设备和材料,不会造成PCB板损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压接型无源器件及电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无源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等)结构一般分为两种,贴片式或者引脚焊,这样的好处是结构简单,缺点也很明显,装配一定要通过焊接完成,非常复杂,装配后不易拆卸,必须通过高温融化焊锡,涉及到电烙铁,锡线,吸枪,松香,清洁刷等等众多设备,操作技巧复杂,且操作过程中,高温容易造成PCB电路板损坏,不利于多次开发调试及返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焊接固定,方便拆装的压接型无源器件及电路系统。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压接型无源器件,包括:
无源器件本体,其上设置有电极连接端;
引脚本体,其上设置有鱼眼孔;以及
导电连接件,连接所述电极连接端和所述引脚本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连接件为柔性结构。
通过将导电连接件设置为柔性结构,便于弯曲变形以适应压接型无源器件的安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连接件设置有折弯部。
通过在导电连接件上设置折弯部,使出厂后的压接型无源器件的引脚本体直接指向目标方向,提高封装效率。另外,折弯部实际上也延长了导电连接件的长度,增大了引脚本体的可调范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弯部为所述导电连接件弯折形成的L型结构或S型结构或U型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引脚本体上设置有导电的压接座,所述压接座与所述导电连接件连接,所述压接座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引脚本体的横截面积。
通过设置横截面积更大的压接座,使引脚本体被压接至PCB板上时,压接座可作为受力点,便于压接操作。另外,将引脚本体从PCB板上拔出时,压接座作为限位防滑件,便于引脚本体的拆卸操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接座与所述导电连接件通过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导电的弹性件连接。
通过弹性件的作用,使导电连接件与引脚本体为弹性软连接,在引脚本体压接操作或拆卸操作时,有效的减缓了PCB板和无源器件本体受到的应力,有效地避免了PCB板的过孔受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内设置有支撑限位杆,所述支撑限位杆沿所述弹性件的形变方向设置用于限制所述弹性件的形变量。
通过支撑限位杆的作用,不仅可避免弹性件的形变量过大,而且可限制弹性件的形变方向,保证引脚本体压接便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连接件、所述引脚本体及所述压接座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引脚本体的末端还设置有引脚导向部。
利用引脚导向部引导引脚本体插入PCB板的过孔中,提高安装效率和安装精度。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路系统,包括PCB板及多个所述的压接型无源器件,所述无源器件本体上设置有散热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通过在无源器件本体上设置具有鱼眼孔结构的引脚本体,引脚本体插入PCB板的过孔中时其鱼眼孔区域的结构发生变形,使引脚本体与过孔的孔壁上的金属层紧密接触,形成稳定可靠的电气连接,从而实现无源器件本体与PCB板的压接。相比于传统的焊接工艺,本实用新型的压接型无源器件装配时可直接手工操作,无需进行焊接操作,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因返修或调试需要拆卸时,可直接从PCB板上拔出,无需进行高温操作,也无需专用设备和材料,不会造成PCB板损伤。因此,相比于现有结构的无源器件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压接型无源器件拆装方便,快捷,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压接型无源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压接型无源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压接型无源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压接型无源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压接型无源器件对应的电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无源器件本体;11-电极连接端;12-第一散热涂层;13-第二散热涂层;14-第三散热涂层;20-引脚本体;21-鱼眼孔;22-外凸部;23-压接座;24-引脚导向部;30-导电连接件;31-折弯部;40-弹性件;41-支撑限位杆;50-PCB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例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例子。尽管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将理解,不是想要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相反,想要覆盖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包括的变更、修改和等价物。应注意,这里描述的方法步骤都可以由任何功能块或功能布置来实现,且任何功能块或功能布置可被实现为物理实体或逻辑实体、或者两者的组合。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注意:接下来要介绍的示例仅是一个具体的例子,而不作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必须为如下具体的步骤、数值、条件、数据、顺序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阅读本说明书来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来构造本说明书中未提到的更多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压接型无源器件,包括无源器件本体10、引脚本体20以及导电连接件30。
无源器件本体10上设置有电极连接端11。本实施例中,无源器件本体10上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端11,分别位于无源器件本体10的两个相背对侧端。但需要说明的是,无源器件本体10的电极连接端11并不局限于两个,也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分布位置。
无源器件本体10可以是电阻、电容或电感。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电子元器件。
无源器件本体10的形状也不局限于立方体,也可以是圆柱状结构或其他形状。
引脚本体20上设置有鱼眼孔21,引脚本体20在鱼眼孔21处设置有外凸部22,以便于与PCB板50的过孔接触并挤压变形。引脚本体20与PCB板50的过孔装配时,引脚本体20的鱼眼孔21处的外凸部22进入过孔瞬间,受到过孔孔壁挤压而变形,鱼眼孔21为这种变形提供空间,变形后的引脚本体20与过孔的孔壁紧密连接,实现引脚本体20与PCB板50的压接。
导电连接件30连接电极连接端11和引脚本体20。导电连接件30的数量与引脚本体20或电极连接端11的数量对应。即每个电极连接端11对应连接有一个导电连接件30,每个导电连接件30对应连接有一个引脚本体20。
以本实施例的压接型无源器件为例,无源器件本体10上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端11,该两个电极连接端11上分别连接有一个导电连接件30,每个导电连接件30上连接有一个引脚本体20。每个引脚本体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鱼眼孔21。
目前的无源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等)的安装结构一般分为两种,包括贴片式安装结构和引脚焊式安装结构。该两种结构均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但缺点也十分明显,即无源器件的安装不够便利,同时无源器件的拆除非常困难。
以引脚焊式安装结构为例,无源器件装配时必须通过焊接完成,相应的,导致需要使用到焊接及相关设备(比如电烙铁,锡线,吸枪,松香,清洁刷等),也需要一定的焊接技巧。且操作过程中,高温容易造成PCB板50损坏,不利于多次开发调试及返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电连接件30为硬质结构。从而装配时,将引脚本体20对准PCB板50的过孔后,可将无源器件本体10作为施加压力的受力面,向无源器件本体10施加指向PCB板50的压力,压力通过硬质结构的导电连接件30传递至引脚本体20,使引脚本体20压接在过孔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电连接件30为柔性结构。从而在装配过程中,可调节无源器件本体10与引脚本体20的相对角度。比如,需要将一个压接型无源器件连接安装在非同一平面的两块PCB板50上时,可手动弯曲导电连接件30,调节与其连接的引脚本体20的角度后,使引脚本体20压接在对应的PCB板50上。
当导电连接件30为柔性结构后,引脚本体20压接时,其长度方向的背对PCB板50的一端作为施加压力的受力面。
由于引脚本体20的横截面较小,不利于压接操作。因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引脚本体20上设置有导电的压接座23,压接座23与导电连接件30连接,压接座23的横截面积大于引脚本体20的横截面积。本实施例中的横截面是指引脚本体20如图1所示状态的水平横截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压接座23也可是设置在引脚本体20的侧端的朝外延伸的延伸结构,比如,设置在引脚本体20的相对两侧端的杆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导电连接件30、引脚本体20及压接座23为一体成型结构。
引脚本体20的末端还设置有引脚导向部24。本实施例中,引脚导向部24和压接座23分别位于引脚本体20的长度方向的两个背对端。引脚导向部24与引脚本体20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引脚导向部24为尖端结构。
本实施例中,无源器件本体10上设置有散热涂层。以图1为例,无源器件本体10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散热涂层12,无源器件本体10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散热涂层13,该第二散热涂层13与PCB板50接触。以图2为例,无源器件本体10的侧端设置有第三散热涂层14。第一散热涂层12和第三散热涂层14可外接散热结构,以进一步提高无源器件本体10的散热效果。
实施例2
参见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接型无源器件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导电连接件30设置有折弯部31。折弯部31为导电连接件30弯折形成的多个S型结构(或称为波纹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导电连接件30为可变形的柔性结构。
相比于实施例1的条状导电连接件30而言,图3所示的S型结构的折弯部31可实现两个方向的弯曲,实现引脚本体20在该两个方向上的调节。另外,柔性结构的折弯部31还可沿导电连接件30长度方向拉伸或挤压,实现引脚本体20与无源器件本体10间距的调节,以适用于PCB板50上不同间距的过孔。使压接型无源器件在PCB板50上的安装更灵活方便。
实施例3
参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接型无源器件与实施例2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导电连接件30设置有折弯部31。折弯部31为导电连接件30弯折形成的U型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导电连接件30为可变形的柔性结构。U型结构不仅具有实施例2的S型结构的优势,还具有的优势是,引脚本体20与无源器件本体10在高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可调节,使无源器件本体10可更好的紧贴于PCB板50。比如,当无源器件本体10的引脚本体20压接在PCB板50上后,由于无源器件本体10自身高度原因导致其底端未与PCB板50接触,此时可下压无源器件本体10,导电连接件30的折弯部31变形为无源器件本体10的下移提供支持,直至无源器件本体10的底端与PCB板50接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折弯部31还可以为导电连接件30弯折形成的L型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折弯部31还可以是其他弯曲形状。
实施例4
参见图5、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接型无源器件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压接座23与导电连接件30通过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导电的弹性件40连接。弹性件40内设置有支撑限位杆41,支撑限位杆41沿弹性件40的形变方向设置用于限制弹性件40的形变量。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40为弹性的双螺旋结构,当然,其也是可以是单螺旋结构或三螺旋结构,或其他的弹性结构。
以图5为例,弹性件40的底端连接有压接座23,压接座23的底端连接有引脚本体20。弹性件40的顶端连接有导电连接件30。由于本实施例的弹性件40为双螺旋结构,其内部存在空间,支撑限位杆41设置在该弹性件40的内部空间中。支撑限位杆41的底端与弹性件40的底端或压接座23连接,支撑限位杆41的顶端与弹性件40的顶端或导电连接件30保持间距。支撑限位杆41与引脚本体20同轴线。
引脚本体20压接在PCB板50的过程中,弹性件40的顶端可作为施加压力的受力面。参见图5所示,向弹性件40的顶端施加向下的压力,弹性件40变形压缩后其顶端抵接在支撑限位杆41的顶端,向下施加的压力通过支撑限位杆41传递至引脚本体20,引脚本体20压接至PCB板50中。取消施加的压力后,弹性件40复位。相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优势在于:弹性件40使导电连接件30与引脚本体20为弹性软连接,在引脚本体20压接操作或拆卸操作时,有效的减缓了PCB板50和无源器件本体10受到的应力,有效地避免了PCB板50的过孔受损。
参见图7所示,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路系统。包括PCB板50及多个压接型无源器件。压接型无源器件的具体数量根据电路系统的作用而设定,本实施例不对其具体限定。
压接型无源器件包括无源器件本体10、引脚本体20以及导电连接件30。
无源器件本体10上设置有电极连接端11。
引脚本体20上设置有鱼眼孔21。
导电连接件30连接电极连接端11和引脚本体20。导电连接件30为柔性结构。当然,其也可以是硬质结构。导电连接件30设置有折弯部31。折弯部31为导电连接件30弯折形成的L型结构。
引脚本体20的末端还设置有引脚导向部24。
引脚导向部24、导电连接件30和引脚本体20为一体成型结构。
无源器件本体10上设置有散热涂层。如图7所示,无源器件本体10通过引脚本体20压接在PCB板50上后,其底端的第二散热涂层13与PCB板50接触,以提高无源器件本体10的散热效果。
电路系统的PCB板50可以有多块,且包括至少两个方向,比如,其中一块PCB板50为水平,另一块PCB板50为竖立状态。
当某些压接型无源器件需要跨接两个PCB板50(包括一个水平的PCB板50和一个竖立的PCB板50)时,将该压接型无源器件的一个引脚本体20压接在水平的PCB板50的过孔中,将该压接型无源器件的另一个引脚本体20压接在竖立的PCB板50的过孔中。由于两块PCB板50的方向不同,必然导致该压接型无源器件的至少一个引脚本体20上连接的导电连接件30需要折弯,而本实施例的柔性结构的导电连接件30可以很好的适应这类安装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压接型无源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源器件本体,其上设置有电极连接端;
引脚本体,其上设置有鱼眼孔;以及
导电连接件,连接所述电极连接端和所述引脚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型无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件为柔性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接型无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件设置有折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接型无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为所述导电连接件弯折形成的L型结构或S型结构或U型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型无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本体上设置有导电的压接座,所述压接座与所述导电连接件连接,所述压接座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引脚本体的横截面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接型无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座与所述导电连接件通过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导电的弹性件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接型无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内设置有支撑限位杆,所述支撑限位杆沿所述弹性件的形变方向设置用于限制所述弹性件的形变量。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接型无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件、所述引脚本体及所述压接座为一体成型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型无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本体的末端还设置有引脚导向部。
10.一种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接型无源器件,所述无源器件本体上设置有散热涂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01102.XU CN216214147U (zh) | 2021-10-18 | 2021-10-18 | 压接型无源器件及电路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01102.XU CN216214147U (zh) | 2021-10-18 | 2021-10-18 | 压接型无源器件及电路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214147U true CN216214147U (zh) | 2022-04-05 |
Family
ID=80883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501102.XU Active CN216214147U (zh) | 2021-10-18 | 2021-10-18 | 压接型无源器件及电路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214147U (zh) |
-
2021
- 2021-10-18 CN CN202122501102.XU patent/CN2162141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10455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563813A (zh) | 小截面的表面安装插入式连接器 | |
CN201178163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101394032B (zh) | 具有双压聚合物和可弯曲接触阵列的连接器 | |
US7488223B1 (en) | Cable connecting connector | |
CN1466862A (zh) | 将功率转换器与接合面格栅阵列式插座连接的系统和方法 | |
CN216214147U (zh) | 压接型无源器件及电路系统 | |
CN109216957B (zh) | 一种组装式弹片连接器 | |
CN201576777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640351B (zh) | 固定件以及使用该固定件的电连接器 | |
CN112787119A (zh) | 电路板的导电连接装置 | |
CN114498117A (zh) | 插座结构 | |
KR102557923B1 (ko) | 플러그 일체형 어댑터 | |
US20050221636A1 (en) | Surface mount connector an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with same | |
US11063380B2 (en) | Universal power input assembly | |
CN100355152C (zh) | 电连接器 | |
CN114039233A (zh) | 实现应力释放的压接型引脚、压接型无源器件及电路系统 | |
CN104953307A (zh) | 一种乱丝插针 | |
CN101536263A (zh) | 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元件以及具有两个电路板的配置 | |
CN101227040B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20451693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752956Y (zh) | 电子元件 | |
CN217544981U (zh) | 一种电源插脚免焊的电子设备 | |
CN208690576U (zh) | 一种bms板端连接器及bms控制器 | |
CN219577365U (zh) | 电路板及电池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