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2004U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2004U
CN216212004U CN202121464911.1U CN202121464911U CN216212004U CN 216212004 U CN216212004 U CN 216212004U CN 202121464911 U CN202121464911 U CN 202121464911U CN 216212004 U CN216212004 U CN 216212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cklight module
fixing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649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冉
许海峰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649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2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2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2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位于所述背板的一侧的反射结构,以及位于反射结构的背离背板的一侧的导光板;反射结构与背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结构,并通过第一固定结构进行固定;导光板与反射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结构,并通过第二固定结构进行固定。本公开所提供的背光模组能够有效固定导光板、反射结构和背板,防止因模组晃动而产生异响。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显示装置应用在汽车中,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通常伴随着颠簸晃动,因此通常要求车载显示装置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不能存在异响。
在相关技术中,车载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通常使用硅胶垫对导光板限位,并且硅胶垫与导光板存在一定的过盈量以防止晃动产生异响。由于车载显示装置的信赖性要求比较高,例如信赖性条件要求达到95℃×500h,导光板在高温下膨胀挤压硅胶垫,使得硅胶垫在长时间的高温受挤压状态下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且变形不可恢复,此时导光板与硅胶垫之间由过盈配合变成间隙配合,晃动背光模组时导光板与硅胶垫撞击产生异响,模组尺寸越大,硅胶垫被挤压收缩越多,异响现象会越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位于所述背板的一侧的反射结构,以及位于所述反射结构的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的导光板;
所述反射结构与所述背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结构,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进行固定;
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反射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结构,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进行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为第一粘合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合结构为双面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为第二粘合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粘合结构为黑白双面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黑白双面胶具有黑胶面和白胶面,所述白胶面与所述导光板粘合,所述黑胶面与所述反射结构粘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包括底部和侧壁,所述底部和所述侧壁连接并限定出所述背板的容置部,所述反射结构和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容置部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包括挡墙和与所述挡墙连接的承载部;
所述挡墙与所述背板的侧壁并排设置,且设置在所述侧壁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侧壁和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背板的底部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背板的底部的一侧表面为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所述出光面具有出光区和非出光区,所述承载部对应覆盖的区域包括所述出光面的非出光区;
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对应位于所述非出光区,且所述非出光区覆盖所述第二固定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结构靠近所述出光区的侧边在所述底部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承载部靠近所述出光区的侧边在的所述底部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的与所述背板的侧壁相对设置的一侧表面为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所述背板的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光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固定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沿第二方向从所述第二固定部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凸出,形成多个凸出部分,所述凸出部分为所述第一固定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范围为0.5毫米至0.6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发光结构;
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侧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结构在所述侧壁上的正投影交替设置且不交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等间距设置,且多个所述发光结构等间距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结构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区域在所述底部的正投影,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区域所对应的所述发光结构的发光区域在所述底部的正投影不交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背板的底部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三角形、梯形、矩形或者圆形。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第二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种第二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第二固定结构的单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但是所述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反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公开透彻和完整,并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的范围。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且不意欲限制本公开。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也意欲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还将理解的是,当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含”时,指定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群组。
将理解的是,虽然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结构,但这些元件/结构不应当受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结构和另一元件/结构。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将理解,诸如那些在常用字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以及本公开的背景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且将不解释为具有理想化或过度形式上的含义,除非本文明确如此限定。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位于背板1的一侧的反射结构2、以及位于反射结构2的背离背板1的一侧的导光板3。
其中,反射结构2与背板1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结构4,并通过第一固定结构4进行固定;导光板3与反射结构2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结构5,并通过第二固定结构5进行固定。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技术方案,反射结构与背板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导光板与反射结构之间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固定,使得导光板与反射结构、背板三者之间固定,从而有效改善因晃动而产生异响的问题。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背板1包括底部11和侧壁12,底部11和侧壁12连接并限定出背板11的容置部,反射结构2和导光板3设置在容置部内。
具体地,如图1所示,反射结构2设置在底部11的一侧,第一固定结构4设置在反射结构2与底部11之间,第一固定结构4用于固定反射结构2与底部11,导光板3设置在反射结构2的背离底部11的一侧,第二固定结构5设置在导光板3和反射结构2之间,第二固定结构5用于固定导光板3和反射结构2。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1的底部11和侧壁12可以一体成型。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导光板3具有入光面、出光面以及与出光面相对设置的反射面,导光板3的与背板1的侧壁12相对设置的一侧表面为入光面,导光板3的与反射结构2相对设置的一侧表面为反射面,导光板3的背离反射结构2的一侧表面为出光面。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反射结构2可以为反射片,反射结构2用于将经由导光板3的反射面出射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3,从而有效提高光利用率,提高背光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板3在背板1的底部11上的正投影覆盖反射结构2在背板1的底部11上的正投影。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构4可以位于反射结构2和背板1的底部11之间任意合适的位置,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固定反射结构2和背板1的底部11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构4可以为第一粘合结构,第一固定结构4的材料可以采用粘合材料。例如,第一粘合结构可以为双面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结构5可以为第二粘合结构,第二固定结构5的材料可以采用粘合材料。例如,第二粘合结构可以为黑白双面胶。在该实施例中,黑白双面胶具有黑胶面和白胶面,白胶面与导光板3粘合,黑胶面与反射结构2粘合。具体地,白胶面贴附于导光板3的反射面,黑胶面贴附于反射结构2的朝向导光板3的一侧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6,胶框6包括挡墙61和与挡墙61连接的承载部62。挡墙61与背板1的侧壁12并排设置,且设置在侧壁12背离导光板3的一侧;承载部62位于侧壁12和导光板3背离背板1的底部11的一侧,承载部62用于承载显示面板(图中未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部62和显示面板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一固定胶带10,第一固定胶带10可以为双面胶带,承载部62与显示面板可以通过第一固定胶带10固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光板3的出光面具有出光区A和位于出光区的周边的非出光区B。在一些实施例中,胶框6的承载部62对应覆盖的区域包括导光板3的出光面的非出光区B,第二固定结构5对应位于非出光区B,且非出光区B覆盖第二固定结构5。具体地,第二固定结构5对应位于导光板3的入光面所在的非出光区B。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二固定结构5可以对应位于导光板3的反射面的一侧边缘,且靠近导光板3的入光面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出光区A对应显示面板的显示区,非出光区B对应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结构5的靠近出光区A的侧边在背板1的底部11上的正投影,与胶框6的承载部62的靠近出光区A的侧边在的底部11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L大于或等于3毫米。如此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因第一固定结构5(如黑白双面胶的白胶面)反射的光线从出光区A出射而造成灯影现象,从而有效改善了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还包括光源7,光源7位于背板1的底部11之上,且设置于导光板3的入光面与背板1的侧壁12之间。光源7用于向导光板3的入光面发射光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7包括灯板72和间隔设置的多个发光结构71,灯板72包括面向导光板3的入光面的安装面,多个发光结构7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灯板72的安装面上,每一个发光结构71的发光面朝向导光板3的入光面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7为LED灯条,发光结构71为LED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灯板72与背板1的侧壁1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固定胶带8,第二固定胶带8可以为双面胶带,灯板72与背板1的侧壁12可以通过第二固定胶带8固定。
图2为一种第二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例性示出了在撤除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的背板1后的仰视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固定结构5包括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固定部51,第一方向X即为光源7的灯板72的延伸方向。通过将第二固定结构5设置为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固定部51,以减少第二固定结构5的面积,在保证第二固定结构5的固定效果的同时,使得第二固定结构5不易发生聚光,能够有效降低第二固定结构5的反射效果,进而改善因第二固定结构5(如黑白双面胶的白胶面)反射光作用而产生的灯影问题。
图3为另一种第二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例性示出了在撤除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的背板1后的仰视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固定结构5包括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固定部51和沿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的第二固定部52,第一固定部51位于第二固定部52靠近光源7的一侧,且第一固定部51沿第二方向Y从第二固定部52靠近光源7的一侧延伸,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如此设置,能够减少第二固定结构5的面积,在保证第二固定结构5的固定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第二固定结构5的反射效果,进而改善因第二固定结构5(如黑白双面胶的白胶面)反射光作用而产生的灯影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51和第二固定部52的材料相同,例如均采用黑白双面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固定部52沿第二方向Y凸出,形成多个凸出部分,该凸出部分为第一固定部51。即,第二固定部52和第一固定部51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固定部52沿第二方向Y的宽度N范围为0.5毫米至0.6毫米。由于第二固定部52的沿第二方向Y的宽度N较窄,聚光效果不明显,因此不易因第二固定部52(如黑白双面胶的白胶面)反射光作用而引起灯影不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或图3所示,第一固定部51在背板1的侧壁12上的正投影与发光结构71在背板1的侧壁12上的正投影交替设置且不交叠。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固定部51不易发生聚光,能够有效降低第一固定部51的反射效果,进而改善因第一固定部51(如黑白双面胶的白胶面)反射光作用而产生的灯影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或图3所示,多个第一固定部51等间距设置,且多个发光结构71等间距设置,相邻两个第一固定部51之间的距离M等于相邻两个发光结构71之间的距离M’。相邻两个第一固定部51之间的距离M是指相邻两个第一固定部51的中线之间的距离,相邻两个发光结构71之间的距离M’是指相邻两个发光结构71的中线之间的距离。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固定部51不易发生聚光,能够有效降低第一固定部51的反射效果,进而改善因第一固定部51(如黑白双面胶的白胶面)反射光作用而产生的灯影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发光结构71存在发光角度,在导光板3的入光侧形成如图3所示的亮带,在第二固定结构5的反射作用下容易产生灯影现象,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质量。因此,为改善灯影现象,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图2或图3所示的第二固定结构5的设置,在保证第二固定结构5的固定效果的同时,使得第二固定结构5不易发生聚光,能够有效降低第二固定结构5的反射效果,进而改善因第二固定结构5(如黑白双面胶的白胶面)反射光作用而产生的灯影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一固定部51之间的区域在底部11的正投影,与相邻两个第一固定部51之间的区域所对应的发光结构71的发光区域(即如图3所示亮带对应的区域)在底部11的正投影不交叠。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固定部51不易发生聚光,能够有效降低第一固定部51的反射效果,进而改善因第一固定部51(如黑白双面胶的白胶面)反射光作用而产生的灯影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51在背板1的底部11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三角形、梯形、矩形或者圆形。第一固定部51在背板1的底部11上的正投影的形状还可以是其他规则的多边形或不规则的形状,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图4为一种第二固定结构的单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例性示出了图2所示的第二固定结构5的单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结构5(如黑白双面胶)的单体结构包括上层离型膜K、下层离型膜K’以及第二固定结构5本体。在使用时,将下层离型膜K’撕掉,将第二固定结构5本体的一面(如黑白双面胶的黑胶面)贴附在反射结构2的上表面,撕掉上层离型膜K,将第二固定结构5本体(如黑白双面胶的黑胶面)与导光板3的下表面及反射面粘贴。第二固定结构5的单体结构设置,便于操作粘贴,提高粘贴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层9,光学膜层9位于导光板3的背离背板1的底部11的一侧即导光板3的出光面,且光学膜层9位于显示面板与导光板3的出光面之间。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前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关于该背光模组的具体描述可参见前述任一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视、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位于所述背板的一侧的反射结构,以及位于所述反射结构的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的导光板;
所述反射结构与所述背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结构,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进行固定;
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反射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结构,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为第一粘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结构为双面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为第二粘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合结构为黑白双面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白双面胶具有黑胶面和白胶面,所述白胶面与所述导光板粘合,所述黑胶面与所述反射结构粘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底部和侧壁,所述底部和所述侧壁连接并限定出所述背板的容置部,所述反射结构和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容置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包括挡墙和与所述挡墙连接的承载部;
所述挡墙与所述背板的侧壁并排设置,且设置在所述侧壁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侧壁和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背板的底部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背板的底部的一侧表面为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所述出光面具有出光区和非出光区,所述承载部对应覆盖的区域包括所述出光面的非出光区;
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对应位于所述非出光区,且所述非出光区覆盖所述第二固定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靠近所述出光区的侧边在所述底部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承载部靠近所述出光区的侧边在的所述底部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毫米。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与所述背板的侧壁相对设置的一侧表面为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所述背板的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光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固定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沿第二方向从所述第二固定部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凸出,形成多个凸出部分,所述凸出部分为所述第一固定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范围为0.5毫米至0.6毫米。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发光结构;
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侧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结构在所述侧壁上的正投影交替设置且不交叠。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等间距设置,且多个所述发光结构等间距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结构之间的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区域在所述底部的正投影,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区域所对应的所述发光结构的发光区域在所述底部的正投影不交叠。
19.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背板的底部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三角形、梯形、矩形或者圆形。
2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CN202121464911.1U 2021-06-30 2021-06-30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6212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4911.1U CN216212004U (zh) 2021-06-30 2021-06-30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4911.1U CN216212004U (zh) 2021-06-30 2021-06-30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2004U true CN216212004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59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64911.1U Active CN216212004U (zh) 2021-06-30 2021-06-30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2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75602B1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472453A (zh) 边光式照明装置、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WO2007060776A1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CN109633983B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
CN110928041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4041938U (zh) 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
JP2004241237A (ja) 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使用した液晶表示装置
WO2019142620A1 (ja) 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23005603A1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2230477A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1290173A (zh) 一种背光模块以及显示装置
CN104820257A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216212004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082958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5118813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5146908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213987113U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US20210215965A1 (en) Display device
JP4154870B2 (ja) 液晶表示モジュール
KR100931501B1 (ko) 액정표시모듈 및 그 조립 방법
US10514153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070099791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JP2005116267A (ja) 面光源装置
KR101260988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용 반사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CN216901247U (zh) 一种发光均匀的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