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3822U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203822U CN216203822U CN202122559832.5U CN202122559832U CN216203822U CN 216203822 U CN216203822 U CN 216203822U CN 202122559832 U CN202122559832 U CN 202122559832U CN 216203822 U CN216203822 U CN 2162038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unit
- inducing
- induced
- j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单元和至少两个引风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具有换热风道;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与所述换热单元在上下方向上逐一层叠排布,所述引风单元具有引风风道和射流风道,所述引风风道具有与室内空气连通的引风进风口和引风出风口;所述射流风道具有射流口和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的引流口,所述射流风道将换热风道内的空气吹出,而使所述引风风道内形成负压,以使所述引风进风口的空气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流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引风单元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可转动。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可控制不同高度的连续出风风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家电设备,空调可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换热,从而使人们得到舒适温度的居住环境。
现有空调器一般采用风扇、换热器与导风板结合的方式,实现风温、风向和风速的调节,以满足不同区域用户对风速、温度的需求;另外为保证空调出风气流的舒适度,有产品采用空气引射倍增的方案,设置单出风口,将冷热空气提前混合,减小空气的不连续性影响,提高舒适度。
通过风扇旋转切割空气,输送气流,存在出风不连续,不稳定的问题,人体体验感较差,易引起不舒适,且只能依靠导风板在小范围内对设备的出风风向进行调整;而空气引射倍增方案虽然实现了风连续稳定输出,但现有空调器采用单出风口设计,无法实现不同高度的送风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现有空调室内机无法实现在不同高度对连续出风风向进行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具有换热风道;
至少两个引风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与所述换热单元在上下方向上逐一层叠排布,所述引风单元具有引风风道和射流风道,所述引风风道具有引风进风口和引风出风口,所述引风进风口和所述引风出风口均与室内空气连通;所述射流风道具有引流口和射流口,所述引流口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所述射流风道用以将换热风道内的空气由所述射流口吹出,而使所述引风风道内形成负压,以使所述引风进风口的空气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流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引风单元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可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单元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的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射流风道还具有连通口,相邻的两所述引风单元中,所述连通口与所述引流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射流风道呈环形设置,所述引流口设置于所述射流风道的下端,所述连通口设置于所述射流风道的上端,所述射流口设置于所述射流风道的一侧,并呈环形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引风单元包括引风壳,所述引风风道将所述引风壳的相对两侧贯穿,所述射流口设置于所述引风风道的内壁,所述射流口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均可独立旋转。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引风单元内设有主动齿轮、环形内齿齿轮,所述环形内齿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引风壳内壁面,所述环形内齿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引风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引风单元内设有主动齿轮、环形外齿齿轮,所述环形外齿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引流口外壁面,所述环形外齿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引风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引风单元内设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引流口外壁面,所述从动轮和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主动轮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引风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引风单元的转动幅度为-90°~+9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引风单元的内壁包括形成部分所述射流风道的第一引流筒和形成所述引风出风口的第二引流筒,所述第一引流筒靠近所述引风出风口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引流筒远离所述引风出风口一端的直径,所述第一引流筒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引流筒远离所述引风出风口的一端之间形成所述射流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引风单元内设置有风门,所述风门设置于所述射流口处或者所述射流风道内,所述风门用以调节所述射流口的开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的风门可独立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门包括沿所述射流口周向排布的多个格栅板,所述格栅板可转动以调节所述射流口的开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射流口的宽度不下于所述引流出风口直径的1/50,且不大于所述引风出风口直径的1/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流筒的直径在所述引风进风口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引流筒的直径在所述引风进风口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中,位于最上端的引风单元的连通口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将所述连通口闭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引风单元的数量为2至5个。
在一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所述引风单元中,其中一个引风单元的引风出风口宽度不小于位于该引风单元下方的另一引风单元的的引风出风口的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引风出风口的宽度自下向上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所述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导管连接,所述室外机向所述空调室内机提供换热介质;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单元和至少两个引风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具有换热风道;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与所述换热单元在上下方向上逐一层叠排布,所述引风单元具有引风风道和射流风道,所述引风风道具有引风进风口和引风出风口,所述引风进风口和所述引风出风口均与室内空气连通;所述射流风道具有引流口和射流口,所述引流口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所述射流风道用以将换热风道内的空气由所述射流口吹出,而使所述引风风道内形成负压,以使所述引风进风口的空气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流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引风单元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可转动。
本申请空调室内机通过至少两个引风单元与换热单元在上下方向上逐一层叠排布的形式,在换热单元内设有换热风道,与引风单元内设置的射流风道相连通,射流风道具有射流口,用以将换热风道内的空气吹出,并在引风单元上设有引风风道;射流口有空气射出时,引风风道内形成负压,引风风道内的空气与射流口射出的空气混合,形成连续送风,提高舒适度;且至少一个引风单元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可转动,通过转动引风单元来改变引风出风口的朝向,使得引风单元的出风风向得到调整。最终实现空调室内机在不同高度对连续出风风向的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爆炸图;
图5为图1中引风单元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格栅板的放大图,其中格栅板完全展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引风单元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引风单元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传统空调室内机一般采用风扇、换热器与导风板结合的方式,实现风温、风向和风速的调节,以满足不同区域用户对风速、温度的需求。每一个出风口都设有一个风机,以使所对应的出风口出风,且在每一个出风口位置都设有出风口开闭装置,通过开启或闭合所述出风口开闭装置,来实现对所述出风口出风量的控制。通过风扇旋转切割空气,输送气流,存在出风不连续,不稳定的问题,且经换热后的空气从出风口排出时直接与人体接触,造成人体体验感较差,易引起不舒适;只能依靠导风板在小范围内对设备的出风风向进行调整。
为提高换热空气出风的舒适度,存在有空调室内机采用空气引射倍增的方案,设置单出风口,将冷热空气提前混合,减小空气的不连续性影响。但其采用单风口设计,无法实现不同高度的送风控制,当在不同高度有不同送风要求时,该空调室内机无法发挥作用,限制了其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
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空调室内机100包括换热单元10和至少两个引风单元20。所述换热单元10包括壳体11和设于所述壳体11内的换热器12和风机13,所述壳体11内形成有换热风道14,所述换热风道14包括壳体11侧面设置的进风口111和端面上设置的送风口112。所述换热器12内流有换热介质,所述换热器12靠近所述进风口111设置,所述风机13的排风侧131与所述送风口112相连通。
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20与所述换热单元10在上下方向上逐一层叠排布,所述引风单元20具有引风风道23和射流风道22。所述引风风道23具有引风进风口231和引风出风口232,所述引风进风口231和所述引风出风口232均与室内空气连通,所述射流风道22具有引流口221和射流口222,所述引流口 221与所述换热风道14连通,所述引流口221与所述换热风道14的连通方式可以是每个所述引流口221单独与所述换热风道14连通;也可以是多个所述引流口221与所述换热风道14依次串联连通。所述射流风道22用以将换热风道14内的空气由所述射流口222吹出,而使所述引风风道23内形成负压,以使所述引风进风口231的空气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232流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引风单元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101可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所述引风单元20与所述换热单元10的层叠安装,将所述引风单元20形状设置为柱体,较优的,所述引风单元20形状大致设置为圆柱体。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20与所述换热单元10在上下方向上逐一层叠排布时,为避免所述换热单元10侧面上的所述进风口111与相邻的所述引风单元20上的所述射流口222发生回流,使已经加热或制冷后的空气再次进入所述换热风道14,降低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工作效率,将所述进风口111在所述壳体11上避让所述射流口222所处的竖直方向范围内的区域设置。为加强所述换热单元10吸风时所述壳体11内外的压强差,即加强吸风效率,将所述进风口111设置为进口格栅,同时可以阻挡一些杂物进入所述换热单元10。所述风机13主要功能是将室内空气吸入所述换热风道14,再将换热后的空气排入所述射流风道22内,使换热后的空气能流通到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20内,所述风机13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离心风机、混流风机、轴流风机、贯流风机或者对旋风机等。
请参阅图3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风单元20还包括引风壳21,所述引风风道23将所述引风壳21的相对两侧贯穿,所述射流口222设置于所述引风风道23的内壁,所述射流口222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232设置。所述射流风道22呈环形设置,所述射流口222设置于所述射流风道22的一侧,并呈环形设置。所述引风单元20的内壁包括形成部分所述射流风道22的第一引流筒24(第一引流筒24同时也形成引风进风口231)和形成所述引风出风口232的第二引流筒25,所述第一引流筒24靠近所述引风出风口232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引流筒25远离所述引风出风口232一端的直径,所述第一引流筒24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2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引流筒25远离所述引风出风口232的一端之间形成所述射流口222。所述第一引流筒24的直径在所述引风进风口231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232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引流筒25的直径在所述引风进风口231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232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所述空调室内机100运行时,室内空气经所述进风口111流入换热风道14,在换热器12中与换热介质发生热交换后温度升高或降低,由所述风机13吸入后从所述送风口112排出。由所述换热风道14排出的空气从所述引流口221流入后进入所述射流风道22,在通过所述射流口222时,由于流通面积突然变小,由质量守恒定律得出的连续性方程可知,流体连续流动时,截面变小会使流速增加,故通过所述射流口222的空气的流速增加并从所述射流口222射出。
由于从所述射流口222流出的空气流速较高,由伯努利定理可知,流速快压力低压强小,流速慢压力高压强大,所以所述射流口222气流方向上的空气压强较小。所以当换热后的空气由所述射流口222流出时,所述射流口222附近的空气就会朝向所述射流口222气流流动方向上汇集,会在所述引风出风口 232形成流动的空气。如此,所述引风出风口232的空气流速变快,区域压强变小,所述引风风道23内的气流就会朝所述射流口222的气流流向上汇集,在所述引风风道23内就会形成负压(引风进风口231与引风出风口232之间存在压强差),外部空气就会由所述引风进风口231源源不断地流入所述引风风道 23,进而由所述引风出风口232流出,并与由所述射流口222流出的气流汇集,从而大幅增加了出风量。
所述第一引流筒24的直径在所述引风进风口231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232 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如此,便于外部空气由引风进风口231进入引风风道23内。
所述第二引流筒25的直径在所述引风进风口231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232 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如此设置主要是考虑到气流外部空气进入引风风道23后,主要在第二引流筒25内汇集,其内部空气流动较快,将第二引流筒25设置为扩口,可以便于汇集后的气流顺利流出。汇集混合后的气流排入室内,改善室内的舒适度,此时排入室内的空气流量因为有引风风道23内的空气混入,远远大于所述射流口222流出的空气流量,达到空气倍增的效果。且所述第一引流筒24的直径在所述引风进风口231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232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引流筒25的直径在所述引风进风口231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 232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即所述引风风道23是由中心位置向室外两侧扩张设置的,增大了单位时间内所能混合的室内空气量。此时,所述射流口222所排出的换热后的空气是连续的,且在排出所述引风出风口232之前,已经和所述引风风道23内的室内空气混合,排入室内与人体接触时,不会使人体感到不适,提高了换热空气的舒适性。
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20中的至少一个是可以转动的,使所述引风单元 20的出风风向可以发生改变。如此,在所述空调室内机100固定不动的情况下,若需要送风的位置不在所述引风单元20的引风出风口232的覆盖范围内时,可以转动所述引风单元20,使所述引风单元20的引风出风口232正对所需送风的位置,满足送风要求,实现多角度送风。
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20与所述换热单元10在上下方向上逐一层叠排布,所述换热单元10可以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20的上方,也可以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20之间。考虑到所述换热单元10 内风机13运行时,所述风机13会产生振动,且所述换热单元10内还包括换热器12,换热单元10的整体质量大于所述引风单元20,将所述换热单元10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20的上方或者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20之间时,容易造成重心不稳,存在倾倒的安全隐患。鉴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单元10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20的下方,使所述空调室内机100整体设备安装放置时更为稳定。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20与所述换热单元10在上下方向上逐一层叠排布时,为使所述换热风道14内的空气能够进入每一个层叠后的所述引风单元20内,所述射流风道22还具有连通口223。所述引流口 221设置于所述射流风道22的下端,所述连通口223设置于所述射流风道22的上端,相邻的两所述引风单元20中,所述连通口223与所述引流口221连通。考虑到位于最上端的所述引风单元20的连通口已经没有在其之上的所述引流口221与其相连通,故在位于最上端的所述引风单元20的连通口223处设置有挡板27,所述挡板27用于将所述连通口223闭合,避免所述射流风道22内的空气直接从所述连通口223排出。多个所述引风单元20堆叠于所述换热单元10上时,最下端的所述引风单元20的引流口221与所述换热单元10的排风口相连通,两相邻之间的所述引风单元20的接通口与引流口221相连通,最上端的所述引风单元20的连通口223被所述挡板27密封,多个所述引风单元20内形成一条完整的射流风道22,以使换热后的空气能流通到各个所述引风单元20内且只能从设置好的所述射流口222排出。所述多个引风单元20之间为嵌套串联连接,可根据使用情况拆卸组装,以满足不同高度的出风要求。
所述引风单元20上下层叠安装时,若其中一引风单元20转动时,带动与其相邻连接的引风单元一起转动,则会导致相邻位置的引风单元20的引风出风口232的朝向发生改变,最终朝无需送风的位置出风,无法满足送风要求。
请参阅图11,鉴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100采用间隔固定所述引风单元20的安装方式。所述换热单元10的壳体11外侧面固定连接有一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固定柱15,除可以转动的所述引风单元20外,其余的引风单元20与所述固定柱15固定连接。每个可以转动的所述引风单元20之间最少设置一个与所述固定柱15固定连接的引风单元20,所述引风单元20转动时,因为相邻的引风单元20都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柱15,不会被转动的引风单元20带着一起转动,最终实现只改变转动的引风单元20的出风风向。
与上一实施例不同,为消除所述引风单元20转动时带动其他引风单元20 跟着转动这一影响,将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20设置为均可独立旋转,下面将对实现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20均可独立旋转的具体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3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风单元20内设有主动齿轮28、环形内齿齿轮29,所述环形内齿齿轮29固定连接于所述引风壳21内壁面,所述环形内齿齿轮29与所述主动齿轮28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28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引风壳21。当调整所述引风单元20的引风出风口232的朝向时,开启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主动齿轮28转动,在所述主动齿轮28的带动下,与所述主动齿轮28啮合连接的所述环形内齿齿轮29也会发生转动,但因为所述环形内齿齿轮29固定连接于所述引风壳 21的内壁面,所以所述主动齿轮28最终带动所述引风单元20发生转动。所述主动齿轮28安装于所述引风单元20内,所述引风单元20发生转动的同时也会造成所述主动齿轮28形成绕所述轴线101的转动。但因为齿轮比的存在,直径大的齿轮的转速要小于与之相啮合的直径小的齿轮的转速,所以所述引风单元20最终会相对原本的位置发生一定的角度偏转。
因为每一个所述引风单元20都可以控制进行独立旋转,只需要同时控制相邻连接的所述引风单元20偏转不同的角度,就可以使所需高度的引风单元 20的引风出风口232转动到所需送风的位置,同时还可以消除单独一个所述引风单元20转动时带动与其相邻连接的引风单元20一起转动,造成相邻位置的引风单元20的引风出风口232的朝向发生改变的影响。
请参阅图7和图8,与上一实施例不同,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引风单元20 内设有主动齿轮28、环形外齿齿轮30,所述环形外齿齿轮30固定连接于所述引流口221外壁面,所述环形外齿齿轮30与所述主动齿轮28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28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引风壳21。当调整所述引风单元20的引风出风口232的朝向时,开启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主动齿轮28转动,在所述主动齿轮28的带动下,与所述主动齿轮28啮合连接的所述环形外齿齿轮30也会发生转动,但因为所述环形外齿齿轮30固定连接于所述引流口221外内壁面,所以所述主动齿轮28最终带动所述引风单元20发生转动。所述主动齿轮28安装于所述引风单元20内,所述引风单元20 发生转动的同时也会造成所述主动齿轮28形成绕所述轴线101的转动。但因为齿轮比的存在,直径大的齿轮的转速要小于与之相啮合的直径小的齿轮的转速,所以所述引风单元20最终会相对原本的位置发生一定的角度偏转。
请参阅图9和图10,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引风单元20通过皮带33传动来实现转动。具体为,所述引风单元20内设有主动轮31和从动轮32,所述从动轮32固定连接于所述引流口221外壁面,所述从动轮32和所述主动轮31通过皮带33连接,所述主动轮31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引风壳 21。当调整所述引风单元20的引风出风口232的朝向时,开启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31转动,在所述皮带33的带动下,与所述主动轮31通过皮带33连接的从动轮32也会发生转动,但因为所述从动轮32固定连接于所述引流口221外壁面,所以所述主动轮31最终带动所述引风单元20发生转动。所述主动轮31安装于所述引风单元20内,所述引风单元20发生转动的同时也会造成所述主动齿轮28形成绕所述轴线101的转动。但因为转速比的存在,直径大的滚轮的转速要小于与之相连接的直径小的滚轮的转速,所以所述引风单元20最终会相对原本的位置发生一定的角度偏转。
所述引风单元20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所述轴线101可转动的幅度为-90°~+90°。如果所述引风单元20的转动幅度可以超过90时,虽然增大了可对所述引风单元20的出风风向的角度进行调整的范围,但是也增大了相邻所述引风单元20的引风进风口231和射流口222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的可能性。当相邻所述引风单元20的引风进风口231和射流口222处于同一竖直线上时,所述射流口222和所述引风进风口231之间会形成回流,影响出风效果。所以将所述引风单元20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所述轴线101可转动的幅度设置为-90°~+90°,既保证了较大的出风风向调整范围,又减小了相邻所述引风单元20 的引风进风口231和射流口222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的可能性
对所述引风单元20转动进行控制的具体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可以对每一个所述引风单元20设置有开始和停止两个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可以设置在遥控器上通过发送无线信号的方式对所述引风单元20进行控制,也可以将所述控制按键直接设置在所述引风单元20上,通过手动按压控制按键对所述引风单元20进行控制。当对指定引风单元20按下开始键时,所述引风单元20开始绕自身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所述轴线101进行逆时针或者顺时针转动,当顺时针转动幅度达到+90°或逆时针转动幅度达到-90°时,所述引风单元20朝相反的方向开始转动,当转动幅度达到+180°或-180°时,所述引风单元20再次朝相反的方向开始转动,如此往复运动,在所述引风单元20往复运动期间,可以随时按下停止键,使所述引风单元20停止转动。还可以将所述引风单元20的转动幅度设置为固定档位,例如,可以设置有-30°、-60°、 -90°、+30°、+60°、+90°六个档位按键,所述档位按键可以设置在遥控器上通过发送无线信号的方式对所述引风单元20进行控制,也可以将所述档位按键直接设置在所述引风单元20上,通过手动按压档位按键对所述引风单元20进行控制;当按下-30°按键时,所述引风单元20相对初始位置逆时针转动30°;当按下-60°按键时,所述引风单元20相对初始位置逆时针转动60°;当按下-90°按键时,所述引风单元20相对初始位置逆时针转动90°;当按下 +30°按键时,所述引风单元20相对初始位置顺时针转动30°;当按下+60°按键时,所述引风单元20相对初始位置顺时针转动60°;当按下+90°按键时,所述引风单元20相对初始位置顺时针转动9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单元10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20的下方,通过增加所述引风单元20的数量来满足不同高度的出风要求时,若所述引风单元20数量过多,所述引风单元20堆叠过高会使所述空调室内机100重心不稳,增加所述空调室内机100倾倒的可能。同时,所述引风单元20堆叠放置过高时,所述风机13不能提高足够的动力使换热后的空气抵达处于上方的所述引风单元20内。所以,为控制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合理高度,较优的,所述引风单元20的数量设置为2至5个。
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除受所述引风单元20的数量影响外,还受所述射流口222的宽度的影响。若所述射流口222的宽度过大,换热后的空气从所述射流口222流出时,速度不能获得较大的提升,也就不能在所述引风风道23 内形成较大的压差,最终使得从所述引风出风口232排出的空气流量较小,降低了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使用效果。若所述射流口222的宽度过小,从所述射流口222流出的空气过少,与所述引风风道23内的空气混合后,换热后的空气所占的比例过小,起不到改善室内空气的作用。鉴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射流口222的宽度较佳的大小为不小于所述引风出风口232直径的1/50,且不大于所述引风出风口232直径的1/2。例如,所述射流口222的宽度较佳的大小为所述引风出风口232直径的1/30、1/25、1/20、1/15、1/10、1/8、1/5、1/3 等。
在上一实施例中,所述射流口222的宽度设置在合理范围内,但若每一个所述引风单元20的射流口222的宽度都是相同的,所述射流风道22内的空气每流经一个所述引风单元20时,都会有一部分被排出所述射流口222,导致所述射流风道22内的空气由下到上逐渐减少,最终可能会使处于上方的所述引风单元20的射流风道22内缺少空气,导致处于上方的所述引风单元20没有出风,影响了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效果和使用体验。在此,当引风单元20的数量不多时,例如在4个时,射流口222的宽度自下向上为A、B、C、D,即便A、 B、C、D相等的,每个射流口222射出气流的风量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总体上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另外如果每个射流口222的宽度均较小,即便A、B、C、 D相等,其出风量也大致相同。当然,为了提高用户体验,风量不能太小,也就是射流口的宽度不能偏小,这也就意味着,如果A、B、C、D相等,必然导致位于下方的引风单元20的射流口222出风量较大,位于上方的引风单元20的射流口222出风量较小。
请参阅图12,鉴于此,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所述引风单元 20中,其中一个引风单元20的射流口222宽度不小于位于该引风单元20下方的另一引风单元20的射流口222的宽度,即所述射流口222的宽度自下向上的关系为A≤B≤C≤D。所述射流口222的宽度设置为自下向上逐渐增大时,处于下方的所述引风单元20的射流口222的宽度相对上方的所述引风单元20的射流口222的宽度较小,正常情况下所能排出的空气较少,但是处于下方的所述引风单元20内的所述射流风道22的空气量相对充足,压强相对处于上方的所述引风单元20内的所述射流风道22的压强较大,又促进了空气的排出;处于上方的所述引风单元20的射流口222的宽度相对较大,但是处于上方的所述引风单元20内的所述射流风道22的压强相对较小。通过控制所述射流口222的宽度大小,来平衡上下方向上所述引风单元20内所述射流风道22的压强差异,最终使得每一个所述引风单元20的射流口222流出的空气量趋近一致,使每一个所述引风单元20出风更加均匀。
与上一实施例不同,为解决处于上方的所述引风单元20不能出风的问题,在一实施例中,除设于所述换热单元10内用于吸气和排气的风机13外,多个所述引风单元20之间形成的所述射流风道22内还设有其他风机(未图示)。所述风机可以使所述射流风道22内的空气能够达到更高的距离,避免了空气无法达到处于上方的所述引风单元20的问题,此时,只需要增大所述换热单元10内的风机13的功率,加大所述换热风道14内的进风量,就可使每一个所述引风单元20都能有足够的空气射出。设于所述射流风道22内的风机主要作用是增加换热后的空气所能流出的距离,不涉及风向的改变,一般采用轴流风机,安装简单。
所述不同高度位置的所述引风单元20的射流口222宽度不同,可以将所述引风单元20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通过减少或增加所述引风单元20的数量,来满足所述空调室内机100在不同高度上的出风要求。例如,当主要需求送风的位置处于下方即高度要求较低时,可以通过拆卸处于上方的所述引风单元 20,减少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口,以主要满足下方所述引风单元20的出风;当需求送风的位置高度较高时,可以继续安装所述引风单元20,增加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高度,使其在较高位置也有出风口,达到送风要求。但是,若需要对每一个所述引风单元20的所述射流口222的宽度进行控制,并将所述射流口222的宽度设置为自下向上逐渐增大,会加大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制造难度和安装难度。而采用在多个所述引风单元20之间形成的所述射流风道 22内加设其他风机的方式,虽然解决了处于上方的所述引风单元20风量小或无风的情况,但是也增加了制造成本,同时增设风机的同时也意味着增大了噪音,影响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体验效果。
鉴于此,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引风单元内还设置有风门,所述风门设置于所述射流口222处或者所述射流风道22内。
具体的,所述第一引流筒24与所述第二引流筒25之间设置有风门,所述风门用以调节所述射流口222的开度;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20的风门可独立控制。所述射流口222的开度的大小决定了所述射流风道22内的空气排出时速度的大小,也就决定了所述引风风道23内所能形成压差的大小,最终决定了从所述引风出风口232排出的混合空气的流量大小和排出的混合空气所能射出的距离大小。
可选的,因为所述射流口222处已经有了所述风门对出风量的控制,不同高度的所述引风单元20的所述射流口222可以设置为宽度相同,也可以继续将所述射流口222的宽度设置为自下向上逐渐增大。
请参阅图4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门包括沿所述射流口222周向排布的多个格栅板261,所述格栅板261开启时,此时所述格栅板261的板面与所述射流口222中心轴线平行,所述格栅板261对从所述射流口222流出的空气起分流作用,减小了空气相互之间的粘滞阻力。所述格栅板261可以调节所述射流口222的开度,所述格栅板261通过转动,以实现对所述射流口222的开度的调节。具体的,所述格栅板261可绕自身轴线进行转动的幅度为-90°~+90°。所述格栅板261的板面与所述射流口222中心轴线平行时,所述格栅板261完全开启,所述射流口222的开度达到最大;控制所述格栅板261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45°后,所述格栅板261的板面与所述射流口222 中心轴线的夹角为45°,所述射流口222的开度为最大开度时的一半;控制所述格栅板261再次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45°后,所述格栅板261的板面与所述射流口222中心轴线的夹角为90°,所述格栅板261完全闭合,所述射流口222被封闭,开度达到最小。通过单独控制每一个所述引风单元20内所述格栅板261的旋转角度,即可以实现单独控制每一个所述引风单元20的出风量,使所述空调室内机100在不同高度位置做到调节连续出风量的大小,以满足不同的工作场景。例如,可以将每一个所述引风单元的出风量设置成4 个不同的档位;关闭档时,所述格栅板261的板面与所述射流口222中心轴线的夹角为90°,所述格栅板261完全闭合,此时所述格栅板对应的射流口不出风;1档时,所述格栅板261的板面与所述射流口222中心轴线的夹角为 60°;2档时,所述格栅板261的板面与所述射流口222中心轴线的夹角为30°;3档时,所述格栅板261的板面与所述射流口222中心轴线平行,所述格栅板261完全开启,所述射流口222的开度达到最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导管连接,所述室外机向所述空调室内机提供换热介质,所述换热介质用以与室内空气换热,使进入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室内空气温度升高或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具有换热风道;
至少两个引风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与所述换热单元在上下方向上逐一层叠排布,所述引风单元具有引风风道和射流风道,所述引风风道具有引风进风口和引风出风口,所述引风进风口和所述引风出风口均与室内空气连通;所述射流风道具有引流口和射流口,所述引流口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所述射流风道用以将换热风道内的空气由所述射流口吹出,而使所述引风风道内形成负压,以使所述引风进风口的空气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流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引风单元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可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射流风道还具有连通口,相邻的两所述引风单元中,所述连通口与所述引流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风道呈环形设置,所述引流口设置于所述射流风道的下端,所述连通口设置于所述射流风道的上端,所述射流口设置于所述射流风道的一侧,并呈环形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单元包括引风壳,所述引风风道将所述引风壳的相对两侧贯穿,所述射流口设置于所述引风风道的内壁,所述射流口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均可独立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单元内设有主动齿轮、环形内齿齿轮,所述环形内齿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引风壳内壁面,所述环形内齿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引风壳。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单元内设有主动齿轮、环形外齿齿轮,所述环形外齿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引流口外壁面,所述环形外齿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引风壳。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单元内设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引流口外壁面,所述从动轮和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主动轮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引风壳。
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单元的转动幅度为-90°~+90°。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单元的内壁包括形成部分所述射流风道的第一引流筒和形成所述引风出风口的第二引流筒,所述第一引流筒靠近所述引风出风口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引流筒远离所述引风出风口一端的直径,所述第一引流筒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引流筒远离所述引风出风口的一端之间形成所述射流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单元内设置有风门,所述风门设置于所述射流口处或者所述射流风道内,所述风门用以调节所述射流口的开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的风门可独立控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包括沿所述射流口周向排布的多个格栅板,所述格栅板可转动以调节所述射流口的开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口的宽度不下于所述引风出风口直径的1/50,且不大于所述引风出风口直径的1/2。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筒的直径在所述引流进风口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引流筒的直径在所述引流进风口朝向所述引风出风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1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引风单元中,位于最上端的引风单元的连通口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将所述连通口闭合。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单元的数量为2至5个。
1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所述引风单元中,其中一个引风单元的引风出风口宽度不小于位于该引风单元下方的另一引风单元的引风出风口的宽度。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出风口的宽度自下向上逐渐增大。
2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和如权利1至20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59832.5U CN216203822U (zh) | 2021-10-22 | 2021-10-22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59832.5U CN216203822U (zh) | 2021-10-22 | 2021-10-22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203822U true CN216203822U (zh) | 2022-04-05 |
Family
ID=80887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559832.5U Active CN216203822U (zh) | 2021-10-22 | 2021-10-22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203822U (zh) |
-
2021
- 2021-10-22 CN CN202122559832.5U patent/CN21620382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31106B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KR102002412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 |
CN106152290B (zh) | 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456724A (zh) | 空调器 | |
CN108488907B (zh) | 空调器 | |
CN106247521A (zh) |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WO2020024571A1 (zh) | 空调末端设备和空调器 | |
WO2023246197A1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KR102569423B1 (ko) | 에어컨 실내기 | |
WO2023246706A1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WO2023246548A1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1380106A (zh) |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6203822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8566884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8195052B (zh) | 空调器 | |
CN215951723U (zh) | 导风组件、空调室内机 | |
CN110410876A (zh) |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 |
CN216080085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6007062A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5675463U (zh) | 空调器 | |
CN106247587B (zh) |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22105940A1 (zh) |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送风结构 | |
CN211177109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6642317A (zh) | 空调器 | |
CN108443977B (zh) | 窗式空调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