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3743U - 一种散流器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流器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3743U
CN216203743U CN202121422572.0U CN202121422572U CN216203743U CN 216203743 U CN216203743 U CN 216203743U CN 202121422572 U CN202121422572 U CN 202121422572U CN 216203743 U CN216203743 U CN 216203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frame
diffuser
grid
mounting holes
damp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225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盛华
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tic Tai Ke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tic Tai Ke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tic Tai Ke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tic Tai Ke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225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03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3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03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散流器及空调,散流器包括:外框,设置有开口;第一格栅;第二格栅,所述第一格栅与第二格栅层叠安装于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一格栅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叶片,所述第二格栅包括若干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叶片,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相同。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增大输出气流的分散性,增大散流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散流器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流器及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央空调的技术得到最大的发展,其价格也越来越低,中央空调在民用建筑的配套也越来越广泛。散流器是中央空调的重要配件,其主要作用就是让空调输出的气流定向流动,以覆盖室内更大的面积,以更好地调节室内各个位置的温度。
目前的散流器通常为单层格栅,单层格栅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叶片,当散流器连接空调时,空调所输出的气流沿叶片的方向流向室内。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由于目前散流器多为单层格栅,空调输出的气流沿一方向即叶片的方向流向室内,这样输出的气流还不够分散,不能均匀调节室内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流器,能够增大输出气流的分散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散流器,所述散流器包括:外框,设置有开口;第一格栅;第二格栅,所述第一格栅与第二格栅层叠安装于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一格栅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叶片,所述第二格栅包括若干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叶片,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相同。
可选的,所述外框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和若干第二安装孔,所述若干第一安装孔和若干第二安装孔均与所述开口连通,并且所述若干第一安装孔位于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若干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开口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叶片包括安装轴以及固定于所述安装轴的片体,一所述第一叶片的安装轴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一第一安装孔和一第二安装孔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叶片还包括第一阻尼套和第二阻尼套,所述第一阻尼套和第二阻尼套分别套接并且固定于安装轴的两端,一所述第一叶片的第一阻尼套和第二阻尼套分别收容于一第一安装孔和一第二安装孔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阻尼套和第二阻尼套均为橡胶圈。
可选的,所述第二格栅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依次连接所述若干第二叶片,并且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外框固定。
可选的,所述外框的第一内表面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外框的第二内表面设置有第二插孔,其中,所述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相对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和弹性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延伸有第一插接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插接于所述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插接部插接于所述第二插孔,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插接部,并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的端面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外框的第二内表面抵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螺栓、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及若干铝管;
每一所述第一叶片均设有插接孔,所述螺栓的一端延伸有第一插接部,所述螺栓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二插接部,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若干第一叶片的插接孔,所述若干铝管套接于所述螺栓,并且所述铝管的直径大于插接孔的直径,一所述铝管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叶片之间。
可选的,所述外框的外表面延伸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用于与设置于待安装体上的龙骨的卡槽卡接,所述卡接板环绕所述外框。
可选的,所述卡接板包括连接部与卡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框相连接,所述卡接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卡接部和外框共同形成收容槽,所述卡接部设有凸缘,在所述卡接部与龙骨上的卡槽卡接时,所述凸缘用于与所述龙骨朝卡槽内延伸得到的限位块抵接,所述收容槽用于收容于所述龙骨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散流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流器包括:外框、第一格栅与第二格栅,外框设有开口,第一格栅与第二格栅层叠安装于开口内。第一格栅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叶片,第二格栅包括若干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叶片,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相同,空调输出的气流经过第二格栅形成一个方向上分散,再经过第一格栅时再在另一个方向分散,使得最后输出的气流更加分散,从而增强散流器的散流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散流器的剖视图;
图2是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散流器中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散流器的爆炸图;
图5是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散流器中第二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空调安装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50026889000003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5002688900000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流器1包括:外框10、第一格栅20与第二格栅30和过滤器40(图未示)。第一格栅20与第二格栅30固定于外框10内,外框10用于安装到外部物体上,第一格栅20与第二格栅30用于实现散流功能。
散流器1还包括过滤器40,过滤器40连接外部物体的回风口,并且安装在外框10上,以使散流器1实现回风功能。
对于上述外框10,参阅图2-图4,外框10包括外框本体11和自所述外框本体11延伸得到的卡接板12,卡接板12均包括连接部121与卡接部122,所述连接部121与所述外框本体11相连接,所述卡接部122 与所述连接部121连接,所述连接部121与所述卡接部122之间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90度,使得卡接板12形状呈L型,并且外框本体11与卡接板12共同围合有收容槽13。卡接部122还设有凸缘1221。外框10 就是通过卡接板12来实现安装在外部物体上的,如室内的天花板、室内的墙体上设置龙骨50,龙骨50设有卡槽51以及朝所述卡槽51延伸有限位块52,卡接板12可与龙骨50上的卡槽51卡接,卡槽51的一侧收容于收容槽13内,所述限位块52与所述凸缘1221抵接,从而使得外框10与龙骨50相固定,从而实现散流器1固定于待安装体上。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龙骨50也可以为作为散流器1 的一部分,与散流器1共同出售。
所述外框本体11设置有开口14,第一格栅20与第二格栅30均安装于开口14内。外框本体11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15和若干第二安装孔16,若干第一安装孔15和若干第二安装孔16均与开口14连通,并且若干第一安装孔15位于所述开口14的一侧,所述若干第二安装孔 16位于开口14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安装孔15和第二安装孔16一一对应,第一安装孔15与第二安装孔16用于安装第一格栅20。外框本体 11设有第一内表面17和第二内表面18,第二内表面18与第一内表面 17相对,第一内表面17上设置有第一插孔171,第二内表面18设置有与第一插孔171相对的第二插孔181,第一插孔171和第二插孔181用于安装第二格栅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框10上还设有固定架19,固定架19通过抽芯铆钉固定在外框10上用于为外框10加固,除此之外固定架19还可以与待安装体固定,待安装体如天花板上通常设置有横梁,固定架19可以通过螺钉等其他方式安装在横梁上,从而实现外框10安装在待安装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框本体11的形状为矩形。当然外框本体11的形状不限于为矩形,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改变,只要能与所述卡接板12 连接即可。
对于上述第一格栅20,请参阅图4,第一格栅20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叶片21。第一叶片21包括安装轴211以及固定于所述安装轴211的片体212,一所述第一叶片21的安装轴211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一第一安装孔15和一第二安装孔16内,用于实现第一叶片21 安装于外框本体11内,所述片体212用于实现散流功能。其中,第一叶片21可相对于第一安装孔15和一第二安装孔16转动,以调整散流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叶片21还包括第一阻尼套 (未图示)和第二阻尼套(未图示),第一阻尼套和第二阻尼套分别套接并且固定于安装轴211的两端,一第一叶片21的第一阻尼套和第二阻尼套分别收容于一第一安装孔15和一第二安装孔16内,用于安装第一叶片21,其中,第一阻尼套和第二阻尼套均具有弹性形变性能,增加第一叶片21与第一安装孔15和第二安装孔16之间的阻尼,以使第一叶片21相对于第一安装孔15和第二安装孔16转动至预定角度时,第一叶片21可以固定在该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阻尼套和第二阻尼套均为橡胶圈。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叶片21不限于包括第一阻尼套和第二阻尼套,比如第一叶片21可以包括第一梅花轴承架与第二梅花轴承架,第一梅花轴承架和第二梅花轴承架分别套接并且固定于安装轴211的两端,一第一叶片21的第一梅花轴承架和第二梅花轴承架分别收容于一第一安装孔15和一第二安装孔16内,用于安装固定所述第一叶片21。
对于上述第二格栅30,请参阅图4,包括若干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叶片31和连接组件32。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相同,用于实现气流的多向流动。每一所述第二叶片31均设有插接孔311,连接组件32用于通过插接孔311依次连接第二叶片31,并且所述连接组件32与所述外框本体11固定,从而实现第二格栅30安装于外框本体 11。
对于上述连接组件32,请参阅图5,包括连接杆321和弹性件322,连接杆321的一端延伸有第一插接部3211,连接杆321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二插接部3212,第一插接部3211插接于第一插孔171,连接杆321 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叶片31的插接孔311,第二插接部3212插接于所述第二插孔181,实现若干第二叶片31安装于外框本体11内。所述弹性件322套设于所述第二插接部3212,并且所述弹性件32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321另一端的端面抵接,所述弹性件322的另一端与所述外框本体11的内表面抵接,弹性件322用于给每一第二叶片31提供弹力以使第二叶片31可拆卸地连接在外框本体1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321包括螺栓3213、第一螺母3214、第二螺母3215及若干铝管3216。所述螺栓3213的一端延伸有第一插接部 3211,所述螺栓3213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二插接部3212,所述螺栓3213 依次穿过所述多个第一叶片21的插接孔311,所述若干铝管3216套接于所述螺栓3213,并且所述铝管3216的直径大于插接孔311的直径,一所述铝管3216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叶片21之间,一铝管3216用于限制相邻两个第一叶片21之间的间距,两个相邻的第一叶片21之间放置有一个所述铝管3216套接于所述螺栓3213上,并且所述铝管3216直径大于插接孔311的直径,起到水平固定的作用,最后在螺栓3213的最外两端上分别安装第一螺母3214、第二螺母3215使所述铝管3216与所述叶片紧密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第二叶片31的插接孔311的数量为多个,连接组件32的数量也为多个,一连接组件32与第二叶片31的一个插接孔311对应,多个所述连接组件32间隔设置,从而连接多个第二叶片31使若干第二叶片31更稳定地安装于外框本体11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流器1包括:外框10、第一格栅20与第二格栅30,外框10设有开口14,第一格栅20与第二格栅30层叠安装于开口14内。第一格栅20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叶片21,第二格栅30包括若干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叶片31,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相同,空调输出的气流经过第二格栅形成一定方向,在经过第一格栅时受到折射又再次改变方向,最后输出的气流更加分散从而增强散流器的散流功能。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1',如图6所示,所述空调 1'包括空调本体(未图示)、风管10'和上述散流器1,风管10'和空调 1'本体连接,安装在所述外框10外端。所述散流器1通过龙骨50安装在天花板上,用于实现空调1'输出气流的多向流动。其中,对于散流器 1的结构可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散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框,设置有开口;
第一格栅;
第二格栅,所述第一格栅与第二格栅层叠安装于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一格栅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叶片,所述第二格栅包括若干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叶片,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框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和若干第二安装孔,所述若干第一安装孔和若干第二安装孔均与所述开口连通,并且所述若干第一安装孔位于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若干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开口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叶片包括安装轴以及固定于所述安装轴的片体,一所述第一叶片的安装轴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一第一安装孔和一第二安装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片还包括第一阻尼套和第二阻尼套,所述第一阻尼套和第二阻尼套分别套接并且固定于安装轴的两端,一所述第一叶片的第一阻尼套和第二阻尼套分别收容于一第一安装孔和一第二安装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阻尼套和第二阻尼套均为橡胶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格栅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依次连接所述若干第二叶片,并且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外框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框的第一内表面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外框的第二内表面设置有第二插孔,其中,所述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相对设置;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和弹性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延伸有第一插接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插接于所述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插接部插接于所述第二插孔,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插接部,并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的端面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外框的第二内表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螺栓、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及若干铝管;
每一所述第一叶片均设有插接孔,所述螺栓的一端延伸有第一插接部,所述螺栓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二插接部,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若干第一叶片的插接孔,所述若干铝管套接于所述螺栓,并且所述铝管的直径大于插接孔的直径,一所述铝管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叶片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包括外框本体和自所述外框本体的外表面延伸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用于与设置于待安装体上的龙骨的卡槽卡接,所述卡接板环绕所述外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板包括连接部与卡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框相连接,所述卡接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卡接部和外框共同形成收容槽,所述卡接部设有凸缘,在所述卡接部与龙骨上的卡槽卡接时,所述凸缘用于与所述龙骨朝卡槽内延伸得到的限位块抵接,所述收容槽用于收容于所述龙骨的部分。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散流器。
CN202121422572.0U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散流器及空调 Active CN216203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2572.0U CN216203743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散流器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2572.0U CN216203743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散流器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03743U true CN216203743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57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22572.0U Active CN216203743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散流器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037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88886B2 (ja) ダクト型空気調和機
WO2018018877A1 (zh) 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EP3855023B1 (en) Centrifugal fan, air duct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er
CA2994480A1 (en) Ventilation kit and recessed light fixture assembly with ventilation
CN209877120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9840264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9877119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9028294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203743U (zh) 一种散流器及空调
WO2020015445A1 (zh) 均流板及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制造方法
CN107044688B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
CN215892556U (zh) 一种散流器及空调
CN115342441A (zh) 一种空调器
CN211261029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740812U (zh) 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442397B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7255313A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CN111442401B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8253914U (zh) 挡块结构及空调器
JPH07225035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21098837U (zh) 调湿装置
CN111442405B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4199156U (zh) 换热器组件及空调器
CN111442394A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2197349B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