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99655U - 一种止回螺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止回螺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99655U
CN216199655U CN202122714953.2U CN202122714953U CN216199655U CN 216199655 U CN216199655 U CN 216199655U CN 202122714953 U CN202122714953 U CN 202122714953U CN 216199655 U CN216199655 U CN 216199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return
screw
self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149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士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aheng Met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Zhongheng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Zhongheng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Zhongheng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149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99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99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99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钉,具体涉及一种止回螺钉,至少包括螺帽、自攻螺纹段、衔接段、止回段以及锥状尖端,所述自攻螺纹段上设置有自攻螺纹;所述衔接段的外径向远离螺帽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止回段位于所述衔接段远离自攻螺纹段的一端,所述止回段与衔接段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面向螺帽一侧的止回台阶;所述锥状尖端设置于止回段远离衔接段的一端。本实施例的止回螺钉,用于现有技术中连接件与杆体的连接,无论杆体如何绕止回螺钉旋转,都不会造成止回螺钉的松动与脱落,可靠性更强;安装过程中,仅使用止回螺钉一个部件,驱动止回螺钉旋转即可完成安装,其安装方式更为简洁,安装效率更高,使得连件件的结构可以更加优化、合理。

Description

一种止回螺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钉,具体涉及一种止回螺钉。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连接件20与杆体30之间通过螺栓40和螺母41连接在一起。其中,连接件20上设置有多个方向不同的连接区间23,该连接区间由相对设置的第一区间壁21和第二区间壁22构成,第一区间壁21和第二区间壁22上分别设有容纳螺栓40穿过的第一过孔24和第二过孔25,杆体30的一端位于连接区间23内,该杆体30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有容纳螺栓40穿过的第三过孔31。
连接过程中,杆体30的端部放置于连接区间23内,使得第三过孔31的位置与第一过孔24和第二过孔25大致同轴,然后将螺栓插入,使螺栓依次插入第一过孔24、第三过孔31及第二过孔25,将螺母41放置于第二区间壁22的外侧,将螺栓40与螺母41旋合固定,从而将杆体30与连接件20连接在一起。
上述连接结构与连接方式存在着一定的技术缺陷,具体如下:
(1)由于杆体30会绕螺栓40旋转,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无法保证第三过孔31与螺栓40同轴,会对螺栓40施加一定的旋转摩擦力,导致螺栓与螺母的连接松动甚至脱离。
(2)连接过程中,螺栓的螺帽段和螺母均需要固定及施力,而由于连接件在多个方向上均设有连接区间,用于容置螺母的容置区间26比较小,加大了按照过程中控制螺母的难度,导致安装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改进型的止回螺钉,应用于现有技术中连接件与杆体的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螺栓连接容易松动、安装效率较低的技术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止回螺钉,至少包括:
螺帽;
自攻螺纹段,所述自攻螺纹段自螺帽的一端轴向延伸,所述自攻螺纹段上设置有自攻螺纹;
衔接段,所述衔接段自自攻螺纹段远离螺帽的一端轴向延伸,且所述衔接段的外径向远离螺帽的一端逐渐减小;
止回段,所述止回段位于所述衔接段远离自攻螺纹段的一端,所述止回段与衔接段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面向螺帽一侧的止回台阶;以及
锥状尖端,所述锥状尖端设置于止回段远离衔接段的一端。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止回段的直径为D1,所述自攻螺纹段的底径为D0,其中,D1<D0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D1与D0的差值不大于0.5mm。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螺帽的端部设置有工具结合部。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工具结合部为十字凹槽。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工具结合部为内六角凹槽。
本实施例的止回螺钉,用于现有技术中连接件与杆体的连接,与现有技术中螺栓、螺母的连接形式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无论杆体如何绕止回螺钉旋转,都不会造成止回螺钉的松动与脱落,可靠性更强。
(2)安装过程中,仅使用止回螺钉一个部件,驱动止回螺钉旋转即可完成安装,其安装方式更为简洁,安装效率更高。
(3)与现有技术中容置螺母的容置区间相比,止回段和锥状尖端所需要的空间更小,使得连件件的结构可以更加优化、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连接件与杆体通过螺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爆炸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连接件与杆体通过本实施例的止回螺钉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剖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连接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止回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配置有十字凹槽的止回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配置有内六角凹槽的止回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的止回螺钉10的结构如图6-图8所示,包括螺帽11、自攻螺纹段12、衔接段14、止回段15以及锥状尖端16。
其中,所述自攻螺纹段12自螺帽11的一端轴向延伸,其外周设置有自攻螺纹13,该自攻螺纹段12的底径为D0
其中,所述衔接段14自自攻螺纹段12远离螺帽11的一端轴向延伸,且所述衔接段14的外径向远离螺帽11的一端逐渐减小。该衔接段14远离自攻螺纹段12的一端则为止回段15,该止回段15与衔接段14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面向螺帽11一侧的止回台阶17,其中,所述止回段15的直径为D1
其中,所述锥状尖端16设置于止回段15远离衔接段14的一端。
通过本实施例的止回螺钉10将连接件20和止回螺钉10连接在一起的形式如图3、图4所示,通常,连接件20为塑料件,通过注塑加工而成。
其中,所述的连接件20如图5所示,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杆体30端部的连接区间23,并且,多个所述连接区间23的朝向不同。
其中,本实施例的连接区间23,由相对设置的第一区间壁21和第二区间壁22。其中,第一区间壁21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过孔24,该第一过孔24的直径为d1。其中,第二区间壁22上贯穿设置有第二过孔25,该第二过孔25与第一过孔24同轴,该第二过孔25的直径为d2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区间壁21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过孔24同轴的沉槽27。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孔24对应的第一区间壁21的外侧(即沉槽27的槽底)距离所述第二过孔25对应的第二区间壁25外侧的长度设定为L1
本实施例中,其中,D1<d1≤D0,作为优选,D1与D0的差值不大于0.5mm,d1与D0的差值为0~0.5mm。即,基于上述尺寸对应关系,在安装过程中,止回螺钉10的止回段15可以顺利的穿过第一过孔24,而止回螺钉10的自攻螺纹段12在通过第一过孔24时,由于连接件是塑料材质,自攻螺纹13会与第一过孔24的内壁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自攻螺纹13破坏第一过孔24的内壁,在第一过孔24的内壁形成螺纹,以与自攻螺纹段12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其中,d2<D1,d2与D1的差值为0.2~0.5mm,即止回段15的外径略大于第二过孔25的直径。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螺帽距离止回台阶的长度为L2,并且,L1≤L2
基于上述尺寸对应关系,由于连接件是塑料材质,具有一定形变恢复能力,在安装过程中,虽然止回段15的外径略大于第二过孔25的直径,基于自攻螺纹段12通过第一过孔24时产生的推力以及锥状尖端16的引导作用,止回段15会强行从第二过孔25中通过,而第二过孔25在止回段15通过时产生一定的形变,而在止回段15通过后形变恢复。此时,如图4所示,止回台阶17与所述第二区间壁22的外壁相对,由于止回段15的外径略大于第二过孔25的直径,在无导向结构的情况下,止回段15无法从第二过孔25退回。
如上所述本,在将杆体30通过止回螺钉10与连接件20连接后,无论杆体30如何绕止回螺钉旋转,都不会造成止回螺钉的松动与脱落,可靠性更强。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的止回螺钉10,其螺帽11的端部设置有工具结合部。其中,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具结合部为十字凹槽18,用于与十字形螺丝刀结合;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具结合部内六角凹槽19。
需要说明的是,十字凹槽18和内六角凹槽19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工具结合部,当然,其他结构类型的工具结合部也可以应用在本实施例的止回螺钉中,在此不做唯一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连接件的材质为塑料,其他与塑料性能类似具有一定结构刚性、形变恢复能力的材质同样可以应用于本实施例的连接件,其应当视为本实施例的等同实施例。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止回螺钉,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螺帽(11);
自攻螺纹段(12),所述自攻螺纹段自螺帽的一端轴向延伸,所述自攻螺纹段上设置有自攻螺纹(13);
衔接段(14),所述衔接段自自攻螺纹段远离螺帽的一端轴向延伸,且所述衔接段的外径向远离螺帽的一端逐渐减小;
止回段(15),所述止回段位于所述衔接段远离自攻螺纹段的一端,所述止回段与衔接段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面向螺帽一侧的止回台阶(17);以及
锥状尖端(16),所述锥状尖端设置于止回段远离衔接段的一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止回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段的直径为D1,所述自攻螺纹段的底径为D0,其中,D1<D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止回螺钉,其特征在于,D1与D0的差值不大于0.5mm。
4.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止回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的端部设置有工具结合部。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止回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结合部为十字凹槽(18)。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止回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结合部为内六角凹槽(19)。
CN202122714953.2U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止回螺钉 Active CN216199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14953.2U CN216199655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止回螺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14953.2U CN216199655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止回螺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99655U true CN216199655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05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14953.2U Active CN216199655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止回螺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996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052667C (en) Masonry screw anchor
US9200661B2 (en) Flow drill screw
CN212177633U (zh) 一种防松动的组合螺栓
CN216199655U (zh) 一种止回螺钉
CN100424317C (zh) 用于将配件固定在多腔式型材上的装置
CN210240270U (zh) 一种自锁紧固件
US3175452A (en) Fastening means
CN114033781A (zh) 一种配置有止回螺钉的连接结构
CN211550217U (zh) 一种组合式螺钉
EP1977118B1 (en) Anchor for friable material
JP2001082426A (ja) ばね荷重引張及び圧縮ピン
CN209943303U (zh) 一种倒扣牙自攻螺钉
CN217633276U (zh) 一种加固件、连接组件及连接系统
CN220581467U (zh) 一种防松动内六角螺栓
CN216883686U (zh) 一种小型不锈钢内六角螺丝批
CN218760820U (zh) 自攻锥度锁紧螺丝及应用其的门框
CN211423122U (zh) 一种具有限位凹槽的螺丝
CN213839201U (zh) 防松动单向自攻锁紧螺钉
CN217633389U (zh) 一种防松脱螺丝结构
CN217352726U (zh) 一种台面水龙头安装结构及水龙头固定件
CN215861205U (zh) 一种防松螺丝钉
CN211975628U (zh) 止退螺钉
CN211820278U (zh) 一种锚栓
CN213808392U (zh) 一种防脱落螺栓
CN211343673U (zh) 一种尼龙锁紧螺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7

Address after: No. 9 Changxin Road, Bei'ao Street, Dongtou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50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Jiaheng Me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024 B-1, No. 2, Chengxi North Road, Haibin street, Longwan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enzhou Zhongheng Hardwar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